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3300000044

第44章 汉代系囚考(4)

(2)颂系对诏书中“颂系”的解释,旧注家有所分歧。如淳注释曰:“颂者容也,言见宽容,但处曹吏舍,不入狴牢也。”认为颂系之人免受刑具束缚,亦不在牢狱监禁,只是拘留在官署之内诸曹属吏的宿舍里。而王先谦《汉书补注》引沈钦韩曰:“此颂系即《唐律》之散禁,非谓不入狴牢也。”即颂系者依然要关入监狱,但可以不著械具。

沈家本《历代刑法考·汉律摭遗》卷六对上述争议分析道:“如淳谓但处曹吏舍,颇与近世情形相似,凡府厅州县监中所收者,皆是已经画供之囚,其未定罪者,皆在外监或看守所,不在正监中。古法固不可以今法拟之,而如淳所言必非无据也。囚之著械,原是虑其逃亡;盗,逃也,故曰盗械。非必逃亡之人,始令著械,收系亦不必皆在狴牢。”

“颂系”应当是不著刑具,在这个问题上各家意见一致。至于这类囚犯是关押在狱内,还是拘入吏舍,则有不同看法,尚待进一步研究。

(3)爵五大夫秦、汉实行二十等爵制度,“五大夫”为第九等爵,颜师古称其“大夫之尊也”。据清儒钱大昕考证,汉代爵制的特点之一,是把“五大夫”作为高、低爵位的划分界限,自第八级公乘以下为低爵,彼此之间的权益、身份没有多少差别。“大约公乘以下,与齐民无异,五大夫以上,始得复其身。民赐爵者至公乘而止。爵过公乘,得移与子若同产、同产子。有罪得赎,贫者得卖与人”(钱大昕撰,吴友仁点校:《潜研堂文集》卷三四《再答袁简斋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从五大夫开始,以上各级爵位均属高爵,可以享受到许多方面的优待。例如,高帝八年曾下令:“爵非公乘以上毋得冠刘氏冠。”(《汉书》卷一下《高帝纪》。)《史记》卷三〇《平准书》亦载公乘以上可以不服徭役,因此“民多买复及五大夫”。

(4)吏六百石以上秦、汉法令规定,各县的行政长官根据该县的户口多少分为令、长两级,俸禄有所差别。据《汉书》卷一九上《百官公卿表》所言:“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另外,《续汉书·百官志五》亦言:“每县、邑、道,大者置令一人,千石;其次置长,四百石;小者置长,三百石……县万户以上为令,不满为长……皆秦制也”。惠帝诏书中所称“吏六百石以上”,是指相当于大县县令的最低秩品。秦、汉区别高级、低级官吏,大约根据品秩划分为三个等级,自上及下,即万石至二千石,千石至六百石,五百石至百石。六百石是中级官吏的最低品秩,如《汉书》卷五《景帝纪》中元六年五月诏所称:“吏六百石以上皆长吏也。”往往是汉朝政府施以各种优遇的对象标准之底线。参见:

《汉书》卷一下《高帝纪》十二年二月诏曰:“(燕王卢)绾称疾不来,谋反明矣。燕吏民非有罪也,赐其吏六百石以上爵各一级。”

《汉书》卷二《惠帝纪》即位诏:“赐给丧事者,二千石钱二万,六百石以上万,五百石、二百石以下至佐史五千。视作斥上者,将军四十金,二千石二十金,六百石以上六金,五百石以下至佐史二金。”

《汉书》卷八《宣帝纪》本始元年:“五月,凤皇集胶东、千乘。赦天下。赐吏二千石、诸侯相、下至中都官、宦吏、六百石爵各有差,自左更至五大夫。”

《汉书》卷九《元帝纪》永光元年三月诏:“赐吏六百石以上爵五大夫,勤事吏二级,为父后者民一级,女子百户牛酒,鳏寡孤独高年帛。”

