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7500000004

第4章 不知为什么忽然爱上了你(2)

当时的凤凰县虽然连一所小学也办不好,地方武装势力却发展很快。那时,沈宗嗣已成为当地武装力量的领军人物,在辛亥革命那一年组织并领导苗民起义,惨遭失败。当时,沈从文还不到十岁,却亲眼目睹了那一场血腥屠杀,“我那时已经可以自由出门,一有机会就常常到城头上去看对河杀头。”

历史的沉重总是让人无法轻松。人世间,我们每一个人不过是一粒微尘,当历史事件与生命轨迹重合,在微尘的心间所投射的映像,会比石凿刀刻还要清晰,这无法淡褪的烙印,呼应并影响着一个人的未来人生。沈从文深爱着这座美丽小城,却对残暴好斗有着本能的抵触情绪。年少时目睹了那些野蛮杀戮,长大后他便厌倦了政治争斗,从文而不尚武,从此只书写乡土桃源,将一颗敏感的心,躲藏到书页中去。

苗民起义失败的第二年,沈宗嗣领导的革命军终于取得胜利。正是叱咤风云、锋头正健的时候,这个男人随后的命运却急转直下:竞选失败、行刺袁世凯未果、远逃他乡、散尽家财……

家庭的变故,并不能阻止那个稚嫩生命的拔节成长。民国四年,沈从文转至凤凰县第二初级小学就读;民国五年又转入城外的第一高小,也正在那一年,当地的镇守署开始设立军官学校和预备兵营,在一个同学的怂恿下,14岁的沈从文投身到预备兵的技术班,决定秉承家族的那份荣耀,从步卒开始,直到当个将军。

但训练只维持了八个月,教官因外任离去,技术班也随之解体。退伍时,正是桃花灼灼的春天。漫山遍野的小桃红,使水城更加柔媚秀丽。最后一次散操,沈家少年一路摘了满把的桃花回家去。此时,摘花的少年开始有了细腻的情怀,他朦胧的心间盛了些轻愁,像山水间升起的晨雾。

多年以后,他写过这样一句话:美丽总是愁人的。对当年的摘花少年来说,这算得上一次远隔时空的对酌。一个人对美的感知,是从少年起便现出了端倪。

就在他捧着满把桃花退伍回家的那一年,沈家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情:他美丽、骄傲、聪明的二姐早夭离世了。在九个兄弟姐妹中,二姐强过他们任何一个。下葬时,他悄悄带了一株山桃插在坟前。也许他心底有一个悲凄的直觉,二姐就是一朵灼灼的桃花,未及尽妍,却被急雨打落,就那样鲜艳地漂在河上消逝远去了。过了很多年,他从北京返乡给姐姐上坟,才发现那山桃已长成一株两丈多高的蓬勃大树。

看《从文自传》中他简淡地说到二姐的夭折和那株山桃,心底似乎淌过一丝凉滑的液体,那样神秘妖娆,又那样悲凄难禁。这种原始神秘的力量此后一直在他的作品中隐隐生辉,本真和纯美,自然和命运,像寂静山冈上的一株山桃树,开了满树哀艳的花朵。

父亲外逃,二姐早夭,这些变故和打击,使悲痛不已的母亲逐渐看淡了世事,觉得与其让日渐长大的儿子留在身边瞎玩胡闹,不如放他外出闯荡,以增长人生的知识与经验。后来她得到一位杨姓军官的帮助,准许她的儿子沈岳焕以补充兵的名义,随军去往辰州。

得到消息的这一天是1917年的秋天、七月十五中元节,也就是民间的鬼节。往日喧闹的河边异常寂静,十四岁的沈家少年带着纸钱水酒和白肉,在河边祭奠了河鬼,然后浸到河水中静静泡了两个小时。这或许是他走出凤凰小城前,最后一次在生养他的土地上与水亲近。这是一次告别的仪式,告别生养他的凤凰小城,还有,他的年少时光。

接下来的日子,他在军阀混战的大背景下度过了一段军旅生涯。彼时,辰州成立了靖国联军军政府,共有三个部队,他被编入第二军的第一游击队。此后,他一路游荡在沅水流域十三县,参与过清乡剿匪,当过司书文员,读了很多书,也见过杀人如麻。沅陵地带,张扬着淳朴与野性之风,那里的人们活得血性自我,爱或恨都疯狂彻骨,不惜以生命作价,为爱恨情仇舍生献祭。

