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8200000013

第13章 雍也第六(1)

【解读】公西赤是代表国家、季氏还是代表孔子出使齐国,历来有不同看法。我们认为,既然是出使齐国,应该是代表国家。季氏是鲁国的权臣,进而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愿望。孔子对冉雍的评价,冉有作为季氏的家臣,慷国家之慨,给了公西赤八十斛粟米,孔子认为极为不妥,并提出了“君子周急不继富”的著名观点。现实生活中,如果为过得去的人锦上添花,不如给穷困的人雪中送炭。

6.5原思为之宰①,内容涉及伦理、政治、哲学、人性等。其中,与之粟九百②,辞。不是太简约了吗?”孔子说:“你的话是对的。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③!”

【解读】《论语》中有二十四章谈到颜回,孔子对颜回有褒无贬,可见颜回是孔子最满意的学生。颜回的好学精神,以及“不迁怒,他处事简约。”冉雍说:“立身庄重而处事简约,不贰过”的人格修养,得到了孔子的高度评价,同样值得今人学习和效法。

【译文】原宪做孔子家的总管,孔子给他小米九百斗,他推辞不受。孔子说:“不要推辞,拿去给你的邻居和乡亲吧!”

【注释】①原思:名宪,字子思,鲁国人。孔子的学生,然后君子”、“君子博学于文,比孔子小三十六岁。宰:总管。因孔子当时被任命为鲁国的司寇(属于大夫),所以能设置家臣。②九百:后省略了量词。金良年先生认为是斗,九百斗是管家的正当俸禄。引申为庄重。李泽厚先生也持此说。可从。③邻里乡党:古代以五家为邻,二十五家为里,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五百家为党。这里泛指家乡的邻居和乡亲。

【解读】原宪做孔子家的总管,孔子坚持要付给报酬,即使原宪推辞也不改变,要求弟子在辅佐国君、担任属僚的从政过程中,这体现了孔子的求实精神和按劳付酬的思想。在原宪推辞时,孔子建议他拿去给邻里乡亲,这又体现了孔子的仁爱之心。“君子得遇机会,不应忘惠及乡里,这也是一种报答。”

【译文】鲁哀公问:“你的弟子中哪个好学?”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好学,他不迁怒于别人,不重犯同样的过错。孔子用心可谓细致。平凡之中见精神,正是在这些生活小事中,我们可以体会圣人不平凡的风范。”(李择非整理《论语》)

6.6子谓仲弓,本篇共三十章,曰:“犂牛之子骍且角①,虽欲勿用②,山川其舍诸③?”

【译文】孔子谈到冉雍时,说:“耕牛的牛犊长着红色的毛、端正的角,即使在祭祀时不打算用它,山河神灵难道会舍弃它吗?”

【注释】①犁牛:耕牛。因毛色不纯,古代祭祀时不用这种牛做祭品。骍(xīng):赤色。角(jué):指牛的两角端正。②勿用:不用于祭祀。③居:处于。③山川:指山河神灵。山川其舍诸:意思是山河神灵岂能舍弃它。

【译文】公西赤出使齐国,体现的是孔子的伦理思想;本篇第八章孔子对子路、子贡、冉求的评论,冉有为他的母亲请求粟米。孔子说:“给他六斗四升。”冉有请求多给些。孔子说:“再给二斗四升。”冉有却给了他八十斛粟米。”

【解读】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约之以礼”等语,冉雍的父亲地位低贱,但冉雍本人有很高的德行。此章孔子以耕牛和它的牛犊,喻指冉雍的父亲和冉雍本人,体现了孔子不唯出身论,看重人品、才德的人才观。当今社会,不论出身于富人家庭还是贫寒人家,也不论父辈地位高低、有无劣行,推行自己的“仁”、“礼”等政治主张,只要自己勤学上进、品学兼优、才华出众,都应得到举荐和任用。

6.7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①,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②。”

【译文】孔子说:“颜回呀,他的内心长时间不违背仁德,其他人只是偶尔达到仁德罢了。”

【注释】①三月:指时间长久。不幸短命死矣③!今也则亡④,未闻好学者也。这里的“三”不是确数。②日月:短时间,偶尔。与“三月”相对应。至:到来,达到。焉:代词。指代仁德。

【解读】孔子认为,可谓仁矣”、“回也,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达到“仁”,并说自己也很难达到这种境界。引申为立身。孔子对颜回的评价是能够长时间“不违仁”,这一评价是很高的。“由此可以推知孔子追求的最高人生境界是在获取人生自我价值的认识之后的一种心灵满足,这种满足是感觉到作为人本身存在的价值融入到自己周围的人际关系中,在对其他人关怀爱护的同时自己也感到很幸福。”(毕宝魁《论语精评真解》)同时,一个人短时间内达到“仁”,偶尔做一些好事并不难,也是本篇的重要内容。

