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3400000056

第56章 荷泽宗的灵知心体说(1)

荷泽宗是以慧能弟子神会(668-760,一说686-760)为宗祖的禅宗派系,因神会曾住洛阳荷泽寺而得名。此宗的另一重要代表人物是宗密。神会曾在滑台(今河南省滑县)大云寺设无遮大会,与神秀北宗一系的崇远禅师展开辩论,指斥北宗“师承是傍,法门是渐”[注释:《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续藏经》第1辑第2编第15套第5册,434页。],强调达摩禅的真髓存于南宗的顿教,推崇慧能为达摩一宗的正统。唐德宗时,神会被尊为南宗第七祖,其法统称为荷泽宗。宗密是融合华严宗思想和荷泽禅法的一代大师,是华严禅的创导者,自称为神会的第四代法嗣,世称圭峰禅师,又被称为华严宗五祖。宗密以后,荷泽宗也就渐趋衰落了。

神会的著作有《荷泽神会禅师语录》、《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答崇远法师问》和《显宗记》(《顿悟无生般若颂》)等。宗密的著作很多,关于禅法方面的,有《圆觉经大疏钞》、《圆觉经略疏钞》、《禅源诸诠集都序》、《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并附说)》等。神会和宗密著作的哲学思想重心是心性论,而心性论的核心内容是灵知心体说。宗密认为,当时禅宗“六家”[注释:“六家”指神秀、智诜、道一、慧融(法融)、宣什所立禅宗派系。]皆未指出灵心,“今第七剋体直提寂知”[注释:《圆觉经大疏钞》卷3之下,《续藏经》第1辑第14套第3册,279页。]。“第七”,指荷泽宗,“寂知”,即灵知。灵知说为荷泽宗心性论的主要特色。“灵知”指灵明、灵妙的识知、智慧,非所谓世俗的知识。此宗以灵明真智为心的体性、本质,把智慧与真心结合起来,并由此而展开对智慧、认知、人性、佛性、佛心、烦恼、众生心、无念和顿悟,以及禅门三宗心说一系列禅修成佛问题的阐述,在思想上显示出了与北宗、牛头宗、洪州宗等的重要差异,颇富特色。[注释:宗密的心性论思想在前面“华严宗的自性清净圆明说”章中已有论及,此处则侧重于从禅宗的角度论述其心性思想。]

灵知

宗密曾就神会荷泽的禅法作了如下的重要概括:

万法既空,心体本寂,寂即法身。即寂而知,知即真智,亦名菩提、涅盘。……此是众生本源清净心也,是自然本有之法。[注释:《圆觉经大疏钞》卷3之下,《续藏经》第1辑第14套第3册,279页。]

诸法如梦,诸圣同说。故妄念本寂,尘境本空;空寂之心,灵知不昧。即此空寂之知是汝真性。任迷任悟,心本自知;不籍缘生,不因境起。知之一字,众妙之门。由无始迷之故,妄执身心为我,起贪著念。若得善友开示,顿悟空寂之知。知且无念无形,谁为我相人相?觉诸相空,心自无念;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修行妙门,唯在此也。故虽备修万行,唯以无念为宗。但得无念知见,则爱恶自然淡泊,悲智自然增明,罪业自然断除,功行自然增进。既了诸相非相,自然无修之修,烦恼尽时,生死既绝。生灭灭已,寂照现前,应用无穷,名之为佛。[注释:《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之2,《大正藏》第48卷,402页下~403页上。]

