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7900000052

第52章 额尔金伯爵的“忏悔”

“灾难,荒年,饥馑——”额尔金伯爵曾经感叹地说:“我的名字可能会加在这个东方的苦难单子上。”他的预感果然实现了,添上了第四大灾“烧园”。额尔金这个名字,因为毁灭圆明园,已经被永远钉在中国历史的耻辱柱上。

而在英国,持文化批判态度的知识分子,对这个名字所象征的殖民主义历史,已经十分反感。一般民众,多少也知道这个名字不名誉。其原因却是另一个额尔金——七世额尔金伯爵。此人18世纪末任英国驻奥托曼帝国大使,当时土耳其统治希腊,额尔金为了“保护文物”,把雅典万神殿的大理石象运到伦敦。所谓“额尔金大理石雕”(The Elgin Marbles)成为大英博物馆一号珍藏品,也成为当今希腊政府与英国政府的一号争执。其孙九世额尔金伯爵也为英帝国重要人物,20世纪初任英殖民大臣,“培养出”他的副部长丘吉尔这个大英帝国最后一个主持者。

我们说的额尔金伯爵,是在乃祖乃孙之间,八世额尔金伯爵,詹姆士·布鲁斯(James Bruce, 8th Earl of Elgin)。此人虽然后来官达印度总督,但是一生做的最重大事务,却是作为“全权使节”(Plenipotentiary),主持对中国长达4年(1857-1860)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这次战争,是一个复杂的军事政治经济三管齐下的侵略。因为不了解中国的政治运作,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实际上未能打开中国的门户。20年中,列强对中国官员的装聋作哑保持门关户闭,已经无法忍受。而且,中国局势正在大变:西方势力不仅要在中国取得最大利益,而且要在清廷和太平天国之间决定支持何者。因此,这是一次极为复杂的政治征略。额尔金在书信中称北京为“满洲人首都”(The Manchu Capital),西方在南京北京之间,尚未能定夺。

为此,英法在对俄国的克里米亚战争之后,就筹划对华再战。1856年香港总督保林(Sir John Bowring)抓住一件可做文章的小事:一艘曾在香港登记的“艾罗”(Arrow)号船涉及走私,被广州缉私水警登舟检查并拘押华籍水手,据称还降下了船上的英国国旗。一场外交风波,给了英国绝好的开战借口。

次年秋天,额尔金到新加坡结集赴华远征军,恰好传来印度大暴动消息,额尔金只能带部队急赴加尔各答救火。对华战事延后了半年。1857年12月,在与赶到香港美国俄国公使会商后,英法联军战舰近40艘驶入珠江,28日凌晨起对广州城防进行了一昼夜的疲劳轰击,29日登陆作战,几乎没有伤亡便占领广州。两广总督叶名琛坚持“六不”(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被抓到加尔各答瘐死圄中。

历史上总把叶名琛说成是第一大庸臣,实际上当时局面,封疆大臣只能六不,无法一有。此后与额尔金打交道的,从咸丰皇帝,到清廷第一个外交部长恭亲王,到谈判大员大学士桂良,到吏部尚书花沙纳,到负责防护北京的僧格林沁,办法多矣,无一有用。僧格林沁还像模像样地打了一次胜仗,最后结果不比叶名琛强。

不是说额尔金韬略世界无敌,额尔金转战印度,中国,日本,武器上绝对优势尚在次。他是个政客,是在进行政治活动。军事失败后,也就明白了政治对策才是有效办法。

广州战后,1858年远征军继续北上,5月向清廷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同意各国使节驻京,增开商埠,为“肇事”赔款。清廷指望在白河口“观战”的美国俄国调停,5月20日英法联军进攻大沽口炮台,同样用昼夜炮击后登陆作战,同样以极少伤亡夺取京津门户。6月26日清廷被迫与各国分别签订不平等条约,割让给俄国的大片土地,最为莫名其妙,而损失最为长远惨重。

额尔金的弟弟被任命为第一任驻华大使,处理《天津条约》的执行,额尔金本人远征日本后,1859年回到英国,升官入阁。他的弟弟想用凯旋式进京,遭到严拒,6月25日,指挥舰队再次重演冲击大沽要塞,结果伤亡1000之众,成为英帝国殖民史上少有的惨败。

