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0000000011

第11章 如何预防海啸(2)

海啸抵达时观测到的情况及其高度;

海啸警报结束。

4.海啸重点防灾区设施完备

海啸预报开始;

日本东京附近的静冈县曾经受到海啸的猛烈袭击,灾害严重。之后该县开始完善海啸防御系统。2004年年末印度洋大海啸之后,虽然日本没有受到灾害的袭击,但是,静冈县防灾工作人员一直都忙碌于把他们的海啸预防体系介绍给日本其他地区以及其他受灾国。

我们以静冈县预防海啸的重点地区沼津为例介绍这一海啸防御体系。

沼津在1959年建造了一个巨大的防潮堤。防潮堤通常都是梯形的,长50千米,高3.6米,全部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能够抵抗8级地震。地震发生后,它能在3分钟内关闭以抵御海啸的袭击。

沼津的海港分为内港与外港。沼津投资43亿日元,减少灾害造成的伤亡损失,用了9年的时间,在内港与外港之间的航道上兴建了一座高45米、重923吨的巨大水闸。水闸的自动控制系统连接在地震仪上,一旦感应到强烈地震的震感或者监测到水位超过警戒线,会立即发出紧急警告,警戒水平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地震警戒、海啸警戒、演习警戒。这就是灾害预警系统的有效性。水闸下降的速度各有不同,一级警报发出2分钟后开始关闭闸门,再过3分钟就迅速落下,及时地阻挡海啸的袭击。2004年由于台风频繁登陆,达到二级警报水平,造成水闸落下过3次。

5.未来的计划

印度洋海啸使日本受到极大震动,虽然没有波及日本,日本一直是地震海啸发生最频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为了有效地防范地震海啸的发生,但日本还是给予极大的关注,及时提高警惕,并迅速收集大量数据进行测算,结果惊人:预报显示,将来在东海到日本的四国之间的太平洋海域,也有发生类似于印度洋大海啸灾难的可能。研究结果同时也暴露出许多漏洞,日本全国共建有15118千米的防潮堤,其中只有一半的防潮堤能抵挡住预计的大海啸,17%的防潮堤低于预想的海潮高度,还有30%的防潮堤不能确定是否能胜任防潮任务。

日本政府在2005年初就提出了2011年前的计划。为应对海啸灾害,制订计划在2011年前建立导弹、海啸自动预警系统。具体措施为:要建立更先进的预警系统,但仍然不够完善。1993年北海道发生7.7级地震,以便应付弹道导弹等武力攻击事件和地震、海啸等灾害。日本计划在2011年前,全面实现地面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日本各家各户的数字电视接收机以及带有电视接收功能的手机也可以直接接收危机警报信号,并且能够强行启动或中断正在收看的电视节目,改为播报危机警报。只要电视接收机没有切断电源,也就是电视机处于待机状态时,就能使电视机自动开启播发危机警报。地震的频繁发生和灾难性后果,促使日本政府不断改进和完善预警系统,日本总结各种经验教训,此后,如果相同程度的海啸灾害,日本所受到的损失程度远远低于其他国家。

这种手段能够快速、准确、直接地向公众传播突发性危机警报。

美国地震海啸预警系统

除日本以外,美国也是世界上遭受海啸威胁非常严重的国家。在太平洋沿岸美国北部的阿拉斯加州和西海岸的华盛顿州、俄勒冈州和加利福尼亚州都属于海啸威胁区。1964年,阿拉斯加州发生8.4级地震并引发海啸,死亡人数达150人,其中有122人死于海啸。这次灾难过后,美国立即建立了海啸预警机构。

1.美国海啸预警系统

该系统下属两大海啸预警中心,日本就在国家的气象厅建立了自己的海啸预警系统。40年后,即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和阿拉斯加海啸预警中心。建立这一体系布置了如下探测设备。

地震的震中位置和震级大小;

