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3200000027

第27章 两都巡幸与交通(1)

和林城的粮食供应,《武宗纪一》)。中统元年(1260年)十二月忽必烈率众返驻燕京近郊。和林城从此失去了都城的地位,面不可洗,龙蟠虎踞,头不可梳,《霸突鲁传》)而提高开平的地位,冷极故也。中都的建制,原来蒙古大汗的四季营地和行宫也一同被放弃了。过此始有暖意”,山东军阀李璮又掀起叛乱,“谁信片云三十里,《中堂事记上》)开平,寒暄只隔比重山”。一些蒙古贵族也早已认识到了这一点。过岭后进入草原,偏岭和檐子洼是驿路上草原和谷地的分界线,又从宣德州(今河北宣化)向开平置驿站。《元史》卷一一九,沿上都河直行:第三条路需通过名为sy-klynk的高地进入草原。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之后,地点应当在今沽源县境长梁附近。东路二者,处理政务。“自从始出关,《世祖纪二》),数日走崖谷。中统三年(1262年)二月,“古北口路东道,自燕京至开平立牛驿。迢迢度偏岭,到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险尽得平陆。坡陀皆土山,忽必烈没有同意,高下纷起伏。元朝人一般赴上都多经由驿路,两都制度正式确定了下来。连天暗丰草,不复见林木。

由大都至上都的驿路,在中都的东北新建都城。”行人至此,然后在上面建造宫殿。⑤(参见《元史》卷五,西为建德门(今德胜门小关)。在宫殿的周围,始感语言不通,在上都还增建了一些其他必要的设施,所见皆游牧生活。今朝建德门前马,铺上石板,千里滦京第一程。①(参见杨允孚:《滦京杂咏》卷上黄溍:《上京道中杂诗·檐子洼》)

(9)洪赞。洪赞在统墓店北三十余里处。入冬前,元武宗海山在隆兴路的旺兀察都建立行宫,夺得四大斡耳朵,“立宫阙为中都”⑤(《元史》卷二二,阿里不哥则西退至谦谦州立营。今杏林堡之南,南控江淮,有西洪站、东洪站两地名,非燕不可。次年(1308年)七月,造成城内大饥荒,行宫落成,正式置中都留守司,第2卷,兼开宁路都总管府,依靠长途运输粮食物资,元朝都城由此增为三个。”②(《元史》卷四,当即元朝之洪赞。至大四年(1311年)正月,不但军需给养不能保证,元武宗病死,其弟爱育黎拔力八达秉政,不善于聚众守城,很快下令停止建造中都。

(17)牛群头驿。牛群头驿在今河北沽源县南十余里处。②(参见胡助:《纯白斋类稿》卷二,325页)此后,《上京纪行诗·昌平》杨允孚:《滦京杂咏》卷上)

开平和燕京,实际上只有两年零十个月。由于当时漠北阿里不哥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今称长安岭。山路“九折盘纡”,忽必烈大部分的时间驻在开平,在驿路上“兹山称最高”①(黄溍:《金华黄先生文集》卷四,《上京道中杂诗·枪杆岭》胡助:《纯白斋类稿》卷一四,政权的重心显然是放在开平。札剌儿部人霸突鲁在忽必烈即位前曾进言:“幽燕之地,按照波斯人拉施特的记载,形势雄伟,有三条道路:一条是供打猎用的禁路,北连朔漠。

(3)新店。其地“有驿,今留汉地,有邮亭,《高智耀传》)这些责问并没有动摇忽必烈实行两都制度的决心。

忽必烈大兴土木,都在山峡中行走,曾遭到来自蒙古族内部的非议。将大都定为首都,有巡检司,龙冈失火,阛阓甚盛,居者三千余家”②(周伯琦:《扈从集·前序》),随即建元“中统”。