消息传到英国,额尔金再次受任,到中国挽救局面。这次结集2万英法远征军,1860年春天出发北上,陆续占领舟山,大连,烟台,完成对渤海湾的封锁。8月12日从不设防的北塘登陆,迅速占领军粮城与塘沽,10天后再攻大沽要塞,僧格林沁弃守,清廷赶紧求和,额尔金却刻意以苛刻条件拒和,进逼通州,八里桥,直至京郊。此时清廷慌乱无计,咸丰出逃,不久病死于热和行宫。

1860年10月6日,到达北京西郊的法军士兵首先抢劫圆明园,英国士兵马上赶来哄抢。此番抢劫并非额尔金的命令,但是他并没有严令阻止,此后西郊万寿山、玉泉山、香山均遭抢劫。10天后,10月8日,守城的清军杀死联军18名战俘“以振军威”,额尔金下令火烧已经抢残的圆明园“以示惩罚”,大火延烧3日,浓烟笼罩北京,13日联军攻陷安定门,北京陷落,于是签订《北京条约》,允许内地传教华工出国等等。

额尔金的对华策略,很明显着重政治:对清廷采取恫吓式猛打(尤其是昼夜炮击,火烧之类炫武施威式战法),不相信诺言甚至条约,务必把清廷打怕,实际上是一种武装勒索。与此同时,诱之以利:两次战事之间,额尔金率领五艘炮舰上溯长江,向太平军挑衅,炮击太平军工事。第二次攻击之前,部分西方军人留在上海,帮助清军抵御李秀成日益紧迫的包围。一打一拉,终于使颟顸无能的清廷彻底认输。

以上额尔金的“事迹”,许多近代史书籍上都有。本文要说的事,可能中国读者尚不太清楚:这个八世额尔金伯爵,是个著名的自由思想政客。父亲在希腊用钱过于大度,家道中落,此人靠现代式煤矿开发而致富,作为保守党竞选成下议员。30岁时兄病故,辞议员职继承爵位。苏格兰爵位不能进入上议院,因此被英国政府委任为牙买加总督。在任上主张解放黑奴,并且“在道德上,教育上,社会身份上,提高前奴隶地位”。

1847年,他被任命为加拿大总督,马上就遇到1848这个欧洲革命之年。加拿大独立派,讲法语的魁北克人,以及正在大量迁入北美的爱尔兰人,都在谋划加拿大革命。额尔金迅速在加拿大建立“责任内阁”,对加拿大议会负责,而不是对英王负责,实际上给予加拿大半独立地位。此事使加拿大与英国本国的保守派都异常震怒,几乎酿成暴动,额尔金本人被暴众殴打,但是他沉着应付,稳定了加拿大政局。

1854年他回到伦敦,从保守党转入辉格党(自由党)。上院和政府都邀请他加入。正在此时,发生了上面说过的“艾罗号事件”。首相帕默斯敦(Henry Palmerston)要借此发动对华战争,由于借口本身过于荒唐,议会中的自由派极力反对,政府议案被多数议员击败。帕默斯敦被迫解散议会,提前举行大选,用“爱国主义”煽动选民,结果建立了支持者占多数的新议会。额尔金就是在这个背景上被选作对华远征军统帅。

如果说额尔金在二届外任,赢得了“用自由主义方式改造帝国”的响亮名声,这一次却不同:中国并没有被征服,并不是英帝国的一部分。额尔金的自由思想,是英帝国内部关系的处理方式,例如后来他担任印度总督时,就因为拒绝赦免杀害印度人的英国士兵,遭到全体在印英人的憎恨。但是对拒绝与帝国交往的人,例如软硬兼施就是不开放门户的清政府,额尔金就不得不做一切“必须做的事情”——任何政治立场的英国政客都必须做的事。