这段日子的经历,像一幅艳丽的暗室壁画,阴郁妖娆,带着森冽的切肤之感,长久保存在沈从文记忆中,让他难以忘怀。

在东乡榆树湾,当地一位商会会长正值妙龄的女儿病逝了,下葬后的当夜,一个卖豆腐的年轻男子便掘开坟墓,将那女孩的尸体背到山洞中睡了三天,之后又送回坟墓。被人察觉后他被押解到衙门,就地正法前,那年轻男子的脸上却只挂着淡然自若的微笑。

临刑稍前一时,他头脑还清清楚楚,毫不糊涂,也不嚷吃嚷喝,也不乱骂,只沉默地注意到自己一只受伤的脚踝。我问他:“脚被谁打伤的?”他把头摇摇,仿佛记起一件极可笑的事情,微笑了一会儿,轻轻地说:“那天落雨,我送她回去,我也差点儿滚到棺材里去了。”我又问他:“为什么你做这件事?”他依然微笑,向我望了一眼,好像当我是个小孩子,不会明白什么是爱的神气,不理会我,但过了一会儿,又自言自语轻轻地说:“美得很,美得很。”(《从文自传》)

这些见闻有着悲壮诡异的色彩,在沈家少年心底慢慢堆叠,使他身心都受到强烈撞击。他渐渐明白了爱,有时竟是这样的不可理喻和失去理智,携带着幻灭和死亡的气息。这多少对他造成了一些影响,多年后他苦恋那只黑凤却遭到拒绝时,曾经产生过幻灭心理。

这样的日子并没有维持多久,大约两年后,靖国联军第二军以“援川”名义开进川东,与当地一支名为神兵的部队交火,几乎全军覆没。幸运的是,彼时,年龄尚小的沈从文与几十名老弱残兵被命令留守辰州而幸免于难。

造化弄人,造化也成人。寄生于世,仿佛总有一双看不见的手,在千丝万缕宿命的枝枝节节上,将你拨来转去,催促着你一步步前行。无数因缘与机锋,或无意或天意的选择,最后拼凑成完整的人生,组成曲折的故事,成就了一个个在大地上绝不雷同的凡人。

因为小,少小离家的孤独他比别人体会得更早;然而也正因为小,当死亡横扫而来,他才能像漏网之鱼死里逃生。人生的行程似乎早已设定,每一步都是机关和暗门,迈过去,他便要去赶赴另外的人生剧情,似乎一切皆已就绪,只等着他去开演。

部队覆亡后,留守也不再有意义。得了一笔遣散费,他回家暂住了数月,之后又去沅州,投奔任警察所所长的五舅黄巨川,当了一名警察所的办事员。在沅州地界,他还有一位名叫熊捷三的姨父,是当地响当当的权势人物,熊家老大熊希龄曾担任过民国政府总理。

因这两位亲戚的关系,他在沅州的生活称得上舒适惬意。警察所接收屠宰税后,他同一些商铺老板处得极熟,工作也得心应手。闲时,黄巨川和熊捷三作诗唱和,他便工工整整地替他们抄写,或者在他们家楼上安静地阅读大量藏书。母亲也变卖了老家房产,带着姐妹们搬来与他同住。日子像沅水一样缓缓流淌,人生的诸般小幸福似乎已全部展现。

然而,当一个脸庞白皙名叫马泽蕙的女孩进入了他的视线,这一切便全然打碎。《从文自传》里,他将这场其实只能算作单相思的初恋称为“女难”,在他的意识中,这是一场带给他许多委屈和苦楚的劫难,他为此而负疚出走,盲无目的地四处流浪,过了数十日水上漂泊的生活。

一切皆是因果缘定。他拒绝了亲戚和当地士绅的提亲,却鬼使神差爱上了一个白脸女孩,只因那女孩的弟弟曾对他说,女孩最喜爱他写的诗。彼时战事正起,八百土匪围困了小城,流弹纷飞,杀声连天,他却置若罔闻,只没日没夜地为那女孩写诗,心里梦里只有女孩白皙的面容。

最后,这梦到底还是醒了。女孩的弟弟以借钱的名义,从他手里陆续骗走了一千元钱,那是他母亲卖祖屋攒下的生活费。这钱无法追还时,他才明白,所谓的初恋,其实是一场受骗的经历。

他无法原谅自己的愚蠢和挫败,更无法面对艰难穷困的母亲,以及曾希望招他为婿的亲友士绅,于是他选择了逃离。他机缘巧合地又回到军队,数年间,先后辗转漂泊到常德、保靖、四川,最后回到湘西,依赖一手好字,在“湘西王”陈渠珍身边做了一名书记。

