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7800000008

第8章 黄庭坚诗歌创作之路(4)

元祐时期北宋诗坛“苏黄”并称,黄庭坚成为苏门学士,这对黄庭坚诗歌创作道路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苏轼是中国古代的大文学家,他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而以苏轼的文学成就最为特出。苏轼的散文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并称,他的诗与陶诗、李诗、杜诗、韩诗、白诗并列而称为苏诗,他的词开创了一代豪放风格,被誉为“雄视百代”之才。苏轼于北宗景祐三年(1036)出生于四川眉山。嘉祐二年(1057)苏轼二十二岁与其弟同科进士及第,父子三人名震京师。嘉祐六年(1061)由欧阳修推荐,苏轼参加制科考试,献《进策》和《进论》各二十五篇,提出系统的政治革新主张。治平二年(1065)召试秘阁,直史馆。熙宁三年(1070)在京任殿中丞、直史馆判官告院、权开封府推官。此后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外任州、县,继因作政治讽喻诗入狱,后贬谪黄州。元祐时期苏轼还朝,担任朝廷重要职务,在其周围形成了一个文人集团。这时苏轼已是北宋古文运动后期的领袖,同时也是诗坛的盟主,并在词的创作上以豪放风格开辟宋词发展的新道路。苏轼对黄庭坚诗的推许确立了黄庭坚在诗坛的地位。元祐元年苏轼在《书黄庭坚诗后》云:“每见鲁直诗文,未尝不绝倒。然此卷语妙,殆非悠悠者所识能绝倒人也,是可人。”他不仅盛赞山谷诗,而且在《送杨孟容》诗中自称“效黄鲁直体”。此诗以窄韵见长,非苏轼佳作,但表明山谷诗在苏轼看来已经自成一体。黄庭坚见到诗后,以为“子瞻诗句妙一世,乃云效庭坚体,盖退之(韩愈)戏效孟郊、樊宗师之比,以文滑稽耳”。他遂次苏诗原韵表示逊谢:

我诗如曹郐,浅陋不成邦。

公如大国楚,吞五湖三江。

赤壁风月笛,玉堂云雾窗。

句法提一律,坚城受我降。

枯松倒涧壑,波涛所舂撞。

万牛挽不前,公乃独立扛。

诸人方嗤点,渠非晁张双。

袒怀相识察,床下拜老庞。

诗中“曹郐”为春秋时两个小国。“晁张”指苏门学士晁补之与张耒。“老庞”指汉末襄阳高士庞德公,诸葛亮每至其家,独拜于床下。黄庭坚对苏诗和苏轼均极钦敬。在元祐的八年间黄庭坚次韵苏诗之作近四十首。其《次韵宋楙宗三月十四日到西池都人盛观翰林公出游》描述苏轼出游曰:

金狨系马晓莺边,不比春江上水船。

人语车声喧法曲,花光楼影倒晴天。

人间化鹤三千岁,海上看羊十九年。

还作遨头惊俗眼,风流文物属苏仙。

苏轼时在翰林院,因文名重天下,每当出游,京都民众都往瞻仰,以示爱慕之情。黄庭坚记下了苏轼出游盛况。在《双井茶送子瞻》诗里,黄庭坚以单行入律,打破律体的限制,语意特别流畅:

人间风日不到处,天上玉堂森宝书。

想见东坡旧居士,挥毫百斛泻明珠。

我家江南摘云腴,落硙霏霏雪不如。

为君唤起黄州梦,独载扁舟向五湖。

双井茶是黄庭坚家乡所特产之茶,他想象苏轼在翰林院为朝廷书写典册制诰时,饮了双井茶而唤起了贬谪在黄州之梦,隐含希望其回归江湖之意。此诗表现了诗人之儒雅风流,而且也表达了对苏轼的崇敬之情。此时期黄庭坚的唱和之作极多,它们大都是沿袭原作思路,为文造情,缺乏真实生活与真实情感,很难出现佳作,而且很难超越次韵的情景局限。兹以黄庭坚《次韵子瞻武昌西山》为例。苏轼元祐元年在翰林时与同僚邓圣求话旧,忆及谪居黄州时曾游武昌寒溪西山,因作《武昌西山》:

春江渌涨蒲萄醅,武昌官柳知谁栽。

忆从樊口载春酒,步上西山寻野梅。

西山一上十五里,风驾两腋飞崔嵬。

同游困卧九曲岭,褰衣独到吴王台。

中原北望在何许,但见落日低黄埃。

归来解剑亭前路,苍崖半入云涛堆。

浪翁醉处今尚在,石臼杯饮无尊罍。

尔来古意谁复嗣,公有妙语留山隈。

至今好事除草棘,常恐野火烧苍苔。

当时相望不可见,玉堂正对金銮开。

岂知白首同夜直,卧看椽烛高花摧。

江边晓梦忽惊断,铜环玉锁鸣春雷。

山人帐空猿鹤怨,江湖水生鸿雁来。

请公作诗寄父老,往和万壑松风哀。

苏轼追忆当年游西山的情景,遗去愁苦情绪,与同僚话旧时将情景诗化,故有文人骚雅风趣。全诗音韵谐美,笔笔老健,乃苏诗佳篇,一时和者三十余人。黄庭坚之和诗云:

漫郎江南酒隐处,古木参天应手栽。

石坳为尊酌花鸟,自许作鼎调盐梅。

平生四海苏太史,酒浇不下胸崔嵬。

黄州副使坐闲散,谏疏无路通银台。

鹦鹉洲前弄明月,江妃起舞袜生埃。

次山醉魂招彷佛,步入寒溪金碧堆。

洗湔尘痕饮嘉客,笑倚武昌江作罍。

谁知文章照今古,野老争席渔争隈。

邓公勒铭留刻画,刳剔银钩洗绿苔。

琢磨十年烟雨晦,摸索一读心眼开。

谪去长沙忧 入,归来杞国痛天摧。

玉堂却对邓公直,北门换仗听风雷。

山川悠远莫浪许,富贵峥嵘今鼎来。

万壑松声如在耳,意不及此文生哀。

唐代诗人元结,字次山,人称漫郎,曾家居于武昌附近。黄庭坚诗以元结旧隐处入题,描摩苏轼在黄州的生活,想象苏轼与邓圣求夜话。其诗固然雅致流畅,但毕竟是对原作之意的敷衍,并无真实情景之感受。山谷诗大量次韵之作都是如此。

苏门四学士之间于此时期亦有互相唱和之作。晁补之(1053—1110),字无咎,晚年号归来子。济州巨野(山东巨野)人。熙宁六年(1073)晁端友在杭州新城任县令,时苏轼通判杭州,晁端友之子补之以文谒苏轼。元丰二年(1079)晁补之进士及第。元祐元年由李清臣向朝廷举荐,晁补之通过学士院考试,除授秘书省正字,继迁校书郎。黄庭坚《次韵答晁无咎见赠》:

翕翕一日炎,耽耽万年永。

四海仰首观,顷复归根静。

时雨泻玉除,潢流涨天井。

性不耐衣冠,入门疏造请。

煮饼卧北窗,保此已侥幸。

空余见贤心,忍渴望梅岭。

诗中对晁补之之高尚人格表示赞赏,其语意皆极为晦涩。

张耒(1052-1112)字文潜,楚州淮阴(江苏淮阴)人。早年受知于苏辙,弱冠进士及第。元祐元年因范纯仁之荐,参加学士院考试,迁秘书省正字,继为著作郎。张耒有《初到都下供职寄黄九诗》,黄庭坚作《次韵答张文潜惠寄》:

短褐不磷缁,文章近楚辞。

未识想风采,别去令人思。

斯文已战胜,凯歌偃旍旗。

君行鱼上冰,忽复燕哺儿。

学省得佳士,催来费符移。

方观追金玉,如许遽言归。

南山有君子,握兰怀令姿。

但应洁斋俟,勿咏无生诗。

诗赞美张耒的文采,继以“握兰”为比,以示出自二苏门下。任渊《山谷诗集注》卷三:“意谓兰草之芳馨,非芍药凡草之比。知我者必以是为好,姑修洁以俟之可也。士之于世,正如女之从人,不可自献。故山谷以此为况。”

