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3200000018

第18章 元末农民战争中的大都

元代的阶级矛盾尖锐,以蒙古、汉等族地主阶级为一方,以各族劳动人民为另一方,一直存在着激烈的斗争。由于大都及其周围地区是元朝的腹心之地,控制特别严密,因此,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主要集中在南方。13世纪30年代,元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元顺帝上台以后,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封建国家的榨取更加厉害,天灾又接连发生。在这样的重重打击下,劳动人民生活十分困苦,连糠秕都吃不饱,简单的再生产都无法进行。而另一方面,各族剥削阶级却依然过着花天酒地、荒淫无耻的生活。“贫者愈贫,富者愈富”①(危素:《危太朴文续集》卷九,《书张承基传后》),阶级矛盾进一步尖锐化,元朝腹心之地也开始不稳,不断爆发反抗斗争。

后至元三年(1337年),大都周围地区“盗起”。至正二年(1342年),“京城强贼四起”。至正六年(1346年)大都周围地区再次“盗起”,有的县为此增设负责捕盗的县尉和巡警兵。但是,“盗贼”却愈来愈多,到了至正七年(1347年),大都附近的通州已是“盗贼蜂起”了。至于离大都稍远的河北南部、山东、山西等地,人民反抗斗争更为频繁。至正元年(1341年),山东、燕南(河北南部)“强盗纵横,至三百余处”②(《元史》卷四〇,《顺帝纪三》)。至正四年(1344年),山东益都盐贩郭火你赤起义,“拥旗鼓,入城邑,掠人民,篡囚徒,共益其党。火庐舍,劫府库,争取其材(财)”③(苏天爵:《滋溪文稿》卷三,《新升徐州路记》)。他们纵横山东、河北、山西等地,使得元朝中央政府也大为恐慌。整个“腹里”(元朝把河北、山东、山西之地称为“腹里”,归中书省直接管辖)人民的反抗斗争接连不断,其他地区更是此起彼伏,风起云涌。这一切都说明,广大人民群众已不能再忍受元朝的黑暗统治,元朝政府也无法再照旧统治下去了。

至正十一年(1351年)五月,全国规模的红巾军大起义爆发。短短几个月内,江淮南北广大地区,到处燃烧起农民起义的烈火。大都和南方的联系完全被切断。元朝统治者在大都策划了一系列阴谋,用剿抚两种方法,镇压农民起义。从至正十一年到至正十四年(1351—1354)之间,双方反复进行着多次的斗争。由于江南很多地区先后为起义军攻克,海运和漕运都被切断,大都的粮食和其他物资来源锐减,至正十四年(1354年),大都发生了严重饥荒,“加以疫疠,民有父子相食者”。然而元顺帝依旧大兴土木,“荒于游宴”①(《元史》卷四三,《顺帝纪六》),穷奢极欲,完全置人民死活于不顾。

至正十四年(1354年)以后,农民战争进入新的高潮,起义军开始大规模向黄河以北发展。至正十五年(1355年),北方起义军首领刘福通等立韩林儿为帝,号小明王,国号宋,改元龙凤。宋政权所领导的起义军,从至正十七年(1357年)起,三路北伐。西路破潼关,攻入关陕。中路入山西,出塞北,在至正十八年(1358年)十二月攻破上都开平,把那里的宫阙烧得干干净净。自此之后,元朝统治者不再出巡,整年留在大都。中路起义军的一部,在进攻上都以前,曾转入河北,在至正十八年(1358年)九月进攻保定,没有攻下,转而攻占了完州(今河北完县),直接威胁大都。这支起义军的活动,显然是想和东路军配合。但由于东路军在此以前已经撤离河北,这支起义军孤立无援,很快也就退出。

东路军的领导人是毛贵。他率领队伍攻取了山东大部分地区,然后由山东北上。至正十八年(1358年)三月,攻克蓟州(今天津蓟县),逼近大都。元朝政府十分恐慌,赶紧“征四方兵入卫”②(《元史》卷四五,《顺帝纪八》),同时大力加强大都城的守御,在城内四隅都设立大都分府和警巡分院。③(参见《元史》卷九二,《百官志八》)起义军由蓟州攻漷州(今属北京通州区),直抵元朝统治者每年春天飞放的柳林,离大都城不过百余里。在这里,起义军打死了元朝的枢密副使达国珍。这时元朝统治集团内部十分恐慌,议论纷纭,有的主张放弃大都北走,有的建议迁都关陕,只有少数几个人主张顽抗。①(参见《元史》卷一八八,《刘哈剌不花传》)但是,东路军孤军深入,后援不继,正如元朝官员李士赡分析那样:“虽能深入我境,然其心不能不怀疑惧。”也正是这个人,认为“已骄之‘贼兵’,不虞我师之冲击”,主张“急发精骑攻之,少挫其锐,使‘贼’无必向之志”②(《经济文集》卷一,《上中书总兵书》)。李士赡确实发现了起义军的弱点所在。果然,当元朝的一支精锐部队在刘哈剌不花率领下偷袭柳林,使起义军遭受一定损失之后,起义军立即放弃了进攻大都的打算,迅速撤回了山东。大都的局势,暂时又稳定了下来。但是,元朝统治者仍然心有余悸,赶紧修筑大都十一个城门的瓮城和吊桥,一年多时间全部完工。③(参见《元史》卷四五,《顺帝纪八》。按,和义门瓮城城门在1969年拆除西直门箭楼时发现,上有灭火设备,显然是为了抵御火攻。(《元大都的勘查与发掘》,载《考古》,1972(1)))

