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1100000003

第3章 序二

1907年1月6日,在意大利罗马的某个地区,一项即将在世界上广为开展的工作启动了,这个地区的居民曾以犯罪、愚昧、文盲和贫穷而闻名并见诸报端。这一天是天主教的主显节,在大约50个贫苦儿童和一群罗马名人之中,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玛丽亚·蒙台梭利在当日的弥撒仪式中为众人宣读《圣经》中的使徒书:“耶路撒冷啊!起来炫耀吧!因为你的光明已经到来,主的荣耀正降临在你的身上。”她在结束语中补充说道:“也许这个‘儿童之家’会成为一个新的圣城耶路撒冷,当它在被抛弃的人们之中开办得越来越多时,将会为教育带来光明。”

新闻报道评论说:有人问玛丽亚·蒙台梭利,她的演讲用意何在,她回答说自己也不太知道。

蒙台梭利曾面对家人和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对,下定决心研究医学。1896年她毕业了,之后,她进入了罗马大学附属精神病诊所,从事有关治疗神经症和精神病患者的工作。正是在那里,她对儿童产生了兴趣。在学习了伊塔①和塞根②对身心残障者的研究成果,并在巴黎的伯恩维尔诊所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她在医治孩子病症的同时,开始尝试教育他们。这样又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她得出结论,这些残障孩子可以送到罗马去参加正常孩子的考试。

当这些孩子通过考试的时候,蒙台梭利博士认识到在这个看似奇迹的事件中潜藏着某些更深层的意义。这个时候,她开始探索儿童身上被忽视的秘密——一把释放未知潜能的钥匙。

如果所谓残障儿童的发展水平能够接近正常儿童,那么正常儿童的教育中又存在什么问题,才导致没有产生更好的教育效果呢?几年之后,她得到一个与正常儿童相处的工作机会,并于1907年在罗马的圣洛伦佐地区开办了第一个“儿童之家”。这件事引起舆论一片哗然。

现在蒙台梭利学校遍及世界各国,蒙台梭利方法也已重新回到美国,并引起了广泛关注,既有赞成声,也有反对质疑声。当然即使是那些对蒙台梭利的工作非常感兴趣,而且真心愿意了解的人们当中,也有一部分人对于她的工作给当代美国和整个人类所带来的真正价值,存在许多困惑、模糊、误解和错觉。

杂志、报纸和教育报告中所传达的蒙台梭利形象,经常不太准确或者完全不正确,这就是《童年的秘密》再次出版的重要意义,因为这本书的书名就告诉了我们蒙台梭利博士为之努力工作的目标,她希望人们通过阅读这本书完整全面地理解她的工作。

这次再版取得了国际蒙台梭利协会的授权,该机构是1929年由蒙台梭利博士和马里奥·M.蒙台梭利先生创办的。它为人们提供相关的帮助,以避免这项工作因缺乏标准而失败,世界各国都在马里奥先生的指导下开展蒙台梭利教育工作。

从蒙台梭利博士终生事业的角度来看,她当年决定从医学事业起步是格外重要的,因为医学训练培养出她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观察能力,这是她毕生为全世界孩子工作期间所使用的工具。这项工作并不是去开办学校——蒙台梭利博士不希望她所做的工作被称为所谓的方法——她说自己并没有发明一个以她名字命名的教育方法,她也并不关心“方法”范畴内的事情,方法在我们头脑中代表一套学校体系和教育体制。她一再强调,如果我们要理解她想让人们看到的东西,就必须从“有助于生命”的角度来思考。如果我们思考的是生命,而不是学校或班级,那么我们所采取的视角就必须远比只是研究一套教育体系更加深刻和广阔。所以,我们必须从这样的角度,从全面理解蒙台梭利博士所从事工作的角度,去看我们是否理解了她所说的“童年的秘密”的真正含义。

我们首先要认识到蒙台梭利博士是为生命而工作,而不是只为生命中的教育过程而工作,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我们才能开始理解她对人类的真正贡献。如果我们研究的是生命,而不是研究一个班级里的孩子,我们所面对的就不是一个不得不接受教育的人——这个孩子不得不在某段时间做某件事情,重复他已经理解了的东西,他的学业成绩要达到某种标准,他完成的作业将会得到某种分数,他要和别的孩子共同学习、玩耍,和睦相处。我们面对的不是这样一个需要被写进报告、评定分数、分等级、分类别和贴标签的孩子,而是一个充满活力遵循某种发展模式的生命体。生命并非始于3岁,也不是始于孩子上托儿所、幼儿园、学前班或小学一年级,生命在受孕的那一刻就开始了。那时我们面对的是一个那么微小的细胞,肉眼几乎看不到,但是它却包含着生而为人的所有潜质。

