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9200000028

第28章 王安忆(3)

在中国的职业作家中,她是最像作家的一个。没有宣言,没有旗帜,没有花絮。在长长的岁月中,她总是有作品,总是有新的好的东西。对她,你可以期待。你可能比她辉煌,但没她古朴。她就是那样,死心眼地在傻做,你能奈何她吗?

请原谅我提到性别。在中国的女性作家中,她是最像女性的一个。她不总把性别挂在嘴角,靠的是女性才有的知觉感觉。这样说,还是有问题,如同我在文章开始时说的,真正的人很难表达。我补充说,她是一层层做起来的:是她自己,是女人,是人。她把每一层都做得扎实,还不曾歪曲自己。用比较俗套的说法,她像走向河口的河,饱经世故,渐渐开阔、舒缓、宠辱不惊。

现在已是凌晨三点。晚安,安忆。晚安,大家。

4.感觉安忆

陆星儿

时而,我会隐隐地意识到一种使命:有一天,我总得写一写安忆,毕竟深深浅浅地交往十多年,又在一个城市生活,在一个单位工作。但是,一想到写安忆,不知为什么,我的心情会感到一丝奇怪的沉重,仿佛这自觉的使命,推卸不了,却也完成不好。但有一点我明白,这“奇怪的沉重”来自安忆的心。安忆的心有多敏感?安忆的心有多细致?安忆的心有多深的思考、多大的包容、多痛的记忆?还有,安忆的心有多么明了的直觉、多少鲜为人知的掩藏?

安忆的心,使安忆的小说变化无穷。

所以,写安忆,是个困难的差使,因为无法概括,就像读她的小说,你很难用三言两语说明意思。我想,读安忆,也只能感觉。

开始整理对安忆的“感觉”。

我相信,安忆不会给任何人完整的感觉,不是她不愿意给。最记得,她丈夫李章曾透露说,有一夜,他为安忆看小说清样《叔叔的故事》,读着读着,他微微地惊异,这个正甜甜地睡在他身边,像长不大的小女孩总爱使点小性子的她,竟有这样深刻的思考,字里行间凝聚着如此厚重的历史感?他喜欢摄影,常常给安忆拍照,但在这样一个夜深人静的瞬间,我想象,他像打开了调不准焦距的相机,她在他的视线里是模糊的。

真的,极少碰到像安忆这样的朋友,让你不断“惊异”,和她交往,无论站在远处,近处,她都耐人琢磨。最初和安忆接触,感觉中,那个聪慧、文雅、纤细,与人与世有点格格不入的安忆和安忆的小说,《雨,沙沙沙》、《小院琐记》还比较吻合。渐渐地,她的小说多起来,一部接一部,而且,小说的题材和风格一部不同一部,好像在变戏法,让人目不暇接,我暗暗诧异:“安忆的生活积累到底有多大蕴量?”翻翻她的经历,似乎没有传奇,也没有遭遇灭顶的大灾大难,见她去农村转两天,写出《小鲍庄》;在白茅林劳改农场采访三天,写了《米尼》。“王安忆还有什么可写的?”不少人也都在揣度。安忆干脆哪儿也不去了,潜心地写,写《岗上的世纪》,写《三恋》,写《乌托邦记》,写《叔叔的故事》,写《姊妹们》,写《我爱比尔》,而穿插着中短篇小说的写作,她还写大部头的长篇:《69届初中生》、《逝水流年》、《纪实与虚构》、《长恨歌》等等,简直像一口不断喷涌的井,显示着澎湃的创造力。可是,电话里听安忆的声音,依然是小女孩一样的细柔,见到安忆,她依然那样娴静、恬淡、谨慎。涉及敏感的话题,她依然羞涩、回避,而通话或见面,她关心的还是一些朋友的近况,她交谈比较多的,还是日常的、家务的琐事,似乎也很平实。但安忆的“平实”,像一只有“馅儿”的馍馍,明明有饱满的“馅儿”,却没做成打褶的、一眼能辨别的包子。她心里的“馅儿”,究竟是甜是咸是酸是辣?安忆大概只在写作的时候,才会从“馍馍”光滑的表面渗透出“馅儿”的滋味,或甜或咸或酸或辣,你还是吃不准这“馍馍”的心里到底包裹着怎样的一种“馅儿”?所以,读她的文章,读她的小说,总有一种隐隐的、期待的心情:对安忆是否又有新发现?

