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4500000012

第12章 大一统:中国古代政治格局哲理与实践(3)

孔孟都主张贤人政治,举道德高尚又有才能的人从政。孔子期望德才兼备的人才,有智慧、有仁德、有勇气,“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智仁勇三种道德品质并重。孟子希望完美的人性具备仁、义、礼、智四种善端,也是四德并重。见《孟子·公孙丑上》。孔孟都同意用人以德才兼备为标准,但更看重道德品质对行为的决定作用,如果一个人才智很高、道德低下,不堪信用。孔子说:“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论语·泰伯》。已经很富裕的季氏,冉求还要帮助他聚敛财富,孔子对这样的学生极表义愤,动员弟子们:冉求“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先进》。这表明孔子虽然认为冉求才智高超,但在道德品质上有问题,其帮助季氏搜刮民脂民膏的恶行是遭到众人声讨的。孟子也认为如果作为重臣不能引导国君走正路,以歪门邪道为国君私利效力,那就是“为虎作伥”、“助纣为虐”之徒,非“良臣”,是“民贼”。《孟子·告子下》。孔孟这样的人才观为后世的用人政治哲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汉代武帝时按董仲舒建议“独尊儒术”,恢复了德才兼备的任人唯贤人才观。董仲舒主张用人“必仁且智”,“仁而不智,则爱而不别也;智而不仁,则知而不为也”《春秋繁露·必仁且智》。如果既不仁又不智,那就可能助长他的恶性发作,危害自己,也危害社会。翼奉也认为:“人诚向正,虽愚为用;若乃怀邪,知益为害。”《汉书·翼奉传》。就是说诚实正派的人,稍微愚钝点还可以用;心术不正的人,即使智力水平很高,干起坏事来罪恶深重。当时民谚有云“巧伪不如拙诚”,是普遍共识。翟方进说:“不仁之人,亡所施用;不仁而多材,国之患也。”《汉书·翟方进传》。不仁者不能用,不仁而鬼点子多,是国家的大患。董、翼、翟三人的见解于今日亦为至理,应深思慎行。

北宋司马光继承、发展了儒家的任人唯贤、德才兼备人才观。他将德与才的关系,喻为掌舵和划桨的关系,亦如射箭与射力的关系。即德是政治方向,才是技能。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对国家人事管理、公务人员的选拔任用问题多有卓见。他按照德才的比重,把人才分为四类:一类为德才兼备者,是圣人;二类为无德无才者,是愚人;三类为德胜才者,是君子;四类为才胜德者,是小人。他认为,这四类人中,最理想的是德才兼备的圣人,不过圣人较少,连孔子都认为自己不够格。较为理想又较现实的是用君子。如果有时有的地方找不到圣人和君子,在小人和愚人中选小人还是选愚人?司马光主张宁要愚人,不要小人。因为,小人无德,用其才可能尽干坏事;愚人可能干蠢事,想干坏事却打不出鬼主意,愚人可教、易受指点,不做坏事和蠢事。小人巧言令色鲜仁,才能越高,干坏事危害越大。

孔子对弟子们讲述这样一个故事:“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论语·微子》。无求备于一人就是用人时不能要求一个人全是优点,没有缺点。按常理,“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对人观察过细,优缺点了解得太具体,大家都怕他、远离他,他的朋友、弟子就少,甚至没有。政治家要成就大事业,没有人不行,人少也不行,因此,无求备于一人,是政治主宰、领导者应掌握的一个原则,它的基本精神和不求全责备是一致的。反观历史,如果主政最高领导人用人求全责备,那么,管仲、吴起、陈平、魏徵这些人就不能被录用,因为他们的优点缺点都很明显,不被录用,这些人的本事就不能施展,王者也就没有辅佐他监督他的左膀右臂,所谓文景之治、贞观之治也不会出现。重德轻才、重才轻德是不对的,求全责备,求备于一人,更是不现实的。日常生活中,不犯错、看不出明显缺点的人,要么他不干事,要么他没本事干事,这种平淡不彰者,很难说德才兼而有之。只要德行基本合格,才能不高可以在工作中练达提高。德才基本兼顾,任用之后可以考核监督他努力提升道德水平和业务水平。如果一开始就求全责备,人才无可选矣。