我们如何帮助这个细胞结出果实呢?我们绝不能依靠直接手段——不能加快它的发展速度,不能催促胚芽的完全发育,也不能改变器官发育的模式——这是胚胎生长的秘密。我们能做的就是用间接方式满足胚胎生长发育的需要,并排除可能影响最终结果的障碍。9个月之后孩子诞生了,他拥有人类的潜能,尽管他的外表和其他动物的幼仔没有多大区别,但是他日后生命的所有可能,都隐藏在我们看到的这个几乎毫无生存能力的小小躯体之中。

儿童是一种亘越时空的生命,他存在于所有时代,并将生生不息直到时间的尽头,没有史前的儿童、中世纪儿童、维多利亚时代儿童和现代儿童之分。事实上,只有各个时代和各个种族的儿童,才是传统的继承人、历史的支撑者、文化的熔炉以及通往和平的道路。蒙台梭利博士说:“儿童的任务就是建构出一个与他所处的环境、时代、地区和文化相适应的人。”只要我们想一想刚刚出生的婴儿和3岁的儿童,就会发现他们之间有多么巨大的差别,短短3年的时间,他们发生了多么巨大的变化,这就是“儿童的秘密”。

蒙台梭利博士所做的事情就是证明年幼的儿童身上存在着某些尚不为人所知的力量,她终生为之奋斗的事业就是帮助儿童成长,使其个体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只有蒙台梭利方法的原则和价值得到人们如实的理解和把握,蒙台梭利博士的工作才能对今天的儿童有所帮助。她所做的事情就是发现一门关于人的科学,就像所有科学一样,科学研究是要依据一套方法的,只有在蒙台梭利博士工作的基本原则没有被篡改和削弱,而是被完整理解和接受时,才能正确分析蒙台梭利对于当代美国儿童,无论是残障的、贫困的、富有的还是普通的儿童,是否有价值和有多大价值。国际蒙台梭利协会所属教育委员会的任务之一,就是要确保这项研究规范持续地进行下去。

令人遗憾的是,有些人针对蒙台梭利的批评意见是建立在一些明显的不实信息和错误理解之上的,他们认为蒙台梭利的方法是僵化刻板的,压制了儿童的主动性,只能促进爱整洁、有秩序和自控能力的发展,认为这种方法过于追求儿童智力发展,想象力没有得到开发,创造力没有得到发挥。任何在国际蒙台梭利协会制定的规范支持帮助下从事蒙台梭利学校工作的人,都会认识到那些批评完全不是事实。蒙台梭利的“方法”是以生命科学为基础创立的,因而不可能是僵化刻板的——这是与其创立基础相矛盾的。

无论在哪个国家出生的孩子,都会拥有蒙台梭利博士所说的与生俱来的“有吸收力的心灵”①,这种有吸收力的心灵与成年人的心灵是不同的。婴儿出生时并不理解周围人所说的语言,他在这样的环境中安静地生活了差不多两年,是一种什么样的成熟机制能够以一系列爆发式的增长,全面激发出他的语言能力,让他学会完美的发音、完全正确的语法和句法,并且学会当地人说话时的语音语调和细微特点呢?这正是全世界两岁半的儿童都在做的事情。

这种有吸收力的心灵并不仅仅表现在理解和重复语言上,它还吸收所有构成这个国家文化的东西,也吸收某个特定时代和地区的风土人情。法国人学做法国人,美国人学做美国人,印度人学做印度人,是发生在他们上学之后吗?这种文化、风俗、观念、理想、情操、情绪、情感、信仰方面的吸收,都发生在孩子拥有吸收性心灵的0~6岁期间。显而易见,世界各地的孩子都是这样长大的。因此,儿童的吸收性心灵是蒙台梭利博士著作中最重要的原理,也受到了最多的批评。没有人会认为让儿童学说话是有害的,所以,当孩子已经开始用一种极为智慧的学习方式,掌握了说一种陌生语言的能力时,允许他继续运用这种心智当然不可能是有害的。

