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4700000032

第32章 魏晋思想风采与文艺对话(4)

汤用彤先生在《魏晋玄学论稿·言意之辨》中指出,王弼的思想对魏晋人的生活方式与审美方式,产生了变革的意义,“言意之辨,不惟于玄理有关,而于名士立身行事亦有影响”(《汤用彤学术论文集》,225页。)。这种“意”的概念被引进文艺理论领域之后,与原先的“言意之辨”中的“意”有所不同。原先的“意”主要是指客观之意的范畴,而援引到文艺学领域之后,这里的“意”一般是指主体感悟之意。主观之意被视作对客观之意(即“道”的别名)的体悟与意识,有时二者是统一的,有时又是相对分离的。陶渊明《饮酒诗》中云:“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也是说作为审美对象中寓含的“真意”即“道”,难以为理性所认识,所言说。“言意之辨”被引入审美领域,对文学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启迪作用。因为“言意之辨”是指人们在从事理性认识时,不能凭借语言来穷尽对象的本质。而用来说明文艺现象时,这种情况就更加明显了。审美与文艺之中的意,是指一种复杂的审美情感与理性交融之意,具有语言所无法确指、概念不能穷尽的特征。魏晋人在他们的人生感受中,就已经体悟到这一点。例如嵇康就常常在他的音乐与诗中慨叹自己的幽微心绪难以为人所识晓。他在《酒会诗》中就慨叹:“操缦清商,游心大象。倾昧修身,惠音遗响。钟期不存,我志谁赏?”诗中描写作者操琴抒意,游心天地之道(大象),而世上却没有人能够知音,内心感到孤哀。向秀的《思旧赋》写自己在不得已赴洛应郡举回到山阳故居时,寒冰凄笛,“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在赋中他哀叹嵇康的冤死,寄托了自己的无限哀思,“听鸣笛之慷慨兮,妙声绝而复寻”。赋中给人的感觉是言不尽意的。鲁迅在《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中也谈到,向秀的《思旧赋》所以刚开了头就煞了尾,是因为作者处于司马氏的恐怖统治下,只好将心中的忧愤埋藏在心头,“言不尽意”,将弦外之音付于读者去领会。谢灵运在他的山水诗中,一再慨叹言不尽意。他在《山居赋》序中写道:“意实言表,而书不尽,遗迹索意,托之有赏。”他在这篇赋中关于描写庄园中湖景之美的文字自注里说:“此皆湖中之美,但患言不尽意,万不写一耳。”《世说新语·文学》中记载:“庾子嵩作《意赋》成,从子文康见,问曰:‘若有言邪,非赋之所尽。若无意邪?更何所赋?’答曰:‘正在有意无意之间。’”这“有意无意之间”恰如其分地说明了审美之意是一种微妙复杂的情感意绪。清代王夫之说过:“兴在有意无意之间。”(《姜斋诗话》卷一。)叶燮也说过:“可言之事,人人能言之,又安在诗人之言之?可征之事,人人能述之,又安在诗人之述之?必有不可言之理,不可述之事,遇之于默会意象之表,而理与事无不灿然于前者也。”(《原诗》。)叶燮认为诗人之所以为诗人,就是要将那种难以言说的诗意与诗情抒写出来,而这种意象的营造,不可依赖于语言符号系统,只能靠诗人的默会意象。

嵇康也曾著有《言不尽意论》一文,但今已不存,无从得知其全部思想。只有从他的《声无哀乐论》一文还可以看到某些基本观点。首先,他用音乐作例子,说明心声之间,即思想感情同客观声音之间没有任何联系。他说:“声音有自然之和,而无系于人情。克谐之音,成于金石;至和之声,得于管弦也。”(《声无哀乐论》。)就是说,音乐是由金石管弦等乐器发出来的声音,是一种客观的自然现象;哀乐之情则出于人心,是主观的东西。二者是两种不同的东西,没有任何联系。“心之与声,明为二物。二物诚然,则求情者不留观于形貌,揆心者不假听于声音也。察者欲因声以知心,不亦外乎?”既然心声二者没有任何联系,那么,要了解人的情感不必从表情上观察,考察人的思想不必从声音上辨别,从而从音乐审美上突出了精神意蕴的本体性。王弼的“言意之辨”论述不仅对此命题有着巨大的理论贡献,而且对汉魏思想的根本变革,在价值观与方法论上都产生了重大的催化作用。诚如汤用彤先生所云:“依言意之辨,普遍推之,而使之为一切论理之准量,则实为玄学家所发现之新眼光新方法。王弼首倡得意忘言,虽以解《易》,然则无论天道人事之任何方面,悉以之为权衡,故能建树有系统之玄学。”(《汤用彤学术论文集》,214~215页。)“言意之辨”对魏晋以来思想文化影响很大,文学理论自然也受益匪浅。

