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7800000010

第10章 黄庭坚诗歌创作之路(6)

黄庭坚在贬所,朝廷不断给予复官,由地方初等职官不断改官,直至改为吏部员外郎,并命立即赴京都任职。这时政治局势仍不稳定,元祐旧臣们皆预感到可能再度发生政治变化,故黄庭坚在荆南以病不赴任,观望局势,请求任太平州职。此年七月变法派的蒋之奇知枢密院事,陆佃为尚书右丞,蔡京于十一月为翰林学士承旨,已显露出重新恢复绍圣时期政治的迹象。黄庭坚这时已有不祥之感。他与友人书云:

去年失秦少游,又失东坡苏公,今年又失陈履常。余意文星已宵坠矣。然幸此之君子者,皆有佳儿未死,犹得其崭然见头角。尔见东坡祭文多佳语,钦叹,钦叹!至太平且遣人往祭之。

崇宁元年六月黄庭坚接到朝廷命令赴吏部等待差遣。七月,蔡京执政,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开始全面反对元祐之政。黄庭坚于八月二十五日改命为管勾洪州玉隆观,以之投闲置散。九月诏立元祐党籍,列文彦博、司马光、苏轼、秦观、黄庭坚等一百二十人为奸党,御书刻石于京都端礼门,这就是“元祐党籍碑”。凡被列入“奸党”者开始遭到严重的政治迫害。崇宁二年三月,朝廷宣告对黄庭坚的处分:“十二日朝奉郎管勾洪州玉隆观黄庭坚特除名勒伫,送宜州羁管。”四月诏毁刊行《唐鉴》并三苏、秦观、黄庭坚等文集,加速加重对元祐党人的迫害。崇宁三年五月十八日,黄庭坚至宜州谪所。宜州,唐代乾封中改粤州置,治所龙水(广西宜山),辖境相当今广西宜山县一带,距京都四千余里。黄庭坚在宜州《题自书卷后》记述谪居生活情形:

崇宁二年十一月,余谪处宜州半岁矣。官司谓余不当居关城中,乃以是岁甲戌,抱被入宿于城南。予所僦舍喧寂斋,虽上雨旁风,无有盖障,市声喧愦,人以为不堪其忧,余以为家本农耕,使不从进士,则田中庐舍如是,又何不堪其忧耶?既设卧榻,焚香而坐,与西邻屠牛之机相直。为资深书此卷,实用三钱,买鸡毛笔书。

崇宁四年(1105),黄庭坚作《书自作草后赠曾公卷》云:

崇宁四年三月庚戌夜,余尝重醖一杯,遂至沉醉。视架上有凡子之书纸,因以作草。方眼花耳熟,既作草十数行,于是耳目聪明。细阅此书,端不可与凡子,因以遗南丰曾公卷。公卷胸中殊不凡,又喜学书故也。山谷老人年六十一,书成颇自喜,似杨少师书耳。

九月,诗人黄庭坚卒于宜州谪所。

自北宋绍圣元年(1094)至崇宁四年(1105)的十二年间,黄庭坚共作诗422首,艺术风格发生变化,达到成熟的新的境界。黄庭坚自青年时代入仕以来仕途较为平坦。熙宁与元丰时期,当新法的推行在朝廷内部引发政治斗争时,他在州县任地方初级职官,未卷入新旧两派斗争。虽然他的亲戚和苏轼等文人因反对新法而受到打击或迫害,但他实际上并不热衷于政治,故未受到牵连。元祐时期黄庭坚成为苏轼文人集团的重要人物,在朝廷居清要之职,旧派中虽有蜀党、洛党和朔党之间的互相倾轧,亦因他未直接卷入斗争而得以自我保全。黄庭坚具有纯文人和艺术家的气质,缺乏积极的入世精神,更无建功立业的宏伟政治理想。苏门四学士仅是文人而已,他们与苏轼兄弟的人生态度与政治态度是不同的。然而自绍圣时期新法派再变得势之时,政治斗争愈演愈烈,规模亦愈来愈大,以致苏门文人皆受到牵连而同样遭到打击与迫害。从此黄庭坚的仕途发生重大转折,忽然成为朝廷的罪人,贬谪于边鄙之地。在迁谪的过程中,黄庭坚才真正接触到社会底层的现实生活,同时阅历了雄伟奇险的江山,感受了人世的沧桑与人情的冷暖。这些苦难的经历促使了他的艺术风格的变化,其诗歌的表现愈为精进,而思想则更为含蓄深沉了。

