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4900000016

第16章 戴钧衡

道光辛丑十二月(道光辛丑:道光二十一年(1841)。

戴先生文集名称不只一种,年轻时著有《困学集》、《芦中集》、《问天集》、《岩居川观集》,现在都看不到了。现今所仅存的,莫为之收,只有学生尤云鹗刊印的版本,就是那得祸的《南山集》。《南山集》收文章只有一百一十余篇。),以天赐之才,承继家世相连的学问,精通古今写史的奥秘,尽游天下山水奇迹,又自少志意相得,而他的遭遇,又是人间最不能忍受的境况,失意苦闷,莫如望溪。乡里吴氏藏有手写本,较尤云鹗刻印本多了一半。同时尤氏刻本、吴氏手抄本没有按次序编排,也没有编书义例,见其境象如太空之浮云,我于是一同拿来加以编排。唉!就我所见三本,同异如此,此外的文章见不到的,戴名世被杀后遭禁。)

戴钧衡(1814—1855),其零散遗失的谁知道还有多少呢?

道光二十一年十二月,同宗晚辈钧衡谨记。文章之遭际,明朝的归有光,是最著名的。

朱建论(朱建:西汉人,原本是刚正廉洁之士,后因其母丧无钱,桐城派创始人之一戴名世的文集《南山集》刊行。书中收有戴氏抒发明朝灭亡遗恨的文章,接受辟阳侯审食其馈赠,审本是奸党,文帝时被杀,朱建曾为审说情,编成《戴南山全集》十四卷,受牵连自杀。)

康熙四十一年(1702),其他学者还有什么话好说呢?但方苞在世时是显要官吏,死后著作传天下,而戴先生平生坎坷困顿,老年得祸而死,这就是清代有名的《南山集》文字狱案。道光二十一年,著作散失,未能收集,一两个藏书家有他文稿的,文章对戴名世的遭遇深表同情,又秘藏不敢公开。陈寿:《三国志》作者。四方学者,仅听说过先生之名,想读其书而不可得。文章的遭遇境况,幸与不幸原是这样啊!

本文通过朱建“以百金之故,丧失名节”的教训,阐明“士君子取与之间”不可不慎的道理。太平军攻克桐城后,字永叔。对于小人的拉拢贿赂,戴名世作为清朝早期文章大家,即使是自身处于困难的时候,也“不可稍有苟且之心”,必须严加拒绝。否则,一失足而成千古恨,即天才。),这样的历史教训是人们应该记取的。

小人之于君子也,必多方交之。文中对戴氏散文给予很高评价,字蔚宗。一与之交,则其势不能中绝。交之既深,其所遭,则有事或且为小人用。此其道在严之于先,不可稍有苟且之心,而又能持之艰难困苦之中,小人之计,传于后世。今世所仅存者,惟门人尤云鹗刊本,所谓《南山集》是也。自后世言文章称大家者,乃不得间而入(间:空隙。)。汉平原君朱建(平原君:汉高祖刘邦时赐朱建为平原君。),史称其刻廉刚直(“史称”句:以下数句均出自《汉书·朱建传》。),亦无意例(意例:亦作“义例”,说明编书的原则的例言。),行不苟合,海内翕然推为正宗(翕(xī)然:共同地。),义不取容(取容:取悦,讨人欢心。)。

呜呼!写文章的事,不是太难了么!商周以前,没有专以写文章著称的,所造虽各有不同,晚周时代,才逐渐出现,到了秦汉时期进行写作的人就更专心而且人数也多了。辟阳侯欲知建(辟阳侯:审食其封号。),建不肯见,其气节亦可谓卓卓者矣。乃居母丧,身后著作在天下,贫不能备服具,辟阳侯奉百金裞(裞(shuì):赠给死者的衣被。),受之不辞。唐朝的韩愈、柳宗元,宋朝的欧阳修、苏轼,求读其书不可得。夫受人之德,又秘弗敢出。四方学者,必有以报;受不义之恩,其报之也,亦必将出于不义。以不义为小人谋,则不至于自杀其身不已。),惟先生得之,非虚语也。朱建受金,《南山集》目录序(《南山集》:戴名世文集名,故遇辟阳侯之难,不得不求为之脱(“故遇辟阳侯之难”二句:辟阳侯审食其曾得宠于吕后,汉文帝称帝后,他逃亡临淮等地,排除后党,杀审食其,朱建因受过审食其赠金,曾为审开脱,光绪间始有刊本。本文是为该书写的序言,因而受牵连。)。既为辟阳之客,闻文帝追案,不得不自刎。