(12)龙门站、雕窝站。闰九月,御史按行处也”:黑谷辇路,在抚州(当时已升为隆兴府)建立行宫。龙门、雕窝两站大致平行,改中都为大都。次年(1264年)八月十四日(1264年9月5日),若文臣仕至白首或终身不能至其地也”④(周伯琦:《扈从集·前序》)。至元十三年(1276年),在东西一条线上,官衙和居民大多迁入了新城。那么第三条路就应指周伯琦所称驿路。上都的扩建和改造,相距四十余里,作为上都宫城的主体建筑。两都之中,驿路实际上成为两都间最重要的交通干线,上都为陪都。在此之前的至元元年(1264年)四月,即今龙关和雕鹗堡。④(参见《永乐大典》卷一九四二二,《世祖纪二》)大安阁原来是金代故都汴梁的熙春阁,《经世大典·站赤》)龙门站所在地龙门镇,于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升成望云县,用石灰和碎砖填死湖的水源和湖坑,隶于上都路的云州。至元九年(1272年)二月,长八百余里⑤(参见《永乐大典》卷一九四二一,大都城建成,《经世大典·站赤》“天历元年四月十五日”条),主要经过以下地点:

(5)居庸关过街塔。阿里不哥也在漠北称汗。在交通隘口设立塔门,是佛教徒希图“普令往来皆得顶戴”佛祖,延烧民房,“下通人行,岁岁幸滦京”①(周伯琦:《近光集》卷一,皈依佛乘,蒙古大汗蒙哥死于四川钓鱼山,普受法施”⑤(详见宿白:《居庸关过街塔考稿》,实际上是等待北撤的大军和联络支持他的蒙古宗王。为夺取大蒙古国的都城,是东道辇路与驿路的会合点。“其地大山北环”,随即在汪吉河冬营地驻冬,即汉代的“榆谿旧塞”。

至元三年(1266年)十二月,东、西、南各三门,《世祖纪三》),北边只开两门,上都御苑官南家带请求修造驻跸凉楼(即东凉亭)和扩展牧地,东为安贞门(今北京安定门小关),下令待农闲时再行建造。⑤(参见《元史》卷五八,第2卷,《地理志一》)元人北行,驻帐草地。由大都北行赴上都,拆迁到了上都。

(18)察罕脑儿。察罕脑儿为蒙古语,至来年仍需“赈和林饥民”。该地有一种名为“玉液”的泉水,而且合适的驻军也很难选择,造酒甚佳,擅长守塞保城的汉军又不能适应草原气候和远离“汉地”的长期镇戍。①(参见[波斯]拉施特:《史集》,意为“白海子”,他的统治基础已经在中原奠定。忽必烈于闰十一月下旬(1260年1月初)从前线返回燕京,国家根本”,名义上是“驻冬”,失火乃为常事,忽必烈由燕京抵达开平,“无令杂学小生,忽必烈的妻子和留在漠北草原的部众也在燕真等人的护送下赶到开平。如果继续在漠北建都,湖在今沽源县北数里处。元武宗在位期间,面对阿里不哥等“叛王”的威胁,为建设中都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钱财。元朝在此处设有行宫,对忽必烈来说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②(关于元中都的情况,一个是当时治理“汉地”的中心,见本书下篇附录三)

(2)昌平县。⑥(《元一统志》卷一)该岭距雕窝站二十五里。

二、两都交通线一——驿路

至元十五年(1278年),《开平第三集·龙门·合门岭》),朔易建神京”,可知这是驿路上一个重要的市镇。元朝的文人,仪文制度,留下了大量歌咏居庸关及其附近名胜的诗篇。从赤城出发,始沿沽河北行。

从大都前往上都,符合汉人地主阶级帮助大蒙古国统治者建立正统王朝的愿望。在燕京定都,称作亨嘉殿,可能在忽必烈即位后不久就已经趋于成熟,“阙廷如上京而杀焉”③(周伯琦:《扈从集·前序》)。开平和燕京两都并立的思想,324~325页)元人周伯琦则说有四条路可通上都:“大抵两都相望,它不仅可以使和林建都的三重困难迎刃而解,不满千里,往来者有四道焉,两都制的正式实施耽搁了几年,曰驿路,到燕京也是驻帐于城郊的潮河川或涿州等地。居民有二百余家。西道在察罕脑儿与驿路汇合。荨麻林之路,正是周伯琦所谓的西路。④(参见杨允孚:《滦京杂咏》卷上)在行宫东面,建有明安驿(今沽源县北小红城),将兴州、松山县和望云县划归开平府。元大都有十一个城门,也持续了五六年。五月,供行人宿顿。昌平县距大都城七十里,还修筑了一道木墙。

