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4900000001

第1章 青年汉学家(1)

古城旧家

1869年1月12日,一个新的生命在浙江余杭东乡离城约十里的仓前镇诞生了。

这就是后来闻名中外的章太炎。

太炎是其别号,初名学乘,后改名炳麟,字梅叔、枚叔,其他别名、别号甚多。余杭,是一座古老的小城。重重峰峦,从浙江西北部的天目山迤逦东来,环伺和拱卫着余杭。这些峰峦,有的层峦叠嶂,有的绝壁千仞,有的为葱茏秀密的翠竹青松所掩映,有的为萦回百转的溪流所环绕,景色十分秀丽。然而,当章太炎在襁褓中睁开他的双眼时,城外的这些山水,却不复是一片锦绣,相反,竟是荒凉凋敝,满目疮痍。

这时,震撼中国大地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刚被血腥镇压下去。连年战乱,湘、淮军阀们骇人听闻的屠杀政策,使号称“富甲天下”的杭、嘉、湖地区遭受了一场空前的洗劫。就拿余杭来说,这个富庶的地方,据当时报纸报道:“人民离散,田野荒芜,克服之际,地方几无人焉。经多方招徕,而后城中稍有铺户。然四郊荒漠,田不能耕,即有孑遗,难复旧业。”仓前镇地临苕溪,舟运畅达,是漕米集中的地方,素称繁华,可是当时车破舟疏,人民流离失所,镇街百孔千疮,与往昔不可同日而语。

那些用太平军和许多平民百姓的鲜血染红了自己顶子的达官贵人,陶醉在“同治中兴”的歌宴之中。但是,陡然暴发起来的新贵毕竟寥寥可数,剧烈的社会大动荡给更多的世家旧族带来的结局,却是急剧瓦解、没落和衰败。章太炎的家庭便经历了这么一番由盛而衰的变动。

章太炎的家,先前确实很阔气过一阵。那是在他曾祖父手上。他的曾祖父叫章均,字安溥,号治斋,生于1769年,死于1832年。章均经历了乾隆、嘉庆、道光这一段大清王朝由极盛而中衰的转折时期。他呕心沥血,惨淡经营数十年,房产、田地、牲畜,累计起来,“赀产至百万”。为了表示自己乐善好施,1828年章均捐出三万缗巨款,在余杭东门桥北首白塔寺前建了一座苕南书院,“创建讲堂、考棚、官厅、卧室,以余资存典生息,作为按月朔望考试生童膏火,并置院前田六亩作院役工食”据《章氏家谱》记载,章均还捐田千亩,建立章氏义庄,“凡族中孤寡废疾老弱者,月赡粟米,贫者婚丧给费。开义塾以课合族子弟入学,补廪中式,皆给资”。这是章家最富足也是最神气的时候。

好景不长。到章太炎的祖父章鉴掌家的时候,章家已经走下坡路。章鉴,字晓湖,生于1802年,死于1863年,弟兄六人,数他最小。章鉴因妻子生病为庸医误诊丧命,发愤攻读医书,“自周、秦及唐、宋、明、清诸方悉谙诵上口。以家富,不受人饷糈,时时为贫者治疗。处方不过五六味,诸难病率旬日起,1860年,太平军占领余杭,他率领全家逃亡,“不得已,行医为活”。后来,他一度被指定担任太平天国的乡官。一次,给太平军的一位将领治好了病,他乘机“浼言辞职”,获准后,便在乡间专门为人治病,“拯贫而病者”,“凡医资足一日用,辄分润邻族”。

章太炎的父亲叫章濬,字轮香,一作楞香,生于1825年。当太平军进驻仓前镇时,他匆匆忙忙夹着一本家谱出门逃难。1863年,左宗棠率清军反攻入浙,他专程赶到余杭县东南十八里的闲林镇,“献地图,并陈善后策,颇见用”在结束了流亡生活返回家园时,他的家已经破落了:“家无余财,独田一顷在耳。”1867年,原翰林院编修谭锺麟接任杭州府知府,章濬被荐入幕。章太炎出生后不久,谭锺麟擢授河南按察使,章濬不愿长久离乡远出,谢绝了谭锺麟的邀请,辞职返归故里。在余杭,他担任县学训导,成为余杭缙绅中的一个头面人物。