这是总荷泽宗的禅法宗要,意思是说,达摩禅宗以来所讲的以心传心,所传的是“空寂之心”。空寂之心即“灵知”,也称为“知”,是一种明白不暗的灵妙智慧,是众生本有的真性。认识灵知这一心的体性,是众生解决身心问题、获得解脱的门径。认识灵知这一心的本性,是众生解决身心问题、获得解脱的门径。也就是所谓“知之一字”是“众妙之门”。而众生不明白这种道理,就会生起我相,执身心为自我,视外境为我所有,不能脱离人我、善恶、有无等相对等的世界,不能觉悟自我和万空的性空。如果以“无念为宗”,了悟“空寂之知”,就会断除烦恼,增进功德,超越生死,成就为佛。在宗密看来,“寂知指体,无念为宗”[注释:《圆觉经大疏钞》卷3之下,《续藏经》第1辑第14套第3册,279页。]就是荷泽宗哲理和禅法的两大要点。下面,我们将重点评介灵知的涵义、特点及其与本性、本心的关系。

灵知是荷泽宗心性哲学的核心范畴,从神会和宗密所作的论述来看,其涵义主要是空寂之知、自然之知和无住之知。

空寂之知。简称“寂知”,指“空寂之心”的知。何谓空寂?神会说:“我心本空寂”[注释:《荷泽神会禅师语录》,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2卷第4册,84页。],“本自性空寂”[注释:《荷泽神会禅师语录》,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2卷第4册,84页。]。宗密说:”空者,空却诸相,犹是遮遣之言;唯寂是实性,不变动义,不同空无也。”[注释:《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续藏经》第1辑第2编第15套第5册,437页。]从神会和宗密的说法来看,空是指远离一切事物的形相,寂是指寂静不动的实性。空寂就是超越一切事物形相区别的寂静本性。空寂之心就是处于空寂状态的心灵。荷泽宗认为

,这种空寂心灵并不是纯然的无觉知、无意识状态,而是有认知、有觉知的,它的体性、本质就是知,就是觉知。换言之,灵知就是空寂之心的特性、作用。所谓“寂知指体”,是说众生原来具有的空寂灵知便是心体。宗密说:“知是当体表显义,不同分别也,唯此方为真心本体。”[注释:《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续藏经》第1辑第2编第15套第5册,437页。]意思是说,灵知具有特定的涵义,即表现显示的意义,不同于对执著事物形相的分别,是真心(即空寂之心)的本然状态。在荷泽宗看来,就众生心性的本质而言,众生对万物的分别认识是妄念,若果众生认识现象世界空幻不实,不产生妄念,就是空寂之心,也就是心灵进入灵知不昧的状态。

宗密就寂和知说:“寂是知寂,知是寂知。寂是知之自性体,知是寂之自性用。”[注释:《圆觉经大疏钞》卷1之上,《续藏经》第1辑第14套第3册,213页。]这里是以寂为体,以知为用,强调体用一致,“即体之用”,如前引宗密所说“寂照现前,应用无穷。”,寂知(觉知)的作用是无穷的,寂知比只限于体的性寂不同,它沟通体用关系,并体现主体觉悟智慧的作用。可见宗密重视的还是“知”。这里也涉及了性寂、性觉之辩,对性觉说作了明确的肯定。

宗密还认为空寂之心的用有两种:自性用和随缘应用。自性用是无须有相对的因缘条件就可以自知自觉,随缘应用则须有相对的因缘条件才能发生作用。寂知的知是自性用,是空寂之心的自知自觉,这是对心性本觉说的重要论述。宗密强调众生修持成佛,就是要直指本有的寂知,以求主体意识的自觉,不必向心外求佛。他要求修行者“以空寂为自体,勿认色身,以灵知为自心,勿认妄念”[注释:续法:《五祖圭峰大师传》,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2卷第2册,477页,北京,中华书局,1983。]。认为空寂是自体,灵知是自心,修行者要勿认色身,勿认妄念,直指灵知,必成佛果。

