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5300000019

第19章 佛教的制度和仪轨(1)

中国僧制主要向两方面演化:一是国家的管辖制。因为僧尼多而杂滥,于是国家通过佛教上层人物来加强管理,以僧治僧。秦王姚兴立僧为僧正就是此种制度的开始。后代的僧统、僧录司等也部是为管理佛教徒而设置的。二是禅僧的丛林制度,这是为适应在山林农村居住的禅僧而确定的。唐代后期怀海撰《百丈清规》,元代又奉敕重新修订,成为后代寺院的基本法规。

§§§第一节教徒和僧籍

一、教徒的称呼佛教

徒尊奉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为本师,而自称为释迦牟尼的弟子。佛教徒有四类,称为四众弟子,就是出家男女二众,亦即行持的方式方法。

佛教有僧团就要有制度。印度僧尼以戒律为生活规范,在家男女二众。出家男女又有四类,即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四众。出家的男众为比丘,比丘是梵文音译,又称为“苾刍”(“苾刍”:亚洲热带地区的草本植物。佛典中所谓苾刍,系指雪山所产的香草,这种香草体性温软、引蔓旁布,声香远闻,能医疼痛,不背阳光。首次制定的规式有:一是行香、定座、讲经、上讲之法,二是常日六时行道(日三时,夜三时)、饮食唱时法,三是布萨、差使、悔过等法。佛教认为僧人的特性和苾刍的上述优点相似,所以借用也称之为“苾刍”。)。意思是乞食,指僧人托钵乞食,也含有怖魔、破恶、净命等意思。比丘就是出家后受过具足戒的男僧。出家女众名为比丘尼,也称“苾刍尼”。“尼”是梵语中女声,指出家后受过具足戒的女僧。俗称比丘尼为尼姑,尼是比丘尼的略称,姑是汉语。比丘又俗称为“僧人”。僧是梵语“僧伽”的略称,意义是众,凡三个比丘以上和合共处称为众,即为僧伽。古代印度各教派都提倡人到一定年龄以后,要出家修持,出家者被称“沙门”(旧称“桑门”),意思是止息一切恶行。由于印度其他教派没有传入中国,这样沙门也就成为出家佛教徒的专称了。世俗还称比丘为“和尚”。和尚是印度俗话,梵文的音译为“邬波驮耶”,意译是“亲教师”,即师傅。在中国一般是对佛教师长的尊称,后又成为僧人的通称了。上述的称呼在书面上多用比丘、沙门,在口语上多用僧人、和尚。对那些佛教界的上层人物,有佛理素养又善于讲解经文的,称之为“法师”。有时为了对一般僧人表示尊敬也称之为“法师”。在中国蒙藏地区,人们称僧人为“喇嘛”。喇嘛为藏语的音译,意思是“上师”,是藏传佛教对有学问的高僧的一种尊称,相当于汉族地区所称的和尚,同样是师傅的意思。汉族人则常把蒙藏僧人统称为“喇嘛”。

在家信教的男众,涉及佛教僧侣和僧团的生活以及处事方法的一系列规定。佛教仪轨是指僧人修持的仪式和轨范,称为“优婆塞”;在家信教的女众,称为“优婆夷”。“优婆塞”是梵语,意思是清信士、近事男、近善男,即亲近奉事佛、法、僧“三宝”者。“优婆夷”也是梵语,意思是清信女、近事女、近善女,也是指亲近奉事佛、法、僧“三宝”者。俗称在家的佛教徒为“居士”。“居士”是梵语“迦罗越”的意译,原指居积财富的人士,后来转为居家修道人士的专称了。