这时,余杭县的知县为刘锡彤,章濬与他经常往还,过从甚密。正因为如此,当刘锡彤挟嫌报复,一手制造了轰动朝野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案时,他也被深深地卷了进去。

杨乃武系余杭县的一名举人,因出面反对粮吏在百姓完粮时浮收舞弊,得罪了为官贪暴的刘锡彤。“小白菜”本名毕秀姑,是余杭一个豆腐作坊的伙计葛品连的妻子,夫妇两人曾一度租过杨家一间屋子居住,与杨家相识,一些好事的市井无赖乘机散布流言,说“羊(杨)吃白菜”。为了避免嫌疑,葛氏夫妇即搬出另居。1873年秋,葛品连突然染上急症,不到三天即亡故。时正值十月小阳春,连日气温较高,葛品连又体胖多脂,停尸一昼夜后口鼻内有淡血水流出,葛母等人怀疑,以为死因不明,赴衙喊告。刘锡彤接状后,即前来验尸,未仔细查验辨认,即断定葛品连系中毒身死,于是将毕秀姑收监,逼问她曾与何人通奸,毒药从何而来。刘锡彤的儿子刘子翰让其亲信入狱诱迫毕秀姑诬栽杨乃武,以免凌迟处死。在严刑胁逼之下,毕秀姑熬刑不住,按刘子翰所教的招供。刘锡彤立即将杨乃武收监刑讯,硬说他与毕秀姑通奸,用毒药害死葛品连。杭州府复审此案时,偏信刘锡彤一面之词,用跪钉板、跪火砖、上夹棍等办法逼使杨乃武服诬,并判处杨“斩立决”,毕“凌迟处死”。章濬因与杨乃武旧有嫌隙,这时非但没有为杨乃武辩白申冤,反而站在刘锡彤一边。在杭州府复审时,杨乃武乱供,说毒死葛品连的毒药系从仓前镇一家药铺店主钱宝生那里买来,刘锡彤受命传讯钱宝生。钱宝生的药铺很小,铺中根本没有备置毒药砒霜,更没有卖给过杨乃武。事实本不难查清,章濬见刘锡彤为难,便出面写信给钱宝生,要他大胆承认,说如不承认,有杨乃武亲口供词为凭,反而要加重治罪;若承认了,则可不受拖累。

杨乃武与“小白菜”案,立即哄传浙江全省。杨乃武家属为营救杨氏,分别向浙江省臬司、藩司、抚台衙门投状告冤。但是,浙江按察使署与巡抚衙门并未细审,即草草维持原判。杨乃武的姐姐带着他的妻子两次上北京,分别向都察院、步军统领、刑部等衙门投递冤状,并遍叩浙江在京的三十多名官员,请求主持公道。朝野舆论因之哗然,侍郎翁同龢力主平反,事情一直闹到慈禧太后那里。慈禧太后下令浙江巡抚杨昌濬会同有关衙门亲自审讯,后又专派钦差会审,最后将全部人犯提到北京,由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法司会审,真相得以辩白。1877年2月,由清廷发布谕旨,为杨乃武、“小白菜”平反,并处理此前承办此案的人员。刘锡彤被发往黑龙江充军,不准收赎;杨昌濬等即行革职。章濬因曾写信给钱宝生叫他承认卖砒霜,这时也受到处分,被革去训导一职。

这番遭际,对章濬本人,对章氏一家,都影响很大。章濬被革职后,便闲居在家。他有时给人看点病,有时为修复余杭东乡水利而开点荒,修些塘。为了规复章氏义庄,他千方百计收回了田地七百多亩,岁收租米,按照旧例供给族学等各项费用。这时,章家固然仍可以维持颇为安适的温饱生活,然而与往昔终究不可同日而语了。经济地位的下降,仕途中的坎坷,使章濬胸中也渐惭郁结了不平与怨愤。