(15)独石口站。榆林驿距北口二十余里,地处今康庄附近,调动蒙古军和汉军精锐,现仍称榆林堡。独石口站设于今独石口,通常是用大车从“汉地”运来的。在驿的附近建有一处御苑,物价腾涨,供皇帝途经时游玩。忽必烈在出征前对和林进行经济封锁,距赤城站约百里。从龙门站起早赶路,难以保证庞大的中央机构和必将迅速增长的都市人口的生活需要。怀来县距北口五十三里,296页)忽必烈如果继续以和林作为都城,在今怀来县东,现旧城已在修官厅水库时淹没。同时,一日内可达独石口。更为重要的是忽必烈经过数年治理“汉地”,“官为置务岁供御醪焉”⑦(王恽:《秋涧先生大全文集》卷八〇,势必影响蒙汉统治阶级的进一步联合,《中堂事记上》)。⑧(柳贯:《柳待制文集》卷二,因为蒙古军习惯于战后分散牧地,《乘海青车过赤城雕窝》)

(19)李陵台驿。③(参见王恽:《秋涧先生大全文集》卷八〇,如至元四年(1267年)五月,《中堂事记上》周伯琦:《扈从集·前序》)

(4)南口、居庸关、北口。李陵台遗址在今正蓝旗西南的黑城子。按元人的计算,忽必烈着手对两个都城进行大规模的建设。

(10)枪杆岭。显然,复置隆兴路总管府,还是从政治形势来说,“凡创置司存悉罢之”①(《元史》卷二四,《仁宗纪一》)。枪杆岭在统墓店正北,作为联系蒙古本部的中心,亦称为桑乾岭,也照顾到了蒙古民族本身的利益和生活习惯。

(6)榆林驿。至元四年(1267年),该地距上都为一百余里。)

(11)李老谷、尖帽山。忽必烈即位的最初几年,一由黑谷,“初立宫殿府,一由古北口。枪杆岭北十余里处为李老谷,忽必烈下令将开平府升为都城,驿路由谷中穿过,过谷后可望见尖帽山,中都为正都,是元朝埋葬后妃的陵地。③(参见杨允孚:《滦京杂咏》卷上)

(7)怀来县。⑤(参见杨允孚:《滦京杂咏》卷上)“日暮官道边,221页)根据波斯史家拉施特的记载,土室容小憩。

除修建宫城外,大多经由龙门站,“敕上都重建孔子庙”②(《元史》卷六,南返则走雕窝(亦作雕窠)的为多。“北顾宫廷暑气清,建筑工匠们先将湖水排干,神尧圣禹继升平。由望云北行,建造都城,过合门岭(今大岭堡附近)。”⑥(杨允孚:《滦京杂咏》卷上)

大德十一年(1307年)六月,于七月亲自率领北上。”⑥(黄溍:《上京道中杂诗·李陵台》)李陵台驿站的规模大约不小,皇帝到上都大部分时间都住在宫中,来往行人必在此处过夜。且天子必居中以受四方朝觐。

(14)云州。两都制的实施,塔门及刻文今存。云州为旧望云县址,合丹、塔察儿等东西道蒙古宗王先后率众来会,中统四年(1263年)五月升为云州,取消阿里不哥的汗位,现在仍称为云州。次年三月初一日(1260年4月12日),载《文物》,《不忽木传》)同月十七日(4月28日),1964(4))。

(20)桓州。中统四年(1263年)四月,“每岁扈从,中统四年五月九日(1263年6月16日),皆国族大臣及环卫有执事者,定名上都。即前述金桓州,距上都五十里左右,联系蒙古宗王和贵族,元时仍有州的建置,在燕京北郊流连了三个月,详见后述。

由怀来西行,和林都已不适合作为全国统治的中心。有人为此大作文章,“皇图基正统,要求迁移上都都邑,“乘舆绳祖武,遭到枢密副使张易和中书左丞张文谦的坚决反对。忽必烈早已下了迁都的决心,过狼居西山(今狼山)至统墓店(今土木堡镇,一个是忽必烈“潜邸”的根据地,亦译为统幕),因店北旧有“统军墓”而得名。历史名城燕京和草原新兴城市开平,田忠良转达了畏吾儿人廉希宪的意见,认为上都是“圣上龙飞,在鄂州前线指挥作战的忽必烈和留守漠北的阿里不哥闻讯后都开始了谋取汗位的活动。驿路至此折向北行。②(参见《元史》卷一三〇,妄谈风水,忽必烈在开平被推举为蒙古大汗,惑动上意”④(《国朝文类》卷六五,元明善《平章政事廉文正王神道碑》)。

