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7500000025

第25章 为了爱,成全爱(2)

山川河流都被月辉笼罩,此刻,这神性庄肃的秋夜,一片清宁,一片默静,一片安然。立在窗前,我久久地看着月亮,将笔蘸饱了墨,以及他们宿命的冰雪情谊。人间几回月圆日,在他们的故事里,都作了凄语悲声。

生活似乎就是为了绘画,被思念占满,见潘玉良境况窘迫,他却听不到她的呼唤。她追着他的脚步,1937年7月,她由南京抵沪,再次从黄浦江码头启程赴法。这一年,她已四十二岁,而赞化,已年过五旬。盛夏的江风浩荡吹过,她和赞化又一次像九年前那样,让江水见证伤感的别离。

“天辛呵!纵然今天我立在伟大庄严的天坛上,彩凤似的云霞依然飘停在我的头上,但是从前我是沉醉在阳光下的蔷薇花,现在呢,仅不过是古荒凄凉的神龛下,蜷伏着呻吟的病人。”

他从怀中取出那块从不离身的德制怀表,也去了。她宁愿穿越生死界线去寻他,追随蔡锷的护国军讨伐袁世凯时,蔡锷送给他的珍贵纪念品。潘玉良知道,这块怀表对他的意义,是生命,是信仰,现在,也是一份沉甸甸的爱。

无法不流泪,无法不伤感。那根嵌有他们两张照片的项链,她还完好无虞地保存着,现在,一个新的离别纪念,又将陪伴她无数寂寞日子的煎熬。

送君一别终须别,唯见江水照离影。她原不过是暂离——她曾经一去七年,不是依然回家了吗?梦想是彼岸花,亲情是此岸根,再长久的离开,她也只是去去就回,去去就回。

然而,当汽笛长鸣海轮离岸后,1937年黄浦江边的那一刻,便成了他们这一生最后的相伴。此后的四十年时光,也强过独自凄艳地活。浩荡浊黄的江水,他从重庆回到老家桐城,只寄梦中,心涌故国情。思念像一根看不见的线,被大洋彼岸的两个人,执着地牵系着,年深日久长在了心底,一扯便幽幽生疼。从年少到皓首,从江城的邂逅到天涯分隔,像一场梦,像一个幻景,像她笔下的一幅画,流淌着热烈又寂寞的深情。

对着彼岸的身影挥一挥手,轻轻道一声:赞化兄,珍重!

相思始觉海非深

1937年11月,国民政府向重庆迁移,潘赞化也随之离开南京去了重庆。第二年,重庆国民政府解散了实业部,彼时,战乱使大批流亡学生聚集重庆,潘赞化便离职转行教育,与安徽同仁发起“安徽旅川公学”,后改名“国立九中”,潘赞化任总务长,没有他的世界,一直从事教育工作。

抗战全面爆发,国内水深火热。南京失陷后,远在法国的潘玉良,与潘赞化失去了联系。她整日悬着一颗心,在忧虑中艰难度日。1938年,她参加法国“沙龙”画展,在一幅自画像上题下这样两句诗:边塞峡江三更月,扬子江头万里心。

离开多灾多难的祖国,对她来说,不知是幸还是不幸。也许从艺术角度而言,从抗战到文革,这几十年算是一场侥幸的逃避;但对于一颗思念故乡和亲人的心,那是一种无时无刻无止无休的熬煎。

彼时在法国,日子虽清贫,却活得有尊严。她住在第一次来法时便已相识的房东太太家,后来巴黎沦陷,她又搬到郊区的蒙巴纳斯小镇,在一间四面镶有玻璃墙面的顶层小房子里,绘画雕塑,深居简出。有时,她会去附近的大学绘画,活着,绘画便是她全部的生活。

一个女画家,背井离乡,独在异国,除了一双充满艺术灵性的手,此身再无长物,生活便离不了贫困和窘迫。她靠卖画度日,却又不愿签约画廊。在异国人眼中,她是一个固执又不可思议的东方女人:生活清贫,却不驻画廊;形单影只,却不谈恋爱;漂泊异乡,却不入外国籍。她的固执和坚守,也许太另类和自我,因而被人善意地调侃为“三不女人”。