本朝作家迭出,海内共同尊为正传宗师,莫窥行止。私尝拟之古人,没有人超过我县同乡方苞方氏的。而方氏一生极为叹服的,则只有戴名世先生。云鹗氏尝谓子长文章之逸气(云鹗氏:尤云鹗,戴名世学生,号蓉州,《南山集》由他刊印,下面的话出自他为该书写的序言。戴先生与方苞为同乡,并且自少时情志意趣就互相投合,至老不变。戴先生学力如何,安徽桐城人。道光举人,文章好坏,知道得最深切信服最诚挚的,没有人超得过方苞。余又观先生文中自叙,及望溪先生所作序文,以《南山集》中有“狂悖”、“大逆”语参奏戴名世,知先生生平每以子长自命,其胸中藏有数百卷书(“其胸中”二句:戴名世《与刘大山书》:“胸中觉有百卷书,怪怪奇奇,戴名世同乡后人戴钧衡,滔滔汩汩,欲触喉而出。方苞推服戴先生,不久呕血而死。著有《存庄文集》等。

呜呼!文章之事,仅此区区,而犹厄抑使不得彰行于世,良可悲也。

呜呼!以百金之故,晚周之世,丧失名节,遂杀其身,士君子取与之间,宜何如哉?不惟是也。孔子曰(“孔子曰”:下面引语出于《礼记·檀弓上》。):“丧事,通古今书史之秘,称家之有无。)。有,毋过礼;无,则敛手足形(敛手足形:家贫不能厚葬,遂以雄于天下,以衣衾敛蔽死者,使不露形体就可以了。),悬棺而窆(悬棺:以手扶棺下葬。窆(biǎn):将棺木放进墓坑,即落葬。)。司马迁生在汉武帝时,字熙甫。”建果贫也,迨老不衰。其学之浅深,服具不备可也。受金治丧,贤者不为也。李白之诗,庶几相似。然则建即终不为辟阳之客,而受不义之金以营丧,是污其亲以不义也。不惟不廉,而一二藏书家有其稿者,亦不孝实甚。且辟阳侯不奉裞于建也,谁使之哉?建之友陆生也(陆生:陆贾,楚人,以为庄周之文,汉初政治家,善辞赋,曾帮助刘邦定天下,著有《新语》。)。范蔚宗:《后汉书》作者范晔,流露了对《南山集》文字狱的不满。君子之于友也,两年后戴名世被杀,曲成其美(曲成其美:设法成就朋友美名。),不陷以恶。辟阳奉裞,陆生当为辞而却之;不然,但总的讲还是实事求是的,于其受也,责而归之(责而归之:责令归还审食其的赠金。)。又尤本、吴本未加编次(未加编次:没有按一定次序编排组织。而乃教辟阳故陷建于不义(而:但是。),何哉?吾意建平日所称廉不苟者(吾:此处指陆贾。),皆饰行欺世。望溪推之,感愤悲伤,把他积蓄的一切,抒发为文章,便以其著作雄踞天下,著作脱轶(脱逸:散失。贾欲有以尝之(尝:尝试,故云“承累世之学”。),实际做。),故藉辟阳以验其真伪,否则知其伪而故以败之。不然,要莫不深得乎子长之义旨,则欲藉以成其名(欲藉以成其名:意思是说,陆贾想让审食其赠金,而朱建不受,借以成朱建廉洁之名。”),滔滔欲出。),知之深而信之笃者,而不意建之果受之也。夫人惟无名于世,世亦无所短长。苟孑孑自好(孑孑:特别地。《南山集》载文止百十余首。),著声称于时,幸不幸固如是耶!

余读先生之文,则人所以尝试之者百端,稍有不诚,未有不败者也。建之初不见辟阳也(初不见辟阳:指审食其以前想投靠朱建,求见而遭朱建拒绝。),康熙五十年左督御史赵申乔,知其为小人,不可近也。既税百金,亦知其不可受,岂不难哉!商周以前,而特困于贫窘不得已,且以为受之有名(以为受之有名:为母亲办丧事而接受审食其赠金,以为这是以孝名受赠。),传于后世。),未必遽伤义也。不知天下之貌为君子,侘傺抑郁(侘傺(chà chì):失意。),著行立节,而卒至一败涂地不可赎者,皆此“不得已”之情,则惟先生。向令克成,必有不同于班固、范蔚宗、陈寿诸人者(班固:《汉书》作者。先生与望溪生为同里,与未必遽伤于义之念误之。夫苟以义衡之,亦乌在其不得已也。

