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5000000035

第35章 先秦哲学与人类生存智慧(6)

魏晋玄学与汉代经学的不同,主要表现在思想体系、思想方法和学风上面。玄学以唯心主义本体论代替经学的神学目的论。它排斥了汉代经学关于世界本源是天帝、是人格神的说法,抛弃了世界是由神有目的的安排这种低级、粗俗的神学命题,而认为宇宙万物虽然存在着、变化着,但都是“末”,是现象;万物的本源,是无形无名的,是“本”,是本体。在玄学家王弼看来,观察世界事物要从本体上着眼,要掌握本体,不能从枝节(“末”)着手,为现象所蒙蔽。再是,玄学以“得意忘言”代替经学的烦琐主义哲学。它抛弃汉代经学的琐碎支离,强调以简御繁,注重探求义理,从而打破了烦琐注经、象数比附的沉重枷锁。魏晋玄学把低级的、粗俗的神学演变为“高级”的、精巧的唯心主义哲学,反映了哲学思维水平的提高,并为魏晋时期统治阶级所奉行。当然,魏晋玄学也有其弱点,因而也有其衰亡的必然性。不过,那是另一个问题了。

由上可见,迷信、烦琐、僵化的哲学,是保守、没落、无生命力的哲学。虽然,由于地主统治阶级的长期存在,经学学风的恶劣影响也是长期存在的,但是,以神学迷信和烦琐主义为特征的汉代经学,在风靡一时之后,毕竟不可避免地走向灭亡,而为魏晋玄学取代了官方正宗哲学的地位。这是我国哲学发展史上神学迷信和烦琐哲学的一次大破产,是哲学思想发展进程中的一次重要的否定。

[原载《中国哲学》,第3辑,三联书店,1980]第一章王充的战斗精神

王充是东汉前期一位战斗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出身“孤门细族”,教过书,当过地方小官,“以数谏争不合去”(《后汉书·王充传》),后来处境更为潦倒。王充的一生是在压抑中度过的,他“悯世忧俗”,“不得已,故为《论衡》”(《论衡·对作篇》,以下凡引此书,只注篇名)。《论衡》是一部富有战斗性的著作,它的锋芒直指形形色色的神学唯心主义,其中对圣人迷信的批判,至今仍闪耀着思想的光辉。

为了适应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的政治需要,封建统治者竭力推行思想文化的专制主义。西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献策。东汉章帝亲自主持白虎观的儒家经学会议,会后整理出具有最高权威性的《白虎通义》。这本书和董仲舒的《举贤良对策》、《春秋繁露》不仅宣扬君权神授的理论以神化君权,还炮制“圣人法天而立道”的谬论以神化封建统治思想。这个圣人是谁呢?就是孔子。从此,孔子被神化,成为“通天教主”,被推为“素王”,与帝王有着同等地位;孔子学说被神秘化,成为宗教教条。凡是孔子说过的话、做过的事,都是百分之百正确。孔子所颂扬的唐尧、虞舜等也都成了圣人。由于汉王朝凭借中央集权的条件和手段,使神化孔子的迷信弥漫整个思想界。王充逆流而进,他虽然不反对孔子为圣人,也不反对孔子提倡的伦理道德,但是他无情地把孔子头上的神灵光圈打落在地。

王充《论衡》一书从多方面破除对孔子等圣人的迷信。

一、破圣人“天生”说

《白虎通义·圣人》说:“圣人所以能独见前睹,与神通精者,盖皆天所生也”,认为圣人是天神生的,因而本身也是全智全能的神,具有神秘的力量和作用。王充坚决反对这种谬论,指出:“人禀气而生,含气而长”(《命义篇》),“人之精乃气也,气乃力也”(《儒增篇》)。有生命的人,都是由物质性的气转化而成的有机体。孟子曾为天降生圣王确定一个期限:五百年。王充在《刺孟篇》中给以尖锐的批判,认为孟子的说法是完全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并指出孟子讲“五百年必有王者(指能实行儒家王道的所谓圣王)兴”,是宣扬“天故(有意识地)生圣人”的观点,说明孟子根本不懂得天的自然性质。这里,王充的批驳实质上也是对英雄史观和历史循环论的否定。《白虎通义·圣人》还夸大圣人的智慧、才能和作用,说“千人曰英,倍英曰贤,万人曰杰,万杰曰圣”。一个圣人的才智超过亿万人的才智。王充却说,社会的“昌衰兴废,皆天时也”,“贤不贤之君,明不明之政,无能损益”(《治期篇》)。社会兴衰治乱不是少数帝王个人所能决定的,是一种客观的自然力作用的结果。王充的这种自然主义的历史观,当然是片面的,归根到底也是唯心主义的,但它在反对圣人史观方面有着开阔视野的作用。

