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5800000030

第30章 独立宣言(1)

打退美军进攻加拿大的计划之后,英国人想要占领哈德逊河和纽约,并把那里变成自己的军事基地。为此,英军积极调度部署,以便发动快速进攻。在这个紧要的关头,纽约城以及长岛的保皇党也开始积极地密谋反叛,他们打算等英军到来之后,同他们里应外合,联合对付美军。霎时间,纽约城内谣言四起,有的说保皇党把国王桥给炸毁了,还有人说华盛顿被英军谋杀了,造谣的人说的绘声绘色,纽约城里的人都被蒙住了,根本不知道谁说的是真的,谁说的是假的。英军的策反活动很成功,纽约城里的几个开客栈的老板以及私酒贩运商都参与了策反的活动。

为了控制局面,纽约州对此事进行了周密的调查,随着调查的深入,他们发现总督特莱恩和这桩反叛阴谋有牵连。当时,特莱恩已经安全撤退到英军船上,只通过特工人员和岸上人员保持联络。在这个反叛集团里面,还包括纽约市长戴维·马修斯。戴维·马修斯不仅在城内私自招兵买马,还干一些收买华盛顿警卫的勾当。纽约州议会授权华盛顿将这个亲英分子逮捕,并将他勾结叛军的一些重要文件查封。

当时戴维·马修斯正住在长岛,距离格林将军的军营不远。于是,华盛顿便命令格林务必将此人捉拿归案。命令下达的第二天凌晨一点钟,格林将军派兵包围了市长寓所,并将其顺利捉拿,遗憾的是,经过严密的搜查,并未发现他通敌的重要证据。随之,一场大搜捕在纽约展开。一些叛党发现事情已经败露,仓皇逃窜,一些甚至躲到了树林里或沼泽地里。华盛顿下令对抓捕到的叛乱分子进行审判,凡是属于军队系统的叛党都要交由军事法庭接受审判。

根据叛党的交代,总督特莱恩承诺给每人5英镑的奖励在纽约城内招募叛军,他还承诺事成之后,对有功之臣给予200英亩土地的奖励。受到如此丰厚奖金的诱惑,很多人纷纷加入了叛军的行列。有一个名叫科比的酒馆老板也参与了叛乱,同时他交代了自己曾提供酒馆作为叛党的秘密接头地点。另外有一名叫做福布斯的机械厂工人替特莱恩在城里做联络员,一些重要的情报都是从他这里散布出去的。英军的策反活动范围非常广泛,就连华盛顿的一个贴身警卫都被成功策反了,这名警卫的名字叫做托马斯·西奇,是一个面色黝黑身材矮小的男人,根据他的交代,另有一名叫做格雷厄姆的警卫也被特莱恩收买了,他以前曾经是皇家警卫队的队员,一直郁郁不得志,此时被特莱恩许诺了高官爵位,自然不会放弃这个讨好英军的机会。纽约市长在审讯期间拼命为自己辩解以洗脱罪名。根据他的交代,尽管他收买华盛顿警卫是事实,但是他事先也曾经阻止过他们不要做背叛美军的事情。总督特莱恩曾经给他下达命令,让他用钱收买福布斯,负责购买谋反所需的枪支弹药,然而这个计划他拖延了很久才执行。他的证词无非是为了证明自己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人,企图能够为自己减轻罪名。在美军严厉的审讯下,他们还交代了此次谋反的计划:在他们的配合下,英军打算突袭哈德逊河和纽约城,占领国王桥,并切断所有纽约城内和周边地区的通信。虽然所有的证据都表明他们所说的是实话,华盛顿还是不相信英军会按照这个计划攻打纽约城和哈德逊河。他下令将所有的叛党都关到监狱里去,等候进一步的审判。

6月29日早上,华盛顿收到一封快件,信上说英军40艘战舰已经抵达了海湾。他们是从哈利法克斯出发的舰队,船上一共有9000—10000名从波士顿撤退的士兵。眼见如此庞大的军队马上就要逼近纽约城,华盛顿立即下令詹姆斯·克林顿上校积极调度兵马,如果敌军逼近海兰兹,就给他们狠狠的一击。华盛顿是6月30日下达的命令,接到命令的官兵立即进入了积极战备的状态。