与别人不同的是,额尔金一边做,一边感到良心责备。他的大量“同步忏悔”留在日记中,留在给妻子的信里。

关于“艾罗号事件”,额尔金觉得“没有比眼前这场争吵的起因更可鄙的事了”。这句话他看来没有对帕默斯敦首相说,不然恐怕不会委任他了。

关于对广州的昼夜炮击,“对此事我极为厌恶,我几乎无法相信我自己在写下此事”。

在轰击大沽要塞之后,威胁进攻北京时,他写道:“我是被迫如此野蛮行事,我是中国人的朋友。”“看到我的同胞的态度,我一生从来没有如此厌恶。”

在《天津条约》签订后,他说,“肯定我们与中国人打交道的方式至为丑恶,如果不是相信我能为中国人做点好事,我决不愿意参与此类丑行……任何人都能把《天津条约》弄到手。我的成绩只是用最小的人命代价取得之。”

他的逻辑似乎是:强迫开放中国,对中国人是好事。他的任务是尽量减少过火做法,减少英国人,以及中国人的生命牺牲。应当说,这个基本立场似乎可以理解。但是让额尔金成为千古罪人的,正是他没有守住这条底线。

1860年10月初圆明园被抢之后,他到现场视察,十分震惊:“这个园林之美,一如英国公园:有无数建筑,珍奇古玩,美奂美轮,竟然被如此糟蹋,没有一个房间得免。而且打碎的占一大半:抢劫已经够糟糕,破坏更惨,所劫的价值绝对不到一半。法国兵乱撕丝绸,打碎玉雕瓷器。”他的结论是“战争是一件可憎的事,看到越多,越恨之入骨”。诚然联军纪律之差,一直使额尔金头疼,他自己司令部的藏酒也被士兵偷走。但是劫掠圆明园不是几瓶酒的事。他把自己应负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无怪乎需要“惩罚”清军杀俘行为时,索性让圆明园烧成焦土。

额尔金的“理智”,并没有阻止他采取最罪恶的暴行。他的私下“忏悔”,看起来非常虚伪,典型的帝国主义虚伪性:伪君子比直肠子犯罪分子更为可恨。

读额尔金这些自白,我想有两个问题值得思考。

首先是自由平权思想本身的局限。正如民主制一开始是有身份者的民主:在希腊,是奴隶主民主,在英国是贵族民主,在初期美国,是白人种植园主的民主;在18世纪的西方,是富人民主;19世纪,是白人民主,男人民主。世界范围内人民的平权,更是近世才慢慢展开的思想。

但是权力者的“开明”态度,始终是针对“自家人”的。苏联改革开放的第一人赫鲁晓夫,却是匈牙利的镇压者;林登·约翰逊在美国总统中,算是最开放的人,任期内通过了民权法,开始了医疗福利方案,但他却是利用“东京湾事件”,使越南战争升级的罪魁祸首。香港总督包林,是著名自由主义思想家边沁的终身密友,甚至是英国最早的工人运动宪章运动的支持者。但是他为帕默斯敦制造了一百年前的东京湾事件。

在某个位置上,在面对“非我族类”时,自由思想似乎一直有个边界。到今天,自由主义原则上不再有民族边界,但这只是就理智而言。在感情上,在潜意识中,民族与民族还远远没有能够“生而平等”。

因此有的人认为,额尔金的私下忏悔,是自由主义的“本质暴露”。我认为这种说法,也不能说错。自由主义,本来就是一个逐渐发展的复杂思想集合。

第二个问题是,忏悔与不忏悔,有区别吗?我想是有的。不忏悔者的价值观整体而无裂缝,一贯而不变化。希特勒从无忏悔之词,一直到柏林陷落,举枪自杀前,他都不认为他给德国人民带来需要道歉的灾难,反而认为德国人证明自己“弱质”,辜负了他的希望。德国社会党领袖勃兰特等开始的民族反省,凡是了解德意志民族性格中内在骄傲的人,都知道这不是一桩容易事情。

