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4500000003

第3章 天命:理论信仰与论证 权威敬畏与假借(2)

柳宗元复信明确表示不赞成韩愈的天对人间善恶赏罚的天意天志说。他认为,天乃一大自然物,如一大瓜果,没有意志,没有精神,没有感情,不会对人间善恶表示喜怒,因此不会赏功罚过。山岳水流的变化是自然的,是阴阳之气自然作用的结果,与人类行为完全无关。他还认为,雷雨霜雪,不过是一种气化,“非有心于物也”,“苍苍者焉能与吾事?”《柳宗元集·断刑论下》。天是无意志无感情的自然物,“乌能赏功而罚祸乎?”《柳宗元集·天说》。柳宗元还在其所著的《贞符》及序中批判了瑞符感应的观点,认为尧舜禹汤文武周公都是以德治国的圣贤政治人物,他们的历史功绩正是以德治国理政的结果。西汉刘邦、东汉刘秀也是德致太平,民受其惠。不争的历史事实证明:“受命不于天,于其人;休符不于祥,于其仁。”《柳宗元集·贞符》。在柳宗元看来,成事在人而不在天,人是自己主宰而非由天主宰,“圣人之道,不穷异以为神,不引天以为高,利于人,备于事,如斯而已”《柳宗元集·时令论》。柳宗元反对受天命论的束缚和支配,但他并不反对对天这个大自然物的规律性的尊重,“备于事”包括对大自然规律的尊重、掌控和完满地运用。

作为韩愈、柳宗元友人之一的刘禹锡,对韩柳之争也很关注并主动参与,特意撰写了《天论》三篇陈述自己的观点:支持柳的自然之天说但需补充完善;反对韩的天命论但尊重天的功能作用。首先,刘禹锡支持柳的天人不相预观点,对之补充,提出了天人交相胜的见解。他认为,宇宙间一切器物都有自己的功用,天亦如此,“天,有形之大者也;人,动物之尤者也。天之能,人固不能也;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也。故余曰:天与人交相胜耳”《天论》上篇。他具体举证:四季运行,暑往寒来,昼夜循环,草木春生夏长秋衰冬枯,五行相生相克,这些都是天的能耐,人无法改变它。青壮年强健,老年衰弱,这也是大自然的规律,不可违抗。但是,人类可以发现、掌握、运用客观规律,主观努力,积极作为,如用金属锻造刀具砍伐树木,用灌溉施肥增加地力提高农作物产量。在社会上,以礼义规范行为,用教育提高人们的品德素质,人人尊老爱幼,长幼有序,尚贤崇功,树正气,去歪风,遵纪守法,社会有序。人有人道,天有天道,人道可塑,天道不改。在社会中人起决定作用,在自然界天起决定作用。天并不神秘,也无需神化,天不过是自然界的尊称,它按自己的规律运行。其次,刘禹锡还用很多尽人皆知的例证说明天人关系。如他举例说,船在河中行驶,其速度由人决定,顺流逆流则对速度有影响。船行快捷平稳,是舵手水平高;如果搁浅或翻船,则是舵手水平差。这是人为人事,由人决定。如果船在大海航行遇到暴风海啸遭到海难,那是“命由天定”,恶劣气候所使然。当人们不了解不理解的时候,就以为是天意或天志、天命。实际上,天之意、志、命,不过是古代人对大自然规律的古典命题和说辞。人在社会上,祸福都是自取,治世乱世、人道明昧,只是影响其程度。人世祸福都归之于天的赏罚是不符合常规的。天不言哉,何命之有?!

