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8700000060

第60章 川北灯戏研究中的几个问题(2)

在我国广大农村,小农业生产方式不仅规模小,而且抗自然灾害能力极弱。特别是在明、清以来,农民起义频发,军阀混战不断,社会长时期动荡不安,这就使得农民们更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帮助,尤其是希望家族、家庭成员之间能和睦相处,以此来减轻自然与社会给他们带去的灾祸。因此,在人格审美上,“义”、“和”也就很自然地成为我国劳动人民对人格审美属性传统的社会评价,这在过去许多农民社团的名称、城镇商号,甚至人名与地名中都有体现,如晚清时期的“义和团”;许多城镇中的“义祥钱庄”、“和顺商行”;人名里的“李秉义”、“张致和”等等。可见,“义”、“和”已普遍成为人们崇尚和赞美的品德。

“和”、“义”的美德在农民看来,具体又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社会互助”。在中国,“孝悌忠信,尊大爱小,和睦庄乡”一直是农民们崇尚的美德,他们希望社会成员对人真诚,互爱互助,强者扶持弱者,大家都以一种家庭成员的使命感去对待周围的一切。如川北灯戏中的《郑板桥买缸》就赞美了郑板桥用智慧帮助杨氏从钱老板那要回古缸的助人品德;《灵牌谜》对靠赊、欠、偷、骗过日子的耍二哥、耍二嫂骗人行为进行了辛辣的讽刺与揭露,并通过耍二哥、耍二嫂最后的自白“搬起石头砸各人,如今出丑才羞人”来宣扬“为人诚实”;《幺妹嫁给谁》也表现出人们对赵二娃乐于助人,拾金不昧优良品质的赞美。

二是“家庭和睦”。家庭是农村生产和生活最基本的单位,故而家庭的和睦对分散的小农生产者来说则更为至关重要。因此,农民对家庭各成员的道德要求,也有着不同的审美标准。在他们看来,“父亲端严、母亲慈和、晚辈孝顺、兄者大量、媳者和柔”是家庭的最大幸福,只有这样,家庭的和睦才有保障,以家庭为核心的小农生产才能顺利进行。灯戏《嫁妈》通过一个母亲在改嫁时的矛盾心理以及她与儿子在思想上的沟通,最后终于得到儿子理解和支持的喜剧场景,反映出家庭和睦对家庭成员所具有的重要精神作用。在《幺妹嫁给谁》中,幺妹之所以要嫁给赵二娃,也就因为赵二娃身上反映出来的“乐于助人”、“拾金不昧”等品质合符幺妹对其丈夫的道德审美要求。

2.“为官清正”是农民对社会政治制度审美追求的具体反映。

在古代中国,农民对理想社会制度审美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大同”社会。但他们对大同理想社会的追求,不过是从经济生活,特别是从旧社会不平等的现实出发,希望能过上小农宁静的温饱生活,他们并不追求社会的民主主义政治制度。可以说,他们当时不仅没有参与政事的要求,而且还希望有一种绝对的至高无上的权威和主宰即“好皇帝”、“好官”,以便“从上面赐给他们雨露和阳光”。自然,农民对社会政治制度的审美追求也就转化为对“好官”的人格审美追求。

在农民看来,“好官”的道德标准就是“清正廉明”。具体地讲,当官对自身要清廉,对他人要公正,要扶持弱者,历史上的清官戏之所以长演不衰的原因也就在于此。灯戏《包公照镜子》通过包公斩杀陈世美的后怕以及酒醒之后为民除害理念的坚定,正是反映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心声和愿望。

3.“纯朴真挚,生动形象”是农民在艺术审美上的鲜明特征。

在封建社会,农民长时期在极为困苦的环境中劳动与生活,他们虽然没有文化,但却勤劳善良,忠厚纯朴,并在困苦的生活中造就了坚忍乐观的品格。在艺术审美中,他们对生活的强烈爱心便转化为“好看”的审美视觉尺度。由于农民不可能从文化的高度去体验意境较为抽象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形式,故而只能从直观的经验感受出发,去追求贴近他们生活的艺术审美的个性特征。从川北灯戏来看,它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是内容上的真实与真挚。“真实”是指戏剧的内容来源于生活,反映了底层社会的生活与生产状况,也正因为如此,它才能引起民众的共鸣,受到农民的欢迎。“真挚”是指剧中人纯朴真挚,如《幺妹嫁给谁》一戏中,幺妹爱上赵二娃后,便主动地向他表白:“我要嫁给你”,它反映出川北农村姑娘的纯朴可爱和她们对自由婚姻的大胆追求。

