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9200000022

第22章 苏童(1)

1.关于写作姿态的感想

苏童

之所以谈及这个问题,缘于我在不久前与一位记者朋友谈话的时候,他多次提及我以前写作的先锋姿态。也是在与他交谈的过程中,我忽然意识到,他的言谈之间隐隐约约地透露出对我的批评:你背叛了先锋小说。

他谈到了《米》,他很喜欢《米》,我知道好多朋友对我的这个长篇处女作的喜爱超过了我自己对它的喜爱。人们大多喜欢血气方刚、剑走偏锋的东西,哪怕它粗糙,哪怕它有严重的缺陷。所谓“先锋”当然只是对其作出的文学化表述,究其实质来说,那是一种对年轻的热血沸腾的写作的关注。事隔多年以后,我努力地回忆我在写《米》时的写作状态和情景,我所能回忆起来的我酷似一只横行无忌的螃蟹。我记得我当时非常热血,同时非常冷血,几乎就像一次文学的极限体验,我怀着一种破坏欲和颠覆欲,以异常鲁莽和冷酷的推进方式将一个家庭的故事描绘成一个近乎地狱的故事,我要破坏和颠覆的东西太多了,被认定的人性、道德、伦理框架,能打碎的统统打碎。我甚至觉得我当时的写作状态有点像跳大神的状态。除去叙述语言和叙述结构,《米》大概加深了我在读者中的先锋印象。现在回头看这部小说,它的优点很明显,有锐度有力度;缺点同样也很明显,整部作品涉指人性空间,但我不满的恰好是这个人性空间,它过度尖利而失去了弹性,一个应该是丰厚的多层的空间未免有点狭窄单调。

长话短说,我想借此弹出我所要表达的观点。在二十年的写作实践之后,我渐渐有一个深切的体验,没有一种写作姿态天生是先进的,没有一种事前确立的写作姿态可以确立作品的写作高度和写作质量。至于说到先锋立场,我对它的态度似乎越来越暧昧了。我很矛盾,一方面我赞赏所有的独特的反世俗的写作;另一方面我又觉得预设的“先锋”姿态是有害的,它像一种病毒一样会损害一个健康自然的作品的生理组织——如果一个作品有生理组织的话。我理解“先锋”更多地把其理解为一种写作姿态,如果说文学场是个竞技场,先锋大概是个跑姿特别、步伐节奏与他人不同的选手,他必将是引人注目的,但问题也将随之而来,他跑得快吗?他的成绩好吗?谁也没法确定。这时候我当然也茫然失措。于是我想先锋不先锋也许是不重要的,好比万河奔流入大海,问题不在于你是一条什么颜色什么流向的河流,而在于你是一条河流还是一条小溪还是一方池塘,问题在于你是否已经让自己像一条河一样奔流起来。

我想比较完美的写作是不预设姿态的写作,从某种意义上说背叛先锋本身是一种先锋,同时写作者宣誓效忠于先锋的浮躁,就像宣告效忠于传统现实主义的保守陈腐一样有害。文学话语中也要警惕霸权,不该臣服于来自先锋派的权力话语,和抵抗来自保守的甚至被异化的现实主义霸权一样的重要。所谓独特的文学品格永远是最迷人的梦想,是在嘈杂声中难以分辨的自己的呼吸,良好的写作习惯与其说是一种行动,不如说是一种聆听的姿态,在聆听中自言自语。

我不知道我是否对于先锋小说有过真正的背叛,我也不知道我是否在长期的写作生活中曾经背叛过自己。就文学范畴来说,背叛也许是变节,也许是革命,我也许并不真的关心这样的悬疑之争,在对自己的灵魂做出坚贞的许诺之后,一切都可以改变,唯一不可改变的是河水奔流的姿势,那是一个作家不可更改的写作的姿势。

2.苏童故事

赵玫

初识苏童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不记得那是四季中的哪个时节,但却记得那是一个晚上。那时候苏童还在《钟山》做编辑。或许是大学刚刚毕业,那一次他和范小天一道来天津,后来大家就成了朋友。其后我写的一些小说,总是在《钟山》发表。想来大概就是因为在那个季节的那个晚上,认识了苏童和范小天吧。

说起苏童便一定要回到繁花似锦的80年代。是80年代让北师大毕业的苏童成了一个精美的闪亮。80年代是文学的一个异常繁荣时期,以至于我们今天提起那个时代的往事,仍然会一如既往地满怀了激情。