纽约城里未被抓捕的叛党谋反活动依然猖獗。听说英军的舰队到来的消息,他们一个个都兴奋不已。根据侦察兵的汇报,叛军的势力已经蔓延到了哈德逊河,虽然经过了一番的肃清,叛军的人数依然很多。橘县的安全委员会向驻守在宪法堡的詹姆斯·克林顿上校汇报了近期叛军在橘县谋反的活动。他们抓获了一名叫做詹姆斯·哈弗的叛党,根据他的交代,等英军一到达海兰兹,当地的叛军就攻打宪法堡,以配合英军迅速占领海兰兹。与此同时,上校还接到纽堡的快件,信里同样提醒他密切监视周边地区叛军的谋反活动。此时纽约城内外都无一例外地面临巨大的威胁,敌军停靠在纽约湾的军舰越来越多,已经达到了130艘,另外还有大批的军用物资运输船只也停靠在海湾。他们达到之后,并没有继续向哈德逊河前进,而是在国家岛登陆,卸下军需品,并在那里驻扎了下来。在所有的舰船里,豪将军的舰队是最先到达的,他一上岸就同特莱恩总督进行了秘密的会谈,就目前纽约州的形势做了详细的了解。

面对着蜂拥而至的敌军,华盛顿不禁心急如焚。他知道豪将军之所以到岸之后没有发起进攻,目的就是在等待他哥哥豪勋爵的到来,到时候兄弟两个联手攻打纽约城。华盛顿立即写了一封信给大陆会议,要求尽快从马萨诸塞州调配一批大陆军到纽约,并派一支由1万名士兵组成的军队驻守泽西州,作为机动兵力以防范敌军从其他方向进攻。7月2日,华盛顿下达了全面作战的命令,下令全体官兵为这一决定美洲未来命运的战役做好准备。那些在战斗中不畏艰险英勇作战的士兵将会得到嘉奖,与之相反的是,那些贪生怕死畏首畏尾的士兵将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在这样一个攸关国家生死存亡的关头,任何人都不能逃避身上所担负的保家卫国的职责。

也正是在这样攸关国家生死存亡的关头,一个关键人物出场了,他的出现,注定要为这个国家的革命事业带来新鲜的血液、为国家的命运带来新的转机,这个人就是年轻的军官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格林将军在去往华盛顿司令部的途中,遇见了一支正在市政广场练兵的炮兵连,连队那整齐的阵容一下子就把他吸引住了,尤其是领头的那位年轻军官卓尔不群的表现更是让他在心里赞叹不已。通过简短的交谈,他知道了这位年轻军官的名字叫做汉密尔顿。身为一名军事指挥家,格林将军深谙带兵的学问,也非常讲究军事策略和方法,然而汉密尔顿的谈吐表现了他对军事理论方面不俗的理解,他独到的见解让格林将军频频点头称赞。他热情地邀请汉密尔顿到他的司令部去做客,两个人一见如故,从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汉密尔顿出生在西印度群岛一个会计的家庭,他天生是一个非常有抱负和理想的人。他曾经在给一个年轻朋友的信中表达了他对战争的渴望,他在信中说:“我不是哲学家,也不是一名空想家,我相信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为了摆脱压迫,就一定要革命。”他14岁的时候就开始在账房里做事情了,他的经历使他比同龄人要早熟很多。在工作之余,他坚持自学了数学和化学,同时也让自己爱上了文学。他写得一手好文章,他在写作方面的才华使他有机会接受更加高等和正规的教育。1772年的秋天,他得到一个去纽约国王学院(今哥伦比亚大学)读书的机会。1773年,通过他不懈的申请,他被批准进入了医学院学习。北美殖民地和宗主国之间的争斗无时无刻不在激荡着他那颗不太安分的心,过了没多久,他凭借手里的那支笔很快在学校里出名了。他写的文章时而严肃庄重,时而尖酸辛辣,独特的文风为他赢得了才子的称号。1774年7月6日,人们在菲尔兹举行大会,表达了对波士顿反英行动的支持。汉密尔顿参加了那次大会,在激情的支配下,在同伴的鼓励下,他在广大群众面前发表了一番激动人心的演说。那富有激情的演说同他年轻的面容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下子为他赢得了众多的支持者和倾慕者。他知道,从那个时候起,新的革命战争正在向他慢慢靠近。他从此就投入了军事课程的学习中,并迷恋上了弹药制造术和射击术。他甚至在课外还组建了一支由学生和市民组成的业余部队。1776年3月,他被任命为一支地方部队的炮兵连长,终于有了一支自己的部队。由于汉密尔顿制定了严格的纪律,这支部队很快就出了名。汉密尔顿非同凡响的才干也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被格林将军发现,如同上面所描述的那样,对汉密尔顿充满了信心的格林将军又把他推荐给了华盛顿总司令。