二是语言上的幽默生动。川北灯戏中的俗语既生动形象,又自然流畅,农民听来十分亲切,如在《幺妹嫁给谁》中,赵二娃看到两媒婆纠缠幺妹时所唱“鲜花只这一朵,媒婆却有两砣”唱词中“一朵”与“两砣”,它不仅通俗,而且其“爱”与“恶”的情感也完全表露了出来。《嫁妈》《闹隍会》《包公照镜子》里面也都有大量这样的唱词与道白。

三是表演形式的不拘一格。各种艺术形式融为一体,是川北灯戏中非常明显的一个特点。如在《嫁妈》一戏中,开场就采用了皮影的艺术形式,结尾又用了一段歌舞表演。《闹隍会》《幺妹嫁给谁》里面有歌舞又有杂技艺术。1988年,原文化部副部长高占祥在看了进京汇报演出的川北灯戏后夸奖道:“灯戏是稀有剧种,它像是海绵体一样能广为吸收,是‘拿来主义’为我所用的典范,它有很强的包容性。”

四是表现手法上善于夸张,有着丰富的想象力。这在《包公照镜子》的戏中十分突出。戏里,包公在斩陈世美后的许多顾虑与杂念,都通过他在酒后照镜子时的形体表演而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可以说是时空虚幻自由,浪漫夸张。

五是人物塑造以丑见长。在川北灯戏中,丑角是舞台的中心,对于人们厌恶的戏中人是“丑得可憎”、“丑得可恶”,如《郑板桥买缸》中的盐商;然而对于人们喜爱的戏中人却是“丑而不丑”、“丑得可爱”,如《包公照镜子》中的包公、《闹隍会》中的县太爷、《嫁妈》中的儿子。但在观众的视觉感受上,他们都集中在了一个“笑”字上,即“丑得可笑”。这里要特别提到的是,在其他许多剧种中高高在上且十分庄重的历史人物如皇帝、包公等,但在川北灯戏中,他们却成为贴近下层民众的喜剧人物,如《周元献鸡》中的正德皇帝,当他出巡落难夜宿山村偷吃别人剩饭后竟说出:“看来啥子都是假的,只有肚皮饿了才是真的”这样下层民众的俗语。在《包公照镜子》中,包公也像平常人那样有后怕,有杂念,同样也有与孙女一起嬉笑的生活情趣。

六是舞台道具的巧妙利用。川北灯戏中的道具,大多为川北地区人们的生活、生产用具,如普通农家的桌椅板凳,蔑扇竹竿等,这些道具普通农家都有,这不仅增强了农民的亲近感,而且也不需要戏班随时带在身边,更方便于灯戏班子在农村巡回演出,如在《闹隍会》中,一根竹竿就可以当滑竿来抬县太爷。尤其是川北农家用得最多的长板凳,在舞台上使用起来更是千变万化,如在《幺妹嫁给谁》中,两媒婆在倒过来的长板凳四个凳脚上表演各种高难动作;《嫁妈》中的儿子把长板凳绑在身上用它代替川北的“背夹子”用来背妈;《灵牌谜》中耍二哥用它当床,当他们夫妻两人骗得银子回家高兴时,二人又把它舞动起来就是一条板凳龙。此外,戏中有时还用它来当桥,有时把它立起来又当门等等。

七是音乐上的地方特色。在长期的民间演出中,民间艺人们在灯戏中广泛采用了大量的川北的山歌民谣,包括女儿出嫁的嫁歌、诵经的佛歌等民间音乐,并形成了川北灯戏自己独特的音乐唱腔曲牌“胖筒筒”。尽管在今天我们看来,川北灯戏的音乐还比较原始与简单,但这种音乐唱腔适应的人群较为广泛,既有利于民间艺人的表现,也有利于民众的普遍参与和欣赏,适合川北农民对音乐的审美情趣。