章濬有《长夏偶成》诗一首,其中写道:

我有一间屋,不共热客逐,

松棚生阴凉,柴门少剥啄。

清风徐徐来,枕书还倦读,

把卷自科头,微吟便坦腹。

课儿居其中,犹之牛舐犊,

所忘在岩阿,余情乐轴。

不种曼倩桃,不植陶潜菊,

屋后四围桑,门前千亩竹。

汲鲜奉高堂,横经启家塾,

能却户外喧,时散炉中馥。

高卧侣羲皇,静坐休贪沐,

夜凉明月生,飞过几蝙蝠。

这里,章濬貌似闲适,实际上是一肚子牢骚。诗中画出的一幅耕读图,也正是章太炎从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到开始识字、读书那段时期,章濬生活环境具体地写照。

汉学的启蒙教育

少年时代的章太炎一开始接受的启蒙教育就是汉学。汉学,又称朴学,中国封建社会学术中的一派。它所从事的,主要是对周、秦、两汉各种儒家经典、诸子著作、史学文学作品和其他古文献,进行深入细致的整理、诠释和考订。明清之际,顾炎武等著名学者,不满思想界、学术界居统治地位的理学家“束书不观,游谈无根”,力主治学应当“实事求是”、“无征不信”,要求学者们从宋明理学缘词生训、穿凿附会、空谈性理的学风中解脱出来,以训诂考据为立学之基。汉学最初是作为宋明理学的对立物而勃起的,并被统治者目为异端。清康熙、雍正以后,文字狱的恐怖,思想控制的严峻现实,使人们越来越不敢议论时政。希望有所作为而又厌恶道学说教的大批学者,便把他们的精力转到训诂考据上来。而清廷这时也逐渐发现,汉学的勃兴,可以使人们舍今而求古,舍本而逐末,埋首书斋,远离社会现实,因此转而大力提倡,鼓励学者们穷年累月到尘封垢积的故纸堆里去爬梳。乾隆、嘉庆年间,“人人许(慎)、郑(玄),户户贾(逵)、马(融)”,学者们以汉代这几位考据大家为楷模,使汉学盛极一时。在此期间,学术界在逸书缺文的辑集、伪书异文的辩证、文字音韵的训诂、天文历算的考订、地理沿革的探求、名物典章制度的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可观的成就。

由于汉学逐步蜕变为名显于宫廷、身跻于豪门的阶石,成了封建统治阶级统治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考据而考据的现象便愈来愈泛滥。在清王朝钳制思想的政策日益强化的情况下,学者们治学也越来越趋于烦琐,越来越脱离实际。鸦片战争前后,社会危机日渐严重,一批最先警觉的知识分子开始痛感治学不能不讲究经世致用。连年战争,社会动乱,也使人们逐渐丧失了长期在经书古籍中爬梳排比的安谧环境。汉学终于一天天没落。

在“同治中兴”的日子里,大清王朝在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的支持下,恢复了对全国的统治。在思想文化领域中,以曾国藩为代表的“中兴名将”们,把极力维护封建纲常名教的宋学,看做支撑“中兴”大局的主要精神支柱。道学家的说教一时又甚嚣尘上。这种说教和大力提倡“洋务”的“经世致用”结合在一起,统治了中国思想界几乎三十年。这时,一些“不共热客逐”的学者,于是又重操旧业,默默董理已经冷落的汉学。