元末农民战争爆发后,浙东和浙西相继为方国珍、张士诚所占领,切断了海运。方、张两人都是混入农民起义队伍的投机分子,当元朝政府用高官厚禄进行招诱时,他们就先后投降了。投降以后,他们接受元朝的官爵,独霸一方,成为割据的土皇帝。元朝政府“虽縻以好爵,资为藩屏,而贡赋不供,剥民以自奉”,“海运之舟”仍然“不至京师”④(《元史》卷九七,《食货志五·海运》)。元朝政府虽然在大都周围开垦水田,但收效不大,大都的粮食供应得不到保证。再加上各地的地主纷纷逃来,不少原来镇守外地的王公贵族也逃回大都避难,人口日益增多,粮食问题更加紧张。至正十八年(1358年),大都地区在经过战乱之后,又发生大规模的水灾和蝗灾,收成很坏。于是,在至正十八年(1358年)和至正十九年(1359年)上半年,发生了严重的饥荒。一锭(五十两)银子只能买八斗粮食。⑤(参见《元史》卷五一,《五行志二》)饥荒之余,又发生瘟疫,“民殍死者几百万”⑥(权衡:《庚申外史》卷下。按,《元史》卷一一四《后妃传一·完者忽都皇后奇氏》说此次官方葬死者十余万,卷二〇四《朴不花传》说痤埋尸首二十万),十一门外都掘万人坑埋葬。“城南官掘穴,日见委尸盈”,“沟中人啖尸,道上母抛儿”①(张翥:《蜕庵诗集》卷四,《书所见(戊戌七月)》),大都城内外一片悲惨景象。元朝政府屡次遣使向张士诚、方国珍征粮。至正二十年(1360年),由方国珍出舟,由张士诚出粮,运了十一万石粮食到大都,使元朝政府得以苟延残喘。两浙海运漕粮继续了四年,到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张士诚又“托辞以拒命”②(《元史》卷九七,《食货志五·海运》),不再运送了。

农民起义的不断高涨,经济危机的日益加深,使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也日益尖锐化。至正十九年(1359年)三月,大都北城兵马司指挥林哈剌歹与林智和“谋叛”,被发现后遭到了镇压。至正二十年(1360年),蒙古贵族阳翟王阿鲁辉帖木儿在漠北起兵,“将犯京畿”,与元顺帝争夺王位。虽然这次事件也被镇压了下去,但对大都造成了很大的震动。元朝统治愈是临近彻底崩溃的边缘,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愈是尖锐。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元军大将孛罗帖木儿以“清君侧”为名,带兵进入大都,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仓皇出走。孛罗帖木儿在大都总揽大权。皇太子则在山西与另一将领扩廓帖木儿相勾结,指挥军队向大都进攻。元顺帝利用兵临城下的形势,在宫廷中设下埋伏,当孛罗帖木儿来到延春阁前时,伏兵突出,将他杀死。此后,扩廓帖木儿跟随皇太子来到大都,权势盛极一时。很快,他又遭到元顺帝和皇太子的猜忌,被遣出外,遭元顺帝下诏讨伐。于是,在扩廓帖木儿与其他元军将领之间,又展开了反复的拉锯战。包括大都地区在内的整个北方,遭到了极大的破坏,“连岁不熟,民多为饥卒所食。胔骼遍野,腥秽塞天”③(李继本:《一山文集》卷六,《刘义士传》),元朝统治集团在行将灭亡之前,还对人民犯下了滔天的罪行。

正当统治集团内部混战之际,朱元璋的力量在南方不断得到发展。他先后消灭了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陈友定等势力,统一了南方。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大明,定都南京,并派大将徐达率领大军北伐。七月,明军到通州。元顺帝闻讯,十分恐慌,立即委派他人留守大都,自己席卷“子女玉帛”,在七月二十八日夜由健德门北逃。八月二日,明军到齐化门外,“一鼓而克全城”。①(参见《元史》卷四七,《顺帝纪一〇》)

