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3400000045

第45章 华严宗的自性清净圆明说(1)

华严宗人重视追求体证宇宙万法圆融无碍的理想境界,强调众生只要努力修持而有同于佛的自证自悟,就能拥有这样的理想境界。华严宗人认为,宇宙万法的生起,依于作为最高主体性的真心,依此真心而现起宇宙万法。这是华严宗的中心理论“性起说”。所谓“性”指如来性、佛性、本性、法性。“性起”即“体性现起”,是随顺真如实性而显现,也就是无须等待其他因缘条件,真如实性一旦起动就显现为作用,呈现为迷妄与觉悟、有情与无情、净土与秽土等一切诸法。华严宗认为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是只有佛的觉悟才能达到的境界。性起说是从佛果的境界说事物的现起,它包含境界论、宇宙论、证悟论和心性论等多重意义。

这里,我们要着重论述的是华严宗从性起说出发开展的心性论学说,其中重要的有:法藏的明佛种性说、智俨和法藏的自性清净说、澄观和宗密的心性即灵知说与真心即性说,此外兼及智俨、法藏一系以外的华严学者李通玄的自心即不动智说。

明佛种性

法藏运用圆融思维,以性起说为基础,结合判教[注释:判教,详称“教相判释”,意为判别、解释佛所说教法的相状差别。中国佛教各宗派为了调和佛教内部的不同说法,村立本宗的正宗和权威,对先后所出的经典或以时间顺序加以配列,或从教理深浅加以组织,或从应机教化不同方式加以组合安置,即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进行分类和安排,加以组织体系化,并判定其价值。法藏按佛法深浅次序判为五教:小乘教(指《阿含经》、《俱舍论》等的重于说人空,未尽法空之理)、大乘始教(指中观与唯识的学说,阐述万法无自性空与一切现象依识缘起而有的学说)、终教(指如来藏系的真如随缘说)、顿教(指《维摩诘经》与禅,主张言语道断、空有双泯之说)和圆教(指《华严经》和《法华经》等,一面肯定空有两边相夺而双泯,一面又强调空有两边相摄而圆融,相即相入,重重无尽)。]学说,论述了五教的种性说,从而一方面以本宗的判教为标准,把五教的种性说加以整理,并给予统一的会通;一方面又把本宗主张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众生修善即可为佛的思想,奉为最高的学说,以将本宗学说置于其他各宗之上。

法藏在其最重要的著作《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五教章》)卷2中,有“第九明诸教所诠差别”的“二明佛种性”一节,集中阐明五教的佛种性问题。关于小乘教,他说:

虽于此说中说佛一人有佛种性,然非是彼大菩提性。……此教中除佛一人,余一切众生皆不说有大菩提性。[注释:《大正藏》第45卷,485页下。]

大乘佛教认为佛性就是大菩提性,小乘佛教则认为两者不同,佛性是成佛的根据,大菩提性是佛的智慧。这里,小乘教认为只有一人(释迦牟尼)具有佛性,其他一切众生都没有佛性,都不能成佛,也没有大菩提性。

法藏又说:

约始教,即就有为无常法中立种性故,即不能遍一切有情故,五种性中即有一分无性众生。[注释:《大正藏》第45卷,485页下。]

这是指法相唯识宗,此宗以无漏种子为种性。无漏种子是一种能产生菩提的精神作用,是属于因缘和合所造成的、处于生灭变化中的东西(“有为法”)。凡是“有为”的就是“无常”的,也就不是所有众生所普遍具有的,即有一部分众生不具无漏种子。这种没有佛性的众生,永远不能成佛。

法藏又说:

约终教,即就真如性中立种性故,则遍一切众生皆悉有性。……一切众生有涅盘性。[注释:同上书,486页中。]

终教指《楞伽》、《胜鬘》等经和《起信》、《宝性》等论,法藏认为,这些佛典主张“真如”为佛种性,真如恒常不变,无所不在,存在于一切众生中,因此一切有情众生也都有佛性,并强调一切有情众生都当成佛,方尽大乘至极之说。

对于终教的真如佛性,法藏还说:

问:“夫论种性,必是有为,如何此教约真如为种性耶?”答:“以真如随缘与染和合成本识时,即彼真中有本觉无漏,内熏众生,为返流因,得为有种性?”[注释:《大正藏》第45卷,486页中、下。]

这是说,真如佛性的“本觉无漏”,不仅是一切众生无不具有,而且能够“内熏众生”,即能动地熏习、影响众生去染趋净,成就佛果。这是法藏吸取《大乘起信论》“真如熏无明”思想的重要表现。

