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5000000028

第28章 先秦哲学:中国古代睿智之光(2)

2.“五伦”“十义”。先秦儒家哲人重视维系人与人的和谐关系,保持各种不同人际关系的稳定,重视每个人在人伦关系中的地位、价值、权利与责任,重视不同社会角色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孟子继承前人的思想,就“人伦”作了界说:“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长幼”包括兄弟一伦在内。这是对人伦关系的权威性定论,确定了社会的五种人际关系和处理这些关系的五个原则。“父子有亲”,是说父对子应当慈爱,子对父当孝顺;“君臣有义”,是说君主对臣子应当仁爱,臣子对君主应当尽忠;“夫妇有别”,是说夫主外,妇主内,有不同的分工;“长幼有序”,是说年长在前,年幼在后;“朋友有信”,是说朋友之间要诚实守信。《大学》也有与孟子相近的论说:“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里讲的国人的范围要大于朋友,而道德准则同是“信”。汉代以后所讲的人伦基本上是继承和绍述孟子的说法,以“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为社会的五种基本关系,后也称为“五伦”。

对于五伦关系中十种角色所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准则,《礼记·礼运》有“十义”说:“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这是规定五伦每一方各自应当遵守的准则,强调父与子、兄与弟、夫与妇、长与幼、君与臣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并非像汉代以后那样要求一方绝对服从另一方。

先秦儒家基于等差之爱的思想所提出的“五伦”“十义”,确立了古代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关系和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并经过权威化、制度化而成为传统礼教的核心。

3.“知礼以立”。“礼”是古代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通常包含政治制度、法律准则和道德规范三方面内容。孔子重视礼,他说:“不知礼,无以立”(《论语·尧曰》),认为必须知礼,才能自立,自立然后才能立人。由此,孔子又把礼和仁联系起来,说:“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强调要克制自己的视听言动,使之符合“礼”,以达到仁的境界。孔子认为,对人以礼相待,尊敬他人,是爱人的表现。礼是仁的表现形式,仁是礼的实质内容。这也就是说,知礼是为仁的必要前提,是自立立人的基础。

荀子作《礼论》,系统地总结并发展了先秦时代礼的学说,强调礼在调节人际关系方面的重要作用。他认为礼的具体内涵是不断因革损益的,而礼的原则是不变的,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变而不乱。荀子还提倡礼法兼用,宣扬“治之经,礼与刑(即法),君子以修百姓宁。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荀子·成相》),“隆礼至法则国有常”(《荀子·君道》)。认为治国既要用礼义教化,又要采用必要的刑罚。荀子的这一主张,对尔后统治阶级治理国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4.以“和”为贵。“和”,原意为相应,引申为和谐。经过西周末年至春秋时代的“和同”之辨和儒家的大力提倡,“和”成为当时个人、家庭和社会的普遍渴求和共同理想、价值诉求和价值标准。“和同”之辨的“同”指简单的同一,“和”是多样不同事物的统一。据《国语·郑语》载,西周末年史伯谓“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并解释“和”的意义说:“以他平他谓之和”。“和”就是会聚不同事物而使之得以平衡、统一。史伯认为,多样事物的平衡、统一,会产生新的事物,相同事物的同一、重复,并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这一深邃的哲学思想影响极大。孔子也主张“和而不同”。他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把追求和谐视为君子区别于小人的思想分野。进而孔子又把“和”视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准则:“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强调整个社会的大和谐。孔子弟子有若说:“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更加鲜明地肯定了“和”的价值。孟子提倡“人和”,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人和”即齐心协力,团结合作。认为“人和”比天时、地利更加重要,强调“人和”是取得成功的首要因素。《荀子·王制》还提出“群居和一”说:“人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离,离则弱,弱则不能胜物”。又说:“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分”,职分。“义”,道义。荀子认为,人类只有合群,才能避免争斗,才能协调一致,并产生巨大的凝聚力。群居生活要以道义来确定职分,明确了各自的职分,人们就会各守职分而彼此和谐。这样,万众一心,多力而强大,就能战胜一切。

以“和”为价值取向,是基于对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的深刻洞察而提出的。现实生活里,充满了个人与个人、集团与集团、社群和社群、阶层与阶层、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对立、矛盾和斗争。斗争的结果或是两方同归于尽,或是一方压倒另一方,或是双方和解而两利。以“和”为贵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项基本原则,就是为了使斗争的双方不两败俱伤,甚至同归于尽,而是通过互相协调,良性互动,化干戈为玉帛,来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以上从人道思想、人伦关系、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实践方式和价值观念诸方面论述了先秦哲学的人际和谐说,这是先秦哲学,尤其是先秦儒家哲学的重要内容。

(三)“自强不息”

先秦哲学重视为人道,强调人格的尊严价值。什么是有崇高价值的人?怎样才能达到和保持理想的人格?这是当时思想家们所热心讨论的又一个重大问题。先秦时代的人格价值学说,主要阐述的是学会如何做人,也就是要正确地对待自己,要妥善处理个体与群体、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道德与生命、人格与生命、死亡与不朽等关系,以求实现人格的完善。

