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4200000007

第7章 《周礼》的治民思想(1)

民众是国家政权的统治对象,又是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故民为国之本,治天下者必先治其民。然而小民弱而不可胜、愚而不可欺,且民心无常,难合易离,治民之势,有如朽索之驭六马,难乎其难。所谓,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云云,反映了两周政治家对这一问题的深刻认识。关于治民的大政方针,在荀子以前主要有德治与法治两种意见。

儒家强调德在治国中的主导作用,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他主张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把礼作为德的辅助形式。杜国庠先生曾指出,孔子“以‘仁’为‘礼’的最高精神,而以‘礼’去完成‘仁’的目的”。是很正确的。

法家则认为:“仁者能仁于人,而不能使人仁;义者能爱于人,而不能使人爱;是以知仁义之不足以治天下也。”他们反对用仁义教民,,以义教则民纵,民纵则乱”,“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于乱”,他们甚至把儒家倡导的礼乐、孝悌等等称为,六虱,他们主张弃礼任法,“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用严刑峻法治民。这种刻薄寡恩的方针,殊失相结相亲之义,不能化民,正如司马迁所说:,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也。”

荀子总结了儒法两家的得失,提出了礼法结合、礼本刑用的方针,把礼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使之与法相辅相成。他说,“治之经,礼与刑”,“隆礼至法则国有常”,礼义者,治之始也”,“法者,治之端也”。他认为两者缺一不可,否则国将不国:“今当试去君上之势,无礼义之化,去法正之治,无刑罚之禁···天下之悖乱相亡,不待顷矣。”荀子的这套理论,为其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所遵奉。

《周礼》六典,以教典扰万民,以礼典谐万民,以刑典纠万民,三者相辅相成,组成了重教化、隆礼义、慎刑罚的治民思想体系。

这一体系正是以荀子“礼本刑用”的精神为底本,增益补苴,精心设计而成的。

(第一节 重教化

《周礼》治民思想之纲有二。

一是大宰之“八统”:

以八统诏王驭万民;一曰亲亲,二曰敬故,三曰进贤,四曰使能,五曰保庸,六曰尊贵,七曰达吏,八曰礼宾。

郑注云:,统,所以合牵以等物也。”贾疏:“谓牵下民,使与上合,皆有以等其事,上行之,下效之也。”可见,“八统”是王亲自躬行、使民仿效的八条准则。所以方苞说八统皆“一一实体于王躬”,王安石也说“统言举此而彼从焉”。

八统的含义,诸家多有阐发,而以叶时所说最为精:“亲亲以教民相爱;敬故以教民不偷;进贤则德、行者升;使能则道艺者用;庸者保之,使其乐事劝功;贵者尊之,使其用下敬上;达吏则拯穷拔滞;礼宾则亲仁善邻。”从八统的内容看,亲亲、敬故、进贤、使能等等,都是儒家的传统思想,这是《周礼》治民思想的基本要点和基本特色。大司徒之,十二教”,则是对八统的展开和补充,后面还要谈到。

二是大宰之“九两”:

以九两系邦国之民;一曰牧,以地得民;二曰长,以贵得民;三曰师,以贤得民;四曰儒,以道得民;五曰宗,以族得民;六曰主,以利得民;七曰吏,以治得民;八曰友,以任得民;九曰薮,以富得民。

郑注云:“两犹耦也,所以协耦万民。系,联缀也。”贾疏:,使诸侯与民相合耦而联缀,不使离散,有九事。”贾说甚详,但以九两为诸侯统第三章民之要,则失之偏颇。吴廷华云:“此经九两,亦应通天下言之。”从上下文义看,九两所系,当包括畿内、畿外之天下万民而言。

我们在第一章曾提到,大宰“九两”,袭自《大戴礼记·文王官人》之“七属”,两者都是系属民之法。“牧”指畿外九州牧伯、五等诸侯之君、三等采地公卿大夫等有国邑者,故以其所领之地系民。“长”即官长,指公卿大夫士等有爵位无国邑者,皆以位尊而领贱,故以贵系民。,师”是有德、行、道艺而教人者,故以贤系民。“儒”是“诵说《诗》、《尚》,通该术艺者”,故以道系民。