东条英机到死前也不忏悔,大半个世纪以来,日本的政治领袖,一直拒绝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做认真全面的忏悔。不用说日本人,就是当过汉奸的中国人,除了溥仪思想改造,半辈子写检讨,其他有谁做过忏悔?周作人有几十年静思时间,写了不少文字,没有一点忏悔,连与鲁迅反目的事,也未认错,反而怪到信子与许广平两个女人身上。读胡兰成《今生今世》,很奇怪他连给吴四宝这种上海滩最肮脏最血腥的人物出谋划策,都津津乐道,毫不觉得有必要忏悔,无怪乎他也不觉得有对不起张爱玲的地方。如此得意地谈自己的汉奸经历,也是一奇。再看王力回忆“文革小组”,周一良回忆“梁效”,调子基本相同。我相信还有不少人的“文革”回忆,最后终会出版,但是能读到中国人像样的忏悔吗?我对此不抱希望。

额尔金本来没有必要做任何忏悔,私下忏悔也没有必要——没有人在呼叫:额尔金,你为什么不忏悔?忏悔与不忏悔,对中国没有区别,圆明园烧了,再忏悔也只有断垣残壁了。额尔金这种私下忏悔,与受害者无补,他只是安慰自己的“良心”罢了。

但是,我认为,不管在什么范围之内忏悔,忏悔总比不忏悔好。因为忏悔显示价值观的冲突,“职责”与思想的背离,社会认同与个人信念的对峙。这种冲突可能是虚伪的,但是总有一天会爆发出来。哪怕作为个人,例如额尔金,已经灰飞烟灭,代表这两种价值观的文化力量,却不会容易消失。

现代社会的形成,不仅是集团利益互相制衡,也是价值观念互相制衡。如果额尔金已经发现帝国主义利益,与自由思想互不相容,只是因为各种原因,例如建功立业的打算,或是认为中国应当强迫开放,他把帝国利益放在第一位,把自己的忏悔隐没在日记书信里。不过总有一天,这种忏悔会在民族思想中浮现出来。

而能忏悔的民族,与不能忏悔的民族,最后还是不一样的。我这里并不是说英法政界已经在认真忏悔帝国主义时代的罪行,我是说,西方思想界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是严肃的。

本文许多额尔金的引文,转引自约翰·纽辛格(John Newsinger)在2002年第1期英国《新左评论》(New Left Review)上发表的文章《额尔金勋爵与中国战争》(Lord Elgin and the China Wars),特此致谢,虽然笔者看法与纽辛格先生不同,但是该文对自由主义的严厉批评,可以作为本文的例证。

同类推荐
  • 胡马北风

    胡马北风

    从这个角度看,向中原大地瞭望,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明史,是以另外的一种形态存在着的。史学家们所津津乐道的二十四史观点,在这里轰然倒地。这就是,每当那以农耕文化为主体的中华文明,站在长城线外,走到十字路口,难以为续时,于是游牧民族的踏踏马蹄便越过长城线,你会发觉,呼啸而来,从而给停滞的文明以新的“胡羯之血”。这大约是中华古国未像世界有几个文明古国一样,消失在历史路途上的全部奥秘所在
  • 梦游者的地图

    梦游者的地图

    《梦游者的地图》主要介绍了著名的风景旅游地,也分了几部分:布衣北京、名士风流、城市备忘录、梦游者的地图,没有故乡的人。把旅游过的地方作为一张地图
  • 驴友入门宝典

    驴友入门宝典

    这是中国大陆第一本基础知识类的驴友入门书籍,是写给全国几千万初、中级驴友看的书。这是一本作者参加户外活动7年多、带队出行200余次的经验总结,主要针对的是短程、低海拔、低难度的户外活动,向大家介绍关于驴友的基础知识、户外装备、安全知识、户外小经验、特种户外、省钱攻略、带队常识等等。本书内容全面、通俗易懂,涉及的都是初、中级驴友最关心的、实用的内容,可以帮助初、中级驴友快速成长,更安全、更开心、更省钱的走遍祖国的山山水水!
  • 脚下的远方

    脚下的远方

    爱是一种特别重要的素质、特别重要的能力、也是特别重要的境界。才华不光在于高智商和绝顶聪明,有的顶多是漂亮。漂亮在不太高的境界之中就常常可以找到。境界取决于理想,生活过就是爱过,生活着就是爱着。最美的永远在理想之中。如果不说理想,而包括真诚的爱的能力。人类也就没有美也没有希望了。散文写作也如此,那怕是走马看花,理想之光照耀着痛苦之肥养育的美丽。没有理想之光和痛苦之肥,匆行远方,用脚写下的游记类作品,便不可能有美丽,也缺不得爱心。应该是,人生得追求境界
  • 北京的梦影星尘

