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6200000008

第8章 藩镇大裂变(3)

他这个“撤离东京、退守河阳”的战略,恰恰是把军事和政治两方面都兼顾到了。我们都还记得,当初高仙芝和封常清之所以掉了脑袋,就是因为只单纯考虑军事,从洛阳一下子退到潼关,“无故弃守五百里”,丝毫没有顾及到这么做在政治上犯下了多么严重的错误。假如李光弼没有汲取前车之鉴,势必重蹈高、封二人的覆辙。

李光弼说完后,韦陟没有反驳,但另一个将领却提出了质疑:“洛阳是帝京,岂能如此轻易就放弃了?”

李光弼用眼角的余光扫了他一眼,说:“若要守洛阳,则汜水、崿岭(今河南登封县南)、龙门(今河南洛阳市南)等要害之处皆应派重兵布防,你身为将军,你倒是说说看,依目前的形势该怎么守?”

那人眨巴了半天眼睛,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李光弼随即发布军令,命韦陟带着东京的所有文武官员及其家眷,即刻西行入关;命河南尹李若幽负责疏散百姓,出城避难;最后,李光弼又命将士把城中所有的重要物资全部运往河阳。

李光弼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要把洛阳变成一座空城。

洛阳军民有条不紊地撤离时,李光弼亲率五百名骑兵殿后。当时,史思明的前锋已经逼近洛阳东门的石桥。将士们请示李光弼该走北门还是走石桥,李光弼神色自若地说:石桥。

当天夜里,李光弼命全军燃起火把,保持着威严整肃的军容,缓缓向河阳方向行进。燕军的前锋部队在后面紧追不舍,却始终保持着一段距离,不敢迫近。最后,燕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唐军渡过黄河,从容进入河阳。

这一年九月二十七日,史思明兵不血刃地占领了东京洛阳。

然而,他得到的只是一座空城。

史思明也知道洛阳无险可守,便在白马寺附近扎营驻守,并在黄河南岸修筑了一座月城(半圆形的堡垒),与李光弼对峙。

冤家路窄。

这两个老对手又见面了。

史思明来势汹汹,志在必得,一心想速战速决。

而李光弼则气定神闲,坚守不出,准备跟史思明打一场持久战。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说实话,对于李光弼这个老对手,史思明还是心存忌惮的。他打了大半辈子仗,佩服的人不多,畏惧的人更少,而让他又恨又怕的,也许就只有李光弼一个了。

不过,李光弼也不是没有弱点。

相对于擅长野战的史思明而言,李光弼更善于守城,野战方面并不占优势。在史思明看来,只要能把李光弼诱出城外决战,自己就有很大的把握取胜。所以,他并不急于攻城,而是派人天天到河阳城下骂阵。

当时,史思明麾下有个叫刘龙仙的将领。此人自恃骁勇,特别嚣张,常常单人独骑在河阳城外叫骂,把李光弼的十八代祖宗挨个问候了一遍,而且骂人时还摆出了一个非常夸张的姿势——把一条腿翘到了马脖子上,另外那条腿还一晃一晃的,一脸欠抽的表情。

刘龙仙的挑衅很快就把唐军将士给惹毛了,可李光弼却不愠不怒,对此视若无睹,置若罔闻。

当然,李光弼不生气,不等于他对刘龙仙没有办法。

一连几天,李光弼只是冷冷地站在城头上欣赏刘龙仙的表演。直到身边将士都快忍不住了,李光弼才忽然开口,问左右说:“谁能干掉这小子?”仆固怀恩马上请战。李光弼说:“杀鸡焉用牛刀!这不是大将该干的事。”左右随即推荐了一个叫白孝德的偏将。片刻后,白孝德奉命前来,坚决要求出战。

李光弼问:“你要多少人?”

白孝德答:“在下一人足矣。”

李光弼很赞赏他的勇气,可还是坚持让他带兵出战。白孝德略为沉吟,说:“那我就带五十个骑兵做后援吧;另外,请大军擂鼓呐喊,为我助威。”

李光弼拍拍他的后背,亲自送他出城。

白孝德手提长矛,策马从浅水处涉河而过。他刚走到一半,城楼上的仆固怀恩就对李光弼说:“白孝德赢定了。”李光弼说:“还没交手,你怎么知道?”仆固怀恩说:“看他跨马揽辔时气定神闲的样子,就知道他已成竹在胸了。”

刘龙仙望见河阳城中慢条斯理地走出一骑,压根没放在眼里。等到白孝德靠近,刘龙仙正准备拍马迎战,却见白孝德向他摇手示意,好像不是要来过招的。刘龙仙满腹狐疑,只好停在原地。白孝德继续走,一直走到离刘龙仙大概十步远的地方,才勒住缰绳,开口跟刘龙仙说话。

刘龙仙耐着性子听了几句,还是没搞明白他想干什么,索性扯开嗓子接着骂。白孝德沉默良久,突然圆睁双目,厉声喝问:“叛贼,你可识得我?”