这新的生活是一个转机。陈渠珍是个政治革新派,治军有方,博学多才,拥护五四文学革命,曾出过一部诗集。沈从文跟在他身旁,有机会浏览了各种古籍,学习了大量历史知识。军阀休战期间,陈渠珍亲手草拟了一份“湘西各县自治”计划,很快便办起了师范讲习所、女子学校、林场和工厂,此外,还设立了报馆,沈从文因此调进报馆工作,在印刷工人赵奎武新文化思想的影响下,他对新文学燃起了热情。

他开始大量读书,为书本和文学着迷。一边看书,一边学会了思索。

我常常躺在一片草场上看书,看厌倦时,便把视线从书本中移开,看白云在空中移动,看河水中缓缓流去的菜叶。(《从文自传》)

我记下了许多新人物的名字,好像这些人同我都非常熟悉。我崇拜他们,觉得比任何人还值得崇拜。我总觉得稀奇,他们为什么知道事情那么多。一动起手来就写了那么多,并且写得那么好。(《从文自传》)

这时节,他已不再是那个一心只想着逃学撒谎的调皮男孩,他日渐变得英俊沉稳。此时他像一块海绵,能量储存得越多,便越低调沉敛,也愈加懂得,他必须到一个更广博的空间去,做一块更大的海绵。

尽管在陈渠珍的革新下,工厂在源源不断地出产品,学校也一派生机盎然,他喜欢这欣欣向荣的状态,尤其羡慕那些青年学生,但反观自己的生活,那无法抗拒的焦虑和失落,像四面垒起的高山屏障,将他围困,向他挤压而来。他要突围,要寻找自己的出路和梦想。

那些从各处派来的青年学生,在一般年轻教师指导下,无事无物不在新的情形中,那份活动实在使我十分羡慕。我无事情可做时,总常常去看他们上课,看他们打球。学生中有些原来和我在小学时节一堆玩过闹过的,把我请到他们宿舍去,看看他们那样过日子,我便有点难受。(《从文自传》)

几乎与此同时,他经历了两番生死体验。先是一场热病折磨了他四十天,高热头痛,一碗一碗地流鼻血;病刚好,一个结实如猛虎的同学在下河游泳时,因一个小小疏忽泅水而亡,四天后当人们将他肿胀变形的尸体从水中捞起——这一幕在沈从文眼中,像一枚锐利的钢针,终于刺痛了他的神经。

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与脆弱的肉身相比,人生更有价值的是什么?

他为此闷闷沉沉地躺在床上,想了整整四天。最后他终于得出一个结论:

好坏我总有一天得死去,多见几个新鲜日头,多过几个新鲜的桥,在一些危险中使尽最后一点气力,咽下最后一口气,比较在这儿病死或无意中为流弹打死,似乎应当有意思些。

他于是变得义无反顾,下定决心要去北京读书。当他向陈渠珍说起这个决定,这个凤凰出生的军人给了他有力的支持和温暖的鼓励。随后,带着几十块钱薪水,和陈渠珍给他的一个手谕以及一份勇气,他离开了生养他的凤凰小城,离开了沅水流经的故乡土地。

十九天后,一个风尘仆仆的青年,站在了北京前门火车站。

他在歇脚客店的旅客簿上一笔一划地写:沈从文,年二十岁,学生,湖南凤凰县人。

他终于来到了北京。他曲曲折折走了那么久,终于,走进了梦想那扇大门。

此时,正是1922年北京的夏天。

此时他并不知道,他写下的那个名字,将是一个传奇。

合肥张家的三小姐

此时,我仿佛坐在时间的荒涯里,闭上眼,耳畔有忽忽的风声。时光多么无情,就像浩荡长风,不停歇地疾飞而去,吹皱了多少胭脂面,吹过了几多离合,几多悲欣。

每天穿过柳林,仰头就能看见小城的钟楼,分分秒秒在眼前不急不忙地流走。我总要发一会呆。前一分,还是今生今世,这一秒,已是旧梦前尘。

身后,似乎涌起了一座时间海,分分秒秒的浪花,都在唱着远逝的曾经。

有些事情,有些风韵,只在历史的某一段缝隙中,才能被完美地雕刻诠释。

数年前一个深秋,夜宿一处前清老宅。良夜幽静,老宅内漏了一天井的月光。坐在旧式紫檀木大靠椅上,抬眼看天井上四方的星空,看到痴绝处,竟恍惚是坐在光阴的井底,刹那间,遍野都是漫漫时空的孤寂,浩瀚无垠。

