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5300000057

第57章 论魏晋时代佛学和玄学的异同(3)

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般若学经过“格义”和“六家”的纷纭争论,通过鸠摩罗什对《中论》等“三论”的传授,和通过僧肇发表《不真空论》等文的总结,从而达到登峰造极之后,就转而趋于沉寂,而为日益兴盛的涅槃学所取代。涅槃学主要是杜撰和阐发佛性学说,“涅槃佛性”问题是东晋末年南朝佛教理论的中心问题。在这种佛教风气转变,佛学潮流变化,即由谈“空”转到讲“有”的转折时刻,竺道生早年精于般若,后来盛唱涅槃,“真空”“妙有”,契合无间,独立思索,有所突破,因而历史地成为上接般若,下开涅槃,宣扬佛性说的最著名的代表人物。竺道生开创佛教一代新风,他的涅槃学标志着中国佛学史继般若学之后进入第二个阶段。竺道生佛学思想的哲学基础是般若学,而他和般若学者不同的特点,在于不停留在对世界的唯心主义哲学的概念分析上,而是把般若实相学和佛身说内在地结合起来。他认为体证、返归般若实相就是佛,所以进而鼓吹宇宙神秘本体实相就是佛身,即佛的法身。竺道生认为宇宙本体实相就是“理”或“道”,所谓成佛也就是把握宇宙本体实相的“理”。由此竺道生还高唱法身无色、佛无净土、善不受报等新解,批判其他种种关于成佛的粗俗的说法。

竺道生讲涅槃学,是为了引导人们信佛,所以他把般若实相和佛的法身结合起来后,又进而把佛的法身和众生的佛性统一起来,着力阐述了众生成佛的原因、根据、可能的问题。他强调众生都有“佛性我”,说:“理既不从我为空,岂有我能制之哉?则无我矣。无我本无生死中我,非不有佛性我也。”(《注维摩诘经》,《大正藏》第38卷,354页。)佛教所谓的“我”,不是相对于人来说的物质性的自我或精神性的自我,而是指实在自体。竺道生认为“无我”是指没有由“四大”构成的人身的物质性的自我(实体),而不是没有“佛性我”,佛性这种实在自体是有的。所以他又说:“佛性即我”,“本有佛性,即是慈念众生也”(《大般涅槃经集解》,《大正藏》第37卷,448页。)。竺道生还认为成佛也不是离开人的现世,他说:“夫大乘之悟,本不近舍生死远更求之也。”(《注维摩诘经》,《大正藏》第38卷,392页。)“一切众生,莫不是佛,亦皆泥洹。”④众生都有佛性,众生即是佛,这是竺道生的一个基本佛学观点。竺道生不讲彼岸世界,不讲净土天堂,而是强调此身悟不离迷,这是他的佛教学说更能迷惑人的地方。竺道生赋予佛性以多元的内涵,佛性是众生的最善的本性,也是最高的智慧,又是最后的真理。佛性是众生的实体,也是宇宙的本

体。由此竺道生又发挥了以下三个论点:

第一,本体只有一个,众生与本体相冥合就是佛,所以,佛性不是每个众生的神明、灵魂,成佛并不是不灭的灵魂转变成为什么具体的有个性的“人佛”。

第二,一切众生都有佛性,都能成佛,包括某些佛教学者所谓不具信心、断了善根、不能成佛的“一阐提迦”(Icchantika)在内,也都能成佛。这个观点,虽然一度受到佛教界的严厉驳斥,为此竺道生还曾受到当时以佛教戒律为名的开除处分,但是,不仅后来在大本《涅槃经》中得到证明,而且更重要的是符合统治阶级的总体利益,从而迫使一些原来以为宣扬成佛的平等会引起人们对现实不平等的不满的近视的卫道者,也开始认识到宣传虚幻的成佛的平等,正好诱骗人们忘记现实世界等级的森严,因而后来得到统治者和佛教界的大力倡导。