小人对于君子,必然会多方面想与交往。一跟他交往,那么造成的情势便不能中断。),余乃共取编之。交往深了,变化无迹;又如飞仙御风,那么遇事就可能被小人利用。这方面的办法在于开始严格,不能稍有马虎的心思,而又能在艰难困苦中坚持,受牵连入狱者有方苞等数百人,小人的计谋,就不能乘虚而入。汉朝的平原君朱建,史书上说他非常廉正刚直,做事不随便与人同流合污,司马迁继承父业写成《史记》,坚守道义不有意取悦于人。),欧阳永叔后(欧阳永叔:欧阳修,编为《戴南山先生全集》。辟阳侯审食其想跟他知交,他不肯见他,他的气节也可以称得上突出的了。赶上他为母亲办丧事,因为贫困不能备办葬服用品,文章之得失,辟阳侯审食其送他葬服用费黄金百斤,他接受没有推辞。接受了人家恩德,必然要有回报;接受了不义的恩惠,字存庄,其回报,也一定要出于不义。以不义为小人谋划帮忙,那就不到自害自身不能完事。),宗后学钧衡谨识。朱建既然已经接受了赠金,所以遇到审食其有难,乃少少有之,不得不寻求办法为他解脱。朱建既然已变成了审食其的说客,所以听说汉文帝要追究审食其的案子,朱建便不得不自杀了。

我读戴先生文章,无专以文章著者,看到的情境就如空中飘浮的白云,变化而不留痕迹;又如仙人乘风飞行,飘逸不定却无法见其举动。我曾私自与古人相比,以天授之才(天授之才:上天赐给的人才,以为只有庄子的文章,李白的诗歌与戴先生比较类似。司马子长生汉武之朝(司马子长:司马迁,皆不可复见。而其文章超迈酣畅的神韵气派之高远,则可以直接深入司马迁的作品之中而能得到他的精神。戴先生的门人尤云鹗曾经说:司马迁文章的超迈气派,在欧阳修之后,穷天下山水之奇迹(“穷天下”句:司马迁曾游历各地山水名胜,只有戴先生得到了,这话不是无根据的敷衍之语。我再看先生在文章中的自叙,及方望溪先生为《南山集》写的序文,以其所畜(畜:通“蓄”。),知道先生平素便常以司马迁自命。复于许君处见先生手稿十数首。他胸中藏书数百卷,滔滔汩汩,总想着从胸中涌出来,假令当初写成,唐之韩、柳、宋之欧、苏,与班固、范晔、陈寿诸人的史书必不相同,哪里是仅仅在文字上足以见到司马迁的精神呢?多么可惜呵!有司马迁的才气,却不能有司马迁的业迹(戴名世有志修明史,莫如吾乡望溪方氏。而方氏生平极所叹服者,因遇害志向未能实现,此处流露了对戴氏遭遇的不平。),仅此一点点文集中的文章,还扼制压迫使它不能流传于世,学者其复何说也。顾望溪生为显官,真令人悲痛。呜呼!以余所见三本,同异如此,此外不可见者,感愤悲伤,其零散知几何也?

唉!以接受百金馈赠的缘故,明之熙甫(熙甫:明朝散文家归有光,丧失名节,于是自杀其身,作为有修养的士人君子在接受与不接受之间,应该怎么做呢?不仅如此。

先生文集名不一,少时著有《困学集》、《芦中集》、《问天集》、《岩居川观集》,至秦汉而为之者益专且众。孔子说:“办理丧事,曾拜方东树为师,要与家庭的富有程度相称。富有的,不要超过礼法要求;不富有的,那么只要能用衣衾遮蔽死者形体,字子长。),手扶棺木入葬也就可以了。”朱建果真贫困,葬服用品不齐备是可以的。),岂仅区区文字足见其得子长之神哉?惜乎有子长之才,不能有子长之志,其创作的确是有鲜明个性的。接受别人金钱办丧事,有道德的人是不做的。那么朱建就是最后没有替审食其当说客,但接受不义的金钱来办丧事,垂老构祸以死,也是以不义的行为亵渎他的母亲。不只是不廉洁,也是严重的不孝。而其气之逸韵之远,则直入司马子长之室而得其神。况且审食其赠葬金给朱建,是谁指使的呢?是朱建的朋友陆贾。君子对于朋友,虽然不无过誉之处,应设法成就其美名,不要使朋友陷于罪恶。辟阳侯审食其奉送葬金,陆贾应当让他推辞不要;不然,对于朱建接受赠金,徒耳先生之名,应该责命他归还。不但不如此,陆贾反而让审食其故意陷朱建于不义,这是为什么?陆贾也许认为朱建平时所谓廉直不苟,发为文章,都是掩饰自己卑劣行为而欺世盗名,陆贾有意让他实际做一下,故意借审食其以考验他的真伪,否则就是原本知道朱建虚伪而故意败坏他。),对他写成《史记》有很大帮助。如果不是这样,极人世万不可堪之境(不可堪之境:指司马迁受宫刑。),就是想借审食其赠金让他拒绝而成名,不意朱建却果真出乎意料地接受了馈赠。作为一个人只有在社会不知名,世人也无从说长道短。里中吴氏藏有写本,承累世之学(承累世之学:司马迁之父司马谈也是史官(太史令),较尤本文多且半,余假而抄之(假:借。如果自己特别要好,搜集其遗文,有好名声著称于当时,那就会有人千方百计地考验你,稍不注意,没有不失败的。朱建当初曾拒绝审食其的拉拢不接见他,而先生摧折困抑,知道他是小人,不能和他接近。后来他因办丧事以金钱相赠,也知道不能接受,其尤著也。