那一刻,无我。在那样古旧的老宅,我显然是个多余。

只适合时光退转回去——纸糊的灯笼,穿旗袍的闺秀,咿咿呀呀的昆曲,和一大院子当时的月色。那时,没有我们。

我们穿不起那样的时光。它太含蓄典雅,太有内涵和风韵,是一袭端淑的旗袍,只有名门闺秀,才能与它两相合契。

合肥张家的世家名媛,民国最后的大家闺秀们,个个都是风华绝代,后世里再也找不到那样的佳人。曾有新时代的导演想拍“合肥四姐妹”,但他知道,他拍不了。他找不到那样的演员,可以演绎那个年代的优雅和记忆。

那么,只能原谅文字的贫乏,让旧时光幽长的影子在这里隔世重现。

就从这里开始翻页吧——辛亥革命前夕,合肥龙门巷张家府宅,诞生了一位三小姐。

1910年,夏末秋初。那时,远在凤凰小城的沈从文已满八岁,他正想着法子逃学,和野孩子们四处疯玩,或者趴在学校的孔夫子牌位前罚跪受笞……他不知道,那个将使他无比甜蜜又无比心痛的女子,来到了这个人世。

9月15日,合肥张家年青美丽的少夫人陆英撑起产后虚弱的身体,只看了一眼刚落草的小人儿,失望地哭出了声。又是个女孩,这已经是第三个了。婆婆很不高兴,她只希望添个孙子。

父亲张武龄倒十分开心,他给三女儿取名兆和。虽然出身钟鸣鼎食之家,他却是个含蓄儒雅之人,既博学多才,又开明民主,给子女们取名也极为讲究。张武龄一生共有子女十人。大女儿元和(字伯元),二女儿允和(字仲允),三女儿兆和(字叔兆),后来出生的四女儿取名充和(字季充);六个男孩,分别取名宗和、寅和、定和、宇和、寰和、宁和。女孩的名字不仅没有半点含花带草的妩媚,并且都有两条修长的“腿”,张武龄希望女儿们读书成才,像男子那样走向社会,立足名世;男孩的名字都有家字头,显然,儿子们长大后是要光大祖业、承继家声的。自不必说,这是他的愿望。

合肥张家是名门望族。张武龄的祖父是赫赫有名的清末淮军将领张树声,是仅次于李鸿章的淮军第二号人物,历任道台、按察使、布政使、巡抚、总督、通商事务大臣等职。他留给后世最大的亮点是“儒将”之名,爱好昆曲,重视文化,曾主持重修了苏州沧浪亭内的五百名贤祠,并亲自撰写了宝带桥碑记。

张树声共有九子,长子张云端曾任四川川东道台。巧的是,张云端与沈从文的祖父沈宏富一样,声名显赫却膝下无子,更巧的是,也如沈宏富那样,他过继了自己的侄儿为子承继家业,这便是五房所生的张武龄。

仗着张树声创下的一份庞大基业,张家成了合肥的望族门第。张家拥有的万顷良田,仅归在孙辈张武龄名下的每年就有十万担租。难得的是,张家少爷没有半点纨绔之气,那些抽鸦片逛窑子玩纸牌的陋习,与他两不相沾;与他相投的,是报章杂志、诗词书画,以及从祖上传承沿袭的昆曲爱好。

同类推荐
  • 藏地密码5

    藏地密码5

    一部关于西藏的百科全书式小说!了解西藏,就读《藏地密码》!十年经典,强势回归!火爆热销10周年!数千万粉丝的真爱之选!藏獒之王海蓝兽之谜。这是一个西藏已经开放为全世界的旅游胜地却依旧守口如瓶的秘密——公元838年,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登位,随即宣布禁佛。在禁佛运动中,僧侣们提前将宝物埋藏,随后将其秘密转移,他们修建了一座神庙,称为帕巴拉神庙。随着时光流失,战火不断,那座隐藏着无尽佛家珍宝的神庙彻底消失于历史尘埃之中……1938年和1943年,希特勒曾派助手希姆莱两次带队深入西藏;上世纪63年代,斯大林曾派苏联专家团前后五次考察西藏,他们的秘密行动意味深远,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真实目的。多年之后,藏獒专家卓木强巴突然收到一封信,里面是两张远古神兽的照片……不久后,一支由特种兵、考古学家、密修高手等各色人物组成的神秘科考队,悄悄出发,开始了一场穿越生死禁地的探险之旅,他们要追寻藏传佛教千年隐秘历史的真相……西藏,到底向我们隐瞒了什么?
  • 春暖花开的时候