第三,众生返归本性、悟解真理的根本途径是去欲除惑。竺道生说:“厌苦求乐,而非本善。”(《大般涅槃经集解》,《大正藏》第37卷,396页。)又说:“妻以守节为欣,失节则忧。”(《注维摩诘经》,《大正藏》第38卷,393页。)这是用宗教的出世理论为世间的专制社会的道德辩护,进而为巩固专制统治效劳。

竺道生不仅阐发了所谓成佛的原因、根据的问题,而且论述了所谓成佛的步骤、方法的问题,这就是曾引起时人强烈反响的、他的独到的佛学思想中最著名的创见——顿悟成佛说。小乘佛教主张渐悟,在大乘般若学中间由于对体用关系理解不同,以及对所谓菩萨修行次第的“十住”阶次的理解不一样而分成两派。如道安、支遁、慧远、僧肇等人认为在“七住”以前是渐悟过程,到了“七住”对于般若实相的无生无灭的真理有了坚定的彻底的领悟,出现小飞跃,然后再继续修行而进入大飞跃,方得成佛,这叫“小顿悟”说。竺道生不同,他认为“七住”内没有悟道的可能,必须到“十住”时最后一念“金刚道心”,即有了犹如金刚般坚固、锋利的能力,一下子把一切妄惑断尽,得到正觉。这就是所谓真理玄妙一体,不可分割,众生本有佛性,不可宰割,只要真正悟解佛理,返归本性,此即成佛的“大顿悟”。这是一种快速成佛法。它得到当时的重要名士谢灵运的全力支持,并为此而作《辨宗论》一文,这个事实本身深刻地说明了这种纯属虚构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顿悟成佛的说教,是颠倒地反映了如何成为最高专制统治者的理论要求,体现了当时儒、玄、佛各家一致关心的普遍意向。

竺道生的佛教学说是我国佛教史上的一次重大转变。竺道生强调:“入道之要,慧解为本。”(《高僧传·竺道生传》)认为“慧解”是探求佛学的根本方法。所谓“慧解”,就是要彻悟言外,忘言得意。这种方法对于肃清依语滞文的风尚,转变对外来佛教经典的盲从,在佛教的一定限度内自由发挥思想起了巨大的作用。同时,竺道生倡导涅槃学,也使佛学进一步摆脱了对玄学的依附。魏晋时代相当多的般若学者以玄学的思想路数去理解般若学,谈玄讲空,融为一体,蔚然成风,佛学并没有独立,而是“玄学”的附庸。竺道生虽然也受玄学的体用学说和言意之辩的影响,但他的佛学已大体超脱玄学的框架,宣扬的是出世间的佛学,而不是世间的玄学。僧肇是从相信老庄唯心主义哲学转而信仰佛教般若学的,他的学说也是独立于玄学的,但是他着重宣扬的是般若性空的佛教唯心主义,而竺道生则着重鼓吹佛性本有,从而在宣扬佛教信仰主义,扩大佛教影响,发挥佛教麻醉作用的优势方面起了更重大的作用。竺道生及其宗教活动标志着佛学完全走上了独立的道路,预示着我国佛教研究新时期的到来。竺道生的佛学思想还成为唐代以主张明心见性,提倡顿悟成佛为宗旨的慧能一派禅宗的渊源,并且经过禅宗的流行而对宋明理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魏晋佛学和玄学的异同

从上面对魏晋佛学和玄学的历史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两者的大体面貌和基本特征,从而也可以进一步概括出它们的错综复杂的异同点。