二、破圣人“先知”说

汉代俗儒把孔子说成是天生的圣人,是一位“神而先知”,能够“前知千岁,后知万世,有独见之明,独听之聪,事来则名,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实知篇》)的先知。这是神化孔子的极为重要的论点,由于把认识看成是先验的、神秘的,而直接涉及认识的来源问题。王充在《论衡》的《知实篇》和《实知篇》中探讨了认识的来源问题,并从两种认识路线的高度,划分“神”和“圣”的界限、两种不同圣人的界限。王充说:“所谓神者,不学而知;所谓圣者,须学以圣。以圣人学,知其非神。天地之间,含血之类,无性(生)知者。”(《实知篇》)又说:“贤圣者,道德智能之号;神者,眇茫恍惚无形之实。”(《知实篇》)“神怪与圣贤,殊道异路也。”(同上)这样,王充既否定了神的存在,又剥掉了圣人的神秘外衣。王充和俗儒都说孔子是圣人,但含意并不完全相同。王充认为就认识的来源来说,圣人和一般人是一样的,“圣贤不能性(生)知,须任耳目以定情实”(《实知篇》),不同的是,圣人学得快些,知识多些。王充还就《论语》、《孟子》等书引出大量的事例,直接论证了孔子和虞舜等人的“耳目闻见,与人无别,遭事赌物,与人无异”,指出“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同上),有力地批驳了所谓圣人能够“达视洞听之聪明”,即能够明察秋毫、洞悉一切的谬论,驳斥了圣人“神而先知”的胡诌。这是对唯心主义先验论的有力批判。

三、破圣人“无非”说

《春秋演孔图》说:“孔子论经,有鸟化为书,孔子奉以告天,赤爵(应为雀)集书上化为黄玉,刻曰:‘孔提命,作应法,为赤制’”。这是宣扬儒家经籍是天神授予孔子为汉王立法的“天书”,是“万世不易”的圣典,从而把儒家经典神秘化,要人们绝对不得违背。这里摆在王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圣人说的话和他们在书上写的,是否都没有错误?王充认为,儒家的经艺书籍和孔子的著作总的来说是好的,但是也有问题:“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以为圣贤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难问。夫贤圣下笔造文,用意详审,尚未可谓尽得实,况仓卒吐言,安能皆是?不能皆是,时人不知难;或是,而意沉难见,时人不知问。案贤圣之言,上下多相违;其文,前后多相伐者。”(《问孔篇》)圣人的著作有各种情况,要具体分析。那种“以为载于竹帛上者,皆圣贤所传,无不然之事”,因此“信而是之,讽而读之”(《书虚篇》)的迷信态度是错误的。

王充反对把圣人所言所作视为禁区,主张在探索真理的途程中要善于开动脑筋,追根究底。他提倡敢于提出和老师不同的新见,敢于“距(拒)师”,敢于说圣人没有说过的话,“非必须圣人教告乃敢言也”(《问孔篇》)。他大胆地质问:“苟有不晓解之问,追难孔子,何伤于义?诚有传圣业之知,伐孔子之说,何逆于理?”(同上)这是对封建教条主义的挑战。

为了从理论上驳倒“贤圣所言皆无非”的迷信观念,王充还在真理论上奠定了一块比较坚实的基石,这就是检验认识标准的“效验”说。他说:“凡天下之事,不可增损。考察前后,效验自列。自列,则是非之实有所定矣。”(《语增篇》)“效验”,即实效和验证,是判定认识是非曲直的标准。“凡论事者,违实不引效验,则虽甘义繁说,众不见信。”(《知实篇》)凡是违背实际和客观效验的,虽然说得很多,并且动人好听,也是不能令人相信的。王充不能也不可能提出检验认识的实践标准,但是他的“效验”说使他反对迷信圣人和迷信儒家经典的战斗,具有相当的理论高度和思想深度。

王充在距今一千九百多年前,勇敢地、深邃地进行反对封建性的圣人迷信的斗争,是值得我们称道的。但是,由于历史的、阶级的局限,王充不可能正确地评价孔子,也不可能揭示儒家经典的社会实质,更不可能彻底地反对神化圣人的迷信。历史表明,只有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历史唯物论,才能彻底战胜圣人迷信。