结语

川北灯戏,属于嘉陵江流域民间传统文化的范畴,它被列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笔者认为,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一是从川北灯戏所反映的内容上讲,它表现出来的是下层民众对人格审美属性的社会评价,如“社会互助”、“家庭和睦”、“诚信守法”、“勤劳节俭”等道德精神,尤其是它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假、恶、丑的批判,正好是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的具体体现。川北灯戏将这些属于思想道德层面的教育寓于群众的娱乐活动之中,其潜移默化的作用也远比一些枯燥的政治说教有效得多。

二是从艺术方面来看,川北灯戏与我国其他地方剧种一样,是一门综合艺术,特别是它剧目内容的人民性、表现手法的多样性和四川语言的生动性更是增加了它的艺术感染力,从而受到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的喜爱,所以它不仅能够丰富城乡人民的文化生活,同时也能为其他艺术形式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借鉴。

三是从历史角度上讲,由于川北灯戏反映的是过去下层民众的生活,特别是广大农民日常的衣食住行,而这些历史资料当时并不在史学家们的视野范围内,所以在一般的历史文献中很难找到。因此,川北灯戏能为我们对旧时农民思想与生活的研究提供大量鲜活的历史素材。

但在今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城乡经济生活的改变,以及人们思维空间的迅速扩大及娱乐方式的多样化,使得川北灯戏这一古老的地方剧种面临着更大的生存危机,这就给当代人又提出来一个“如何保护与传承川北灯戏”的新课题。川北灯戏来自民间,来自嘉陵江流域的广袤山村,故有人把它比喻为一朵“山花”。我认为,要使这朵“山花”开得更加艳丽,就需要各方面的人士来关心它、呵护它,给它提供源源不断的养料和清新的空气,让它真正成为一朵“永开不败的山花”!

康大寿,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同类推荐
  • 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对外文化交流

    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对外文化交流

    本书标题为《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对外文化交流》,但需要说明的是,这并非一部全面论述这一问题的专著,本书只是希望通过若干专题性研究,来寻找一些突破口,为重新认识中国西南地区在中国文明乃至世界文明发展过程当中的地位与作用做一些尝试性的探讨,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前人的某些传统认识作必要的修正。
  • 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

    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

    从雍正八年(1730年)开始,到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清朝政府七次发兵征讨一个只有县级建制的弹丸之地;民国年间,此地的归属权在川藏双方相互争夺、谈谈打打、打打谈谈中摇摆不定;直至1950年,解放军未经战斗将此地解放……两百多年来,清廷官兵、西部军阀、国民党军队、西藏地方军队乃至英国军队等,都以不同的方式介入这个地方,搅得风生水起这就是瞻对!瞻对地处康巴,康巴人以强悍闻名,而瞻对在康巴人中更以强悍著称。当地人也以此自豪:瞻对就是一块铁疙瘩!本书以瞻对200余年的历史为载体,将一个民风强悍、号称铁疙瘩的部落“融化史”钩沉出来,讲述了一段独特而神秘的藏地传奇。
  • 土眼洋事之华洋众生

    土眼洋事之华洋众生

    《点后斋画报》,它像一个巨大的橱房,既遇映射出西方的巨大投影,也反映出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最初印象。人们从这份画报上可以看到有矣西方的种种事像:外国的总统和国王,贵妇与时装,天上飞的气球,地上跑的机车,水里走的轮船。当然,也有大最也不知道是谁编出来的“人咬狗”的奇闻怪事。国人也因此知道了,洋人也有男欢女爱,也有贪生怕死,也有凶杀和恶行,有一切中国人也能有的爱好和毛病。虽然,我们的画师画的无论哪一国的洋楼,都是租界的产物,画面上一股洋泾浜味。官方的战报也跟民间的战事传闻一样有着报喜不报忧的习惯……
  • 每天读点文化常识

    每天读点文化常识

    对我们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坏处:首先,会大大妨碍我们了解自己祖国的历史。其次,会使我们对生活中许多和传统文化有关的现象感到费,解。此外,不懂文化常识,还可能使我们在许多场合“出糗”。为了使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丰富的文化常识,扩大自己的文化视野,《每天读点文化常识(插图典藏本)》选取了读者感兴趣又实用的文化常识,内容丰富,集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涵盖了在生活中及与人交往谈话中所能涉及到的几乎所有领域,如天文历法,民族地理,王朝皇族,官制法律,礼仪宗法,军事兵器,宗教风俗,饮食器用,建筑交通,文化艺术,医药科技等。
  • 名人谈文化艺术

