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1100000031

第31章 两种不同的工作

尽管我们要求儿童与成年人彼此相亲相爱、融洽和谐地生活在一起,但是他们经常会发生矛盾,因为他们互不理解,这从根本上破坏了他们的生活。

这种冲突产生了许多不同的问题,有些明显与他们之间的关系有关。成年人在生活中有一种复杂而强烈的使命感,让他中断自己的工作,通过适应儿童的节奏和心理视角,以满足儿童的需要,这对他来说越来越困难。而且,另一方面,儿童也不适应日益复杂和紧张的成年人世界。与当代文明非自然的特征相反,我们可以回想起远古时代的人们所过的那种简单、安静的生活,在那里儿童可以找到自然的庇护所。在那个社会里,工作以一种平和安宁的方式进行,儿童周围有驯养的动物和其他可以随意触摸的东西,他可以做自己的事情,不用担心遭到反对,当他感到疲倦时就可以躺在树荫下睡一觉。

但是,现代文明使得自然环境慢慢地从儿童生活中退出,一切都井然有序、快速急促而且处处受限,不仅成年人生活节奏的加快成为儿童发展的障碍,而且机器的出现像旋风一样卷走了儿童最后的避难所。儿童不能再从事他应有的自然活动,成年人对他的过度关心主要是为了保护他避免生存危险,这种过度关心不断被放大,导致对儿童的伤害日益增长。现在儿童就像是世上的一个流浪者,无助而且被剥夺了自由,没有人想到要为他创造一个合适的环境,或是考虑到他的工作和活动需要。

因为有两种生活方式,即儿童的生活方式与成年人的生活方式,所以,我们必须相信有两种明显不同的社会问题以及两种本质上不同的工作方式。

成年人的工作

成年人有自己的任务需要完成,即建设一个超越自然的环境,他必须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外在努力去从事生产性劳动,这种工作通常既是社会性的也是集体性的。

为了完成他的工作任务,他必须自愿遵从有组织的社会规范以实现共同目标。但是,除了这些约定俗成和源于不同文化的社会规范之外,还有另外一些根植于自然本身的与工作相关的自然规律,这种规律对所有人在任何时代都是一样的。我们在所有生物身上都能发现的一种规律就是劳动分工,在人类生活中这也是不可缺少的,因为他们不能都生产同一种东西。还有另一种自然规律与个人自身的工作有关,这就是效率法则。按照这一法则,人用最小的能量支出寻求实现最大化的生产力。这是最重要的一条规律,它并不是代表人想尽可能地少工作,而是代表人希望以最小的努力生产出尽可能多的东西。这一原则也适用于辅助人力劳动的机器上。

所有这些规律都是有益的,即使它们并非始终普遍适用。而可供人类支配的物质资源是有限的,人们渴望自己富足就会导致竞争,野兽为生存而战就是因此产生的。

除了这些自然的冲突之外,也有一些冲突是因为人的心理偏差而引起的。可以列入这些冲突之中的有人类对财产的渴望,它与维护个体和种群生存毫无关系,因为这种渴望没有自然来源,它是没有限度的。另一种心理偏差就是占有欲,控制着爱,并用恨取而代之。当这种占有欲进入一个有组织的环境时,它就会成为一个障碍,不仅对个人来说如此,对需要合作的工作也是如此。于是,剥削他人的劳动取代了自然的劳动分工,这种管理标准变成有利的工具。人们打着法律的幌子,把人类心理偏差的结果确立为社会行为准则,通过这种方式,谬误取得了胜利,并被接受成为人类生活和道德的一部分。在愁云惨雾之下,人们也并没有认识到这一切都是扭曲的,都把随之发生的病态后果看作是不可避免的。

儿童是一种生活在成年人之中的自然生命,他发现自己生活在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之中,与成年人的社会活动毫无关系,他自己的活动也与对社会有益的产品毫不相干。我们必须坚信一个事实,儿童根本不可能参与到成年人的社会活动中来。如果我们以铁匠用重锤打铁的工作来代表人类劳动,那么显而易见,儿童不可能参与其中;如果我们以科学家使用精密仪器从事各项研究来代表脑力劳动,同样明显,儿童也不可能对此作出任何贡献。否则,我们很可能会想到让立法者制定新的法律:儿童不可以代替成年人去完成这样一个任务。