在大战即将到来的危急时刻,华盛顿早年的朋友休·默瑟给他带来了好消息。休·默瑟还是跟以前一样充满了战斗的激情,他组建了一支弗吉尼亚民兵连,凭借他在安全委员会工作的热情和才干,6月5日又被大陆会议任命为准将。宾夕法尼亚安全委员会派遣了部分民兵去泽西州,在大陆会议正式派遣机动部队之前暂时负责泽西州的防御工作。大陆军机动部队即将建成,华盛顿提议让大陆军军官来担任总指挥,并且他把这个提名留给了休·默瑟。当休·默瑟前往新泽西招募民兵的时候,华盛顿把他推荐给了利文斯顿将军。利文斯顿将军虽然军事经验不怎么丰富,但是受到过良好的教育,不仅才思敏捷,口才也是一流的。休·默瑟的到来刚好弥补了利文斯顿的空白,两人通力合作,制定了攻击敌人的严密计划。

经过调查,新泽西面临的最大危险是来自国王岛,英军不仅在岛上修筑了防御工事,还把此地作为进攻安博伊的基地。因此机动部队必须驻扎在国王岛的附近才能够确保新泽西的安全。对于这个地方的防务工作,华盛顿曾经感到过巨大的压力,他在信中曾经写道:“国王岛和安博伊有许多的叛党,在敌人的诱使下,他们更有可能随时向新泽西发起进攻。因此,应该把岛上所有的叛党统统赶出岛去,这样我们才会没有后顾之忧。”

与此同时,纽约的形势也变得十分紧张起来。市民每天都在焦虑不安中度过,对未来充满了恐惧。此时,大陆会议正在这里召开,与会代表们正在热烈地讨论约翰·亚当斯的提议。经过反复商讨,大陆会议在1776年7月2日正式通过决议,宣布所有联合的殖民地应该成为,也有权成为自由、独立的国家。亚当斯说:“7月2日应该成为美洲历史上最值得铭记的时刻,我也相信我们的后代会把这一天当做重大日子来庆贺。在这一天,所有的美洲人民将不再是附庸者;也正是在这一天,一个崭新的国家酝酿成型。”这个重大而光荣的事件,注定要被所有人当做欢乐佳节来庆祝,但是时间并不是亚当斯预计的7月2日,而是7月4日。因为在7月4日那一天,圣洁庄严的《独立宣言》获得了通过,人们在那天举行了传统的庆祝活动。在此之前,人们只知道大陆会议的代表们在讨论这个问题,但是由于全过程都是秘密进行的,所以直到他们宣布通过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是不清楚结果的。在州议会的塔楼上,有一个23年前由宾夕法尼亚州议会从伦敦进口的钟,钟面上铭刻了《独立宣言》上的部分文字:这些联合一致的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按其权利必须成为自由独立的国家。钟声敲过,意味着《独立宣言》的通过,同时意味着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所有在场的没有人比约翰·亚当斯更能感受到这件事情的重要性,作为这件事情的发起者,他有理由比任何人都高兴。他曾经记下了自己当时的心情:“我回想起了1761年,我在法庭上为美洲争取权益的时候,就预示了美洲同英国之间争端的开始。回顾这十几年来我所经历的所有的政治斗争,都跟美洲争取自由独立有关系。我对这场突如其来的革命感到很惊讶,也非常震撼,对我来说,英国人很愚蠢,而美国人却很睿智。”他唯一的遗憾就是《独立宣言》的通过太迟了,按照他的预测,如果再早几个月,美国不仅会拥有魁北克,甚至可能拥有整个加拿大。宣言的宣布使华盛顿感到由衷的高兴,一个原本就存在的国家终于有了正式的身份,自己的军队也终于有了归属,可同时,他那借以通过调停的方式结束战争的希望也破灭了。7月9日,他命令在部队里宣读《独立宣言》,让每个人都了解宣言的内容。他对诸位将士们说:“宣言为我们带来新的希望和动力,让我们对自己的国家和部队充满了忠诚和勇气。国家的命运就掌握在我们的手中,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在上帝的庇佑下,圆满地实现美洲独立的梦想。”