    春暖花开的时候

    ,一群热血青年办起了救亡工作讲习班。这里有家庭背景、个人经历各不相同的青年男女,搞演出,县城内的封建顽固势力也竭力反对和压制讲习班以及后来的战教团的活动。他们的中坚人物参加了共产党或党的外围组织,活动实际是在党的领导下开展着。其时国民党实行消极抗战的政策,特务组织的魔爪已伸到该县,各个成员的表现也是泾渭分明。这样,1938年春台儿庄战役前后,在河南境内大别山下的一座小县城里,各派势力、各种人物都无可避免地在抗日救亡的大考验前显出真面,他们不论担任教师,还是学员,都怀着同样兴奋的心情,办壁报,甚至于一个家庭中,下乡宣传抗日
  • 愿爱如初,温暖如昨

    愿爱如初,温暖如昨

    两段青春不老的理想爱情,一年闪电婚后的奋斗故事,80后锅碗瓢盆小夫妻。很多人在爱中投入了全部的精力和感情,失败后大多感觉不会再爱了,小说通过女主蓝宁的经历,讲述了一个爱情普世道理:珍惜身边之人,幸福其实一直未远离。也许我们都曾错过的那个人,但要坚信,此生总会遇见更好的。不管时光怎样流转,当时的爱是真的,而现在紧握的双手,也是真的。
  • 柯岩文集第四卷(中短篇小说)

    柯岩文集第四卷(中短篇小说)

    《柯岩文集》第四卷,主要是柯岩的中、短篇小说集。作品充满了纯真的童心和女作家常有的细腻情感,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既有着力对光明的歌颂又不回避光明下的阴影,写出了主人公的苦恼、忧虑、复杂的心理变化等。
  • 三国4:刘备入川

    三国4:刘备入川

    《三国(第4部):刘备入川》是日本文学巨擘吉川英治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第四部。主要讲述了刘备势力和孙权势力联合抵抗曹操势力的赤壁之战,到刘备攻入川蜀之地,再到孙权和刘备因荆州问题产生争端的历史故事。作者用颇具个性的现代手法对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进行了全新演绎,简化了战争场面,巧妙地加入原著中所没有的精彩对白,着墨重点在刘、关、张、曹操等经典人物的颠覆重塑和故事情节的丰富变幻,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极大成功地脱胎换骨,将乱世群雄以天地为舞台而上演的一出逐鹿天下的人间大戏气势磅礴地书写出来。
热门推荐
  • 从零开始读懂经济学

    从零开始读懂经济学

    本书是一本通俗的大众经济学读物。它从最基础的概念开始,将经济理论和经济现象相结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对经济学做了细致全面的解析。引导每一位读者入门,从此让你面对经济学不再望而生畏。本书包含经济学基础原理、经济学常用术语、市场经济学、市场结构经济学、消费经济学、生产要素经济学、厂商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经济学、金融经济、经济形势11篇内容,包罗万象,是经济学爱好者的首选读本。
  • 那时年少

    那时年少

    对于未来,他毫不担心,坚信可以凭自己能力成家立业,和深爱的女友过着比糖还要甜蜜的日子。大四毕业生苏扬每天上网、写诗、恋爱,过着没心没肺的快乐生活。毕业后,本书以真挚的感情、真实的细节,苏扬成了一名标准的蚁族,生活比想象的要艰难得多,他白天到处推销,晚上蜗居地下室,工作接连被炒,讲述了一个发生在过去十年的成长和爱情故事。2000年,每日面对嘲笑。那个发誓不离不弃的女孩也以长大为由,和他说分手快乐。苏扬终于明白自己很傻很天真,可生活还得继续,他只能与自己较劲,和生活死磕
  • 美男夫君快上钩

    美男夫君快上钩

    一朝跳下悬崖,被误认为成阮府三小姐,还被一道士逼着喝下了莫名其妙的毒药;一朝女扮男装,被误认成了江湖传闻的粉面公子,还要被迫去娶个女人来做夫人;几经周折,终于摆脱一切,却不想遇到真正的粉面公子被他误认成他所谓的表妹;好吧,看来自己的身份是永远也澄清不了了。
  • 瑾色缭乱

