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4900000037

第37章 一场夭折了的哲学革命 (1)

佛学、庄子学、德国哲学

章太炎对于探寻哲学的奥秘,早就有着极为浓厚的兴趣。他所撰写的《视天论》、《菌说》、《儒术真论》以及《訄书》初刻本与修订本,在近代中国唯物主义哲学发展史上,是闪闪发光的一串瑰宝。

出狱东渡以后,在仔细思索人们的世界观或理论思维方式的变革,积极推进近代中国的哲学革命方面,他继续倾注了很多心力。主编《民报》时期,他发表了《无神论》、《俱分进化论》、《建立宗教论》等一系列重要哲学论文;《民报》停刊以后,他又出版了《国故论衡》、《齐物论释》等他自诩为“一字千金”的专著,更为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哲学观点。可以说,在辛亥革命时期,在所有革命党人中,没有一个人像他这么重视哲学的。

章太炎建立了一个相当庞大而又相当复杂的哲学思想体系,并处处都展现了他自己十分鲜明的独特性格。这一哲学体系,涉足的范围之广,探索的程度之深,超过了他自己1900年前后那几年中所撰写的哲学著作,也超过了近代中国其他所有的思想家。

这一时期,章太炎以佛学、诸子学与西方哲学为自己哲学的三个主要思想来源。

主编《民报》时期,章太炎就一再鼓吹“提倡佛教”。刚到东京,在东京留学生举行的欢迎会上,他倡导“用宗教发起信心,增进国民的道德”。在现成的各种宗教之中,他所看中的就是佛教,说:“佛教的理论,使上智人不能不信;佛教的戒律,使下愚人不能不信;通彻上下,这是最可用的。”在佛教各种宗派中,他又特别欣赏法相、华严二宗:“这华严宗所说,要在普度众生,头目脑髓,都可施舍与人,在道德上最为有益。这法相宗所说,就是万法惟心,一切有形的色相,无形的法尘,总是幻见幻想,并非实在真有……在哲学上今日也最相宜。要有这种信仰,才得勇猛无畏,众志成城,方可干得事来。”他还将佛教“一切众生,皆是平等”的教义,解释成“佛教最恨君权”,“佛教最重平等,所以妨碍平等的东西,必要除去”,由此断言:“提倡佛教,为社会道德上起见,固是最要;为我们革命军的道德上起见,亦是最要。”

章太炎在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上鼓吹提倡佛教的文字,使许多革命党人感到困惑不解,也遭到许多革命党人的反对。铁铮(袁金钊)便曾著文提出非议,以为“佛家之学,非中国所常习。虽上智之士,犹穷年累月而不得;况于一般国民,处水深火热之中,乃望此迂缓之学以收成效,何异待西江之水以救枯鱼!”章太炎答称:“光复诸华,彼我势不相若,而优胜劣败之见既深中于人心,非不顾利害,蹈死如饴者,则必不能以奋起,就起,亦不能持久。”而佛学,尤其是其中法相宗、禅宗,“自贵其心,不依他力,其术可用于艰难危急之时”,正有利于培养和造就这样一种奋斗精神,使革命者“排除生死,旁若无人,布衣麻鞋,径行独往,上无政党猥贱之操,下作惴夫奋矜之气”。然而,这番解释并不足以消除人们心中的疑窦。

反对章太炎倡导佛学的,还有玄洋社、黑龙会的一批浪人。1908年2月25日《民报》第二十一号发行,该号刊登章太炎一篇考史文章《大乘佛教缘起说》。章太炎自述:“大乘缘起说者,无过考证之文,不关宏旨。是时方讨论震旦方言,不皇辍业,仓卒应乏,遂以是篇入录。”内田良平主办的黑龙会刊物《东亚月报》在是年5月10日出版的第二号上,即发表了署名“梦庵”的《寱语》,指责章太炎在《民报》上发表《大乘佛教缘起说》,系改《民报》为佛报,完全违背和破坏了《民报》封底所揭示的《本社简章》即“《民报》六大主义”。《寱语》似乎非常痛心地写道:

独怖《民报》之作佛报者,何为而然乎?《民报》既自标榜以其六条主义,此《缘起说》足以济度恶劣政府乎?足以建设共和乎?佛教之平和思想,死于千载之上,曷得抱亡骸为维持新世界新真正之平和之具?况土地国有,与乞食之士谋之乎?以之求日华之连合,以之要求世界列国赞成中国之革新事业,皆远之远矣。无一于此,而《民报》之作此佛报者,抑出于何意乎?《民报》宜作民声,不宜作佛声也。

《东亚月报》创刊于1908年4月。据其自称,由于日本与清国“情意关隔,或两相猜忌,以致东亚大局,无进步之可观”,创办《东亚月报》,就是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月报宗旨,在警醒清国政府与其臣民,一字一句,皆以肺腑流出,而尤于日清两国过去与将来之关系,重为致意。”这份杂志,是玄洋社与黑龙会的喉舌,它一面极力为日本侵华政策和行径辩护,一面在清朝政府与中国革命党人中大耍纵横捭阖的手法,想使两者都为他们所用。在支持中国革命党人的表象之下,在中国革命党人内部挑起恶感,制造不和,就是他们的一个重大阴谋。梦庵的《寱语》实际上就是这个阴谋的一部分。寱,是“呓”的本字,寱语即呓语。梦庵在其文中,对章太炎冷嘲热讽,揶揄挖苦。此文一出,即有人致书《东亚月报》提出抗议,责备梦庵对章太炎“竟敢于懵驳外,又兼以侮辞”。

章太炎本人在《民报》第二十一号上发表了《答梦庵》,就梦庵提出的指责做了答复。他写道:“今问梦庵,《民报》所谓六条主义者,能使其主义自行耶,抑待人而行之耶?待人而行,则怯懦者不足践此主义,浮华者不足践此主义,猥贱者不足践此主义,诈伪者不足践此主义。以勇猛无畏治怯懦心,以头陀净行治浮华心,以惟我独尊治猥贱心,以力戒诳语治诈伪心。此数者,其他宗教伦理之言,亦能得其一二,而与震旦习俗相宜者,厥惟佛教。是固非言语文字所能成就,然方便接引,非文辞不为功。以是相导,令学者趣入法门,以自磨厉,庶几民德可兴,而六条主义得人而弘其道。谁谓改《民报》作佛声者?”他还特别说明:“凡诸宗教,过弛则风节衰,过张则职业废。吾所为主张佛教者,特欲发扬芳烈,使好之者轻去就而齐生死,非欲人人皆归兰若。”《东亚月报》似乎最关心《民报》六大主义,然而,这份刊物,一开头就刊登了孔子、王阳明等人的画像,发表了伊藤博文和朝奸宋秉畯的序文,说明这种关心完全是虚伪的。章太炎评论说:“《东亚月报》首登孔子、阳明诸象,能救东亚之衰微耶?孔子殁已二千岁,其遗说亦与佛书同往,于此新世界者,形势礼俗,岂有相关?彼阳明者,君不问道,而求为之强战,则古人所谓辅桀者,佛教视之,亦罗刹药叉而已。……即观《东亚月报》序文,一则淫昏之伊藤博文,一则狐媚之宋秉畯耳。以伊藤博文、宋秉畯为斗极,则鄙夷陋巷也亦宜。”8月出版的《东亚月报》第四号发表了梦庵的《答太炎书》,就章太炎提出的指责逐一进行辩解,并破口大骂章太炎“聋盲无稽”,是“颜回而抱文殊臭骸者”。章太炎在《民报》第二十三号上又发表了《再答梦庵》,只有一句:“公等可与治乎?”表示已经不屑与他们理论。

然而,尽管章太炎多次做了解释,许多人仍然不认为提倡佛教有何益处。《东亚月报》的攻讦,在许多人的思想中也还是留下了印痕。1909年11月下旬香港《中国日报》发表《为章炳麟叛党事答复投书诸君》,在为复刊《民报》而爆发的纠纷中,对章太炎提出的一项严重指控,就是:“章炳麟以其一知半解、干燥无味之佛学论,占据《民报》全册之大部,一若以《民报》为其私有佛学之机关报者。……由是各地阅者以《民报》主张佛学甚于本来之六大主义,多辞退不阅。”这虽然不无夸大之处,但也确实反映了当时许多人共同的看法。

章太炎提倡佛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他本人反复说明的动机,是否可信呢?