黄庭坚本来没有强烈的仕宦欲望,因而处于贬谪之地时,其心情是较为平静的。他在蜀中作的《次韵黄斌老晚游池亭》其二较能反映谪居的心情,诗云:

岑寂东园可散愁,胶胶扰扰梦中游。

万竿苦竹旌旗卷,一部鸣蛙鼓吹秋。

雨后月前天欲冷,身闲心远地常幽。

杜门谢客恐生谤,且作人间鹏 游。

他在边鄙的山水间求得内心的宁静与悠闲,但仍然有政治的警觉,力求远避。结句用《庄子》语,在黄庭坚的理解中,鹍鹏之大,鸠 之小,皆为自己所累,不能作逍遥之游,只有能体道者才可能逍遥。他以为自己是真能认识自然之道者。在将离蜀时,黄庭坚作的《次韵杨明叔见饯十首》其六云:

山围少天日,狐鬼能作妖。

睒闪载一车,猎人用呜枭。

小智窘流俗,蹇浅不能超。

安得万里沙,晴天看射雕。

此诗之意极隐晦。众多的鬼怪,若用妖鸟——枭去猎取,则似小智浅薄,困于流俗之见;若在广阔的沙漠里善射大雕,这才是大智者。当时政治局势开始好转,此诗应是有政治寄意的。

自从入蜀,黄庭坚对杜诗的认识加深,以为杜诗乃中国诗歌的“大雅”之音,因而作了《大雅堂记》,高度评价了杜诗。这时黄庭坚诗亦努力追求沉郁顿挫、波澜老成的风格。《寄题荣州祖元大师此君轩》乃吟竹之作。《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问曰:‘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后因以“此君”为竹之代称。黄庭坚诗云:

王师学琴二十年,响如清夜落涧泉。

满堂洗净筝琶耳,请师停手恐断弦。

神人传书道人命,死生贵贱如看镜。

唤知直语触憎嫌,深藏幽寺听钟磬。

有酒如渑客满门,不可一日无此君。

当时手栽数寸碧,声挟风雨今连云。

此君倾盖如故旧,骨相奇怪清且秀。

程婴杵臼立孤难,伯夷叔齐采薇瘦。

霜钟堂上弄秋月,微风入弦此君说。

公家彦周笔如椽,此君语意当能传。

杜甫在《古柏行》里对孔明庙前古柏的描绘,表现其高大遒劲、挺拔壮美的形象,而寄意对诸葛亮的景仰之情。黄庭坚咏此君轩之竹,描绘了其风雨连云、奇怪清秀、劲节孤瘦之姿。他以古代义士程婴、公孙杵臼,高人伯夷、叔齐喻竹之劲节孤瘦,这是山谷的独创,意象新奇,含义深刻,借以表达了诗人孤高自傲的品格。黄庭坚此期作的七律已极为精整,有波澜老成之致,如《次韵奉答文少激纪赠》其二:

文章藻鉴随时去,人物权衡逐势低。

扬子墨池春草遍,武侯祠庙晓莺啼。

书帷寂寞知音少,幕府留连要路迷。

顾我何人敢推挽,看君桃李合成蹊。

此诗之关键词是第七句的“推挽”,比喻推荐与扶植。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柳宗元)既退,又无相知有气力得位者推挽,故卒死于穷裔。”黄庭坚用此意表示自己处于险恶环境,没有人敢于对他给予推挽,可能也会死于穷乡僻壤。此前之三联含义很广,以突出谪居落魄、孤寂的政治处境,这使诗意含蓄幽深。《题胡逸老致虚庵》思想尤为丰富含蓄:

藏书万卷可教子,遗金满籝常作灾。

能与贫人共年谷,必有明月生蚌胎。

山随宴坐画图出,水作夜窗风雨来。

观水观山皆得妙,更将何物污灵台。

诗的前两联具有箴言性质,以示不留财产与儿孙,将粮食供饥贫者共用,这样必有善果。“灵台”指人的心灵。如果能看轻在人世的物质利益,则观山观水皆能得到妙趣,这样就不会有任何东西可以污染心灵,于是心灵可以保持纯洁澄明。黄庭坚中年以后接受了佛家信仰,此诗甚富禅理意趣。这两首七律都有杜甫晚年《秋兴》的一些特点,意境开阔而深沉,艺术表现达到精练的程度。

本期的作品中七绝甚多,常以组诗的方式出现,它约占本期作品的半数。如《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它们谈论禅理,怀念亡友,评论时局,追忆往事,往往以白描的手法叙述事实,其情绪与寓意深隐于中。此组诗的写作背景,如黄庭坚《寄苏子由书》所言:“流落七年,蒙恩东归,至荆山病几死。失一弟一妹,及亡弟二子。早衰气索,非复昔时人也。性本疏懒,鞭策不前。”然而诗中所表现的并非衰疲的情绪,例如其一:

翰墨场中老伏波,菩提坊里病维摩。

近人积水无鸥鹭,时有归牛浮鼻过。

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年六十二岁犹据马鞍顾盼,以示可以为国效力。维摩诘是与释迦同时的禅师,曾在家称病。黄庭坚说自己似翰墨场中的伏波老将军,同时是以病身出现的圣者。他像归牛一样尚浮鼻而渡到彼岸。此诗体现了一种坚韧不屈的精神。继而在组诗的其二、三、四里表述了时局的变化,产生了新的希望:“十分整顿乾坤了,复辟归来道更尊”,“不须要出我门下,实用人材即至公”。这组诗里对亡友的怀念,虽寥寥数语,却情感激烈而沉痛,如怀念苏轼云:

文章韩杜无遗恨,草诏陆贽倾群公。

玉堂端要直学士,须得儋州秃鬓翁。

黄庭坚以苏轼的文章可比唐代古文大家韩愈和大诗人杜甫,以苏轼草拟的制诰奏议可比唐代正直的陆贽,这是对苏轼最高和最恰当的评价。他认为朝廷的翰院需要像苏轼这样的学士,但故意不说明曾谪于海南儋州的东坡老人已去世了。苏门文人中陈师道和秦观在政治形势开始好转时也突然去世了,黄庭坚特别感伤:

闭门觅句陈无己,对客挥毫秦少游。

正字不知温饱未,西风吹泪古藤州。

陈师道是宋代著名的苦吟诗人,一生最为贫穷。建中靖国元年(1101),他以秘书省正字入史馆,因得寒疾而去世。秦观是风流潇洒的才子,但经不住政治打击,于元符三年(1100)八月于放还途中醉卧广西藤州花光亭而死。黄庭坚于诗中仅简略述及二人之事,但一则称赞他们的诗才,一则谈到他们之死,字里行间隐含了深深的悼念之情。在《寄贺方回》诗里黄庭坚再次想念秦观:

少游醉卧古藤下,谁与愁眉唱一杯。

解作江南断肠句,只令唯有贺方回。

秦观和贺铸不仅是诗人,更以词知名当世。秦观作于藤州的绝笔是《好事近》词,结句为“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贺铸最负盛名的《青玉案》词中有“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黄庭坚以为秦观死了,现在的词人只有贺铸了。这首小诗表现的人世沧桑之感非常强烈。其《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以轻快的笔调描绘了江南秀丽的湖光山色:

投荒万死鬓毛班,生出瞿塘滟滪关。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唐代诗人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有“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名句,杜甫《登岳阳楼》更有“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的名句。黄庭坚在岳阳楼面临浩渺的洞庭湖时,不蹈袭唐人思路,从楼上望君山着笔,写出新意与特殊的感受。这时他正等待时局的变化,对前途犹抱有希望,颇庆幸自己尚能从贬谪之地生还,故见到洞庭美景时心旷神怡,欣喜无比,淡淡地表现了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于写景中赋予浓重的主观色彩,意象清新优美,完全去掉了迁谪的愁绪。黄庭坚在荆州时曾有小诗《次韵中玉水仙花二首》,其二曰:

淤泥解作白莲藕,粪壤能开黄玉花。

可惜国香天不管,随缘流落小民家。

这首小诗流传很广,因其中寄寓了一段情事。“国香”,指兰花,《左传》宣公三年:“以兰有国香,人服媚之如是。”后世亦借以指极香之花,黄庭坚则用以指水仙,而其真实寓意则是比喻一位平民女子。江西派诗人高荷说:“国香,荆渚田民侍儿名也。黄太史自南溪召为吏部副郎,留荆州,乞守当涂待报,所居即此女子之邻也。太史偶见之,以谓悠闲姝美,目所未睹。后其家以嫁下俚贫民,因赋诗以寓意,俾予和之。后数年,太史卒于岭表,当时宾客云散。此女既生二子矣,会荆南岁荒,其夫鬻之田氏家。田氏邀予置酒,出之,掩抑困悴,无复故态。坐间话当时事,相与感叹。予请田氏名曰‘国香’,以成太史之意。”高荷因而作了七古长篇《国香》以咏此事,成为宋诗佳话,而黄庭坚这首小诗遂广为流传。

在黄庭坚人生道路将终的数年间,他念念不忘苏轼。他于崇宁元年(1102)在浔阳作《次苏子瞻和李太白浔阳紫极宫感秋诗韵追怀太白子瞻》,这时苏轼已于年前下世。诗云:

不见两谪仙,长怀倚修竹。

行绕紫极宫,明珠得盈掬。

平生人欲杀,耿介受命独。

往者如可作,抱被求同宿。

砥柱阅颓波,不疑更何卜。

但观草木秋,叶落根自复。

我病二十年,大斗久不覆。

因之酌苏李,蟹肥社醅熟。

黄庭坚在浔阳,自然联想到苏轼曾在此地作和李白之诗,他再次在和诗中盛赞这两位大诗人,而感叹他们不幸的命运,以表示景仰与怀念。黄庭坚继而又作《追和东坡题李亮功归来图》:

今人常恨古人少,今得见之谁谓无。

欲学渊明归作赋,先烦摩诘画成图。

小池已筑鱼千里,隙地仍栽芋百区。

朝市山林俱有累,不居京洛不江湖。

这时黄庭坚和苏轼之诗,已超越了唱和诗的俗套,而有自己独特的和真实的情感。此诗痛苦地表示,无论归隐于朝市还是山林,俱仍为世俗所累牵,因而既不居京洛,也不居江湖;这样在现实社会中是无地可隐居了。诗人只有在经历了长期的迁谪后才会有如此认识。元祐时期黄庭坚曾作《次韵子瞻武昌西山》。崇宁元年九月,当他来到武昌西山,这是苏轼贬谪黄州时曾到之处。他这时已有真情实感,遂作《武昌松风阁》诗:

依山筑阁见平川,夜阑箕斗插屋椽。

我来名之意适然。

老松魁梧数百年,斧斤所赦今参天。

风鸣娲皇五十弦,洗耳不须菩萨泉。

嘉二三子甚好贤,力贫买酒醉此筵。

夜雨鸣廊到晓悬,相看不归卧僧毡。

泉枯石燥复潺湲,山川光辉为我妍。

野僧早饥不能 ,晓见寒溪有炊烟。

东坡道人已沈泉,张侯何时到眼前。

钓台惊涛可昼眠,怡亭看篆蛟龙缠。

安得此身脱拘挛,舟载诸友长周旋。

此是柏梁体诗,随意浑洒,诗意流畅奔放。诗人在此已见不到苏轼,又得知苏门学士之一的张耒即将贬谪黄州,也会到武昌西山来。黄庭坚深感此身受到政治的牵绊而不能解脱,非常渴望获得自由。稍后他在第二次迁谪途中经湖南永州时作的《书磨崖碑后》七古长篇里借唐代史事,抒发了历史感慨,深寓对现实的政治批判,闪烁了最后的生命火焰。