自然之知。神会曾批语佛家只讲因缘,不讲自然,道家只讲自然,不讲因缘,都是片面的,主张把两者结合起来。他认为因缘是说明万物生成演变的,自然是说明万物产生本原的。讲自然才能说明众生成就为佛的根据。这个根据就是众生的本性,即佛性,自然智。他说:“僧家自然者,众生本性也。又经文所说:‘众生有自然智、无师智。’此是自然义。”[注释:《荷泽神会禅师语录》,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2卷第4册,93页。]又说:“众生承自然智,得成于佛。”[注释:同上书,95页。]“众生虽有自然佛性,为迷故不觉,被烦恼所覆,流浪生死,不得成佛。”[注释:同上书,95页。]“经”指《法华经》,经文所讲的自然智是指不籍功用、自然而有的自然之智,即自然智慧。神会认为,所谓自然就是众生的本性,就是众生的自然智、无师智。自然智慧或自然本性(佛性)是众生成佛的根本,众生之所以没有成佛,是因为自然智慧或自然本性被烦恼所覆盖,若一旦排除烦恼,即可成佛。神会所讲的自然,显然是吸取道家的基本观念和用语,其涵义是指存在的自然而然的本来状态,是既非造物主造作,也无任何目的性的事物自身的状态。这里显然是指众生最原始、最纯然的本色,即所谓“本来面目”——内在精神、本性、智慧。这也就是说,神会所谓的自然是对自然人性的确认,既有深层本体的意义,又有精神自由的意义。自然之知是对人的主体性原理的确认,它强调在众生的原始的空寂心灵中,本来就有自然之知,这种自然之知存在于形成迷悟、凡圣的相互对立之前,是成佛的因由、根据。成佛并不是要先经历排除妄念、烦恼的长期修持,然后再成就本觉智慧这样两个阶段,而一旦排除妄念、烦恼,显示本来面目,众生便成为佛。

无住之知。神会还从无住心的角度提出“无住之知”的概念来阐述灵知的特质。他认为“得无住心,即得解脱”[注释:《荷泽神会禅师语录》,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2卷第4册,85页。]。“无住”,出于《维摩经》,其原义是指无所住,即主体心不执著于一定的对象,不失去任运自在的作用。神会改变了《维摩经》关于无住是没有实体性的宗教涵义,认为“无住”是众生本来的知,或者是说,无所住处的自由活动的实体性心灵,就是“无住”。神会引用《金刚般若经》来说明“无住心”,《金刚经》云:“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注释:《荷泽神会禅师语录》,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2卷第4册,85页。]这是说,无住心即清净心,也就是对各种物质现象不产生执著的心。神会非常重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并加以阐释说:“应无所住,本寂之体;而生其心,本智之用。”[注释:同上书,107页。]又说:“无住体上,自有本智,以本智能知,常令本智而生其心。”[注释:同上书,85页。]意思是说,无所住是体,是本寂之体,此体具有本智,本智发生作用而生其心,此心也即清净心。本智为无住体所本有,具有能知的作用,这是在无住处立知,是无住之知。本智既在无住体上,又有能知之用。能知无住心体,知心空寂,这就是“无所住而生其心”。神会认为,众生若能做到这一点,也就得到解脱了。神会强调无住之体能起知的作用,“湛然常寂,应用无方;用而常空,空而常用。”[注释:《顿悟无生般若颂》,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2卷第4册,117页。]。这种体用一元论思想的特点是,在认识论上突出发挥无住之知的功用去认知、体验无住之知的本来状态,是以无住心体的能知去证悟无住心体的所知,是体用两者的相契相合。就无住之知的体而言是空寂的,就无住之知的用而言是直觉的,是超常态的运作,即超越语言、逻辑、理性和情感的直下把握的自我体证,是对自我内在本性的冥想回归。众生一旦以无住之知的用,来证悟本来相契合的无住之知的体,自知本体寂静,空无所有,无所住处,等同虚空,无所不遍,也就顿然觉悟而成就为佛。这是在佛教修持理论上对中国传统的体用观念的继承和发展,为顿悟成佛说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综上所言,荷泽宗人所讲的灵知,其内涵具有空寂、自然和无住的规定性。这是众生主体性的本知,是一种对本心的原初状态、最初运作的觉知,这种觉知被认为是对人心的初相、人生的实相、生命的真相的觉悟,这种觉悟被认为是成佛的根据和成佛的标志。由此出发,荷泽宗人又提倡“无念”的宗教修持方法。宗密解释说:“无念为宗者,既悟此法本寂本知,理须称本用心,不可遂起妄念,但无妄念,即是修行。”[注释:《圆觉经大疏钞》卷3之下,《续藏经》第1辑第14套第3册,279页。]这就是说,首先要自知本体空寂,空无所有,也无住著,进而开发灵知以归向绝对的空寂本体。这也就是无念(思念),或者是“虽有见闻觉知,而常空寂”[注释:《荷泽神会禅师语录》,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2卷第4册,87页。],即上面引的“念起即觉,觉之即无”,称为“无念为宗”。