《汉书》卷一一《哀帝纪》建平四年:“夏五月,赐中二千石至六百石及天下男子爵。”

《后汉书》卷六《冲帝纪》本初元年:“夏四月庚辰,令郡国举明经,年五十以上、七十以下诣太学。自大将军至六百石,皆遣子受业,岁满课试,以高第五人补郎中,次五人太子舍人。”

(5)宦皇帝颜师古对此条注曰:“宦皇帝而知名者,谓虽非五大夫爵、六百石吏,而早事惠帝,特为所知,故亦优之,所以云及耳。”即认为“宦皇帝”是指在惠帝登极以前为其服务过、又为他所认识的人员。

综上所述,是惠帝将高爵(五大夫以上)、长吏(六百石以上)及皇帝的故旧下属列入优待范围,有罪被捕也可以免受刑具拘系。

2.景帝诏书《汉书》卷二三《刑法志》载汉景帝后元三年(公元前141)曾下诏对颂系制度作了补充,有关内容如下:“高年老长,人所尊敬也;鳏寡不属逮者,人所哀怜也。其著令:‘年八十以上,八岁以下,及孕者未乳,师、朱儒当鞠系者,颂系之。’”颜师古注曰:“颂读曰容。容,宽容之,不桎梏。”即对上述几种特殊身份的人亦实行颂系,逮捕入狱时不用拘以刑具。其中包括:

(1)“八十以上”八十岁以上的老人,汉代朝廷往往给予某些优待,例如颁赐布帛食物,免受连坐,等等,参见:

《史记》卷一〇《孝文本纪》载文帝元年三月:“上为立后故,赐天下鳏寡孤独穷困及年八十已上孤儿九岁已下布帛米肉各有数。”

《汉书》卷六《武帝纪》元狩元年四月:“皇帝使谒者赐县三老、孝者帛,人五匹……八十以上米,人三石。”

《汉书》卷八《宣帝纪》元康四年春正月,诏曰:“朕惟耆老之人,发齿堕落,血气衰微,亦亡暴虐之心,今或罹文法,拘执囹圄,不终天命,朕甚怜之。自今以来,诸年八十以上,非诬告杀伤人,佗皆勿坐。”

《后汉书》卷六《顺帝纪》载阳嘉三年五月诏曰:“赐民年八十以上米,人一斛、肉二十斤、酒五斗。”

《后汉书》卷七《桓帝纪》建和二年正月甲子:“年八十以上赐米、酒、肉,九十以上加帛二匹,绵三斤。”

此项恤老制度源于西周,据《汉书》卷二三《刑法志》引《周官》所言,当时有所谓“三赦”,“一曰幼弱,二曰老眊,三曰蠢愚”。颜师古解释道:“幼弱,谓七岁以下。老眊,谓八十以上。蠢愚,生而痴者。”

(2)“八岁以下”即未成年的幼儿。见颜师古注《汉书·平帝纪》曰:“八十曰眊,七年曰悼。眊者老称,言其昏暗也。悼者,未成为人,于其死亡,可哀悼也。”

(3)孕者未乳未生产的孕妇。

(4)师、朱儒盲人乐师和侏儒,见如淳注:“师,乐师盲瞽者。朱儒,短人不能走者。”前者惠帝颁布的颂系制度仅照顾贵族、官吏等统治阶级,与平民百姓无涉。景帝的补充规定将老幼孕妇和残疾之人纳入优待范围,显得更为人性化,是一项得民心的措施,何况这些人受生理条件的局限,很难反抗或逃走,不著刑具也不会影响对他们的拘禁。

另外,在汉简当中,也可以见到相关的法律规定,如《居延汉简释文合校》5·3,10·1,13·8,126·12:“……年八十及孕、朱需(侏儒)颂系。”武威磨咀子汉墓《王杖诏书令》:“孤独盲珠孺(侏儒)不属律,人吏毋得擅征召,狱讼毋系,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