关于个体与群体关系,先秦哲人一方面主张高扬个体独立意志,一方面又强调社会责任意识。孔子说:“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认为平民也有不可强夺的独立的意志。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所谓大丈夫的人格标准,就是始终如一地坚持自己的原则,在任何情况下都绝不丧失原则。《礼记·儒行》还宣扬“士可杀而不可辱”,表达了儒者宁死不屈的钢铁意志和对独立人格的强烈坚持。《周易大传·乾卦·象传》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提倡自强不息的精神。高扬独立意志、人格价值、自强原则,就是高扬个体独立意识。与此同时,先秦哲人又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孔子面对隐者的讥讽而叹息道:“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论语·微子》)说人既然不可与鸟兽合群共处,那么若不同人群打交道,又同什么打交道呢?意思是说每个人都生活在群体之中,天天与人交往,这就应当对他人、对社会负有一定的责任。孟子具有“平治天下”的抱负,主张“兼善天下”,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大学》更提出八条目,即实现天下大治的八个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系统而完整地表述了“内圣外王”的思想,这实是先秦儒家文化理想的总纲,影响深远。以“天下为己任”的庄严情操,成为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

先秦哲学家对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即精神价值与物质价值的关系也很重视。《管子》说:“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肯定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基础。儒家也承认物质生活的重要性,同时又认为“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滕文公上》)。强调精神生活比起物质生活来更有价值。孔子自我表述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又赞扬弟子颜渊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孔子赞美在物质生活匮乏的情况下,仍能保持乐观情绪的高尚精神境界,认为精神生活是第一位的,精神价值高于物质价值。

重视精神生活,自然也就重视追求精神境界。对此,儒道两家的孔、孟和老、庄都有较多的论述。如孔子自述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他以情感、认知完全符合道德准则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庄子以超越自我,与天地合一的自由逍遥为最高精神境界。古代先哲重视追求真、善、美的精神价值,提倡求真、行善、崇美(高尚的精神愉悦),表现出人格价值的丰富内涵。

先秦儒家认为,一个人要塑造崇高人格,最关键的是要正确对待生命与道德、生命与人格的关系。儒家重视人的生命,认为人的生命是一种自然现象,是有实体的,且在天地之间有重要的地位,所以主张“保生命”。同时又认为,一个人的生命价值与道德价值、人格价值相比较,道德价值和人格价值更为重要。孔子的“杀身成仁”之说和孟子的“舍生取义”之语,就是儒家为了保全仁义道德价值而不惜牺牲生命的典型表述。《孟子·告子上》有两句话:“所欲有甚于生者”,是说人格尊严比生命更为可贵;“所恶有甚于死者”,是说人格屈辱比死亡更令人厌恶。这都是强调一个人的人格价值比生命更为宝贵,人格价值超过了生命价值。

死亡与不朽也是先秦思想家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作为自然的存在物,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死亡是人的大限;而人作为理性的存在,又都渴望、向往冲破有限,达到无限,追求永生。生命短暂与追求永恒是人的最根本的悖论。据《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载,当时曾讨论“死而不朽”的问题,称:“大(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说德、功、言都有价值,三者的价值是“死而不朽”、“虽久不废”的,而其中的立德价值更高,是第一位的。若能做到“三立”,实现“三不朽”,也就能超越死亡,达到永恒了。

(四)整体·变易·对待·中庸

与精湛深邃的哲学内容相应,先秦时代的思维方式也是多姿多彩而富有特色的,既有直观思维、形象思维,也有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而丰富的辩证思维正是先秦哲学思维的一大特色,思维方式是人们自觉不自觉运用一定的思维方法而形成的思想惯性、思维定势。辩证思维是从对象的内在矛盾的运动变化中,从其各个方面的互相联系中进行考察,从整体上、本质上完整地认识和把握对象。先秦哲人观察、思考、研究和处理问题的辩证思维方式,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发展过程的一面镜子,具有方法论的重要学术价值。

先秦哲学辩证思维的主要内涵是:整体思维、变易思维、对待思维与中庸思维。

1.整体思维。先秦时代儒、道、名、阴阳诸家都强调整体观点,认为宇宙是一个整体,人和物也都各是一个整体。整体由互相联系的各部分组成,而要了解各部分,又必须了解整体,从整体的视角去把握部分的实质。先秦名家代表人物惠施很注重对客观世界的考察和研究,据《庄子·天下》载,他提出了这样的著名命题:“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泛爱万物,天地一体”。对宇宙万物的大小两个向度作出高度的概括,并肯定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庄子·知北游》提出“通天下一气”的命题,认为物的生灭即气的聚散,全宇宙只是一气而已。庄子的《齐物论》,宣扬齐是非、齐彼此、齐物我的相对主义理论,强调从“道”的观点来看,一切事物都是平等无差别的,是一体的。庄子的《大宗师》还宣扬“死生存亡之一体”的观点,认为由生而壮、而老、而死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死生是为一体,也就是动态性的整体。如前所述,《周易大传》的天人协调说,就是认定人类是依靠自然界而生存,自然界也有待于人类的调整、辅助,天地与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是相互统一的关系。阴阳家在总结早期阴阳、五行的观念基础上,以阴阳、五行的思维模式来解释宇宙间的一切现象,认为阴阳为事物的两大属性、层次,五行为事物的五大元素、类型,并以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的相互关系,说明自然界是多样性的统一。战国末期的阴阳家代表人物邹衍(约公元前305—前240),还提出“大九州说”,认为全世界有八十一州,中国是其中一州(也称为“赤县神州”)。每九州为一集合单位,称“大九州”,其外有小海环绕。九个“大九州”外,另有大海环绕,大海外为天地的边际。这是试图将世界大地、海洋连贯为一体,并给以整体性的说明。