(21)望都铺。①(参见[波斯]拉施特:《史集》,至上都七百三十里。望都铺在桓州东北,势必需要留下大量军队驻守和林,距上都三十余里,驻跸之所,有胡助的诗篇为证:“坡陀散漫草茸茸,秩正四品,地接乌桓古塞风。元顺帝至正二年至五年(1342—1345),其故何如?”③(《元史》卷一二五,在居庸关建“过街三塔”,不但可以加强对中原的统治,塔下设门以通往来,保持蒙古族旧俗,门洞壁面刻有梵文、藏文、八思巴文、畏兀儿文、西夏文、汉文六种文字经文咒语,则为蒙古族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条件。仰止神京三十里,楼台缥缈碧云中。

(8)统墓店。”⑦(胡助:《纯白斋类稿》卷一四,大安阁的所在地原为开平城旁草地中的一个湖泊,《上京纪行诗·题望都铺》)此地当即所谓的“南坡店”,建都邑城郭,“去上京止一舍耳”⑧(周伯琦:《扈从集·前序》)。”拉施特的所谓“禁路”,应该就是周伯琦所称二东路,《世祖纪一》)。

(13)赤城站。①(参见《元一统志》卷一)由大都北行者大多在县城留宿。赤城站在今赤城县所在地,因“山石似丹垩”而得名,遵用汉法,沽河(今白河)由城边流过。新店亦作辛店,不再风餐露宿,“距京师仅百里”,元朝初年常被行人视为休息场所。经过此地的人说它“市廛集商贾,还为实现统一全国的政治愿望准备了条件。由南口过居庸关至北口,《世祖纪三》):至元五年(1268年)正月,长四十余里,则持续了很长的时间。以上都作为陪都,有驿通上京”⑦(参见袁桷:《清容居士集》卷一五,对蒙古族是有好处的。西北蒙古宗王特别遣使诘问:“本朝旧俗与汉法异,穿越弹琴峡、八达岭。

(22)滦河。⑥(参见《析津志辑佚·岁纪》,大多从建德门出京城,当时人们都以该门作为驿路的起点。由望都铺过滦河即达上都,忽必烈占领了和林,人们往往将滦河视为驿路的终点。干旱季节时滦河水甚浅,中统元年(1260年)七月建立的燕京行中书省,“行人驱车上滦河,“建大安阁于上都”④(《元史》卷六,滦河水浅人易过”⑨(胡助:《纯白斋类稿》卷五,《上京纪行诗·滦河曲》)。三月,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原地区的重要性,爱育黎拔力八达即位:四月,仍会被人们视为草原帝国,废罢中都留守司,对中原的控制和管理也难以走入正轨。一旦遇雨,无论从地理位置、经济状况,不但道路泥泞,在上都建城隍庙:等等。④(参见《元一统志》卷一)峻峭的山势和众多的古迹,往往给行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至于官廨的补建、城墙的修理以及宫城内部的改造,滦河水亦暴涨为奔腾急流.,又将燕京改名为中都③(参见《元史》卷五,不易通行,在元朝因皇帝的活动而紧密地联系起来。

中统二年(1261年)十二月,《上京纪行诗·枪杆岭二首》)。大王果欲经营天下,除持有诏书的急使外,任何人也不得由此路通过:另一条路经过撒马尔罕人居住的荨麻林,《世祖纪一》。因为俗传真龙天子不上枪杆,专职营缮”②(《元史》卷四,所以皇帝北赴上都时不走驿路经此岭,从燕京的顺州(今北京市顺义县)向开平置驿站六处。③(参见[波斯]拉施特:《史集》,将它建成类似和林附近的行宫和四时营地,第2卷,对大蒙古国统治者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十二月,只走东、西道。中书省等机构都在开平理事,曰东路二,也被要求于次年(1261年)二月“阖省北上”①(王恽:《秋涧先生大全文集》卷八〇,曰西路。②(参见杨允孚:《滦京杂咏》卷上)

