登陆注册
1509200000007

第7章 苗长水(2)

现在儿子的儿子也成了部队的小上尉了,绘画很有天赋,字也写得出手不凡,长水却也没有着意让他走文学之路,由着他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上发展。长水对人说:“作家的知识是可以自学出来的,但许多科学知识却需要按阶段学习,错过后就没有机会再学了。”这恐怕是他自己读书时节赶上“文革”,没有学习好文化知识;在想当排长、连长的时节,又是“文革”影响而没有如愿的经验教训的总结。

现在我和老伴都已年届八十,到了“人生古来稀”的阶段。明年,既是我的八十岁寿辰,也是我和老伴“钻石婚”庆典。在我七十九岁生日的家庭聚会上,在香港和美国的大女儿和小女儿都打回电话祝贺,并说明年一定回来参加“大庆”。三个儿子和三个儿媳及小孙子们,在宴席上跟我们商量明年怎么搞,老大长水说:“爸爸一到宴席上就先跟服务员要地瓜、芋头、红烧肉,吃完这个就说饱了……不如明年别到大酒店了,找个附近的沂蒙山饭馆,他一定吃得很满意!”老伴、儿子、媳妇们都笑了。

我们这个大家庭很幸福,也经过很多磨难,现在其乐融融非常团结和谐。但是正如我和孩子们在生活习惯上有不同,在创作上同样有不同观点。长水经常劝我不要再写了,写写毛笔字画点画保养好身体就行了。我也经常教导长水不要再写长篇了,毕竟他也快六十岁的人了,可他却神不知鬼不觉又写出一个长篇,而且还有出版社抢着出。看来文学这条路一旦走上了,谁都难放下。我知道孩子们最希望我和老伴长寿,也安慰他们说:“我和你妈肯定都能活到一百岁。从现在到一百岁,不就二十年吗?”

3.那一天,我们踏雪回家

李德昌

走遍天涯寻不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回到家就发现它了。

——[英国]摩尔

春节刚过,我们创作室的苗长水、桂恒彬、刘灿校和我,相约一起去青岛看望恩师黎星。黎星这个名字,对现在很多人来说,可能很陌生,但在我们那一代人的眼里,可是个“大腕”式的人物。1970年代的军旅中都会唱他写的一首歌:“踏着革命路,唱起英雄歌,亮开铁脚板,挎枪走山河。”(黎星作词)他是我们67军文化处的老处长,是领导,是长者,是偶像,也是恩师。当年,我们几个都是在他的拉扯下走上创作道路的。

出发那天一大早,天气预报济南有中到大雪。我们在宿舍楼下集合。天上已经飘起雪花。长水脸上泛着红光,手里提着一盒礼品,肩上背着一架相机,身上穿了一件黑色短大衣式的外套。我夸赞他那外套很给力。长水诡秘地笑笑:“你摸摸里边,这可是水貂的!一位老首长深情相赠,可惜一个冬天都没有机会穿出来。天天盼着下大雪!今天好了,老天爷开恩,你们也跟着开眼了!”苗长水在小说中不乏幽默,生活中却是个不苟言笑的人。今天能这样说话,可见他心情不错。

济南开往青岛的“和谐号”静候在月台边。春运已过,头等车厢里不少座位空着。我们各自找了一个靠窗的座位坐下。车窗外落雪无声。我叫了一杯绿茶,调整好座椅角度躺下,听着若有若无的音乐,感觉比坐汽车舒适多了。为此很感谢这场初雪。火车启动得无声无息,只感觉窗外的景物在缓缓地后移。楼顶、地面、道路全都蒙上了一层白色。天空低垂,看上去非常肃穆。

手机忽然“嘀”了一声。打开一看,是苗长水发来一条短信:大昌诗作,请分享。大昌姓吕,也是我们的战友,转业在济南军转办工作。本想和我们一起去看望黎星,无奈走不开,遗憾之余,连夜写了一首诗,献给敬爱的黎星处长:

自从见到了你,就记住了您的模样。我们曾无数次地谈论您,总想给您画一画像。那是70年代的第一个10月,鲁中大地的天气格外晴朗。战略预备队的三支师宣传队汇聚在一起,将要进行新一轮的对抗和较量。您走过来了。脸有点黑,牙有点黄,军帽有点歪,军装有点脏,后背有点驼,走道有点晃,手里点着烟,一口纯正的河北腔。“他是谁?”我问饶班长。“黎副处长!”“嘿,这老头有派啊,演坏蛋肯定不用化装。”“你别胡说八道,他可是冀东鲁艺的老革命,他过的桥,比咱走过的路还长。”在您的指导下,俺的处女作竟登在了大军区的《连队文艺》上。当钢笔字真的变成了铅字,俺做梦都不敢去想。这当然是您的精心教诲,只是您批改作品的繁体字,总让我们这帮小战士们无比惆怅。你从不以老革命自居,下部队不住招待所,就吃在师宣传队的伙房。顶多加个炒鸡蛋,景芝白干也就小酌二两。您穿的军装总是那么不合身,军用凉鞋的鞋带总也系不上。您不是专业作家,书写的活剧一幕幕威武雄壮。您不是导师,培养的人才一个个精英栋梁。他们中有无数个作家、画家、雕塑家,作曲家、教授,还有多少个将军、导演和文化部长。黎星——黎明前的星光,为我们启迪人生的航标。让我们唱着您写的歌儿,共同把如歌的岁月畅想!

长水起身走过来在我身边的座位上坐下。由着大昌的诗,说起往事。有些事情,他记得,我却一点儿印象都没有了。长水说,我们第一次见面,应该是1972年秋天吧。济南军区在莱阳举行各军、师业余文艺汇演。黎星点名调我去观摩,当时你也在。我们在一个桌上吃饭,上来一盘黄乎乎黑乎乎的东西,我不知道是什么菜,你说,鸡蛋扒海参,吃!

我想了想,还是没有印象,甚至不确定我是否参加了那届汇演。长水笑了说,那时你已经在《解放军文艺》发表了好几个页码的铅字,我却是第一次吃鸡蛋扒海参!那次观摩也是我当兵后第一次离开连队,坐火车到莱阳,一出站看见满街的莱阳梨,买了满满一挎包,边走边吃。车站离军部十几里,我进大门就想拉肚子了。我身体非常好,那也是第一次闹肠胃病。满院子都是各师宣传队的女兵,又不好意思打听厕所在哪里……

我摇摇头,确实想不起来了。感叹长水还记得这些糗事。所以回忆往事,验证的不仅仅是记忆力,还有性情、志趣和品质。长水看上去孤傲清高,其实他的谦虚、率真和不羁,深藏在骨子里。

火车仿佛在时间隧道里滑行,窗外是我们当士兵时非常熟悉的鲁中大地。长水说:那一次在军里参加创作学习班你还记得吧?恒彬、灿校、我们都在。这事我倒还有些印象。大概是1973年,黎星把全67军的业余文艺创作骨干都集中到军里写节目。有一天他过来视察,发现从部队调上来的这些业余文艺新兵,一个个全都躺在床上睡大觉。他骂道:这帮小子,我在那边天天熬夜,你们好意思在这里恢复疲劳!事后大家坐下来一起检讨,有人说老爷子批评我们“恢复疲劳”,属于用词不当,说明真是气糊涂了。长水很认真地说不但不是不当,是很当。十七八岁的小伙子,在部队训练施工搬炮弹抡大锤,没感觉什么叫累。到这儿来搞创作,吃不香睡不着,可不是“恢复疲劳”?

长水说,那次学习班黎星对他期望很大。黎星听说他父亲是著名诗人,他又进过师报道组,认定他一定会写东西。就让他写一首歌词,他憋了整整一个月都写不出来。黎星亲笔帮他一遍遍地改,真像吕大昌说的那样,满纸全是黎星的繁体字,他的字几乎一个也看不到了。最后,黎星很失望地说,苗长水基本不能写。

中午时分我们抵达青岛。青岛警备区政治部李主任、田副主任、宣传科郭科长在宾馆迎候我们。他们都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新兵,对我们这几个老兵的热情,更多的还是出于他们对那个时代的军事文学和“前卫作家群”的热爱与敬重。济南军区的文学创作,曾经辉煌一时,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达到顶峰,出现了《高山下的花环》《在这片国土上》《最后一个军礼》《冬天与夏天的区别》《汉家女》等一大批蜚声文坛的文学作品。形成了一个以李存葆、李心田、李延国、苗长水、周大新等为代表的“前卫作家群”。苗长水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个。如今唯有长水还固守在军区,成为一面孤独的旗帜。