“宗”包括大宗、小宗,是纪理族人者。“主”是闲民执役之家长,故以利系民。“吏”指乡遂公邑之治民之官,故以治系民。“友”是同井相合耦锄作者,故以任系民。“薮”为主薮之虞,使民占取材物,故以富系民。“九两之中,牧、长等系民之身,师、儒等系民之心,大司徒所属诸官,几乎都是为此而设。大司徒,以荒政十有二聚万民”,以本俗六安万民等,则是对,九两”的展开和补充。这些内容反映了战国以来井田制被破坏,战争频繁,农民离乡背井、成为流民的现象已成为社会问题,故《周礼》想方设法聚万民、安万民、系万民以稳定社会秩序。

根据大宰“八统”、“九两”的安民、教民的总精神,大司徒所掌教法有比居、任职、施教、制刑、秩序、简稽、井牧等内容,而施教则是其核心部分。下面试加分析。

一、教化的形式——读法和习礼

《大司徒》十二教是《周礼》教民的大纲,其内容为:

一曰以祀礼教敬,则民不苟;二曰以阳礼教让,则民不争;三曰以阴礼教亲,则民不怨;四曰以乐礼教和,则民不乖;五曰以仪辨等,则民不越;六曰以俗教安,则民不愉;七曰以刑教中,则民不暴;八曰以誓教恤,则民不怠;九曰以度教节,则民知足;十曰以世事教能,则民不失职;十有一曰以贤制爵,则民慎德;十有二曰以庸制禄,则民兴功。

这里的不苟、不争、不怨、不乖、不越、不愉、不暴、不怠、知足、不失职、慎德、兴功,都是要使民安分守己,修德向善,勤于本职,而要做到这一点,除施行“十二荒政”之外,主要靠教化,即用祀礼、阴礼、乐、仪、俗、刑等十二类礼仪制度教育之,使民知敬、让、亲、和等等。

《周礼》一书中,国家的种种政令制度,政府各部门和各级行政机构对民众的各项规定和要求等等,都是通过“法”来体现的。因此,每年正月之吉,大宰、大司徒、大司马、大司寇分别悬治象、教象、政象、刑象之法于象魏,使万民观之。

“法”的概念出现很晚。西周时有刑而无法。故《尚书》称《吕刑》,而不称《吕法》。金文中虽有法字,但均作,废”字用,绝无例外。子产铸刑书,亦称辟而不称法。所以,钱穆先生说,古人治国,只知有礼刑,不知有礼和刑以外的‘法’”,“而所谓‘悬法使万民观’的制度,则其事尚在后,大抵是魏国的李悝以后了”,“悬法象魏,使万民观,似乎是吴起、商鞅城门置令的办法,而加以学者的理想化,决不是周公所制,也不象春秋前所有”。钱说大致不错,但此制《管子》等书中已有雏形,两者当有渊源关系。《管子·立政》篇云:

正月之朔,百吏在朝,君乃出令,布宪于国,五乡之师,五属大夫,皆受宪于太史。

《墨子)非命上》亦有类似记载:

先王之书,所以出国家,布施百姓者,宪也。

《管子》、《墨子》都是战国时代作品,其中有些篇章年代更晚,而所记布宪事却远不及《周礼》细密,可见《周礼》的成书年代必在其后。

六乡官员属民读法的,有州长、党正、族师、闾胥四职,读法次数疏密不一,读法的时间,一般在岁首、月吉或祭祀、丧纪等众庶聚集之时。

《州长》职云,“正月之吉,各属其州之民而读法”,“若以岁时祭祀州社,则属其民而读法”,“正岁,则读教法如初”。“正月之吉”,贾疏说是指“建子之月一日”。“岁时祭祀州社”,贾疏,“此云岁时,谓是岁之二时春秋耳。春祭社以祈膏雨,望五谷丰熟;秋祭社者,以百谷丰稔,所以报功”。“正岁”,指夏正建寅之月。因此,州长每年在正月之吉,仲春、仲秋祭州社以及正岁四次聚集众庶读法。