秦观(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别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江苏高邮)人。元丰八年(1085)进士及第,授蔡州教授。元祐二年苏轼以贤良方正荐秦观于朝,受到政敌反对。元祐五年被召到京师,除太学博士,校正秘书省书籍。黄庭坚《次韵孙子实寄少游》:

薛宣欲吏云,季氏或招闵。

此公胸中秋,万物欲收稇。

卖药偶知名,草玄非近准。

才难不易得,志大略细谨。

士生要弘毅,天地为盖轸。

骥来盐车骖,井下短绠引。

难甘呼尔食,聊寄粲然 。

谁能借前筹,还归用束缊。

吾闻调羹鼎,异味及枌堇。

岂其供王羞,而弃会稽笋。

诗虽赞赏秦观文学之才,但同情其命运的坎坷,又对之寄予很大的期望。

陈师道(1053-1101),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彭城(江苏徐州)人。少年时刻苦好学,以苦吟知名。元祐元年因苏轼、傅尧俞、孙觉之荐,授徐州教授,后为秘书省正字。他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秦观、李廌被称为“苏门六君子”。陈师道论诗推服黄庭坚,以为黄诗精深雅奥,自成一家。他在《后山诗话》里说:“王介甫以工,苏子瞻以新,黄鲁直以奇。”这已将黄庭坚与王安石和苏轼诗并列而为宋诗之大家。元祐初年陈师道在京都寓居陈州门,黄庭坚《赠陈师道》云:

陈侯学诗如学道,又似秋虫噫寒草。

日晏肠鸣不俯眉,得意古人便忘老。

君不见向来河伯负两河,观海乃知身一蠡。

旅床争席方归去,秋水黏天不自多。

春风吹园动花鸟,霜月入户寒皎皎。

十度欲言九度休,万人丛中一人晓。

贫无置锥人所怜,穷到无锥不属天。

呻吟成声可管弦,能与不能安足言。

这是一篇论后山诗之作。陈师道曾言:“学诗如学仙,时至骨自换。”史容《山谷外集诗注》卷十五云:“学道即学仙也。陈无己此语,乃印山谷之言。……苟非陈无己,山谷亦未向人说此也。故云:‘十度欲言九度休,万人丛中一人晓。’”黄诗突出了陈师道苦吟与贫穷的状况,似印证了欧阳修所说“诗穷而后工”之论。这是黄庭坚酬赠诗中很有真情实感之作。

元祐时期虽然是黄庭坚居清要之职,为平生仕宦最得意之际,但他并无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建功立业的宏愿。他的《次韵胡彦明同年羁旅京师寄李子飞三章》其三云:

畏人重禄难堪忍,阅世浮云易变迁。

徐步当车饥当肉,锄头为枕草为氈。

元无上马封侯骨,安用人间使鬼钱。

不是朱门争底事,清溪白石可忘年。

朝廷朋党之间的矛盾斗争,使黄庭坚甚感厌倦,产生退隐的思想。在《寺斋睡起二首》中退隐的思想表达得尤为明显:

小黠大痴螳捕蝉,有余不足夔怜蚿。

退食归来北窗梦,一江风月趁鱼船。

桃李无言一再风,黄鹂惟见绿葱葱。

人言九事八为律,傥有江船吾欲东。

这些诗都极含蓄地透露了诗人在朝廷的真实心情。史容《山谷外集诗注》卷十一以为第一首:“诗意谓巧诈之相倾,智愚之相角,与此数虫何异,得失竟安在哉。”第二首之诗意:“谓世途狭隘,动触法令,宁自放于江海也。”

黄庭坚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在《次韵子瞻和子由观韩干马因论伯时画天马》里得到体现,诗云:

于阗花骢龙八尺,看云不受络头丝。

西河骢作蒲萄锦,双瞳夹镜耳卓锥。

长楸落日试天步,知有四极无由驰。

电行山立气深稳,可耐珠鞯白玉羁。

李侯一顾叹绝足,领略古法生新奇。

一日真龙入图画,在坰群雄望风雌。

曹霸弟子沙苑丞,喜作肥马人笑之。

李侯论干独不尔,妙画骨相遗毛皮。

翰林评书乃如此,贱肥贵瘦渠未知。

况我平生赏神骏,僧中云是道林师。

苏辙《韩干三马》诗,记述当时著名画家李公麟(字伯时)家所藏唐代画家韩干所画之三马。苏轼《次韵子由书李伯时所藏韩干马》有云:“干惟画肉不画骨,而况失实空留皮。”第一句乃用杜甫《丹青引》之成句,对韩干所画加以指摘。黄庭坚诗崇尚瘦硬风格,系沿于杜诗风格之一。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有云:“峄山之碑野火焚,棗木传刻肥失真。苦县光和尚独立,书贵瘦硬方通神。”秦始皇在山东峄山之刻石,苦县老子庙碑,它们的书法笔势瘦硬劲健,甚为杜甫赏识。这里表达了杜甫的一种美学思想。苏轼《孙莘老求墨妙亭诗》有云:“峄山传刻典型在,千载笔法留阳冰。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苏轼在诗中论书法,他不赞成杜甫于书法欣赏瘦硬之美。黄庭坚的意见与杜甫相同,他以为苏轼论书法,不懂得“贱肥贵瘦”的美学原则。这表明黄庭坚与苏轼的审美理想是不相同的,由此他们的诗风亦相异。黄诗瘦硬生新、精深雅奥的风格与求奇的倾向在元祐时期的诗作里已经完全定型。

元祐的八年间,黄庭坚作诗413首,艺术风格稳定,艺术特点突出。这段时期虽然朝廷内部有朋党之争,但整个社会政治与经济状况是较为安定的,不同于熙宁与元丰时期变法派执政、新旧两派互相进行斗争、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局面。黄庭坚在京都翰院任著作之职,实际上脱离了政治斗争,也远离了社会现实,因而其创作多为翰院文人之间的酬赠,其次是创作了大量的题画诗。在这些诗里,作者追求艺术的趣味,表现文人儒雅的生活。其题画诗中《答王道济寺丞观许道宁山水图》是最深刻和优秀的:

往逢醉许在长安,蛮溪大砚磨松烟。

忽呼绢素翻砚水,久不下笔或经年。

异时踏门闯白首,巾冠攲斜更索酒。

举杯意气欲翻盆,倒卧虚樽将八九。

醉拈枯笔墨淋浪,势若山崩不停手。

数尺江山万里遥,满堂风物冷萧萧。

山僧归寺童子后,渔伯欲渡行人招。

先君笑指溪上宅,鸬鹚白鹭如相识。

许生再拜谢不能,原是天机非笔力。

自言年少眼明时,手挥八幅锦江丝。

赠行卷送张京兆,心知李成是我师。

张公身逐铭旌去,流落不知今主谁。

大梁画肆阅水墨,我君盘礴忘揖客。

蛛丝煤尾意昏昏,几年风动人家壁。

雨雪涔涔满寺庭,四图冷落让丹青。

笑酬肆翁十万钱,卷付骑奴市尽倾。

王丞来观皆失席,指点如见初画日。

四时风物入句图,信知君家有摩诘。

我持此图二十年,眼前绿发皆华颠。

许生缩手入黄泉,众史弄笔摩青天。

君家枯松出老翟,风烟枯枝倚崩石。

蠹穿风物皆爱惜,不诬方将有人识。

此诗充满人世沧桑之感,气魄博大,笔势奇崛。北宋初年画家许道宁,学五代著名画家李成山水,笔墨简快,自成一家。此幅山水画为黄庭坚收藏,他在诗中追述此画之来历:当年许道宁在京都饮酒醉时,乘兴挥洒笔墨,势若山崩,倾刻巨幅山水画成,展现江山万里、山寺渔人。黄庭坚的父亲黄庶见到画中的溪宅与白鹭有似曾相识之感。这幅图是许道宁为张咏而作。张咏乃北宋名臣,多年之后张咏下世,此图流落民间。黄庶在开封画肆忽然见到此图,以高价购得,成为传家之宝。黄庭坚保存此图二十年,现在与王道宁寺丞一同观赏,画师早已归黄泉,留下艺术杰作,令人不胜感慨。诗的结构富于变化,但层次清晰,乃惨淡经营之作。《和答钱穆父咏猩猩毛笔》是黄庭坚寄意颇深的名篇:

爱酒醉魂在,能言机事疏。

平生几两屐,身后五车书。

物色看王会,勋劳在石渠。

拔毛能济世,端为谢杨朱。

此诗是很工稳的五言律诗。猩猩笔乃是用猩猩之毛或者是猴类之毛所制之笔,由钱勰(穆父)出使邻邦高丽所得。唐人裴炎在《猩猩说》里记述:猩猩在山谷间,数百为群。猩猩嗜酒,又喜着屐,于是人们设酒,织草为履,置于路旁。猩猩最初疑是人设,数次之后,相约饮酒而酬,又取屐穿上,遂被人们擒获。黄庭坚用此事典,以为一生穿不了几双鞋,但用笔可以写下五车书。这些著述对于社会有重大意义,因此猩猩拔毛而有益于社会,这与春秋时杨朱“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之利己者大不相同。诗借咏猩猩笔而表达了学术济世的思想。诗中“平生几两屐,身后五车书”意义很丰富,为宋人赞赏之名句。

孔毅父,名平仲,与苏门文人多有交往,甚有诗名。黄庭坚《戏呈孔毅父》是小诗,寓意却深广,诗云:

管城子无食肉相,孔方兄有绝交书。

文章功用不经世,何异丝窠缀露珠。

校书著作频诏除,犹能上车问何如。

忽忆僧床同野饭,梦随秋雁到东湖。

同类推荐
  • 四种爱

    四种爱

    一本洞彻人心的爱之经典,一部完美解读爱的文学名著!J.K.罗琳最喜爱的作家——英国著名文学家c.s.刘易斯散文作品中最脍炙人口的一本。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是你我能彼此理解、包容和帮助的唯一方式。在本书中,C. S. 刘易斯以丰富的人生经验、睿智的洞察力和厚重绝美的笔力深刻剖析了爱的种种美德与缺欠,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全面挖掘了爱,揭示了爱的真谛。
  • 看到你知道什么是美丽

    看到你知道什么是美丽

    汤一介先生抽到的是;“仁者寿”。如果差50分,陈祖芬在她写的小说里要成立爱与快乐研究所,也招来。王蒙夫人瑞芳抽到的是:“你坐上了爱情幸运号”。他会对北大有关人士讲,提供了寻找优雅、寻找纯真的机会。那天席间轮到抽签游戏了,少年班招生时,简称L&J。陈祖芬抽到的是:“这也好那也好,要注意这个人,因为你是青春宝”。张颐武教授说,这部小说是她的原形毕露,是这个时代,一定以为是又一个少年作家新鲜出炉。,如果不是看到她的名字。孔庆东教授说,季羡林先生抽到的是:“看见你知道什么是美丽”
  • 心正话自真(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心正话自真(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愿得一人白首不相离

    愿得一人白首不相离

    汉诗就像一朵暗自芬芳的兰草,朴实无华却最写尽人生百态。再没有哪个朝代的女人,会如汉时的女子那般敢爱敢恨,刚烈痴情。也再找不到那野性未褪,却温柔多情的汉子。用今朝的笔写汉时的情,迎面而来的,除了浓浓的烟火气息,还有那些让你心动的爱恨情痴。
  • 你最应该知道的古典诗词

    你最应该知道的古典诗词

    这些诗词从中华文明的源头一路走来,扑面而来的是散发着淡淡清香的古典诗词。它热情但不矫情,娓娓诉说着古老的历史。那么就让我们追随这些文化的足迹,做一次愉快之旅,委婉但不忸怩,让我们真正感受“诗情画意”之美。奔放但不夸张,打开历史的卷轴,它能让我们迷醉,能让我们流连忘返
热门推荐
  • 画坛大隐李琼久

