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7600000052

第52章 《毛主席语录》的编辑 出版 修订与传播(3)

我驻某国使馆造反派,在大街上散发印有“造反有理”语录的传单,东道国提出抗议;我驻某国使馆造反派要在使馆屋顶上用霓虹灯制成语录牌,宣称要让这里的人民看到金光四射的毛泽东思想;去某国援建的工程人员中的造反派,要在工地上竖起一块“社会主义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的巨幅毛主席语录标语牌,当局不同意,他们集合抗议,与警方发生冲突,造成流血事件;我驻非洲某国使馆的造反派,在公共汽车里朗读毛主席语录,在街头向来往行人硬塞“红宝书”和毛主席像章,对拒绝接受的群众挥拳辱骂,引起群众愤怒。

1967年,我国500多名留学生回国,途经苏联,其中留法学生到红场高声朗读毛泽东关于反修防修的语录、与苏联警方发生冲突,挨了打,造成流血事件。其他留学生义愤填膺,成立了留学生总指挥部,准备组织汇集在莫斯科的百十名留学生,再次去红场“血战到底”。如不是接到了陈毅签发的特急电报,真要在“苏修叛徒集团老窝”中心开花了。留在巴黎的留法学生听说第一批回国的留学生在红场挨了打,立刻带上了刷子,提上了油漆桶,排着队准备到苏联驻法大使馆去刷写标语,走到半路就被法国警察截住拘留。我驻法大使亲自连夜给法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打电话,同时又派人到法外交部交涉。次日,法方才用囚车把被扣留学生押送飞机场,让他们立刻登机回国。

1966年,一个青年文艺小组赴法国访问演出,他们在每个节目表演前,都要先念一通毛主席语录。观众对此很反感,头两三个节目,还能忍受。以后每念一次毛主席语录,台下就发出一片嘘声,越念嘘声越厉害。大使馆的同志们看到这种情况,建议他们不必每一节目前都念语录,但文艺小组领导坚决不肯,说节目前念语录是宣传毛泽东思想的创举。台下喝倒彩,说明观众大多是资产阶级,敌人反对正说明我们是正确的。

五、因“红宝书”获罪的人们

林彪接替彭德怀担任国防部长并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后,提名罗瑞卿担任了总参谋长。和当时许多中央领导同志一样,罗瑞卿对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本人的宣传,对《毛主席语录》的编辑出版发行,做了很多推动工作。但罗瑞卿被打倒,也恰恰是毁在《毛主席语录》的问题上。

罗瑞卿主张宣传毛泽东思想,但对林彪提出的“毛泽东思想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顶峰”总觉得有些不妥。1965年的一天晚上,他打电话向毛主席的秘书田家英请教:“家英同志,你看那个提法在理论上站不站得住?”田家英当即斩钉截铁地说:“那个提法是错误的!”罗瑞卿问:‘错在哪里?’田家英说:“错就错在‘顶峰’这两个字上。因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科学,是真理,而科学的真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前进而不断发现,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的。所谓“发展的顶峰”,其含义很明显,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了毛泽东思想就到了头了,不再发展了。怎么能这样说呢?所以,‘顶峰’的提法,是违反科学的,违反辩证唯物主义的,是站不住脚的!”

罗瑞卿非常赞许田家英的观点。在对再版的《毛主席语录》送审会议上,罗瑞卿对《毛主席语录》的内容没有提出什么意见,但不同意“前言”中引用林彪的“毛泽东思想是最高最活的马克思主义”那句话。他说:“不能这样讲,最高,难道还有次高吗?最活,难道还有次活吗?最高最活,不好理解,外国人也不好翻译呀!”根据罗瑞卿的提议,正式出版时删去了林彪这句话。后来,罗瑞卿的指示传到了林彪那里,成了林彪用来置罗瑞卿于死地的借口。