纽约城里的市民对《独立宣言》的热情似乎更加高涨,州议会塔楼的钟声并不能令他们的喜悦之情得到充分的释放,他们做出了更加疯狂的举动。在格林广场有一座乔治三世的铜像,既然英国在美洲的殖民统治结束了,那这尊铜像又有什么理由继续留在这里呢?就在《独立宣言》通过的那天晚上,上千名市民集合在格林广场,大家一起用力将这尊铜像推倒了。铜像轰然倒地,大家都兴奋地欢呼、鼓掌,似乎这才意味着殖民统治的最终完结。一些士兵也参加了这次推倒铜像的活动,华盛顿得知后,以违反军令的理由处罚了他们。在华盛顿看来,群众可以参加这种集会的活动,但是士兵不可以,他们是有组织、有纪律的军队,任何行动都必须通过上级同意才能开展,而绝对不能凭借一时兴起而做出任何有损军队形象的事情。华盛顿总是教育自己的士兵,让他们从内心里认同他们所从事的革命事业是高尚的,是为了争取整个国家和人民自由独立而进行的革命斗争。他们是为了自己崇高的理想而战,为了实现美洲真正独立而战,绝对不是凭借一时的冲动和热情而盲目的战斗。他希望大家能够将自己培养成为一名真正的战士,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自由权益而英勇奋战。

《独立宣言》给大家带来的喜悦很快就被战争的阴影笼罩了。7月12日,又有几艘增援的军舰出现在纽约港,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拉响战争的警报。城里的大陆军每时每刻都在监视着敌军在海上的行动。英军的舰船停靠在纽约港,尽管他们暂时还不敢接近纽约城,但是城内驻守的大陆军已经做好了随时迎战的准备。所有的士兵每天凌晨两三点钟的时候守候在各自的哨卡上待命,一直等到天亮的时候才回到营地。

同类推荐
  • 茶者圣:吴觉农传

    茶者圣:吴觉农传

    ,如果说,当我们祖国的茶叶在危难中面临枯萎凋零之时。吴觉农先生,像一位高瞻远瞩的船长,在那悠远的唐代,茶圣陆羽曾架一叶扁舟探索了茶之源流的幽深与浩瀚,那么20世纪以降,引领着中国一代茶人走出困境、饶过激流险滩。本书传记了吴觉农先生将学者与茶人高尚的人格力量结合、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结合的伟大一生
  • 司马迁(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司马迁(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无数的人们穿行而过;纷繁绵长的历史,如大江东去,淘尽泥沙,同时也沉淀出无数历史伟人的丰功伟绩和人生的悲情与壮美,让后来人产生无限的敬仰和慨叹。司马迁作为一个伟大历史人物,以撰写出历史名著《史记》而光耀千古,为后人称颂和敬仰!作为一代史家,司马迁将全部的人生奉献给了历史,也给中华文明乃至整个人类的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他以《史记》记录着波澜壮阔的历史,但他自己的生平事迹,却几乎被历史遗忘了!本书以人物传记的方式,力图将司马迁的伟大一生呈现出来。读者如能从中获得一些启发,能有益于自己的人生,那将是我们极大的荣幸。
  • 黄骅将军