佛性与佛心

如上所述,灵知是一种众生获得解脱的智慧、知见,也就是佛智、知见,也就是佛智。这种佛智作为众生的本性,也就是佛性,而佛性又与佛心相通。由此,神会和宗密还论述了佛性与佛心的时空定位以及和众生心性的关系问题,对后世心性论思想的影响颇大。

同类推荐
  • 儒教与道教

    儒教与道教

    当前世界上存在着四大文化区,即基督教文化区、伊斯兰教文化区、佛教文化区、儒家伦理文化区,前三大文化区都是以宗教为中心形成的,而以中国为中心的儒家伦理文化区,虽然其内部也存在宗教,但整个文化区的凝结核心却是儒家的伦理文化,一种以家庭文化为基础的文化。
  • 曾国藩冰鉴(第三卷)

    曾国藩冰鉴(第三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理想国

    理想国

    《理想国》不仅是哲学家的宣言书,而且是哲人政治家所写的治国计划纲要。原书共分十卷,主要涉及国家专政问题、独裁问题、正义非正义问题、善与恶问题、教育问题以及男女平权等诸多问题。
  • 老子与道家学派

    老子与道家学派

    本书对道家思想进行了概说,并介绍了道家哲学的代表人物和道家思想的精髓及历史上的显现。
  • 庄子白话全译

    庄子白话全译

    ,使《庄子》更加清晰易懂。译文字斟句酌。能帮助读者更深刻地了解庄子的思想,本书的导读是对《庄子》各篇思想的总结和梳理,让读者对庄子的核心思想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其间的精妙故事,不仅保证准确无误,还力图还原庄子汪洋恣肆的语言特色,为人处世上或许于读者会有感悟和帮助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世界上最伟大的致富圣经

    世界上最伟大的致富圣经

    为什么这个世界上富人积累财富的能力这么强?是不是他们有什么秘密的法宝?这本书集合了世界上最经典的六本致富圣经。全方位为您揭秘获得财富的秘密。
  • 纵横世界政坛的领袖人物

    纵横世界政坛的领袖人物

    照亮人间的提灯女神,俄罗斯的“守护神”,从死囚到总统,巴勒斯坦解放事业的斗士,女人统治世界,人民的王妃……这些在世界政坛上叱咤风云的人物,你了解多少?
  • 媚情,冷面阎王老公

    媚情,冷面阎王老公

    他说爱她一辈子,却在她出差的时候与别的女人,在他们新婚的床上苟且,默默转身,走开,三年后,偶然相遇。他说:你这辈子,都是我的。她却只是淡然一笑,转身拉了一个垫背的,不想却是世界闻名的心脏科的医生,还是传说中的冷面阎王。
  • 一百零八个红手印(闪小说美德篇)

    一百零八个红手印(闪小说美德篇)

    本套书精选3000余篇闪小说,所有篇目均在国内公开报刊发表过。每篇都有独到的思想性,画面感强,适合改编手机短信小说。这些闪小说除了通过故事的演绎让读者了解这些闪小说的可感和领悟其中的深刻含义外,特别对广大初高中生读者的心灵是一次很好的洗涤。
  • 妾心如宅1: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妾心如宅1: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曾经名动天下的花魁,如今豪门深宅的贱妾,传奇浮生所给予她的,是冰火两重天。乱世倾覆,帝心难测,时局诡谲,世家变迁……她洗尽铅华独守承诺,铁腕缔造家族荣耀。四个痴人,三段感情,两次婚姻,一生缱绻。逆来顺受的伎者贱妾,终成覆雨翻云的不世红颜。妾心如宅,繁华无声,门庭深冷,来者须诚。
  • 马云谈商录

