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4800000028

第28章 汉代婚姻关系中的原始婚俗(4)

在燕、赵地区,青年女子从事倡乐业的尤多,以“弹弦跕”、“遍诸侯之后宫”④(④《汉书·地理志下》。)而著名。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云:“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①(①《文选》卷二十九。)随着倡乐职业在女子中的广泛化,不重贞节、纵乐不羁的思想观念就有了一定的现实心理基础,从而对这一地区原始婚俗的消失起了阻碍作用。

燕、赵地区青年女子向外地流动过多,则是另一现实因素。

据民族学资料,一妻多夫的原始婚习延续至后世,除传统因素影响外,不外乎有四种原因。第一,由于贫困,支付不了财礼,被迫数人合娶一妻。不丹、印度南部和斯里兰卡某些地区的一妻多夫,即是因此造成的。第二,保障世袭权力和财产的需要,这主要见于中国西藏藏族领主贵族中。第三,为了适应生产。这在中国云南永宁纳西族人的卡瓦村寨中十分普遍。第四,由于种种因素造成男多于女的性别比失调。如南美洲朱萨尔地区的印第安人,在瘟疫造成部族中“男多女少”之后,便实行一妻多夫,以解决社会成员的婚姻问题,生活在南太平洋一些群岛上的马拉加塞人,由于曾经长途跋涉,造成身体状况相对较差的女性人口锐减,因而,一妻多夫情形一个时期内在这个部族中也相当流行。②(②参见[芬兰]威斯特马克著,王亚南译:《人类婚姻史》,197页。)清代中国甘肃地区亦有类似情形。赵翼写道:“甘省多男少女,故男女之事颇阔略。兄死妻嫂,弟死妻妇,比比皆是……有兄弟数合娶一妻③。(③赵翼:《簷曝杂记》卷四“甘省陋俗”条。)者”前述燕、赵地区青年女子从事倡乐业者较多,而且,流入外地者为数亦甚惊人。她们有的成为富家大户的职业歌舞伎,史称其“游媚富贵”④。(④《汉书·地理志下》。)有的在外地成婚立家。当时,不仅皇帝后宫中多有这个地区的女子,而且,权贵官吏娶燕、赵籍贯女子者亦颇多。如窦婴日日“拥赵女”⑤;(⑤《汉书·窦婴传》。)杨恽“家本秦也,能为秦声。妇女赵也,雅善鼓瑟”⑥。(⑥《汉书·杨恽传》。)由于流入外地的女子都是青年女子,这必然会影响这一地区的性别比平衡,造成男性成员多于女性成员的状况。有些社会成员为了能完成婚姻,便采取了几个男子共同娶一个女子的方式。与南美洲印第安人,以及南太平洋一些群岛上的马拉加塞人所不同的只是,燕、赵地区女性人口减少,不是由瘟疫、饥饿和劳累造成的,而主要是人口外流的缘故。

再次,盛行于皇室和封建贵族中的亲族之间的多重婚姻,主要是由于统治阶级中的政治联姻和腐朽的生活方式所造成。譬如,惠帝娶其甥女,是因为吕后“欲为重亲”,从而更牢靠地保障吕氏家族权益。①(①参见《汉书·外戚传上》。)刘恢娶吕氏之女,也是吕后的联姻手段。史称吕(“)后徙赵王恢,恢心不乐,太后以吕产女为赵王后”②。(②《汉书·高五王传》。)在西汉后期,傅太后诏令其孙子(即后来的汉哀帝)娶其“从弟女”为后,也是出于与吕后相同的考虑。成帝以赵飞燕姊妹同为贵人,则是其纵欲的表现。《汉书·外戚传》载:“上见飞燕而说之,召入宫,大幸。有女弟复召入,俱为婕妤,贵倾后宫。”在以赵飞燕为皇后之后,成帝见异思迁:“皇后既立,后宠少衰,而弟绝幸,为昭仪。”《西京杂记》卷一亦云:“赵飞燕为皇后,其女弟在昭阳宫”,“赵后体轻腰弱,善行步进退,女弟昭仪不能及也。但昭仪弱骨丰肌,尤工笑语。二人并色如红玉,为当时第一,皆擅宠后宫。”这说明姊妹同入掖庭,共事皇帝的现象,与封建帝王的腐朽生活密切相关。

复次,文化的“倒流”(即落后地区影响先进地区)的现象,也是原始婚姻习俗有留于内地的一个重要参数。汉代蜀郡居民成分不如内地单一化,汉族人民与巴、羌少数民族相邻而居,在巴、羌族人占多数地区,汉族人民的生活风俗、婚嫁习惯也受到影响。因此,“野合而婚”的风习,可能受到邻近地区羌人或巴人婚姻习惯的影响。