    画坛大隐李琼久

    中国画史自隋、唐至宋、元,历代大师巨擘辈出,到明、清却每况愈下。二十世纪以来,人们在批判自审中,苦苦探索、寻找出路,创新浪潮袭来,终于为中国画的复兴带来历史机遇,但“穷途末路论”、“笔墨等于零论”等的出炉,又似乎宣告了中国画百年改革的失败。然而请记住: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一个单薄而巨大的身影从蜀地走来,以他的奇才演绎的峨眉神话,一夜间震动了巴山蜀水,尔后名震京师,享誉大江南北,以他的杰出才华表明了中国画生生不息,与时俱新,可以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这样一个事实,像一块磁铁般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读佛即是拜佛:真实的唐僧

    读佛即是拜佛:真实的唐僧

    唐僧玄奘,年少时跟随兄长出家,于藏经楼专职抄写佛经,过目不忘。28岁时,不顾朝廷禁令,冒死偷渡玉门关,独自一个人踏上漫漫西行取经之路。沙漠中迷路,高山遇雪崩,六次遭强盗,甚至被异教徒当成活人祭品……沿途艰险不断、诱惑不断,玄奘未曾动摇。4年时间,1400多天,玄奘终于穿过西域二十四国,于公元631年到达西行目的地——印度那烂陀寺。此后十余年,玄奘游遍印度,虚心求学,吸取各宗各派之精华。在曲女城辩法大会上,玄奘与大乘佛教斗法、与小乘佛教斗法、与婆罗门教斗法、与各派智者斗法,18天无一人挑战成功,一举成为全印度第一高僧,征服全印度,修得正果。
  • 揭秘有史以来动荡世界的“超级阴谋”

    揭秘有史以来动荡世界的“超级阴谋”

    《揭秘有史以来动荡世界的“超级阴谋”》向那些具有常识的读者揭示了国内外盛行的阴谋论的历史、沿革;通过有理有据的分析思辨,指出了各种阴谋论长盛不衰的原因;并指出阴谋论的两个最显著的特征:不可证伪性和妖魔化。由此希望读者能更加理性地思考,不被妖魔化的思维所裹挟。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初吻

    初吻

    张贤亮,男,江苏盱眙县人,1936年 12月生于南京。1957年因在《延河》文学月刊上发表长诗《大风歌》而被列为右派,遂遭受劳教、管制、监禁达十几年,其间曾外逃流浪,讨饭度日。1979年9月获平反,1980年调至宁夏《朔方》文学杂志社任编辑,同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1年开始专业文学创作。先后发表了短篇小说《邢老汉和狗的故事》、《灵与肉》、《肖尔布拉克》、《初吻》等;中篇小说《土牢情话》、《龙种》、《河的子孙》、《绿化树》、《浪漫的黑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长篇小说《男人的风格》、《习惯死亡》等。本书集结了《初吻》、《河的子孙》、《普贤寺》、《肖尔布拉克》、《邢老汉和狗的故事》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同居公寓

    同居公寓

    如果没有了矛盾和瓶颈,爱情就是一种摆设,就是一潭死水罢了。同居就是一个把爱情大而化小的过程,唯有最漫长的坚持,才能带给我们最永久的幸福。
  • 语言的联盟:中国古代名联

    语言的联盟:中国古代名联

    毛翰生为中国人,我们常常为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而骄傲。面对辉煌的古典诗歌遗产,我们又不免羞惭于自己的贫乏。文学艺术的发展不同于科学技术,科……
  • 锦衣传奇

    锦衣传奇

    明初,置拱卫司,秩正七品,管领校尉,属都督府。后改拱卫指挥使司,秩正三品。寻又改为都尉司。洪武三年,改为亲军都尉府,管左、右、中、前、后五卫军士,而设仪鸾司隶焉。四年,定仪鸾司为正五品,设大使一人,副使二人。十五年,罢仪鸾司,改置锦衣卫,秩从三品——《明史》历代的锦衣卫中,有一个人,被称为第一锦衣卫他就是:少年仗剑夺武第,脚踏烈火救上帝。百官战栗伏阶下,高举金瓜震廷议。手掌飞鱼慑不法,缇骑马蹄震天下,身兼三公又三孤,天朝唯我陆平湖一直绞尽脑汁沉默写书,朋友建议弄个群扩展思路,说对历史真实度审核有帮助,因此决定建个看看效果,群号:124199558。喜欢锦衣卫的朋友加进来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