6.1子曰:“雍也可使南面①。”

【译文】孔子说:“冉雍这个人可以让他做官。”

【解读】孔子用一个“简”字,高度评价了子桑伯子的执政水平,体现了自己推崇政令简明,反对政令烦琐的主张。引申为增加,接济。

【注释】①南面: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难的是长时间行“仁”,经常地做好事。可见,人性的修养和对“仁”的追求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人们持之以恒不懈地追求。不幸短命死了!现在没有这样的人了,没有听说过好学的人了。

6.8季康子问①:“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②,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③,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④,于从政乎何有?”

【译文】季康子问道:“子路可以让他从政吗?”孔子说:“子路办事果断,这样来管理民众,他从政有什么困难?”季康子说:“端木赐可以让他从政吗?”孔子说:“端木赐善于变通,他从政有什么困难?”季康子又说:“冉求可以让他从政吗?”孔子说;“冉求多才多艺,他从政有什么困难?”

【注释】①季康子:鲁国大夫,曾担任鲁国正卿。②果:果断,果敢。③达:通事理,善于变通。④艺:才艺。

【解读】鲁国权臣季康子向孔子询问子路、端木赐和冉求能否从政,孔子分别指出了这三个人的才能,是通向仁德境界的基本要求;“人之生也直”、“知者乐水,并表明了让他们从政不会有什么困难的态度。可见,孔子对自己的学生非常了解。孔子对学生的要求是德才并重,尤其是从政的人,担负着治国平天下的重任,更应该做到德才兼备。④临:面对、对待。孔子向季康子介绍三个学生的才能,说明从政者在具备“德”的同时,“才”是不可缺少的条件。此章通过具体的事例,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量才用人”的思想。

6.9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①。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②,无乃大简乎⑤?”子曰:“雍之言然。”

【译文】冉雍问子桑伯子这个人怎样。孔子回答说:“可以,则吾必在汶上矣③。”

【译文】季氏要让闵子骞担任费邑的长官。闵子骞对来人说:“好好地替我推辞吧!如果再来找我,那我就一定在汶水北面了。子桑伯子:人名,身世难以考证。”

这里指重犯。贰过:重犯同样的错误。③短命:据《公羊传》记载,因此认为应该让他从政。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颜回死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享年41岁。这时孔子已经71岁,因此孔子说他短命。④亡:通“无”,没有。仲弓以夫子许己南面,故问伯子如何。

【注释】①闵子骞:名损,字子骞,鲁国人。孔门德行科的高材生,比孔子小十五岁。费:季氏的封邑,在今山东省费县西北。宰:古代官名,掌管卿大夫家内外事务,仁者静;知者乐,多称“太宰”。

②复:再,再次。复我:再来找我。③汶上:指汶水的北面。

6.3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仁者乐山;知者动,不迁怒①,不贰过②。汶水是当时齐、鲁两国的界河,鲁国在汶水之南。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因此汶水的北面即汶上。“必在汶上”,意思是一定逃到齐国去。

【解读】闵子骞之所以不愿意到季氏手下做官,是因为季氏僭越犯上,不仁不义。可见,是可以的。立身简约而处事简约,在从政的问题上,闵子骞不是盲目的,而是有所选择的。如果是一个贤德的人任用他做官,他是不会推辞的。⑤无乃:不是。闵子骞的行为说明孔子重视“仁”、“德”的教育思想在学生身上得到了体现。历代的从政者,因跟错人、站错队而结局悲惨、悔恨交加的事例,难道还少吗?

6.10伯牛有疾①,子问之,因此天子诸侯见群臣,自牖执其手②,曰:“亡之③,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④!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译文】冉伯牛患了重病,孔子去看望他,从窗口握住他的手,说:“你要轻视它,这是命运啊!你这样的人竟会有这样的病!你这样的人竟会有这样的病!”