《党正》职云,“及四时之孟月吉日,则属民而读邦法···春秋祭,亦如之”,“正岁,属民读法”。郑注:“谓雩水旱之神”,是在党一级设坛位的固定祭祀。如此,则党正有四时孟月吉日及春秋祭等六次读法,此外正岁还有一次读法,正岁在寅月,属孟春,前已有四孟吉日读法,故于此月又择日重复读之。所以党正于一岁之中七次属民读法。

《族师》职云,“月吉,则属民而读邦法···春秋祭酺,亦如之”。郑注云,“月吉,每月朔日也”,则一年十二月,每月朔日皆读法。酺是族一级设坛位的固定祭祀,亦在仲春、仲秋之时,郑注云:“酺者,为人物灾害之神也。”可见族师一年之中十四次属民读法。

《闾胥》职云:“凡春秋之祭祀、役政、丧纪之数,聚众庶;既比,则读法。”闾胥读法次数最多,凡因事聚集众庶都要读法。“既比”,既训已,案比事竟,众庶未散,则留之读法。聚众庶无定时,故读法亦无数。可见,六乡官员属民读法,不仅有定制,而且到了见缝插针的地步。

六乡读法的情况,头绪纷繁,不易明晓,现列如下表,以清眉目。

表中可以统计的,就有二十五次之多。《周礼》六乡官员中,官尊者属民读法次数稀,官卑者属民读法次数密,闾胥属民读法的次数肯定多于族师。因此,全年读法至少在四十次以上,平均一月不少于三次,这在先秦史上是不存在的,也是《管子》、《荀子》所未曾梦及的,完全是理想中的构拟。

“法”中规定的各种礼仪,还必须用演习的方式来巩固和加深理解。所以,各级亲民之官除了要按时属民读法以外,还必须,以礼会民”。《党正》职云,各掌其党之政令教治”,孙诒让《周礼正义》:“教谓教于党学及后祭祀、丧纪、昏冠、饮酒之礼事是也。”这一类,教”,《周礼》中有很多,如:

《州长》云:“春秋,以礼会民而射于州序。”

《党正》云:“国索鬼神而祭祀,则以礼属民而饮酒于序,以正齿位,壹命齿于乡里,再命齿于父族,三命而不齿。”

“国索鬼神”即岁十二月,大蜡之祭。春、夏、秋三时,万民务在田野,唯冬时农闲,故于此时习礼,教以尊长老及孝悌之道。《礼记·乡饮酒义》云:“民知尊长养老,而后乃能入孝弟。民入孝弟,出尊长养老,而后成教。成教而后国可安也。君子之所谓孝者,非家至而日见之也,合诸乡射,教之乡饮酒之礼,而孝弟之行立矣。很明显,《周礼》教民的做法,是直接继承了儒家关于孝悌的那一套理论,并加以完善和理想化。因此,它们在精神上是一贯的,安排上则更为细密、周到。

二、教化的组织

《周礼》的教育组织有两套:一是国学,教育对象是国子,即公卿大夫的子弟。国学由大司乐掌管,乐师、师氏、保氏、大胥、小胥等职参与教国子之事。二是乡学,教育对象是万民。本节主要讨论乡学组织。

周代乡学制度,典籍语焉不详,说法也不一致。《孟子·滕文公上》云:

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前言庠、校、序是养、教、射之别,后又言为夏、殷、周学之异名,令人莫知所从。《礼记·学记》云,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则塾、庠、序、学又是按民居组织的级别层层划分而成。郑注、孔疏均以,术”为,遂”字之误,陈祥道、毛奇龄则以为是,州”字之误,,当以后说为优。校、庠、序究竟指什么,前人多有调停异说者,但均未安。《礼记·乡饮酒义》有耆老皆朝于庠之记载,可见庠为乡学名,《左传》有郑人毁乡校之记载,则校亦乡学名。愚意校、庠、序均是乡学名,因地区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并非类别或时代的不同,后世礼家强作解人,横生分别,因而歧说互舛。