    黄骅将军

    巍巍沂蒙,逶迤八百余里,覆压鲁中、鲁南大地。沂山、蒙山、北大山、芦山、孟良崮等名山大岭,山高坡陡,崖险岭峻,层峦叠嶂,丛山连绵,到处悬崖峭壁,巨石嶙峋,古木参天。山中飞瀑流泉,涧深溪清。
  • 告诉你一个毕加索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毕加索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毕加索的故事》精选了毕加索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毕加索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对话周有光

    对话周有光

    是什么样的家世、教育、交游背景铸就了周有光的生命底色?他是如何描述他心目中优秀学者?周有光与张允和如何成就七十年的爱情与婚姻传奇?是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让周有光渡尽劫灰?109岁的老人有何长寿与养生秘诀?汉语拼音与语文如何在周有光的笔下变得有用且有趣?周有光晚年在思考哪些问题?而这些思考为什么让他声誉渐隆?
热门推荐
  • 红楼之四爷在上

    红楼之四爷在上

    外有九龙夺嫡的血雨腥风,内有贾史王薛的勾心斗角!且看穿越而来的黛玉父女如何在群敌环视之下拼杀出一条血路,在这风雨飘摇的年月中立足。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世界简史

    世界简史

    《世界简史》(又称《韦尔斯世界简史》)是英国著名作家H.G.威尔斯撰写的一部颇具特色的世界史,内容上溯人类文明的开端,下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古代埃及、古代希腊罗马、欧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英国工业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等,都有独到的叙述。对东方文化,包括儒家和道家,均有所涉及。威尔斯以作家身份著史,文采蔚然,因而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自问世以来一直深受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
  • 密妻

    密妻

    男友的背叛,父亲的突然离世,选择嫁他,只是为他是她绝境中的一块浮木,在举目无亲的现实中给自己找一个栖身之所,与爱无关。同意娶她,他以为只是因为当初父亲的逼迫,只是为取得父亲手里的权利,无关爱情。他们已婚三年,在众人眼中却他依旧是一个黄金单身汉,这是他的成功还是她的失败?她是一只进错金丝笼的麻雀,她等待着那人的发现,放归她离去。公公的骤然离去,让她在这豪门大家庭中一下没了依靠的力量,她开始等待他开口说分手,没想他却说:我们要个孩子吧。她以为她可以淡然看待这一切,却不想在亲眼看他搂着别人的腰的时候感到万分心酸,原来在不知什么时候他的温柔对待慢慢的偷走了她的心。他以为他不会再爱了,却不曾知道当自己看见她苍白的脸和那悲痛的泪的时候,这才知道原来他早就对她动了心,用了情。就在他们各自发现自己的真心,决定要携手走过一生的时候,一个措手不及的重磅炸弹摧毁了他们刚开始没多久的温馨和甜蜜。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芝麻绿豆经济学

    芝麻绿豆经济学

    作者从事经济学相关的项目研究,专业知识丰富,且对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现象有独特的见解。所以,作者避开了传统灌输式的内容呈现方式,选择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对恋爱、买房、赚钱、消费、销售等进行生活化的讲解,让大家明白经济学如芝麻绿豆一样简单并且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 你也能成为奥巴马

    你也能成为奥巴马

    他是黑人,出身卑微,父母离异,当过街头混混,吸过毒,打过架,如果需要找一个反面教材,从前的他就是最好的例子。但是,厚积薄发的奥巴马用亲身经历告诉人们,只要改变就有成功的希望。任何一个成功的人都是一个优秀的推销员,自己就是最大的商品。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