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3400000054

第54章 慧能《坛经》的性净自悟说(1)

慧能是一位文化不高的禅师,与自菩提达摩以来几代多是知识分子的禅师们不同,他给已流传百余年的禅法带来了十分明显的变化。菩提达摩本以《楞伽经》为印证,到道信时开始采用《金刚》等多种经典为依据,而慧能更重视文句简单且又透彻地发挥无相、无住思想的《金刚经》,摆脱繁琐名相的束缚,提倡单刀直入的顿教。

现在研究慧能思想的主要根据是《坛经》,此经是经过后人不断改订的,并不完全代表慧能的思想。但是,它大体上体现了慧能提倡的舍离文字义解,径直彻悟心原,以期一举断除人生迷惑的根本主张。《坛经》后来成为南宗传法的根据,并与尔后的禅宗各家思想一脉相通,影响极大。现存有代表性的《坛经》有四种版本[注释:《坛经》本子,一是《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密经六祖慧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即敦煌写本《坛经》,二是唐僧惠昕编的《六祖坛经》,为第二个古本,三是宋初契嵩编的《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曹溪原本》,四是元代宗宝编的《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此本流行最广。],其中以敦煌本成书最早,相对而言,以敦煌本《坛经》为根据来分析慧能思想也许是比较可靠的。《坛经》全书的内容主要是阐述心性论,着重宣扬性净自悟的思想。它针对外在于个体之外的成佛轨迹,把佛转换为个体自身的本性显现;又针对以义理思辨淹没了感性体悟的传说,以自悟体证取而代之;还针对佛教繁杂的修持仪式,提倡简易的顿悟法门。中唐以来,“凡言禅皆本曹溪”[注释:柳宗元:《曹溪第六祖赐谥大鉴禅师碑并序》,《全唐文》卷587,5933页,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2。]。“曹溪”即指慧能。慧能以广东韶州曹溪宝林寺为中心开展教化活动,世称之为“曹溪古佛”,其禅法也被称为“曹溪法门”。慧能《坛经》在中国佛教史和禅宗史上的意义,是无论怎样估计也不会过高的。下面,以敦煌本《坛经》[注释:据日本1934年森江书店铃木真太郎、公田连太郎校订本,见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2卷第4册,4~31页。]为主要依据,重点揭示和分析慧能心性论思想的范畴、内涵、结构和特点,借以窥视其心性论体系的全貌与实质。[注释:禅宗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认为语言文字,术语概念都只是方便教化的工具,强调要得意忘言,从语言文字中体悟精神实质。我们在研究禅宗思想时,自然必须通过禅宗典籍的文字叙述来把握其真意。在这方面,对于禅宗重要术语、概念、范畴、命题等的研究分析,越是深入,越有助于了解它的精神实质。]

心、自心、本心与自本心

《坛经》在论述有关心的学说时,运用的概念有心、自心、本心、自本心、妄心(邪心、毒心、迷心)和直心。揭示这些概念的内涵、结构与相互关系,是研究慧能心性论的重要环节。

“心”在《坛经》中使用相当频繁,主要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精神现象、个人的内在生命主体。“自心”和“心”是内涵相同的两个概念。但在使用上,自心更显示出重视自我精神主体的语言色彩。《坛经》认为,人心的本来的原始状态是清净的,而人心的当下现状虽有时清净,但往往是迷妄的。这也是就是说,在一定的意义上,“心”的范畴包含了“本心”和“妄心”的对立,也可以说心的内涵具有本心和妄心两层结构。与此相联系,“心”的内涵还具有体和用的两层结构。