魏晋南北朝“言意之辨”对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的泽溉是巨大的,体现出思想对话促进了文艺批评的构造,甚至直接影响到后来的意象理论的形成。现代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一切艺术的境界,可以说不外是写实,传神,造境:从自然的抚摹,生命的传达,到意境的创造。”(《美学与意境》,20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中国古典美学的意象与后来的意境理论讲的是关于艺术美所达到的境致,是一种很高的美学要求,也是中国文化中关于心物一体、融情于景的价值观念的体现。黑格尔在《美学》第一卷的《总论》中提出:“艺术的显现却有这样一个优点,艺术的显现通过它本身而指引到它本身之外(译者朱光潜注:即‘意在言外’)。”黑格尔看到了艺术之美与自然之美的不同之处在于通过心灵的把握来表现绝对理念。艺术之美对绝对理念的表现又只是相对的,但这种相对却可以造成言不尽意的审美效果,使人在审美观赏时得到回味无穷、意在言外的美感。钟嵘在《诗品序》中就谈到五言诗的创作离不开“赋、比、兴”三者。其中“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可以说是对诗歌艺术的最高的美学要求。刘勰《文心雕龙》中有专门论及文章意在言外妙处的《隐秀》:“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隐以复意为工,秀以卓绝为巧:斯乃旧章之懿绩,才情之嘉会也。夫隐之为体,义主(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譬爻象之为互体,川渎之韫珠玉也。”这是用言意理论去探讨文章中的意象生发问题。在刘勰看来,诗文贵在其中意蕴的提炼与铸造,而在传达时,更要注重其中的“隐秀”效果。所谓“隐秀”也就是指诗文中含而不露的意蕴,非语言所能穷尽,伏在文中,隐而不发,需要通过读者的想象去触发与体悟。刘勰认为这是一种最高的文学境致。后世文士更是对六朝诗歌中的言不尽意的特点大加赞赏。宋代吕本中在《童蒙诗训》中说:“《古诗十九首》及曹子建诗,如‘明月入我牖,流光正徘徊’之类,诗皆思深远而有余意,言有尽而意无穷也。”明人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说:“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故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他从诗所产生的鉴赏效果,也就是美育所追求的社会作用中,论述了意在言外的好处。清人吴景旭说:“凡诗恶浅露而贵含蕴。浅露则陋,含蕴则旨,令人再三吟咀而余味。”(《历代诗话》卷三八。)

在书画美学领域,东晋王微在《叙画》中说:“图画非止艺行,成当与《易》象同行。”王微将绘画与《易》中的卦象视为一体,认为都是用来达其意蕴,并不仅仅是一种工艺行为。这些美学观念奠定了绘画中的意境论基础。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绘画“六法”之说,而首推“气韵生动”。“气韵生动”其实也就是传神的美学要求。谢赫认为绘画的骨法用笔与造型技巧都是为了“气韵生动”而设的。实际上他与顾恺之的美学追求是一致的。他在评张墨、荀的画时说:“风范气候,妙极参神……若拘以体物,未见精粹;若取之象外,方厌膏腴,可谓微妙也。”评陆探微的画时说:“穷理尽性,事绝言象。”(《古画品录》。)谢赫强调绘画内在精粹胜于外在形相。他用意与象的理论来评价画家作品的高低,传达出六朝画论家以神采气韵为高的美学旨趣。北宋欧阳修从绘画鉴赏的角度提出:“萧条淡泊,此难画之意,画者得之,览者未必识也。”(《鉴画》。)欧阳修提出,绘画是作者将有形的形象与无形的意蕴组合在一起的,有形的东西易识,而无形的神韵却是难以识鉴的,因为意蕴是绘画的最高范畴。他将绘画的最高美学追求视作“萧条淡泊”的难画之意境,而不是有形的器具。这一看法,体现了宋代文艺讲究意在形外、平和淡远的审美追求。