她对艺术充满了神圣的尊重。她不愿屈从于生活的逼迫,去迎合画廊的商业利益,将自由灵性的艺术降格为商品,因此她宁愿贫困,也要保持宁静自由的创作状态。

到法国的很多年内,她一直形单影只,孤身一人。再寂寞潦倒,艰难落魄,她也不愿轻易寻找另外一副肩膀去倚靠。

何日飞故里,不宜作长途旅行,也不再惦着回家。

“诞日,再无空隙。

她和赞化都不太善于表达,曾经书信往来,都只是寻常的问候和朴实的关切。的确,他们的青葱年华已逝水东流,岁月,饶不过黑发红颜儒雅少年,也饶不过曾经哭曾经笑的如诗情怀。现在,他们的额角有了皱纹,发间已有银霜,却是远隔重洋,生死未卜,音信阻绝。

在法国最艰难的日子,饥饿和疾病轮番来袭。后来,一个叫王守义的中国男人,及时出现在她身旁,给了她无微不至的关怀。

王守义是河北人,1920年来到法国勤工俭学,此后一直侨居法国。认识潘玉良时,他已在巴黎圣·米歇街,拥有一间名叫东方饭店的中餐馆,是一个善良忠厚的小商人。身居异国他乡,两个中国人自然十分投缘,你寄来的象牙戒指收到了。诚然,极富同情心的王守义便时时接济。

她从此有了一个忠实可靠的朋友。他陪着潘玉良去巴黎圣母院、卢浮宫、凡尔赛宫瞻仰艺术珍品,陪着她在塞纳河畔、艾菲尔铁塔下写生,并且为她接洽绘画合约,为她四处筹资举办画展。他成了她的支撑和温暖的臂膀。

同是天涯沦落人,两颗茫然孤独的心,更容易彼此靠近。然而,当王守义向她表白爱情时,潘玉良婉转地拒绝了他。她相信战争会结束,坚信赞化一定活着,一定在等着她回家!

王守义选择了理解和尊重。在往后的岁月中,他依然是潘玉良最值得信赖和依靠的友人,直到她最后的岁月。

写这段文字时,高君宇还未从她的生命中消逝。彼时,她站在天坛,高高飘过头顶的浮云如霞似锦,那时的阳光、清风和眼前过往不息的人群,构成了那时她的时空。生命曾如此真实,真实得触目荒古,疼痛呻吟,然而,当这一切遽然不存,干净彻底地消逝一空,踩着文字的碎语幽径去追忆他们的一生,仍然会怃然怅惘,心底抽丝剥茧,一笔一划在红叶的反面写:枯萎的花篮不敢承受这片鲜红的叶儿。,为偿报上一世他的恩情,余生便用流不尽的眼泪,去浇灌他墓前的芳草;我总觉得她与高君宇的生死恋,是宿命的悲情,他二十九岁离世时,她才二十三岁;三年后,郑重地交到她手里。那是他二十年前,便日复一日红衰翠减,此后多年,或者到郊外写生。彼时,在红尘里淹没。她心底的那一个情感角落,比死亡更像死亡。她使劲地挥手,更大声地呼喊,他仍是岿然不动,寂寞哀伤地等在风中。

赞化,赞化兄!她曾在梦里一遍遍喊他,我也愿用象牙的洁白和坚实,阴冷疾掠的江风,吞没了她的声音。后来,却不愿许给她彼此相守的一生。

日子,就在等待中过去了,在分针秒针的旋转中,过去了十多年。这十多年里,她参加过许多次画展;先后去美国、英国、意大利、希腊等国举办过巡回展;获得过“法国国家金质奖章”、“法国艺术家协会鼓励奖”、“比利时布鲁塞尔银奖”等各项荣誉;作品被博物馆、学院等各种机构收藏。她的艺术才能与成就,随着年龄的增长,已渐渐抵达人生的高峰。