蒙台梭利班级中的儿童不会被逼迫去获得某种智力方面的好成绩,展现在他面前的是整个世界,通过辅助教具为他提供探索的钥匙,帮助他分类组织各种头脑中已拥有的映象,除非他的感官通道被阻断或失灵了。我们给他的是真实的世界,不是虚幻的、假装的世界,因为如果精神分析学家的沙发不是他的归宿的话,他必将生活在一个真实的世界里。当儿童还不知道做自己是怎么回事时,怎么可能通过集体游戏理解做妈妈、爸爸、宇航员和小狗的含义呢?

此外,因为蒙台梭利理论以生命研究为基础,所以它是极富创造性的,就像所有的生命都是大自然创造出来的产物。像所有其他生物一样,在蒙台梭利博士称之为“敏感期”的引导之下,儿童走过各个连续的成长阶段。因为儿童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生命有机体,所以这些敏感期在所有种族、所有文化的儿童中都有表现。在任何一个特定的敏感期内,儿童表现出对获得某种特殊知识或技能的永不满足的渴望,这种现象在遍布全世界的蒙台梭利学校中一次又一次地被验证。面对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新发现,其他国家的儿童正在探索知识,美国儿童应该被剥夺这样的机会吗?这样一种知识探索方式构成了蒙台梭利学校所有创造性工作的支柱和体系。

一个幼儿不厌其烦地把圆柱体插座从黑色木制圆孔中拿出来再放进去,一次又一次地重复这个动作,这可能就是有人认为蒙台梭利教具使用刻板的一个例子。当然,如果允许孩子更自由一些地使用这套教具,这种重复就不一定是必然的了。但是,儿童在没有成年人的命令或建议的情况下重复某种操作,这在全球各地蒙台梭利学校中是一种很平常的现象。重复是为了获得理解,证明精神专注,也显示出人的智慧。在这个例子中,蒙台梭利博士对于这种重复现象的接纳,也显示出她对人类能力的理解是多么了不起。自1907年至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儿童身上发现了这一现象。

蒙台梭利学校里的儿童被赋予行动上的自由,这是人的自由,它让孩子们在礼貌、自律和快乐中成长,这种自由是人类天生就已拥有的本质特征,世界各地的蒙台梭利学校的教师也都可以提供这样的例证。一位来访者在参观我们的教室时评论说,这是一种让儿童为所欲为的教育方法。一个孩子回应道:“请原谅,我不知道我们是否可以为所欲为,但我知道我们喜欢自己所做的事情。”

儿童有吸收力的心灵及其功能、身心发展的敏感期、重复操作的重要性、对完备环境的需求、导向内在约束的自由、工作中的专注和快乐、社会性发展——蒙台梭利方法的这些原则已显示出其普适性,因为当这些原则被充分理解和应用时,这些现象持续在世界各地的儿童身上显现出来。尽管不断受到批评和误解,蒙台梭利学校还是在那么多不同的国家里建立起来。

由于这些原则是应用于儿童个体,而不是一个班级的儿童,所以,每个孩子所具有的不断发展的可能性,是依据他自己的进步节奏和自身潜在能力。蒙台梭利学校坚持以实际生活运用为基础原则,因为每个孩子必须学会作为某个特定民族和文化中的个体去行动,但是提供的特定练习会因每个国家和环境的不同而呈多样化。因为每个班级都是由儿童个体组成,兴趣不同,潜力也不一样,没有孩子被迫去追随他人的兴趣。正因为如此,蒙台梭利学校的工作具有极为丰富的研究和发展空间。

举例来说,某个两岁半的孩子学习了几何形状的课程,第二天早餐时,他会把鸡蛋拿在手里,告诉人家这是椭圆形的;有的孩子对花朵很感兴趣,并且竭尽所能在花园里摘了各种不同的花,他会问老师怎么才能把这些花朵“永久保存”起来,由此引出制作干花的新活动;有的孩子学了一堂关于法国诺曼人城堡的历史课之后,周末便开始了他的探索之旅,通过搜集照片、绘画、美术明信片,以及在学校和公共图书馆能找到的那个时代的建筑学资料,来弥补课堂学习知识中的不足;有的孩子上了一堂关于英格兰降雨量的课之后,就会宣布说他已经发现在印度有个地方一天下的雨就比英格兰任何地方一年下的雨量还要多,而且他准备针对地球上最潮湿和最干燥的地方做一项研究;有的孩子会背九九乘法表之后,会向参观者指出个位上从9到0的数字和十位上从1到9的数字;有的孩子带来一张单词表,说他发现这些单词同时具有两种功能,一种是名词,一种是动词,就像ring这个词,既可以做动词表示按门铃,也可以表示戴在人手指上的戒指。