“你是谁?”

“我,白孝德也。”

“嘿嘿,”刘龙仙冷笑,“白孝德是哪里来的猪狗?”

白孝德大喝一声,手中长矛飞动,身下坐骑像离弦之箭一样冲向刘龙仙。见白孝德动手,河阳城上立刻响起震天战鼓,早已等在城门后的五十骑也紧跟着飞驰而出。刘龙仙大惊失色,想射箭也来不及了,只好掉转马头,企图绕过河堤逃跑。

可是,他已经逃不掉了。

白孝德距他只有十步远,拍马一跃就到了他的身后。刘龙仙只听见背后响起噗嗤一声,然后下意识地低头一看,一杆长矛已经从他的胸口穿出……

片刻后,白孝德策马回到了河阳城下。他回来时还是跟出去时一样,气定神闲,不慌不忙。只是手上已经多出了一样东西——刘龙仙的首级。

河阳城上的唐军顿时欢声雷动。

而在南岸远远观望的燕军官兵则目瞪口呆,一脸惊骇。

他们亲眼目睹了刘龙仙被白孝德斩杀的全过程。仿佛就在电光石火之间,这个自恃悍勇的“骁将”便已身首异处了。

看来,刘龙仙充其量就是个“嚣将”,而不是骁将。

史思明的诱敌战术被挫败后,很快又想出了一招。

这一招叫心理战术。

由于燕军的战马大多膘肥体壮,所以史思明就命士兵从中挑出了一千多匹,让他们每天牵着这些战马到黄河南岸的沙洲洗澡,以此炫耀燕军铁骑的战斗力。

为了表示自己战马的数量很多,史思明就让士兵们每次只牵几百匹出去,然后一批一批轮流洗。如此从早到晚,循环往复,哪怕每匹马都洗上几十遍、洗脱了皮也在所不惜。此外,为了体现战马的壮硕,史思明还特意交待:一定要挑选公马。

看着对岸那些膘肥体壮的北地良马,河阳城上的唐军官兵都恨得牙痒痒。可他们还是不得不承认——燕军骑兵的优势的确远远胜过唐军。

可是,忽然有一天,史思明的士兵却哭丧着脸回来报告,说今天一大早,所有战马一跳进水里就争先恐后地游向对岸,然后撒着欢儿跑进了河阳城,一匹也没剩下。

史思明勃然大怒,惊问原由。

士兵说,唐军把他们的马也牵出来洗澡了。

史思明百思不解。他们洗他们的,咱们洗咱们的,为什么咱们的马偏偏就要撒着欢儿跑进人家的城里?

士兵接下来的回答让史思明一下子恍然大悟。

士兵说:因为人家牵出来的是母马。

士兵还说:人家的母马还一个劲地叫唤。

史思明目瞪口呆,半天说不出一句话。

此刻,李光弼正在河阳城里一边拍着那些北地良马的肥膘,一边笑得嘴歪。

唐军牵出去洗澡的那些母马之所以会拼命叫唤,是因为李光弼叮嘱士兵们,一定要挑那些刚刚下过马驹的母马。所以母马们出城后,其实是在呼唤自己的马驹,并不是在跟对岸的公马唱情歌。可那些公马偏偏会错了意,受不了声声呼唤的“诱惑”,因此才会急不可耐地涉水而来,主动“投奔”了唐军。

史思明聪明反被聪明误,顿时恼羞成怒,决定对河阳发起进攻。

不过,在对河阳发起强攻之前,史思明决定先出动水军,烧毁唐军铺设在黄河上的浮桥。

史思明之所以打浮桥的主意,跟河阳城的独特结构有关。

河阳不只有一座城,而是有三座:北城、中潬城、南城;北城位于北岸,中潬城位于黄河中间一块较大的沙洲上,南城位于南岸;三座城以浮桥相连,彼此呼应。历史上称之为“河阳三城”。

自河阳三城渡桥而南,可直逼东京洛阳;渡桥而北,可直趋上党、太原;往东北方向,又可直趋邺城,进入燕、赵。由于河阳具有如此独一无二的地理位置和城池结构,所以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更有学者将河阳称为“中古时代南北交通之第一要津”。