法藏又说:

约顿教,明者唯一真如,离言说相,名内种性,而亦不分性、习之异,以一切法由无二相故。[注释:同上书,487页中、下。]

顿教,如《维摩经》所说,强调真如种性是离言扫相的,不作“性本有”(“性种”)与“性习成”(“习种”)的区别。一切事物也无有二相,离言说相,顿现顿成。众生只要离开言说文字,一念不生,显现真如本性,就能成佛。

最后,关于圆教,法藏说:

约一乘有二说:一、摄前诸教所明种性,并皆具足,主伴成宗,以同教故,摄方便故:二、据别教,种性甚深,因果无二,通依及正,尽三世间,该收一切理事解行等诸法门,本来满足已成就讫。故大经(《华严经·十地品》)云:“菩萨种性甚深广大,与法界虚空等。”此之谓也。若随门显现,即五位之中,位位内六决定义等,名为种性。[注释:同上书,487页下~488页上。]

法藏把圆教分为同教一乘和别教一乘二说。所谓同教一乘,是随应小乘、始、终、顿诸教,说圆教一乘教义,使诸教归入圆教境界。就种性来说,同教一乘是统摄前四教所说的种性,给以融通说明。所谓别教一乘,是指区别于小乘、始、终、顿诸教的华严宗的独特教义。就种性来说,别教一乘的种性说与前四教所说不同,它主张因果不二,众生不仅成佛的因种具足,而且果德也具足,又融通依(国土世间)正(众生世间),穷尽三世间(国土世间、众生世间和三身十佛的智正觉世间),全收一切法门,圆满具足。也就是说,别教一乘所讲的种性是圆满的、广泛的,本来完美成就的。若就众生来说,在信、行、向、地、果的“五位”之中,勤奋修行菩萨的六种善法(“六决定”),才是别教一乘的种性。

法藏的五教种性顺序体现了由浅到深、由偏到全、由低到高的系列层次,其间是既互为差别又互为融通的。先是小乘教主张众生无佛性,次是始教立一部分众生有佛性,再终教强调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再进而顿教提倡众生一念不生即成就佛果,最后是圆教的主张众生圆满具足因种果德,众生即佛,佛即众生。在这五教种性说中,始教是从心识中立种性,而终、顿、圆诸教则都是从真如性中立种性,其中圆教更是从真如性起讲种性,从而把佛性说推向了极致。

法藏的五教种性说是为了回答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各教对种性有不同的说法?众生无性、一部分众生无性和众生有性的不同说法又如何融通?法藏对此作了解说。如,对于始教的一种人没有佛性的说法,法藏是这样会通的:首先,他也主张种性分先天具有与后天习成两种,但又认为修习所成的种性更重要,“是故有习常恒有,无习自恒无”[注释:《大正藏》第45卷,486页中。]。只要修习佛法就有佛性,反之就没有佛性。再就是说,众生的根机,也就是条件、素质不同,需要根据不同对象进行教化,始教立一部分众生无佛性说,也是为了警告反对佛教的人,使他们改变诽谤佛教的立场。法藏还说,依道理讲,是一切众生悉有清净佛性,但是按此说法推论,一切众生最终都将成佛,佛和菩萨也就没有教化的对象了,这和佛、菩萨以建立利他功德、化度众生为特性是矛盾的,所以需立一部分众生无佛性说。法藏认为五教的种性论有圆满不圆满、根本不根本的区别,前四教的种性说,并非错误,而是一种“方便”的非究竟的说法,这些方便法门之间以及五教之间,都是互相圆融的。至于圆教的种性说,是圆满的根本教义,可以统摄圆融其他各教,或者说,其他各教最终要以圆教的种性说为依归。

自性清净圆明

华严宗人智俨,尤其是法藏对佛性作了系统的论述,强调佛性的清净性和圆明性,后来澄观和宗密则进一步强调佛性的灵知性。

华严宗先驱智俨说:“佛性者是一切凡圣因,一切凡圣皆从佛性而得生长。”[注释:《华严五十要问答》卷下,《大正藏》第45卷,532页中。]又说,如来藏“是一切诸佛、菩萨、声闻、缘觉,乃至六道众生等体”[注释:《华严五十要问答》卷下,《大正藏》第45卷,532页中。]。这是说,佛性、如来藏是四圣六凡即宇宙间一切生类的共同本体、体性。法藏就佛性也展开了论述:

《涅盘经》云:“佛性者,名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智慧。”此等并就本觉性智说为性种。[注释:《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2,《大正藏》第45卷,487页下。]

