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2000000043

第43章 1945~1949年:分流(2)

捕教授杀学生,四项诺言,无非是骗术;

求和平争民主,一条血路,齐心合力慰英魂。

灵堂前的挽联:

凶手查凶手,凶手自唱自和,无耻;

同学哭同学,同学流血流泪,伤心。

武大全体学生敬献的挽联:

那边高谈人权,这边捕杀青年,好一部新宪法,吓诈欺敲,杀、杀、杀,自由哄人,民主哄鬼;

只准大打内战,不准呼吁和平,看三位亲兄弟,牺牲惨痛,惨、惨、惨,万方同哭,薄海同悲。

清华大学自治会敬献的挽联:

机枪扫射,军警包围,珞珈山竟成屠场,请看遍地鲜血,四项诺言何去?

四海同胞,人神共愤,清华园遥祭英魂,谨献一瓣心血,亿万青年继后来。

武大南京校友会敬献的挽联:

囚教授,杀学生,枪杆横行,说什么爱护学府,奖掖文教;

哀法治,哭民主,文章无用,还是要坚强振作,奋力争生。

缪朗山教授敬献的挽联:

黑夜正浓,闲话和平皆有罪;

黎明未起,暮然觉醒竟捐生。

珞珈山小贩敬献的挽联:

你们大学生尚被捕杀;

我等老百姓何堪生存。

挽歌:

“东湖在呜咽,珞珈山为你哭泣;苦难的人民,站在你的灵前伤悲。民主变成了泡影,自由已躺在心里,和平成了祭坛的牺牲,统一变成了屠杀的信号。只要战争,不要和平!只要屠杀,不要人民!无言的愤怒,无声的呼号,一人倒下,万人站起!安息吧,战士!为民主而死,为民主而生!安息吧,兄弟们!安息吧,战士们!”

悼歌:

“战士的血,结成了自由之死;勇者的生命,孕育了民主的幼芽。死去的同学,光荣属于你们;活着的我们,未了的责任更大。起来!有良心的人们,有正义的人们,让我们团结起来,死和监牢吓不了我们。我们要以海洋深的仇恨、火样热的战斗作为对反动派的回答。”

武大教授沈祖棻在事后怀着愤激之情写下了一首《鹧鸪天》:“惊见戈矛逼讲筵,青山碧血夜如年。何须文字方成狱,始信头颅不值钱。愁偶语,泣残编。难从故纸觅桃源。无端留命供刀俎,真悔懵腾盼凯旋。”

体育馆灵堂里,武汉各大中学校学生和市民主动前来吊唁的队伍络绎不绝。华北学联为声援武大,决定罢课3天。清华、北大两校反饥饿反内战委员会组织罢课,并设祭坛遥祭武大死难三烈士。中央大学、金陵大学等校也举行了追悼会。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暨南大学、上海医学院、社教学院、北平交通大学、唐山交通大学、武大上海校友会、武大自贡校友会都纷纷来电慰问和声援。来自台湾台南的林慧庆,代表武大台湾同学会发表《悼陈如丰君》。上海台湾同学会和台湾教育厅也发来唁电。以哲学系主任万卓恒教授为主席的武汉大学教授会,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多次致电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和教育部,要反动当局给一个说法。

由于此事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公愤,蒋介石恐怕事态进一步扩大,故两次给武大教授会万主席回电,被迫撤销了武汉警备司令彭善的职务。6月4日,国民党当局迫于政治与社会压力,释放了被捕师生。

此日,武汉大学“六一惨案”善后委员会召开联席会议,决定在校内体育馆侧建筑一座“六一纪念亭”,将三位同学殉难经过刻写成碑文,并烧制瓷像(或铜质浮雕),以保永久性纪念。

6月16日,清华大学在大礼堂举行追悼会。在三具令人惨不忍睹的尸体画像两边有一副对联:“主子提供达姆弹,奴才充当刽子手”。上边的横批字体格外巨大:“党国所赐”。

祭坛两侧的墙壁上,挂满了许多学生社团撰写的挽联:

屠夫断头日;烈士含笑时。

血,洗清眼睛;血,照亮大路;血,教训未死;血,灌溉方生。

又是一笔血债;留待一起清算。

死了的,安息吧;伤了的,仇恨在生根。活着的,战斗在继续!让血,清算血债!让死亡,迎接新生!