1965年,林彪指使叶群跑到上海向毛泽东告罗瑞卿的黑状,导致12月8日到15日,中央突然在上海召开背对背批判罗瑞卿的会议。但在那次会议上,林彪没能置罗瑞卿于死地,因为毛泽东对林彪说:反对你,还没有反对我呢。就是反对我到长江里游泳,还是一片好意。

上海会议以后,林彪很快把罗瑞卿的所谓反对毛主席、反对毛泽东思想的材料送到了毛主席那儿。3月在北京召开了由毛泽东及军委常委参加的会议,就在这个会上,给罗瑞卿的问题定为反党反毛主席的性质。在罗瑞卿反对毛主席、反对毛泽东思想的“罪状”中,他反对《毛主席语录》前言中“最高最活”的话算是最重大的一条,尽管后来毛本人也明确指示今后不要用“最高最活”、“顶峰”、“最高指示”一类语言,但在林彪的陷害下,罗瑞卿没能因此减罪。

《解放军报》社的《毛主席语录》编辑人员,千辛万苦编辑了《毛主席语录》,为宣传毛泽东思想,为宣传毛泽东个人,作出了那样大的贡献,应该是劳苦功高吧。但其中一个编辑,在深夜校审“毛主席指示”时,不经意地在需要删去的毛主席像上画了个“×”,竟然连同一起校审的另外一名编辑,都被诬为“反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现行反革命”,大会小会批斗,关进牛棚,抓了放,放了抓,三进三出,成为“牛棚”元老。

另外一些因《毛主席语录》获罪的,情形更为荒唐和悲凉。

1968年初秋,北京某大学哲学系主任、有名的康德研究专家,由于席地而坐时,垫在屁股底下的笔记本中夹着一本《毛主席语录》,而被打成反革命。

总政治部直属单位有位同志,在参加会议时,不经意间把手中的《毛主席语录》插进了跷起的二郎腿的裤腿中,被“政治嗅觉特别灵敏”的人看见,当场大喝道:“我们这个会场出现了现行反革命!你们看!他把红宝书放到哪里去了!”当事人马上立起请罪,人们不依不饶,除现场批斗外,还继续进行政治审查。他惊恐万分,会后不久,跳楼而死。

还有个部队战士在抄写毛主席语录时,将“毛主席”误写成了“毛主度”而受到批判。

1970年2月,宁夏省会银川市“破获了一起重大现行反革命集团”,其中一个叫吴述樟的银川二中1968年毕业学生,在《毛主席语录》“再版前言”的“毛主席的指示,一句顶一万句”的旁空处,写过“放屁”二字,被判处死刑。

六、“红宝书”时代的终结

“文化大革命”10年,全国用于印制毛泽东著作的纸张仅1966年至1970年的5年内就用了65万吨,比1950年-1965年“文化大革命”前16年书籍用纸的总量(59.34万吨)还多5.66万吨。这仅是由国家出版社正式出版的毛泽东著作的用纸量,“文化大革命”期间群众组织等私自编印的毛泽东著作用纸则多得无法统计。

当时,社会上对“红宝书”多以公费购买、免费分发干部或作为奖品礼品、会议文件等形式分发,印数再多也满足不了需要,造成纸张、塑料等物资及印刷力的极大浪费。

1971年“九一三事件”之前,毛泽东开始厌恶林彪的过度吹捧,个人崇拜和“红宝书”浪潮开始降温。

中共九大以后,毛泽东对过分的、将为后人诟病的个人崇拜降温。他在审阅文件时,多次删去加在“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前面的“天才地、全面地、创造性地”三个副词。但是,林彪、叶群等却把毛泽东为个人崇拜降温的举措称为“伟大的谦虚”,同时把别人跟着毛泽东为个人崇拜降温称为反毛泽东思想。

在庐山召开的九届二中全会上,在毛泽东为个人崇拜降温的背景下,林彪联合陈伯达,坚持称天才,坚持设国家主席,引起毛泽东的极度反感。于是,毛泽东写了一篇批“天才论”的文章《我的一点意见》,随即开展批陈整风,敲山震虎,林彪知趣地停止了对毛泽东的大唱赞歌。