[原载《人民日报》,19810122]第一章《白虎通义》与封建等级制

《白虎通义》又称《白虎通德论》,简称《白虎通》。公元79年,东汉章帝(刘炟)召集一批官僚、诸生和诸儒,在白虎观举行会议,“讲论五经同异”以“正经义”,编成了《白虎议奏》。《白虎通义》就是由班固奉命编辑整理的章帝对《白虎议奏》所作裁决的定论,具有法典的权威性,是东汉时代的“国宪”。班固赞颂这部书“唐哉皇哉,永垂世则”,《白虎通义》适应了封建王朝进一步加强思想统制的需要,并以其国家法典的地位而发挥了重大的社会现实作用,进而又为以后的历史带来极为深远的流毒。

《白虎通义》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编制和宣扬封建等级制,以强化封建特权,巩固豪强地主阶级的统治。本文拟就《白虎通义》鼓倡的封建等级制作一简略的述评。

《白虎通义》大力宣扬封建等级制度,是和我国封建社会前期阶级斗争形势的发展分不开的,是和豪强地主及其剥削方式的特点紧密关联着的,它适应豪强地主维护封建经济基础和国家政权的需要。

先秦时代,新兴地主阶级在反对没落奴隶主阶级的斗争中,抨击了奴隶主贵族的“世卿世禄”的等级制,并逐渐建立一套适应封建生产关系的等级制。地主阶级革新派代表人物商鞅在秦国的著名的变法斗争中,提出“刑无等级”的主张,强调破除“刑不上大夫”的奴隶制旧例,并且确定“国以功授官予爵”(《商君书·靳令》),重订军功爵二十级(见《商君书·境内》),强调耕勤战力,以赏战功。商鞅后,秦国的封建等级制经过了一个半世纪的发展,在秦末农民大起义中受到巨大冲击。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颁发“复故爵田宅”令,号召在战争中逃亡到山泽的人返回原籍,恢复原有的“爵位”和“田宅”,重建封建等级制,巩固新兴地主阶级专政。后来随着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到了西汉末年又爆发了第二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再次给封建等级制以沉重的打击。虽然,这次农民起义被镇压下去,但是,农民的反抗愈来愈频繁了,在东汉前期,即使在光武时,颍川、东郡、济阴等地就有多次农民起义,直至白虎观会议后六年,章帝还叫嚷“寇贼(对农民的诬称)争心不息”(《后汉书·章帝纪》)。为了稳定封建秩序,东汉统治者着力宣扬封建等级统治的合理性和永恒性。

东汉时代国家政权为豪强地主所控制和垄断。在光武帝初年逐步形成世代做官的所谓“衣冠望族”和享有“名望”的“姓族”,以及后来在“宽厚长者”章帝的纵容下,外戚、宦官这伙凭借和王朝密切的特殊的政治关系起家的暴发户,是豪强地主的主体。这些势力具有兼并性、割据性和宗法性的显著特点。他们直接与反动暴力、政治特权相结合,实行鲸吞式的掠夺土地,以种种“合法”和非法的手段,攫占大量财富。光武皇帝的舅舅樊宏“开广田土三百余顷”(《后汉书·樊宏传》),光武妻阴后的前母兄阴识“暴至巨富,田有七百余顷”(《后汉书·阴识传》)。又如,济南王刘康自京师到封土就国后,就增加了六县封土,还“多殖财货,大修宫室,奴婢至千四百人,厩马千二百匹,私田八百顷”(《后汉书·济南安王康传》)。再如,外戚、官僚马防兄弟“奴婢各千人以上,资产巨亿,皆买京师膏腴美田”(《后汉书·马防传》)。豪强地主不仅大肆兼并农民的土地,而且发展到在上层统治集团中也互相抢夺。章帝时,窦宪仗恃窦后势力,“以贱直请夺沁水公主(明帝女)园田”(《后汉书·窦宪传》)。这种土地兼并愈演愈烈,豪强大土地所有制广泛存在,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为一个个的大庄园。在战国和西汉前期为数众多的自耕农,至此不仅日益贫困化,而且加速度地走上从经济上的依附进而到人身的依附的道路。随着土地兼并的扩展,豪强地主的割据性也日益膨胀。例如,“赵魏豪右,往往屯聚,清河大姓赵纲,遂于县界起坞壁、缮甲兵,为在所害”(《后汉书·李章传》)。他们割据地盘,自起坞壁,拥有庄园武装,俨若独立王国。豪强地主的大庄园,还往往采取聚族而居的形式,相当多数的依附农民正是豪强大族的同宗贫民。豪强大族利用宗法关系对贫苦宗人进行种种欺骗和愚弄,用超经济的强制手段把贫苦宗人牢固地束缚在庄园土地上,供自己长期压榨和奴役。豪强地主强烈地表现出宗法性,竭力利用宗法关系对农民进行压迫和剥削。