书法批评理论中的意境理论也是随着汉魏以来儒学的衰落与玄学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书法与绘画相比,其象征与抽象的特点更为明显,因而在表达意蕴与抒发情感方面具有更加广阔的天地。它虽然从自然中汲取营养,但是在心灵的创造与意境的营造方面要求更高。汉魏时代的书法理论家认为,书法是与《周易》一样用形象来表达天地之意的产物,经过书家的创造而显示出不同的风采。东汉的崔瑗与蔡邕等人就说过书法之形与天地万物的对应关系,其中意蕴千变万化,不可穷尽。迄至魏晋时代,一些书法理论着重用言意理论来说明书法美学的一些问题。比如西晋文人成公绥《隶书体》论隶书时说:“工巧难传,善之者少;应心隐手,必由意晓。”隶书虽以端凝方正为特点,但其中也要传达出意蕴。至于草书,更是讲究意的神巧。如索靖《草书势》云:“科斗鸟篆,类物象形;睿哲变通,意巧滋生。”他强调草书要善于创造出千变万化的意境。魏晋书论家看到了书法艺术较之绘画艺术来说,是一种更为抽象与玄奥的线条艺术,因此,书法之妙是一般的人难以知晓的,需要沿波讨源、由表及里地欣赏。鉴赏之难,在于不能达其意境。东晋书法泰斗王羲之在与友人的书信中也言及书法之妙在于意内形外,蕴涵无穷,“顷得书,意转深。点画之间皆有意,自有言所不尽。得其妙者,事事皆然”(《法书要录》。)。王羲之认为书法是用来传达作者审美意蕴的,而这种意境是言说不尽的。东晋书论家卫恒在《四体书势》中说:“赌物象以致思,非言辞之所宣……远而望之,若飞龙在天;近而察之,心乱目眩,奇姿谲论,不可胜原。研、桑不能计,宰、赐不能言。”卫恒认为书法之妙是难以尽说、不可胜计的。魏晋书论家论书法的玄奥的话,颇令我们想起德国文学家歌德论“精灵”的话:“精灵在诗里到处显现,特别是在无意识状态之中,这时一切知解力和理性都失去了作用,因此它超越一切概念而起作用。”(《歌德谈话录》,236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歌德用“精灵”来说明诗中的意蕴与灵感现象。其实,除去其中的神秘成分,歌德所说的“精灵”是指诗中隐含的意蕴与境界。它在书法中也表现得十分明显。诗是以文字语言符号来表现性灵与精神的,事先已经被文字符号所整理。而书法直接以非语言符号的线条来传达出人的情性,其意境更具纯粹美的意蕴。

§§§第三节“有无之辨”与文艺批评

“有无之辨”从魏正始年间开始,一直到西晋年间,形成了思想交锋与玄学论辩的高峰,波及文艺批评领域,进一步深化了魏晋南北朝的文艺批评。如果说在正始年间嵇康、向秀即已开始就人生问题与文艺问题展开对话与交锋,那么这种交锋随着魏晋士人的人生问题日趋尖锐而显得更为激烈,发展到西晋郭象的《庄子注》则形成了高峰。郭象的《庄子注》对王弼的贵无论与嵇康的人生哲学进行了全面的清理,提出了一些新的哲学观与人生观。他的《庄子注》可以看做循着向秀和嵇康对话的轨迹继续与王弼、嵇康自觉对话和交锋的一部经典注释,也可以视为正始之音的延续。迄至今日,郭象的《庄子注》如同王弼的《老子注》、张湛的《列子注》一样,也成了一部与前人进行对话和阐释的魏晋思想史经典,直接反映出当时士族官僚和文人的心态,并影响到文艺领域。

