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5000000003

第3章 不做“长安十大高僧”,反生西行取经之心(2)

法常、僧辩两位法师犹豫了片刻,还是点了点头。于是,三人走出大庄严寺,向西边走去。大总持寺与大庄严寺都是皇家寺院,规模相当,只有一墙之隔。其住持慧迁大师自幼出家,师从隋初六大高僧之首的慧远,研习《十地经论》长达十二年,是地论学派的代表性人物。而今,慧迁作为地论学派的一代宗师,无论是在京师乃至全国,无人能与之比肩者。说话之间,他们三人已经走近了大总持寺方丈。远远的,他们看到年近八旬的慧迁老僧满脸微笑,站立在方丈门前的台阶之上。他就像预先得到了通知,所以提前出来迎接玄奘他们的造访。见礼寒暄一番之后,四人进入方丈之中的会客室,玄奘他们三人心中更是暗暗惊奇:室内正中茶桌上,已经氤氲着一炉檀香,四杯清茶分主客各就其位,似乎在等待他们的到来。难道,这位前辈高僧真的能未卜先知,早已知道了他们的到来?主客落座,慧迁大师端起茶杯,淡淡一笑,颇有意味地说道:“请用茶。同一锅茶汤,看看你们各自能品出怎样的味道。”天哪,难道这老人家连他们的心思、他们来访的目的,也知道得一清二楚、明明白白?既然如此,玄奘也就不再犹豫,一股脑地将自己心中的疑惑通通倒了出来:众生的佛性是始有还是本有?第八识阿赖耶识(① 人有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意为“我”。)是妄是净?地论师与摄论师纷争百年,究竟谁是谁非……没想到,慧迁大师总是笑而不答,一个劲儿请他们喝茶。等三碗茶汤进肚,老人家说道:“老僧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登塔了。三位是不是有雅兴陪我登高一望?”

尽管满心的疑惑不解,玄奘他们还是客随主便,随着慧迁大师来到了大总持寺巍峨耸立的木塔下,开始登临这座高达三百三十尺的佛塔。慧迁老人已经七十九岁高龄,但依然精神矍铄,步履矫健,登楼梯如履平地。大总持寺塔,是一座阁楼重叠式木塔,四角飞檐凌空,层层回廊环绕,所以,登此塔可以将四周景色尽收眼底,且移步换景,高低不同。许是美景怡人心性,许是高僧慧迁的摄受力神奇,他们并没有感到劳累就已经登上了木塔最高层,徐徐绕廊眺望。

时令已近九月,长安城外秋色正浓,高高低低的山丘上霜叶初红,远远近近的井邑人家隐约树色之中。夕阳斜照,渭川之竹仍旧翠绿;炊烟袅袅,田中农人已然归心。

慧迁老和尚指着塔外的景色说道:“最初,站立在高塔脚下的时候,我们的视野只能局限在大总持寺的范围之内。随着我们的步步登高,眼中所看到的范围越来越宽阔,而现在,当我们到达了高高的佛塔绝顶,不但偌大的长安城尽收眼底,而且连渭、湄、泾三河交汇,终南的翠华山峰,西边的咸阳古道,东方的骊山之姿,都看得一清二楚。同样的道理,对于佛教经典,我们每一个人戒、定、慧三学的修学程度不同,自然而然地就会产生不同的理解。”

玄奘恍然大悟:原来,老和尚不回答他们的提问,而让他们前来登塔,是为了让现实说法。玄奘很有体会地说道:“是的是的,就是同一个人,随着自身学问的积累、修养的深厚、境界的提高、视野的开阔,也会产生新的体悟。”

慧迁老人淡淡一笑,没有再说话。

落日熔金,暮云合闭。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于是,他们一行开始下塔。临到塔底,慧迁大师突然说道:“群盲摸象的故事,想来你们都耳熟能详吧?”