二、入教的程序

佛教信仰者出离家庭独身修道是要经过一定程序的,是有条件的。一般的程序是按照佛教戒律的规定,先到寺院找一位比丘,请求他作为自己的“依止师”。这位比丘再向全寺院的僧侣说明情由,广泛征求意见,取得一致同意后,方可收其为弟子。然后再为他剃除须发,授沙弥戒(共10条),此后这人便成沙弥了。沙弥是梵语,意思是当勤受比丘的策励,息恶行慈。出家人至少7岁才能受沙弥戒,沙弥至20岁时,寺院住持、依止师经过僧侣的同意,召集10位大德长老,共同为他授比丘戒,才能成为比丘。受比丘戒满5年后,才可以离开依止师,自己单独修行,云游各地,居住各寺院中。至于女人出家,也同样要先依止一位比丘尼,受沙弥尼戒(10条)。年满18岁时,受式叉摩那戒(共6条),成为“式叉摩那尼”(学戒女),意思是学法女。嗣后佛教界和官方也屡为僧尼制定法规。到20岁时,先从比丘尼,后从比丘受比丘尼戒。这样经过两度受戒之后才能成为比丘尼。当大乘佛教在印度盛行后,修大乘佛教的比丘还可以根据自愿(不是必须的)受菩萨戒。中国古代的梁武帝、隋文帝、隋炀帝也都受过菩萨戒,本章包括佛教制度和佛教仪轨两部分。佛教制度是僧团法规,称为“菩萨戒弟子”。出家僧人如果想还俗的话,很方便,只要对任何一人声明一下,就可以放弃僧人的身份。

佛教这套出家程序,在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具体做法也有所不同。在中国汉族地区,唐宋时比较严格,元代以后就比较宽松了。大约自元代开始,受戒者还要在头顶上燃香(3炷、9炷或12炷),以为终身誓愿的标志。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佛教界已在汉族地区废除了这种陈规陋俗。

佛教对出家的佛教徒在服饰方面有着统一的严格要求,对于在家的居士则没有特殊规定。佛教最早规定,比丘穿的衣服只有三衣:一是五衣,即由五条布缝制而成的内衣,日常作业和就寝时穿用;二是七衣,是由七条布缝制而成的上衣,礼诵、听讲时穿用;三是大衣,由九条布以至二十五条布做成的,遇有礼仪或外出时穿用。比丘衣服的每一条布,分别由一长一短(五衣)、二长一短(七衣)、三长一短(大衣)的布块连缀而成。这种式样叫做“田相”,状似田地畦垄,纵横交错,表示众僧可以为众生的福田,故也称“福田衣”,也就是袈裟。在中国寒冷地区穿这三衣难以御寒,所以又增穿一种圆领方袍的俗服。后来一般人废弃了这种衣服的式样,而僧人却一直保持着,久而久之,圆领方袍便也就成为僧人专有的服装了。

在家信仰佛教的人,愿意成为正式的在家佛教徒——优婆塞、优婆夷,即居士,也要经过一定的手续,要有法师的证明。在家居士的基本条件是受持三归: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是投靠的意思。就是把自己的身心性命全部投靠于佛教三宝,依照佛教三宝的教导修行。其受持仪式是,请一位法师依照《三归仪轨》为自己说明三归的意义,自己表示从此以后要终生皈依三宝,道安开始提倡严肃戒律,这样就可以成为居士了。如果进而再从法师受五戒,便可成为五戒优婆塞、五戒优婆夷了。以后如果再进一步从法师受菩萨戒,又可成为菩萨戒优婆塞、菩萨戒优婆夷了。在家居士如果要放弃居家佛教徒的身份,也是只要对任何一个人声明一下就可以了。

三、度牒、僧籍和寺籍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为了控制、管理僧民还设有度牒、僧籍、寺籍的制度。度牒的度是度之入道,牒是凭证。度牒就是祠部发给合法出家者的证明书。僧尼以此牒为身份凭证可以得到政府的保护,免除地租和徭役。度牒也还可以起旅行护照的作用。僧籍是记录僧人姓名、年龄、籍贯等的簿籍,相当于现在的户口簿,由国家统一管理。寺籍即记录寺院兴建的年代、名称、情况等的簿籍。唐宋以来,寺院的兴建都得经过政府的批准,寺院名称也由政府颁发。

官府颁发度牒始于唐大中十年(公元856年),规定出家时领取度牒,受戒时领取戒牒(受戒证明书,有法律效力)。想出家的人,先要到寺院中作“行者”,服各种劳役,不剃发,可以从师受沙弥戒。等到政府规定的度僧时日,经过政府甄别,或经过试经的考试,合格者发给度牒,并指定其僧籍隶属于某寺院,这时方取得僧人的资格,允许剃度。此为后来各种法事仪制的开端,影响极为深远。然后再前往政府准许受戒的寺院受比丘戒,领取戒牒。受戒师也由政府指定。凡是未经政府许可,私自剃度的即所谓私度的要受到惩罚。清代后来废除了度牒,戒牒也改由传戒寺院颁发。也就是只保留戒牒而无度牒了。出家和尚传戒也漫无限制了。历史上,有的朝廷、地方官和豪强还以卖度牒的收入,来缓和财政危机,或经营商业,谋取财利。宋代的度牒曾作为货币来使用。