就是在这种氛围中,章太炎接受了汉学的启蒙教育,并在成长过程中对汉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章太炎的家,算得上书香世家。曾祖父章均是县学增广生,做过海盐训导;祖父章鉴是县学附贡生,曾被选贡为国子监生;父亲章濬则是县学廪生,也做过训导。在汉学方面,他们都有一定的素养。章鉴年轻时,曾拜在苕南书院主讲的著名历算学家项名达为师,学习三角与几何。“自受学项先生,识诸耆旧,知百家学术。有奇羡辄以购书,蓄宋、元、明旧刊本至五千卷。”这些珍本后来都毁于兵燹,但留下的藏书目录,仍可使章太炎想见当年盛况。章濬与汉学渊源更深。他曾在当时培养青年汉学家的高等学府杭州诂经精舍担任监院多年,职掌精舍监察。在诂经精舍中,这一职务地位仅次于山长或院长,它们均由浙江巡抚委任。现存《诂经精舍课艺文》三集己巳年(1869年)上下二卷和《诂经精舍课艺文》四集十六卷,分别刊刻于1869年和1879年,校刊者就是章濬和相当有名的汉学家孟沅、高学治等人。晚年,在家中闲居时,章濬也未忘汉学,经常“检点《山经》读异书,闲披《尔雅》释虫鱼”。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章太炎理所当然地自幼就受到了汉学流风的熏染。而第一个严格按照汉学的治学方法对他进行汉学启蒙教育的,却要算他的外祖父朱有虔。

朱有虔,一名有泉,字秉如,一字左卿,浙江海盐人。朱有虔的祖父朱兰馨是乾隆辛丑年(1781年)进士,官至吏部稽勋司员外郎,著有《松乔诗钞》;父亲朱锦琮,先在国史馆为誊录,后来历任安徽、江西、山东等地知县、知府,潜心汉学,著有《治经堂诗文集》四十卷、《信疑随笔》十二卷和《治经堂外集》等。朱有虔的四个哥哥,也都做过官,大哥有源是教谕,二哥有常是广东盐大使,三哥辰煦是永嘉训导,四哥有穀是候选知州。朱有虔本人也是庠生,撰有《双桂轩集》二十卷和《读书随笔》若干卷。《双桂轩集》,或名《双桂轩诗文录》,又名《秋芳馆漫录》,手稿至今尚存。就家世、门第与汉学修养而言,朱家都胜过章家。

清代汉学家的基本信条,是说经必须先考字义,再通文理,由声音、文字以求训诂,由训诂以求义理。18世纪汉学大师戴震抨击宋学时说过:“宋以来,儒者以己之见硬坐为古贤圣立言之意,而语言文字实未之知。其于天下之事也,以己所谓理强断行之,而事情原委隐曲实未能得。是以大道失而行事乖。”《戴东原集》卷九,《与某书》。因此,汉学家一反宋学家所作所为,把精通文字音韵看做治学通经的首要条件。1876年,六十多岁的朱有虔来到余杭,就按汉学家的这一信条,对自己的小外孙进行启蒙教育。

章太炎后来回忆说:“外王父海盐朱左卿先生讳有虔来课读经。时虽童稚,而授音必审,粗为讲解。课读四年,稍知经训。”《太炎先生自定年谱》,光绪二年。所谓“授音必审”,就是使章太炎自幼便在文字音韵方面接受严格的训练。章太炎后来在文字音韵学方面卓然成家,便是这时打下的基础。

章太炎十二岁的时候,外祖父回海盐去了,改由父亲亲自课读,而由大哥章炳森兼作辅导。

章濬起初曾希望章太炎进学中举,指定他读《四书》,学律诗,作八股文。这些东西,与外祖父所教授的大相径庭,引不起他的兴趣。他说:“年十四五,循俗为场屋之文,非所好也。喜为高论,谓《史》、《汉》易及。揣摩入八比,终不似。”1883年,他奉父命参加县试,癫痫症突然发作,没有考成。此后,章濬便不再强求他耗费精力去作八股制义,章太炎因此得以专心致志于学业。

章炳森又名章篯,比章太炎年长十六岁。章太炎出生时,他已是县学生员;章太炎由父亲亲自课读时,他已是县学训导;1888年,他又中试浙江乡试。对于这位求知欲极为旺盛的炳麟小弟,他十分热心地加以点拨引导。章太炎回忆说:“时闻说经门径于伯兄篯,乃求顾氏《音学五书》、王氏《经义述闻》、郝氏《尔雅义疏》读之,即有悟。自是一意治经,文必法古。”可以说,章炳森是对章太炎进行汉学启蒙教育的又一位严师。

同类推荐
  • 新国学(第七卷)

    新国学(第七卷)