于是听到了苏童对那个时代的激情诉说,并且看到了他对于文坛的关注,他阅读作品的深入,特别是他对于作家同行们的那种宽广的胸怀、欣赏的态度,非常感人。

了解那个时代苏童的态度,是因为我曾在1988年编辑了苏童的一篇文章:《风景这边还好》。

苏童说1986、1987年的小说风景这边还好。他说他最喜欢的一些作家譬如马原、刘恒、莫言都是这两年涌现的。他认为这两年貌似沉寂的文坛正萌发着小说革命的胚胎,有这么多的人在做着种种努力,把小说拉回到小说中来,而舆论界的淡漠则给作家们提供了清静安恬的气氛,他们可以闭门思过或者反省,这对于那些真正具备实力的作家是有益的。事实上1986年以前文学对以后的文学并未构成障碍和负担,所以苏童认为,1986、1987年小说的发展进程显得舒缓有力。在骚动的1985年以后的两年,一些叛逆的作家开始出现,并引起人们的注意。他还说我们读到了一些超出预计的小说,那些作品沉甸甸地落在我们眼前,放射出耀眼的光彩。譬如余华的《现实一种》、《四月三日事件》,譬如孙甘露的《访问梦境》,洪峰的《奔丧》;而在另外一条创作道路上,刘恒、李锐也亮出了他们的绝活,使人相信现实主义作品旺盛的生命力。还有一些作家你无法将他归入哪个流派,譬如老作家林斤澜,譬如叶兆言、魏志远等人。可以说这是一个作家群体分道扬镳、各显实力的时代。

这些言论如果不知道是出自一个小说家,你会觉得这简直是一个评论家在纵横捭阖、评点天下。其实这就是一个好小说家的一种资质。他们能纵观天下,并有他们自己的思考。事实证明当年苏童对文坛的评价以及他对于未来文学的预感,都是十分准确的,他欣赏那些有创造性的作家,并且预言了80年代以后的文学的多元化。

因为来来往往,便仿佛看到苏童在生活中是怎样一天天前行。最初的时候,他远离家乡,漂泊南京,好像还住过作协机关的集体宿舍。于是苏童那种独来独往的景象至今依稀。很自由随意的那一种,无牵无挂。后来大家不知道苏童这种晃来晃去的样子究竟像什么,然后就听说了苏童像一个美国大兵的说法。那么美国大兵到底是什么样子?很肥大的衣服?还是口香糖?

于是又听说那时无牵无挂的苏童是很多年轻女孩子的偶像。那些崇拜者们迷恋苏童也许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小说,还因为他那时白马王子的形象,并且正独自混在南京的状态。她们阅读苏童的小说,渴望向苏童老师请教,只是她们并不知道,苏童的感情其实早就交付给了家乡的姑娘。

那时的苏童曾有过怎样的梦想?幸好还有我曾经编辑的一篇苏童的文章,透露着他成长的心迹。那是令人感动的文字。他在《令人愉悦的阅读》中,说到了他在阅读塞林格、博尔赫斯以及索尔·贝娄之后的那种令他震撼的感觉。

无疑是阅读滋养了苏童。

苏童说:“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读塞林格的《麦田守望者》。那时我在北师大求学。我只花了一天工夫就把书看完。我记得看完最后一页的时候教室里已经空空荡荡,校工从走廊里经过,把灯一盏盏地拉灭。我走出教室,内心也是一片忧伤的黑暗……”还始终记得苏童关于《伤心咖啡馆之歌》的那段评述。他说他初读这个小说时觉得人物太奇怪,不懂其中三昧,但后来重读时,他才不禁要说,什么叫人物,什么叫氛围,什么叫底蕴和内涵,去读一读《伤心咖啡馆之歌》就明白了……

记得80年代我曾写过很多作家印象记,苏童大概看过其中一篇专门印象女作家的,之后他写信来谈了感觉,还有对女人的认识。具体的文字我记不清了,但大致的意思是,女人固然需要思想,但首先还应该是女人。这大概就是苏童对女人的认识了,因为在他所描写的众多女人中,思想总是不重要的。或者更准确地说,女人们是在用行为思想,用身体思想,用人生思想。所以每每读到苏童的女人,总是惊异于他对女人那么刻骨铭心的了然。从著名的《妻妾成群》,到刚刚发表的《人民的鱼》,不知道苏童是怎样了解女人的,哪怕那么琐细的内心。

苏童的另一次让我们感慨良多的说话,是在贵州的一次和当地文学爱好者的交流中,苏童在简短的发言中说出了他的一种令我们震惊的写作心情。他说他尽管比我们年轻,但是他写作的年龄却已经很长了,所以他写作的心态便也就很老了,甚至是一种沧桑。不知道那时候年纪很轻的苏童怎么会有如此感慨,听苏童这样讲于是便也沧桑了起来,甚至悲凉,过后久久不忘,也曾常常和朋友们说起。特别是当我们面对写作,真的沧桑了起来,激情不在,力不从心,捉襟见肘,甚至无以所写,便更是体验出了当年苏童说那些话时的那种真实和真诚的心态。