佛学,其实是一个十分笼统的概念。在其内部,小乘、大乘,壁垒森严;小乘、大乘之中,又各宗派林立,互不相容。章太炎所看中的,主要是其中华严宗、禅宗、法相宗三派,法相宗尤其为他所欣赏。他曾解释说:“仆所以独尊法相者,则自有说。盖近代学术渐趣实事求是之途。自汉学诸公,分析条理,远非明儒所能企及,逮科学萌芽,而用心益复缜密矣。是故法相之学,于明代则不宜,于近代则甚适。由学术所趣然也。”他又说:“自清世士大夫好言朴学,或失则琐,然诡诞私造者渐绝,转益确质,医方、工巧二明,于是大著。佛法者,可以质言,亦可以滑易谈也;然非质言,无以应今之机。此则唯识、法相为易入。”然而,章太炎虽自称宗奉无著、世亲的唯识、法相之学,却并未真正皈依于他们门下。他说过:“学相宗者,自《成唯识论》入门,至乎《瑜伽》、《摄论》、《密严》、《楞伽》则止矣。学禅宗者,自唐代禅师诸语入门,渐及《坛经》,至乎《楞伽》则止矣。为繁为简,亦各因其所好,岂专以精密深细之科条,施之于一概乎?”禅宗、法相,或此或彼,各因所好,不分轩轾,此已是异端之论;法相宗中,他所推崇的《成唯识论》、《瑜伽师地论》、《摄大乘论》,固属基本论著;《大乘密严经》、《大乘入楞伽经》,则为一般治法相者所不采;因为前者系密宗主要经典,后者则系达摩用以阐扬禅宗教义的最初教本。唯识论的著名研究者熊十力批评章太炎倡导法相唯识论说:“太炎于《成唯识论》之根柢与条贯,全不通晓,只摭拾若干妙语而玩味之。”正反过来证实了章太炎所谈的佛学,其实只是他自己的思想,他无非从佛学汗牛充栋的经论之中借用了若干现成的思想资料与语言罢了。

事实上,整个古代印度哲学都使章太炎深感兴趣。他不仅阅读与钻研了佛学各宗派的许多经论,而且注意研究了包括数论、胜论、吠檀多等各派在内的婆罗门学说。为直接阅读梵文经典,章太炎曾特地请了一位梵文教师专门开课教习,今还保存有一份他约请鲁迅及周作人兄弟二人同往听讲的便笺:“豫哉、启明兄鉴:数日未晤。梵师密史逻已来,择于十六日上午十时开课,此间人数无多,二君望临期来祉。此半月学费弟已垫出,无庸急急也。手肃,即颂撰祉。麟顿首。十四。”他曾试图介绍一位印度婆罗门学者至中国讲授吠檀多哲学,说:“某等详婆罗门正宗之教,本为大乘先声,中间或相攻伐,近则佛教与婆罗门教渐已合为一家。得此扶掖,圣教当为一振。”他的这番议论,在主持南京祇洹精舍的杨仁山眼中,简直是离经叛道。杨仁山亲自函复章氏,严厉地斥责说:“佛法自东汉入支那,历六朝而至唐宋,精微奥妙之义,阐发无遗,深知如来在世,转婆罗门而入佛教,不容丝毫假借。今当末法之时,而以婆罗门与佛教合为一家,是混乱正法,而渐入于灭亡,吾不忍闻也。”杨仁山立志全力护持所谓纯正佛学,视章太炎为旁门左道,并不足怪。而这也足证章太炎名为倡导佛教,其实是广泛利用古代印度各种宗派丰富的思想资料构造自己的哲学体系。章太炎说:“仆往者铸镕经论,断之鄙心,时有微言,多登《民报》。”所包含的也正是这个意思。

古印度哲学,成了这一时期章太炎哲学的一个主要思想来源,但是,它却不是唯一的思想来源。给了他很大影响的,这时还有古代中国哲学,尤其是庄子哲学和与此密切关联的老子、韩非哲学。