同类推荐
  • 浙中王学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浙中王学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本书的宗旨,是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浙江学术思想的形成土壤、发展源流以及浙中王门学派形成、演变过程的考察,诠释其话语结构和致思趣向,并按照思想史演进的内在逻辑,展现明代心学丰富多彩的思想资源与形成机制,如三教合流、讲会运动、平民教育、宗法社会等。进而通过比较浙中王门各家之异同,揭示诸学者互为对象、互动共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取长补短、标新立异的思想特征,以多层次、多视角地展开对浙中王学重要传人的梳理与考量。
  • 墨子与墨家学派

    墨子与墨家学派

    本书从墨子以及墨子的生平入手,详细介绍了墨家思想流派的核心思想和主要思想成就,并将墨家思想和中华侠文化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阐释。
  • 沉思录

    沉思录

    本书由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所著,是一本写给自己的书,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写成的。它来自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己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冷静而达观的生活。这本书是斯多葛学派的一个里程碑
  • 卢梭谈生活品质(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卢梭谈生活品质(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本书包括:正确判断人的自然状态、奴隶制和权力、政治社会的建立和流弊、财产权的问题、主权是不可分割的、公益与众意之间、人民与政府等内容。
  • 西方哲学简史

    西方哲学简史

    本书是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家、数学家伯特兰·罗素的代表作之一,记述了从西方哲学萌芽的古希腊哲学一直到二十世纪早期期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
热门推荐
  • 偷学

    偷学

    出人头地需要一笔庞大的资本,你的资本在哪里?在现实的社会、残酷的竞争面前,若是没有强大的实力,就很难站得住脚。只有身负真本事的人才会脱颖而出,成为芸芸众生中的佼佼者。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重生之剩女大翻身

    重生之剩女大翻身

    一个剩女意外死掉,重生成猫,为了重新做人、顺利嫁掉,不得不和月老做交易做善事来改变命运。为此,她替摔成植物人的新媳妇回老家结婚,替被小三撬掉男友的女博士收回男人的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修罗将军本无心

    修罗将军本无心

    要问皇城中最著名的是谁,那莫过于蓝家的废材花痴女蓝戎尘,年仅七岁的废材花痴,成为皇城中人不耻的对象;七年之后皇城中最著名的是谁?依旧是蓝戎尘,只是冠上了一个修罗将军的称号,让人们不寒而栗的名字充斥整个时代,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民间流传着一句话:宁惹地府死阎王,不惹笑面活修罗。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八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八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贬义和褒义,当然,也有中性的。“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汇集了众多的成语,详细地讲解了其释义及相关出处,使读者在增长知识的基础上、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 绝世狂妃

    绝世狂妃

    什么是流年不利?所谓的流年不利就是被自己喜欢的人给一枪嘣死了,然后发现阎王居然不收她,让她玄幻的穿越到了一位受气包小姐的身上。她是谁?怎么可能当受气包呢,一直以来都只有别人当她受气包的份儿。所以……【情节一】:“听好了,本王…。”“我知道你想说什么,是不是想说永远都不会喜欢我?你放心,我对你也没什么兴趣。以后你做你的王爷,我做我的间谍。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的斑马线。井水不犯河水。”用力扯掉头上的红盖头,龙凤呈祥?呈晦还差不多。无视某男的怒气,“收回你那一副我欠你贷款到期还不起的表情。别说我没欠你,就算欠了我也还得起,这黄道吉日摆脸子给谁看啊。”【情节二】:“娘,这位帅叔叔说是我父皇,我老子。”一位粉雕玉琢的小女孩拉着一个俊美无敌的男人走到她的面前。“父皇能当钱花吗,老子能当饭吃吗?”“能啊,这是帅叔叔给我的银票,一千万两哦。”“我看你是好几天没被抽了。”“就是,娘,你打死她个没出息没见识的东西算了,才一千万两银票就把她给买了,少说也要是一千万两金子嘛。怪不得人家说女人头发长见识短呢,我看眼光和要求也短。”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宠妃将军:人家要做爱妃

    宠妃将军:人家要做爱妃

    五年前,她拒绝了他,折损了他的骄傲,依他的性子,他怎么可能轻易罢休?如今边关战乱已基本平定,趁她回京述职的机会,他终于可以放手,开始对她的磨折戏弄。他粗暴占有她,甚至有点刻意的折磨,只为发泄自己这五年,对她的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