一、郭象独化论与士人心理

郭象(约252—312)是魏晋时代紧随王弼之后以注《庄子》而出名的玄学家。有意思的是,魏时王弼在注《老子》、《周易》和《论语》时,运用高超的解释经典的智慧,创建了玄学贵无论。过了几十年后,郭象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采用“六经注我”式的阐释,对王弼的贵无论进行消解,使玄学更趋圆融,同时消泯了其中的风骨,标志着两晋南北朝人格精神的转型。魏晋美学的灵魂是人格精神,而人格精神的重构标志着魏晋文艺思想的变化。

(一)从理想走向独化。

魏正始年间产生的王弼玄学是建安风骨的继承与发扬,它以玄学思辨的形式,将建安风骨的慷慨悲歌、建功立业的英雄主义情结向上提升,深化为远大玄淼的思理。在王弼的《老子注》、《周易注》中,我们看到的是那种高蹈云天、鄙弃尘俗的理想主义。故而当时的嵇康与后来的陶渊明很受其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这种形而上精神追求的实践者。嵇康为此还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玄学的生命精神即是那卓然标举的“无”、“大”、“道”等概念。这些精神性的概念是人格境界与宇宙精神合一的理念。王弼用本与末、母与子、有与无、一与多、自然与名教等对立统一的范畴阐释这些精神概念,旨在宣明这种理想的高尚。《世说新语·言语》中记载:“嵇中散既被诛,向子期举郡计入洛,文王引进,问曰:‘闻君有箕山之志,何以在此?’对曰:‘巢、许隽介之士,不足多慕。’王大咨嗟。”嵇康被冤杀后,向秀被迫入洛做司马氏的官,虽然心里不太情愿,由其所作《思旧赋》可见一斑,然而他经过这次惨案的刺激,再加上原先即存在的随顺时流的念头,因此,他入洛做官后应答司马昭的这番话,未尝不是真实想法。向秀意为嵇康效法古代高士的人格志向虽然为“隽介之士”,但不足多慕,做人应审时度势。这不应看做向秀个人的意志问题,而是整个士人群体精神志向的转变。大厦将倾,其一绳所维?因此,随着士族发展到西晋后期,由于命运的转折、理想的失落,士人精神走向世俗,乃是有其必然性因素在内的,是不以个人意志转移的。关于郭象与向秀注解的《庄子》一书的关系,以往大多说他是剽窃。其实不然,里面更多的是思想的传导、精神的共通,表现出从魏正始到西晋年间士人思想的演进,并且在美学精神与文学创作上清晰地显示出来。

同类推荐
  • 记忆的痕迹

    记忆的痕迹

    本书文笔流畅优美,视角独特,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值得读者收藏!
  • 走进格林童话

    走进格林童话

    本书对格林童话在德国的诞生追本溯源,捋清它在中国的特殊读者群--译者的不同接受与传播历程,分析研究由格林兄弟创建的“童话范式”,并深挖儿童文学背后更深层的秘密,拓展儿童文学理论研究的学术空间,促进儿童文学研究的深化,重新架构儿童文学理论风景,提升儿童文学理论研究的地位。
  • 古代茶具与紫砂艺术

    古代茶具与紫砂艺术

    古人重视品茶,使用茶具也彳艮考究。茶具的好坏,对茶汤的质量和品饮者的心情有直接影响。中国古代茶具种类丰富,历史源远流长,是人类共享的艺术珍品。各个时期的茶具精品折射出古代人类饮茶文化的灿烂,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历代饮茶史的全貌。茶与茶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如同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辉。《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茶具与紫砂艺术》适合大众阅读。
  • 蒙田随笔集

    蒙田随笔集

    蒙田是文艺复兴后期法国人文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之一,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尊敬和接受。《蒙田随笔集》于1580-1588年分三卷在法国先后出版,它开创了近代法国随笔式散文之先河。全书语言平易通畅,妙趣横生,充满了作者对人类感情的冷静观察。
  • 热风(鲁迅作品精选)