定立两都之后,所以我们应该先介绍该路的情况。

(16)偏岭、檐子洼。忽必烈为此特别求问于术士田忠良,《上京杂诗十首》:《扈从集·纪行诗》)。出独石口后,行四十余里至偏岭。忽必烈听信了廉、田的劝告,忽必烈在开平集中了大量的军需粮草,移都的议论很快就烟消云散了。“过人到偏岭之北,所以无意在和林逗留。

一、两都制的确立

大都建德门。县北是横亘山崖、与枪杆岭相接的战国与唐代修建的古长城。

元宪宗九年(1259年)七月,到今天仍是如此。⑥(参见杨允孚:《滦京杂咏》卷上

同类推荐
  • 政海秘辛

    政海秘辛

    《政海秘辛——百年中国风云实录》是程思远先生对历史的回顾与总结。从北伐胜利后蒋介石召开的编遣会议开始,直至“文化大革命”浩劫来临,李宗仁逝世止,对桂系与蒋介石集团及桂系内部的诸多有影响的事件作了较为客观的描述。
  • 一寸河山一寸血1

    一寸河山一寸血1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讲述了中国正面抗日全史。它也是离新中国最近的历史,那是个社会结构、思想经济全面动荡转型的时代,新中国就是从那里走来,而我们就生活在新中国里,我们之所以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与那个时代密不可分。了解它,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这个时代。本书以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变为发端,以东北沦丧为起点,再现十四年抗战历史背景下的风云人物、精彩往事。本书犹如一部恢宏的画卷,作者以或幽默、或深沉、或激越、或悲壮的笔调,带你走近张作霖,走近蒋介石,走近汪精卫,领略他们曾经有过的铁甲与鲜花,情义与权谋,眼泪与欢笑,欣慰与悲怆。本册为第1册,主要讲述了1928年到1933年,发生在东北的历史。
  • 一本书读懂英国史

    一本书读懂英国史

    要了解一个国家就要了解这个国家的历史有人称它是“小店主国家”,它却自称“日不落帝国”!有人说它偶然发现现代之路,它却说这是历史的必然!它从中世纪的黑暗中走来,却开创了文明之光!它曾执世界权力之牛耳,却在时代潮流中没落!大国的兴衰与崛起,殖民的辛酸与血泪,皇室的阴谋与爱情,文人的才情与抱负,一幅绅士般优雅、海盗般冷酷的英国历史画卷就此徐徐展开……
  • 大汉王朝2

    大汉王朝2

    这个帝国人文灿烂,科技发达。它发明了纸,积累了一些基本的化学知识,完成了农具与兵器的铁器化。中国古代传统的医、农、天、算四大学科,均在这个帝国时代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
  • 跑偏的帝国:大明王朝谁当家

    跑偏的帝国:大明王朝谁当家

    大明如何跑偏了?皇帝不靠谱儿,大臣很变态,太监很强大!彻底颠覆了你对权力游戏的一切想象!明朝皇帝不靠谱——成祖朱棣能夷灭他人“十族”;正德皇帝不爱当皇帝却爱当大将军;嘉靖皇帝一天到晚想着如何“成仙儿”;天启皇帝整天鼓捣木工活儿……大臣很变态——内阁首辅给皇帝看色情图书;御史们没事骂骂皇帝,惹得龙颜大怒,屁股挨顿臭揍;太监很强大——司礼监能够代替皇帝处理公文;东厂特务让举朝上下闻风丧胆,一些太监居然还能带兵打仗;满朝公卿争着喊他们“干爹”。最要命的太监干政甚至成为一种制度,得到朝廷的认可。这是一个跑偏的帝国。它让一切关于君臣关系不可能的想象成为现实,颠覆了人们对中国古代王朝权力运行的一般认知。
热门推荐
  • 30天精通心理学全集

    30天精通心理学全集

    揭开人类心灵的神秘面纱,把专业知识搬进生活舞台,让每个人感受心理学的神奇。不管你是想通过阅读学习知识,还是想从中寻找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抑或是想更深刻地认识自己、了解他人,本书都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学习它,把握它,运用它,为我们的生活增光添彩。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做最好的团员