这些例子都表明,当儿童处于一个可以激发其能动性的丰富环境中时,就会在各学科的知识中有所发现,这些蒙台梭利教具是打开儿童无限主动性大门的一把钥匙。儿童的头脑不应该被强行填充各种知识,他们与生俱来的人类智力天赋也不应该在活动中受到局限。

蒙台梭利博士在多年从事儿童工作的过程中,凭借她对儿童的准确观察能力,凭借她对生命有机体这一研究对象所采用的临床科研方法,她告诉我们,为了能帮助儿童完成人的塑造任务,我们太有必要从一个与那些自以为是的人完全不同的视角来着手这项研究。蒙台梭利博士向我们指出,如果我们要帮助生命,首先就要研究生命。研究生命并不意味着我们要设法教他们什么,而是要向他们学习,我们向儿童这一生命有机体学习,学习他们的成长需要和发展趋势,只有当我们了解了儿童的需要,我们才能开始学习怎样满足他们的需要。

在第六章《心灵的胚胎》中蒙台梭利博士说:“人类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是他们没有认识到一个事实,即儿童拥有一种积极主动的精神生活,虽然他们此时还无法表现出这一点。他们必须经历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悄悄地完善这种内在精神生活。”

她还说:“我们应该把儿童这种不为人知的努力视为一种神圣的东西,应该欣然接受这种努力的外在表现,因为正是在这段富有创造性的时期,一个人的未来人格才会确定下来。”

这就是为什么必须对儿童的精神心理需要做科学的研究,为什么必须给儿童准备一个适宜的环境的原因了。

我们现在正处于这门科学的初始阶段,必定要向前发展,只要我们有志于研究这门科学,就会在不懈努力之后最终了解人类发展的秘密。

蒙台梭利博士举例告诉我们,当她一次又一次发现儿童心灵所带来的启示时,她是多么的惊叹。她谈到她第一次在1岁多孩子身上发现他们对细小事物的敏感,而那些东西并不为成人所关注;15个月大的孩子会好奇地凝视着地面上一只快速爬动的、小到几乎看不见的虫子;有的孩子面对大量内容各异的图片,只对某张图片偏僻角落上一辆很小的汽车感兴趣,而那辆车小得只能用一个圆点来表现。蒙台梭利博士把这个现象称为“婴幼儿之谜”。儿童表现出的这些精神活动并不是被蒙台梭利博士唤起的,她所发现的这些同样的现象,一定是从儿童在地球上出现时起就已经产生了。成年人一定看到过、听到过,但是一直毫无觉察,因为这些事实并没有触动他们的知觉意识,儿童发展的秘密一直不为人所知,直到蒙台梭利博士为我们描绘了“童年的秘密”所包含的深刻精神含义和重要意义。

在她为孩子们准备的环境中,移除了阻碍儿童发展的东西,儿童可以自由地展现他的需要和发展倾向,蒙台梭利博士也尝试训练成年人和她一起探索儿童的秘密。在这种有准备的环境中,“一些始料未及的结果让我大为惊奇,而且常常觉得不可思议”,儿童的秩序感、他选择的工作任务似乎都与内心的需要相呼应、对奖励和惩罚的无动于衷、对安静的理解和热爱、他的自尊、自律、读写能力爆发式地进步——后来蒙台梭利学校的普及促使蒙台梭利博士注意到儿童的这些特点持续存在,并具有普遍倾向,是“形成教育最重要基础的自然法则”。