其实那时的苏童正大红大紫,不仅他的写作本身正日月星河,而且由著名导演们根据他的小说改编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红粉》也正让他光辉灿烂,但是苏童就是悲哀了下来,向那些他忠实的读者们坦诚写作年龄的老化。苏童的那次表白我一直铭记,也因此而常常反思这种心理的年龄界限。伴随着写作年龄的老去,激情和欲望便也慢慢离我们而去。没有了激情和欲望的创造,无异于制作文字垃圾。苏童这种对自身的审视是明智的,勇敢的,可惜很多文人在看待自己的时候不会有苏童这样的自知之明。

同类推荐
  • 泪与笑(纪伯伦全集)

    泪与笑(纪伯伦全集)

    《纪伯伦全集:泪与笑(散文诗)》收集了纪伯伦三部经典作品《泪与笑》《暴风集》《珍趣篇》,泪与笑、生与死、灵与肉,所有都是对立面,人生就是在这个充满各种对立面的世界中度过。纪伯伦以超越哲学家的深邃思索,用文学家的悲悯情怀写出对世间万象的解答,这是纪伯伦自己的天问也是代苍生而问,读这本书已经不耽美于它的文字,尽管文字依然很美,但吸引你的一定是其中充满人生解惑的哲思。不敢说本书是人生的导师,但绝对会在你陷入人生困境的时候,意外地给你点一盏温暖的心灯。
  • 见喜

    见喜

    在这孤独的世间,总有一个人,将你当成生命中,那唯一值得千里迢迢去奔赴追寻的喜;当大地冰冻,山河褪色,繁华落尽,容颜枯萎,人生依然如初见般,惊心动魄,热烈痴缠。
  • 黑与白

    黑与白

    文学评论集,收40余篇,既有对卷入市场以后文学流变现状的客观描述和前景的宏观预测,还有密切追踪作家作品,潜心琢磨新的批评路向的探索。
  • 2010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

    2010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

    这套丛书的选本包括:中篇小说选、短篇小说选、报告文学选、散文选、诗歌选、微型小说选和随笔选七种。力求选出该年度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力求选出精品和力作,力求能够反映该年度某个文体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同时,坚持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的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多选雅俗共赏的佳作。
  • 2009年中国散文诗精选

    2009年中国散文诗精选

    散文诗,可以说是诗的散文或散文式的诗。它有着诗的灵魂及散文的外衣。它经过思想与艺术的多维嫁接,根植生活之壤,成为文苑一枝受作者珍玩读者喜爱的奇葩。读它,我们能从它的语言中感知灵魂的光芒,感知色彩、气味、声音的美妙。读它,犹如一次大享受,全身的神经感官都处在愉悦之中,想象张开彩色的翅膀,每一句语言都释放出无数个枝杈。本书精选了2009年度的优秀散文诗作品,尽显年度散文诗写作之盛景与实绩。
热门推荐
  • 诛龙传

    诛龙传

    石小坤和自己一直爱慕着的女生正在博物馆中,一把看起来雄伟又神秘的剑映入了他的眼球。一看到这把剑,石小坤就觉得自己着了魔一般被它吸引住了,脑子里仿佛也莫名出现了一些不属于自己的记忆。他的手慢慢伸去碰到这把剑,剑身开始剧烈震动,石小坤突然消失了……他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莫名成了天啸剑的主人!
  • 文化艺术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文化艺术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成语是汉语词汇宝库里的璀璨明珠。它是长期以来人们在相沿习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形式简洁面意义精辟的固定短语。它结可严谨,表现性强,具有庄重典雅的书面语色彩,历来为人们喜闻乐用。不论讲话或作文,准确恰当地镶嵌或点缀一些成语。本书注重知识性、可读性和完整性,每个成语都辟有释义、出处、故事三大部分。编排顺序按笔画多少排列,既方便读者阅读,又方便读者查阅。本书既可作为中小学生学习成语的工具书,又适合不同层次读者作为故事阅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 最整蛊的穿越:罪王妃

    最整蛊的穿越:罪王妃

    读穿越系列第二部,群号:12964387没想到,我竟然这么衰,走路都被花盆砸中……再醒来时,我竟然成了将受千刀万剐之刑的女囚。KAO,就这样让我穿了,谁这么害人呀。我才刚死没多久,又让我死,而且是最残忍的死。MD,想我死是吧,我非不死,看我如何自救,死囚也照样走出刑场做女猪,且看女主安若曦如何驯服暴君男猪,调教柔弱美男。
  • 落日传说