魏晋佛学与玄学的相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容不同:魏晋佛学是讲出世的,讲所谓众生成佛的;魏晋玄学则是讲治世的,讲封建最高统治者如何治理国家的。前者以超政治面貌出现,后者则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这就是说,它们哲学理论所赖以发挥的出发点是很不一样的。佛教原本是一种出世解脱道,认为“内圣”不一定要“外王”,它是从求得人生的解脱出发,逐步地进到否定客观世界的哲学理论分析,用虚无主义来为出世主义作论证。玄学则主张“内圣”和“外王”的统一,“内圣”是为了“外王”,因此它是从政治统治的角度出发,逐步推衍出最高统治者的最高道德是合乎本体的,由此而有本末、有无之辩,从哲学本体论的高度论证封建统治的必然性、合理性。正因为这样,还导出两者在具体内容方面的若干差异。如关于性情问题,魏晋玄学一般地认为性情是自然而有,完满无瑕,不需教化的。何晏强调性是先天之全,情是后天之欲,人们不能任情达理,主张情要合乎理。王弼又认为圣人是有情又不累于情的。但是魏晋佛学不同,它认为情是惑情,是产生一切烦恼的根源,主张灭除情欲。这种区别表示出佛教作为一种宗教意识的禁欲主义特色。

(二)思想渊源不同:魏晋时代思想发展史表明,魏晋玄学是中国原有的儒、道等思想演变而成,魏晋佛学则是印度佛学和魏晋玄学以及中国先前传统迷信观念等演化而成。魏晋佛学既然是吸取魏晋玄学又继承印度佛学再重新组合而成的思想,也就是一种既不同于印度佛学,又不同于魏晋玄学的思想。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中国佛学和印度佛学虽有密切的关系,但还是有所不同的,那种把魏晋佛学完全等同于印度佛学的观点是简单的、皮相的,而且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再是魏晋佛学和魏晋玄学虽有密切关系,但也是有所不同的,那种把魏晋佛学完全等同于魏晋玄学的观点,也是完全不符合历史事实的。由此也可以明确两者互相影响的先后次序,那就是玄学先影响佛学,然后佛学再反过来影响玄学,那种不分先后,笼统地认为魏晋时期佛学和玄学互相影响的观点是不符合史实的,至于那种认为玄学的产生是受佛学的影响的看法则更是无根据的。魏晋玄学的产生是中国本土的内在原因起作用的结果,佛教作为外来思想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不可能成为产生魏晋玄学的思想渊源,相反,它本身还需要依附玄学才能得以流行。

(三)地位不同:魏晋佛学和玄学虽然都受到专制统治者的提倡,但是当时居于正统统治地位的是魏晋玄学。玄学直接和门阀士族统治相配合,成为帝王和名士治理国家和立身行事的指导思想,而佛学是玄学的助手,处于附属的地位。只是在东晋末年,尤其是在南北朝时期,由于寺院经济的空前发展,佛教的地位才显著上升,几乎取代了玄学的地位,并且被梁武帝几乎钦定为国教,成为当时最重要的思想工具。

(四)作用不同: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魏晋玄学相对于它先行的汉代经学,从神学目的论演变为唯心主义本体论,由神创造宇宙说演变为宇宙万物体用说,以“忘言忘象得意”的方法取代了烦琐注经、象数类比的方法,这对于人们摆脱神学目的论和烦琐哲学的支配,解放思想,发展哲学思维是起过积极作用的,虽然它也不可避免地具有消极作用的一面。而魏晋佛学则以它的宗教信条麻醉人民的思想,把人们引上脱离现实世界的歧途,因此从总体来看,佛教所起的消极作用是主要的。

魏晋佛学和玄学的相同点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唯心主义的思想性质相同:魏晋佛学和魏晋玄学主流派都是倡言“空”“无”,否定客观物质世界的,基本上都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思想路线。魏晋佛学和魏晋玄学的唯心主义间架有两个最重要的共同支柱,一是本末体用之辩。印度佛教般若学原来没有这套范畴,但有“真谛”和“俗谛”的“二谛义”,可以和本末体用之辩相牵合。魏晋时中国佛教学者正是把这两者沟通起来阐述般若理论的。二是言意之辩。般若学者和玄学家都持“忘筌取鱼”、“忘言得意”的方法。由此可见,魏晋佛学和玄学的世界观、方法论、认识论基本上是一致的。它们的理论无疑是颠倒的,但是这些理论所表现出来的高度抽象思维水平,则是我国哲学思维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二)都具有某些辩证法因素:魏晋佛学和玄学对有无、生灭、本末、体用、言意等论述是唯心主义的,但又包含了朴素辩证法因素,对于人们认识具体事物的发展变化、揭示事物内在本质和外在现象的联系和区别,把握语言形式和思想内容的复杂关系,都有启发、借鉴的作用,是我国古代辩证法思想宝库中的重要财富。