3.平帝诏书汉平帝在元始四年(公元4年)正月再次下诏修订颂

系制度,可见《汉书》卷一二《平帝纪》,其文字如下:“盖夫妇正则父子亲,人伦定矣。前诏有司复贞妇,归女徒,诚欲以防邪辟,全贞信。及耄悼之人刑罚所不加,圣王之所制也。惟苛暴吏多拘系犯法者亲属,妇女老弱,构怨伤化,百姓苦之。其明敕百寮,妇女非身犯法,及男子年八十以上七岁以下,家非坐不道,诏所名捕,它皆无得系。其当验者,即验问。定著令。”

从诏书的内容来看,有下列问题值得注意。首先,它强调的是“无得系”,应不予逮捕,官府验问时,“就其所居而问”(《汉书》卷一二《平帝纪》,“元始四年正月诏”颜师古注。)。而不是旧时学者所认为的“颂系”,即入狱但不著刑具。

其次,照顾的对象扩大到受连坐的所有妇女,以及非大逆不道罪与皇帝专门下诏指名逮捕者的男性老幼亲属。汉代广泛实行连坐,“以子及父,以弟及兄,一人有罪,州里惊骇,十家奔亡”(《盐铁论》卷一〇《申韩篇》。);是引起民怨的重要原因之一。平帝诏书里也提到此举“构怨伤化,百姓苦之”,所以针对它推出了这些规定,以缓和社会矛盾。

再次,将免于拘系的男性幼儿年龄从八岁以下降低到七岁以下。汉代儿童,七岁以下称为“未使男”、“未使女”,自七岁至十四岁称为“使男”、“使女”,意谓其进入少年阶段,可以参加较轻的劳动。(参见杨联陞:《汉代丁中、廪给、米粟、大小石之制》,载《国学季刊》7卷1期;陈公柔等:《关于居延汉简的发现和研究》,载《考古》,1960(1)。)另外,西汉武帝时向三岁以上的幼儿征收口钱,每人每年交二十钱。元帝时,大臣贡禹上书,认为幼儿七岁换齿,进入少年,口钱应当按照这个年龄征收,这样就和社会习俗吻合起来,此项建议得到了朝廷的实行(参见《汉书》卷七二《贡禹传》。),又《汉书》卷二三《刑法志》载:“至成帝鸿嘉元年,定令:‘年未满七岁,贼斗杀人及犯殊死者,上请廷尉以闻,得减死。’”平帝诏书降低免于拘系儿童年龄的依据即在于此。

4.光武诏书东汉王朝建立后,光武帝在建武三年(公元27年)七月庚辰下诏曰:“吏不满六百石,下至墨绶长、相,有罪先请。男子八十以上,十岁以下,及妇人从坐者,自非不道、诏所名捕,皆不得系。当验问者即就验。女徒雇山归家。”(《后汉书》卷一下《光武帝纪》。)刘秀颁布的法令基本上重申了平帝元始四年诏书的有关规定,对旧的颂系制度主要在两方面进行了放宽的修订:

(1)提高了免于拘系者的年龄标准如沈家本在《历代刑法考·汉律摭遗》卷六中所言:“建武之诏本于元始,不必以王莽专擅之文而讳之也。惟一系七岁以下,一系十岁以下,为不同耳。”

(2)降低了“有罪先请”者的品秩西汉时期,官员俸禄在六百石以上者,犯罪发觉后必须先向朝廷奏报,得到允许才可以逮捕。见《汉书》卷八《宣帝纪》黄龙元年(公元前49年)夏四月诏曰:“举廉吏,诚欲得其真也。吏六百石位大夫,有罪先请,秩禄上通,足以效其贤材,自今以来毋得举。”现在将这一优待的标准降低,不满万户的县长与侯国相,佩铜印黑绶,“秩五百石至三百石”者,也纳入“有罪先请”的优待范围。