儿童与这个成年人的组织化社会毫无关联,他的“王国”当然“不属于这个世界”,对那个人们在自然基础上建成的人造世界来说,他只是个陌生人。儿童像一个不合群的人似的进入这个世界,他无法让自己适应这个社会,不能对它的生产力作出贡献,也不能对这个社会的结构产生影响,恰恰相反,他成了公众秩序的干扰者。只要有成年人在的地方,儿童就会成为干扰源,即使是在自己家里,他在这样的地方也依然是不合群的。他对成年人的环境缺乏适应能力,他天生积极主动,而且在本质上也无法放弃这种活力,于是这一情况更加严重。

成年人倾向于压制儿童的活力,因为他们不希望自己被打扰或被招惹,他们企图让孩子变得被动。儿童被限制在托儿所或者学校里,他被成年人责骂,并被“流放”到这些地方,直到他长大到某个年龄,能够生活在成年人世界不再惹麻烦。只有到那时,儿童才会被社会接纳。在此之前,他必须服从成年人,就像一个被剥夺了公民权利的人。儿童把成年人当成君王和主人,必须永远服从他的命令,而且不能提出上诉。

儿童必须白手起家,让自己成功进入成年人社会,与儿童相比,成年人像上帝一样高大而有力,而且只有从他那里儿童才能获得生活必需品。成年人是儿童的创造者、统治者、监护人和恩人,从没有任何人像儿童依赖成年人那样全然地依赖一个人。

儿童的工作

儿童也是一位劳动者和生产者,尽管他不能分担成年人的工作,但是他有自己的困难,也有重要任务需要去完成,那就是造就一个人。新生婴儿是无助的,也不可能到处走动,但是这个小小的婴儿最终长成了一个成年人。如果后者通过征服心灵而让自己更富有智慧,闪烁着灵性之光,那就要归功于他曾经是个孩子。

只有通过儿童,人才能成为一个人,成年人无法参与到这项劳动当中,与儿童被排除在成年人世界之外相比,成年人更是被绝对排除在儿童世界之外。我们可以说,儿童的劳动与成年人的劳动大为不同,甚至完全相反,那是一种在成长过程中由心灵能量带来的潜意识的劳动。它是一种创造性劳动,让我们回想起《圣经》中描述的人类被创造的过程。但是,人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呢?人本来一无所有,他又是怎样通过创造活动收获智慧和力量的呢?我们可以在任何一个儿童身上观察和接受这个奇妙事件的所有细节,每天我们都在注视着这种不可思议的情景在眼前发生。

当人第一次被创造出来时所发生的事情,会在所有人来到这个世间时重演,所以,我们一再重复说:“儿童是人类之父。”成年人所有的力量都来自儿童所拥有的完成天赋使命的潜能。让儿童成为一个真正的劳动者的事实是,他并不是仅仅通过静止不动和沉思内省就发展成为一个人,相反,他投身于积极的工作中,通过不断劳动在进行创造。另外我们还要知道,儿童是通过也是在利用成年人使用和改造的同一个外部环境来从事这种劳动的。儿童通过锻炼得到成长,他的建设性努力形成了发生在外部世界的一种真正的工作。

儿童通过练习和活动获得经验,协调自己的活动,记录下自己在与外界接触时所体验到的情感,这些都有助于他的智力塑造。他通过聆听努力地学会说话,做出那些他独自可能做到的最大的努力。经过不懈的努力,他还成功地学会了怎样站立和奔跑。在儿童成长过程中,他就像任何一个最勤奋的学生那样遵循着一个时间表,也像恒星那样沿着同一条恒久不变的无形轨道做运动。事实上,我们可以测量儿童在每一个发展阶段所达到的身高,预测他将会达到的高度。我们也知道他将在5岁时达到某种智力水平,8岁时达到另一种智力水平,因为儿童会遵循大自然为他确定的成长计划成长。儿童通过持续的努力、体验、经历伤痛和艰苦奋斗来克服困难,慢慢地完善他的活动。成年人可以通过塑造环境来帮助儿童,不过,是儿童自己完善了自己,他就像一个始终在奔跑的人,这样他才能达到终点。因此,一个成年人的完美取决于他在童年所付出的努力。