苗长水的小说,虽然看似平常,却充满浪漫情怀和善良柔性之美,具有滴水穿石、以柔克刚的力量。文学在本质上是献给那些伟大的灵魂的。现代商业社会名利得失的蔓延,侵蚀了人们的心灵,而伟大的文学传统就在于它奉献给读者人间的真情、挚爱的力量,一种伟大的人格的力量,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力量。在这种视野中,苗长水的小说是我们优秀文学传统的继续。可惜的是这种既能见到人性温情,又有大精神境界的作品,现在是越来越少了。这,也许正是苗长水的小说历久弥新,至今为人称道,让人备受推崇的原因。

苗长水之所以能写出这样品格的作品,与他自身的性格不无关系。别看苗长水面目呆板,内心里却是个柔情似水的人。他知恩图报,性情温和,感情细腻,特别有家庭责任感。记得他对我说过,儿子十八岁那年,在南京上大学,参加学校运动会,很需要补养。他和爱人连夜煲了一锅甲鱼鸡汤,第二天一早便通过“兔兔快运”递往南京。这事对我的震撼巨大。很长一段时间,使我想起在北京读书的女儿便心里难过。

饭后闲聊,长水笑着幽默地对我说了一句话:“黎星处长对我的一生来说很重要;而实际上,我真正的文学创作是从军艺开始的;而我能不能上军艺,与你有很大关系。你记不记得,1984年军艺文学系恢复招生,济南军区的李存葆、李荃、你、我四个人都报了名,但军艺只录取三人。如果不是田爱习部长把你留下来当处长,按当时的情况,你能顶替我上军艺,我却不能顶替你当处长……”

我望着远处宽阔的大海,许久没有说话。长水说的如果,不过是一个假设。我从来没有这样想过,也没有如此在意。如果他不提及,我几乎已经忘记。想不到这个假设,却在长水心里真实地存在了这么多年。

下午两点,我们准时来到位于云霄路上的原67军干休所。这座二十多年前建造的院落,如今被四周耸立的高楼大厦挤压得似乎喘不过气来。我们四人一进黎星处长家的门,老处长在斗室中嘹亮地“嗷”地叫了一声,迎出门来,给了我们很大的一个意外。这位八十四岁身患重病的老人,脸色是那样光鲜,腰杆是那样挺拔,嗓音又是那样洪亮。别说与我们想象中的病态相距甚远,就是与吕大昌诗中描绘的昔日形象也大相径庭。黎星病重住院的消息,是节前总政文化部老部长田爱习从北京打电话告诉我的。而我又专门打电话询问了干休所卫生所长康雪玉,她是我们军政委的女儿,说黎处长的病是经过北京301医院确诊了的,十分危险。家里人都清楚,只是他本人还不知道。

黎星处长哈哈哈地大笑着,把我们拉进客厅里。说他的病就是个冠心病,没大碍,零件老化了,住院“搞搞油”也很正常,用不着大惊小怪。到客厅坐下,举手指着我们,对陪同的青岛警备区郭科长和徐干事说:三十多年前,他们几个都是我们军里文艺战线上的小新兵。今天都成了著名作家,我感到非常骄傲!接着,又评点起那些近日来看望他的得意门生,一个个如数家珍。

长水拿出手机,把大昌的诗一句句念给他听。黎星闭起眼睛,轻轻摇晃身子,就像当年审查创作一样,脸上的表情一忽儿像笑,一忽儿像哭,变幻突兀完全没有过度。就是这种奇怪的表情,当年曾经多少次让我们心惊肉跳。

念完大昌的诗,老处长并没有我们预期的激动,只是平静地指了指茶几上的水果,让我们吃。大家矜持着,谁也没有动手,唯有苗长水毫无迟疑也毫不客气,拿起一块哈密瓜便吃。

长水生性率直、单纯、天真,有男人味儿也有孩子气。他特别爱吃水果,嗜水果如命。一天不吃饭可以,不吃水果绝对过不去。记得有一年下部队返回,晚饭后,离上火车还早,师政委安排我们在接待室临时休息一下。结果,在苗长水的带领怂恿下,我们把人家冰箱里准备第二天招待军委总部首长的高级水果一扫而光,也不知接待方事后作何感想。