综上所述,汉朝的颂系制度体现了对官僚贵戚犯罪者的特殊优待,自景帝时起,又加入了对老人、幼儿的照顾,体现了封建统治者所提倡“尊尊”、“亲亲”以及“恤老怜幼”精神,这是儒学思想在政治法律领域中进一步扩大其指导作用的体现。从西汉末到东汉初,这一趋势得以继续发展,在颂系制度中把受连坐的女犯和老幼从轻对待,从原来的入狱不著刑具改为免于逮捕,有事传讯。这一变化表明了汉朝司法体系中拘系制度的逐步完善。

同类推荐
  • 镰刀锤子话风云

    镰刀锤子话风云

    本书以20世纪八十年历史进程脉络为文化背景,内容涉及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逸事,朴素,纯真,于细微中见精神
  • 世界史纲

    世界史纲

    这本《史纲》不过是对过去百年内地质学者、古生物学者、胚胎学者和任何一类博物学者、心理学者、民族学者、考古学者、语言学者和历史研究者的大量活动所揭示的现实的初始图景加以通俗的叙述。如果认为它在任何意义上超过了这一点,那就是荒唐的。
  • 汉武帝与中外朝制度

    汉武帝与中外朝制度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汉武帝与中外朝制度》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黄老学说与独尊儒术、建立中外朝制度、削弱相权、一代雄主的功过是非等内容。
  • 宠妃无度:狂妄大侍妾

    宠妃无度:狂妄大侍妾

    她是金牌猎人,以猎杀罪犯为生,身手矫健,性格狂妄。一朝穿越,她成了一个病死王爷的陪葬侍妾,好不容易保住一条小命,却被王妃欺辱,继子坑害,人人当她还是柔弱无能的下等侍妾,想要害她性命。她斗毒妇,整渣男,呛皇帝,与病弱王爷联手掀起翻天巨浪。要誓众人俯首称臣,再不敢造次。只是那冷淡无情没有人味的王爷怎么突然变得这般热情?病娇王爷稍稍靠近,温文一笑:“本王给你送一道餐后甜点如何?”“不要。”孟青珺断然拒绝。病娇王爷马上变脸,威胁道:“不要也得要。本王将自己做为甜点送给你,岂容你拒绝?”孟青珺抵死不从,...
  • 重生三国之战神传奇

    重生三国之战神传奇

    死后遇到神龙。于是带上了由几款游戏融合变异后的游戏系统,来到了汉末,一名龙组成员,在一次任务中被叛徒出卖,这次任务中的所有队友全部牺牲,开始了他传奇的一生。,郑峰,于是引爆了那个基地中的炸弹
热门推荐
  • 落花生

    落花生

    许地山,民国最富盛名、也最有特色的才子之一,以佛的空灵思辨的笔墨,展示出散文的美与光、诗歌的色与香。 他早年受佛教思想影响,文笔风格绮丽空灵。作品往往取材独特,想象丰富,充满浪漫气息,呈现出浓郁的南国风味和异域情调。
  • 女秘书廖玫儿

    女秘书廖玫儿

    本书讲述廖玫儿与四个男人之间的情感及利欲周旋。几年的时间,让她从清纯到复杂,令人捉摸不透。她做过工厂工人,小保姆,普通文员,助理,她爱过别人,也被人爱过,好与坏,爱与恨,如何说得清?到最后,她会选择谁,还是寂寂芳华,一无所获?
  • 说话,你不能不小心

    说话,你不能不小心

    我们从小就知道“走路要小心,才不会摔跤”“过马路要小心,以免被车撞”“与人交往要小心,以防被人骗”……但却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那就是说话也要小心。古人说:“舌为利害本,嘴为祸福门。”其意就是提醒人们:一个人的荣辱成败,在很多时候就取决于他的说话水平。如果说话不小心,张口即来,毫不考虑后果,那么社会就没有秩序可言了。本书集前人经验之大成,从你平常生活中与别人交往的各个细节、说话的多个方面介绍说话需要注意的地方。会说话、说好话之人,一定能结友如云,舌绽春蕾,化险为夷,赢遍天下。
  • 春之舞曲