“本心”、的“本”是本来具有、本来状态、本来如此、本来清净的意思。本心是指众生自己本来的心性,原初的心态,即与当前现实人心不同的原本心灵。“本心”也就是“净心”。所谓净即清净,所谓清净是指佛教菩提般若的智慧,“菩提般若之知,世人本自有之,即缘心迷,不能自悟,须求大善知识示道见性”[注释:《坛经》[12]。]。这就是说,佛教的菩提、智慧、觉悟,就是众生的本心,就是众生的心的本质。慧能十分强调“本心”的重要性,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识心见性,即悟大意”[注释:《坛经》[8]。]。本心是佛教智慧、觉悟的本体,是众生成佛的可能性、根据。“识心”,就是体悟本心。他还反复强调要“还得本心”、“契本心”[注释:《坛经》[19]、[40]。],也就是提倡人心的自我回归,还原于本心,契合本心。慧能认为,契合本心,也就是净心的完满显现,众生若能做到这一点,也就获得解脱,成就为佛了。由此看来,《坛经》所说的本心是心(自心)的深层内涵,是心的内在本质;自本心是本心基础上与自心的统一,强调的是自心的本质清净性。从本质意义上说,心、自心,主要都是指本心而言。而本心又是包括人在内的、所有有情识的众生乃至菩萨、佛普遍具有的,可称为宇宙的心。慧能是把众生普遍的心,即宇宙之心与众生个体的心相合为一的。可以说,这也是慧能提倡的识心见性、顿悟成佛的理论前提。

《坛经》认为,众生的心理活动、精神作用有两种不同的性质、方向和结果。“世人性本自净,……思量一切恶事,即行于恶;思量一切善事,便修于善行。”[注释:《坛经》[20]。]这是说,众生的心有善恶即净妄、智愚、悟迷之别。《坛经》强调众生应当“自净其心”[注释:《坛经》[35]。],并指出众生的迷惑是由于有“妄心”、“迷心”、“邪心”、“毒心”。在慧能看来,这些心是虚幻的,是对外境执著的结果,是“不思本源空寂”[注释:《坛经》[42]。]的表现,也是人未悟本心以前的现象,而不是人心内在本质的反映。正因如此,众生有可能在极短暂的时间内实现心理转变,祛除妄心。《坛经》还多次提到“直心”这一概念[注释:《坛经》[14]、[34]、[35]。]。直心是指真直无虚假的心,这被认为是佛教修行之本,进入道场之路。慧能提倡行直心,以自净其心,回归本心。他的“但行直心,于一切法,无有执著”[注释:《坛经》[14]。]的说法,促使后世禅师把禅法融会在日常生活中,进而形成一种任运自然的禅风。

根据以上的论述可见,《坛经》还从体用关系的视角来表述心的内在结构。它认为本心是心之体,现实在活动的心是心之用。用又表现为善心和恶心两类,善心与本心是一致的,恶心与本心是相违的。这就是说,心的体与用,既有一致性,又有非一致性,严格地说,恶心及其行为不是众生本心的真实作用。但是,慧能又比以往任何禅师都更加强调本心就在众生当前现实心中,就在自心之中,也就是强调净心就在妄心之中。《坛经》说:“何不从于自心顿现真如本性。”[注释:《坛经》[30]。]又说:“自色身中,邪见烦恼,愚痴迷妄,自有本觉性。”[注释:《坛经》[21]。]甚至更明确地说:“净性在妄中”[注释:《坛经》[36]。],“淫性本是清净因”[注释:《坛经》[53]。]。慧能认为本心与现实心,真心与妄心,虽然层次和性质都有所不同,但彼此又是体用一如的关系,众生不应离妄另去求真,而是要即妄求真,或者说是即妄显真。这也就是“呈自本心”[注释:《坛经》[8]。]的禅法。“自本心”即众生自家的心,自家的本心,是众生自心与本心的统一体。慧能认为,呈自本心,即悟证佛法,也就可以成佛了。

性、自性、本性与自本性

与心密切相连的“性”,在《坛经》中出现的频率最高,是全书的中心概念。“性”包含法和众生两方面,其性质一是讲“法性”、“自法性”,一是讲“本性”、“自本性、“真如本性”、“本觉性”、“菩提性”、“佛性”、“净性”。“法性”与“本性”又在众生成佛的根源上统一了起来。

“性”,指一切事物不变的性质、本质。就众生来说,性是指生命的本质、主宰。性也称“自性”,“性含万法是大,万法尽是自性见”[注释:《坛经》[25]。],性含一切事物,或者说,一切事物都是自性的显现,这里讲的性就是自性。自性是《坛经》频繁使用的概念,是全书的主题词。