6月22日,武汉大学举行追悼六一惨案死难烈士大会。次日为死难者出殡,在武昌、汉口市区抬棺游行。三烈士安葬在张家山。1955年,因张家山新建大学,故将灵中的遗骨取出,在宝塔寺火化后,移送武汉九峰山石门峰安葬。

1947年11月,武大校园内的“六一惨案”纪念亭建成。此亭坐北朝南,边高6.5米,六角地尖顶,翠瓦飞檐,有6根朱漆圆柱支柱。亭内立纪念碑,碑为麻石基座,高1.9米,碑正面刻“六一”纪念碑记,背面刻有“死难三学生传”。

碑记和传文均是由时任武大中文系讲师、35岁的李健章用文言文撰写。为不使国民政府当局看出其中的悲愤之情和暗示之语,故写得很含蓄、简约。碑记曾拿到校务会议上传阅,稍作修改即获通过。

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4月22日,制造六一惨案的主犯裕昆、郝钊、牛俊斌、杨汉颐、胡挥血等11人被执行死刑。学校重修纪念亭时,根据李健章的要求,将碑记中当时为避免政治风险而补加的“事既震惊海内外,而枢府旋亦绳始祸者以法”两句删去。后来,江城不少小学生的少先队入队仪式即在此举行。

在“六一惨案”原址老斋舍旁亦置有纪念碑。并在当年死难学生流下的血迹处,专门按血迹原状铺成红色,以示铭记。

后来,武汉市政府划定“六一惨案”历史文物保护范围:遗址以图书馆和男生寄宿舍以及宿舍前道路为保护范围;纪念亭以台基四周20米为保护范围。2001年,纪念亭随武汉大学早期建筑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大进步师生还在1948年5月自发创办了“六一图书馆”,馆藏各类进步图书近万册,均为师生自动捐助。学生推选历史学家梁园东教授兼任“六一图书馆”馆长。1951年11月,“六一图书馆”的藏书归并到武汉大学图书馆。

5、1949年:两岸分流

1949年国民党政府迁往台湾后,主要有22所大陆大学在台复校。如:

台湾大学,实际上就是原北京大学的师资。

(新竹)清华大学,留在大陆的仍叫清华大学。

(新竹)交通大学,留在大陆的即今之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校。

中央大学,留在大陆的则叫南京大学。

中山大学,留在大陆的也叫中山大学。

辅仁大学,留在大陆的并入北京师范大学。

东吴大学,留在大陆的即今之苏州大学。

政治大学,其前身为1927年中国国民党在南京成立的中央党务学校。

黄埔军校,即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

国民党退到台湾,主要带走了清华、交大、中大、北大4所大学的大部分教师,组成后来的台湾清华大学(原清华校长梅贻琦)、交通大学(原交大校长凌宏勋)、台湾大学(原北大代理校长傅斯年,他还继续兼任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中央大学(1962年才在台复校)。许多年来,台大、清华、交大的实力一直都非常强。

1955年,梅贻琦由美飞台,开始用清华基金会利息筹办“清华原子科学研究所”,这就是台湾新竹清华大学的前身。

傅斯年任台湾大学校长不久,台湾发生了学生运动,国民党当局大肆逮捕学生,史称“四六事件”。傅斯年对当局不经任何手续到台大逮捕师生十分不满,亲自找国民党最高当局进行交涉,要求没有确凿证据不能随便到台大捕人;即使有确凿证据逮捕台大师生,也必须经校长批准,并相约成为一项制度。

傅斯年在抗战胜利后曾代理北京大学校长,虽然前后只有1年,但是从他的教育思想看,不论主政北大,还是执长台大,其言论和实践的自由主义传统是一脉相承的。傅在论及大学的良好学风时,归结了四句话:“宽博的胸怀,爱人的气度,坚贞的风节,乐善疾恶的习惯,都是造成良好的学风所必需要的。”他又强调:“这个好的学风,包括自由的思想,规律的行动,求学的志愿,求真的信心,师生相爱的诚意,爱校爱国爱人民的心愿。”在这里,他认为:“没有自由的思想,便没有学术的进步。”要求得科学进步和学术发展,必须思想自由。在此,自由乃科学进步和学术发展之前提条件。