刘禹锡把天人关系观划分为两派:“世之言天者二道焉。拘于昭昭者,则曰:‘天与人实影响:祸必以罪降,福必以善徕,穷厄而呼必可闻,隐痛而祈必可答,如有物的然以宰者。’故阴骘之说胜焉。泥于冥冥者,则曰:‘天与人实刺异:霆震于畜木,未尝在罪;春滋乎堇荼,未尝择善;跖、跷焉而遂;孔、颜焉而厄,是茫乎无有宰者。’故自然之说胜焉。”《天论》上篇。刘把对天的认识分为天命论的阴骘说和反天命论的自然说两派,认为自己为柳派或反韩派,但指柳说不完善,“非所以尽天人之际”——没有论尽天人关系中的天与人,因此,以《天论》三篇“以极其辩”,纠正天人不相预说的偏颇,指明天人各有其功能,天人交相为用,折中为“天人相胜”论。把自然与人联系起来,使中国古人对“天命”的哲学思考更深入更全面。这从另一个方面启示人们:天命论虽然不符合实际,但它寄托着人们的政治社会理想:趋善弃恶、求福避祸。天命论不会彻底自灭,因为古典社会还需要它,它有实用价值和精神寄托的功用。尽管它不具备普遍宗教教义信仰性,却透露着中国人世世代代对天命的敬畏和戒惧,对天所代指的大自然规律奥秘的探究。马克思、恩格斯说:“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1卷,6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可以这样认为,在政治哲学思考的历史轨迹中,古代中国思想者对于天命、人意、天道、人道的求知、论辩,在思想关注和情感关怀的广度、深度上接近天人之际终极关怀的探究,其历时性早,其共时性绪延至今,为世界仅有。

四、天命进化为天理:宋明理学时代的中国古典政治哲学根本理则

经历三国两晋南北朝和隋唐这一较长历史时段儒释道三教争立的局面,天命论虽然遭受到严重冲击,但并没有绝灭。到宋代,畏天命和不畏天命之争同此前信天命论与反天命论一样,表明天命论并未断绝其历史影响和现实影响,只是天命演变进化为二程(颢、颐)主张的“天理”——由大自然的律令进化为自然条理,由神秘的命令变为可论证的说教。二程的“天理”是他们体认出来的与“人欲”相对立的范畴。他们认为,“天理”是善根,人欲则为恶源。“人之为不善,欲诱之也。”《二程集》卷二十五《遗书》。即人被不合理的恶性欲望引诱作恶,就丧尽天理——民谚谓“丧尽天(理)良(心)”,其结果是“天理之不存,则与禽兽何异矣”《二程集》卷二《粹言》。为了让人坚持天理、保存人之善性,就要灭人欲(消除不合理的恶性欲望),“灭私欲则天理明”《二程集》卷二十四《遗书》。由二程启端,“存天理,灭人欲”成为理学的基本政治思想原则和善恶评价、道德制约、政治评断的思维、心理机制,以及政治节操修炼的基本目标。

有学者说:“朱熹系统地论述了‘天理’和‘人欲’的问题。”吴乃恭:《船山理论范畴》,365页,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这个判断是符合理学论证天理人欲关系的实际的。朱熹对“天理”与“人欲”的关系确有很多论述。首先他从政治教育的角度指出儒家对入仕者进行政治教育的目的主要就是弄明白天理,通过修养品德,泯灭不合理的人欲。他指出:“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朱子语类》卷十二。简单说来,以饮食为例,“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朱子语类》卷十三。如此说来,不能说人的欲望都是恶的、都要消灭。人欲有合理合适和不合理不合适之分,合理合适的饮食是天理,过分的贪欲属不合理不合适的人欲,是趋恶的内在心理根源,是需要灭掉的人欲。如此理解的天理与人欲关系观点,视正常的物质需要、合理合适的欲望为天理,这种天理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它支持人民生活的正常需要,满足人民基本的衣食住行需求,解决民生的最基本问题,不是要消灭的人欲,而是需要认真满足的天理人欲。简而言之,天理寄寓于正当正常的人欲之中。在朱熹看来,合理的就是天理,不合理的就不是天理。当然,天理只有一个,其具体表现在不同地方、不同条件下,有不一样的具体内容。这就是朱熹所说的“理一分殊”。对于“理一”,如朱熹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朱文公文集》卷七十《读大纪》。这显然是站在时代的高度审视万有真理意义而从中提炼出来的时代精神,即“理一分殊”的时代精神,这种时代精神是在众人“心同此理”的哲学思维基础上形成的。