这种“不断发现安忆”的心情,有这样几次,印象较深,一次是1989年。80年代末,我写了一系列女人的故事,编成一部小说集,名为《天生是个女人》,请安忆写序。那是最茫然的一段日子,我的这些故事,大都反映了中国女性在开始变革的社会生活中逐渐苏醒,并蒙眬地希望“换一种活法”的故事。小说集所容纳的故事虽林林总总,可我对我小说里这些女主角的认识也只是茫然、蒙眬。安忆的序,在分析了我的故事和人物后,一语道破地指出:“看来,这些‘新女性’,无论换多少种活法,结果都是在一个固定的樊篱之中,这个樊篱就是男人。接下来的问题是,她们能不能冲出这个樊篱,或者说,这个樊篱是不是她们想冲出去就可冲得出的。这是一个人类的命题,也是一个人性的困境,这困境是在人性的深处,可说是核心的地位。陆星儿走过许多路,终于到了这一个困境,我希望她不要因为害怕困难而回头,或者绕道而行。”安忆提出女性的这些问题,是“人性的困境”,她把问题一下点到最要害的“穴位”,说到了骨子里,并诚恳又深刻地向我指出继续前进一步的困难所在。在80年代末,受“思想解放运动”浪潮的冲击,刚得到启蒙的我,是写不出“人性的困境”的,这对于我确实是个难题。然而,读到安忆的《三恋》,看她演绎爱情故事,赤裸裸地面对着“人性的困境”,人物和故事都惊心动魄。我从安忆给我写的那篇序里,发现了她的《三恋》为什么在当时会引起震动的原因。

还有一次“发现”,好像是1992年,我正准备写长篇小说《精神科医生》。我到精神病防治中心体验生活,但小说的构想只是以精神病医院为载体,着重想刻画的还是老三届这代人进入90年代、改革开放时期的精神状态、生存处境。人物在我心里酝酿着,时近时远,时而清晰,时而模糊,可我不知道人物不能确定的原因。有一天,去安忆家玩,她问我手头在写什么东西,我讲了正活动在构想中却仍然恍恍惚惚的“精神科医生”,安忆好像不假思索地接话:这个人物有点意思,英雄末路嘛。“英雄末路”这四个字赫然突立,如同有灵感闪烁而过,我心里顿时亮堂,那个始终恍惚的人物,仿佛从隐约的背景后面明明白白、确确实实地站到我眼前。我差一点叫出声,我立刻意识到,我可以动笔了,我有把握驾驭人物了,因为,安忆简扼的话说出了人物的“核”,视线对准了本质,一切便了然。而且,“英雄末路”也是对一大批“老三届”面对新时代的概括,写90年这一代人的心态、处境,“英雄末路”的评定,再准确不过了。写完《精神科医生》,我写了一篇关于这部长篇小说的文章,题目就是:《英雄末路》。这点金之语,我却“得来全不费工夫”。所以,我很重视和安忆闲聊,她常常会夹杂着闲话,出其不意地说出一些想法和看法,一句两句,或犀利,或透彻,或独到。

同类推荐
  • 花季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花季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天地颂(第二部)

    天地颂(第二部)

    “两弹一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的历史奇迹,不仅是增强国威的科学技术成就,也是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财富,以一种永恒的创造之魂铸成中华民族不朽的丰碑。作者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永不言老的革命激情,历经千辛万苦,经过十年打磨,推出了洋洋洒洒的巨著《天地颂——“两弹一星”百年揭秘》,为我们留下了又一红色记忆。"
  • 唐宋词的魅力:基于古典诗词曲之比较研究

    唐宋词的魅力:基于古典诗词曲之比较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通过比较研究,作者把社会学、文化学、美学、文学理论与创作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深入探析优秀词作的内容题材、情感基调、艺术境界、语言风格,结合宏观考察与微观探索,着重论述了唐宋词人的创作 心态、审美情趣和个性特征,揭示了唐宋词独有的艺术特征和美感特质。,从中国古典诗、 词、曲中选取大量的名篇佳作。以及词坛上出现的不同于诗、文领域的奇特现象和词体 的演变过程,以唐宋词为审美观照,是唐宋词研究的一部力作
  • 把时光揭开

    把时光揭开

    这本随笔集堪称“智者的思考”。还不乏对被社会忽略的底层人群、偏僻县城在城市化浪潮中受到的冲击的关注。这些文字集结起来,成为这本非常有营养的散文集。作者在一篇篇优美又不失深度的散文中,与世界知名作家、画家、音乐家探讨生活的智慧。,这是作家罗伟章的第一本散文随笔集。作者沉静又充满爱意的文字能让读者得到美的享受,与大自然的花草对话,与动物交流,又能从这种不经意的享受中得到智慧的启迪
  • 祖国高于一切