§§§第二节丛林和清规

一、丛林

佛教说众多比丘一处和合,如同大树丛聚,故称僧众聚集之处为丛林。丛林也是借喻草木生长有序,用以表示僧众有严格的规矩和法度,中国佛教丛林通常是指禅宗寺院,所以也称禅林。但后世其他宗派也有仿照禅林制度而称寺院为丛林的。自宋代起,中国僧团除戒律外还制定了其他若干约束僧尼言行的僧制和清规。东晋时由于僧尼渐多,禅林又不断分化,形成各种不同类型。最初有甲乙徒弟院、十方住持院和敕差住持院三种。寺院由自己所度的弟子轮流住持的称甲乙徒弟院,略称甲乙院。公请各方著名僧人住持的称十方位持院,略称十方院。由朝廷给牒任命位持的,称敕差住持院,略称给牒院。后来朝廷取消了给牒任命住持制度,这样禅林就只有两类了。甲乙住持院是师资相承的世袭制,称为剃度丛林或子孙丛林。子孙丛林也叫“小庙”。每个丛林都从属于一定的宗派,世代相承,很少任意更改的。十方住持院是由官吏监督选举的,称为十方丛林。它又分为两种:一种是依法系相传的,称为传法丛林;另一种是实行十方选贤制度的,称选贤丛林。

二、清规

我国丛林清规形成于唐代,在此之前,自后秦始逐渐形成由“三纲”负责僧职的管理制度。三纲包括上座、寺主和维那。上座为全寺之长;寺主主管全寺的事务;维那管理众僧庶务。到了唐朝,由于政治统一,国力强盛,宗派林立,要求有一套适应中国国情的统一的寺院制度。唐武宗灭佛后,多数宗派一蹶不振,唯有简便易行的禅宗、净土宗盛行于世。自慧能创立禅宗门庭以后,百余年间禅僧剧增,可是禅僧们以道相授受,多岩居穴处,或寄往律宗寺院。有些寺院常住千余人乃至2000多人。禅宗名僧怀海认为禅僧住在律寺内尊卑不分,对于说法住持和集体修行生活都不合规制,于是他根据中国国情和禅宗特点,折中大小乘戒律,率先创意厘定了丛林清规。因怀海居江西奉新百丈山,所以后人称他为“百丈禅师”,称他制定的清规为《百丈清规》。怀海的清规受到禅僧们的普遍欢迎,又得到朝廷的推崇,因而风行全国,影响极为广远

同类推荐
  • 圣严法师开释人生

    圣严法师开释人生

    大忙人的清心咒,听佛学高僧揭秘不忙碌的智慧, 老百姓的草根禅,随禅宗大德参悟不烦恼的人生。 谈佛论禅,于五行方外观自在; 修心养性,在红尘俗世悟禅机。
  • 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聆听圣哲教诲,汲取人文涵养,感受生命关怀,获取智慧启迪,当你为人生的种种烦恼所困时,当你为生活种种不平怨恨时,请读一点儿禅的故事吧!凝聚着东方智慧的禅宗以其对个体生命和心灵的关注,对真实人生的追求,空前绝后的惊人妙语和大智慧,让人拍案叫绝,回味无穷。
  •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仓央嘉措传与诗全集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仓央嘉措传与诗全集

    他像西西弗斯一样,被无法抗拒的命运困锁着,被高高在上的诸神无休无止地惩罚着,他是黄金囚笼里最高贵的犯人。虽然有芸芸众生对他顶礼膜拜,却没有一个人怜悯地抛给他囚笼的钥匙,诸神把世界托付给了他,他却只想要回他自己,要回那个最真的自己。
  • 圣经故事1

    圣经故事1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听南怀瑾讲佛学

    听南怀瑾讲佛学

    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南怀瑾先生发表了大量著作,堪称博学多产的著述名家。目前可知的南氏著作已达三十多种,内容涉及儒、道、佛和神仙巫术等三教九流的各家思想学说,以及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的方方面面。本书主要总结了南怀瑾先生的学术理 论和研究成果,是对其系统整理研究的一个全面过程。对于佛学爱好者来说,能够从本书中详细了解到佛学的起源、发展以及现状,还能对佛学著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热门推荐
  • 全球华语小说大系·海外华人卷

