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5100000019

第19章 中心与边缘:汉文化的扩张与变异(3)

与麻浩一号墓中的荆轲刺秦王画像真正比较接近的,是发现于浙江海宁长安镇一座画像石墓中的同类题材(麻浩一号墓考古简报的作者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在海宁画像石墓中的东壁耳室北侧第二层刻有荆轲刺秦王故事:“画面夸张地表现了斗争高潮的一刹那:荆轲投刺秦王未中,被卫士拦腰抱住,但仍拼命向前;秦王挣脱已被割断的衣袖,绕柱而逃;前面的御医夏无且高举药囊,即将向荆轲投去;地上放有盛樊於期头颅的方匣;秦舞阳则匍匐在地”(岳凤霞、刘兴珍:《浙江海宁长安镇画像石》,《文物》1984年3期。)。从画面上看,场景中的人物都朝着一个方向拼命奔走,充满动感,让人能够感受到历史上那令人惊心动魄的瞬间,其表现手法与基本构图都与麻浩一号墓十分近似。这里,我们观察到一个意味深长的现象,处于汉文化中心区域、深受儒家正统观念影响的武梁祠画像中,强调的是历史事件本身,它所表达的是一种正统的历史观,为使观者能够清楚认识到这一点,还特地加上了准确的文字说明。而在相对处在边缘地带的四川与浙江,历史事实本身只需要有一个粗略的轮廓,画像所要强调的是生动的历史场景的瞬间,边缘地带的艺术家们似乎更具有不拘一格的超越历史的想象力与夸张的艺术表现力。巫鸿在观察过四川地区出土的东汉石棺画像的结构与题材之后,也曾发现“四川画像中的儒家故事的表现则相对简单,不但图像上进行了修改,其含义也有所变化。这些变化说明四川的艺术家们在装饰石棺时一方面吸收了汉代丧葬艺术中的一些流行主题,但是也迎合了赞助人的特殊要求和当地文化独有的价值观”(巫鸿:《四川石棺画像的象征结构》,收入其《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页184-185,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

除此之外,麻浩一号墓中还出现了大量不见于中原汉文化中的画像内容。例如,在其墓门门楣石刻上雕刻有骑在跪羊身上的两人相抱接吻图像,这是一幅被认为具有“性”内容的画像,被学者们称之为“秘戏图”,常常与另一类被称之为“野合图”的画像相提并论(高文:《野合图考》,《四川文物》1995年第1期。)。四川彭山M550号崖墓的墓门楣上曾经发现过一对男女拥抱接吻的石刻雕像(巫鸿:《地域考古对“五斗米道”美术传统的重构》,收入其《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页501-503,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1972年四川荥经县陶家拐出土的石棺在其一侧画像中也有一对男女跪坐相拥的场景(李晓鸥:《四川荥经发现东汉石棺画像》,《考古与文物》1988年2期。),巫鸿倾向于把这类画像与四川地区早期道教——“五斗米道”中流行的“房中术”相联系(巫鸿:《地域考古对“五斗米道”美术传统的重构》,收入其《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页501-503,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在中原正统汉文化体系当中,是很难见到这类图像的。