童年的秘密就是生命本身的秘密——从受孕的那一刻起,这种创造性力量就在引导人类有机体,为了让我们自己开始了解这种“秘密”,我们必须把儿童看作是内心拥有这种奥秘的人,这是每一个人都拥有的潜能。为了释放出这些潜能,理解这种神秘,洞察神奇生命的核心,我们必须脱掉自己无所不知的成人角色,换上蒙台梭利博士所说的“谦卑的外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开始理解;为了洞察“儿童的秘密”,我们必须为生命的神奇和造物的神秘做好思想准备——因为我们所面对的理念不是我们自己的理念,面对的力量也不是我们自己的力量,而是一种超越我们想象的伟大的远景。只有用未被成年人的偏见所遮蔽的眼睛和摆脱了先入之见的头脑来看待儿童,我们才能为儿童的自助成长提供越来越充分的帮助。

这并不意味着要放纵孩子,不意味着只是向孩子授权,也不只意味着被动观察。它让我们知道,要想提供符合蒙台梭利博士的理论和实践的那种帮助,就必须真正理解成年人的任务,这种帮助不仅仅是一种许可,不是让成长中的儿童自由控制所有行动——这种帮助在于给予孩子自由,让他们沿着人类发展的正常轨道前进,让人的自然本性变得强大和真实。这种帮助是要理解什么样的障碍会阻挡儿童成长的道路,尽最大可能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而且,在理解了童年的秘密,理解了生命的力量和潜能之后,当我们致力于塑造正直诚实、品性优良的完整的人时,这种帮助绝不会成为阻碍,什么时候需要就什么时候出现,但是也从不过于武断,从不强加于人。

只有爱的力量才能让成年人足够接近儿童并理解儿童,爱和谦卑将为我们解开“童年的秘密”,使我们能够理解蒙台梭利博士工作的内在意义和真正含义。

玛格丽特·E.斯蒂芬森

(Margaret E.Stephenson)

华盛顿蒙台梭利学院培训主任

美国国际蒙台梭利协会教育委员会主席

同类推荐
  • 初为人母百问百答

    初为人母百问百答

    《初为人母百问百答》内容包括产后的生理变化及特点、产后的康复及健美、宝宝的成长与护理、宝宝的喂养、新生宝宝的特点与护理5部分。
  • 成功的中国家教(大全集)

    成功的中国家教(大全集)

    本书精选了《颜氏家训》《朱子家训》《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中国家教经典中的精髓篇目,从中提炼先贤家教思想的精华,加上精心的注译和精到的阐释,辅以生动鲜活的家教做事,从中可管窥和借鉴先贤家教的精深之处,学习如何在今日中国的新环境、新需求下,用历经时间淘洗的中国传统文化来教育、熏陶孩子,以科学、合理的家教方式去给予孩子以正确的品德导航、情商训练、书香濡染和创新启迪,并在亲子共同成长和进步的过程中,始终重视激励的作用以及亲力亲为的示范功效。本书体例活泼,语言亲切,案例丰富,具有明确的指导性和操作性,可让为人父母的你轻松了解前人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将之灵活运用在关系儿女的成功教育中。
  • 哈佛家训大全集

    哈佛家训大全集

    《哈佛家训大全集》汇集了近四百年哈佛顶尖的教育理念、哈佛家训的成功案例、哈佛家训的精华训言,并用通俗易懂的故事,妙语连珠地进行了全方位的诠释。书中的每个故事都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本书一共分为七篇,分别从正确的人生观、优秀的品质、杰出的本领、克服人性弱点、激发灵活思维、成为社会财富、能力培养七个角度解释了哈佛教育的精髓,并挖掘了丰富的人性内涵。这样不仅可以激发人们对社会、人生进行多方位的思考,还可以帮助人们取得新的突破,使他们见微知著,不断超越自我,为将来成为栋梁之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 妈妈讲给女儿的悄悄话

    妈妈讲给女儿的悄悄话

    一本充满母女亲情和智慧的教子经典,一些妈妈必须告诉女儿的成长经验。培养最杰出的女生,造就最优秀的女性。本书是关于女儿品行、教养、学识、美丽和处世等最深情的诉说,是妈妈送给女儿最珍贵的人生礼物。妈妈对女儿说的话即使再平淡无奇、漫不经心,也往往会让女儿备受感动、深受启发,甚至可以左右她的一生。由此可见,如果妈妈慎重地、系统地、全面地、详细地告诉女儿成为一个优秀女人的方方面面,那么必会让女儿铭记一生,受益一生。本书编者通过对各种家教书籍的精心阅读和对生活细心观察,尽量使笔锋触及到了女儿成长的方方面面,而且做了比较独到的论述,相信会让那些望女成风的母亲大获裨益。
  • 名家教子书:父亲的榜样(外国篇)