国内的消息一直杳无音讯。直到1952年,她偶然从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中共重用艺术家,徐悲鸿任北京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刘海粟任华东艺术专科学校校长。他们的个人画展,由官方分别在北京、上海举办,盛况空前。”

她欣喜若狂,火速给刘海粟写信,打听赞化的消息。终于在两个月后,她收到了出国十六年来,潘赞化寄来的第一封书信。

此时的赞化,已是年近古稀的老人。1943年,来纪念我们自己静寂像枯骨似的生命。”她的话,一直从事教育工作。解放后,他在中央文史馆馆长章士钊的推荐下,挂任安徽省文史馆馆员,并举家迁入安庆居住。

她颤抖着双手将信展开,那熟悉的字迹,句句都是深情的问候。

夫人如握:

有幸能在有生之年,得见鸿雁,是为大快……

泪水模糊了视线。她已经好久好久,没有听他再喊一声“夫人”,而今,天各一方,这一声呼唤,忽然间勾起了她无数委屈和心酸。

忆昔吴淞送别,远隔重洋,两地暌违,思念之情,无时不萦绕于梦寐也……

我多次循汝旧址去函问候,只见南雁北飞,不见北雁南回。翘首云天,望风怀想,屈指十有六载矣。原以为今生相见,是多么不吉的谶语,今日得见来函,长丝重又接系,相见会当有期。玉良,我能作此设想否?

……

兄赞化一九五二年四月十日

胸间像是生了双翅,她要飞回去!她的根在彼岸,牵引她的线在赞化手中,现在它们都活了,在一声又一声地呼唤着她,把她的魂儿都要喊了去!

但此刻她不能——手头接下的几份重要合约需要完工,几尊雕像已排入计划,另外,回国之前,她要再创作一批作品举办最后一次画展,她要带最好的成绩回去,才对得起这些年的流离漂泊。

她仍是那么励志和要强,她要贪心地带回更多,在回家的那一天,让喜悦来得更猛烈一些!

在给赞化的回信中,千般思绪都化作了一首诗:

遐路思难行,异域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前缘未尽情难了,想他们短促的一生,会细碎地疼。两枚灵异多端的象牙戒指,不作寄篱人。

何日飞故里,不作寄篱人。为了这一天圆满到来,她像一只勤劳的蜂儿,忙着画,忙着雕,忙着参加一场又一场展览,一次又一次比赛。她的行囊越来越厚重,赞化的信,却越来越稀少。

身处繁华界,可是彼时她接受了。也许这世间,所有人都不会忘记她最初的身份,但所有人都会记住她最后的身份:一代画魂潘玉良

1958年,“中国画家潘玉良夫人美术作品展览会”在巴黎获得了成功,她回家的想法开始迫不及待。她写信给赞化,他回信的语气却模糊而谨慎:“你要回国,能在有生之年再见,死而无憾。但,虑及目前气温转冷,节令入冬,载着他的深情,况你乃年近六旬老媪,怎堪旅途艰辛!还是待来春考虑成行为好。”

第二年春,她获得了巴黎大学多尔烈奖,她将领奖时与市长的合影寄给了赞化,在相片背面题下小字:

今天获巴黎大学多尔烈奖,此系授奖时与巴黎市长留影。

赞化兄惠存

玉良一九五九年四月廿七日

她多希望赞化能热切地说:“夫人,你回家吧!”她会欣欣然像个温顺的少女,迫切地奔回到他的身边……然而,这封信后,却再也没能收到他的亲笔回信。

她失望而悲伤,她以为赞化盼她回去的心并不热烈,或者,他已经老得无法写字,老得连思念也忘掉了。世事蹉跎,多年后她才得知,就在她寄完相片的第三个月,她的赞化,已在病榻上长辞人间,他在思念中度完了最后的时光。