南宋时,虽然天理论占据了政治主导地位,但继续大讲特讲天命的仍不乏其人,陈亮就是持续地系统地宣传天命论的思想家、学者。他在上皇帝书中直言:“臣窃惟中国,天地之正气也,天命之所钟也,人心之所会也,衣冠礼乐之所萃也。百代帝王之所以相承也,岂天地之外夷狄邪气所可奸哉!”《陈亮集·上孝宗皇帝第一书》。陈亮认为,历代帝王之所以在中国传承,是因为帝王由天命所赋所授。陈亮有一系列天命观点。诸如在上引上皇帝书中他还说:“天人之际,岂不甚可畏哉!”他劝导皇帝要努力修炼品德,因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他相信“天道六十年一变”,因此皇上应顺应天意,努力变革“以对天命”。他还仿效董仲舒对汉武帝所说“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的说法,对皇上进言:“天人之际,岂不甚可畏哉!”这表明,陈亮同董仲舒一样是天人感应论者。

陈亮的天人感应论,与董仲舒的相比,大同中略有小异。董仲舒是“视前世已行之事”来认识天人感应的,即基于事实的经验,包括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陈亮则是从总结反面历史经验即历史教训中得出天人感应结论的。他在《上孝宗皇帝第一书》中说:“辛卯、壬辰之间,始退而穷天地造化之初,考古今沿革之变,以推极皇、帝、王、伯之道,而得汉、魏、晋、唐长短之由,天人之际,昭昭然可察而知也。”可见,他基本上继承了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而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了天人感应论。陈亮如此执著于天命论,其意不在神秘化天人关系本身,而在以天意说明人世掌权者行赏罚的天然合法合理性,警示皇权官权行使要丝毫不偏离天道之“天下为公”。他说:“夫赏,天命;罚,天讨也。天子奉天(承运)而行之者也。赏罚而一毫不得其当,是慢天也。慢而至于颠倒错乱,则天道灭矣。灭天道,则为自绝于天。赏不违乎天命,罚不违乎天讨,犹曰:此周天子之所以奉乎天者也。”《陈亮集·经书发题·春秋》。当时,天命论的主导地位已经让位给天理论,但天命论并没有销声匿迹,且由功利学派代表人物陈亮大声疾呼,不厌其烦地宣讲。其原因在于:在南宋偏安政治困局下,官员和士大夫沉迷于坐而论道,失落了历史使命感。陈亮振臂高呼究天人之际的终极价值,意在振作官民一体努力的精神,励精图治。自此以后,天理与天命并行作为政治精神支柱延续于后世。天理论同时也呼喊良心发现,天理做功于外,良心内功于己心。道天理、凭良心办事成为中国人的一个优良传统。天理良心,作为行为引擎,实际上是要求执政者在致善业、扬善行的基础上,做到动机与效果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它在身心关系修炼上,主张心灵统驭身体的律动,内在心理自我监督趋向真善美、拒向假恶丑。

同类推荐
  •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在很多人的眼里,哲学是一个让人莫测高深的词汇,一提起它,就令人联想到某种至高无上的智慧,还有一张与这种智慧相连的刻满岁月年轮的脸。哲学真的是这样让人望而生畏的吗?这本小书将会回答我们最关心的几个问题:什么是哲学?哲学家们想的都是些什么问题、哲学家都是些什么样的人,读过这本书后你会发现,哲学原来有着这样一张生动有趣的面孔,而你自己也曾经像哲学家一样思考过!
  • 道德经(白话全译)

    道德经(白话全译)

    史文哲翻译的《道德经白话全译》借鉴了诸多名家的研究心得,其中既有高人隐士河上公、青年才俊王弼、经世之材朱元璋,又有国学大师冯友兰、知名学者傅佩荣、大作家王蒙等。  《道德经白话全译》体例,先列原典,后附译文、注释,并精选古人所做注解,随后再通篇加以详细解析。最后,再从原文中提炼出老子思想的精髓,经过深入浅出的推敲演绎,把它们一拳一脚、一招一式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希望借此引领您走进《道德经》这一块古老文化的宝地。
  • 《大学》《中庸》意释致用

    《大学》《中庸》意释致用

    《大学》、《中庸》问世后就不断被人们以打造的精神加以解读。《〈大学〉〈中庸〉意释致用》旨在继承前人的打造精神,以现时代的生活为起点,突出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力求对人们的修身处世有一定的启发。
  • 《道德经》意释致用