与自性密切相关的“本性”,也是《坛经》中经常使用的重要概念。按字义来说,本性即固有的德性。从《坛经》的论述来看,所谓本性主要是指本来具有的般若智慧,如说:“有智惠(慧)者,自取本性般若之知”[注释:《坛经》[4]。],“本性自有般若之智”[注释:《坛经》[28]。],“菩提般若之知,世人本自有之”[注释:《坛经》[12]。]。《坛经》又说:“无住者,为人本性。”[注释:《坛经》[17]。]“住”,系缚。“无住”是指心不执著于一定的对象,思想不受任何束缚,自由无碍,实质上这是般若智慧的体现。《坛经》强调所谓禅就是不执著外界事物的形相,以保持内在本性纯一、不乱。“见本性不乱为禅,……外离相曰禅,……外若著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内性不乱。”[注释:《坛经》[19]。]慧能提倡“自见本性”[注释:《坛经》[18]。]。而“见自本性,即得出世”[注释:《坛经》[42]。]。强调众生若证见自我本性,也就获得解脱成就佛果了。

《坛经》[17][30][31]都讲到“真如本性”,[53]讲“真如净性”。所谓真如本性或真如净性是指真实不变的本性,是强调本性的真实不变,实际上与本性是同一概念。和本性、真如本性相应的概念还有“本觉性”[注释:《坛经》[21]。],本觉是指众生先天具有的般若智慧。王维的《六祖慧能禅师碑铭》在叙述慧能的定慧思想时说:“本觉超于三世”[注释:《坛经》[21]。],“超于三世”就是顿悟,意思是众生具有般若之智,只要一念相应,就会实现顿悟。再是“菩提性”[注释:《坛经》[31][36]。],菩提,就是觉悟、智慧、觉智,菩提性就是觉性、本觉性,也就是真如本性。

上面曾引《坛经》“见自本性,即得出世”的话,此经还说:“但于自心,令自本性常起正见,烦恼尘劳众生,当时尽悟。”[注释:《坛经》[29]。]这两段话的意思是一致的。文中的“自本性”是指众生自我的清净本性,它强调的是本性,同时又统一了自性和本性,即强调自性的固有清净本性。与自本性相关的还有“自法性”的概念,自法性即法的自性,也称法性。慧能认为“自法性有功德”[注释:《坛经》[34]。],众生身上的自法性就有三身佛(法身佛、化身佛、报身佛),“向者三身在自法性,世人尽有”[注释:《坛经》[20]。]。这里说的众生自法性也就是“自本性”,即众生本有的清净自性。

《坛经》也多次出现“佛性”这一重要概念。所谓佛性即“佛种性”[注释:《坛经》[32]。],指众生成佛的可能性、因性、种子。慧能强调佛性本质的永恒清净,谓“佛性常清净”[注释:《坛经》[8]。],又强调佛性的普遍存在。《坛经》记载着一个著名的故事:慧能初见弘忍大师,大师说:“汝是岭南人,又是猲獠,若为堪作佛?”慧能回答说:“人即有南北,佛性即无南北,猲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注释:《坛经》[3]。]“猲獠”是当时对岭南土著人的侮称。慧能认为,人有南北之分而佛性绝无差别。慧能强调“自法性有功德,平直是德,内见佛性,外行恭敬”[注释:《坛经》[34]。]。这里说的“自法性”即佛性,也即人的内在本质。慧能主张众生当使内在本性显现为超越的佛性,以成就功德。显而易见,慧能所讲的佛性就是众生的本性,也就是生命的本然。由此又可见,《坛经》也是用中国固有的自然主义思想传统来创造性阐释“佛性”的,它把佛性界说为人的本性,人的生命本然状态、本来面目。这也就减弱了佛教的宗教精神,增加了人本的精神,从而引发了佛教的面貌乃至实质的深刻变化。

在简要评价上述概念之后,我们还要对《坛经》的“自性”概念的涵义、性质和功用作一比较集中、全面的论述,以便进一步把握慧能心性论的实质和特色。

一、《坛经》“自性”概念的性质

从《坛经》“自性”概念的性质方面看,归结起来有以下五点:

(1)自性是清净性。《坛经》说:“自性本净”[注释:《坛经》[18]。]、“自性常清净”[注释:《坛经》[20]。]清净是相对污染、烦恼、妄念、迷惑而言,清净性是清净、洁净的性,是无污染、无烦恼的性。