显一体者,谓自性清净圆明体,然体即是如来藏中法性之体,从本以来,性自满足。[注释:《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大正藏》第45卷,637页中。]

离佛心外无所化众生,况所说教?是故唯是佛心所现。此义云何?谓诸众生无别自体,揽如来藏以成众生。然此如来藏即是佛智证为自体,是故众生举体总在佛智心中。[注释:《华严经探玄记》卷1,《大正藏》第35卷,118页下。]

这里,佛性、本觉性智、自性清净圆明体、如来藏、佛心、佛智心,都是相通的概念。从法藏关于佛性的表述来看,其内涵为:(1)自性,佛性是众生本来具有的自我本性;(2)智慧,觉性,这种智慧能真正观照宇宙万物的真空;(3)清净,佛性处染不垢,始终是清净的,善的;(4)圆明,佛性的体性遍照一切,无不光明。在法藏看来,佛性是众生一种非常神秘的内在本性、本体,它具有先天性、觉悟性、清净性、光明性和遍在性的特征。

法藏认为,众生的佛性永恒存在,不会消失。他说:

虽复随缘成于染净,而恒不失自性清净,只由不失自性清净,故能随缘成染净也。[注释:《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4,《大正藏》第45卷,499页上、中。]

非直不动性净,成于染净,亦乃由成染净,方显性净。[注释:同上书,499页中。]

这是说,众生的佛心随缘而表现为染或净,但是其中净性是恒常不失的。同时,染与净也是不即不离、圆融无碍的。净性只有成于染净,才能成其为清净,离了染净,也就无所谓清净。强调性净是处于动态中的,是在染净中成就自性清净。

法藏的论述表明,佛性与众生的关系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众生为佛心所现,众生由如来藏而成;二是众生都在佛智心中,即众生都具有佛性。既然佛性为众生本来圆满具足,由此法藏又推论出众生即佛,佛即众生的生佛相即论,他说:

总在众生心中,以离众生心无别佛德故。此义云何?佛征众生心中真如成佛,亦以始觉同本觉故,是故总在众生心中。从体起用,应化身时即是众生心中真如用大,更无别佛。[注释:《华严经探玄记》卷1,《大正藏》第35卷,118页下。]

法藏还说:“见诸佛于众生身,观众生于佛体。”[注释:《华严策林》,《大正藏》第45卷,597页下。]这都是说,佛的功德在众生心中,众生心中的真如发挥作用,成就为佛的应化身,佛是众生证悟心的真如而成。众生和佛本来一体,众生和佛有别的关键在于是否存在妄念:“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妄念,唯一真如。”[注释:《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大正藏》第45卷,637页中。]众生有妄念,而佛无妄念,如若舍离妄念,众生本来就是真如佛。

华严宗与天台宗都讲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都视佛性为众生成佛的根据,但两宗对于佛性的涵义和范围却存在重大分歧。与天台宗宣传佛心中具有善恶净染的说法不同,华严宗认为佛性是纯净至善的,无染无恶的。又与天台宗湛然的无情有性说不同,华严宗人认为有情众生圆满具足成佛的可能性,即佛性,而无情识的草木瓦石等万物只具有真如本体的理性,即法性。佛性与法性是有区别的,佛性仅为有情众生所具有,法性则为无情识万物所具有。无情识万物不具有佛性,也不能成佛。

华严宗与天台宗也都依据《华严经》的“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注释:《大方广佛华严经》卷10,《大正藏》第9卷,465页下。]的思想,说心、佛与众生三者无有差别,但两宗的解释并不相同。一讲相即,一讲互具。华严宗讲三位一体,心、佛与众生同是自性清净圆明体,原无差别。天台宗则认为三者是同格互具,有一即有其二:心具众生与佛,佛具心与众生,众生具心与佛。此外,两宗所讲的心的内涵也不一致,华严宗所讲的心是指真心、清净心、本觉真心、如来藏自性清净心。天台宗也主真心说,但所讲的真心,不排斥妄心,也即心具真妄两种性质,这与此宗主张众生乃至佛的本性同具善恶两性是一致的。

无住心体

同类推荐
  • 人生之路如何走过

    人生之路如何走过

    本书是从叔本华的诸多著作集中选取了数十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内容涉及人生、哲学、美学、道德等诸多方面,基本反映了叔本华人生哲学的主要思想和理论。
  • 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