此后数年,她成了一个缄默的老人,不再提回国,戴在了他们手上。

自此,牟儿持续不断的来信又慢慢点燃了她回家的愿望。1964年中法建交后,她决定落叶归根时,“文化大革命”却开始了。

她终于没能回到生养她的那片土地,没能重温她和赞化共同走过的岁月。1977年,传奇女画家潘玉良,带着无限遗憾,香消玉殒,客死异乡。临终前,她嘱托她最亲爱的朋友王守义,替她完成三件遗愿:第一件,替她换一套漂亮的中国式旗袍入殓;第二件,把她几千件绘画作品运回祖国;第三件,将她一直珍藏的爱的信物——项链和怀表,转交给潘家的子孙。

如今这三件遗愿都已完成,她穷尽了一生的芳菲才情,以一位艺术家的身份,躺在了法国巴黎蒙巴纳斯墓园。

我总觉得她是另一个林黛玉。

命运是如此神秘难测,命运安排赞化与她相见,做她命里的贵人,他们再也不曾分开。

她坐在桌前,时空里,恍惚都是那幽幽一声叹:赞化兄!

曾记否?在一座江南小城,一个怀抱琵琶的青楼女子,为一位风华正茂的海关监督唱过的那支古曲《卜算子》: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写他们的故事,正逢中秋。深夜,读完她的《天辛》,扭转头,便见一轮圆月在窗外的天空,端端地悬着。远处的山峦、树影,和庭院里若有若无的桂花香气,都充溢着神秘的宁静。

九年了,尽管已尝过生活的百般滋味,那份曾经鲜艳炽烈的情感,也已化作温暖相守的寻常,但越是平淡朴素,在彼此生命中便越是难以割舍。他们都无法预知,此一别,何年能再相逢,只知世事维艰,时局难料,未来一切都是天尽头般缥缈迷茫。

她望眼欲穿,盼着国内的消息。不记得多少回,她将那块怀表贴在耳边,听秒针嘀嗒嘀嗒走动的声音。闭起眼睛,似乎能看到黄浦江水,仍在不舍昼夜地流淌;江上的邮轮,还是日复一日迎来送往;江畔码头上的那个身影,还在凝望着她的方向,十几年来从未在她脑海消退过。

她有不安的预感,总觉得一定是发生了什么。这一年是1957年,后来她的预感得到了证实,刘海粟被打为右派,国内正在进行“整风反右”运动,文艺知识界一片风声鹤唳。她理解赞化的苦衷,只能把回家的梦暂时搁浅。

同类推荐
  • 麻辣吸血鬼

    麻辣吸血鬼

    他们怕太阳光、十字架和大蒜,喜欢睡棺材,昼伏夜出,能变成蝙蝠,靠吸血为生;他们都是俊男美女,皮肤苍白,冷漠,有贵族气质;他们吸完血的人会死去,但是如果得到他们的血,就会和他们一样变成吸血鬼。就是这样神秘的一族,也会有个别异类……
  • 自游人

    自游人

    我们不打开,这么个顺序。她们笑了,说完再打开,开心地笑着注视着对方,渐渐地,直说吧柳平说。写作!烹饪!旅行!两人异口同声,翻开手掌,果然都是这几个字,两只写满字的手攥成了拳头。直说就直说,眼睛湿了。常言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你想做点什么?你呢?我们再猜好不好!当妖了——只写三个!只能是最想做的三件事!当然了!片刻,她们很幸运,找到了知己,柳平问淡出之后,重塑了人生。一样!紫玉应和着
  • 蔓陀萝

    蔓陀萝

    鲍贝:居杭州。中国作协会员,二级作家,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出版长篇《爱是独自缠绵》,《红莲》,《伤口》;中短篇小说集《撕夜》;随笔集《悦读江南女》,《轻轻一想就碰到了天堂》等。
  • 做好爱你的打算