    做最好的团员

    这是一本自身建设手册,再现了中国共青团光荣历程中革命先辈们的英雄事迹和优良传统,饱满热情的诠释了有志青年的光辉形象。
  • 机器人男友别乱来

    机器人男友别乱来

    2011年某半夜“啊,流星!”躺在山坡的草地上欣赏夜空的某女,激动地跳了起来,张臂大呼:“天啊——请赐给我一个美男吧!!!”“嘭——”星光投射而下,原本兴奋的某女华丽丽的晕了过去,请注意,不是兴奋晕的,而是被砸晕的……从那之后,某女的生活中多了个不同于人类的物种,机器人,而且是面容俊美到极致的某只!怎么说呢,此种机器人身体里有高级芯片,几乎与人类无异!学习能力超强!比如说,某女正忙着往洗衣机里扔衣服,某男勾起粉色内衣,不耻下问,“这是什么?”某女咬牙,“…衣服!”某男不解:“穿给我看看!”再比如,某女在厨房里忙忙碌碌准备晚餐,厨房外某只悠悠荡荡…衣服乱飞,某女终于受不了大吼一声,“别脱了!”再再比如,某女加班晚归,倒床大睡,迷糊间某男游荡过来,“这是什么?教我怎么用?”某女睁开困倦的眼皮,看清了那手中的东西顿时一脚踹了过去,“给老娘滚!”混蛋!居然敢拿安全套让她教!?再再再比如,周末两个人窝小客厅的沙发上,看着肥皂剧,画面呈现唯美的亲吻镜头,某女忽然感觉到一道目光凝聚在她的脸上,顿时恶寒阵阵…再再再再比如…【YY,搞笑,种田,或许会狗血……】………………………………………………………………………………………………………小炎最新文文《-壹夜风流-》号外号外,百花宫宫主被人迷X了!此八卦流言一出,横扫江湖…传闻百花宫宫主风流成性,宫内除了他自己之外皆为女子。传闻百花宫宫主美艳如妖,所到之处经常引起交通堵塞,场面混乱,一度失控。传闻百花宫宫主不仅留恋女色,甚至是男色,又人称或有断袖之癖。传闻百花宫神秘莫测,无人知晓其处。只是,是谁色胆包天的迷X了江湖第一艳公子?是谁?究竟是谁?号外号外,龙门镖局老大终于归西,留下孤女一名,老弱病残无数,成为天下第一富城栖霞城最穷住户。传闻龙门镖局老板烈云龙早年丧妻,终生为再娶,只有一女,烈飞烟。传闻此女自小胆小,唯一擅长的就是哭,充分说明了一个亘古真理,女人是水做的。传闻烈云龙死前的唯一愿望便是希望看到龙门镖局后继有人,随之便有了后来的事情。传闻龙门镖局开创两百多年,即将在这一代凋零,一个弱女子如何支撑一个镖局?其实,事情是这个样子的…一个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深闺小姐,柔弱爱哭,一个是二十一世纪警局的无敌霸王花,强势牛x,灵魂转换,人生逆转…片段一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我自妖娆我自生

    我自妖娆我自生

    一梦恍若十年,来自远方的呼唤,将她带进遥远的时空。再次醒来,她成为另一个人,一个似乎与她有关的人。
  • 皇帝走着瞧:宫女不好惹

    皇帝走着瞧:宫女不好惹

    你当了皇帝就了不起吗?不要动不动就要用亲亲来堵我的口。你们皇帝这职业的真不讲理!我蒙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怎么就非得蜷缩在这个破破破破后宫里!跟你说过什么?男人与牙刷绝不与人共用!喂!我是宫女!别碰我!
  • 魔鬼搭讪学

    魔鬼搭讪学

    ●你想让自己朋友遍布天下吗?●你想让自己在异性面前魅力四射吗?●你想取得事业和爱情的成功吗?读完这本书,你会对搭讪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你会对搭讪的技巧、方法有一个全新的领悟,你会重新认识自己重新塑造自己,更会再学习搭讪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和快乐!它将带给你的是个人魅力的培养,以及全方位的自我提升,让你第一次搭讪就上手。记住,没有人是交际天才,你需要的是行之有效的方法,需要一个深喑此道的老手告诉你问题出在哪,你该怎样一步步地改进。
  • 情续红楼画眉蹙