自从佛教传来,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曾听说过这个故事:

昔日,国王让一群盲人摸象,然后报告大象的模样。摸到大象鼻子的盲人首先报告说大象像一根弯曲的车辕,摸到大象牙齿的说大象长得像长长的木杵,摸到大象耳朵的说大象长得像簸箕,摸到大象脑袋的说大象长得像一口大鼎,摸到大象肚子的说大象如一面墙壁,摸到大象腿的人说大象是一根柱子,摸着大象脚印的说大象像石臼,摸着大象尾巴的说大象像扫帚……每一个盲人都理直气壮、坚定不移地认为自己是唯一正确的,而其他人都错了,彼此争论不休。

慧迁老和尚问:“你们想过没有,佛陀为什么要在佛典中反复讲述这个简单的故事?你们谁还记得那位国王最后所说的偈子?”

玄奘博学强记,所以随口诵出:“诸盲人群集,于此竞诤颂;象身本一体,异相生是非。”

慧迁大师点点头:“或许我们都觉得那些盲人可笑、可怜、可恨,其实,不管是在学习佛法上,还在社会生活之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盲人。我们的知识是片面的,认识是有局限的。就算你已经把一个方面的事物研究得十分透彻了,可是对于世界或宇宙而言,还是等同于‘盲人摸象’。所以,我们永远不要自以为是,不要少得为足,不要以偏概全,不要以自己的管窥之见否定其他。”

僧辩法师不禁脸红了起来。他双手合十,向慧迁大师深深鞠躬,道:“老和尚教训得是,晚辈知错了。”

慧迁老人却说道:“你何错之有?不但你没有错,连那些盲人也没有错。”

“啊?”众人心里不由得惊叫一声。老和尚莞尔一笑,接着说:“从他们的角度来说,他们都是对的。每一个人的认知虽然有局限,但经验与知识是可以积累的。若是将所有盲人心目中的‘大象’组合起来,他们也就‘看见’了真正的大象。因而,在修学佛法、追求解脱的路途上,我们必须谦虚,包容,不偏激,不固执己见,就能一枝一叶地掌握真理的大树,一锹一铲挖掘出隐藏的规律。”

众人频频颔首称是。说话之间,他们已经下到了地面上。法常等人刚想告辞,慧迁老和尚说:“大家一定口渴了,还是到老衲的方丈歇息片刻吧。”

既然前辈发了话,他们便依教奉行。方丈之内,侍者已经备了茶。大总持寺塔高达三百多尺,一上一下,很是出了几身热汗,所以大家便畅饮起来。然而,玄奘却手拿着茶杯发愣,心儿魂儿好像挂在了高高的塔尖上没有带回来。慧迁老和尚慈祥地问道:“玄奘,你在想什么?”

玄奘一怔,不好意思地笑笑,然后说:“大师,南北两道的观点之所以产生差别,是不是与中国僧人不精通天竺文字,不能直接阅读佛典原文有关?”

慧迁老和尚郑重地点点头:“大有关系!到目前为止,中国的佛经翻译,大都以天竺或西域僧人为译主。因而,对于佛教义理的差异,中国僧人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比如,同一部《十地经论》,勒那摩提与菩提流支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认知?我们因为不能直接阅读原典,两眼一抹黑,只能人云亦云。”

“这就是说,如果精通梵文,就有可能从原典中找到南北二道的分歧渊源,并消而弭之,协调统一起来?那么,佛法的一味之旨,就不会产生歧义了!”玄奘的口吻很是有些兴奋。

慧迁老和尚不答反问:“玄奘法师是否有此志向?”

玄奘神色颇为窘迫,喃喃说:“弟子年幼无知,才疏学浅,如何能担当得起这般历史重任?我……”

慧迁老和尚打断道:“玄奘,你何必妄自菲薄呢?你能断然拒绝了‘长安十大德’的名号,主动放弃入禁围主法,说明你不为名利所惑,是真正身出家、心出家的沙门(① 出家修道者的通称。),仅此一条,就令老僧我汗颜!另外,自古英雄出少年!你年轻,并不是短处,而是大有可为的前提。玄奘啊,等你到了我这个年纪,不管干什么都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若是心中仍然存有疑惑,将会抱憾终生。所以,为了佛教的千秋大业,你必须敢于担当。”