最后,某些带有原始婚姻习俗性质的婚姻关系,在汉代人的时代心理、民族心理和社会心理中,是合乎伦理准则的正常的婚姻行为。有的婚姻形式在汉代人看来还是一种对家族有益的婚姻。亚血缘婚姻遗存的表亲通婚在汉代不以为非,就是由这一因素决定的。总起来说,内地原始婚俗遗存的动因,既有传统观念和习俗的滞留因素,也有现实导致其存留的原因。对于蓟地“以妇侍宿”之习来说,前者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对于燕赵之间的一妻多夫来说,这两种因素都起了重要作用;而对于封建统治阶级中存在的各种原始婚俗以及蜀地“野合而婚”而言,后者起的作用更为主要。

既然在汉代内地,封建经济形态已占据主导地位,原始婚姻关系赖以存在的社会经济基础已不复存在,那么,它的延续也只是时间长短而已。如果说,春秋时代是“烝”、“报”之俗和“媵娣制”的瓦解;战国时代是鲁、秦等地区原始婚姻习俗的基本消失;到了汉代,则是在整个内地范围内对原始婚姻习俗的扫庭犁穴。这个过程基本上是在西汉中、晚期到东汉前一百多年间渐次展开的。

不同于鲁、秦的作法,但又确实借鉴了前代的整合社会手段,汉王朝禁止原始婚俗的方式是礼教与法治双管齐下。一方面,汉代统治者认为:“统理人伦,必移其本,而易其末”,从而注重用封建伦理关念对人民进行宣传和教化。一些“风俗脆薄”、保留传统因素较多地区的地方官吏也用礼义教化其止“淫逸之风”、“鄙陋之俗”。至宣、元时期,汉政权更加大张旗鼓地宣扬“孝悌”,并派遣中央官吏去各地“正风俗”。宣帝曾下诏赐“贞妇顺女帛”,并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其令郡国举孝弟有行义闻于乡里者有一人。”①(①《汉书·宣帝纪》。)东郡太守韩延寿在这块先秦时代“郑卫之音”的故土上,采取“崇礼义”、宣教化措施,从而使这里的风气大为改观,原始的、古朴的婚姻习俗瓦解、动摇、消失。②(②参见《汉书·地理志下》。)另一方面,汉政权运用法律手段,制止原始婚姻习俗的流行。对于燕、赵之间的一妻多夫现象,廷尉范延寿用酷刑重惩:

于是,(范)延寿决之,以为悖逆人伦,比之禽兽,生子属其母,以四子并付母,尸三男于市。③(③《太平御览》卷二三一引谢承《后汉书》。)

范延寿还免去了自郡太守以下的一大批地方官吏,以示对其渎职行为的惩治;同时,也意在儆告后任官吏,要努力清除这里的原始婚姻习俗。到了东汉前期,燕、赵地区青年女子外流现象大为缓解。汉代法律也严禁后母与子、姑与侄、同产兄弟姊妹之间的不正当关系。

汉政权的上述措施,取得了显著效果。降至东汉前期,燕、赵地区的一妻多夫、蓟地的“以妇侍宿”的现象消失了;蜀郡某些地区的“野合”之习,也不复存留。血缘相近的亲族之间的通婚也受到人们鄙视。东晋人邓攸纳妾,“讯其家属……乃攸之甥(女)。攸素有德行,闻之感恨,遂不复畜妾,率以无嗣”④。(④《晋书·良吏列传·邓攸》。)封建社会的婚姻形态进一步巩固。①

①当时,东西辉映的两大国家———汉王朝和罗马帝国,在消除原始婚姻关系上,表现出颇大的差异。罗马帝国虽然也有限制乱伦的法律规定,但是,由于法律条文的粗疏阔略,更主要是由于没有像汉王朝那样渗入社会机体内部的伦理教化手段,因而,原始婚姻习俗得以长期保留下来。例如,在当时罗马统辖的大部分地区中,盛行已婚或未婚女子定期在神殿“献身”的风俗,换言之,在这期间,女子可以暂离家庭与他人(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数人)共同生活。有的女子在“献身”之前,还要跳裸体的“祭神舞”。保存至今的庞贝依壁画《祭神舞》就生动、真实地反映了这一情形。原始婚姻习俗的存留,对于罗马国家的整个婚姻形态都产生了影响。当时,无论在平民还是贵族中,男子和女子离婚均十分容易。“婚姻易于解除,无须法官监判,亦无须何种理由。不满意之夫或妻,但语对方曰:‘娶妻之所有,而还吾之所有。’离婚后,双方嫁娶自由。”有的贵族阶层妇女甚至“依其所嫁之丈夫计算岁数;忽离忽结,忽结忽离;离而又结,结而又离”。同时,“让妻”、“换妻”现象亦非罕见。如罗马贵族奥通斯阿斯曾“让其妻与其友人”(以上参见威尔德《古代文化史》相关内容)。