麻浩一号墓东壁北后室门道左侧刻有一幅画像,图案为一人着异形高冠,身着长袍,左手执节(原简报定为执杖),节上系有三层饰物,右手执一小袋。对于这幅画像唐长寿及巫鸿都认为此像所描绘的是一个“方士”,唐长寿并引《史记?封禅书》和《汉武帝内传》中的记载证明沟通神人的方士均持节杖,认为崖墓刻方士画像,正是让其充当人、神间的使者,引导墓主人“魂气归于天”(唐长寿:《乐山崖墓和彭山崖墓》,页61,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年。巫鸿:《地域考古对“五斗米道”美术传统的重构》,收入其《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页490-491,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前引四川南溪县长顺坡出土2号墓石棺画像中“天门”一侧的神兽前方,也有一人持节杖席地而坐,引导来者向西王母求见。张勋燎先生认为这一持节者“当是天帝使者或西王母派遣前往迎接墓主之使者,将墓主引入天门后至王母所居小门前禀报复命的情景”(张勋燎:《重庆巫山东汉墓出土西王母天门画像棺饰铜牌与道教——附说早期天师道的主神天帝》,安田喜宪主编《神话、祭祀与长江文明》,页164,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奉帝命出使之使节持节为信本为汉代制度,后被引入到道教仪轨,道书文献中多见仙人持节的记载,如《神仙传》卷八《沈羲传》载:“沈羲者,吴郡人,学道于蜀中,……黄老今遣仙官来下迎之。……有三仙人羽衣持节,……遂载羲升天。”(《太平广记》卷五,页36,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可见在蜀中道教信仰体系中这种持节使者的确负有引导墓主升天(升仙)的职责,这与巴蜀地区早期道教流行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前所述,麻浩一号墓石刻画像与其他四川东汉画像资料一个最大的不同点,是在整个以西王母为中心的神仙画像体系当中,西王母的主尊地位在后期被置换,出现了刻在后室门楣上方的一尊佛的坐像。结合前文对其周边图像共存关系及其所构成的墓葬空间的综合分析,我们可以断定这尊佛坐像其实正是西王母像的一种“变异”形态。在中原北方地区,东汉墓葬中发现的一批早期佛像通常与西王母、东王公等画像并列而出,形成相互搭配的关系(俞伟超:《东汉佛像图像考》,《文物》1980年5期。);而四川地区出现的早期佛像与西王母像却都是“一神独尊”,两者之间多形成蜕化变容、相互置换的关系,这一点与中原北方地区有着很大的不同,笔者曾经对此有过详论(霍巍:《三段式神兽镜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日)《日本研究》,1999年3号;《四川何家山崖墓出土的神兽镜及相关问题研究》,《考古》2000年5期。)。如果进一步观察分析,我们似乎还可以发现,与这尊佛坐像在空间关系上共存的一些画像,可能还蕴藏着来自更为遥远的西方的文化因素。

在麻浩一号墓享堂雕刻中,与这尊佛像遥相呼应的,有一幅被美国学者爱德华命名为“勒天马”的图像以及一尊可能为龙首的浮雕像。爱德华正确地将这些题材与《汉书?礼乐志?郊祀歌》中对“西极天马”的歌颂联系起来,并且指出:“在祭仪的这首颂歌中,它(笔者按:指天马)成了宇宙力的象征。因为它与龙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更为神圣的动物——龙——出现的先兆。所以赞歌中的马,穿过天门直达玉皇座前。”(R.Edwards:The Cave Reliefs of Ma Hao,Artibus Asiae, Volume 17,1954,pp.5-28;pp.103-129,中译本见秦学圣译《麻浩崖墓浮雕考释》,乐山市文物保护研究所、乐山崖墓博物馆编《麻浩资料汇编》(内部资料),页66-94。)爱德华还特别注意到这幅石刻画像中勒马人的特点:“他似乎戴的是高而不尖的帽子,具有游牧的塞西亚人服装特点,从衣服的侧影看,属于穿靴的游牧民。”基于这些观察,他呼吁人们“有必要再次把麻浩崖墓与当时的世界影响联系起来。从西方得到天马的同时,我们还面临另一个西方,即印度或中亚的巨大影响——佛像(在同样湿润松散砂岩的条件下)”(R.Edwards:The Cave Reliefs of Ma Hao,Artibus Asiae, Volume 17,1954,pp.5-28;pp.103-129,中译本见秦学圣译《麻浩崖墓浮雕考释》,乐山市文物保护研究所、乐山崖墓博物馆编《麻浩资料汇编》(内部资料),页80-81。)。他的这些观察和基本论点对于我们认识麻浩一号墓石刻画像的含义至今仍颇具启发意义。

在四川东汉画像石与画像砖当中,与西王母、天门等题材共存的图像体系里常常会出现树下一马立于天门之外的画像,如上例所举的彭山双河、南溪长顺坡石棺所刻图像。在这些图像当中有的伴随马匹出现了饲马人,有的仅有马的形象出现,有些马身还带有翼,表示其为可以托举乘者升入仙界。这个特点与麻浩一号墓中的“勒天马图”可作比较,笔者认为这些马结合以文献材料考察,其寓意均可视为非凡界之马,一是人们理想观念中可托举死者升入“天门”的“天马”,同属于西王母神仙信仰这一神话体系。天马出现于这个体系当中,又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汉代关于“天马”神话的诞生及其演变,是在汉武帝通西域之后出现的新事物。这类来自西域的良马,原本只是汉代凿通西域之后,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带来的一种珍奇动物而已,与其他同时期传入中土的狮子、大象、大鸟、犀牛之属意义本没有什么两样。但是在汉代这样一个特殊的、神仙方术色彩极其浓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下,其初始的意义在进入到中土之后却已经被彻底地加以了神化和改造,与中国先秦以来的以升仙不死为中核的“昆仑”神话系统发生了密切联系。这些西域的良马被赋予能够托举乘者登仙,通过昆仑、天门(阊阖)最终进入“天国”的神奇功能,因而被称为“天马”(详参本书第七章。)。