三、文武百官:封建国家机器的主要成分

列宁指出:“国家机构首先指的是常备军、警察和官吏。”《列宁选集》,3版,第3卷,29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这一论断适用于各种历史类型的政治国家。国家机构又被形象地喻称为国家机器。文武百官是国家机器的主要成分,是国家组织机构的官员主体。在我国古代,历朝历代各级文武官员作为国家机器的各个部件被配置在一部国家机器上,相互协调配合统一运作,以保证这部国家机器的正常运作运转。为了这一共同目标,历朝历代思想家都提出了许多类似当代公务员理论的思想理论,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理论和政治设计,使中国这个伟大民族国家长期保持统一安定的政治局面,并在国家官员管理上对世界作出了贡献,直至今日令世界赞叹。文武百官在封建国家中如何分工合作又发挥各自职能作用,这是被称作“吏道”或“为臣之道”的理论问题和制度原则问题。这个问题既需要历史反思,也需要探讨现实如何借鉴。这里扼要论述官员的分类、官员对君主的态度、官员的职业素质、相的特殊地位几个问题。可以总称为中国古代国家职官研究的哲理思考。

1.官员的分类

对于官员类别的划分,中国老百姓有一个以品德为标准的两分法:忠臣和奸臣。这种划分,在京剧等戏曲中有特定的脸谱,至今人们从脸谱就可以辨出忠奸。不过,从学术上对官员作分类,就是另一种视角了。官员分类,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分法。周代,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高官既有爵级又有职级,爵级分公侯伯子男五等,形成等级制的礼制;职级按文武两个系统分工负责的工作,有不同职务职级的朝廷命官。汉代官制,中央政府有三公(太尉、司空、司徒)、九卿(太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等。魏晋时官分九品,每品分上下、正从。隋唐及其后,有六部(吏、户、礼、兵、工、刑)尚书或侍郎,上有丞相,下有各种属官。地方官员,由于行政区划各朝有变动,郡县长官基本不变,中央派驻地方官员,名义不一。清末同光新政时中央部门多变为现代称谓,职能也有变化。至于临时性机构改革而设职官,情形比较复杂,因非常制,于此不论。

值得格外重视的是荀子作为兼容道、法两家学术的儒家学者和中国古代社会哲学、政治哲学思想家,对官员从品性上区分,除也认同忠奸两类对立性分类,他在《臣道》一篇中专题分析了态臣、篡臣、功臣和圣臣:“内不足使一民,外不足使距难;百姓不亲,诸侯不信;然而巧敏佞说,善取宠乎上,是态臣者也。上不忠于君,下善取誉乎民;不恤公道通义,朋党比周,以环主图私为务,是篡臣者也。内足使以一民,外足使以距难,民亲之,士信之,上忠乎君,下爱百姓而不倦,是功臣者也。上则能尊君,下则能爱民;政令教化,刑下如影;应卒遇度,齐给如响;推类接誉,以待无方,曲成制象,是圣臣者也。”应该说,荀子的分析是具体而深刻的,对四类臣的特点的分析可谓鞭辟入里。

荀子认为苏秦(齐)、州侯(楚)、张仪(秦)是典型的态臣。所谓态臣,没有能力做成任何一件事,内部不能号召、组织人民,在民众中没有威信,对外不能解决各种矛盾,也不能处理争端。内外都没有朋友。只是能说会道,吹牛皮拍马屁,骗取国君一人信任和欢喜。态臣应该属于奸臣一类。

荀子指出,张去疾(韩)、奉阳(赵)、孟尝(齐)是篡臣的代表。篡臣的突出特点是对国君不忠,却千方百计讨人民的喜欢。其目的并非为人民谋利益,而是利用人民力量为自己篡权服务。篡权就是以阴谋诡计给国君造成麻烦,使之陷入困境,乱中夺权。假公济私,以权谋私是篡臣的最本质特征。

荀子视管仲(齐)、咎犯(晋)、孙叔敖(楚)为功臣。他认为,功臣对内能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做成一些事情。对外坚持原则,不辱使命,解决难题。上忠君、下爱民,团结同事,做成一些有益于民众的事。功臣在官员群体中占绝大比重,他们在大政上能公而忘私,其他一般事务亦公亦私,私为小私不害大公。

荀子认为圣臣是极少的,如伊尹(商)、姜太公(周)可以称得上圣臣。圣臣尊君爱民,能制定可行的规章制度,遇有突发事件应对自如。圣臣的最大特点是不断推动社会改革并有理论创新,对所处时代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有所贡献。荀子时只举出伊尹、姜太公二人。与他们相比,商鞅、李斯(秦)、陆贾、董仲舒(汉)、魏徵(唐)、王安石(宋)、耶律楚材(元)、张居正(明)也应该称为圣臣。