    春之舞曲

    父亲入院,母亲不堪重负,她被卖到了刘家,深宅大院里,那颗柔软的心渐渐冰封,直到冷酷的他出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九阳帝尊

    九阳帝尊

    一场奇遇,一头比山岳还要大的金翅大鹏,成了少年楚晨的分身,从此他获得了进入神墓的资格,神墓中有仙女冰封在玉棺之中,有上古仙器灭天辟魔神梭……无数的丹药法宝,神符圣兵,全部由他随意拾取!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异界邪君

    异界邪君

    这是一个崇尚武道的神秘地域,这里是一个战气纵横的世界,这里是一个尔虞我诈的地方。这里有着数以万计的强大种族,这是一个属于强者的世界。一个混世少年凭借着一部无名功法和种种际遇,傲视群雄,走上了一条通神之路……
  • 曾国藩冰鉴(第六卷)

    曾国藩冰鉴(第六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幸福就像躲猫猫

    幸福就像躲猫猫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狂凤驭兽:极品废材小姐

    狂凤驭兽:极品废材小姐

    闻风吟,闻家废柴三小姐,本性懦弱,爱慕帝国三王子洛青玄,终于下定决心告白,却被其一掌拍飞,从此之后沦为帝国的笑柄。闻家家主怕得罪帝国皇家,把她发配边境小院,任其自生自灭。然而,再次苏醒,她早已不是她……初生的她,光芒四射,女扮男装,带领着自己的羽兽大军跨上了强者之路。修习了御兽之法,从此之后,世上少了一个废柴三小姐,多了一个天才少年……但就在她以强劲的态度横扫整片大陆,引得无数英雄尽折腰时……曾嫌恶她的三王子后悔的邀请,她只淡淡的道:“三王子爱的应该是闻风雪才对。”把她发配边境小院的父亲忏悔的让她回家,她只冷冷的道:“那里,不是我的家。”★★★她说:“我不死,你们便不许死。”她说:“既然你们许我不离,那么我便许你们不弃。”她说:“我的人,本就该狂妄。”她说:“小战,亲爱的战友,让我们一起来并肩作战吧!”她说:“不怕,有我在。”她说:“规则都是人定的,今日我便要打破这个规则。”她说:“你,不够资格。”她说:“敌人强大,打败不就可以了吗?纵然有再大危险,我也要闯一闯。”她说:“你们是我的人,是我的属下,只要有我在的一天,必定护你们周全。”★★★传说,那个大陆新起的叫做噩梦组织的势力,领头的是一个俊美的红衣少年。传说,那个少年拥有五头神兽,连大陆超强势力的火之神殿和水之神殿都帮着她。传说,一直对立的火之神殿与水之神殿因那少年化干戈为玉帛。传说,那个少年竟然是个十五岁的少女。传说,那少女就是闻家的废柴三小姐,被闻家家主发配的那个。传说,三王子当众向她求亲,却被她给拒绝了。传说,闻家家主那个悔啊,但还是换不来她的一记回眸。传说……★★★厅内,众人都激动的望着门口出现的几个白袍男子。“不知几位冕下来是为了小儿吗?小儿天赋出众,没想到冕下这么快就知道了,冕下真不愧为神人。”闻家家主激动的眼角留下了一滴泪,等了那么久,他终于等到这么一日了。其余众人也都羡慕外加嫉妒的看向家主身旁的十岁小孩。然,那几个白袍男子却直接绕过他,走到闻风吟身旁。“现在,我们引导机构郑重的提前邀请你前往九重天,你可接受?”闻家家主张大了嘴巴,随后,脸上浮上一层羞愧和仇恨,愤怒的目光恨不得把闻风吟碎尸万段。就好像是闻风吟抢了他儿子该得的地位似得。★★★【闻风吟】由我是刑冷墨和樱花的星泪分天共同~领【寂】由释怀一切~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