豪强地主的阶级利益及其以残酷剥削为核心的种种特性,集中到一点,就是强烈要求划分社会成员的不同等级身份,规定人们在国家中的不同法律地位,以固定农民对自己的人身依附隶属关系,以便他们运用封建特权,采用超经济的强制手段对农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统治。

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一些儒生竭力鼓吹“上户”(豪强)和“下户”(农民)的上下区别,要农民“人识君臣父子之纲,家知违邪归正之路”(《后汉书·儒林列传》)。被称为“当世名儒”的鲁丕还建议章帝“正名之道,所以明上下之称,班爵号之制,定卿大夫之位也”(《后汉纪》卷十六),竭力主张重整封建等级制度,强化封建等级特权。《白虎通义》是第一次以皇帝“圣谕广训”的钦定形式全面地重新确定和从理论上论证封建等级制的重要的历史证见。

《白虎通义》的第一篇《爵》,开宗明义就阐述了封建等级制。其他如《爵邑》、《分封》、《世袭》、《宗法》以及《三纲六纪》等各篇,也多方面地、详尽地说明和论证了封建等级制。

“等级是以社会划分为阶级为前提的,等级是阶级差别的一种形式。”(《列宁全集》,中文1版,第2卷,404页注,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在封建社会中,最基本的阶级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最根本的等级差别表现在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尖锐对立之中。《白虎通义》强调“民贱而王贵”“礼不下庶人者,尊卑制度也”(《丧服》,以下凡引《白虎通义》只注篇名)。它还规定广大劳动农民没有爵位而称匹庶,“匹”,犹如“马匹”,是贱视的称呼。《爵》篇说:“庶人称匹夫匹妇者,匹,偶也,与其妻为阴阳相成之义也。”《礼乐》篇规定“庶人职在耕桑,戮力劳役”,劳动农民只是供统治者役使,提供生产品的贱民,属于统治阶级以外的下等等级。《五刑》篇还宣扬“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反动主张:“刑不上大夫何?尊大夫。礼不下庶人,欲勉民使至于士。故礼为有知制,刑为无知设也。”并且载明刑罚科条有三千条,其中大辟刑(杀头)就有二百条。这充分暴露封建等级制是残酷镇压劳动人民的压迫制度。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冰鉴(第五卷)

    曾国藩冰鉴(第五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本书采用1876年典藏版法文原著,在此版本上进行翻译。译文尊重卢梭当年应第戎学院征文而执笔的写作原意和部分词汇的专业用法,更加精准流畅。开篇导读,帮助读者对卢梭以及对这部著作进行一个提纲概括式的了解,减轻名著入门难的障碍。本版新增卢梭当时于论文写成后又添加的19个补充注释,使读者更加全面的了解卢梭在写作过程中的哲学思辨,延伸的知识也令本著作更加立体。还收录当年日内瓦著名博物学家博纳(Bonnet)以菲洛普利(Philopolis)的笔名写信反对《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后,卢梭亲自雄辩答复博纳质疑的回信,是值得收藏的经典版本。
  •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研究以意逆志诠释学的开创、拓展、限定、转换与重建的历史,力图重返中国传统视野寻求其汉语诠释学的特质,并总结其诠释学方法效应以实现中国现代文艺基础理论创新。源于儒学主题与方法的孟子以意逆志之学,奠定了汉语诠释的本体思想、方法观念与实践品质。以意逆志的汉语诠释学限定了西方诠释学的边界,开启了诠释伦理的问题意识与论域空间。以意逆志是中国传统诠释学的核心范畴与基础命题。在历代论者理解与运用的历史中出现了以意逆志诠释的种种差异,也正是在这种诠释过程中生成了以意逆志诠释学传统。
  • 当时只道是寻常

    当时只道是寻常

    本书所选皆为季羡林先生的怀旧散文,包括故园之思、父母之思、痛悼师友、人生忆往述怀等等。深浅不一的回忆中,清晰再现了那些逝去年代的人和事:衣钵相传,恩德无限;斑驳的场景,多舛的人生;在省察自我、梳理时代脉络的过程中,娓娓道出对幸福的深刻理解与体验、人生的悲苦与辛酸。丰富的情感,浓郁的诗意,纯朴的文笔,催人泪下的诉说,带给读者不尽的遐思与感动。
  • 蔡元培论人生·修养