黎星听着长水与水果的故事眉开眼笑,拍着他的肩膀表示赞赏,说长水的性情跟自己有些相近,性情相近的人容易产生共振,二人都笑得非常开心。

四点一刻,我们与老处长合影后告别,整个探视过程一滴泪都没流。火车离开青岛的时候我们正对着一面模糊的夕阳,在西天橘红色的暮霭里摇摇欲坠。晚上七点二十五分,我们回到了济南。济南的雪下了一天,司机打来电话说,车队怕出事故,一律不准出车。长水问怎么办,我建议步行回家。很久没有这样的体验了,恍惚又回到从前。我们排成两列,小心翼翼地追随着,提醒着,说笑着,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积雪很厚,踏上去咯吱作响。就像大地发出的口令,大家想起了当年雪野拉练的情景。天寒地冻,身心却十分火热。

同类推荐
  • 窗台上的一抹春色

    窗台上的一抹春色

    在这里收集的50多篇文章,以时评、调研、随笔的形式,记录了近些年我对一些事情、问题、现象的观察、分析、思考。每篇文章后边有在报纸杂志上发表的时间或者写作的时间,是其时的心境与事件、环境和背景在文章里的融合。文章所涉猎的内容包括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民生方方面面。所叙述的事情,件件都是小事,但事小理大,件件都关乎国计民生,正像一位伟人说的,中国没有小事情。任何事情,只要乘以13亿,就成了大事情。能够通过这些事情,启发人们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的独立思维能力,促进社会和人类发展,正是附文于此的宗旨。
  • 战犯末日

    战犯末日

    姜照远编写的《战犯末日》以全景纪实的方法,再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德意日法西斯战争罪犯由垂死挣扎到彻底覆灭的历史画面。《战犯末日》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重大历史实事件,如美英苏三国首脑雅尔塔会议、希特勒自杀身亡、苏军攻克柏林、日本关东军和伪满洲国覆灭、日本投降、纽伦堡、东京、伯力大审判的内幕,均有详尽生动的记述。
  • 唐宋词精品鉴赏

    唐宋词精品鉴赏

    唐宋词从唐五代起,至北宋南宋而大成,由小令到中、长调,可谓名家辈出精品如林。本书博采众长,选唐宋名家各种流派杰作,精华毕呈,希望帮助读者朋友们更好地欣赏唐宋词名篇佳作、领略唐宋词的幽深情韵.
  • 李龙炳的诗

    李龙炳的诗

    作为一个农民,一个和文字打了二十多年交道的农民,命运之诗会永远呼啸在我的血液之中。我只能说,诗歌确立了我和世界更美妙的关系。我只能站在我的这片土地上,用语言的手打开一扇又一扇崭新的窝口,见证着时光流转,云飞雪落。我所有的诗歌,都与这片土地的宿命有关,都是对真理、正义、崇高、光明和美好无尽的向往。对文本的探索。无论明朗或晦涩,始终贯穿着坚定的精神立场,在爱与忧愤之间也有对落难的承担,隐逸着一份刀锋的光芒,这些诗歌是一个现代农民和土地和时代牢牢拥抱在一起的见证。我的创造和想象,探索和追求,就是为了在纷乱的汉语诗歌中获得独特而独立的音调,让自己拥有心灵的自足。
  • 周克芹散文随笔

    周克芹散文随笔

    文学总是要经过人民大众和时间长河的双重检验的,一时的喧嚣和风光证明不了真正的价值,说明不了什么问题。我深信,经过十年百年,再回头看,二十世纪的尘埃落定,喧嚣散尽,许多现今风光一时之辈,都将伴着他们的腐花败草随风而去,消踪失影,而周克芹,这棵峥嵘大树仍将屹立在历史的荒原上。
热门推荐
  • 困陷花都战血魔:末日为王

    困陷花都战血魔:末日为王

    红色的火焰在城市中央燃烧。罪恶的洪流,在大街小巷游走。那些失去了灵魂的恶魔,在扫荡着为数不多的幸存者。我躲在老旧的公寓楼里已经足足一周没有出门了,外面的世界变得让人难以接受。人吃人。人杀人。在半个月前的血雨降临后,原本祥和的一切都被破坏殆尽。律法。秩序。可以约束的了人类,却无法约束丧失了心智的野兽。那一具具身躯破烂,双目呆滞,面皮蜡黄,却萌发了尖牙利爪的人形怪物,对新鲜血肉的渴望,将支撑他们成为整个城市的噩梦……
  • 优秀小学生分类作文一点通