    瑾色缭乱

    她是焉国众人皆知的刁蛮公主,他是凤隐拥有“第一美男”之称的冷酷王爷,父皇为求安定将她送往凤隐和亲,高傲如她又岂会答应,一句“不嫁”,丫鬟成为公主,公主沦为丫鬟,当刁蛮公主遇上冷酷王爷,究竟会是怎样一番缭乱情缘?
  • 恶少的蜜糖宝贝

    恶少的蜜糖宝贝

    本文原名《乱清颜》亲们别走错哦!特此申明:一日一更类型:浪温言情烽火乱世,军阀割据夜色曲都灯红酒绿,纸醉金迷,歌舞升平,醇酒美人,纠缠出一段段缠绵悱恻的爱恋.云若,淡定漠然的女子:“不爱亦不爱”严容,冷酷傲然的男子:“天下具是我的,你能逃往何处?”纪璿,阴鸷深沉的男子:“我得不到的,宁可毁之!“云熙,温柔美好的女子:“我听到花开的声音”裴风,美好直率的男子:“若若,请许我一个来世!”裴天,温柔敦厚的男子:“只要能远远看着你,我愿足矣!”这样的几人相遇,会谱出怎样一曲?—————————————————————————————————云若淡漠的站在玻璃窗前,眸中晦暗不明.玻璃反射出冰冷无情的光,似那人冰冷无情的眼眸。“宝贝,你真美,尤其是这双清透漠然的眸子,让人忍不住想看看它染上欲望后会是什么样子?会不会更美?嗯.....”冰冷的吻伴着邪肆冰冷的声音“你是我的!”霸道的宣言“宝贝,怎么办,我好像越来越离不开你了!”低沉的喃喃“你竟想离开!”愤怒的嘶吼!“你竟敢背叛我!”血红如魔般的眼。那充满欲望,占有,毁灭的气息吹抚,犹在耳边.那日日夜夜无休无止的纠缠,疯狂犹在眼前。云若昂起头,闭上眼,......三年了!遗忘在心底的恶魔又开始慢慢张开翅膀......(亲们如觉得不错的话,收藏,票票,鲜花哟!请给我一点动力,谢谢!)喧嚣读者群:50784221(喜欢本文的亲可加入,敲门砖,书中任一角色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支持方式:一、请您先找到最上方“会员中心”四字,免费进行新会员注册。二、注册成功后,登陆,你就可以点简介下面“放入书架”收藏。三、点“投票推荐”就可以投票了,普通会员每日可投三票,VIP会员一票抵三票。亲们,谢谢你们的支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喧嚣的新文《妖狂》(一日一更)简介:(本文一日一更)女主不圣母,邪恶妩媚,强大不择手段,无情无心,内容比较复杂,穿越,重生,修真,玄幻....还有滔天阴谋,.美男多多,至于NP还是一对一,嘿嘿,看亲们的意思了。简介:十世轮回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帝御山河

    帝御山河

    宇宙轮回,纪元幻灭!一个又一个的世界不断毁灭,一个又一个的文明不断消失,周而复始,始而复周,从不更改。无论甘与不甘,愿与不愿,在这恢宏的命运面前,无数慷慨激昂的英雄和心有不甘的巨擘都汇入了滚滚的时间长河,灰飞烟灭!到底,是谁在幕后掌控一切,又到底是谁在主宰神魔?在无数个纪元轮回之后,天帝陨落,一个心怀不甘的少年走出了大汉皇朝的边陲地带,一往无回的奔入了这浩瀚的历史长廊之中……——“大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则五鼎烹,——我这一生,绝不碌碌!”——杨纪。
  • 青少年励志成长丛书:努力自觉的激励

    青少年励志成长丛书:努力自觉的激励

    本书内容包括:对挫折的感悟、对爱心的感悟、对友情的感悟、对做事的感悟、对智慧的感悟、对品格的感悟、对自信的感悟等。
  • 宛转蛾眉:杨玉环

    宛转蛾眉:杨玉环

    杨贵妃,天生尤物,也是盛唐衰败的见证人。她丰腴诱人,堪比云雨,仿佛枝头摇摇欲坠的葡萄,既甜美又香醇;她醉酒迷花,娇羞动人,集玄宗万千宠爱于一身。这,就是有着羞花之容的千古美女杨玉环。本为王子之妃,之后,一朝选在君王侧,三千宠爱于一身,从此,绵绵遗恨情未了,萧墙之祸已蔓延。《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宛转娥眉杨玉环》从杨贵妃的出生谈起,对她的一生做了详尽的描述。全文语言生动活泼,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形象丰满体态丰盈的杨贵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