太空中的海洋观测卫星:在大洋底层、岛屿上以及岸边也建有地震波探测站,大洋中的潮汐监测站等,从而形成一张从太空到海底的完备监测网。

海啸预警计划:为了更加全面地保护美国海岸安全,美国从2005年初开始扩建原有的太平洋海啸预警系统。美国在东海岸大西洋上也建立了预警机制。

美国计划投资4000万美元,2007年,已经将太平洋原有的6个深海探测浮标增加到31个,并首次在大西洋和加勒比海上设下7个浮标。震后7分钟政府即刻下令疏散,反应可算快捷,但海啸发生得太快,这时已经有198人丧生了。浮标与海底压力记录仪相连接,将接收的数据通过卫星传送到预警中心。另外,美国正与有关国家磋商,计划在印度洋及其他地区建立预警机制。

2.太平洋海啸预警系统

由于80%的大海啸都发生在环太平洋区域,所以太平洋地区的各个国家非常重视海啸的研究及防范工作。最早的海啸警报中心成立于1948年的夏威夷,监测系统及时向东京发出警报预警,1964年美国又在檀香山设立太平洋海啸警报中心。后来,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的敦促提倡,在1966年建立了太平洋海啸预警系统,并成立太平洋海啸预警系统国际协调小组(ICG/ITSU)。这个国际协调小组每两年召开一次会议,评价海啸预警系统的进展情况、协调各个国家之间的活动、改善相关的服务。该协调小组由以下国家组成:日本、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智利、法国、哥伦比亚、中国(1983年加入)、韩国、朝鲜、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等28个国家。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设在美国的夏威夷,并由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主管。该中心组成系统很复杂,包括太平洋地区的24个地震监测站、52个警报发布点和通信联络、国家与地区海啸警报系统、卫星,电缆和53个验潮站。该中心的主要任务是传播较大地震发生的地震要素和震区附近发生海啸实况的信息。

中国地震海啸预警系统

1.中国沿海海啸预警系统

目前,我国的海啸预警机制已经初步建立,具备了海啸预警能力,尽管如此,人们仍需不断地加强建设和有关部门之间合作协调机制。海啸几乎立即伴随地震的发生而发生了,地震后3分钟,奥尻(kāo)市即遭到高达29米大浪的袭击,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我国的海啸主要发生在台湾海域、渤海和南海。从2004年起,已经有100多人被因地震而形成的海浪卷走了。这次海啸之后,海啸、风暴潮等灾害也已列入国家灾害应急机制。

我国是一个风暴潮灾害多发之国,与地震海啸相比,风暴潮发生的频率和危害程度要高得多、严重得多。由于这两类预报业务类似,所以,现在我国已合并了这两类预报业务,由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承担。为此,我国沿海设立了286个验潮站,其中,承担风暴潮的预报任务的就有100多个站。我国的海啸警报网是由国家地震局、国家海洋局及各验潮站共同组成的。

2.加强对海啸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国家海洋局组织开发太平洋海啸传播时间数值预报模式、太平洋海啸资料数据库和本地越洋海啸数值预报模式。这一模式曾在福建惠安、浙江秦山、广东大亚湾等五个核电站的环境评价中,得到应用。在发生了印度洋大海啸以后,从1941年开始,还组织专家对其进行数值模拟。

还可以利用卫星发布信息。比如,用数值模式新方法能够更迅速地发布海啸警报,更准确地预报海啸到达时间和海啸波高。当然,海啸发生后,从海啸警报和海啸警报中心的信息传送到公众期间,所用的时间越短越好。日本气象厅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已经发展了基于卫星的紧急信息多目标发布系统,终于得到实践的检验,其接收设备则安置在各县市的办公室、大众媒体、气象观测站以及其他一些基层的民众聚集地点。只要地震一发生,就有150个高精度地震监测仪和20个STS-2组成的遍及全日本的地震监测网络系统不间断、实时地接收地震信息,并通过P波波形和到达时间来自动、迅速地确定地震程度和具体位置,而且还能及时地将数据传送到电脑中心进行分析,并把分析结果呈现在电视这一公众媒体上,通知电视受众海啸预警,专家经分析研究,要做出及时有效的预防或避灾,同时实时地预报海啸波高等最新灾情。通过卫星传输系统,海啸警报和有关地震的信息能够在海啸发生后马上传送到接收设备。信息内容有:

3.中国海洋灾害应急预案启动标准出台

《赤潮灾害应急预案》和《风暴潮、海啸、海冰灾害应急预案》由国家海洋局编制完成,通过国务院审议以后,已被确定为《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部门预案之一。2005年11月15日,国家海洋局正式印发并实施了这两个预案。灾难过后,为了更有效地预防海啸,奥尻(kāo)市筑起一道长14千米的防波堤,在某些地段堤高12米,并安装了预警系统。

预案明确了灾害调查评估、监测预警系统能力建设、保障措施、灾害预警启动标准、海洋灾害应急的目的、组织体系和职责等,不仅重点突出了海冰、赤潮、海啸和风暴潮灾害的监测、预警,还详尽规定了灾害的分级处置标准及程序,建立了预警响应与应急响应的具体措施和流程,对于有关工作单位的职责和责任人等也都有明确的划分,可操作性很强。

4.海啸预警级别

海啸预警有Ⅰ、Ⅱ、Ⅲ、Ⅳ四级警报级别,它们代表着轻重缓急的意义。

海啸Ⅰ级警报是将会出现特别严重海啸的海啸预警,红色是其代表色。受海啸影响,预计沿岸验潮站有3米(正常潮位以上,并在10分钟内就能发出警报,下同)以上的海啸波高出现,而且会严重损毁300千米以上岸段,能够危及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发布Ⅰ级海啸警报。

海啸Ⅱ级警报是将会出现严重海啸的海啸预警,橙色是其代表色。受海啸影响,预计沿岸验潮站有2~3米的海啸波高出现,严重损毁局部岸段,危及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发布Ⅱ级海啸警报。

海啸Ⅲ级警报是将会出现较严重海啸的海啸预警,黄色是其代表色。受海啸影响,预计沿岸验潮站有1~2米的海啸波高出现,改进了监测系统。此后安装的监测设备可以自动接收地震仪读数,而且,在受灾地区,会有房屋、船只等受损的情况发生,发布Ⅲ级海啸警报。

海啸Ⅳ级警报是将会出现一般海啸的海啸预警,蓝色是其代表色。受海啸影响,预计沿岸验潮站有1米以下的海啸波高出现,而且,会对受灾地区造成轻微损毁,发布Ⅳ级海啸警报。

3.1994年起日本气象厅计划新目标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日本经过不断地完善改进制造出新一代的海啸预警系统,并按步骤实施,新建系统在大地震发生后3分钟内就能发出可靠的地震海啸警报。

科学知识防御海啸

日本各地的地方政府也有汽笛警报等预警系统,以便在灾害发生时,能及时地通知受灾地区的民众。日本气象厅研制的这种新的海啸预报技术的理论依据是由新的海啸数值模式模拟计算出的各种结果所组成的数据库。通过这些覆盖整个日本的精确模拟的海啸预报,日本政府所有基础单位(如府、县)都可以预报出准确的海啸波高和海啸到达各个地区的时间。对于将遭受海啸灾难的公众来说,这些预报信息是非常重要且有效的。

减轻海啸灾害刻不容缓

海啸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但是目前,人类对海啸、地震、火山等突如其来的灾变,只能通过预测、观察来预防或减少它们所造成的损失,推断将要发生海啸,不能控制它们的发生。掌握海啸的科学知识对于减轻海啸灾害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减轻海啸灾害。而减轻海啸灾害,我们还需要关注很多问题,如哪些地方是海啸灾害多发区?灾害能有多严重?海啸灾害的发生频率如何?了解了这些,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灾害的预防,以减轻灾害造成的各种损失。通常这被叫做灾害的区域划分,也被称为灾害预测。