林彪曾经提出“大树特树伟大统帅毛主席的绝对权威”。1970年,毛泽东在南巡时便说:“什么‘大树特树’,名曰树我,不知树谁人,说穿了是树他自己。”这个“他”就是指林彪。

“九一三事件”之后,毛泽东继续保持了领袖权威的地位,但通过批陈伯达、批林彪,那种狂热的个人崇拜政治氛围开始降下来,“早请示,晚汇报”、“忠字舞”、“语录歌”等也逐渐降温,毛主席的著作还是要学,但已经不像林彪时期那样轰轰烈烈,作为“红宝书”的《毛主席语录》,其前述种种功用也大大降低。这种情况,慢慢持续到1976年粉碎“四人帮”。

1979年2月12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关于停止发行〈毛主席语录〉的通知》。该通知称:“林彪为捞取政治资本而搞的《毛主席语录》本,断章取义,割裂毛泽东思想,自发行以来,危害很大,流毒甚广。为了肃清林彪、四人帮的流毒,自即日起,新华书店、国际书店现存的中文版、民族文版和外文版《毛主席语录》本一律停止发行。”

从此,《毛主席语录》在书店的门市部中消失,“红宝书”时代结束。

同类推荐
  • 国家建设背景下的城市化战略:中美两国的经验

    国家建设背景下的城市化战略:中美两国的经验

    城市化是推动我国消费结构升级、产业结构优化、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城市化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当前,中国城市化道路正在发生变轨,即从以往的“以物为中心的城市化”开始走向“以人为中心的城市化”。作者综合对比了国家建设背景下的中美两国城市化进程,理出了中国城市化战略基本的历史逻辑或路径,得出了中美两国城市化殊途同归的结论。
  • 论自由代议制政府

    论自由代议制政府

    《论自由》主要从三方面论述了公民的自由权利。《代议制政府》是密尔政治学说的另一部代表作,是其多年致力于议会改革而形成的政治观点和实际建议系统化的结晶。
  • 能源博弈大战

    能源博弈大战

    以世界油气资源大势为背景,透过大国能源战略解读能源安全与能源外交博弈,针对科技进步下油气资源的延伸、替代能源的最新发展、各国对节能减排的共识、能源冲突解套以及国际合作中的求同存异、共谋多赢等问题,进行深入全面的论述,提出了独到新颖的见解。
  • 人大常用语汇释义

    人大常用语汇释义

    全书精选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大议事履职和常委会机关日常管理密切相关的百余个常用词条,内容涵盖人大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各个领域。本书按其内在逻辑关系分为政治学与法学基础理论、人大制度与人大建设知识、人大机关工作与人大业务知识三大部分,各个部分词条的选择注重包容性、相关性,尽量涵盖较多的知识点和信息量,便于读者系统学习和掌握相关概念与知识。词条的解释立足人大依法履职实践,结合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着重阐明其基本含义、核心内容和相关知识,同时回答人大工作中的疑惑,语言通俗易懂,内容具体实在。
  • 论美国的民主

    论美国的民主

    本书是法国政治学家、社会学家托克维尔在美国进行长期考察后写出的一部举世公认的世界名著。本书前半部分包括美国的种族状况、英裔移民带到北美的影响、美国联邦制的优点以及与其他国家联邦制的比较、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的关系、政党产生的原因、政治社团的作用、舆论的作用等方面;中心思想是阐明美国的民主、自由、平等是如何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体现的。下半部分是以美国的民主思想和美国的民情为背景分析了美国人的哲学观念、宗教思想、科学理论、文学、艺术、社会心理、民族性格等方面。
热门推荐
  • 鱼的声音

    鱼的声音

    由尹向东所著,为“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书系”之一。本书是一本中篇小说集,书中收入了《冬季爱情》、《陪玉秀看电影》、《晚饭》、《牧场人物小辑》、《相隔太远》、《城市的睡眠》等小说作品。
  • 地震大冒险(科学大探险)