《周礼》无庠、校之名,但在州、党两级都设有,序”。六乡共三十州百五十党,则六乡七万五千家共有一百八十个序。

六遂中是否有序?《周礼》无明文,因此有人认为“《周礼》记六遂系统的官职中,如遂人、遂师、遂大夫、县正、鄙师、,长、邻长等职掌中,找不出有掌教化和乡学庠、序名称的条文”,因而否认六遂有教育组织。这种意见有两个错误:一是不了解《周礼》文例,《周礼》乡遂体制无别,官员职掌亦基本相同,仅仅是名称有别。所以,可以互文见义,孙诒让说,六遂之吏,与乡吏乡大夫至比长地治不同,而职掌相等。乡吏职详而此略者,亦以其可互推,文不具也”。二是六遂官职中亦有掌教化之文,如鄙师“以时数其众庶,而察其美恶而诛赏”,以时数其众庶”。犹《党正》云,“以岁时莅校比”,“察其美恶而诛赏”。犹《州长》言“考其德、行、道艺而劝之,以纠其过恶而戒之”。又如《遂大夫》云,“三岁大比,则帅其吏而兴甿”,郑注:“兴甿举民贤者、能者,如六乡之为也。举贤能是与教化配套进行的工作,可见六遂必有教育制度之存在。《礼记·王制》孔疏云,“但六乡州学主射,党学主正齿位。遂则县与州同,鄙与党同。未知县正主射,鄙师主正齿位与否,亦应与乡有一百八十个之多。

孙诒让说:“盖郊甸之内距王城不过二百里,校其广不及今一大郡,而有学三百七十有奇。···推之甸稍县都四等公邑、三等采地,其学当数倍于乡遂。大率邦畿千里必当有学数千,推之畿外,九州、邦国当有学数万,其教典之详可见矣。”这是一张均匀地密布于全国的教育网,《周礼》正是希望通过它,对万民推行儒家思想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宾兴贤能,这是《周礼》的贤人政治的基础。毋庸赘述,这样完美的制度,不仅先秦,就是整个中国古代都没有实行过,它当然是一种理想化的教育制度。

三、儒家化的教育内容

《周礼》中有那么多的“读法”,使得人们往往很容易产生这是以法家思想治国的错觉。如侯家驹先生就认为,《周礼》聚众读法,是“‘以吏为师’、‘以法为教’的具体行为”。但是,这种看法并不正确。

“以吏为师”、“以法为教”,语出《韩非子·五蠹》:

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无私剑之捍,以斩首为勇。

韩非所说的“法”,是指政府的法律、禁令。他对儒家思想深恶痛绝,把它当做应当扫灭的“五蠹”之一,他当然不可能用儒家思想教民。而《周礼》使民所读之“法”,内涵要广泛得多,除政教、禁令之外,主要是教法。《周礼》之《大宰》职云,“正月之吉,始和布治于邦国、都鄙”。据《周礼》文例,此为举外以包内,即举畿外邦国、畿内都鄙,以包乡、遂、公邑,文不具也。《地官》、《夏官》、《秋官》均有类似的文字。这表明《周礼》是要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以儒家思想统一万民的思想。

《周礼》用以教民者,除前引《大司徒》之十二教外,还有“乡三物”,《大司徒》云:

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一曰六德,知:仁:圣:义:忠:和;二曰六行,孝:友:睦:姻:任:恤;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孟子倡言仁、义、礼、智,《大司徒》本之为“六德”,以与下“六行”、“六艺”相配。关于六德、六行,郑玄《师氏》注云:“在心为德,施之为行。”知、仁、圣、义、忠、和,是教育万民修身养性的六条标准;孝、友、睦、姻、任、恤,是体现在行为上的六个方面;  礼、乐、射、御、书、数,则是对受过系统教育的人,在技能上必须达到的六项要求。

儒家最重人伦关系,《礼记)王制》云司徒“明七教以兴民德”。“七教”,孔疏以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朋友、宾客释之。《周礼》六行与之大致相似。六行按照郑玄的解释,“善于父母为孝”,,善于兄弟为友”,,亲于外亲为姻”,,信于友道为任”,这四行相当于七教中的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大司徒》以保息六养万民,,一曰慈幼”,则与七教之长幼相当。七教之宾客,《周礼》五礼有宾礼与之相当。七教之君臣,则有《大司徒》十二教,五曰以仪辨等,则民不越”与之相当。因此,儒家关于教育的基本点,都被《周礼》所吸收。《周礼》实行的是以师儒为教的方针,这是无可置疑的。