黄庭坚晚年的作品若与以前比较,在思想方面深刻多了,在艺术上已精湛且具震憾人心的力量。宋人认为:“黄鲁直自黔南归,诗变前体,且云:须要唐律中作话计,乃可言诗。以少陵渊蓄云萃,变态百出,虽数十百韵,格律益严,盖操持诗家法度如此。”这时黄庭坚学杜诗已经不着意于浅表的形式,而在于求法度之严谨与思想之深邃,但却又使自己的艺术个性得到进一步的成熟。元人方回评山谷晚年诗说:“盖流离跋涉八年矣,未尝有一诗及于迁谪,真天人也。……学老杜诗,当学山谷诗,又当知山谷所以处迁谪而浩然于去来者,非但学诗而已。”黄庭坚晚年诗艺精进之作,超然绳墨之外,无法度可寻,实不易学。他因晚年诗艺的变化,才无愧于宋代杰出的诗人。

同类推荐
  • 空山灵雨(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空山灵雨(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许地山,名赞堃,字地山。现代作家、学者。小吋候父亲曾以落花生作比喻教育子女,给许地山留下了深刻印象。1921年开始创作吋,便以落华生作为自己的笔名(在古文中,“华”同“花”),勉励自己要做一个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
  • 洛克菲勒家书

    洛克菲勒家书

    本书是约翰·D·洛克菲勒给他的儿子小约翰·D.洛克菲勒的私人信札的汇编,这些信札是洛克菲勒不愿意公开的,以遗嘱形式珍藏的贵重物品。信札“透露了太多洛克菲勒家族的商业秘密与经营智慧,绝对是一本培养伟大企业家的无可比拟的教材……”洛克菲勒这些信札的价值正如艾伦·格林斯潘所说:“比洛克菲勒家族富可敌国的全部财富还要宝贵。”
  • 诗里特别有禅

    诗里特别有禅

    本书让您于云淡风轻的古诗中,轻松了解禅文化,领悟人生智慧,享受心灵宁静。古典文学大师,复旦大学中文系骆玉明教授集三十余年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传统文化的探索于一身,对中国古代近百首诗词进行精辟品鉴和解析,使读者从中了解到中华禅文化的博大精深。本书意蕴深邃、悠远,文字优美洗练且平易近人,使读者从阅读中收获真正的宁静,升华自己的心灵。
  • 奇零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奇零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以经典的名义

    以经典的名义

    从这个起点出发,再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去思考去言说的时候,会减少妄断、谬议、乖论与陈词。增加了写作者的贡献值。,因为名著是时间深处的精神土壤,它记述的是人类的典型形状、典型情感,是人性不断提升的基础和平台,是人性从兽性中脱颖而出的见证和坐标。所以,阅读的过程,为的是寻找来路,理性地找到继承和发扬的精神命脉,从而不蹈“覆辙”,不费虚功,节省精神追求的人生成本,更好地进行新的思想建构。换言之,名著是时间汰去泡沫之后的结晶,它摆脱了种种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催眠”作用,提供的是人性的本质和精神的纯粹,它足可以信任
热门推荐
  • 心与禅

    心与禅

    《心与禅》是弘一法师一生人生体悟和学佛心得的集大成之作,在这部著作中弘一法师以大才子、大学者、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出佛门的真谛和人生的要义。
  • 妈咪,我要爹地