    地震大冒险(科学大探险)

    布瓜博士、乐乐淘、小猴、苏拉来到了日本,遇到了把他们当绑匪的大少爷“横川一郎”,误会解开后他们成了很好的朋友。并决定一起去游历台湾,在那里他们又会遇到什么刺激的好玩的事情呢?打开本书与大家一起来游台湾吧!本书读者对象是针对5~16岁的儿童,在奇幻与冒险的故事中,激发他们探索与学习的兴趣。
  • 父王,娘亲被抢了

    父王,娘亲被抢了

    ★得推背图者得天下,而她就是推背图之主人。一夜疯狂的缠绵后,男人取走她的处子血。只为营救他心爱的女人。“做错事,就该付出代价!”终于,她逃出宫,而他却不知道,她便是那个拥有“推背图”的人。★六年后,他带领千军万马杀到她眼前。居高临下威胁道:“你已非处子之身,倘若跪下求本王,且赏你一妃之位。”突然,一颗小脑袋冒出来:“父王,我觉得还是你跪下求她比较现实哎!”“……”在她身后,竟站有五位身材高大的男子负手而立!
  • 锦年安好

    锦年安好

    【一念生,万劫覆】“我一直不相信有人会真的爱我。”这是朴安好的心魔。尤其是当她生命里唯一挚爱的好友张婧雅离开莲花渡以后,这种想法愈演愈烈。“我不会再相信任何人,我也不需要朋友。”然,十四岁那年遇见的爱穿花布衣裳的小春却说“安好,我从六岁那年开始就一直注视着你。”……还有接下来在朴安好身边渐次出现的时雨、朱槿、夏微凉、陆锦年、苏筱筱、刘宇涵……素色锦年,向来缘浅,奈何情深?
  • 行走在心灵深处

    行走在心灵深处

    《行走在心灵的深处》,更像是作者的心路历程,涵盖了这些年一路走来的所思、所想、所感、所爱。在每一篇真情流露的文章背后,都充满了作者对家人和朋友、工作与生活的由衷感激。
  • 琴洛天下:鱼妃,不许玩暧昧

    琴洛天下:鱼妃,不许玩暧昧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她,倾国倾城,清冷深情他,君临天下,铁血无情他等待她千年前世未能相守,今生绝不相离美男们,别玩暧昧!我家男人不好惹~他最大的情敌是谁?这个么……你猜?伊琴仰望碧海蓝天,眼神深情款款,坚定的道:“洛,没有人能阻挡我们相爱,你一定要等我!”洛,我的夫,我用七魄换你我同生同死,我用三千银丝换你我一生一世,我用痴傻一回换你我缱绻千年
  • 恶女从良

    恶女从良

    族中姐妹,费心费力帮她出谋划策,她以为是真心待她,不过是一步步将她推进恶女的深渊,毁掉她的名声,成了勋贵世家眼里的恶女。重生回到开始,她要改过自新。任她如何贤淑,恶名仍与京城的恶少们并肩而立,元喜抚额感叹:闺秀难为啊。恶女从良翻身史,更是恶女与恶少们的故事。新文《女配是重生的》前世她被荣华富贵迷花了眼,堕落一生。今生不想再重蹈覆辙,势要将那颗虚弱的心泯灭掉,重生后就算当个女配也要拥有精彩的人生。大家多多支持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好景良天

    好景良天

    暴有修改的宠妃,霸道闷骚的皇帝,穿越版《金枝欲孽》剑出江湖,皇宫震动。皇宫女人,没有最狠,只有更狠!
  •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

    还原生活细节的规律,寻找现实背后的真相。本书通过简洁明了、幽默风趣的方式将那些高深的经济学道理用平白易懂的解释娓娓道出,让你摆脱啃大部头经济学著作时的费力和烦躁,随时随地在享受阅读的乐趣中学会有用的经济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