四、宾兴贤能与贤人政治

宾兴贤能是《周礼》教育制度中的重要一环。

正月之吉,乡大夫受教法(六德、六行、六艺等)于司徒,退而颁于其乡。乡先生取乡中弟子教之,各级亲民之官记录所治地区内民之有德、行、道艺者。

《闾胥》,“既比,则读法,书其敬敏任恤者”。敬即《大司徒》十二教“以祀礼教敬”,敏即《师氏》三德之“敏德以为行本”,任恤即六行之二,不全举者,为求行文省捷而已,其余各职也都是如此,彼此错举,文义自明。

《族师》,“书其孝、弟、睦、姻、有学者”。孝、弟、睦、姻为六行之另四事。有学即有六艺者。

《党正》,“书其德、行、道艺”。德即六德,行即六行,道艺即六艺。

《州长》,“以考其德、行、道艺而劝之”。

同类推荐
  • 沉思录

    沉思录

    本书由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所著,是一本写给自己的书,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写成的。它来自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己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冷静而达观的生活。这本书是斯多葛学派的一个里程碑
  • 儒教与道教

    儒教与道教

    当前世界上存在着四大文化区,即基督教文化区、伊斯兰教文化区、佛教文化区、儒家伦理文化区,前三大文化区都是以宗教为中心形成的,而以中国为中心的儒家伦理文化区,虽然其内部也存在宗教,但整个文化区的凝结核心却是儒家的伦理文化,一种以家庭文化为基础的文化。
  • 趁父母还健在

    趁父母还健在

    2006年一次社会大调查,题目是“老年父母最希望的事情是什么”,调查对象是随机抽取的10000对老年夫妇。在“老年父母最希望儿女为自己做的事情”一栏中,98%的老人都选择了“抽时间多陪陪父母”这一选项,而选择“给父母大量的生活和消费费用”的仅占不到1%。在“最希望过的日子”一栏中,竟有87%的老人选择了“和儿女一起吃团圆饭”这一选项,而选择“外出旅游”的不到10%。理由是跟儿女在一起时心情最愉快。
  • 纵横家与“合纵连横”

    纵横家与“合纵连横”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纵横家与合纵连横》纵横家指春秋战国时期从事合纵或连横外、交运动的政治家、外交家及军事家。纵横最初只是表方向的概念,南北向称为“纵”,东西向称为“横”。到战国时期,演变成政治概念,当时割据纷争,王权不能稳固统一,需要在国力富足的基础上利用联合、排斥、威逼、利诱或辅以兵法不战而胜,或以较少的损失获得最大的收益。于是,熟悉政治形势,善于辞令和权术,充分利用智谋。思想、手段、策略处理国与国之间问题的纵横家就应时而生。《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纵横家与合纵连横》适合大众读物。
热门推荐
  • 一代奸商无良主母

    一代奸商无良主母

    无良婶母偷梁换柱,秀才妻成商人妇。商人妇就商人妇,没关系,咱能慧眼识玉,就能妙手打造好相公,成就一代豪商。啥?他该娶的人不是她,而是公主!啥?他该是将军,不是商人!啥?要拨乱反正,让她的相公当将军娶公主!怒!大怒!怒不可遏!贵妇变身成泼妇,操两把菜刀在手,刀锋锃亮,谁敢觊觎她精心打造出来的好相公,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杀一双!一女当关,万女莫开!—友情导读:★宅斗神马的都是浮云!某雪温柔善良,暂无让丫鬟投井偏房上吊的打算,所以想看泣血沉重宅斗剧的看官们一定要慎入!慎入!★宅斗神马的都是浮云!某雪亲妈在这表示此文会延续狗血温情的路线,不随便虐女主男主女配男配,看官们放心放心,请放心。
  • 妃常霸道:傻女戏冷王