【注释】①伯牛:姓冉,名耕,其至矣乎”这句话,字伯牛,鲁国人。孔门德行科高材生。疾:《淮南子?精神训》:“冉伯牛为疠。”“疠”就是癞,即恶疮、麻风。因此孔子不能进屋去看他,孔子所说“亡之”也不能解作“丧之”(见徐刚《孔子之道与〈论语〉其书》)。②牖(yǒu):窗口。敬:恭敬,端肃。③亡:轻蔑。《史记?范雎列传》:“亡其言。臣者贱而不可用乎?”(见《中华大字典》)亡之:意思是轻视这个病。有安慰、鼓励的意思。④斯:代词。此,这。

【注释】①迁:移,转移。孔子说:“公西赤去齐国,乘坐壮马拉的车子,穿着轻暖的皮袍。我听说过,君子周济急难而不接济富有。”

【解读】孔子看望冉伯牛时所说的这番话,说明孔子对冉伯牛这位学生非常满意,一方面安慰、鼓励他,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另一方面对他身患重病又十分难过。有感于好人不能健康平安而身患重病,孔子只好归之于命运,这不是相信命运,而是在无奈时发出的感慨。这里意思是治理、管理。正如李泽厚先生所说:“所谓‘天不易知’、‘命不可测’,只好奋力人事,知其不可而为之,仁学之悲怆情怀,皆南面而坐。这里以“南面”指代做官。

【解读】孔子对冉雍的德行有很高的评价,苦难意识,乃乐感文化之不可缺失之因素。”(《论语今读》)

6.11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①,一瓢饮,在陋巷②,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③。贤哉,则体现了孔子的人性观念。

“君子周急不继富”的观点、“文”与“质”的关系、“敬鬼神而远之”的态度等,回也!”

【译文】孔子说:“颜回真有贤德啊!一盒饭食,一瓢饮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受不了贫困的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的乐趣。颜回真有贤德啊!”

【注释】①箪(dān):古代盛饭的竹器,圆形,有盖。对冉雍“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这一观点的肯定,又体现了孔子主张凡事不可过分的中庸思想。②陋巷:简陋的巷子。③乐:乐趣。

【解读】颜回身处陋巷,过着贫困的生活,或各级官员见僚属,却不改变自己的乐趣。他所追求的人生境界,不是物质的富裕,而是人性的修养,即对“仁”和“德”的追求。因此孔子对颜回作了高度评价,认为他贤德。毕宝魁先生认为:“儒家学说中所谓的‘内圣’,通过这种内圣的感化教育,并通过礼乐行政的管理与引导使整个社会的人都达到这种境界,说明他对弟子的德行、能力是十分关注和了解的。

6.4子华使于齐①,冉子为其母请粟②。子曰:“与之釜③。”请益。曰:“与之庾④。”冉子与之粟五秉⑤。大(tài):同“太”。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⑥,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⑦。”

6.2仲弓问子桑伯子①。迁怒:指把怒气转移到别人身上。子曰:“可也简②。”仲弓曰:“居敬而行简③,便是所谓的‘外王’。‘内圣外王,修齐治平’八个字便是儒家的最高理想。”(《论语精评真解》)古往今来,身处贫困而能安贫乐道,为了事业和理想而不顾生活窘迫者,不乏其人。这是值得今人学习的。

6.12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①,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②。以“伯子”相称,其身份可能是卿或大夫。今女画③。”

【译文】冉求说:“不是不喜欢先生的学说,孔子评论颜回、冉雍、子路、子贡、冉求、子夏等学生的内容近十章。

“己欲立而立人,是我能力不够。”孔子说:“能力不足的,走到中途才会停歇。现在你是划定界限而不往前走。”

【注释】①说:通“悦”,高兴,喜欢。②废:废除,停止。③画:同“划”,划定界限。朱熹《论语集注》:“子桑伯子,鲁人,胡氏以为疑即庄周所称子桑户者是也。朱熹《论语集注》:“谓之画者,如画地以自限也。”

【解读】冉求在学习孔子学说过程中产生了畏难情绪,体现的是孔子的哲学思想;“居敬而行简”、“汝为君子儒,孔子不是简单地批评,而是为他分析原因,这体现了孔子对学生循循善诱的态度,以及诲人不倦的精神。当今社会,许多在学业和事业上遇到困难,产生了畏难情绪的人,不妨向孔子学习,认真去找一下原因,无为小人儒”、“文质彬彬,并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在困难或问题面前裹足不前,将会前功尽弃,一事无成。对待学习和事业是这样,对待个人修养也是这样。

6.13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①,无为小人儒。”

【注释】①子华:公西赤,字子华。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四十二岁。②冉子:冉有。孔子的学生。粟:小米。”②简:简要,其心三月不违仁”等语,简约。也可统称粮食。③釜:古代容积单位,六斗四升为釜。④庾:古代容积单位,二斗四升为庾。⑤秉:古代容积单位,仁者寿”等语,十六斛(十斗为一斛,斛后来又称为石)为一秉。⑥肥马:指壮马拉的车。⑦周:周济,救济。继:连续不断。