因此,只要烧毁黄河上的浮桥,史思明就能切断河阳三城之间的联络,然后将唐军各部各个击破。

数日后,史思明出动了数百艘战船,从黄河上游顺流而下。在这些战船前面,是一整排燃烧着熊熊大火的“火船”。按照史思明的计划,这些火船一靠上浮桥,便可迅速将浮桥引燃,紧随其后的数百艘战船再一拥而上,就能把中潬城团团包围,从而让河阳三城的唐军陷入各自为战的境地。

不过,李光弼是不会让史思明得逞的。

他早就料到史思明会打浮桥的主意,所以事先命人准备了数百根长杆,每根的长度都超过百尺,末端固定在浮桥的巨木上,长杆尖端裹上了坚硬的铁叉。

当燕军火船靠近浮桥时,长杆尖端的铁叉立刻叉住火船,令其动弹不得。片刻间,燕军火船立马“玩火自焚”,全都烧成了灰烬。后面的战船一到,照旧被铁叉死死叉住。而唐军早就在浮桥上设置了投石车,一块块巨石砸向燕军战船,要么把燕军士卒砸成肉酱,要么将战船砸出一个个大洞。最后,燕军战船大部被击沉,剩下的几艘慌忙掉头,灰溜溜地逃了回去。

史思明一连出了三招,可每一招都被李光弼轻而易举地化解了。

这就叫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这就叫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史思明还有没有第四招?

有。经过一番痛定思痛,史思明又出了第四招——断唐军粮道。

当时,河阳的粮草和补给都是从关中运来的,史思明为了截断唐军粮道,出兵扼守了河阳西面的河清(今河南济源市南黄河渡口)。李光弼得到情报,立刻率部进驻野水渡(今河南孟津县北黄河渡口),在北岸安营扎寨,与南岸的燕军遥遥相望、针锋相对。

一听说李光弼亲自出马,史思明忍不住发出了一阵狂笑。

李光弼啊李光弼,没想到你这只老马也有失蹄的时候。

他当即召来麾下猛将李日越,说:“李光弼擅长守城,短于野战,而今突然出现在野外,要活捉他有如探囊取物。你率五百名精锐骑兵,连夜渡过黄河,给我把他抓住,抓不到就别回来见我。”

然而史思明并不知道,就在他自以为得计的时候,李光弼已经布置停当,悄悄返回了河阳。

就在离开野水渡前,李光弼特意交待守将雍希颢:“敌军的李日越、高庭晖都是力敌万人的勇将,史思明必定派他们其中一人前来劫我。我现在就走,你们在此设下埋伏。敌军一来,你们无须与之交战;敌将投降后,就带他一道来见我。”

雍希颢闻言,不禁在心里哑然失笑。

不用跟敌人交战,敌将就会自动投降?李大人啊,您是不是被暂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了,天下哪有你说的这等便宜事?

然而,雍希颢做梦也不会想到——天下居然就有这种便宜事!

次日凌晨,当李日越带着五百骑兵偷偷摸到唐军营寨前的时候,四周突然响起一片喊叫声和口哨声。李日越知道,中埋伏了。他想起史思明的命令,无奈地向唐军喊话:“司空(李光弼的中央官职)在不在?”

雍希颢笑着说:“昨晚就走了。”

李日越问:“营里有多少人?”

雍希颢答:“一千人。”

李日越又问:“将领是谁?”

雍希颢报上自己的名字。李日越沉吟良久,对部下说:“今天活捉不到李光弼,就算抓到雍希颢回去,我们也死定了,不如归顺。”

看着李日越和他的五百部众放下武器走进唐营的时候,雍希颢不得不承认——一切都被李光弼料中了。

李日越投诚后,李光弼马上将其引为心腹。很快,高庭晖也率部来降。事后有人问李光弼:“为何那么容易就收服了史思明的两员大将?”李光弼说:“人之常情。史思明一直深憾他没有机会跟我野战,听说我在野外,料想定能将我俘虏,所以对部将下了死令;而李日越抓不到我,势必不敢回去,只有投诚一路;至于高庭晖,他的勇气和才干都在李日越之上,听说李日越深受我的信任,自然不愿落于其后,所以只能跟着归降。”

由于李光弼的保荐,降唐后的李日越连跳数级,被朝廷封为右金吾大将军。高庭晖也受封为右武卫大将军,官秩是正三品。而他在史思明帐下时,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五台府果毅,官秩是正六品。

鏖战河阳

史思明连连受挫,偷鸡不成反蚀了好几把米,其愤怒可想而知。

十月中旬,史思明终于下令对河阳发起强攻。

他的首攻目标是河阳南城。

当时,南城的唐军守将是郑陈节度使李抱玉。李光弼问他:“将军能不能为我坚守南城两天?”