    名家教子书:父亲的榜样(外国篇)

    古语说:“子不教,父之过。”从古到今,父亲在孩子成长教育中的角色是不可替代的,责任重大。父亲如果没有尽到自己应尽的教育子女的责任和义务,那将是非常严重的过失,父亲是孩子人生的导师,孩子的点滴进步离不开父亲对他的科学培养。本书介绍了近现代中外36位成功父亲的教子经验,这些“榜样父亲”的教子经验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教育哲理,在中国家庭教育的历史上、在今天都有着广泛的影响,意义深远,而且他们的教育智慧在今天的实践中依然不断地被运用。本书可读性强,指导意义深远,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力求对中国的父母起到真正意义上的教子指导作用,是当代父母不可多得的重要参考。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笑看妃乱

    笑看妃乱

    白小鼠——实在称不上一个好人,但也坏不到哪里去。十国称霸,她占其一婚姻不慎美满、情人不算体贴、想过离婚但终究还是算了。慕容尊:他爱的一定想到手,但骄傲也要有。元夕夜:面子和地位比女人重要,实在要选还要斟酌。(此文有些挑战神经,不强求喜欢,嘻嘻,但很感激能喜欢的)新文:《朱砂曲》简介:一个女人的故事推荐鹦鹉家的完结文:《阴毒妃嫔》《贤妻良母》《低调少奶奶》《相公这是21世纪》好文大放送《丑颜倾城》落随心《凰权》天下归元《重生豪门之嫡女》随风清《孽婚门当户对》简思《兽婚》《妾本惊华》西子情《破日》李筝《笨女人》张小鹿
  • 小礼物大学问

    小礼物大学问

    送礼看似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其实包含很深的学问。《小礼物大学问》(作者潘鸿生)以浅显易懂的文字,传授读者最实用的送礼知识。通过阅读《小礼物大学问》,相信送礼对你来说会成为一件信手拈来的事情,让你送出的礼物非同寻常,送出心想事成的效果,使你成为一个送礼的高手!
  • 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

    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

    提起唐诗,每个中国人都有一种齿颊生香的感觉。在唐诗里,你会看到秀美的河山,你会闻到清新的花香,你会听到离人的哀怨……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是近两百多年来流传最为广泛,风行海内外的唐诗选本。然而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以“温柔敦厚”的中庸之道来选择诗文,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都没有入选,如《石壕吏》、《卖炭翁》等等。为了惠顾广大读者,我们继承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的精华,又参照多种唐诗编本,精选出了三百首唐诗,编成了这本唐诗大全集。目的在于为中学生、大学生、社会青年以及爱好唐诗的广大读者提供一本普及型读物,为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民族素质做出绵薄之力。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影响一生的10堂礼仪课

    影响一生的10堂礼仪课

    在现代社会,优雅的行为举止、得体的仪态和语言,已成为人们行走社会畅通无阻的通行证,其力量和价值都是无可比拟的。学习一些与日常工作和生活密切相关的礼仪常识,是每一个现代人立身处世的基本要求。
  • 球为我狂

    球为我狂

    这是一本激情四射·演绎青春之歌的书,绿茵场上,他们挥洒的不仅仅是激情,更重要的是他们走出了青春期的烦恼和迷惑,收获了成熟,懂得了理解、关爱和团结。青春无悔,一如流光溢彩的画!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极品刁妃

    极品刁妃

    三年前,她当众拒婚让贵为王爷的他沦为全天下的笑柄。三年后,在官奴的拍卖市场,他买下她,从此日夜相伴的只有无尽的折磨。“贱人,沈家的女人果然都是‘精品’,还未出阁便做出这般肮脏之事。”说这话的时候,他的眸中全是鄙夷!忍着凌辱,她坚强求生,只为有朝一日,逃离牢笼!
  • 欢喜冤家

    欢喜冤家

    该书描写了一个京剧女艺人的故事,尽管她历经千辛万苦,想摆脱命运……但仍难跳出被歧视的演艺圈。张恨水写道:“载出之后,颇也蒙受社会人士予以不坏的批评……不敢说会令读者读之一定有益,至少也让人家读之无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