功臣和圣臣都不是天生的,他们除了善于在干中学,从政治实践中总结经验,升华为理论,还勤于读书,独立思考,勇于创新。过去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话“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被痛批斥责,其实,此话是对精神文明高品位的追求,它提倡政府官员要读书,要知识化,要提高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水平,是鼓励人们上进向前的,其精神应予肯定。鼓吹“读书无用”,谬说“读书越多越愚蠢”才是愚妄之见。

2.按对君主的不同态度进行官员品格和行为分类

荀子在《臣道》篇中,还按对君主的不同态度,从品格和行为上将官员分成好几类。他在一段发人深省的论述中这样说:“从命而利君谓之顺,从命而不利君谓之谄,逆命而利君谓之忠,逆命而不利君谓之篡;不恤君之荣辱,不恤国之臧否,偷合苟容以持禄养交而已耳,谓之国贼。君有过谋过事,将危国事,殒社稷之惧也,大臣,父兄有能进言于君,用则少,不用则去,谓之谏;有能进言于君,用则少,不用则死,谓之诤;有能比知同力,率群臣百吏而相与强君矫君,君虽不安,不能不听,遂以解国之大患,除国之大害,成于尊君安国,谓之辅;有能抗君之命,窃君之重,反君之事,以安国之危,除君之辱,功伐足以成国之大利,谓之拂。”荀子这里概括了几种对君主采取的不同态度:顺、谄、忠、篡、国贼、谏、诤、辅、拂,共九种品格和行为表现,分别指出其行为特点,启发人们的政治思考,有利于增长政治智慧。比照历史,想想当代政务官员做一个什么样子的公务员。

其一,说“顺”。当君主决策正确时,顺着他是顺着决策的正确性;当君主决策不正确时,也顺着他,这种顺是昏误,就是“谄”了。顺上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免有献媚之嫌,问题在于不要顺延至谄媚地步。

同类推荐
  • 论语(大全集)

    论语(大全集)

    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令人半部《论语》修自身,尽管《论语》只是一些简单的对话,但包含了大量为人处世的大原则、大道理。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形象地把孔子创始的儒家思想比做“粮食店”。可以说,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思想,很多都是我们这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精神食粮”,具有不可灭、不可毁的价值。《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首创语录之体,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书中用简洁而又含义隽永的语言,讲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论语大全集》一书分为原典,注释,名家注解,解读五部分,为加深现代人对《论语》的理解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 周易与人生

    周易与人生

    《周易》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哲学典籍,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组成,其中的《易经》约成书于殷周之际,《易传》约成书于战国时期。汉代立经学博士,《周易》被奉为经书。此后的两千余年间,它一直稳居封建时代主流学术的核心地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影响。
  • 沉思录(大全集)

    沉思录(大全集)

    《沉思录大全集:三位古罗马先贤的人生哲思(超值金版)》融汇了古罗马三位思想巨人的全部智慧精华,共分为三篇,比之同类书,内容更加详实,思想更加深邃,理解更为透彻。关键的是,能让读者在一《沉思录大全集:三位古罗马先贤的人生哲思(超值金版)》中,感受智慧的碰撞、思想的迸发,给生活于嘈杂现世的人们带来心灵的启迪。
  • 《大学》《中庸》意释致用

    《大学》《中庸》意释致用

    《大学》、《中庸》问世后就不断被人们以打造的精神加以解读。《〈大学〉〈中庸〉意释致用》旨在继承前人的打造精神,以现时代的生活为起点,突出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力求对人们的修身处世有一定的启发。
  • 菜根谭(白话全译)

    菜根谭(白话全译)

    《时光文库:菜根谭(白话全译)》分为修身篇、劝学篇、处世篇、经世篇、治家篇、出世篇、养生篇七部分,近400余则。每一则格言都添加标题,配有注释、译文、解读,方便阅读。在解读部分,我们用中华古典人物故事来解读原文,力求广大读者对每一条名言加深理解,加强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
热门推荐
  •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巴斯克维尔的猎犬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巴斯克维尔的猎犬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之巴斯克维尔的猎犬》是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系列中最为光彩四射、引人入胜的巅峰之作。小说围绕英格兰乡下一个偏僻荒凉的庄园中流传的一个古老家族与一只充满灵异的猎犬之间的宿命传说铺叙情节,刻画了人对财富的贪欲和费尽心机图谋占有的阴险毒辣手段,并有亲情善恶爱恨的交织表现。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世界上下五千年全知道