    优秀小学生分类作文一点通

    本书打破传统作文书的枯燥刻板,采用全彩四色印刷,根据作文内容插配了精美的图片。加上新颖别致的装帧设计,变化多样的版式,为小学生打造了学习作文、提升自我的全新平台,让阅读成为一种享受,让作文成为一种时尚,让学习成为一种快乐
  • 江山为聘醉红妆

    江山为聘醉红妆

    前世她是一个身价过亿的上市公司的执行总裁,一份过百亿的转让遗产权,让自己最疼爱的妹妹设计害死!再次睁开双眼,竟然穿越到丞相府,最胆小懦弱的嫡小姐身上。面对府里恶毒姨娘的的辱骂,刁钻妹妹的陷害,她要怎么办?一场宫宴,三国的挑衅,凤鬽一曲醉赤壁唱进了四国男人的心!三国十里红妆向她求亲,她嘴角上扬肥水不流外人田,我要嫁就嫁本国离王殿下。离王领百万雄兵,只问她一句:你愿不愿意跟随我一起面对刀光剑影的弑杀,她在城楼回他一言:金戈铁马,四国分天下,我凤鬽只为你剑指天涯,争霸天下。三年里我为你,在狼火烽烟中,杀人如麻,三国城池破,等来良人却是十里红妆为她人伴嫁,只剩下眼中的泪水。
  • 明代哲学史(修订版)

    明代哲学史(修订版)

    本书是国内外第一部系统阐述明代哲学的专著,内容包括明代初年的朱子学,阳明心学的先驱,王阳明的良知之学,阳明各派弟子主要是浙中、江右、泰州对阳明学的发展,明代中后期的朱子学,明末东林、蕺山对朱子与阳明的融合,黄宗羲、方以智、王夫之等明清之际思想家对明朝学术的反省与总结,以及明代佛教、道教与儒学的会通,天主教初传时期与本土文化的碰撞与吸收等,较为清晰地勾勒出了明代哲学的发展脉络。在论述中,注意各家的独特性及其思想深度,各思想家在整个明代哲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其相互影响。对明代哲学的独特问题如良知的有无、动静、中和及本体与功夫、先天与后天等有深入阐发。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让孩子心悦诚服

    让孩子心悦诚服

    让孩子心悦诚服,强调的不是让孩子乖乖听话,而是在与孩子的互动中,亲子双方共同体味到一种爱的圆满,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这是家庭教育最理想的境界!这样的境界,离你并不远。本书提供精准的沟通工具,让孩子与父母在放松的状态中,懂得对方,一起成长。在本书中,她用最典型的真实案例提醒……
  • 看不见爱情的房间

    看不见爱情的房间

    我心里一慌,初相遇,条件反射地睁开眼睛,自椅子上跳起来,不想脚下一滑,摔了一个惨不忍睹。可是,眼前却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那时,我睡得正香,我并不知道,始作俑者的某男正憋笑憋到内伤。再相遇,家里正半夜上演“鬼影喧嚣”,各种奇幻场景连番上演。我愣了好半天,才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蒙眬中鼻端痒痒的,尖叫着夺门而逃。像有个人在对着我的面颊呵气。殊不知,家里某男正又无奈又好笑地看着我被吓得屁滚尿流。终于,某男为我打开了一个神奇的奇幻世界。我们不是一见倾心,却感觉像是认识了好几个世纪。他嘲笑我胆小不禁吓,我奴役他做我的“专属男仆”
  • 孙子兵法(白话全译)

    孙子兵法(白话全译)

    本书将《孙子兵法》用白话全文译出,重点突出一个实用的功能,其中既有权威原著,又有通俗译评,同时精心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从军事谋略、经商谋略、处世谋略三个方面对原著进行重新解析、阐释,兼具可读性和典藏性,是一本适合各行各业人士借鉴学习的普及读物。
  • 自觉成就一切

    自觉成就一切

    主动的人,才会得到更多赏识。当自学成为一种习惯时,你也就拥有事业成功的通告证。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