    名人谈文化艺术

    《名人谈文化艺术》罗列了中国古今的名人对于文化与艺术的见解,对文化艺术的不同发展观念,但这些都无不闪现了思辨的灵光和语言的机智。
热门推荐
  • 苗疆道事:神秘苗疆巫蛊传奇

    苗疆道事:神秘苗疆巫蛊传奇

    百年前的今天大拿尽出,群星闪耀,一时间风起云涌;百年后的当下天地大劫,众神陨落,叹天下几人能活?一百年前是李道子、屈阳和洛十八的时代,一百年后,左道一出,天下谁能与之争锋?而在这百年之间,却是翻天覆地的年代,这里面有着什么人,在演绎着何等的慷慨悲歌呢?我书写的不是陈二蛋的个人传记,而是一个时代,以及身处于这个大时代之中,那些一代宗师的故事。苗疆巫蛊、九尾白狐、走阴遁体、转世重修、转战万里、黄山龙蟒、百鬼夜行……黑手双城和他的七个小伙伴,将为你娓娓叙述,陈老魔到底是怎么炼成的!
  • 鉴宝术士

    鉴宝术士

    林洛是古玩店的一个小小保养师,爷爷去世之后,留下一本彩绘笔记和玉佩。彩绘笔记记录了爷爷的职业传承,而爷爷盘了多年的玉佩却发生变异,让林洛获得鉴宝的能力!商骨周玺,秦俑汉匣,唐朝三彩,宋朝名瓷……明代书画,清朝兽首…竹、木、牙、角,文房四宝……尽在掌握!因玉佩变异,同时继承了爷爷职业传承的林洛,堪舆风水,分金定穴,感山川地理,辨气运长短,也成了他必备的技能!…………得到如此眷顾的林洛,会演绎怎样的传奇?
  • 四季养生家常菜

    四季养生家常菜

    《美食天下(第1辑):四季养生家常菜》让你在自家的一片小天地,就算足不出户,也同样能够享受一次次美食盛宴,为家平添几分温馨的气氛,不仅能带给您丰富的味蕾体验,更给了精神味蕾一次精彩又刺激的奇妙之旅,这便是美食的诱惑、美食的精神、美食的天下。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皇道金丹

    皇道金丹

    【起点第三编辑组签约作品】飘渺类修真新作,带你遨游在星际修真的宇宙之中。不修元婴修金丹,看我另类修神成就金丹皇道!
  • 蝙蝠山庄

    蝙蝠山庄

    世界上有些事真的很奇妙,要不是亲眼看见我很难相信仅仅凭几只彩色粉笔就能在大街上画出如此微妙逼真的图画来,就在我看得入谜的时候,电话响了,是短信,蓝色的屏幕上跳跃着一行荧光小字。三月三十日夜,欢迎光临蝙蝠山庄。蝙蝠山庄?我心里默念着,深遂的眸子里泅满疑惑,什么地方?
  • 脸要穷养,身要娇养

    脸要穷养,身要娇养

    全书分为五章,分别从女人的心绪、颜面、身形、疾病、特殊时期(经期、孕期)五大方面出发,展示了女性身体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女性在美容保养方面思想上的错误认识和容易走入的误区,从专业角度指出众多流传甚广的美容方法的本质,辨别那些所谓新技术、新产品的圈套。并深入剖析问题背后最深层次的原因,给出相应的调理建议和具体的保健方案,不但包括大量的内外兼修保养方法,还有许多简单有效的养颜祛病食疗方,实用、简便、易操作。
  • 只想记得这些好

    只想记得这些好

    张冬娇十年散文精选本《只想记得这些好》,唯美,清新,纯静。捧读文字,就像在火炉边和朋友交心,感到岁月美好而温暖。
  • 西方音乐故事

    西方音乐故事

    《西方音乐故事》收集了数十篇古今西方著名音乐家的逸闻趣事。本书定位为西方音乐知识普及类书籍,以浅显易懂的文字与叙述方法以故事的形式讲述了莫扎特、肖邦等西方著名作曲家与音乐的不解之缘,并囊括了许多世界名曲的起源及发展创作背后的故事
  • 梦醒时分(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梦醒时分(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