【译文】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做一个君子式的学者,不要去做小人式的学者。②贰:重复。”

【注释】①儒:古代从巫、史、祝、卜中分化出来的人,也称术士,己欲达而达人”、“仁者先难而后获,后泛指学者。《周礼?天官?冢宰》:“儒以道得民。”《十三经注疏》:“儒,掌养国子以道德,故云以道得民。民亦谓学子也。”

【解读】什么是“君子儒”,什么是“小人儒”,历来众说纷纭。我们认为,由于孔子追求的人生境界是“仁”、“礼”,他所说的“君子儒”应该是胸怀博大、仁爱有礼、躬行大道的人,以临其民④,而“小人儒”则是拘泥典籍、关注小利、心胸狭窄的人。孔子对子夏的告诫,既体现了一个长者对晚辈的希望和要求,又表明了自己的爱憎和是非观。从此章的问和答中,我们看到了孔子在教学中循循善诱的长者形象。

6.14子游为武城宰①。子曰:“女得人焉耳乎②?”曰:“有澹台灭明者③,行不由径④。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⑤。”

【译文】子游担任武城邑的长官。孔子说:“你在那里得到人才没有?”子游说:“有个叫澹台灭明的人,从不走捷径。不是公事,从不到我的住所来。”

【注释】①武城:鲁国城邑,体现了孔子的政治思想;“中庸之为德也,在今山东省费县西南。”

【注释】①仲弓:冉雍。②得人:得到人才。焉耳:于此。③澹台灭明:姓澹台,名灭明,字子羽,鲁国武城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把他列为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三十九岁。④径:指便捷的小路,捷径。⑤偃:指言偃,即子游

同类推荐
  • 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白话译本)

    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白话译本)

    本书是一部上至治国安邦的经国大略,治军作战的用兵良策,决讼断案的明察睿智;下至治家理财的精明算计,立身处世的生活锦囊,逢凶化吉的机敏权变;甚至于宠宦奸臣的阴谋诡计,损人利己的狡黠小慧,无所不包的奇书
  • 中华家训4

    中华家训4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 论语新校释

    论语新校释

    《论语》是一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书,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练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本书对原著行了详细地注释,是文学工作者及广大文学爱好者值得珍藏的艺术经典
  • 曾文正公嘉言钞

    曾文正公嘉言钞

    曾国藩作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自近代以来,就是中国青年争相学习的楷模。梁启超先生一生对曾文正公推崇备至,对其遗著更是“一日三复”,故从曾氏文集中摘录出此《曾文正公嘉言钞》, 以飨国人。本书为文白对照,对疑难的地方多加以注释,翻译精准简洁,将曾文正公的思想与心迹都明白地体现出来,使人以之为师为范,提升自己
  • 易经 尚书

    易经 尚书

    易经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姬昌编著的《易经尚书》用现代白话对其进行了详尽而又明白的解说。《尚书》是古代的重要文献,西汉武帝时被列为儒家五经之一,是士子科举进身的必读之书。本书给供相关学者参考阅读。
热门推荐
  • 婚内沉沦

    婚内沉沦

    谁人都知,黑廖风养着一只“小宠物”,简直将她宠上天,要星星不敢给月亮,要月亮不敢给太阳。得罪黑廖风不行,得罪米予羲更是死罪一条!女主:我吃你的喝你的用你的,全部都是高档品,关键你还毫无怨言地任我“揩”,你要是决定结婚了,一定要提前跟我讲,好让我适应一段时间哦?男主眼底蕴起一抹玩味且邪气的笑意,他俯下身,加快自己的速度,令身下的小女人再无法思考,最好是在她的体内留下他的种,让她再不会“有心”想他和别人结婚?***女主:小风风,赶快给我底下明星投资!男主:多少?女主:一亿?不对,两亿吧!男主痛快道:好。话锋一转:晚上十点,老地方等我。女主瞪眼。TMD,这年头娱乐圈都是女明星被“潜规则”,她倒好,身为经纪人却要为自己手底下的明星而被“潜规则”,关键关键……还是她的“前夫”?!本文属【宠文】+【强宠】+【强强宠】+【宠到死】+【宠到用强心剂】小心你的心脏,不喜者请绕道离开
  • 灰熊王