傅斯年任台大校长期间正是台湾的非常时期,其侄傅乐成回忆说:“他经常每日在校办公6小时以上,一进办公室,便无一分钟的休息,有时还须参加校外的集会……他那希望台大赶快办好的意念,竟使他坐卧不安。”最后竟殉职在台大任上。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就开始筹划接收国民党统治下的和外国人开办的各级学校,使教育“尽快适应新中国的建设与革命需要”,并陆续接受了一些民主人士的建议。

首先是1950年10月,“闹情绪”的私立辅仁大学被取消,并入北师大等校。

(辅仁大学,始自1925年由天主教会设立的辅仁社,创始人之一为复旦大学的马相伯先生,1927 年升格为私立辅仁大学,校长陈垣。民国时期与北大、清华、燕京号称“北平四名校”。抗战期间,因为有教会支持,辅大成为北方沦陷区唯一不挂日本国旗、文理科仍使用原有教材的学校,也是唯一为国民党政府所承认的高等学府。该校是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前身学校之一;建国后取消,1952年被并入上述5所大学。)

1950年12月,政务院第65次政务会议通过决定:《接受美国津贴的文化教育救济机关及宗教团体》。

1951年1月11日,教育部又根据政务院的决定作了具体部署,并召开了一些会议,强调新中国不允许外国人在我们国家内办学校的方针。首批确定的改为公办的有11所,其中有燕京大学、协和医学院等;中国人自办,仍维持私立,政府给予补贴的,则有沪江大学、东吴大学等。

此年,在批判电影《武训传》的运动中,流传久远的中国私学传统遭到无情的抨击和残酷的对待,已经逝世的陶行知被点名批判,陶的“生活教育社”随即停止活动,民间办学至此彻底中断。到1956年,私人所举办的一切事业,学校、企业、医院、报纸、商店都被扫除尽净。

中共开始接受并改造旧国立大学。在著名教育学者杨东平看来,1952年是个“多事之秋”: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心理学等许多学科被取消;学分制改为学年制;采用苏联教学大纲……还有,招生和就业的两个口子被“扎”起来了,“自由知识分子”已无立锥之地。

此年全国院校进行调整,学习苏联单科大学模式,除北京大学外,民国几所名校都被拆得七零八散,其中8所全国综合性大学是重点。

在南京,以中大和金陵大学为主,被肢解、组合成几个大学,面目全非,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为主要继承人。

交大的理科、管理被拆到复旦等校,成为纯工科大学;唐山、北方两交大也相继独立。

浙大按理、工、农拆成几部分,理科主要并入复旦。

清华也调整为纯工科大学。

清华、交大等校还支援东北,建立起了专门学习苏联的闻名学府——哈工大和哈军工。

南开和天大也进行了文、理、工的组合。南开不但由私立改为国立,并且大力扩充。

可以说,在1952年的院校调整中,北大、复旦和南开是最大受益者。北大所有院系不但得到了保留,而且还接受了当时颇负盛名的燕京大学。特别是与革命运动颇有渊源的复旦,接收了圣约翰、震旦、沪江、浙大、交大、南大、安徽大学、金陵大学等文、理科的有关系科,变得空前强大起来,一举成为全国顶尖大学,独步江南。

清华、中大、浙大和交大则是最大的受害者。清华虽然文、理被调到北大,元气大伤,但因地处首都,工科仍保留完整,还有所加强。只是梅贻琦在清华建立起来的“教授治校”的民主制度已荡然无存。

其实,院系调整前,北京还有一所来自“革命圣地”延安的“红色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最初叫陕北公学,后来组成延安大学,后来又分出,再组成华北联合大学、华北大学)也是非常庞大而强大的。但是昙花一现,不几年后就被分割得不成样子了。