    蔡元培论人生·修养

    蔡元培是我国现代教育制度的缔造者,一生主张教育救国,他认为,唯有思想文化的革命才能真正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他对中国社会的弊端有透彻的认识,在国内大力提倡民主、自由与人权思想,致力于改良社会风气,尤其重视公民道德教育及相应的世界观、人生观、美学教育。
热门推荐
  • 妖孽太子之邪妃萌宝

    妖孽太子之邪妃萌宝

    叶云兮前世是个为钱拼命养活自己的普通人,一朝重生,她是神武国凤城首富叶家独女,是个爹疼娘爱的富二代。为了打理叶家的百万家产,过好逍遥自在的纨绔生活,她女扮男装用前世知识做起神童。五岁那年,一个诡异的美人师父闻名而来强收她为徒,一只千年灵鼠如影随形的逼着她学武功,一个无赖皇上威胁她做了怪癖太子的侍读,她的理想生活没了。——当那个一袭墨袍绝美的太子殿下遭遇月圆之夜,她才知,他是一个背负天谴的悲哀半妖。——传言,半妖遇有缘人可得一次真正成人的机会,她与他的相遇拉开一场天道之争...——◆◇——◇◆——◆◇——◇◆——本文一对一,人妖恋为主,双养成系列。涉及亲情、友情等。本文有浓厚的玄幻色彩,没有宫斗宅斗等元素,炮灰不多,旨在讲述一份人妖之间的美丽爱情。相知相爱相守,有平淡,有激烈,无误会。
  • 友情·无言的温暖

    友情·无言的温暖

    没有人能说清楚,友情到底是一种什么东西?或者我们可以从它的一些特质上来说明,比如它是那种只有付出关爱,付出真诚才能得到的东西;它既是一种感情,也是一种收获。它是一种很美妙的东西,可以让你在失落的时候变得高兴起来,可以让你走出苦海,去迎接新的人生。它就像一种你无法说出,又可以感到快乐无比的东西。《
  • 8分钟的温暖

    8分钟的温暖

    《萌芽》2008—2009主打连载,夏茗悠跨年度青春大作《八分钟的温暖》,贴近你的脉搏,收藏年轻的心跳与感动,倾心打造最温暖最贴心最受瞩目的校园青春小说!你听说过么?如果太阳此刻熄灭光芒,地球上的人要八分钟后才会知道。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亡者童眼:大头娃娃,凶画诡事录(新惊魂六计)

    亡者童眼:大头娃娃,凶画诡事录(新惊魂六计)

    汇集当前都市公寓最可怕、最扑朔迷离的故事,不到最后一秒,你一定无法知晓真相。瞧,游走在噩梦边缘,令人窒息的惧意正在蔓延着……夜半三更,谁的高跟鞋在雾巷阁楼响起?扎纸刘、定风猴、血风扇、财神咒……谁在谋杀我们的似水年华?凶画降临,所有诡事绘出人间丑恶。
  • 记录身体成长轨迹(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记录身体成长轨迹(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在这套丛书里,我们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专门选择了一些特殊的故事,分别对他们在这一时期将会遭遇的情感问题、生活问题、学习问题、交友问题以及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和讲解,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以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 本王的爱妃是火系

    本王的爱妃是火系

    穿越?好吧,作为杀手的她也赶了趟时髦,可为毛偏偏是去执行任务的时候,还有三个姐妹一起,要穿就穿吧,为毛不给她和姐妹们做个伴。热情如她,被青楼老鸨所救,从此玩转风尘之地。青楼偶遇,与他针锋相对,冰冷高傲的面瘫脸,居然是这个时空的八王爷,桀骜不驯,却只将她看在眼里。患难真情,为毛还要经历各种磨难?!!是命中注定?是天意弄人?没关系,她才不信这些,她只相信人定胜天,谁要阻挡,她便遇人杀人,遇鬼杀鬼。暗杀?下毒?阴谋?好吧,通通过来,热情如火的她从不惧怕。
  • 节俭(青少年成长智慧丛书)

    节俭(青少年成长智慧丛书)

    针对当代少年儿童应具备的十种素质,把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按关键词归类。每个故事后设计有“换位思考”与“成长感悟”小栏目,用以充分调动孩子们思考问题的积极性,给孩子们以无限启迪。书中故事娓娓道来,插图生动有趣,可让孩子们在快乐的阅读中收获知识。《青少年成长智慧丛书:节俭》由四辑组成,包括:财富生活,新吝啬主义,节约的智慧,拾起一枚硬币。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