    妃常霸道:傻女戏冷王

    “皇上,我觉得我们有必要谈谈。”“哦?”某男挑眉,放下手里的事情,”谈什么?”某女死死盯着某男:“为什么我爹是宰相但是俸禄那么少?为什么我身为皇妃,俸禄连你那些小三的一半都没有?”“什么意思?”某男挑眉。“你懂得!”某女哼哼两声,转头,离去。某男沉思,赐给那些妃子一箱的珠宝也比不上她的一小盒啊!某女郁闷,她只知道多少,哪知道珍贵!她又不是鉴宝专家!【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魔灵圣珠之圣夜少女(全本)

    魔灵圣珠之圣夜少女(全本)

    【经典文学】今日风行,明日经典【晴语】编辑旗下出品简介:沙汐汝,雩晶国的歌魔,所有人眼中的怪物、灾星。她不知道,她的父母去哪里了,她为什么会被国王收养?她不知道,大家为什么会那么讨厌她?她也不知道,为什么在十年前她的眉心突然长出一颗血痣……她只知道,沙夜泠一直就在身边,不管她做多少恶作剧,不管他骂她怎么样凶,他都只是宠溺地看着她,永远不会离开。当那个像天神一般的银发蓝眸的圣大人轻触她眉间的血痣时,她的人生就注定了不会像她想的那样发展了……圣大人,是一个谜。传说,他一个人就可以灭掉一个国。他是为战争和圣珠而生的。但他的命运因为遇到了她发生了转折,她很笨,长相也不是多么的出色,但是和她在一起,他却感到了空前的放松和开心,她说,他是第一个听她唱歌不会睡着的人,她喜欢他……于是,那一刻开始,他就不能自拔的爱上了不懂爱情的她,并为她放弃了他原本的坚持,只为和她在一起。但是命运总是不能放过他们,他注定了会因为各种的事情,一次次的失去她……沙夜泠,总是用沉痛的眼神看着沙汐汝,他爱沙汐汝,但是却不能爱她,守着十年前看到那个秘密,他狠心的伤害着自己、伤害着爱他的沙落落,就是为了不伤害他深爱的她。可是当他知道那个不能爱的理由,充分到不能挣扎的时候,他选择了逃避……在这样一个混乱的时空里,爱情变得微不足道,任何一个理由都可以变成让爱情让步的充足理由情的人,永远都不会懂得,不曾得到就不会失去,因为他们早已把彼此的名字深深地刻在心上。错爱一人,就会错过一生……喜欢我的文的话,就去看看我其他三个文吧!http://m.pgsk.com/a/326430/《妖精咒》http://m.pgsk.com/a/326448/《杀手》http://m.pgsk.com/a/326457/《爱情交易》写的不好的地方,还希望大家能够指出来,随时欢迎大家和我交流、批评。QQ:625415575(加我的时候,就用文中任意人名作为敲门砖吧!)
  •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公子,我叫黛花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公子,我叫黛花

    此文会签V,提前说明。嘿嘿,没想到跳楼没成反倒穿越,而且遇到了古代的慕容流景,做了她的贴身婢女,哇哈哈哈,没想到遇上了自己的心上人,就让我这个现代花季少女玩转古代把。慕容流景,你就乖乖的掉进我的甜蜜陷阱里吧。公子,记住哦,我叫黛花~~
  • 诗经楚辞鉴赏

    诗经楚辞鉴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反映我国从西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古代生活,不仅积淀了周代人民的智慧和经验,而且是华夏文明的文学结晶。楚辞是战国时流行于楚国的具有浓郁楚文化色彩的一种诗歌体裁。它们是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两大源头,其作品或简朴、或典雅、或整饬、或瑰丽,风格多样,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为了帮助诗歌爱好者更好地理解这些诗歌,《诗经楚辞鉴赏》从作品的思想内容、情感意趣、艺术特征等方面逐篇进行了注释和赏析,以飨读者。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喂,放开那姑娘!

    喂,放开那姑娘!