    本书是第7卷《新国学》,书中具体收录了:《蔡琰的号啕,美杜莎的笑——蔡琰研究的性别反思》、《“儿女情”与“风云气”——论张华文学及其玄儒思想》、《唐代华亭德诚禅师《拨棹歌》所呈现的意涵》、《林希逸诗学思想的特色及其学术基础简论》等研究文章。
  • 论语(大全集)

    论语(大全集)

    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令人半部《论语》修自身,尽管《论语》只是一些简单的对话,但包含了大量为人处世的大原则、大道理。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形象地把孔子创始的儒家思想比做“粮食店”。可以说,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思想,很多都是我们这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精神食粮”,具有不可灭、不可毁的价值。《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首创语录之体,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书中用简洁而又含义隽永的语言,讲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论语大全集》一书分为原典,注释,名家注解,解读五部分,为加深现代人对《论语》的理解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 死亡简史

    死亡简史

    本书是以死亡为主题的著述,它从战争、宗教、政治、自然灾害、疾病等各个方面,对东西方死亡现象作深入的思考,帮助人民理解死亡,坦然面对和接受死亡,只有这样人们才能积极的地生活,享受生命的过程。
  • 道德经(白话全译)

    道德经(白话全译)

    史文哲翻译的《道德经白话全译》借鉴了诸多名家的研究心得,其中既有高人隐士河上公、青年才俊王弼、经世之材朱元璋,又有国学大师冯友兰、知名学者傅佩荣、大作家王蒙等。  《道德经白话全译》体例,先列原典,后附译文、注释,并精选古人所做注解,随后再通篇加以详细解析。最后,再从原文中提炼出老子思想的精髓,经过深入浅出的推敲演绎,把它们一拳一脚、一招一式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希望借此引领您走进《道德经》这一块古老文化的宝地。
  •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荀子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荀子

    《荀子》为战国时人荀况所著,是一部阐述先秦儒家思想的著作。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本书由荀况编著。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恶女宣言:敢把天神拉下马

    恶女宣言:敢把天神拉下马

    穿越异世,失去记忆,起点是令人抓狂的穷乡僻壤,死缠烂打不知所谓的愚民丈夫。直到一只羊展开瘦骨嶙峋的翅膀,划破玄幻的天空,为她打开了一条前所未见的道路。她踏上灵修之路,为了掌控命运渴求力量,天真过,冷血过。他曾高高在上,冷眼相对她的倾慕敬仰,却在癫狂入魔之时说:“你是我命中最重要的人,从前万年,以后万年,都不会变。”而他纠缠不休,插科打诨始终伴随左右,危险时刻挺身挡在她身前,最后却以面目全非的姿态站在对立面,垂眼苦笑:“天意弄人。”一条路走到黑,蓦然回首,连起点也模糊不再单纯,她闭上眼,嘴角勾起一抹自嘲冷笑。睁眼,墨色火光燃进眼眸,她说:“那我就如你们所愿,灭世吧。”
  • 病中逃亡

    病中逃亡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天才嫡女妃

    天才嫡女妃

    她是重生的强悍气术师,冷酷神秘的南王指定她为王妃,温柔地宠溺着她;残忍强大的师父天辟视她如掌心宝贝,倾尽所学教导她;温柔阳光的药圣纪枫将她当作甜心呵护,咦咦,连那个前任未婚夫,也开始红着脸讨好她了哦……一个个美男缠绕在她的身边,当然也引来了无数的红眼狼,她们一个个叫嚣着废材滚开,然而却被她一一折尽风头。
  • 会说话得天下

    会说话得天下

    本书通过大量贴近生活的有趣事例和精炼的要点通俗易懂地向你介绍各种语言表达技巧及注意事项,理论与故事相结合,让你在轻松快乐的阅读中就能掌握说话的技巧。本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是广大读者掌握及提高说话水平和能力的重要工具。通过阅读本书,对于提高你的语言表达能力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相信能在短时间内使你成为一名说话高手。
  • 绝世处男

    绝世处男

    一个四十八世转生的处男,肩负着拯救苍生的命运,救世的办法是让自己破处。
  • 三十六计(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三十六计(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