院校调整后,全国最好的学校为北大、清华、复旦、人大、南开、交大、南大、哈工大和浙大。

1956年,交大为支援西北,决定西迁。最后由于受到强烈反对,又分成西安、上海两部分,只好分别独立为上海、西安两交大,就再也无法与北大、清华、复旦抗争了。

院校调整后,原有的55所全国性综合类大学被调整为14所;私立大学全部被改为公立,或者被取缔,并入其他院校。教会大学更是彻底被取缔,其资源(校舍、设备、师资等)则被重新调配。

转眼半个世纪过去,教育界深深感到:苏联模式固然有其历史作用,但它培养的人才太“专”,缺乏适应能力和创造力,人文精神无从谈起。人们开始思考那场院系调整的得失。但除了官方文件以外,资料十分稀缺。

1992年,高校再次调整;并出现合并热潮,即“炮制”所谓的“航空母舰”,纯粹追求规模化,最大的如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中南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郑州大学、南昌大学、扬州大学、南通大学等。与1952年不同的是,变“条块分割”为“条块结合”,变“专业化”为“综合化”。学分制等被丢弃的做法,又被重新拾起来。

改革开放以来,私立大学又逐渐出现;特别是近几年,各个地方、各种性质、水平不一的私立大学更是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多如牛毛,但也良莠不齐。可是,它们基本上是企业运作,哪里能看到一点过去那些私立大学的影子?

今天的大学,不管是公立还是私立,是重点还是普通,是京沪还是地方,是综合类还是特征类,实际上已经成为“人才(其实是技术员)加工厂”、“技能培训班”,尤其是在教育产业化之后更加突出。

大学应该是引导年轻心灵追求智性、激情和创造力的土壤。而今这片土壤已变得干涩了,她越来越缺乏人文情怀与思维的乐趣,不重视内心与灵魂,不关心想像力与创造力,只灌输大量事实,成为教育的毒瘤。许多教师主要关心效益,只告诉学生商业、信息社会需要什么。

尤其是在学分制下,大多数教授的知识都是以学分形式标明“现金价值”,这种价值在教授的各门课程之间很少区分或全无区分。学生只需在一定学习时间内,便可以机械地取得学位。赚取学分成了学生修习相关课程的唯一动机。他们从来不问,为什么把这些东西灌给他们。

半个世纪过去,当年的莘莘学子已成垂垂老者。

记忆中的影像日渐模糊。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同类推荐
  • 晁氏水浒

    晁氏水浒

    “咱也来个煮酒论英雄,先说神力。这江湖之上,要说神力,第一当属倒拔垂杨柳的花和尚鲁智深,两膀若无千斤之力,怎能动的树木。”“这便是你孤陋寡闻了,岂不闻小霸王力扛东京数千斤闸门,四路反王这才安然逃出东京,怎是凡人可比。”新书《义气水浒》
  • 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每当翻开中国历史的厚重画卷,古老中国的沧桑与恢弘就一次次在我们面前铺陈开来。中国近代历史,是一部交织着愚昧与觉醒、压迫与抗争的历史,也是古老的中国走向新纪元的重大转折时期。辛亥革命一举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开启了中国近代历史的新局面,而发生于1911年1O月1O日的武昌起义,则以它的胜利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宣告了辛亥革命的发生,其伟大的划时代意义,直到今天仍被后人所铭记。
  • 清史译丛(第四辑)

    清史译丛(第四辑)

    清史研究的中心在中国,优秀的清史专著,应该出自中国历史学家之手,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这也不排斥了解和有选择地汲取外国学者研究中的积极成果,及时地介绍和评析海外清史研究的学术思潮、前沿问题、热点问题和重要成果,加强海内外清史研究学者的交流。
  • 大锦衣

    大锦衣

    穿越过后,父母双全,欣喜交加,身体强壮。怎奈身为王爷近卫的他,匹夫一怒严惩恶少,却得罪了恶少背后锦衣卫的权势,从此亡命天涯。结识江湖好汉,快意恩仇,尽显男儿本色。先皇驾崩,新皇登基,却是自己的奶兄弟,深入朝堂,入主锦衣卫,开始一场旧日江湖恩情和现实利益的纠葛,以及朝堂之上的明争暗斗........
  • 重生三国之游龙戏凤