    落日传说

    神秘的宿命之镜,晶莹的镜子城堡。到游乐园游玩的女孩易沐悠,开启了她命运中的第一个转折。被妖魔缠身的她为了得到他们的保护,不得已定下契约,穿梭于各个时空,收集镜子碎片。安静悲伤的赛修,腹黑的迪洛斯,神秘的痕,头脑简单的凯弥尔。一个个原本离她生命很遥远的少年就这样悄悄走入了她本该平凡的生活。历史、神话、传说。她在这些或存在、或消亡的历史中穿梭,邂逅着一个个未曾被史书记下的故事。
  • 开启孩子智慧之门的哲理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开启孩子智慧之门的哲理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开启孩子智慧之门的哲理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讲述了住持抛宝碗教徒弟、吝啬带来苦果、公孙仪不受赠鱼等哲理故事。
  • 惊世毒皇后

    惊世毒皇后

    【这样的她—】季弦歌,左相之女,却因为一场阴谋,被推上皇后之位。作为夫君,皇帝只想除掉她。作为亲人,父亲只想利用她。江湖纷争,朝堂纠葛,尔虞我诈。◆暗潮凶猛的阴谋诡计中,她,游走于正邪之间,左手利刃,右手品茶,步步为营,谈笑间,俾睨众生,扭转乾坤,杀人于无形!在重重阻碍下,她究竟能否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帝国?【这样的他们—】(妙手神医:前半生我为了医术而活,后半生,想要为你而活。(当朝右相:你说,我是仙,我说,你是魔,仙魔之间,若是注定不能相守,那么,我愿意为了你坠入魔道。(武林至尊:你说我只知道天下,却不知,我愿意用整个天下,来守护你的肆无忌惮。还有那皇帝,世家族长,铁血战神…她与他们之间,本是个个不待见,本是互相利用,一转身,又是谁,会与这个女子一步步攀上高峰,并肩傲视天下?——◆◆片花欣赏:【皇帝篇】大殿中:某男一身阴冷的走进来,隐忍的低声说道:“季弦歌,你还是朕的皇后!朕警告你,不要再到处招惹男人!”某女冷笑:“皇上此话何意,您有您的女人,我有我的男人,我们之间本就是交易,不是么?”【丞相篇】御花园中:男子匍匐在地,卑微的姿势,却依旧让人觉得仙风傲骨。“皇后娘娘,大人已经跪了一天了…”身边的丫头不忍心,道。“大人,您可是累了?”某女一脸慵懒。“微臣不累,皇后娘娘可愿意,赦免那些无辜的人?”“你要是爬上本宫的床,本宫也许会愿意…”某女清冷的说。“微臣,愿意。”某女愣了一下,笑道:“放一个人,你就陪本宫一夜!”男子露出一个似有若无的笑容,道:“臣,遵旨。”【盟主篇】:山巅之上:女子道:“徐家那老头,竟抢我生意?!”男子露出狐狸般的笑容:“明天就让他儿子不举,怎么样?”女子又道:“这苍山派和青云教又打起来了?头疼!”“那咱就把这俩,夷为平地。”男子一脸宠溺。女子浅笑:“你把我惯得这么嚣张,别人受不了,可如何是好?”风华绝代的男子看着某女,眼底闪过一丝狡诈,心中幽幽的道:若是天下人都受不了,那才甚好。●●女强+男强,强强对抗。喜欢的亲们点击【放入书架】喔!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银域之王之送你一世倾城

    银域之王之送你一世倾城

    “别叫我师傅,你的死活和我毫不相干!”他乃一城之主,却掉份儿成了幼女监护人。她,是他的徒弟,却也钟情于他。他,是魔族之后,也是她的养父。她爱他,可是他的心底并没有她,痴守等候能否换他一个回眸?他被人暗算,她拼死相救。她只求一个答案:“我原为你倾情一生,你可愿送我一世倾城?”
  • 李煜与《花间词》

    李煜与《花间词》

    在中国文学史上,南唐是一个永远不能被忽视的时代,就在这短短的半个世纪里,出现了一位足以彪炳千秋的词坛巨匠,他就是享有“千古词帝”蛊誉的李煜。即使时隔千年,当我们翻开书卷诵读他的词作时,脑海中仍然会浮现出那清新俊朗的“词帝”形象。那么,李煜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他又是如何将自己的才情融入到词作当中的?
  • 来自星星的系统君

    来自星星的系统君

    来自星星的系统君:为了采集能量,我将帮助你开发精神力。邓明明:可以拒绝吗?系统君:不可以。邓明明:怎么采集?系统君:把你扔到其他星球的特殊世界中去……经历刺激、打击、磨难、生死等,让你精神力爆发,顺便说一句,这样的世界,你们称之为——末世。邓明明:……就这样,女主踏上了,漫漫的“末世之旅”,痴情理科男、纯洁小少年……每一个异世,都那么的不同……那么的……坑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