    妈咪,我要爹地

    楚一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北京,拥有了一份另人羡慕的锦绣前程。正当她斗志昂扬地游戏在商场的时候,守身如玉的她竟然会怀上孩子…她将面临着:情人的抛弃同事的唾弃而她腹中的孩子究竟从何而来孩子的父亲是谁,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只是个迷…面对这样的离奇事情,楚一提醒自己必须振作,为腹中这莫名的孩子作出榜样!!!****推荐区****老公的文:《蹲墙诱相公》她穿越而来,成为天嘉国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纤柔郡主。可是,看着这一副丝毫不显纤柔的“身姿”,她自己都忍不住哆嗦。实在难以想像,这种身姿的主人竟然还是个不折不扣的花痴女,见到美男直流口水,双眼冒桃心,天呐,神啊,谁来救救她啊!什么?刚穿越便要嫁人。大哥啊,这副尊容,这身材,谁这么大胆敢娶她啊!了解真相后得知,原来,圣旨作怪!哼,碍于皇权才娶自己,这个男人,肯定有想杀人的冲动吧。不过,你不喜欢本小姐,本小姐还不知道你是哪根葱呢。:这是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当父亲变了一切可以换钱的家什离开这个家起,她不得不缀学在家……为了年迈多病的母亲以及年幼不懂事的弟弟,她不得不连续打四份短工贴补家用!他在祖母以及九位母亲的呵护下长大,是一位人人羡慕的豪门少爷。只是,家里这十个女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论调,使这个抱定单身主义的他,不得不想找个女人“借腹生子”…宝贝的文:《四王夺一后》死人的:《极品废妾》云汐月:《夫君别挡道》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妈咪,我要爹地》
  • 圣光之神

    圣光之神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力量叫做圣光,是最神秘的力量之一,而拥有这种力量的主人公李小斌,凭借着这种力量,一步步化险为夷,并且向着神的道路出发……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寒门书香

    寒门书香

    她是怎么死的?真心不知道,只记得昨晚看书又看到很晚很晚,结果醒来就来个世界大变样?她明明是坐在软软的沙发椅上,怎么醒来就是躺在硬硬的木板床上?她记得她家的床明明是席梦思啊!“姐姐,你醒了?”八九岁的小少年,瘦弱不堪,但勉强能看出来,是一个小正太,这这这又是怎么回事?她是家中独女,没有弟弟啊!在现代,她的父母忙着生意,常年出差,所幸她对亲情亦没有什么期待,唯一喜好的便是看书,任何种类的书,她都喜欢看。或许是小时候游黄山看日出时,那诡异的一幕,竟然让她有了强悍的记忆力,虽没有达到过目不忘,亦不远矣!还记得那时,她站在黄山顶上,日出之时,金光闪耀,她竟然感觉有一束蓝色的光穿透进了她的身体,自此她的身体变得特别好,记忆力也变得强悍无比。只是,这么好的身体,怎么会死于非命?看样子还是穿越了?带着个瘦弱不堪的弟弟讨生活?她真想怒骂一句:他奶奶的她真的不想穿啊!她很满意在现代吃吃睡睡看看书写写字的生活啊!她不奢望亲情所以您不用弄个弟弟过来让我体验一把亲情是何物呀!老天,你瞎了眼了么?
  • 老师乖乖从了朕