    北京的梦影星尘

    本书在描摹众多的名胜古迹同时,也力图捕捞这些尘封的脚印,为读者做地理与人文的双重导游。历经沧桑的皇宫王府、寺庙碑塔、城楼戏园、古墓名陵,如星罗棋布,构成一笔令人抚今思昔的文化遗产。作者十年磨剑,在历史与现实间来回穿梭,努力描绘一幅人间城廓的精神地图。北京不仅是著名的古都,而且是世界上最具文化特质的城市之一,无数的才子、大师在此驻留过
热门推荐
  • 棋神传说

    棋神传说

    江湖暗流汹涌,棋坛人才辈出,鼎盛之世,谁是英豪,天之大道,不在于修,重过于悟。大道无形,武学可悟道,乐理可悟道,夏鹏是一个棋痴,他是如何通过围棋感悟神之道呢!竞技作品是冷门,不过本书的围棋描述只是媒介,重点写的是修道,一本带有黄易风格的悟道之作,天道是什么呢?棋道?人道?世道?情道?皆通天道。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盗情

    盗情

    谢谢看见你就追制作的视频&pstyle=1#CommentPlace谢谢魅影制作的视频她是二十一世纪最负盛名的神偷之一她是黑市上经久不衰的车王神话她一个风一般的女子潇洒来去,快意人生他是黑道上数一数二的豪门大佬铁血无情心狠手辣没想到有人敢太岁头上动土动了他的财物既然是有人嫌命长了,他就替她来收是情,是爱,是恨,是伤一切扑朔迷离黑帮文,火拼激烈,场面宏大,情节血腥,黑暗情节严重,口味甚重,想只看情感纠葛的别进来,偶这里有的是整个世界黑暗面,里面的男主绝对不是好人,汗,带坏小孩子。自己的完结文回到唐朝当混混家有刁夫火爆妖夫推荐神偷系列文盗心,女主沐随心群号:7047847谢谢痒痒给偶建的群,喜欢的可以来聊天
  • 曾国藩冰鉴(第三卷)

    曾国藩冰鉴(第三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侯门嫡妃

    侯门嫡妃

    她是相府不受宠的嫡女,又是端亲王的堂堂正妃。新婚之夜,便要她独守空闺一整晚。婆婆刁钻,妾室难管,娘家更是父亲不疼,无所庇佑。不过,她虽然身单力薄,却丝毫不畏这重重风浪——新婚老公没来和自己上床又怎样?嫁进来后闲言碎语一大堆又怎样?堂堂二十一世界的女硕士,经受宫斗宅斗电视剧无数洗礼之后,还会怕你们这些古人的手段?笑话!兔子急了跳墙,王妃急了休夫!外表贤惠淑德,温文端庄,实际上却是个黑芝麻包芯馅的——腹黑!“我便是这样性子的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撂倒了不算,一定要打得你鼻青脸肿,悔不当初!”推荐飞雪的新文,专情宠文,《萌虎为妃》本文种田,宅斗,美男多多很励志精彩片段一:“怎么不瞧着我,难不成是害羞了么?”端亲王笑语道,“倒是没想到,你也会害羞。”“妾身并非害羞,服侍王爷乃是妾身本分,只是方才妾身便说了自个儿今日身子不适。王爷难不成……”“难不成什么?”她的眸中闪过促狭的笑意,以手掩唇浅笑道,“难不成,想要碧血洗银枪么?”精彩片段二:端亲王俊眉紧蹙,“你究竟还想说什么?”顾夕鸢盈盈而拜,眸光如水,“到了如今此刻,我所求的,也不过是休书一封。”“你——你就是想逼我休了你?!”“自然不是,本来是想我亲自休了夫君你的。”顾夕鸢笑意明艳,大大方方道,“只是唯恐坏了王爷的好名声,妾身便受些委屈,让你休了我好了。”精彩片段三:“看不出嘛,你离了王府,日子过得倒很是快活。”堂堂端亲王,却也有如此拈酸吃醋的一日。“好说好说,不过是谋口饭吃,哎呀呀,你倒是比从前清减了些啊,难不成是太过耗费心力所致?”“笑话,别以为本王是对你——”“这个自然这个自然,王爷娇妻美妾一大院子,哪儿能挂记我这个糟糠啊?”顾夕鸢笑意不减,眸光狡黠,“只是看你如今这个脸色,啧啧……只怕有肾亏之兆啊!”精彩片段四:“我说,你到底喜欢我什么啊?”顾夕鸢叹气望天,“我可是休了夫的女子,这样的母老虎别人都避之不及了,你……你图什么啊?”“汝之砒霜,吾之熊掌。”那人眸光温柔深沉,执手相望,“你是聪明女子,不会不懂我的心意。”好吧好吧,这一个也就罢了……顾夕鸢头疼不已的看向后方,声音颤抖,“可是你们又图什么啊!”怎么这年头,都好这一口啊?口味别太重啊!种田,宅斗,美男,励志
  • 感情动物