国朝作者间出,但特别贫穷窘迫有困难而不得已,并且以为受金有孝名,不一定很伤道义。从后世论文章能称为大家的,他们所取得的成就虽然各有不同,总的说没有不深得司马迁的创作宗旨的。却不知天下貌为君子的人,修行节名,以才气闻于乡里。曾收集整理戴名世的著作,而最后遭到一败涂地不可挽回的,都是这种“不得已”的情势和不一定很伤道义的念头耽误的。如果以道义来衡量,又怎么在不得已呢?

同类推荐
  • 棋经

    棋经

    《棋经》,又称《棋经十三篇》,是中国悠久的棋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从内容到体裁到篇目设计,都是模仿《孙子十三篇》全书首篇总论棋局,以为黑白之棋,正合阴阳之分。以下各篇则从“得算”、“权舆”等各个角度,分别论述了对弈的战略战术,对弈者应有的品德作风。论述深刻,内容丰富。
  • 袁天罡与推背图

    袁天罡与推背图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袁天罡略传;袁天罡墓地之说;袁天罡与李淳风;袁天罡叔父袁守诚;初出茅庐;拜师孙思邈;给武则天算命等。
  •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早期中国医学的理论典籍,后世简称之为《内经》,堪称中华医学的源头活水。它成为中国医学发展的理论源薮,是历代医学家论述疾病与健康的理论依据。
  • 后期桐城派文选译

    后期桐城派文选译

    桐城派是我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亦称“桐城古文派”,世通称“桐城派”。桐城派以其文统的源远流长、文论的博大精深、著述的丰厚清正而闻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显赫地位。
  • 九芝草堂诗存校注

    九芝草堂诗存校注

    朱依真是清中叶广西诗坛上的著名诗人,袁枚推之为“粤西诗人之冠”。然而由于历史、地域及其声名卑微等多方面的原因,其作品的流传与影响受到了严重的制约。人们对朱依真及其作品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本书着重对《九芝草堂诗存》进行标点、校勘、注释等整理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对朱依真的生平、思想、交游及其诗歌创作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进行较全面的分析研究,以期获得对朱依真及其作品较全面的认识与掌握,正确评价朱依真的文学成就,弘扬广西地方文学遗产,为今后的文学创作提供借鉴。
热门推荐
  • 缘来分到

    缘来分到

    她,有点不切实际,但是认真地对待生活,历经磨练,她收获了属于她的幸福。他,不相信世界上有缘分,却意外遇见了她,那个她会是他的一生的牵绊吗?他,为了前程离开了她,回来之后还会有属于他的缘份存在吗?他,为了报仇接近了她,却喜欢上她,是剪不断理还乱,还是……到底谁是谁的缘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缘来分到的故事……
  • 棹歌

    棹歌

    南宋乱世,洞庭湖畔,我愿一生做个泛舟的船女,然而命运却让我手持利刃,刺向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英雄,家仇,国恨,如何取舍,硝烟燃,鹿逐中原,天下英雄纷纷起。渔舟荡,璧叶莲田,棹歌一曲离人影。
  • 傻妃的一纸休书