我们成年人要依赖于儿童。就儿童的活动范围而言,我们是他的儿子和依从者,就像在我们特定的工作范围之内,他是我们的儿子和依从者。成年人在某个领域里是主人,但是儿童是另一个领域的主人,两者互相依赖。儿童和成年人都是国王,他们是不同王国的统治者。

两种工作的比较

因为儿童的工作是作用于外部世界中真实的物体所组成的,所以我们可以把它们当作研究的对象。在调查研究了儿童工作活动的起因和模式之后,我们就可以把它们与成年人的工作相比较了。儿童和成年人都在对他们所处的环境进行一种直接的、有意识的和自发的活动,这样的活动可以被认为是“工作”这个词本身的含义,但是这种比较到此为止,因为他们各自有一个不同的工作目标要去实现,这个目标不是被直接感知到和有意要实现的。所有生命,即使是植物,他们的发展都是以环境为代价的,但是生命本身就是一种能量,它会倾向于通过不断完善环境,同时不让自身能量衰减来维持创造的平衡。例如,珊瑚虫从海水里提取碳酸钙,这样它们就能形成自身的保护层,这是它们活动的特定目标,但是在造物的整体规划中,它们也建造成了新的陆地。因为这种终极目标与它们的直接行动有天壤之别,所以,我们可以学到大量关于珊瑚和珊瑚礁的知识,而不需要同时关注新大陆如何形成的问题。对所有生物,特别是对人类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

事实上每个成年人都是儿童创造性活动的产物,这证明儿童的工作有一个明确可见的终极目标。我们可以从每个角度去研究儿童,从他的身体细胞到无数动作的最小细节中去了解他的方方面面,然而,我们还是无法感知到他的终极目标,那就是他要成为的那个成年人。

不过,尽管儿童的工作目的和成年人的工作目的不同,但他们的工作都需要利用环境。

大自然有的时候会用一些简单的方法来揭示它的一部分奥秘。例如,在昆虫界,我们可以看到真正生产性劳动的成果,其中之一就是蚕丝,即人们用来编织珍贵布料的美丽丝线;另一种是人们急于消灭的用脆弱蛛丝织成的蜘蛛网。然而,蚕丝是由仍在成熟过程中的蚕生产出来的,而蜘蛛网则是成年蜘蛛的产品。这种比较能帮助我们认识到,当我们谈到儿童的工作,并与成年人的工作相比较时,我们是在谈论两种真实存在的活动,但是在类型和目标上截然不同。

了解儿童工作的性质对我们来说很重要,当一个孩子在工作的时候,他并不是为了去实现什么更高目标,他的工作目标就是工作本身,而当他重复一个练习,把自己的活动坚持到底时,这个结果是不受外界因素支配的。至于就儿童的个人反应而言,他停下工作与疲倦无关,暂时离开工作能让自己彻底恢复精神和充足能量,这是儿童的一个特点。

这说明了儿童工作的自然规律与成年人工作规律之间的一个基本区别,即儿童并不遵循最小化努力原则,而是完全相反,他在没有什么远期目标的工作上会花费大量精力,而且动用他所有的潜能来完成每一个细节,而每个外部目标和活动的重要性都是次要的。环境和儿童内心生活的完善之间有着惊人的关系,一个人实现心灵升华并不是依靠对外部事物的迷恋,他只是适时地利用它们来完善自己的内心生活。与这种人相比,过着普通生活的人则迷恋一些外在目标,并不惜一切代价追求它们,有时在某种程度上还会损害健康,甚至丧失灵魂。

成年人与儿童之间另一种明显不同在于,儿童并不寻求收益或帮助。儿童必须自己完成他的工作,并且必须坚持到底,没有人能代替他承受压力和长大成人,儿童也不可能加快成长的速度。成长中的生命一个特有的特征是,它必须遵循某种时间表,既不允许拖延也不允许加速。大自然是严厉的,对于伴随功能性偏差所产生的哪怕丝毫违反自然规律的行为,都会以名为“发育迟缓”的异常行为或病态行为来施以惩罚。

儿童拥有的驱动力和成年人是不同的,成年人总是因为一些外部动机而行动,要求他付出艰苦努力和巨大牺牲,但是如果一个人要完成这一使命,他就必须从自己的童年中汲取勇气和力量。