李抱玉没有回答,而是反问:“两天后怎么办?”

李光弼说:“两天后救兵不到,任你弃城。”

李抱玉当即允诺。原本他还以为李光弼一定会给他下死守的命令,没想到居然只要求守两天。李抱玉顿时如释重负——两天一晃就过了,这任务太容易了!

然而,直到燕军开始攻城,李抱玉才意识到这两天有多么漫长。因为燕军在此前频频受挫,自上而下都憋了一肚子闷气,如今一开打,郁积多日的怒火发泄出来,其战斗力远远超出李抱玉的意料,完全可以用“可怕”两个字来形容。

燕军像疯了一样,攻势一波接着一波,完全不给唐军丝毫喘息的机会。从这天清晨到黄昏,燕军的进攻一刻也没有停止。尽管李抱玉一直率众奋力死战,可坚持到夜幕降临的时候,唐军的防线还是被撕开了好几个缺口,燕军从缺口处纷纷涌入……

李抱玉万万没想到——原来坚守两天的任务是如此艰巨!

因为他连一天也没守住。

眼看城陷在即,摆在李抱玉面前的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战死,要么投降。

情急之下,李抱玉近乎绝望的脑中忽然灵光一闪,发现自己还有第三种选择。

他随即派人去向燕军请降,说:“我军粮草已尽,请允许我们明晨出降。”

史思明闻言大喜,当即下令停止进攻。

然而,到了第二天早上,唐军既没有竖起降旗,也没有打开城门。史思明在城外等了老半天,才意识到自己被李抱玉忽悠了。

是的,就利用这一个晚上的时间,李抱玉已经在城防的几个缺口处重新修筑了防御工事。安心休息了一夜的唐军官兵也已精神抖擞地进入阵地,在各自的战斗岗位上严阵以待。

史思明咬牙切齿地下达了再度进攻的命令。

可这一天,战场上的形势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因为燕军经过昨日疯狂的进攻之后,士气已有所衰竭;而唐军官兵都相信只要再坚守一天,援军必到,所以人人斗志昂扬。

观察到燕军士气已经大不如昨时,李抱玉决定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他一边率众抵挡燕军的进攻,一边大胆地派出一支精锐骑兵,悄悄绕到了燕军的背后。当这支奇兵对燕军发起突袭的同时,城中守军也随之杀出,迅速对燕军形成前后夹击之势。

史思明万万没料到,昨天被他打得毫无还手之力的唐军居然还敢主动出击。他暴跳如雷,匆忙组织反击。可在唐军的前后夹攻之下,燕军的建制一下子被打散了,兵找不到将,将找不到兵,最后被唐军打得大败,只好纷纷溃逃。

史思明拿不下南城,只好命宰相周挚率部转攻中潬城。

此城由李光弼亲自驻守。中潬名义上叫城,事实上并没有像普通城池那么高的城墙。它四周仅有高度及人肩的矮墙,称为“羊马城”。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讲,中潬城不能算城池,充其量只是一座营寨。

同类推荐
  • 三国神医

    三国神医

    医者只可医人,而王者却可以医天下。一个现代男子穿越后来到三国,看他如何作为一个医者医遍三国猛将牛人,又如何作为一个王者救治病入膏肓的大汉民族。不一样的三国,不一样的梦,不一样的穿越,不一样的医者。
  • 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研究夏商西周时期的社会性质,是本书着重注意的地方。专家们关于古史分期问题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很大进展。本书试图从正面进行阐述,提出一些与以往不同的看法,以论证夏商西周的社会性质问题。
  • 变革风生(1980-1989)

    变革风生(1980-1989)

    本书综述了记载了自1980年至1989年以来中国近代历史大事件。
  • 一寸河山一寸血3

    一寸河山一寸血3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讲述了中国正面抗日全史。它也是离新中国最近的历史,那是个社会结构、思想经济全面动荡转型的时代,新中国就是从那里走来,而我们就生活在新中国里,我们之所以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与那个时代密不可分。了解它,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这个时代。本书以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变为发端,以东北沦丧为起点,再现十四年抗战历史背景下的风云人物、精彩往事。本书犹如一部恢宏的画卷,作者以或幽默、或深沉、或激越、或悲壮的笔调,带你走近张作霖,走近蒋介石,走近汪精卫,领略他们曾经有过的铁甲与鲜花,情义与权谋,眼泪与欢笑,欣慰与悲怆。本册为第3册,主要讲述了1937年到1938年,抗日战争防御阶段的历史。
  • 拔剑