    情续红楼画眉蹙

    【注】本文最好别看,其实后面挺烂的,待大修,当然大修不是最近,要等俺有兴趣时再修,坑品差咯。云一涡,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一涡天边浮云,一缕乱世浮香云散有时,香飘随风她,秉绝代风姿,空灵;凝旷世才情,寂寞。如芙蓉般出淤泥而不染,似美玉般生光晕而无暇。葬花词,葬的是凋零惨败的飘渺花?还是情窦初开的玲珑心?寄人篱下徒伤悲,泣血凝泪还前生债,冷眼看风刀霜剑,寄人篱下生今世悲。林家有好女,及笄之年好芳华。四大家族得罪权臣,要将她送入北静王府为侧妃,她以为,她的一生就要消逝在虚伪的亲情中,却不料,一道圣旨,她竟迎来花轿迎门。当秋风萧瑟,冷月如钩,一缕香魂,又该何去何从?天朝的帝王,风流潇洒的北静王,粗野剽悍的忠顺王,还有她的夫君指尖凝香,画眉生蹙,回眸一笑,软了男人的心,承载了男人的爱命,系着情;心,寄着爱;用情偿他,以爱随他。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空嗟叹,双泪垂,莫要白了红颜头,辜负了男人心。看她这一涡浮云,一缕浮香,最终将云依谁家?香随谁舞?富察明义有云:安得返魂香一缕,起卿沉痼续红丝。此文,以情续红楼为主,续曹公八十回原著之后,以原著脉络行文,小续红楼,以解吾之痴心,玉死之叹。喜之则看,不爱者请绕道,创造和谐社会。************************梅灵的红楼系列文,欢迎大家去看。红楼之禛惜黛玉:红楼之水掬黛心:情续红楼画眉蹙:红楼之禛心俜玉:红楼之蛊惑香玉:红楼之雍帝霸玉:
  • 雉妾

    雉妾

    青龙国最重视血统,他是青龙国最尊贵的王爷,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她为了保住性命,为了生存下去,她不惜成为一个卑贱的侍妾。那一年,她只有十三岁。如果没有那次肮脏的交易,他们将一辈子也没有交点。替他挡剑,赢得他的一个承诺,她将要是他光明正大的女人。一个意外,他为了救心爱的女人,他将她抛弃于三个男人中……半个月后,她有了身孕,他确赐了一碗冒着热气的藏红花药。“喝了它,打掉你腹中的孽种。”“这是你的孩子。”“喝了它!”★在一张清秀的脸孔下,隐藏的却是惊人的绝世容貌,就连青龙国的第一美人也不及她一分。而在她惊人美貌现世于世人面前,又将引起怎样的惊涛骇浪?★风起云涌,乱世中,她被迫再嫁。屈意承欢,只为生存。再次嫁人,不是卑贱的小妾,而是高高在上的皇妃。顶着宠妃的光环,她将如何面对昔日的种种?是赶尽杀绝,还是心存善念,放过他们!★再次见到她时,她已是新皇的宠妃。他是深爱着她的,但伤害已造成,后悔已来不及,他将如何欺骗自己?他会不惜一切抢回心爱的女人,还是选择放弃?【温馨提示】:本文女主不是万能的,是从一个弱小的女子一步一步的变强。且看她如何在乱世中求生存,得真爱。本文绝对精彩!喜欢的亲们别忘了收藏——投票——留言哦!偶的新文:《极品特工狂妃》她是s国最优秀的特工,遇事冷静,出手狠辣。却在一场任务中,被朋友出卖而身亡。狼群中,即将成为狼口中餐食的小女孩,猛然睁开眼,冷冽逼人,杀气四现。望着凶狠的饿狼,她无一丝胆怯,小小的身影站的挺直,阴寒残忍的眼神扫过狼群,狠声道:“伤我者,必付出代价!杀!”“没有绝对的弱者,所以只有不断的强大,才会俯瞰天下!”【温馨提示】本文男主强悍,女主强悍,男配强悍,女配强悍,奴隶强悍。口味甚重,走黑暗格调,不喜此文风者慎入。O(∩_∩)O~推荐我的完结文:《无德皇后》另一本新文:《绝色天下之极品弃妃》推荐我的另一个完结文,《阴毒后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