另一方面,儿童不会因为辛苦而感到疲倦,他通过工作来成长,因此他的工作会增加他的能量。儿童从不要求减轻他的负担,而是独自坚持到底完成他的使命。他的生活就是由“成长”这种工作所组成的,因为他必须工作,否则他的生命就将枯萎死去。

如果成年人不理解这个秘密,他们就永远不会理解儿童的工作。他们会在儿童工作的过程中设置障碍,认为其他东西才能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帮助。他们可以为孩子做任何事情,就是不让孩子按照自己应有的方式行动。成年人感兴趣的是付出最少的努力和节省时间,因为他们更有经验,而且动作更灵敏,他们力图为儿童洗澡、穿衣、抱孩子在怀里或将孩子放在童车里,他们重新布置孩子的房间却不让孩子帮忙。

当孩子得到一点点机会时,他就会立刻大喊:“我要做这个!”但是,在我们蒙台梭利学校里拥有适合儿童需要的环境,孩子们会说:“拜托,让我自己来做吧。”这样的话揭示了他们内心的需要。

在这种充满矛盾的现象背后存在着多么发人深省的真理啊!成年人必须以这种方式帮助儿童,让他能够在这个世界上从事和完成属于自己的工作。这不仅揭示出儿童的需要,而且也暴露出一个事实,儿童应该被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环境包围。这样一种环境不是为了让儿童去征服和享受,而是一种能够促进他完善各种活动的手段和工具,这个环境显然必须由理解儿童内在需要的成年人来准备。因此我们的儿童教育观念是:既不能为孩子做一切事情,也不能任由孩子处于一个完全被动的环境之中。

因此,只为儿童准备大小形状适合其需要的东西是不够的,成年人还必须接受训练才能帮助儿童。

同类推荐
  • 拿什么来爱你我的孩子

    拿什么来爱你我的孩子

    从不愿相信的事实中知晓必须明白的道理,心理健康决定孩子一生的幸福,国内顶尖教育专家孙云晓、著名报告文学作家阮梅,七年沉底采访,用沉痛的答案告诉天下父母和老师,我们该怎样去持平孩子的心灵创伤
  • 让孩子懂得感恩的50件事

    让孩子懂得感恩的50件事

    本书属家庭教育类。书中从感悟教育的细节入手,从50个方面系统论述了感悟教育的必要性和感恩教育的方式方法。
  • 曾颖:陪女儿看花开花落

    曾颖:陪女儿看花开花落

    国内知名专栏作家、传媒人和天涯名人、冰心儿童图书奖获奖者曾颖写给女儿的书,一位父亲的情商教育手记。全书由七个部分组成:分别以“爱”“责任”“亲情”“完美”“宽容”“能力”等为主题,以故事的形式,讲育儿的体会和感悟。其中穿插有由国内著名漫画家孙邦彦创作的54幅与文章内容相配合的彩色铅笔卡通画,令读者在轻松有趣的阅读中感受一位善于思考与联想的父亲文笔和情感的魅力。
  • 哈佛家训大全集

    哈佛家训大全集

    《哈佛家训大全集》汇集了近四百年哈佛顶尖的教育理念、哈佛家训的成功案例、哈佛家训的精华训言,并用通俗易懂的故事,妙语连珠地进行了全方位的诠释。书中的每个故事都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本书一共分为七篇,分别从正确的人生观、优秀的品质、杰出的本领、克服人性弱点、激发灵活思维、成为社会财富、能力培养七个角度解释了哈佛教育的精髓,并挖掘了丰富的人性内涵。这样不仅可以激发人们对社会、人生进行多方位的思考,还可以帮助人们取得新的突破,使他们见微知著,不断超越自我,为将来成为栋梁之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 好爸爸胜过富爸爸

    好爸爸胜过富爸爸

    本书结合当前最常见的教育问题,分析爸爸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用现实的问题和教育的理论来帮助爸爸认识到教育中爸爸的重要作用;从社会关系的建立、理财意识的培养、学习方法的引导和品德上的培养等方面来罗列各种各样的生活场景,让爸爸轻轻松松掌握教育的规则。
热门推荐
  • 藏獒笔记

    藏獒笔记

    退役特种兵肖兵,就是在西藏日喀则的一个村落里认识了这样一只纯种的藏獒——大黑。刚开始,大黑表现得无比倨傲,对肖兵不屑一顾。肖兵对大黑也爱理不理,不久,在经过一系列事情后,特别是藏獒大黑多次与狼群凶猛厮杀后,肖兵终于见识了这个高原王者的英武……
  • 画皮皇后:一场江山梦