章太炎对《庄子》一书早有接触,但是,他对此书真正有所领悟,却是在流亡东京、经历了许多重大事变之后。他谈到此书时说:“余向者诵其文辞,理其训诂,求其义旨,亦且二十余岁矣,卒如浮海,不得祈。涉历世变,乃始然理解,知其剀切物情。”1910年至1911年间,他撰成《齐物论释》,自许“千载之秘,睹于一曙”,“千六百年来未有等匹”,“可谓一字千金”。

《齐物论释》,是章太炎借疏解庄子哲学而展开本人哲学思想体系的一部代表作。他受庄子哲学影响很深,但是,他笔下的庄子思想其实常常是他自己夫子自道。他回顾撰述《齐物论释》经过时,承认此书乃是以庄子哲学“与瑜伽、华严相会”的产物。他还强调过:“康德之‘批判哲学’,华严之事理无碍、事事无碍,乃庄生所笼罩。”这些话清楚说明,庄子哲学尽管给章太炎以重大影响,却决不等于章太炎本人的哲学。章太炎解释《齐物论》,其实就是要借助庄子哲学的旧躯壳,纳入康德“批判哲学”与华严、法相哲学的新内容,以说明他自己对于哲学中诸重大问题的看法。

这一时期的章太炎哲学,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思想来源,这就是西方哲学,尤其是古代希腊哲学和近代德国哲学。

1906年7月,章太炎刚到东京,宋教仁往访。宋教仁在日记中记述这次会见经过说,章太炎“与余一见面时,甫通姓名,即谈及哲学研究之法,询余以日本现出之哲学书以何为最?余以素未研究,不知门径对之,盖孤负其意不小矣”。才出狱门,来到日本,首次晤面,便兴致勃勃地讨论研究哲学的方法,并急不可耐地打听日本最近出版了哪些优秀哲学著作,表明了这位革命家、思想家对于哲学是多么重视,并多么注意国外最新的哲学成就。

当时,在日本大学哲学讲坛上占据支配地位的,是近代德国唯心主义哲学。1887年,东京大学从德国聘请了布塞主持哲学科讲座。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被指定为教本,德国哲学从此便成了日本学院哲学的主流。1893年,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哈特曼介绍了科柏尔接替布塞,进一步扩大了近代德国哲学在日本的影响。1897年至1904年间担任文科大学长的日本哲学家井上哲次郎,早年曾赴德研究德国哲学,是黑格尔哲学与哈特曼哲学的热心鼓吹者。章太炎正是在这一学术环境之中,经由日本哲学界的介绍,接触了近代德国哲学,接着又接触了古代希腊哲学。

同类推荐
  • 泰州学派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泰州学派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在16世纪中国思想史上,阳明后学的“泰州学派”产生了广泛的思想影响。我们发现泰州学派的思想特征有浓厚的社会取向、政治取向以及宗教取向;其思想立场大多有取于阳明心学的“现成良知”说,同时又有“回归孔孟”的思想诉求。他们的思想言行既是阳明心学的产物,同时又极大地推动了阳明心学运动向下层社会的迅速渗透以及儒学世俗化的整体进程。
  • 管子

    管子

    《管子》是我国古老的先秦时代的一部重要典籍,是管仲学派的一部作品总集。该书内容庞杂,年代久远,流传中多遭窜乱,自西汉刘向“定著为八十六篇”之后,李唐以前已缺失十篇之多。《管子》内容博大精深,主要以法家和道家思想为主,兼有儒家、兵家、纵横家、农家、阴阳家的思想,更涉及天文、伦理、地理、教育等问题,在先秦诸子中,“襄为巨轶远非他书所及”。可以说,它是先秦时独成一家之言的最大的一部杂家著作,是研究先秦尤其春秋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等各个方面非常重要的原始资料。
  • 易经的智慧