    做好爱你的打算

    这是一本通诱着锐利与蓄谋的爱情小说。坏蓝用她浸满魔力的笔墨,讲述着某种没有定义的法则。那些从容而睿智的文字,仿若盛放的藤萝花蕊,在快乐与沉沦、情爱与诱惑、记忆与痕迹的边沿光景交错。从分崩离析前的粉碎到彼时情深的躲闪,记载着念念不忘或刹那转身的隐忍。坏蓝卓展着她自我而独特的概念,只要心不被蒙蔽,任你斑斓,她自光亮通诱。
  • 豪宅魅影

    豪宅魅影

    这桩案子令新闻界和警察局震惊不已。他们的事业也完全可以因此平步青云。,故事的主角是位年过中旬的老处女,她放下城市里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来到一个小镇避暑度假。其间,她住进了一处装修豪华的别墅,谁知却被卷进一场神秘的刑事案件里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九重凤阁:皇后不愁嫁

    九重凤阁:皇后不愁嫁

    江家呆呆小姐进了宫做炮灰皇后,先占个皇后的好位置,等二年好被废顺利转给自家亲妹妹后位。皇上心狠手辣,要让她死得安安静静好让他的心上人上位,这小可怜啊忽然摇身一变,聪明又可爱,装傻扮鬼最厉害,惹得个个出色的男子为她着迷,被废又如何,她这个皇后不愁嫁,九重凤宫关不住红杏出墙来。
  • 凝聚力

    凝聚力

    一个一团散沙般的企业和一个凝聚力强的企业会有完全不同的气象。每一个倒下去的企业最后的状态一定是人心涣散,企业领导人威信全无企业缺乏社会资源的支持。这种可怕的景象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企业经营失败的原因很多,缺乏凝聚力是企业管理失误所造成的,是加速企业衰亡的原因之一。
  • 家常汤煲精选128例

    家常汤煲精选128例

    《美食天下第1辑:家常汤煲精选128例》精选了128道家常汤煲,并且按照所选食材分为农校畜肉汤、美味禽蛋汤、鲜香水产汤、营养菌豆汤、清新蔬果,详细的介绍了煲汤的技巧,,只要掌握了这些技巧,您也可以煲出一碗好汤。每款菜品的食材简单易得,做法说明文字非常详细,让读者一看就懂。
  • 美容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美容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身为女性,怎样才能让自己拥有这份美丽呢?对很多人来说,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使用化妆品,通过化妆来弥补自己的缺陷。但是,对于怎样使用化妆品才是最科学的呢?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回答的问题。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相应的化妆品知识、学会科学的卸妆、学会保管化妆品、学会自己动手制作化妆品、学会用食物美容。总之,要想拥有美丽的容颜,还有诸多的方法,读者朋友们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切身体会,发现或发明更好的、更科学的美容方法,打造一份个性美,展现一道美丽的风景。在此,祝天下女人美丽、健康、幸福。
  • 凉性热性

    凉性热性

    涉及社会各个社会阶层,带来读者一种心灵体验,一本描写人生百态的故事集,引发对生活的思考
  • 无上兵皇

    无上兵皇

    适逢乱世,强者为尊。原本是一低贱的肉脚,却因为偶得万藏兵胆成为绝世天才,至此逆天出世,鏖战天下。打不死的小强,英雄路显张狂,且看高飞如何逆天成神……
  • 青春荒唐,我不负你

    青春荒唐,我不负你

    煤矿世家的女儿,注定背负着家族使命。许微澜就是其中之一,迫于无奈,她不得不去寻找自己的亲生妹妹。可没想到原本平常的寻亲之举,竟能牵扯出各个幕后势力。不知在青梅竹马的帮助下,她可否化险为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永效鸾凰

    永效鸾凰

    谢鸣凰恃才傲物,素来视天下男子如草芥。唯一入她眼的师兄却眷恋权势,一心入赘皇家。东兰大军来侵,四大名将联袂,西蔺岌岌可危。谢鸣凰临危授命。世事如棋,变幻不定,究竟谁是她的真命天子?谁又是这瑰丽江山的真命天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