    马云谈商录

    读者可以从中体验最真实的领袖魅力、人生理想和处事技巧。获取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是一本全面解读和诠释知名企业家、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CEO马云经营理念与管理思想的作品,完整展示了马云的战略思维和商业智慧。本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马云的经典语录点题,结合他本人以及商业史上的经典案例,针对创业中的关键问题,如管理、经营、营销、融资、用人等加以深入细致的解析
  • 月倾天下

    月倾天下

    她天赋异禀,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天纵奇才,过目不忘,一岁能走,三岁能诗,五岁能琴,未满十岁,已开始修习天文地理,兵法修略……十岁前,她的才华用来娱乐双亲,出奇不意的计谋只为捉弄心爱的轩辕哥哥。十岁后,风云骤变,化名逐月,用她的天赋纵横天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创立誓死效忠于她的‘王国’,机关算尽只为将对手斩尽杀绝。醉心江湖行:皇甫羽,无痕山庄庄主,智盖天下,一袭白衣,神秘莫测,慵散无拘,淡漠如风,忽男忽女,亦正亦邪,一柄逐月剑,倾尽天下,江湖称‘一剑了无痕’,杀人不留痕,身边有日月星辰四大护法。梅花树下,一壶清酒,醉眼迷离,纵天长啸:“对酒当歌,戏看天下风云。”一笑间,尽显绝代风华,谁解其心为何而醉!剑出非我心:冷逍,魏武王之义子,身任九营军大都尉,与逐月公子齐名,江湖称‘追风逐月,武功高深莫测,冷酷刚毅,面冷心硬,绝情无心,梅花树下刹那的心动,便永刻心中,即使心爱之人是名‘男子’,是他结拜兄‘弟’,也将深情暗许,从此,倾尽一腔柔情只对伊人,却难逃宿命的安排,一剑抵住对方的咽喉,痛而低吼:“羽儿,为何我们是敌人?”只记得两相随:沐轩,温文儒雅的读书人,俊逸不凡,武功平平,一身文采惊天下,不爱千金爱婢女,不爱名利爱佳人,府中再见,他没有认出她,却为轮椅上如死水般沉静的她深深地震动了心,从此柔情相待,相依相伴,誓将呵护一生,即使佳人柔情不再,也将一生追随,然面对执剑傲然站立于天地间的她,依然忍不住落下男儿泪,悲而低鸣:”小羽,为何忘了昔日的诺言?”江山,爱情,孰轻孰重;一颗心,两段情,如何决择?********************************************************【精彩片断】“羽儿,只要你肯弃暗投明,我可以不计较你所做的一切。”他执着追风剑抵住她胸膛,绝望而痛苦道,握剑的手忍不住颤抖起来。“何谓明,何谓暗?终究,你信的还是他。”她展颜一笑,凄然而绝美,带着深深的绝望与不甘。那一刻,他的剑刺穿了她的胸膛,鲜血染红了整个天地。--------------------------------------------------------------------------------------
  • 巫神纪

    巫神纪

    当历史变成传说当传说变成神话当神话都已经斑驳点点当时间的沙尘湮没一切我们的名字,我们的故事,依旧在岁月的长河中传播一如太阳高悬天空,永恒的照耀大地,永远不会熄灭记住,曾经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昂首挺立在天地之间,好像擎天之柱,从没有对任何人弯腰屈膝他们手握风雷,他们脚踏龙蛇,他们拳裂大地,他们掌碎星辰;他们是我们的先祖,他们和我们有同源的血脉,他们行走在大地时自称为巫,他们破碎虚空后是为巫神!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