(三)对儒家思想的态度有相同之处:魏晋佛学和玄学对儒家“名教”的态度并不完全相同,玄学是儒道思想合流的产物,是竭力维护“名教”的。佛教宣扬出家出世,不能公开赞同忠孝礼教。由于“名教”毕竟是直接论证和维护封建等级制的最有效的工具,因此佛教也只得采取妥协态度,这样那样地调和佛法和“名教”的矛盾,强调佛教有助于“名教”,信奉佛教有利于天下太平。这种背离印度佛教教义的做法成为中国佛教的一个重要特点。这样,调和与“名教”的矛盾也是魏晋佛学和魏晋玄学的一个共同点。

(四)都是门阀士族的统治工具:魏晋玄学以其鲜明的政治色彩直接为当时统治阶级服务,佛教则是披上超政治的外衣,以超政治的形式来为现实政治服务的。因此,对于佛教我们既要看到它的超世间、超政治的主张所导致的和世俗剥削统治阶级矛盾的一面,又要看到它以颠倒的、迂回的形式来为世俗剥削统治阶级服务的这个更重要的一面。

最后,通过对魏晋佛学和魏晋玄学的发展和特点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两点结论:

一是要研究魏晋佛学和魏晋玄学必须遵循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以及上层建筑之间相互影响的原理。历史一再证明,唯物史观是指导我们研究佛学史和哲学史的根本指针。

二是要研究魏晋佛学和魏晋玄学必须注意全面性。如果不研究魏晋玄学,就不能真正把魏晋佛学研究透彻,而不研究魏晋佛学,也不能对魏晋玄学的发展彻底弄清。因此,全面地研究魏晋佛学和魏晋玄学是研究魏晋乃至尔后的思想史所完全必需的。这就是说,系统研究佛教思想,还必须同时研究反佛教的思想,才能总结出它的发展的客观规律。

同类推荐
  • 佛家经典智慧故事

    佛家经典智慧故事

    点亮自己的心灯,擦亮迷失的双眼,寻找到内心的安宁,浸润一颗善心而获取生活的幸福。本书从卷帙浩繁的佛经中,精选出多个富含哲理与智慧,充满幽默与诙谐的故事加以独到梳理,并结合现实生活给予精练评析,以阐释佛的博大与精深。
  •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由于种种原因,在民间宗教的研究领域,对其宗教思想的研究显然滞后于宗教教派演变的研究;而在宗教思想的研究中,对其神灵(学)思想的研究,更是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而鲜有人问津。鉴于明清时期是中国社会中民间宗教的高发期和繁盛期,因此,《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尝试从现代宗教学的角度,以神灵观为中心,结合明清民间宗教各教派的主要经卷宝卷以及其他相关材料,进行认真解读和仔细分析,分别以神灵谱系、神话理论、救赎观念、伦理思想四个部分依次展开。
  • 中国佛教(第一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第一卷)(方立天文集)

    今年是方立天先生从教五十周年,明年即将迎来八十大寿,值此欣盛之时,结集以为纪念。方立天先生为人可敬,为学可信,毕生孜孜矻矻,专注于中国哲学、佛学与文化的研究,著作颇丰,影响非凡。文集共12卷,凝聚方先生一生心血之作,堪为集大成,在中国哲学与中国佛学研究领域,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关键意义。
  • 圣严法师开释人生

    圣严法师开释人生

    大忙人的清心咒,听佛学高僧揭秘不忙碌的智慧, 老百姓的草根禅,随禅宗大德参悟不烦恼的人生。 谈佛论禅,于五行方外观自在; 修心养性,在红尘俗世悟禅机。
  • 持一句佛号 回家:净宗大德昌臻法师传