    重生三国之游龙戏凤

    一次偶然重生到三国时期,看看男主马超是如何驰骋三国战场,打造自己的天下。
热门推荐
  • 第一无赖女王

    第一无赖女王

    莫卿离语:其实,我真不是不要脸,我只是在一本正经的耍无赖。———————————————————————————————她是四大家族之首的莫家嫡系长房孙女,却因天生愚笨面目可憎,受尽世人冷嘲和白眼。就连塞落城两三岁的奶娃子都知道,二小姐三小姐两三日就能熟记运用的武灵之力口诀,她花上三四个月仍会一无所获,而且刚一出生就引来五雷轰顶,面容丑陋如鬼魅,生生吓死了两名接生婆。这样一个世人连正眼都不愿瞧上一下的丑痴儿,却是林家旷世天才指腹为婚的未婚妻,真真是天上飞龙配了地上癞蛤蟆!退婚,退婚,坚决退婚!她是古武界的佣兵女王,下墓取宝却莫名穿越。一朝醒来,她变成了她。退婚?好啊,看老子用金币砸不死你丫!打架?没问题,老子赏你一对熊猫眼!抢男人?那么麻烦,直接送你!亲,还包邮哦!终于有人忍不住问了,这真是传说中的莫家嫡系长房孙女吗?怎的差距这么大?莫卿离笑眯眯的拍拍他肩膀,“伙计,你娘叫你回去吃饭了。”【据说还要有小剧场】“离儿,以前都是我蠢我笨我混蛋,你能再给一次机会让我好好爱你疼你吗?我林幕发誓,这一生一世都只对你一人好,绝不变心!”俊朗男子满眼痛悔和期待的看向手执白玉酒杯的绝美女子,看着她嘴角带着慵懒的笑意,一步一步,缓缓走到他身前。还未及欣喜,就见女子举起酒杯,将酒水从他的脑门淋了下去。“不好意思,你那庙太小,容不下我这尊大佛!”———————————————————————————————新文重修发这里,捂脸奔走,走过路过的亲爱们,收藏个呗,╭(╯3╰)╮
  • 异世炼狱修罗

    异世炼狱修罗

    杀手修罗重异世重生,化身成龙.修罗完本大鬼新书仙擎,小小书童以一只灵虫,玩转修仙世界!一步步走上封仙之路.巨灵神,以力破仙!
  • 圣经的智慧

    圣经的智慧

    《圣经的智慧》以讲述圣经故事的形式将《圣经》中最具智慧的经典故事和箴言精选提炼出来,并用智慧的语言全新诠释了世界上最古老的经典作品的精髓, 它是一本让你阅读方便且完全避免了宗教色彩的启迪人生的智慧书。
  • 舞娘妈咪(完)

    舞娘妈咪(完)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恋上我的拽拽小姐

    恋上我的拽拽小姐

    就因为一场邂逅,自己的气质,而踏入了爱情之路,而且还靠自己大脑,感恩自己所爱的人。这条爱情之路会一直顺顺利利么?不,其中会发生怎样的改变?她们会冲过重重考验得到真正的爱情么?一把琴好比一个爱情局,上面的弦就好比是她们的爱,他们之间的弦会不会断掉呢?如果断掉会不会重新接上呢?
  • 你的怀抱是我生命的终点2

    你的怀抱是我生命的终点2

    催泪率96.5%的中国第一奇书。每一个感人片段,都让你泪眼滂沱。真情树书系。美文集,收录了《一碗阳春面》《伊莎贝拉的蓝勋章》《加布林鲨鱼的悲情母爱》《穿过风雪的音乐盒》等等最为打动人心的人间真情故事,堪称近年来少有的感人之作。每一篇选文都用它朴实无华的文字表达一段感人肺腑的情感。父母的爱、兄弟之情、朋友之义、忠心宠物,在这些充满感情和温情的故事中,感动人心,唤起心灵的触动。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女扮男装闯江湖

    女扮男装闯江湖

    天下第一公子,女扮男装。******江湖传言,风华绝代,才貌双全。然,传言公子不恋凡尘,无事入眼。***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