玄奘使劲点了一下头。

法常法师想了想说:“今日听了老和尚的一席话,晚辈我也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比如自从南北朝以来,许多义学沙门专门从事一经一论的研究与弘传,从而形成了许多学派,如毗昙学、地论学、成实学、涅槃学、摄论学、俱舍学等。这固然学有专长,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毕竟是一孔之见、一家之言,人为地增设了许多屏障,阻碍了相互交流。比如地论学与摄论学,本来都是天竺大乘瑜伽行派的著作,传到中国之后,反而分裂成了不同的学说。”

慧迁老和尚说:“这与我们的经典翻译现状有关。佛教东渐六百多年来,虽然前辈们翻译了大量佛典,但依然缺失很多。尤其是新兴起的大乘佛教,更是缺乏系统、完整的引入。”

玄奘道:“若是能完整系统地将大乘瑜伽行派的著作翻译过来,大家能够得见全豹,自然而然就不会固执己见,各执一端了。地论、摄论也就能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统一起来了。”

慧迁老和尚欣慰地说道:“这就要靠你们年轻人发奋努力了。遗憾的是,老僧垂垂老矣,等不及了,无缘得见那番盛景了。”

僧辩说:“老和尚,从今天登塔的情况看,您老人家的身子骨比我们还壮实,起码能再活三十年。”

慧迁老人说:“古人说,老之不死谓之贼。有生就有死,我可不想成为老妖精。再说,人的死亡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犹如秋天的落叶,虽然没有春花盛开的灿烂,但其飘逸潇洒,却有着独特的魅力。”

玄奘说:“老和尚,您要学僧敢于担当,学僧将来也要等您印证才行呢。”

慧迁笑道:“玄奘,你放心,老僧我虽然看不到你慧日临空的盛况,但不会抱憾。老僧要先到兜率天(① 六欲天之四。此天有内、外两院,内院是弥勒寄居于欲界的“净土”。)弥勒内院,听弥勒尊佛讲经说法去了。”

说完,慧迁老和尚竟一一与大家告别,吩咐侍者为他准备一盆热水。

老人家沐浴更衣,在佛像前焚香之后,双腿盘起,跏趺而坐,脸上洋溢着一种安详、怡然而又神秘的微笑……静,

无边的寂静。方丈之内,唯有一缕淡淡的香烟袅袅上升,飘逸而出,散向辽远高邈的天空……

慧迁大师入灭了。

同类推荐
  • 修得慈悲心,福报自然来

    修得慈悲心,福报自然来

    何谓慈悲?慈爱众生并给予快乐(与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拔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慈悲是一切德行的根源,慈悲是无量智慧,慈悲是大爱。能感知一切众生的痛苦,能善待一切众生,并有想帮一切众生摆脱痛苦的心,就是慈悲心。慈悲心包括放下执著心、保持正心、宽容心、随缘心等。本书共分八篇,以佛学思想为核心,分别从善念、放下、静心、做事、宽容、智慧、平常心、随缘八个方面,讲解了慈悲给我们带来的福报以及怎样修得慈悲心。书中还有“佛陀格言”、“禅机妙语”、“佛家典籍”、“佛心故事”等版块内容,使读者能更好地了解和感悟佛法。我佛慈悲。慈悲即佛。佛即慈悲。
  • 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

    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

    生本来就是活也苦,死也苦,有钱没钱都痛苦,但很多人就不明白这一点,遇到一点违缘就怨天尤人:“老天太不公平了!为什么我这么倒霉,所有的不幸全落到了我的头上?”却不知轮回的本性即是如此。《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是一本帮我们解脱生老病死之苦的珍宝之书,里面讲了很多藏传佛教中解决各种痛苦的不同方法,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经常串习,所有困难都会迎刃而解,消除痛苦轻而易举。无论是事业、家庭、爱情,全都变得一帆风顺。把它请回家,就好像与佛陀朝夕相处,一呼一吸都得到了加持,不仅今生拥有不可思议的好运,而且后世也会得到一份幸福的保险。
  • 学佛参禅悟人生:受用一生的佛家精品故事全集

    学佛参禅悟人生:受用一生的佛家精品故事全集

    本书辑录了佛家精品故事500余则,通过这些故事,大致可以了解佛家的基本思想及修行方法,可以了解佛教在中国传承的大致脉络,可以了解将佛理运用于生活实践的基本方法,当然,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故事,能击碎头脑中许多牢不可破的观念障碍,获得一种全新的观察世界、观察人生、观察生活的视野,提炼一种更积极的处世态度,因而做人更有格调,做事境界更高。
  • 放下:舍得之间,自在欢喜