    持一句佛号 回家:净宗大德昌臻法师传

    女作家谭天,在沉寂几年后,集自己数年的修学和写《宽霖法师传》《能海上师传》的经验,发力在《持一句佛号?回家——净宗大德昌臻法师传》中,用独特的视角,通过对四川乐至报国寺主持、四川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93岁高僧昌臻老法师一生修行的展示,告诉我们:切勿外求,回照自心,去掉执着,学会放下,完善人格,烦恼自解,为我们呈现了一条回归心灵家园的路。同时明示我们,在浮躁的当今,回归心灵家园的重要!在不安的2012年,为我们带来一抹清凉。
热门推荐
  • 落泪是金

    落泪是金

    有这样一群人,从山里走来,带着贫困,走进神圣的殿堂。他们之中有的父母不堪忍受沉重的负债,带着不为人知的心酸和痛楚,永远离开了人间;有的因物质的匮乏而扭曲了心灵,也开始堕落。《落泪是金》探究了中国贫困生在通往高等学府的崎岖路上,经受着个人与家庭的艰辛和痛苦。
  • 我的庄园

    我的庄园

    无意间得到了传说中的真龙精魄,哎?好象有一些玄幻的风格……不,其实你想多了,这是一本种田文。故事讲的是,一个得到了真龙精魄,并且可以用血液改良万物的普通人的生活。*****************小飞都市小说第二部,换了一个风格,总打打杀杀的多不好,现在轻松一些,才是王道。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哲学常识1000问

    哲学常识1000问

    本书以一问一答的形式为读者展示充满智慧的中外哲学大家、源远流长的哲学流派、晦涩难懂的哲学概念、发人深省的哲学名言、博大精深的哲学名著、绵延不绝的哲学斗争、异彩纷呈的哲学学说和令人津津乐道的哲人轶事。让读者轻松领略哲学的魅力与智慧。
  • 蝙蝠

    蝙蝠

    爱情,不是最终的依靠。只有退到底线时,才发现,身边默默陪着你的才是真正值得的情感。三篇动人的短篇治愈故事集结,蔡智恒用文字温暖你人生中的低潮。
  • 最受感动的青春飞扬故事(最受学生感动的故事精粹)

    最受感动的青春飞扬故事(最受学生感动的故事精粹)

    为了帮助同学们很好地理解每篇习作的写法,全书对每篇文章均配以推荐老师或编辑的简评,将“评点”和作文进行对比阅读,这样不仅是获得作文材料的最佳途径,也是促进思考的有效方法。这些作品体现了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思考,才思横溢,文笔犀利,具有极强的阅读和借鉴价值。
  • 重生之错爱千金