    易经的智慧

    本书对《易经》六十四卦的每一卦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与讲解,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艰涩难懂的《易经》的精妙阐述给广大读者,与此同时,作者还详尽记录了自己的《易经》心得以飨入门爱好者与资深研究者。《易经的智慧:我读易经心得》深含高等数学二进制的数理基因与阴阳对立统一唯物辩证的哲理基因,所以是科学的、唯物辩证的,并非一般的历史文化知识,更不是用来专门卜卦的书。除上面所说数理哲理外,还充满着对人的忠告与训诫:做人要坚守正道,弃恶从善,居安思危,趋吉避凶,积极应对困境,走向成功。
  • 沉思录(大全集)

    沉思录(大全集)

    《沉思录大全集:三位古罗马先贤的人生哲思(超值金版)》融汇了古罗马三位思想巨人的全部智慧精华,共分为三篇,比之同类书,内容更加详实,思想更加深邃,理解更为透彻。关键的是,能让读者在一《沉思录大全集:三位古罗马先贤的人生哲思(超值金版)》中,感受智慧的碰撞、思想的迸发,给生活于嘈杂现世的人们带来心灵的启迪。
  • 一日一省大全集(超值金版)

    一日一省大全集(超值金版)

    《一日一省大全集(超值金版)》撷取了大师先哲的智慧,篇篇蕴含振聋发聩、发人深省的生活真理,促使你扪心自省,将你思想中浅薄、浮躁、消沉、自满、狂傲等污垢涤荡干净,让你在反思中重新认识自己,从反思中获取前进的力量。把“省”当成每日的功课,让它深植在你的心里,你就能理清生命的脉络,并让你的人生之路变得更加清晰、明了。心量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心能容多少,成就就有多少。
热门推荐
  • 我们听到青蛙的歌唱

    我们听到青蛙的歌唱

    《我们听到青蛙的歌唱》分别收入作者刘国芳的小小说、短篇小说、散文等数十篇。刘国芳是我国有影响的小小说作家之一,二十年来,已在国内外报刊发表小小说2400多篇,收入《我们听到青蛙的歌唱》的小说和散文富有诗情画意,从精短的篇幅里,浓缩了丰富的生活容量,体现了作家对生活、社会的终极价值关怀。著名小小说评论家刘海涛教授说:“刘国芳的名字和他的经历已和中国大陆的当代小小说发展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他的创作昭示了一种小小说的典型写法和小小说文体目前所能达到的艺术高度和艺术成就。”
  • 婚后的平淡生活

    婚后的平淡生活

    一场巨大的商界联姻,新郎却在婚礼进行时拥着别的女人。
  • 一语多译英语

    一语多译英语

    本书内容丰富,分类明朗。内容涉及日常生活,求职工作,休闲娱乐,出门旅行,友好交际,情感表达等。表达灵活,语言地道。多种灵活的表达,易于吸引读者的学习兴趣,多种表达源于大量英文作品,避免汉语式的英语,是说一口流利、地道英语的最佳选择。形式活泼,易学易用。让读者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易于接受。
  • 心态决定成败

    心态决定成败

    《心态决定成败》分别从身体、心理、情爱、交际、工作和生活等几个方面阐述心态决定成败这一主题,内容涉及到了人生中的各个阶段。希望它能帮助所有人安全度过生命的每一个低谷,让每一个人心灵的天空清净、明朗,让每一个人都拥有真正的健康,都能够在人生的舞台上活得更轻松、更自在、更洒脱,也更接近于成功。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笔耕留痕(高平作家丛书)

    笔耕留痕(高平作家丛书)

    早就想把自己写的东西整理一下,一直未动手。这回算交差了,当然是为自己。起了个名:《笔耕留痕》。似乎显得文雅点。其实,说白了,我不过是个码字的,像手执瓦刀码墙的匠人一样,这些东西,可以说是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墙圪垛儿。这些“墙垛”的“砖”有的还算齐楚,有的缺棱少角,差火候。
  • 成功决策(一分钟经理人)

    成功决策(一分钟经理人)