    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

    本书是新世界出版社本年度之末隆重推出的“思想大师谈人生系列”其一。丛书第一批共四本,主要是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讲人生哲理。本书请弗洛姆出场,宣讲他“有爱才有幸福”的人生哲理,本书是领悟人类情感、获得最优心理的必读书。弗洛姆是现代思想中的“情爱大师”。他对现代人的研究和批判,对现代人心理状况的准确诊断,被称为“综合了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学说”,使他成为现代心理学领域最权威的典范。他提出爱是一门实践的艺术,呼吁只有用爱才能拯救人类,使他成为美国最著名、最受欢迎的心理学家。
  • 政治学

    政治学

    《政治学》被公认是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最重要的政治学论著,也是西方传统政治学的开创之作。它所建立的体系和一系列政治观点,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左手曾国藩家书,右手哈佛家训

    左手曾国藩家书,右手哈佛家训

    曾国藩,晚清第一名臣;哈佛,西方第一圣殿!跟曾国藩学做人做事,向哈佛汲取精英智慧!古为今用,从曾国藩家书中领悟先哲智慧;西为中用,在百年哈佛园里品读精彩人生!打开家书,在墨香中体悟成长的力量;走近哈佛,在故事中品懂生命的真谛!
  • 哲学大师谈人生

    哲学大师谈人生

    吴光远主编的《哲学大师谈人生》立意在于聆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们讲人生哲理,包括四篇内容:《尼采:不做“好人”做强者》《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马基雅维里:我就是教你“恶”》《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尼采、弗洛伊德、弗洛姆、马基雅维里等思想大师的人生观由他们自身的文化环境所决定,未必全然适应今天的中国人,读者朋友们在阅读《哲学大师谈人生》,了解西方哲理时,务必带着自己的眼光,批判地吸收。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跨越时空的爱恋:废后得宠

    跨越时空的爱恋:废后得宠

    林青青同学意外坠马,竟然穿成了一朝废后,不就是一个皇后吗,她不稀罕!她要做一个混吃混喝的小米虫!她要活色生香地调戏美男!哦!NO!她不要和顺治玩亲亲!什么?他胆敢接乌云珠入宫!这还没完,他竟然和乌云珠夜夜狂欢!好你个顺治!我惹不起还躲不起吗?我穿回现代当明星去!呃!怎么顺治的影子总在她眼前晃呀晃,晃得她忧心忡忡......好吧!她当他已改过自新,在穿越之门开启的时刻重新穿越回去......
  • 代嫁丫鬟

    代嫁丫鬟

    商品就是商品,即使没有价值了也会有人惦念,更何况是一件上等货品。连府的清冷的后园里,此刻指头上的夜莺不时的啼叫着,似乎在点缀这个凄凉的夜一般。连伊静静的坐在店堂内,静静的看着坐在自己面前的娘亲,不知该如何说才好。雨心泪为难的看着女儿,她的脾气不若自己这般柔弱,总是那么的坚强,挑起她和儿子两人的担子,为他们母子遮风挡雨。但身为女儿家,实在不是一件好事:“伊伊,你就听娘亲的吧!你这年岁……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

    正当全党全国人民以饱满的热情、扎实的工作,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的时候,而且是以长篇报告文学形式描绘声绘色精神文明的一次壮举,解放军文艺出版社重点推出这部报告文学,具有特殊的意义。是一件带有开阳意义的工作。可以相信,本书不仅是一个反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伟大实践、弘扬时代精神的好书,它的面世将支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充分发挥出激励人、鼓舞人、鞭策人的积极的作用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大话貂蝉:忠告女人如何获取一生的幸福

    大话貂蝉:忠告女人如何获取一生的幸福

    作为一个女人,怎样抓信男人的心?怎样经营好自己的婚姻?怎样做人做事?怎样展现自己的魅力?本书紧密结合当今的时代特点,通过大话貂蝉的故事以及她与甘夫人、小乔等人的交谈娓娓道来。在轻松幽默的氛围中,多角度、深刻地阐释了“一个女人如何去做,才能获取一生幸福”这一永恒主题。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仙风媚骨

    仙风媚骨

    修仙路上,别人弹指之间便能变昼为夜,撒豆成兵,挥剑成河,呼风唤雨。而叶青双,为什么这一切都只能用拳头解决?不用法术也行,反正别人也不能对她用。罢了罢了,既来之则安之,大不了咱不要优雅的姿态,做个暴力女修。于是,她扛上了一把比自身还大上两三倍的斧头,开始了崭新的修仙生活。诶诶,那边几个骚年,看什么看,没见过妩媚女子拿彪悍兵器吗?——————书友交流群:191963217,暂时空无一人,期待你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