    重生之错爱千金

    【重生古代的励志文!慢热型,非女强,女主慢慢成长型,男主忠贞不二型,结局是1对1,欢迎各位读者跳坑!】10岁的桑榆,小小县丞的嫡长女,却是个懦弱木讷的受气包,没曾想娘亲更是朵软弱不受宠的白莲花,连带着亲生女儿也饱受妾氏庶女的欺辱。26岁的安茜是资深宅女一枚,喜欢“宅”在家里,最大的爱好就是对着兵哥哥的疙瘩肉流哈喇子,一次好心的见义勇为却不料丢了小命,结果倒霉的穿越重生在更加苦逼的县丞嫡女身上。前世的她好歹看了不少穿越小说,重生后的桑榆还YY了一把各种宫斗宅斗,她这个重新嫡女灰常高能,还有各色美男左拥右抱。可谁知,她却穿越成了个不受宠的小娃,既然日子依旧苦逼,反正闲着也是闲着,那就捞个男人来爱吧。谪仙般的清冷少年不搭理她?那就死缠烂打。洒脱的少年将军是个不摆谱的人?那正好沾点光,谋点福利。可惜死缠烂打,却换来了不情不愿,无心插柳的勾搭,倒是促成她桃花朵朵开。当迷糊执着的女主,杠上冷情OR爽朗的楠竹,能擦出怎样的火花,我们拭目以待!---------♂---------♂---------♂---------♂----------♂---------♂---------片段【一】:“我不喜欢欠别人人情,所以你需要我帮你什么,你只有一次机会。”安成珏冷淡至极的眼神里,看不出任何情绪,可他唇角鄙夷的笑容,显露出他的不屑。她在安成珏最落魄的时候帮了他,换来他的报恩,她想抓住机会,可她没听出他话里的百转千回,傻乎乎的告白了。“你能试着跟我相处,留在灵州吗?”她的语气是那样小心翼翼,可是她成功了。当她被别人告白时,那反应就有点差水准了。看着她为情所伤,薛少宗沉着脸,毫不犹豫的告白道:“我想追你,让你做我的女人。”他对她的爱,蓄谋已久。桑榆呆愣了几秒,不可置信道:“你——你在胡说什么?”他们只是朋友啊!片段【二】:“来,让我看看有没有受伤?”他趁机拉着她的手,肆无忌惮的揩油。桑榆嘴角抽了抽,猛地抽回手,一本正经的:“你别动手动脚。”可某人依然堂而皇之的为自己谋福利,“生那么大气干嘛,容易老啊,我现在都是你的人了,让我拉下手有什么好害羞的。”于是她开始装可怜,让他放过自己,“可我们并不是那种关系,你这样我很不习惯。”某人眨巴着眼睛,更加委屈滴说:“我们这是培养感情,怎么能是动手动脚?我这是在追你,你感觉不到吗?看来我还不够努力。”
  • 家有仙师

    家有仙师

    她,七世善人终修成正果。他,六界苍生齐称浮华神。她拜他为师却屡犯天规。他收她为徒却暗生情愫。碧落黄泉,千生千世却换来一段仙缘。她微笑,你可曾记得千年池畔的小妖。
  • 宠嫁,宁王妃

    宠嫁,宁王妃

    慕容思卿,圣灵王朝定王爷府上嫡系长女,无才无德,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嚣张乖戾,纨绔无比,争夺皇子死于非命。付棋,A国最年轻的特种兵缔造者,身陷囹圄,独遭暗杀,魂穿异世,重生在那枉死之身。当乖戾嫡女巧破阴谋,翻手为毒,覆手为武,圣灵皇朝风起云涌。有人说,慕容思卿就是一个丑陋无比的怪物!有人说,慕容思卿就是一个纨绔嚣张的废物!还有人说,慕容思卿就是一个空有定王府之名,有皇后撑腰的,有爹生没娘养的王朝第一渣女。扣扣耳屎,大骂一声,靠之。非得逼老子亮亮自己的本事!平原一声吼,慕容思卿崛起。慕容王府嫡女,是将自己的乖张进行到底,还是为了正妻一位步步惊心,谋算夺位呢?前世,自己劳心劳力,下场凄惨,这世,她怎么得也要享受苦尽甘来。偏生,你想要甘,都不得安生。去你娘的,那本姑娘自己就开出一条康庄大道。素手一扬,诗词歌赋,才华横溢。巧笑嫣然,倾国倾城,风华绝代。狼毫一挥,献计出策,定国,谱写锦绣华章。【精彩连连看!】月黑风高,月上柳梢头,人斗黄昏后“翻墙头用梯子吗?”“不用!”随即一声惨叫,某男拍拍素净的手,真是个不长记性的,还非得往自己的陷阱跳。*十里长街,黄金铺地,逼嫁黄金地“要咬一下吗?”“嗯,先咬你,再咬金子!”一袭大红色嫁衣,某男单手扛起,真是个贪财的,忘了咬了他就得负责一辈子的?本文女主扮猪吃老虎,本文男主似白兔,实则腹黑,亲们,放心跳坑,种田,宅斗,美男,通通都有!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