    拔剑

    三国之后,中原大地尸骸遍野,人口锐减;到了西晋,又发生了八王之乱。北方游牧民族乘机南下烧杀抢掠。汉人从2000万急剧下降到400万。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五胡乱华。
热门推荐
  • 妙语连珠

    妙语连珠

    面对形形色色的难题和困境,开动脑筋,运用智慧,往往就能找出答案,想出对策。“先有故事,后有智慧”。智慧故事是青少年不可不读的经典之作。故事,是通往智慧殿堂的使者,引领我们透过一扇扇明亮的窗口,引领你走向人生的辉煌。故事,是连缀智慧的闪亮珠玑,折射出哲人思想的光辉,照耀着你的人生成功之旅。一个故事就是智慧长河中的一朵涟漪,也许它不能改变这条河流的方向,但它会以自身的灵性让你在阳光的滋养中聆听智慧流过的声音,早日抵达你人生的巅峰。轻松阅读精彩的故事,聆听哲人的忠告,让智者的思想浸润我们。
  • 先离厚爱

    先离厚爱

    莫绵和邱承的婚姻,从门当户对开始,最后也只剩下门当户对。索然无味的婚姻,一旦点了那么一根导火索,“砰”,也就走到了尽头。*离婚前莫绵说:谁不离,谁孙子。邱承说:好,明早9点,民政局,别迟到。*离婚后莫绵说:我能没人要,男人一把把多的事,哼!邱承说:你绝对没人要,那些男人我收了。离婚之前,他是个性取向正常的男人,离婚之后,他的性取向开始匪夷所思,专挑男人下手,而且只挑她看对眼的男人。当她终于对他这个“三儿”忍无可忍,杀上门去,才发现,这是一场有去无回,去了就别再走了的温柔游戏。推荐自己的文《总裁之豪门弃妇》
  • 亲历梦中缘

    亲历梦中缘

    心灰意冷如她,为摆脱失去挚爱之痛,毅然赴死,却不料一朝穿越,反而陷入另一场爱情漩涡。运筹帷幄如他,一向冷静自持,肩负君主重任,朝堂后宫不曾乱过一丝分寸,却唯独在她面前步步意外。她不爱他,他知道。他想要她,她知道。两颗游离徘徊的真心,到底是否能够殊途同归?
  • 老婆使用手册(升级版)

    老婆使用手册(升级版)

    你了解你的老婆吗?是否想过要了解她的一点一滴。有没有想过老婆对你的真切感受。本书将带领你深入走进老婆的内心世界,零距离接触老婆的心底秘密,并简单而真切地看清老婆的真实面目。
  • 向上的力量

    向上的力量

    会是一家怎样的企业,在百年的岁月洗礼和世事变迁中,持续平稳地发展?又是一家怎样的企业,自1987年被引入华文世界后,一发不可收拾,连续 15 年获得全世界卡内基训练业绩第 1 名。黄皮肤黑眼睛的受训者,带着卡内基方法,排除焦虑,缓解压力,在更好的人际关系获得进步和成功。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武碎虚空

    武碎虚空

    武道之路万法归一,只为求得破碎虚空,白日飞升。但武者万千,天赋各有不同——有的擅长修炼,一日打坐,顶的上旁人百日之功;有的擅长火焰,天生便能操控自然之火;更有甚者,天赋绝伦,能在战斗中暂时提升自己的武道等级,发挥出越级杀敌的力量……这种武者的天赋,在九州大陆被称之为‘武魂’!……嗯,这本书讲的,就是一个猎取武魂,夺取武者天赋为己所用的故事……现在,带上猎魂手册,跟着以做生意从来不交税为荣的沈大祸害,一起华丽丽滴穿越吧!
  • 不凶不吼教出好孩子

    不凶不吼教出好孩子

    孩子有如一棵小树,需要家庭的温暖来呵护,需要赏识的阳光来照耀。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珍贵的存在,他具有独立的个性,也应有最适合他的教育方式。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有的孩子对父母的批评不以为然,对表扬也毫不在意,父母的话似乎起不到一点作用了。造成这种恶果的原因是,在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企图用大吼大叫的方式来驯服孩子。实践证明,用冷静的方式对孩子进行管教,远远胜过大吼大叫的教育方式。家长如果能把精力放在控制自己的行为上,而不是控制孩子的行为,得到的教育结果会出乎意料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