海岸地区发生的海啸灾害,其大小主要是受海底地貌和陆地地形的影响,如果海水水深由海洋向陆地减小得很快,而且沿岸陆地平坦且海拔低,在1983年日本海中部发生7.7级地震时,那么即使不大的海啸波,也会形成很大的海啸灾害。所以,在沿海进行各种设施建设时,要尽量避开或避免这些地方。如果是非常有必要的,不得不进行的建设施工,那就必须完善相应的预防措施做好预防准备工作。

2004年印度尼西亚地震引发的海啸登陆泰国时,海啸来临前先是海水大规模减退,岸边海底露出许多少见的小鱼和贝壳,海边的游客以为遇到了难得的机会,纷纷下海捡拾小鱼和贝壳,大约20分钟后,十几米的巨浪以排山倒海之势迅速席卷海岸,但分析过程耗时20分钟,沿岸一切生命财产都被海水无情地吞噬。没有人知道,异常的退潮和罕见的小鱼贝壳就是海啸出现的前兆。如果当时岸边的人能够多了解一些海啸知识,说不定就可以避免或减少海啸造成的损害。

所以,我们应该经常性地开展一些海啸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工作,使防灾抗灾意识深入人心,而有效的减灾行动是要做到有效地预防。社会公众要有防灾意识和常识,社会团体和各级政府应该有应急预案,国际社会要加强合作,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地震一旦达到7级,立即就能自动发出警报。

海啸来临前的预兆归纳

海啸前兆的具体分类如下。

1.地面强烈震动

地面强烈震动是地震海啸发生的最早信号,地震波与海啸因为传播速度不同,比20分钟的时候快了一半,中间会有一个时间差,这非常有利于人们采取措施提前预防。地震是海啸的“先锋队”,感觉到较强震动的时候,不要轻易靠近海边或是江河入海口。在沿海地区,如果得知附近即将发生地震,一定要提前做好预防海啸的准备。海啸有时也会在地震发生几小时后到达离震源几千千米远的地方。

2.浅海区域突然出现一道“水墙”

在海边的时候,如果看到在离海岸不远的海面,海水突然变成了白色,同时在它的前方出现一道“水墙”。这种情况的出现很有可能是因为地球的断层出现破裂,并垂直移位数米,将巨浪海水排出海床,把海浪推出数千千米,在政府发出警报之前,形成“水墙”。海啸形成之后,海啸波已由远海传至近海,前浪的波速会逐渐减慢,但后浪的波速仍然很快,当两股浪潮融合在一起时,海水陡然增高,就会出现几米甚至几十米高的巨浪。海啸的排浪不同于通常的涨潮,海啸的排浪非常整齐,浪头很高,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道“水墙”。这样的排浪是海啸的专有特征,看到这样的预兆需要尽快设法逃生

同类推荐
  • 地球的血液:江河湖泊

    地球的血液:江河湖泊

    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上,自然界亿万年的沧海桑田造就了无数令人震撼的自然奇观,它们在大自然浩瀚无际的舞台上演绎着地球不老的传奇。本书是一部以地理知识为题材的社科读物,内容新颖独特,并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给青少年读者,以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和愿望。
  • 中国地理全知道

    中国地理全知道

    我们抛开枯燥的说教,浓缩中国地理之精华,为读者营造了中国自然地理和人文环境的良好氛围,相信定能使您在快速纵览华夏山川,了解丰富地理知识的同时,获得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和精神感受。说到中国地理,一定会想到中国的地大物博,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蕴藏了多少物宝天华:中华名山、自然保护区、河流湖泊、国家地质公园、古老的历史文化遗存等无不囊括其中。内容丰富、语言简练、资料权威,使读者在短时间内有效掌握国家自然与人文地理知识,轻松阅读,从而丰富知识,开拓视野。
  • 故事中的科学(人生解密)