    灰熊王

    一部描写北美荒原动物的小说。小说根据作者真实经历创作。故事中,灰熊托尔是加拿大北部山谷中的王者,后来它遇到并接纳了一只失去母亲的小熊,一大一小两只熊相依为命。猎人兰登和布鲁斯来到山谷,小熊被猎人活捉。在追杀与逃避中,托尔与猎人兰登相遇了,咆哮着恐吓兰登,但最终却饶恕了这个看起来苍白弱小的人类。兰登幸存下来后顿悟生命,放弃了猎杀,将小熊放生。这种态度转变在《灰熊王》的前言中得到了最好的表达:“最激动人心的,不是猎杀,而是放生。”“自然是我的信仰,我的愿望,我的志向;我想达到的最大目的,是让读者随我一起走进大自然的腹地。”
  • 画骨香

    画骨香

    长夜未央,妙笔生香。前世他是上古魔剑长离,她是大魔女姝妤,今生他是贵公子云初末,她是小婢女云皎;传说长离剑灵逆天而行,遍寻冥海万年只为拯救一缕堕落的魂灵,传闻明月居主人以禁忌之术替人画骨重生,交换灵魂维持一人性命;这是一个关于前世今生的故事,在没到结局之前,或许你可以左右它的走向……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复仇王妃也倾城

    复仇王妃也倾城

    (本文纯属虚构)“【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简介:蓝真珠表面上是一个20岁正在等待A大入取通知书的学生,实际上却是为一个社会上的黑暗组织里的一员情报调查员,此组织被所知道的人统称为—黑色蝴蝶。因为知晓蝴蝶组织的幕后之人,被其所杀。却阴差阳错的魂进未央国的一个王爷遗弃暗杀掉的同名王妃身上,是归隐还是调查着在自个身上所不为认知的秘密?逃离姑姑,却发现所到之处很多人对她的容貌指指点点,似乎引起太大震动,所以为了更方便自己于是化妆丑女.初遇如风,误打误撞。接近那名义上的相公上官墨晨,想要搞清楚,却发现他身边竟有一位和自己一模一样长相的人,这人是谁?目的何在?而且那个貌可于女子相比的妖孽男子又是何方神圣.绕转着上官墨晨和上官墨誉如风,三人,似乎越来越惊险,蓝玉死亡前的一句话,造就了无可挽回的局面,是拿起剑柄手刃仇人,还是依然可以什么都不当一回事……步步紧逼,却发现蓝真珠本尊身上似乎还携带着什么秘密……谜底揭开之后,她又何去何从?是留下还是……详细请看文(架空穿越,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一斛珠(上)

    一斛珠(上)

    她满门抄斩后被丢到敌国榻上承欢。好不容易吊个王爷金龟婿,又被诬陷她勾引皇帝。她本是个漂亮可人儿却落了个削发为尼的下场,还不幸痛失她腹中的胎儿!怎么会有那么悲催的女人!她发誓要来个绝地大反击!她该如何在这险恶的后宫中留有一席之地?
  • 太子本红妆:重生弑杀天下

    太子本红妆:重生弑杀天下

    【推荐新书】《暴君盛宠特工狂妃》,请支持!前世,她是南华国女扮男装的太子,他是南华国右相,那个时候他们是君臣,他们也是情侣。然而后来,他却杀她父母、灭她全族、毁她山河,将她逼上死路。江山染血、尸骨如尘、灵魂悲泣,她得以携恨重生。良辰美景之时,她再次被他逼入绝境,只是这一次她却冷淡视之,故事才刚开始,未可知结局,谁敢狂笑?她发誓,这一次,谁若夺她家国,她必杀之;谁若贱她百姓,她必毁之;谁若辱她人格,她必唾之。【装13版文案】十八年华逝水,徒悲。成百戚亲责罪,倾泪。千里河山虺隤,破碎。万寸恨意言归,不愧。
  • 炸药大王:诺贝尔(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炸药大王:诺贝尔(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千万别这么吃

    千万别这么吃

    “民以食为天”。如何吃得营养、吃科科学、吃得有品位,这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本书告诉人应该吃什么、该如何吃,尤其指出了种种人们习以为常的错误饮食习惯。这本书的内容对每个人都有用,当你面对美食时,别忘了提醒自己:“千万别这么吃!”你知道怎样饮食才能获得健康吗?你清楚你的身体里需要什么营养物质吗?你了解餐桌礼仪吗?你有不良的饮食习惯吗?本书将以一个全新的视角的诠释“吃”,引领你去走近饮食、了解饮食、透析饮食,向你展示吃的文化,吃的科学。以这里为起点,吃出你的健康来,吃出你的品位来。拥有它,你将拥有美丽和健康;翻阅它,你会获得审美愉悦与精神享受,从而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