    《道德经》意释致用

    老子《道德经》问世后注本数千,解读的角度、方法各异,笔者无暇用“小学”、“版本学”对之作出一一甄别。为了使从事实际工作的管理人员尽快把《道德经》的知识转化为操作智慧,笔者以《道德经》方面的权威专家朱谦之先生撰写、中华书局1984年出版的《老子校释》作为底本,用王弼“得意而忘言”的方法对《道德经》进行逐章“意释”,同时根据个人阅历和体悟逐章加写“致用”。
  • 曾国藩冰鉴(第七卷)

    曾国藩冰鉴(第七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热门推荐
  • 最神奇的博弈论定律

    最神奇的博弈论定律

    博弈论又称对策论,是赌博、对弈或类似情境下为求利益最大化所采取的策略、手段、方法、措施。博弈论源于生活,其理论只不过是人们日常行动的抽象和总结。本书用直观、形象、有趣的语言讲述了生活中的博弈场景,从而让读者既能轻松读懂博弈,又能掌握博弈论智慧的精妙之处。
  • 二三十岁要懂的经济学诡计

    二三十岁要懂的经济学诡计

    二三十岁前,你不懂经济学诡计,或许是觉得没有必要;二三十岁时,你不懂经济学诡计,小心你比别人在成功路上慢几步;二三十岁后,如果你还不能掌握经济学诡计,你便没有理由哀叹自己为什么不成功了……从现在开始,和我们一起解读经济学的智慧诡计,牢牢握住“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智慧资本吧!
  • 中宫

    中宫

    四个人扮演了六个不同的角色,她心里是有感觉的。“宫里的人和事一直都是深不可测的,我什么都不知道,只知道谁是主子,谁是奴婢。”没有人敢热她,每个人都有着二份感情。,我可以忍受任何的痛苦,原来我心里是有你的,所以她总是可以说出一些足以去死十次的话。自从自己懂事开始,自己就是孤零零的一个人。我可以什么都没有,臣妾会一直陪在你身边。——幕歌他是个落难的皇子,每个人都带着面具而活,我为什么不能拿走你的,就是不要在做人。皇子是最有威望的皇子,将来最有可能成为一国之君。他是皇子,她就是不听。也许是他自己心里也不确定,讨好他的人挤破了门槛。她原本是富家千金,但是那段记忆就像是一场梦。我这一生亏欠了很多人,可是为什么就是做不到。没有朋友,没有亲人,所以才会让听的人毫无感觉吧。“皇上,为了生存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情。那段过去是自己最大的伤痛,在外人眼里他是个冷酷的人。我的生活什么都不缺,唯独缺少他的爱。是因为当初犯下的错才会有今天这样的结果吗?为什么我感觉到你不再爱我,你到底是怎么想的?为什么我对你那么好,即使是利用与背叛,我都不会让你受到一丝一毫的伤害。就算你不喜欢臣妾,可是就是忍受不了他不喜欢我。我很想知道他对我到底是什么感觉,因为我不相信他对我没有感觉。——幕歌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一生会是这样的度过,如果可以选择我愿意做树做草,臣妾也会一直守在你身边的。——若儿为什么你现在不开心了,但是我不会亏待你。”她知道他不会听进去自己说的话,亏欠了很多东西,是我永世都还不完的情。我以为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别人,所有人都说我做的事情害了他们。我想每一个人都过得很好,但是我每天都看着他们痛苦的活着。——若儿我多希望生活可以这样一直继续,甚至会讨厌自己,为什么你离我越来越远了,这一切到底算是什么。只要你做好一个妻子应该做的,可是我下不去手。可是为什么你就是不知足,可是自己就是想他知道,你就是不理我,我觉得你不在乎我,为什么能感到你的关心?——四皇子原来你真的不爱我,如果你是爱我的你不会这么做。为什么你不再爱我了,她相信总有一天自己会得到的。原本是二对恋人,可惜那时我没有珍惜,错过了你是我这一辈子最大的错。——四皇子
  • 崛起美洲1620

    崛起美洲1620

    十三香掠夺土鳖‘白皮’经济! 渔船+发动机可以掌控加勒比海航道! ‘洗衣粉油条’风靡贵族圈,‘黑心棉’倾销欧陆! ‘保护伞’公司成立,什么狗屁的东西印度公司全都歇菜! 让山寨产品,在1620年焕发光彩,见证一个帝国的崛起吧!扣扣群:65364139一起来愉快的玩耍吧!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有梦才有远方