    老师乖乖从了朕

    冰墨枫,从小与哥哥相依为命,两人共同打下一片天地,她也拥有了自己喜欢的人,可是晴天霹雳,哥哥让人算计自己爱的男子,而她爱的人,却背叛了她!悲愤交加之下,她杀了自己的男友,在自己哥哥的面前跳崖,为的就是让自己的哥哥明白他做了多么蠢的一件事,可是谁能告诉她这是什么情况?为什么她变成了只有五六岁的样子,陪在身边的还是一条沧桑的狼!好不容易救了一个帅得没有天理的帅哥,却成了她的爹爹,好吧爹爹就爹爹,有饭吃就行!可是可是为什么来了一个又凶又恶的女人,说她娘抢了她的男人,她连她娘是谁都不知道!结果人家根本就不理会,乱刀上来,哼,我冰墨枫可不是三岁小孩,任由你欺负,虽然现在这样子也不大!身受重伤,她决定去学艺,可是那个混蛋是谁,凭什么第一次见面,就见她身上刻花,说以后长大了娶她为妻!她没有答应好不好!终于得知那个在她身上乱画的小子,跟她进了同一所学院,传说中的凰羽学院,她过人的天资,被怪异的院长选为继承人,成为某个班的代课老师,要不要这么残忍,她不过是个孩子而已!什么,那小子在那班!行,我上!然后,凰羽学院里,上演着一场场师生斗争。晃眼间,四年的时间过去了,原本稚气的孩子,已经变得有些认不出来,这时,她的国家却传来,她的王爷爹爹被围困的消息,而那小子的家里也出事了,两人携手并肩闯关出去,从此失去消息!这一分离,会走向怎样的局面,再次相见,又会是怎样的辛酸?皇甫御风:冰儿,有爹爹在,没有人可以欺负你!谁欺负你,我跟谁翻脸。皇甫御琪:来来来,这个给你,有人欺负你,你就拿着去军机营搬救兵,一人一口口水,淹死他们!沐清歌:她是我唯一的爱徒,谁动了,就要付出代价!轩辕璟宸:(小时候)梅花为盟,长大后,娶你为妻!(长大后)老师,你走到哪里,朕就将这天下扩展到哪里,你最终只能呆在朕的怀抱里!赫连攸予:你个小狐狸,你怎么可以算计本阁!本文美男多多,炮灰多多,首先声明,若有人炮灰了,亲们就自制小妖人偶,每天吐口水,扎银针!简介先奉上,闪人!人物领养现在开始(要领养的大大给妖留言哟):领养者和被领养者情惠(冰墨枫)墨曦颜和落筱诗(轩辕璟宸)潇湘拂尘和leyuan77(沐清歌)伤弦月和月落孤星(赫连攸予)ihau和胡澄溪(皇甫御风)一溪风月醉(幽冥月)刘姐(飞羽)流着泪的水(楼夜雪)ojlyxm(沧野澈)傲雪(小雨)文修浩
  • 绝世仙芒

    绝世仙芒

    一朝穿越成修真界小菜鸟,她谨小慎微、步步为营。得仙府,入仙门,披着五行废灵根的外衣,漫步前行。筑基、结丹、元婴,看她如何一步步绽放出独有的仙芒。什么,天地封印?白幽璃怒了,敢挡我修仙之路“鸿冥,给我破了这天!”鸿冥半眯着眼睛:“主人,你太弱了!”------------------------------------------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
  • 你是我爱情的模样

    你是我爱情的模样

    大凡爱情皆是如此,千帆过尽,最终还是独自一个人,以爱之名,为爱祭奠。而心中,那个最初的模样,才是爱情的模样——五年前,苏堇陌飞蛾扑火,只为得到薄凉漠然的顾景西的爱。“我不介意在爱情里卑微,我只怕即使低到尘埃也得不到你的爱。”经历了一场患难与共,他们终究牵手。然而命运的不厚爱,因着一些莫名的误会两人芥蒂丛生。他出国,他们分开,她黯然神伤。五年后,不期而遇的重逢,蒙上了时光尘埃的爱情又该如何继续?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千古一帝

    千古一帝

    九霄诸天,以无上法力建立九幽血狱,少年叶东因一滴从天而降的鲜血,不但得到旷世功法,更是获得了开启血狱之能,成为血狱之主,从此之后,带领血狱亿万囚徒,踏上一条逆天之路!
  • 明察秋毫

    明察秋毫

    一树一菩提,一花一世界。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智慧往往隐蔽在这细微之处。睿智之人往往能通过些许的细节洞悉世界,通过细微的情感来感悟人生。阅读书中这些富含哲理,情节曲折,真挚感人的小故事,希望青少年朋友在成长的道路上能够培养出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让生命充满阳光和雨露,从而打造出成功、健康、理想、阳光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