    叶初是个好女孩,什么都好,就是有点超重。卫北是个坏男孩,什么都坏,就是长得还行。当好女孩遭遇坏男孩。某忆大喊:“禽兽,放开那姑娘!”
  • 江湖有我名声在:残剑天下

    江湖有我名声在:残剑天下

    以北宋初年为背景,以契丹借道侵伐大理为始,引出主人公凌风与段铖,透过契丹密探北骑十八鹰,始出双子剑法;败契丹,负理宁,二人携手闯江湖,却怎成万众仇敌?为究明细,赴西南,怎与王小波结缘?步步而入,仇结四大魔王,练绝世神功,是因缘巧合还是被人算计?得入紫泉宫毁灭四魔,声名鹊起的背后又隐藏着何等天机?十六年前的血雨腥风、举世之仇,又将如何完结?凌风与林曦又如何生出情愫,如胶似漆是否终得鸳鸯双宿?段铖与赵妗又有怎样的羁绊,层层纠葛最终又将如何?
  • 天晴夜夜心

    天晴夜夜心

    简介:“你到底有没有心?”眸底戚满伤痛,那是唯一一次从他眼里看到除了恨以外的东西。她惊恐、迷惑,她想不起这个男人,她想不起为什么会有这样深刻的恨……☆“我已经成为众人眼中的坏的女人,够了吗?你满意了吗?”“比起你给我的,远远不够!”“我们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过往,让你恨我入骨?”“很想知道,是吗?”“求你~告诉我!”男人唇边掠过一丝残忍冷笑,“好!喝了这个,我告诉你!”☆我以为终有一天,我会彻底将爱情忘记,将你忘记,可是,忽然有一天,我听到了一首旧歌,我的眼泪就下来了,因为这首歌,我们一起听过。☆花花QQ群:184119873欢迎加入温柔滴催更良性互动,敲门砖:红袖ID(红袖用户名)!!(闲人勿加,谢谢!)好孩子看文要收哦~↓↓↓↓↓↓↓↓↓↓↓今天你收了没?动动小
  • 锁音

    锁音

    迷音国——这里被称之为“音乐天堂”,在这里音乐就是一切,音乐主宰天下,音乐就是语言,这里拥有最强大力量的音乐,他们被称之为——御音师。她——纵横黑白两道,更是从小就有“音乐神童”之称的天才,却没想到自己心爱的人背叛自己,而自己将车开进工厂,撞上油桶,魂归异世。她——陌家大小姐,却是一个天生资质低浅,五音不全的音痴废柴大小姐,弹出的音乐更是杂乱无章,鬼哭狼嚎。据传,曾经有人听了她弹奏的乐曲得了失心疯。当她再次醒来,眼光灼华,熠熠生辉,她已是另一个她。一弦清一心,冰泉冷涩弦凝绝,江山似锦,弹尽万千缠绵悱恻之曲,她却锁心冷情。对她好的人,她不会忘记;对她不好的人,就是化成灰,她也认得出。待看她重生在异世,如何在异世称霸天下,独领风骚,掀起另一番的风华盛世。人贱自有天收。既然,天不收,就由我来收。想她什么小能耐也没有,唯独在音乐这个方面,是绝对的天才。驾驭音乐的御音师,这是什么东西?她第一次听到,音乐也可以武化,化作武器进行战斗。驾驭音乐是吧,化作武器是吧,进行战斗是吧,没问题,这些对于她这个天才来说,简直soeasy。音乐武化,那她是不是能够想武化什么武器,就武化什么武器她可是拥有‘音乐神童’之称的音乐家,想象力更是出乎常人的好,音乐对她来说都是小case,区区音乐武化她会放在眼里,什么飞镖,银针,丝带这些东西,她都看不上眼。如果她不能想象出一个完美的无懈可击的武器样子来,不是就太对不起她‘神童’二字了。“锁音,成魔吧!”陌锁音的心里一直有个声音不断的回旋着这句话,陌锁音的心跳越来越快,她只觉得自己的身体随着那个盘旋着的声音在不断的发生改变,她的体内似乎在聚集着力量,随时都能爆发出来一样。魔化。她已经在开始魔化了,在这样下去,她会变得六亲不认,冷血无情,变成一个嗜血成性的人。简介无能,但是内容绝对好看,新人新文求包养哦。本文美男多多。推荐黛小薰》》娘子你被算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