    热风(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改嫁皇后

    改嫁皇后

    本文半价。本文不止言情,政治、阴谋一大堆,慎入!陌离的文,不是纯言情,《倾战天下》尤多政治,陌离只想呈献陌离心中的战乱天下。不喜者慎入。届时若再有人提及此问题,请恕陌离不再回答!前世的她是一名优秀的情妇,一个成功的商人却没有朋友,没有爱情。今世的她是一缕异世幽魂,任是无情也动人看她如何收获人情,如何斩获爱情。邪魅多金如他,是这个世上唯一知道她来历的人,两人惺惺相惜,奈何中间隔了一个叫微音的女子。温婉、贤惠如她,让他们如何忍心去伤害?妖娆多情如他,愿为她放弃整个花园。奈何她有前世的心防,他亦有家庭的重任,教他们如何轻易放下?温文尔雅如他,爱她、护她,却是别有内情,当层层真相被剥开,教她情何以堪?冷漠无情如他,强大到让她不得不步步为营。心灵失守是否敌得过家破人亡?她又该何去何从?范以安属凌君涵风格,陌离不用怎么改简介,嘿嘿,他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呢?敬请关注《改嫁皇后》下部陌离QQ:406419212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浴血修魔

    浴血修魔

    作为萧家子嗣,无奈之下卷入到乱世征途,却不料当一切苦尽甘来之日才发现,自己只是一颗棋子……万载悠悠空逝水,千山望尽景依旧。当屠神灭魔不在话下之时,他将如何颠倒乾坤,逆乱阴阳?
  • 惊才绝艳炼药师

    惊才绝艳炼药师

    她是21世纪隐世丹门的少族长,举族覆灭后,当她在异世霸气重生时,天赋,血脉,成为她征服世界的资本,她是炼药师?召唤师?铸造师?魔法师?还是武道强者?本书带你进入玄幻世界,与女主一同穿越异世,一展霸气侧漏之风采。玄幻穿越文,女主强大,爽文。
  • 无毒不……清穿

    无毒不……清穿

    魔法之下的爱情可以说出“天长地久”这四个字么?若是不可以,它能够配得上“曾经拥有”这个词么?如果有一天,魔法失效了,他还会挽起她的手,共度此生么?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花痴憨凤戏江湖

    花痴憨凤戏江湖

    她,从小生长在雪山之巅。她,没有过人的姿色,却单纯、真诚和善良。如果简单能让人快乐,如果快乐能使人温暖,那么,她便是一只能给人带来快乐和温暖的花痴憨凤。他,魔教教主,阴狠毒辣;他,天下首富,温柔体贴;他,位高权重,智谋无双;他,武林奇才,个性冷淡;一只花痴憨凤,飞入江湖,将整个江湖搅得天翻地覆,风生水起。一路行来,她遭遇不同的人,经历无数的波折,逐渐成长。在如江湖一般变幻莫测的情场,她,最终情归何处?本文有点小白,轻松温情中带些小虐。各位亲亲,如果你喜欢这个故事,请多多评论,多多收藏,投上你宝贵的一票哦。你的支持是我写作最大的满足。:)感谢亲403086133为此书做的视频,亲们可以去看看,很棒哦!?pstyle=1米虫又开了新坑,有兴趣的亲们可以去看看哦。喜欢的话,多多收藏和投票呀。:)《古国迷情》《重生古代钓美男》《绝色天才小老公》《姬无心》~~~~~~~~~~~~~~~~~~~~~~~~~~~~~~~~~~~~~~~
  • 混混校草暗恋乖乖女

    混混校草暗恋乖乖女

    人人都说欧阳校草冷酷、绝情,对女生不屑一顾,她却道欧阳校草是个大色狼。他竟然把她推倒在学校的主席台上强吻她。并且吻完一次又一次。还被很多同学看到了!怎么办?她恨死他了……欧阳辰是学校里的风云人物,林希儿是普普通通的小女生。他暗恋她,想尽办法接近她。而她却浑然不知,以为他只是想欺负她。两个不同世界的人,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