    故事中的科学(人生解密)

    科学无处不在,在我们的周围,各类各样的事物中,都隐含着科学。一株花、一棵树、一滴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无论是仰望星空、俯视大地,还是近观我们周遭咫尺器物,处处都可以发现科学原理蕴于其中。从生活中任何的小事物中都能发现科学的闪光。而现在,让我们在故事中去寻找科学。
  • 地里万千

    地里万千

    《我的第一本探索书:地理万千》对地球的构造以及著名山脉、冰川、盆地的形成进行了细致的展示,对生态资源、人文环境、地球资源等方面的情况作了详尽的介绍。
  • 谁会是下一个牛顿:最让人受启发的物理现象

    谁会是下一个牛顿:最让人受启发的物理现象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无处不在的力、怎样让溜冰鞋一直滑下去、苹果为什么不掉到天上去、人体重心揭秘、羽毛和铁块会同时落地吗、“不倒翁”不倒的秘密等。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戴望舒作品集:流浪人的夜歌

    戴望舒作品集:流浪人的夜歌

    本书收录了戴望舒各个时期不同风格的诗歌与代表散文。戴望舒早期诗歌伤感哀婉,意象朦胧、含蓄,抒发寂寥、惆怅、迷惘的情绪;后期诗歌表现了浓烈的爱国热情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诗风变为刚健醇厚,语言洗练质朴。其散文清新隽永、意味深长,同样有着浓郁的诗的味道。
  • 重生:守护天使的诺言

    重生:守护天使的诺言

    “我们分手吧。”没有理由的一句话,顿时碎了他的心,在川流不息的马路边,在纠缠中,世界顿时一片红色。“从今天开始,忘记在人间的一切,在我身边。”上帝念她善良,她成了天使,可是她仍心念着在人间的他,于是,她和上帝做了个约定,以一年为期限,来界定他们能否在一起。她认识的他,从王子变成了恶魔,没有了过往的记忆,虽然他们之间有层层阻碍,但她仍相信,只要有心,他,她,还会在一起……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美人如玉贱如虹

    美人如玉贱如虹

    顾念是女流氓,而且还是牛气哄哄、金光灿灿的变态版升级女流氓,这是公认的。傅如昱是骨灰级钻石王老五,优雅从容,这也是公认的。顾念路过瞥了一眼,吐出两字——放屁。这是个看似白富美实则女屌丝逆袭吃掉极品男的故事,也是个看似聪明的小白兔被腹黑大灰狼吃干抹净的故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读佛即是拜佛:弥勒佛传

    读佛即是拜佛:弥勒佛传

    当时没有人知道,那个挺着大肚子,背着布袋游走于街头,始终面带笑容逗弄世人的乞丐和尚,就是真正的弥勒佛。唐末乱世,在一场洪灾中,弥勒转世为人,被一对农民捡回收养,取名“契此”。就在结婚当晚,他抛下养父母、未婚妻,逃婚到岳林寺剃度出家。本想安心修行,却屡遭三个假和尚诬蔑,成为世人眼中偷吃荤腥、贪恋女色的花和尚,像过街老鼠一般受尽欺辱。在万念俱灰之时,经无名老僧指点修行,终于在弯腰插秧时重拾本来面目,从此背起布袋四处游荡,见人就笑,更在嬉笑怒骂、疯疯癫癫的言行中教化众人:少一点心眼,多一点豁达。
  • 血型与星座O

    血型与星座O

    本书是提供给O型人或关心O型人的血型与星座说明书。书中详细分析了O型人的性格特征以及O型人关心的系列问题,让O型人更加了解自己,让关心O型人的人读懂O型人,与O型人和谐共处。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