(2)自性是真如性。《坛经》称自性“即自是真如性”[注释:《坛经》[27]。]。所谓真如性就是真实如此的本性。这是强调众生本来就具有真实如此的清净本性。

(3)自性是智慧性。《坛经》说:“本性自有般若之智”[注释:《坛经》[28]。],这是认为众生的自性或是本性是一种高级智慧,由此而能“心开悟解”,觉悟成佛。

同类推荐
  •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在很多人的眼里,哲学是一个让人莫测高深的词汇,一提起它,就令人联想到某种至高无上的智慧,还有一张与这种智慧相连的刻满岁月年轮的脸。哲学真的是这样让人望而生畏的吗?这本小书将会回答我们最关心的几个问题:什么是哲学?哲学家们想的都是些什么问题、哲学家都是些什么样的人,读过这本书后你会发现,哲学原来有着这样一张生动有趣的面孔,而你自己也曾经像哲学家一样思考过!
  • 北大哲学课

    北大哲学课

    历经沧桑的北大,以其“兼容并包”的风范,将古今中外百家思想融会贯通,同时以“思想自由”的理念培养出了一大批学者,他们对于人生有着独特的经验与智慧。本书汇聚中外哲学大师的思想精华,穿插北大人的生命体悟,不仅是一本哲学思想著作,也是一本指导现代人生活的著作。
  • 魏晋玄学“三大派”

    魏晋玄学“三大派”

    中华学术,源远流长。魏晋之际,儒家经学受到严重挑战,玄虚之风大为兴盏。《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魏晋玄学“三大派”》讲述在我国历代的学术思想中,可以说玄学是最具有内在意蕴、对文人最具有吸引力、更加具有文学内涵的一种思维模式。其在发展过程中,内部又分为三个派别:何晏、王弼主张名教本于自然;阮籍、嵇康认为“越名教而任自然”;郭象认为名教即自然,此三者即为魏晋玄学“三大派”。
  •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这一问题是亘古难题。乍一看本书的名称,专门研究人生哲学的人,可能会不屑一顾或嗤之以鼻,以为又遇上了一位现实版的唐·吉诃德;一般世人,则可能感觉到这一问题好像是不难回答的。
  • 每天读点《道德经》

    每天读点《道德经》

    《道德经》(又名《老子》)一书分为81章,由“道经”和“德经”两部分组成。尽管全书只有五千余字,但从古至今,研究《(道德经》的文字已经有几千万字之多,注解《道德经》的名家也有数十家。可以说,《道德经》是世界文化史上最具原创性和启发性的著作之一。本书从《道德经》中挑选出近百个影响深远、富有哲理的句子,分为人生之道、处世之道、修身之道、成功之道、社交之道、管理之道、谋略之道、思辨之道等章节,其中既有原文、译文,还有后人评注、人生感悟,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老子有关治国、为人处世和个人修身方面一系列的观点。若能把它用于实践,希冀能成就自己的事业,实现完满的人生。
热门推荐
  • 妃动全城:倾世武后

    妃动全城:倾世武后

    一场俗套的穿越,一个俗套的身份,慕容浅成为了一国之母。他曾经说,假装爱上你不过是为了有更好的棋子。他说:为什么你已经成为人妻?他曾经说:三千粉黛在一身,独宠她一人!可是再多的誓言也抵不过一个信;“南宫谨,今生你欠我一个情,来生别忘记我。”“慕容浅,今生朕许你一生倾城,来生记得第一个先见到朕!”“如果有来生,我一定会第一个先找到你,而不是他。”“此生,有你足矣!”“此生,与你同在!”【沂羽谷原创社团出品】
  • 深庭晚照(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深庭晚照(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血液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血液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本丛书共8册,包括《呼吸系统疾病诊治绝招》、《消化系统疾病诊治绝招》、《循环系统疾病诊治绝招》、《泌尿系统疾病诊治绝招》、《内分泌系统疾病诊治绝招》、《血液系统疾病诊治绝招》、《神经系统疾病诊治绝招》、《风湿性疾病诊治绝招》。每书均以现代医学病名为纲,以病统方,意在切合临床实际。每病先介绍该病的基本概念、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内容,而后顺序介绍全国各地的老中医经效验方,以供辨证选用,每首方剂均注明【处方】、【主治】、【用法】等内容。本书旨在总结临证有效方剂,而不以学术探讨为目的,因此,药物组成、用量或比例均严格忠实于原方创制者,不做任何调整或补充。
  • 女性健康与保养