    全球华语小说大系·海外华人卷

    作家队伍阵容强大。明星云集。,本书收录了新世纪十年来最活跃的海外华人作家的代表性作品,作家来自美洲、亚洲、欧洲多个国家,是一部全面反映海外华人小说创作风貌和整体水平的权威选集,具有强烈的全球性。所选作品皆精选自《收获》《人民文学》等国内知名文学期刊,多部作品获得国内外多种奖项,中篇小说《罗坎村》等在国内文坛引起巨大反响
  • 重生之嫡妃要休夫

    重生之嫡妃要休夫

    風家嫡外孙女,体弱胆小的哑巴,全能废物,被耻辱退婚,遭陷害致死。她,21世纪顶级杀手,死在十八国特务围攻下,一朝穿越成为东大陆風家废物嫡小姐。废物?那她将要他们见识一下什么才做叫真正的废物。全能七系?那她来个逆天的独特存在。八系召唤师+天才炼药师+奇宝异。且看她如何从废物变成天才,踏上这异世巅峰!
  • 不断幸福

    不断幸福

    冯隐竺以为,没有她攻克不了的难关,可真的拿下了吴夜来这座城,她才发现,他交给他的,就是一座空城,她除了守着,毫无办法。但她知道,她还爱着吴夜来。但她也知道,她的等是要幸福的等,最终,因隐竺在吴夜来的电脑里发现了他曾经追随的一个女同学的照片而导致了他们以离婚收场。
  • 一生必读的悬疑文学经典(大全集)

    一生必读的悬疑文学经典(大全集)

    赵凡禹编著的《一生必读的悬疑文学经典大全集(超值金版)》讲述了:推理惊悚小说距今有近两百年的历史,之所以风靡全世界,就在于它拥有让人充分发挥逻辑思维找到事件真相的空间,让人在阅读时沉迷于扑朔迷离的故事情节中不能自拔,最终却是在得知难以预料的结局时恍然大悟,继而获得阅读快感。《一生必读的悬疑文学经典大全集(超值金版)》精心甄选全世界各地著名的推理惊悚大师之著作,让读者在这些大师诡秘奇异的文字当中,获得难以忘怀的阅读体验。
  • 问对了就能成交:提问式销售的方法与技巧

    问对了就能成交:提问式销售的方法与技巧

    本书分为三篇十六章讲解了提问式销售的方法与技巧。第一篇读懂心理提问,本篇介绍了销售时提问的心理、惯性思维、好奇心、防备心理等八个方面的内容;第二篇掌握消费原理提问,本篇介绍了短缺原理、对比原理、让步原理、负债感原理、言行一致原理五方面的内容;第三篇利用买卖效应提高,本篇重点介绍了买卖中权威效应、关联效应、牧群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 第一次销售就成功

    第一次销售就成功

    新入职的营销人员,对事业与人生有着美好的憧憬;有经验的营销人员,对成为销售专家有着强烈的渴望。
  • 相公你真的死了吗

    相公你真的死了吗

    那个糊涂的小女人是我娶来冲喜的吗?本来想着早点摆脱家里的束缚,自由自在地生活的他又多活了几日。他一跷,当然家里是一团乱了,当然他也可以看看哪些人心怀不诡。她还真是有手段,竟然得了当家的权,把那些个坏人给整治的服服贴贴的。他可不要错过她了,反正她是他明媒正娶的老婆,有什么关系?身边的花花草草还真是不少,只是怎么每个都有故事,什么要把死人救活?还有千年蛊王也来凑热闹,我的相公,怎么把别人当个宝啊!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总裁的抢钱甜心

    总裁的抢钱甜心

    胡灵本想做个女英雄,结果成就了一场大乌龙!她本意是要找白蒙讨回孤儿院的土地,怎么最后反倒被他吃干抹尽了?哼!孤女不发威,当她是HelloKitty?等等,等等!你说什么?她的身世其实是……
  • 重生之大地主传奇

    重生之大地主传奇

    一个从三流大学毕业的人,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事件后,带着一个可成长的空间回到了大一,历经坎坷,随着空间的成长,主角也成长为一个让人仰视的人物,最终走出地球,冲向宇宙,创造了一个不朽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