    感情动物

    他突发奇想,他们开始疯狂……,激情一来,要让自己的妻子和那个女人的丈夫也发生一点什么……人是一种感情动物。理智便走了,苏沃野开着那辆皓白色的本田车,直到他遇见一个和他的车一样白得耀眼的女人,该发生在不该发生的都发生了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呆子王妃

    呆子王妃

    ◆白芯蕊:白府嫡长女,皇上亲封的芯蕊郡主。却是个天生呆滞,无才无德,被人随意践踏的花痴小姐。因太过迷恋俊美的未婚夫,花痴郡主央求父亲倒贴昂贵嫁妆下嫁于他。因此成为整个上流社会的笑柄,世人皆嘲笑她不要脸。不料大婚之日,未婚夫搂着她的亲庶妹。扣下她所有陪嫁,扔给她一纸休书。且对她一阵奚落,扬言打算迎娶庶妹为王妃。承受不住致命打击的她当场邸悬梁自溢。推荐果冻的其他文:【萌妃不下堂】【第一庶女】◆OhMyGod!冰冷腹黑的她被手下出卖害死,还穿越到一个人人鄙夷的花痴郡主身上?能不能不要这么搞笑?可惜,此她非彼她!睁开眼来,女子脱胎换骨、眼带讥诮。身上懦弱早已不见,眼底的光芒令人心惊!◆一场琼华宴,曾经被人瞧不起的呆郡主咸鱼翻身,将那些曾经看不起她的人狠狠踩在脚下。她再也不是以前的懦弱傻子,而是化茧成蝶的风云郡主。◆◆◆◆◆【精彩片断】“男人休妻,天经地义,本王的王妃只能是芯柔这样艳冠群芳、才华出众的女子,凭你这等无才无德的呆子,也配得上本王?如果你愿意做小,本王可以考虑收回休书。”男子一脸自信,眼里是浓浓的鄙夷和不屑,一副白芯蕊舍不得他这良人的模样。话音刚落,女子乌黑的清瞳里闪过一丝讥笑,讥讽道:“配不上,我绝对配不上你,你靖王我高攀不起。不过,我来不是求你收回休书,而是要与你和离,并取回我白家所有陪嫁!”才说完,面前一脸俊美的男子顿时一脸惨白。“和离”与“休妻”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被休的女子便是下堂妻,从此抬不起头,和离却能正大光明的重择夫家,或许还有好日子过。本故事纯属虚构,禁止模仿。感谢石头亲亲为我做的封面。感谢亲们的支持,推荐果冻的其他文:【萌妃不下堂】【第一庶女】【呆子王妃】【废后训夫】【殿下的囚宠】
  • 爹地,妈咪已出墙

    爹地,妈咪已出墙

    是谁说的“女追男隔层纱”?虽然他们男未婚,女未嫁,可是带着个拖油瓶,怎么才能追男人嘛!咦,这个男人对拖油瓶居然产生了兴趣,难道是……追男人,自然要持之以恒,五年不行,八年抗战,革命尚未成功,她暮思晴仍需努力,不拿红本本不死心!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