    女性健康与保养

    本书用深入浅出、简明扼要的方法对女性健康与保养知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供广大女性朋友参考和应用。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新编家庭营养煲汤

    新编家庭营养煲汤

    本书帮您从花样繁多的菜式中精选出适合您的营养好菜,有针对性地介绍几百道常吃、易做的菜式,集科学性、实用性、知识性和全面性于一体,一定能够满足您和家人的需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关注自身的营养、健康问题。药补不如食补,一日三餐不仅仅只是为了充饥果腹,“怎样才能吃得可口?怎样才能吃出健康?”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 草木春秋演义

    草木春秋演义

    虽半属游戏,或补或泻或润或燥,以治人之病,然其中金石草木水土禽兽鱼虫之类。其功果非细焉。靡不森列,黄帝之尝百草也,以代天地器物之名,疗人之疴,不亦当乎!,性之寒热温凉。予因感之而集众药之名,演成一义,盖辨其味之辛甘淡苦,以传于世
  • 重生之老公要从小养成

    重生之老公要从小养成

    睡梦中也能重生?嗯,事情就是这样发生的。重生回到六岁的自己的身上,那咱就要从小励志好好学习,没事帮老爸种种瓜,帮老妈赚赚钱,帮家里托托贫,再去找到小时候的老公,从小培养。嗯,嗯,不错,一定要把他变成理想中的完美好男人,完美好老公。……片段一:刘校长终于同意让我做题看看了,于是,他很不负责的在纸上写上了“1+1=?”当时我就有种很想大笑的冲动,可是我没有笑,我很严肃的抬头看着校长说,“校长伯伯,1+1只有在算错了的情况下才不等于2。”片段二:“彤彤,你真的不和我去英国吗?我们从小一起长大,一起学习,难道真的比不过那小子吗?那小子他有什么好的呢?”看着东子哥略显削瘦的脸,我心有不忍,但我还是拒绝了,长痛不如短痛。“东子哥,我希望你在英国好好学习,我……我不去了,我只能和你说对不起,真的,我希望你以后的生活快乐些,不要因为我的,而忽略了其它。”我意有所指地说着。片段三:“为什么我们一同出现,你却只看得到他,我们是好朋友,所以,我要走了,去深圳了,你不是说要让我自己设计一款让别人上瘾的游戏吗,我现在已经成功了,去深圳后,我会祝福你们的,我的爱,我的朋友。”这是徐天走了之后发到我邮箱里的信。片段四:激动的二人组,你咬的耳朵我咬你的脖子,你摸我的胸部,我同样也摸你的,你扯我衣服,我拽你裤子,小样,谁怕谁啊,于是呼,两个身无遮挡物的人就这样面对了面,于是你抱住了我往床上急步走去,于是呼,我一脚踢你下床去,再于是呼男人猛地窜上来压在了我的身上,再再于是呼,我们容为一体了……本文轻松小白,希望大家喜欢,谢谢。……………………◆◆◆◆◆◆◆◆淼的古言NP文《懒情女主》◆◆◆◆
  • 天骄红颜:苏五小姐传奇史

    天骄红颜:苏五小姐传奇史

    异界穿来一缕杀手的孤魂,竟然机缘巧合附在了苏府刚出世的五小姐身上......传说,五小姐出生之际引得天生异象,漫天飞雪,而她竟浴雪而舞,精灵如仙!这一世,不仅有超级疼爱自己的爹爹和娘亲,还有四位帅到不行各具特色的哥哥,幸福美满!然而,在权势阴谋中失去了这一切的幸福之后,她终于还是做回前世的杀手。她贪财,狡诈,腹黑,护短,杀伐果断,喜欢阴人为乐,喜欢算计,但也重情重义至情至性!拜名师,学玄术,炼药剂;战王爷,闹王府,做王妃;潜皇宫,杀皇帝,报家仇!究竟,能否解开体内的封印寻回失去的力量和记忆?能否与心中那人长相厮守比肩天下,共看繁华?且看她在异界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睥睨天下傲视群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