    祖国高于一切

    《祖国高于一切》是陈祖芬的代表作,发表于1980年,讲述的是内燃机工程师王运丰,50年代初抛家别妻,带着3个孩子,从德国回国参加祖国建设的故事。在“文革”期间,他被打成“德国特务”,备受折磨,但他忍辱负重,全心全意地奉献自己的智慧才能,为祖国争得了权益和荣誉。作品以思想开阔、深沉而锋利见长。结构上分“柏林妻子”、“德国特务”、“中国母亲”三个组成部分,时间与空间跨度大,用意识流手法把时间上的跳跃和看似零散的内容巧妙地结构为完整的一体。
热门推荐
  • 妖孽王妃不好惹

    妖孽王妃不好惹

    【已完结:搞笑+小白】她是个歪理一堆、嘴巴毒辣、见钱眼开,凭借自己长了一张娃娃脸和那萝莉个儿,到处惹事生非的无良少女。敢开青楼、敢让公主当花魁、让王爷当小倌、把太子送当铺当了……有什么是她NB的穿越女——司空萱儿不敢的???(看本文女主怎样在古代上演一场爆笑的爱情故事)
  • 碧海青龙传系列二

    碧海青龙传系列二

    十万年前的洪荒之战,无数强者陨落天际,踏入轮回;十万年后,他们的转世逐一出现,当年的暗中布局,都渐渐地浮出水面;看似平静的人间界,终于再起波澜,大唐的烟尘,掩不住历史的脚印,唐朝的官场、江湖逐一出场,无数英杰也逐一隆重登场;但所有人,都只是一个人的陪衬……
  • 哈佛积极心理学笔记:哈佛教授的幸福处方

    哈佛积极心理学笔记:哈佛教授的幸福处方

    积极心理学(Psyclaology 504)是哈佛选修课程中人数排名第一的课程,同时也是哈佛最受欢迎率排名第一的课程。该课程受到全球数十家主流媒体的热烈关注,美国CNN电视台、英国BBC电视台,美国《纽约时报》、英国《时代报》、意大利《新闻报》、《韩国时报》、《印度时报》、《中国青年报》等都进行了积极报道。本课程首次欠从科学的角度证明了终身提升幸福感的方法,话题涉及自我突破、成就、情感关系、自尊、精神力等热点。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腹黑总裁的契约恋人

    腹黑总裁的契约恋人

    一夜缠绵,枕边人早已离开,原以为不过是春梦一场,摊开床单,一抹鲜艳的红色时刻提醒着他。三年前,她因为逃婚来到他的身边,成了他的契约恋人,七个月之后,她得知他的未婚妻竟然是她最好的朋友而黯然离开,三年过后,两人再次相遇,一场追爱游戏,几个人的爱情故事。
  • 肝病食疗菜谱

    肝病食疗菜谱

    本书精选了近百种适合于肝病患者的食疗菜谱,你能在短时间内享受到食疗的好处,并且菜肴色、香、味俱全。本书内容丰富,科学实用,易学易懂,非常适合肝病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使用。
  • 倾国红颜:大燕女皇

    倾国红颜:大燕女皇

    而她跟着他历经千险,昂然而去……,也是朕手中所向无敌的利刃,他却翻脸无情:“殷玉瑶。朕,“朕,已不再需要你……”当初,他是心比天高的亡国王子,已不再需要你……她震惊,冲破道道屏障,助他登临帝位。如今,当她含笑举樽,她心碎,知道朕为什么选你吗?因为你够聪明,够大胆,是朕精心打造的挡箭牌,她惨笑着撕碎凤冠,而如今天下归心,四海承平,逃亡之中不惜利用她这个水乡落魄女
  • 侯门争斗似海流

    侯门争斗似海流

    她本是一家道中落的小姐,嫁入侯门做了妾,一边与丈夫过着名存实亡的生活,一边应付侯门的各种勾心斗角,丈夫却不管不问,然而侯门里却有一人在默默的保护她并喜她,他竟是自己的小叔子,叫她情何以堪!
  • 心理医生对你说全集

    心理医生对你说全集

    本书针对大众日常容易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提供具体的自我诊断测试、行为分析以及自我矫正(疗法)指南等。涵盖了心理障碍的主要症状,包括忧郁症、强迫症、人格障碍等以及目前比较流行的一些普遍心理问题。每种类型的心理异常,都设计了一个针对此心理异常的总体测验或者分类测验,以便读者进一步鉴别心理异常的情况和类别。每个心理异常包括自我诊断测验、测验结果的解释与建议、矫正心理异常的建议措施、预防该类心理异常的建议等。通过书中的诊断性自测,你可以了解自己的心理趋向,以便及早地发现不健康的心理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