与此同时,残存于汉代人语言中的原始称谓也发生了变化。在称父的兄弟为“父”、兄弟之子为“子”的同时,也出现了“叔父”和“兄子”的称呼,如《汉书·王莽传》说王莽“叔”王商上书言事。

不过,还应看到,原始婚俗并没有在汉代彻底、全部被清除掉。由于汉代人承认表亲通婚的合理性以及两汉时期始终存在的政治联姻和骄奢靡乱的统治阶级腐朽纵欲的生活,表兄妹(姑表、姨表)之间的通婚、姊妹共入后宫以及某些长晚辈之间的通婚状况一直未能消失。而且,由于相同的原因,这些情形在汉代之后的许多封建朝代中仍然存在。

同类推荐
  • 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600个国学常识

    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600个国学常识

    在中国当干部最应该向国学借智慧!《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600个国学常识》是专门为领导干部量身打造的国学常识必读书。与其他介绍国学常识的书籍相比,本书不仅罗列了历代职官政事、法律典章、社会经济、哲学宗教、教育科技、体育娱乐、民风民俗、风水命理、书画艺术和医药养生知识,而且收集和详解了大量前任和现任国家领导人著作及谈话中涉及的国学常识,是国学常识中精华的精华,助力领导干部发现国学之美、领悟政治智慧、提升人文素养、丰富知识储备。
  • 中国年画

    中国年画

    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 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及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故名。传 统民间年画多用木板水印制作。年画因画幅大小和加工多少而有不同称谓。 整张大的叫“宫尖”,一纸三开的叫“三才”。加工多而细致的叫“画宫尖 ”、“画三才”。颜色上用金粉描画的叫“金宫尖”、“金三才”。六月以 前的产品叫“青版”,七八月以后的产品叫“秋版”。《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年画》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在狮身人面像的脚下

    在狮身人面像的脚下

    屹立千年的文明古迹,隐藏着怎样的历史奥秘?流淌万年的文明河流,述说着怎样的智慧心语?林丹环编著的这本书精选的文章,有的追忆文明古迹,有的针砭社会时弊,有的思索文明走向,让您跨越东西方文化,纵横寰宇,俯仰天地,从整体视角品悟“文明与文化”这部大书。
  • 千年一坊:水井坊千年醇香

    千年一坊:水井坊千年醇香

    成都两大珍世活体文物——都江堰和水井坊。都历经千年而今仍在辛勤劳作,为人类奉献,一个灌溉着美丽富饶的天府之国,一个灌溉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我们可以这样形容,都江堰是成都农耕文明的后坊,水井坊则成为成都农耕文明的前店。汉代古井在成都市区范围内数量众多,它们就像草垛布满田野一样布满壮丽的汉代成都城郭。正是这些潜移默化的耳濡目染,奠定了千年成都独特的魅力与气质。就像一个人所在的家族需要追根溯源一样,血脉的尽头便是一个人真正的根脉所在。《千年一坊:水井坊千年醇香》中,水井街酒坊遗址所揭露的遗迹、遗物现象,为我们展示了一幅中国传统白酒酿造工艺演进历程的生动画卷。
  • 山西民间舞蹈

    山西民间舞蹈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热门推荐
  • 王爷夺爱:海棠妃

    王爷夺爱:海棠妃

    简介如下:一道圣旨,把我推向六王爷皇甫舜。那个三年前就伤了腿,至今只能坐在轮椅上的王爷。要我医心,如何医,拿什么医?真是可笑!荒唐!若不是极力要保住上官家,我不至如此委曲求全。皇甫舜:你真的傻到以为我要一个王妃?你不过是一个取悦我的尤物。他满意地笑着:“好鲜艳的海棠,世上仅此一朵。”“傻海棠,到现在还相信感情吗?”他的手慢慢划过我的干涩的唇,眼神中只是嘲弄的颜色。“感情是最脆弱的,最不堪一击的,你要继续沉迷在美梦中?”。。。。。。。。只是为何在我走进一段错误的人生之后,才遇见了另一个他?而他,竟然是......惨不忍睹的真实,我真的可以接受?最后,输了自由,一无所有?太多沉重,剥夺了我欢笑的权利,我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秋海棠,断肠花。断肠时,情又留着何用?情未断,爱已乱。最后,是选择做一株平淡的海棠,笑看世间,亦或是当六王府的王妃?。。。。。。。。新文同寝欢迎点击
  • 佣兵女帝养成:凰权倾天下