    画皮皇后:一场江山梦

    他秦东陵晋国新皇,不被世人看好皇帝,是否让晋国更为繁荣?还是儿女情长毁于晋国?〈宫斗复仇剧情,她家破人亡,却惨遭毁容。却频频意料令人心服口服,〈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他采取一国两将之法,天出异相,日月同出。为报仇,不喜勿进〉,纯属巧合〉她问君出生之时,后来她听信谗言。她误信奸人,险些被害,亲人不持,她索性画皮,蒙上美丽面容,他坚持己见,误杀所爱。一封圣旨,遭遇众臣反对,孤苦伶丁,无依无靠
  • 夏有乔木:雅望天堂2

    夏有乔木:雅望天堂2

    无数网友读者疯狂追捧的青春虐文神作!《致青春》制作班底重磅打造电影!曲蔚然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他总是轻柔优雅的轻笑着,像个贵族一般让所有少年少女们仰望着。可养父的出现,将他的面具击碎,将他不堪的一面暴露在人群中,让所有人都知道,他不过是一个被家庭暴力摧残的可怜虫而已。这样阴暗的少年,内心却还装着一个女孩,夏彤。温柔的夏彤,怯怯的夏彤,是他唯一爱着的女孩。可同父异母的少年曲宁远,也喜欢上了她,曲蔚然不甘心,明明他什么都有了,有父亲,有家世,有荣誉,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他,却想将他最后一点幸福都抢去。曲蔚然终于决定报复,报复所有伤害他,遗弃他的人,他要将原来属于他的一切全部抢回来。一场以爱为名的阴谋正式开场了。
  • 心想事成法则

    心想事成法则

    纵观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人,我们会发现,总有些人是“幸运儿”,他们生活顺心,工作顺利,家庭美满,似乎好运总是伴随着他们,这也许会让许多平庸的人抱怨上天的不公。其实,只要明辨真理,认识到潜意识的力量无所不在,懂得一个人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和头脑意象,无时无刻不在塑造、引导和影响着自身的命运,并且能够对其大加利用的话,那么,勿庸置疑,你也可以拥有灿烂的人生。有的人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走向幸福的人生,有的人却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过着平庸的生活,这种差别究竟是怎么造成的呢?实现愿望的成功者和丧失理想的失败者究竟有何区别呢?答案就在本书的70条智慧之中。
  • 洪荒之天极

    洪荒之天极

    是真?是幻?是劫?是道?穿越到洪荒,是偶然,还是命运?面对虚无缥缈的至道,唯心而已……修真大拿重生洪荒修成不灭圣体,广收门徒……
  • 西点最神奇的24堂员工课

    西点最神奇的24堂员工课

    西点军校素有“将军的摇篮”之美称,培养了无数世界著名将领。不仅如此,又有人把她比喻为世界上最大的“商学院”。西点军校到底有何独到之处?本书以西点的经典故事、名人名言为线索。辅以深刻的职场感悟,为您讲述西点人的精彩故事。带给您全新的职场理念,让您上完24堂课之后实现精神上的脱胎换骨!
  • 优秀小学生应该阅读的中外神话故事

    优秀小学生应该阅读的中外神话故事

    亲爱的小朋友们,去推开那扇古老的门,探寻一个美丽、未知的世界吧!本书力求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注意小学生在生理、心理及学习方式方面的特点,考虑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内容不仅注意丰富多彩、难易适度,还注意尽量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尽量联系小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以充分调动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感兴趣、有新奇感和愉悦感的学习中,情感受到熏陶,思想受到启迪,知识得到拓展,眼界得到开阔,能力得到培养。
  • 大汉嫣华

    大汉嫣华

    他是她舅舅。亦是她夫君。韶龄十二,你以骏马十二匹,黄金两万金为聘,迎我入苍凉未央。情爱如棋盘,若注定死局,四目劫杀,座守孤城,我该如何杀一条血路?十二流年。若生命真的是一场盛大的豪赌,我已拍桌下注,你敢不敢陪我做庄?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类书之最:古今图书集成

    类书之最:古今图书集成

    类书之最——古今图书集成》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