    世界上下五千年全知道

    以古国文明、社会变迁、战争风云、科学进步,民族革兴、工业发展等事件为多姿多彩的枝叶,使读者们在紧张的学习和工作之余,本书以世界历史为主干,既读了历史,又长了知识,更开了眼界。如果说一个民族的历史像一条千丝万缕拧成的线,世界史则更像一幅由不同画面构成的巨幅长卷,它们自成一体,又相互关联。在这幅画卷上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文明的创造史事实就是时间与空间的革命,当人类登上月球不再是梦想,当踏上宇宙已成为现实,当先进的交通工具将人们之间的距离缩得越来越短,当人类生存的环境及未来命运联系得越来越紧密时,地球变成了一个“村庄”,作为村民的我们每一个人,了解世界历史和世界历史大事就是在了解我们的身世
  • 星戒之古峰

    星戒之古峰

    战农、战者、战士、战将、战帅、战王、战尊、战神、战皇……一切都只是刚刚开始。战技、功法?我有最好的。装备?有谁可以比我炼制的更好吗?丹药?什么丹药能比我的神液效果更好呢?
  • 成功人士99个领导细节

    成功人士99个领导细节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当代社会,粗放的经营和低效能的增长模式已经越来越别人们所放弃。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已经成为社会各界人士的共识。《细节决定成败》作为影响深远的畅销图书,把“细节”理念深植入社会各阶层的头脑当中。可是《细节决定成败》宣扬的是一种理念,却没有具体的方法和实践方面的指导,市场上试图填补这一空白的图书甚多,但尚未形成规模化的实用性图书,应该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送终者

    送终者

    关于寒江路三号,那是一个没有人愿意提起来,它和死亡,鬼魂,诡异相联着的。也没有人喜欢来到这里,尤其是晚上的时候,这里除了昏暗的灯光以外,没有一个行人。这里被称为死亡之路,它左面是一条小河,两面环山,如果这样说,这里不和死亡联系在一起,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地方,可是这里偏偏就是和死亡联结在一起,而且已经有百年之久了,这里阴气森森,每年这里下雾的时候也是最多,而且久久不肯散去。
  • 绝地苍狼:大地之门

    绝地苍狼:大地之门

    却不料在大峡谷内,不用再看探险小说!玉柒一行自星宿海野狼谷内好不容易逃出生天,遇到了无数的神秘动植物,其中不泛上古洪荒时期的猛兽怪物,“大地之门”仍未结束!《茅山后裔》作者大力金刚掌 、《十宗罪》作者蜘蛛 倾心推荐:绝地归来,几人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验。威逼利诱之下,无奈跟着李光头一伙来到号称大地之门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寻找第三瓣玉莲花。而李光荣等人的秘密也逐步浮出水面,盐帮后人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却又被李光头等所擒,为夺得藏宝,各种阴谋诡计层出不群,“黄河之源”只是开始,他们能否拿到第三瓣玉莲花?
  • 傲娇萌君你别跑

    傲娇萌君你别跑

    “为什么我得厚着脸皮帮你拉皮条呢?”她退居二线甘当绿叶,却遇上花痴室友卖友求郎。他轻抚她的手腕暧昧一吻,“要不我拜倒在你的石榴裙下?”“御姐”小秘书与“萌物”大BOSS,傲娇女王与萌系腹黑男之间相爱相杀,谁将一场惊心动魄的“反扑倒”进行到底……
  • 着男装倾天下:妖娆驸马

    着男装倾天下:妖娆驸马

    传说,姚驸马阴险狡诈,皇后贵妃都要忌惮其三分;某人不屑,招惹小爷自然要十倍奉还。传闻,姚驸马偏好男风,凡被他看上的,都难逃其魔掌;某人无奈,拜托,是他们赖上我的好不好?风闻,姚驸马雌雄同体,实为妖人转世。某人咆哮,尼玛,这么明显的胸中丘壑竟然看不见?传言,姚驸马上天入地,无所不在,朝堂战场,无所不胜,复国定疆,无所不能。某人得意,娃纸,你终于真相了……且看现代苦逼女穿越异世,着男子衣,收女儿态,把握机会,步步为营,从一介贱民蜕变成封疆固土、指点江山的一代巾帼。(情节虚构,切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