    佣兵女帝养成:凰权倾天下

    她,21世纪即将出道的雇佣兵少女,却一朝穿越成为女帝王朝的痴傻小公主。他,天启国太子,天下首屈一指的驱魔师,却被当作贺礼送给了女帝。机缘定,最终她与他成婚,可谁知新婚夜,他摇身一变成了七岁男娃娃!又萌又帅!她宠他护他纵容他,更不惜为他寻药冒险去天启,还他本尊,助他夺位,他却执意封她为妃,将她禁锢在深宫。她本是凤命可逆天,岂会与三宫六院共有一夫?!霸道的他欲用强权来囚禁她,她便倾覆了这天下,唯她独尊,任她凤舞九天!
  • 重生之嫁个将军

    重生之嫁个将军

    李雅34岁时被迫自杀,死后重回到她11岁,一切悲剧都还没有开始的时候,依靠预言般的前世记忆开始了复仇之路,一步一步将敌人算计到蛊中踩死……
  • 九幽乱世

    九幽乱世

    自古以来,神州大地,多灾多难,始皇驾崩之后,天下再度陷入风雨飘摇的乱世之中。邪道小子鼓吹的人间正道将亡的预言竟与无双鬼谷八百年的预言不谋而合,两个完美的人之间,究竟谁才是人间的最后希望?明月山庄十年之前为何会突然沉寂?谁会相信在春秋战国,六国兴衰耳朵背后还藏匿着一个惊天阴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庶女惊华一等毒妃

    庶女惊华一等毒妃

    她是一国之后,不想却被自己的孪生妹妹生剥脸皮,害她腹中孩儿。夫君背叛,亲妹加害,她含恨而终。再睁眼时她却是侯府庶女,处境艰难。身负血海深仇,她步步为营,只为讨回自己的一切!复仇路上,她遇神杀神遇佛杀佛!不想,却有这么一个人,以他真心换她倾情,庶女惊华,毒妃谋天下!
  • 花花酷男有点狂

    花花酷男有点狂

    郭薇妮,豪门的千金,上帝的宠儿。这天,一向循规蹈矩的微妮瞒着家里和同是富家小姐的林枚决定出去Happy一下。“枚姐,我们这是要去那呢?”微妮眨着她的大眼睛,扑哧扑哧的问道。“拜托,微妮,你怎么说也是豪门千金啊,不要这么村好不好。”林枚一副我被你打败的表情,说话的语气也很是无奈。“枚姐,你也知道我爸爸他平时管我管的很严,好不容易他出差去了,我才有空出来玩的。”微妮一说起这个她就郁闷,人家女孩……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大数据在中国

    大数据在中国

    也许是迄今为止最易懂、最实用的大数据类图书!因为,除了本书,再也没有另外一本书让你如此接近中国大数据时代的现在与未来!本书中用最精简的文字、最详实的案例分析了大数据的特点、原理以及在当下中国各个领域的运用。同时给我们企业与个人提供了新的参考——大数据时代将对中国企业转型提供哪些支持?我们的优势和劣势在哪里?如何将“大数据思维”转化运用到管理、营销以及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我们个人又该如何搭上“大数据”的快车实现商业价值与个人理想?
  • 逆天玄妃:霸道小相公

    逆天玄妃:霸道小相公

    连绵不断的山峰高耸入云,林间时不时传出几声不知名动物的叫声。那浓郁的树林,枝干与树叶层层叠叠,金色的阳光透过那仅有的一点点缝隙散落在林间的小道上,在绿草地的折射下一闪一闪的,仿佛一个个金色的小精灵在嫩绿的草尖上飞舞。一阵悠扬的乐曲声自树林的入口处传来,如出谷黄莺的歌声般清脆悦耳,又如凤凰和鸣般婉转柔美。乐声由远及近,原来那空灵的曲调是由一个墨色的如鹅蛋般大小的乐器中传出来的……
  • 中医养脾胃速查手册

    中医养脾胃速查手册

    中医学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是人体气血生化之源。如果一个人的脾胃不好,气血生成就会不足,身体各个器官就得不到正常的滋养,而出现“枯萎”现象,接着就会百病滋生。《中医养脾胃速查手册》从体质、饮食、经络、运动、日常细节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养脾胃的各种方案,以及常见脾胃病的对症防治与调养方法。三分治,七分养,养好脾胃身体才健康。一书在手,养生保健,健康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