    本书的主人公斯蒂芬综合了生活中多数人的影子,初出校门,他立志成才,渴望建功立法,但他碰到了我们都碰到过的困惑和问题,一度意志消沉。后来,斯蒂芬得到了“一分钟经理人”杰尔先生的指点和帮助,一步步走向卓越,成为杰出的职业经理。一分钟经理模式是当前最浒的管理和工作、生活模式之一;几乎全球一流企业都崇尚一分钟经理,并且大力推广;一分钟经理模式被誉为21世纪的管理模式,将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改变。这套《一分钟经理人》系列丛书包括了时间管理、销售、领导、决策四个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最容易出问题,也最容易为人们所忽略的方面。
  • 沙与沫(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沙与沫(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同时,这些作品几乎都是用阿拉伯文写成的。他的创作方向开始转向了散文与散文诗,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上的巨人”的卡里·纪伯伦,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集《草原新娘》、《叛逆的灵魂》,在他的带领和指导下,形成了阿拉伯第一个文学流派——叙美派。,纪伯伦的创作以小说为主。青年时代,长篇小说《折断的翅膀》和散文诗集《先驱者》、《沙与沫》、《先知》等,上世纪20年代起,是黎巴嫩的文坛骄子、引领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
  • 你丫抢婚有完没完

    你丫抢婚有完没完

    身为京城首富的秦府,一直有个最大的秘密那就是------秦老爷竟穷地连女儿都养不活了!只好选一个富贵女婿来担当重任。但秦小姐,却人冷如冰,难起一丝涟漪!她深信,多情是人生的最大不幸!既然婚姻只是人生必然的旅程,那嫁与不嫁?嫁与什么人又何妨?可惜,上天总好像与她做对!不,确切地说,有一个男人总是与她做对!每一个大婚之日,他都恶劣地出现!抢婚,抢婚,抢个没完没了!第一次抢婚的理由是,因为太无聊了,他要小赌!第二次抢婚的理由是,大红花轿穿过他的府门,他看着碍眼!第三次抢婚的理由是,好歹已经有了肌肤之亲,为何不给他这个奸夫打声招呼而第四次更夸张,竟然在京城地下挖了一条地道直通新房,干什么?抢婚呀!可真等到他自己也想过过当新郎的瘾时,报应终于来了,新娘子又被别的不明人士抢走了!可恶,抢婚-----可是他的专利权呀,竟然有人敢侵犯他的权利,这不是找死吗?秦涟漪-----面对尘世,就算再冷然,但她毕竟是个女人,有些东西还是放不下,生命这东西就像一朵美丽诱惑人的花,而她的生命则仿佛一朵被折断的花,拿走不是,丢弃也不是,接回去更不可能,真是左右为难。唐天齐-----她这样冷冰冰的人,难道对关系女子重大名节的事情就真的如此无动于衷?终有一天,他要找到让她惊慌失措的事情以供自己娱乐,至于现在嘛?仅仅只是个开始,后面的戏码更多,更长,更精采。林怀玉-----他曾经以为这上天是眷顾自己的,如今却觉得,这一场婚事,仿佛是月老打的一个呵欠,如今,清醒了,原本一切美好的梦想,彻底成了泡影。夜媚娘-----这一抱,那么紧紧的拥抱,尽管动机只是为了让她不伤害他的妻子,但却唤醒了她心中早已掩埋许久的温柔。唐玉轩-----她呕吐的样子很美,许多年之后,当他流离失所,四处被官兵追杀的时候,他偶尔停下来之时,他记忆最深刻的反而是她吐的一塌糊涂的那个午后。风为织-----如果没有那伙山贼,如果没有轻尘的那些隐瞒,一切是否都会不同呢?可惜,人生没有什么如果,有些东西永远回不去了!柳轻尘-----也许,再轻的尘土即使想飞上枝头,也总归只会随风而动,直到有一天风遗忘了它,尘土怎可留住风的脚步呢?秦天放-----她与他,就好像她是开在宋代文人笔下的一朵清梅,而他的心则在明代的墙角枯萎着。唐心儿-----敢和她抢男人的女人,那下场只有一个字,死,死,死!
  • 顺手牵夫

    顺手牵夫

    最善于察言观色的机灵鬼+最闷骚腹黑的大侠+一段离奇的身世=萌系武侠轻喜剧。被换的不仅是太子,也有可能是公主。顺手牵走的不一定是羊,更有可能是夫君。这是一个在北宋繁华世态下,流落明间的公主误打误撞,破坏了襄阳王的夺位计划,并收获真爱的囧囧有神的江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