明朝取得大都后,改名北平。大都的宫殿,多数被拆毁。经手此事的明朝官员萧洵,将宫殿布局作了一份相当详细的记录,这便是《故宫遗录》。它是一份很珍贵的资料。

“行人千步廊前过,犹指宫墙说大都。”②(权衡:《庚申外史》卷下。宋讷:《西隐文稿》卷二,《客北平闻行人之语感而成诗四首》)明初诗人的这两句诗,表明大都已成为历史上的名词,北京的历史又开始了新的一页。

同类推荐
  • 陈桥兵变

    陈桥兵变

    陈桥兵变是赵匡胤建立宋朝的政变。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借口北汉与辽联合南侵率军出大梁(今河南开封),至陈桥驿(今开封东北)授意将士给他穿上黄袍拥立他为帝。此次兵变最后导致了后周的灭亡和宋朝的建立,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 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

    这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焚书坑儒》千百年来,各代学者对秦始皇焚书坑儒事件议论纷纷,各执一词。《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焚书坑儒》将各代学者的不同观点汇总起来详加介绍,可视为一种学术上的总结。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精神,《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焚书坑儒》对秦始皇焚书坑儒一事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述,对一些学者的相同观点和相反观点兼收并蓄。不同学者手中掌握的材料,有的重复,有的有出入,有的截然相反,但都言之有据,值得重视。
  • 清史译丛(第四辑)

    清史译丛(第四辑)

    清史研究的中心在中国,优秀的清史专著,应该出自中国历史学家之手,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这也不排斥了解和有选择地汲取外国学者研究中的积极成果,及时地介绍和评析海外清史研究的学术思潮、前沿问题、热点问题和重要成果,加强海内外清史研究学者的交流。
  • 中国历代疑案解密

    中国历代疑案解密

    我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灿烂文化与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以其惊人的创造力为我们创造了璀璨的文化遗产。但在历史为我们留下了无数值得研究和典藏的财富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个不解的谜团,很多历史真相并不能根据现有的一些资料对其进行还原。未解之谜无处不在……
  • 太平天国的历史和思想

    太平天国的历史和思想

    本书围绕太平天国的重大事件、政治社会制度、政治观念展开研究;善于从历史的细微处进行深入探讨,对太平天国史上一系列重要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并就太平天国史研究的思路进行探索,开拓了太平天国史研究的领域;新收几篇文章是作者近几年的相关研究成果。本书内容充实,文字精当,考证细密,是太平天国史研究中的经典性著作。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大牌校花:高校痞丫头

    大牌校花:高校痞丫头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开学前,她遇上了一个不知怜香惜玉的混蛋小子;在家里,老妈还给她找了一个吃软饭的小白脸当爹地;更可气的是,转学的第一天,竟然有绯闻说自己‘不喜欢男人’!一时间,她风靡全校,成为本年度最受欢迎的搞基对象……
  • 孽缘错爱两世情缘

    孽缘错爱两世情缘

    山径尽头缓缓走来了一位翩翩公子,远远望去一副羽扇纶巾的打扮,风流倜傥的很,跟这山间的景象却也遥相辉映。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二十年目睹大学生之怪现状

    二十年目睹大学生之怪现状

    “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希望在哪里?”韩寒的《青春》对社会发出沉痛的叩问。中国的高等教育是否真的病入膏肓?经过四年的大学教育,年轻人的出路在哪里?让我们将目光投向20年前的大学生们,在历史演变中反思自己。时代在召唤赋予思考的年轻人。
  • 穿越未来后的生活记事

    穿越未来后的生活记事

    一个死宅穿越到另一个世界的两百年后,继续死宅的故事。小白、狗血、万能、玛丽苏、圣母、白莲花等等等等大概是应有尽有啊!
  • 现代王妃攻略之旅

    现代王妃攻略之旅

    她是世界最大佣兵组织的三大领导人之一,邪恶腹黑,睚眦必报,她掌控着全球黑市三分之二的军火走私,在国际通缉榜上排名第二,也是唯一一个女人,她深感自豪。老美的反恐组织费尽心思,天天想着剥她皮,拆她骨,努力了几年,却连她长什么摸样也摸不清。她是尚书府嫡长女,八岁一奶娃,却容颜被毁,身中剧毒,最后一命呜呼。凤凰涅槃,浴火重生。重生归来,太子赐她最好的礼物:定亲信物还给她,她顿时视若珍宝,叩谢太子隆恩!继母姐妹处心积虑算计她,她笑颜应对,生活总不能太无聊。他有着倾世之才,有着称霸天下之权势,却只想与她看尽天下繁华,他说,江山如画,却不敌你眉间一滴朱砂!她有着倾国容颜,有着耀眼天下之风华,却只想与他小桥流水人家,她说,天地浩大,却不如你给我温暖的家!龙有逆鳞,狼有暗刺,妄想毁他们家园者,他们便毁你整个天下。
  • 搞怪皇妃

    搞怪皇妃

    做飞机也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有机会学琴棋书画也不错。可是,人太优秀了也不好。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