    放下:舍得之间,自在欢喜

    每一个人都背负着沉重的生活,茫茫的未来无可预知,压力不断增大,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却日复一日地减小。失落、孤独、痛苦、困惑都在日复一日地加深,多少人整日里抱怨重重,又有多少人消极厌世,原本纯净的心灵被蒙上一层又一层厚厚的灰尘。在这里,让禅用清透明晰的故事告诉人们处世的智慧,帮助人们祛除心灵上的尘垢,放下心灵的枷锁,回归宁静的自在世界。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世说新语》名句

    《世说新语》名句

    《国学名句故事绘:<世说新语>名句》是一本双色图文书。以魏晋南北朝时期非常有名的笔记体小说集《世说新语》为底本,精选了六十六则名句,分为立志修身、交友处世、治家劝学等各篇,逐则释义、析理,再配以暗合名句意蕴的历史典故、逸闻趣事、古画碑帖,供读者阅读、赏析。《世说新语》是中小学生必读名著,是教育部指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物;同时,《世说新语》记述的奇人趣事也最为人们津津乐道,鲁迅就称其为“名士的教科书”。我们以名句+故事+插图的形式出版,帮助中小学生和传统文化爱好者获得“三分钟轻松阅读,一辈子受益无穷”阅读价值。
  • 美人权术

    美人权术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被迫隐匿于尚书府邸。还君明珠,当他们的命运有了交集......暗潮涌,本是永乐帝女,风云动,杳然无期。豪气凌霄汉,玉叶金枝。他,荆棘满怀天未明。原是方孝孺公十族血案遗孤,她,终生以刺杀朱棣为己任。,母妃惨死。因宫闱惊变,长风吹客愁
  • 符箓少女种田记

    符箓少女种田记

    林幼娘的优势就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好活命。画笔在手,符箓我有。前面帅哥你慢走,养在乡下别院,本姑娘见你骨骼清奇,姑奶奶要收了。且看美术系小妞变身超级符箓少女,一朝穿成大户人家不受宠的大小姐,炮灰嫡女大翻身。神马?你是我哥?那啥……亲哥哥,种种灵田修修仙,见到亲妹子先赏个红包玩玩吧,太少你都不好意思拿出手吧
  • 李栋琦草书百家姓

    李栋琦草书百家姓

    早在五千多年以前,中华大地上就已经有了姓氏。勤劳智慧的华夏儿女正是通过姓氏这一独特的方式,牢记自己的起源,延续自己的宗族。《百家姓》是中华悠久绵长的姓氏文化的精练凝聚,传播时间长,影响深远。
  • 重生之小资生活

    重生之小资生活

    大龄剩女的悲哀,刘沁前世相亲了n次都没把自己嫁出去,短短的一生却有太多的无奈和辛酸。如今重生了,虽然生活根基仍然是那么差,虽然依然是种田,但她相信生活是需要经营的。了解了未来十几年大致发展方向的她,定能让自己全家的平淡生活变得有滋有味,让自己过上平凡的小资生活。这次重生刘沁不求大富大贵,只愿小富即安。读者群83708980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医药双绝

    重生医药双绝

    跟着姐混,生死人肉白骨,那是易如反掌。枯骨红颜貌美逆天,那是必须。金玉满堂,金钱如粪土,那是肯定。谁让姐有神农真传,身带异能逆天,手掌宗门千年资产。哎,想低调都不行啊!
  • 重生大玩家

    重生大玩家

    少年侠义,英雄史诗。让世界沉迷于中国风的电子游戏。王不负的穿越,带来的是所有玩家的重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一本玩家的狂想之作。如果你曾玩着《上古卷轴》,却感叹要是用《九州缥缈录》做背景该有多好……如果你曾玩着《刺客信条》,却憧憬想体验荆轲和专诸的事迹……如果你曾玩着《使命召唤》,却在脑中浮现《全频道阻塞干扰》的剧情……如果你曾玩着《全面战争》,却期望感受盛唐和大汉的荣光……那么,你应该能看得进这本书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