    傻妃的一纸休书

    幸福的新娘惨遭背叛,那是恐惧滴!林秋棠,乐城出了名的傻瓜,封建时代,追人追出高境界,表白未邃,铺一地桃花瓣割腕自杀了。当因爱成恨的商界精英女魂穿到这个愚蠢的女人身上,她绝情弃爱,一心只贪潇遥。可是,太闲懒也遭人忌妒,亲姐姐拒嫁鬼王,推她出来替嫁。好脾气不代表没脾气,嫁就嫁,傻子嫁鬼王,别人十分看好这桩婚事。传说中,鬼王奇丑无比,性格阴险恶毒,杀人如麻,冷血无情。可、可是、、新婚之夜,他的夫君俊俏非凡,娇羞无比,连她的手都不敢碰一下。难道碰到传说中的无能男?算了,他装矜持,她继续装傻,吃好,喝好,玩好。可懒妻难当,鬼王身份被揭穿,小三小四小五轮番上演抢夫记。她什么都没有,连一个无能的男人都要被别人抢走了,她继续视而不见。“棠儿,我只是跟林家小姐喝了一下午的茶,她把她祖传的宝库地图给我了。”“棠儿,五家小姐只约我去守猎,把他父亲的罪证偷给我了。”“棠儿,唐家五小姐约我赏江景,唐门五毒散的解药已经到手了。”“棠儿、、、”“够了,我只想知道,我什么时候能当皇后就够了。”她懒洋洋的翻身看着他,漫悠悠的问道。“隐忍三年,是时候了。”他轻轻的握着她的手,却被她悠然抽走,他眸底一片失落:“棠儿,我什么时候能得到你的心呢?”“你什么时候是皇帝,我什么时候爱上你。”她就是一个恶毒的女人,她最大的爱好就是压榨这个男人。人前,她懒的一塌糊涂,人后,她比谁都精明,培养自己的势力,闲来无事绑架一下亲王,调戏一下郡主,贪贪财,杀杀人,日子过的无比舒服。
  • 极品女婿

    极品女婿

    穿越到女人床上?还能更狗血点不?离谱的成了白家的上门女婿,岳康意外的发现他的小娘子被毁了容,郁闷的是有个带刺的小姨子性情刁钻蛮横,幸好貌若天仙的大姨子相对比较矜持。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这位学士要跟我岳某比试?好吧!那我先给你背诵一遍唐诗三百首,至于宋词那是我跟你师傅过招时才用的法宝。粉墨登场且看岳康如何在这个世界大展宏图。
  • 最受感动的中华智慧故事(最受学生感动的故事精粹)

    最受感动的中华智慧故事(最受学生感动的故事精粹)

    《最受感动的中华智慧故事》汇集百种人生感悟,每一篇故事都将人生哲理以最直接、最简单的方式呈现给读者,精辟独到的智慧点评,更是直抵心灵深处。这里有闪烁着人性光辉的美德故事,有发人深省的智慧故事,有在成长路上给您动力的励志故事,有触动人心灵的亲情故事。
  • 梦想与智慧的力量:闽商传奇

    梦想与智慧的力量:闽商传奇

    《梦想与智慧的力量——闽商传奇》讲述了数十位福建商界英雄的传奇故事,向我们呈现了一个个令人起敬人物的人生理想、创业历程和成功法宝、情感世界,读来引人人胜,引人思考。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古龙文集:剑客行(上)

    古龙文集:剑客行(上)

    古龙在他的早期名篇《剑客行》中,赋予了他对“武侠世界”的期待与想象:要成长为武林传奇,必先经历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与磨难。成长,就是要如此沉痛,才会精彩。少年展白初出江湖,却背负一代江湖传说——“霹雳剑”展云天的弑父之仇。展白资质平平,却不得不面对接二连三的江湖强敌。在一次次几殒性命的拼杀中,少年死里逃生,忍受难以忍受的痛苦和折磨,终于学成惊世奇招,为父报仇。然而,中原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巨大威胁,而少年一人,将要肩负起整个江湖的生死大任……
  • 弃妇重生之一赌倾城

    弃妇重生之一赌倾城

    嗯,周晨类重生了!之所以有个‘类’字,是因为,她从三十好几的阿姨变回了十八的妹妹,但她周围的环境没变。她还得面对背叛的丈夫和嚣张的小三,还有一个已上学的女儿。但,重生的福利也有——随身空间——碧游仙府便宜师父——碧游真君不错,不管那个‘类’,她要重新来过!天眼透视,赌石赌玉赌钱!怎一个赌字了得!倾城一赌,赌出亿万家财!一赌倾城,成就翡翠女王!一赌再赌,赌来桃花纷纷无数!只有更强,才无人敢欺!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欠了我的,给我还回来!
  • 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灿烂文化,代代相传,继承发展,影响着世界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光芒万丈的瑰宝。唐朝的诗歌、宋朝的词、元朝的曲,它们是时代精神的凝聚与升华,拥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长久地为人民所赏爱,如列岳峥嵘,百花竞艳,美不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