    有梦才有远方

    有梦才有远方,没有梦想的人是世界上最可怜的人之一。《有梦才有远方》中所辑文章,有向命运挑战的呐喊,有为自由而战的宣言,有对苦难与光明的阐释。它们共同奏响了一曲奋斗的主题歌。闽语有:天公疼憨仔。西谚有:自助者天助之。执着于梦想的人,成功绝不会轻易将他遗弃。尼采说:“谁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但愿书中的文章,能够重燃您希望的灯火,能够照亮您前行的征程,伴您梦想成真!
  • 横赌

    横赌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关东赌场上流行两种赌法。一种是顺赌,赌财、赌房、赌地,一掷千金,这是豪赌、大赌。然而,也有另一种赌法,没财、没钱、也没地,身无分文,就是硬赌,赌妻儿老小、赌自己的命。在赌场上把自己的命置之不顾,甚至自己妻儿的生命,用人当赌资,这种赌法被称为横赌。横赌自然是几十年前的往事了,故事就从这里开始。和石钟山以往的《天下兄弟》、《天下姐妹》相得益彰,《横赌》更多是凸显父子这一伦理关系,是对“天下系列”纵深的挖掘和延续。
  • 血色迷雾

    血色迷雾

    这是尘封已久的扑朔迷离的案子,一环扣一环的连环杀人案。还有那染血的双鱼玉佩,到底这一切背后的真相是什么?火线追凶的旅途从一具诡异的女尸说起……
  • 独宠旧爱·陆少的秘密恋人

    独宠旧爱·陆少的秘密恋人

    新文:唐门新娘,女财阀的危险婚姻http://m.pgsk.com/a/951147商业奇才陆子初有个众所周知的怪癖。陆氏集团旗下有个赫赫有名的模特公司,一年四季,每隔三个月,一定会有当季新潮婚纱面世。那些穿着婚纱,行走T台的模特们有着共同的标志:眉眼笑意清浅,气质宜室宜家。只有这个时候,眉眼寡淡的陆先生才会偶露笑意。有人猜测:“陆先生心里一定藏着一个女人,并且经年不忘。”***谁都没有想到,后来的某天,他会把一个女疯子带到身边悉心照顾。有同学说:“六年前,他们是大学恋人,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他还能待她如初。男人痴情如此,当真不易。”他唤她:“阿笙。”细心呵护,百般照拂。后来有人明白:想要讨好陆子初,务必要先讨好阿笙。***后来,有人曝光了阿笙的婚姻状况:已婚,夫,美籍华人。一片哗然。众人抨击陆子初和阿笙。她怯怯的抓着他衣袖,他把她护在怀里:“别怕。”有人说,陆子初疯了,为了一个疯女人,竟然自甘堕落,不惜身败名裂。***哥哥顾城对阿笙说:“他不可能再爱你,你若清醒也绝对不会再爱他。”一场车祸,逐渐揭开那些被时光掩埋的秘密。彼时她已清醒,沉静如故:“子初,有时候疯癫度日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他哭,她笑。原来在爱情的世界里,她和他都是不折不扣的疯子。【现实篇】有女扇了阿笙一巴掌,被陆先生知道了。陆先生对阿笙循循善诱:“还回去,两清。”阿笙心善垂头不动,陆先生从身后拥着她,柔声道:“手伸平。”阿笙手伸平,陆先生握着阿笙的手,对着呆立在地的女人就是一巴掌。“啪”的一声,吓坏了阿笙,陆先生笑容浅淡:“解气吗?”阿笙害怕他再让她打人,连忙点头。陆先生笑了。【回忆篇】书房里,阿笙吟诵泰戈尔的诗集:“我们一度梦见彼此是陌生人,醒来时却发现彼此是相亲相爱的。”她侧眸问他是否认同这句话。“不认同。”陆先生从电脑前移开视线,“我梦见你的时候,你不是陌生人。”“……”阿笙沉默。还真是,没办法交流啊!***(安心收藏。新浪微博:我叫云檀)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