在认识到汉代中国人知识背景上发生的这个重大变化之后,联系到四川东汉画像中诸如西王母神仙系统、天门及其仙人导引墓主升仙等画面,再回过头来考察麻浩一号崖墓当中出现的这尊具有印度早期犍陀罗佛教造像风格的佛像、勒天马图这样一些题材,我们不难发现它们之间实际上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随着汉武帝遣使开通西域之后,西方古代印欧民族的带翼龙神,实际上也就是马神,被早已具有神龙崇拜的中国人逐渐认知。由于先秦以来中国也曾有过将高大的马视之为龙的认识,所以,西方传来的天马与中国传统的神龙自然珠联璧合,从而被吸纳、演化成为中国人昆仑神话中可以驱之升仙的神灵(Huo Wei:Cultural Exchange and Quest for Immortality: The Heavenly Horse of the West and the Divine Dragon,Ex/Change,Issue 6 February 2003.)。意味深长的是,来自遥远西方的佛像、天马,在处在汉代中国的边缘、但却最接近西方的四川地区被吸纳到西王母、天门、太一神、昆仑崇拜这一传统神仙体系当中,经过变异与改造,自然地融为一体,成为汉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产物。过去曾有西方学者将四川地区汉代崖墓的开凿方式与古代埃及、西亚波斯利用地势开凿墓室与神殿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认为其起源应当在西方(郑德坤:《四川古代文化史》第十一章《汉墓调查》之第二节,成都:华西大学博物馆,1947年。)。这种看法固然有失偏颇,但是其中诸如佛像、勒天马这样一些画像题材的出现,却无疑应当置之于汉武帝通西域及其随之而来的中西方文化交流这一历史背景当中来加以考虑,才有可能得到合理的解释。

综上所述,总结本章的主要研究结论:

第一,麻浩一号崖墓石刻画像通过实地调查表明,它们并不是各自孤立的画面,实际上由不同部位、不同内容的画像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地下空间,所反映的是死者升仙的途径及其在墓葬建筑上的不同功能。从进深上来看,第一重为仙界的入口,这常常以双阙或墓门的门柱来加以表示,也模仿着人间厅堂的大门,门楣上出现大量仿木结构建筑雕刻;第二重为有西王母看守的仙界大门,在麻浩一号墓中则相当于后室的入口,当死者由墓门经过享堂“登堂入室”被送到享堂后面的墓室之内,也就意味着死者将从此与生人隔绝,由迎谒者引导进入仙界。在这一重空间主要以表现西王母及其神仙体系的石刻画像为主体。只是在麻浩一号墓后期开凿的墓室当中,西王母被置换成为一尊形象有异、但意义相同的早期佛坐像。

第二,一方面,麻浩一号墓无论是从墓葬的形制特点还是从石刻画像的基本内容上,都明显受到中原汉文化的影响;但在另一方面,由于巴蜀文化自身所具有的强烈生命力,即使是在融入中原文化体系的过程中,它也十分顽强地保留了许多地域特点,形成带有浓厚巴蜀文化底色的汉文化风格——亦即汉文化在原巴蜀文化区内出现的“变异”现象。

第三,来自遥远西方的佛像、天马,在处在汉代中国的边缘但却是最接近西方的四川地区被吸纳到西王母、天门、太一神、昆仑崇拜这一传统神仙体系当中,经过变异与改造,自然地融为一体,成为汉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产物。

上述结论还透视出一个文化现象,在远离中原汉文化中心区域的四川地区这一相对来说处于“边缘”地带的文化因素,在经过与中原汉文化的反复熔炼过程之中,发生了诸多变异,开始形成新的区域性汉文化面貌;这些边缘地带的汉文化往往又经过一定的途径反馈到中心区域,被中心区域占主体地位的文化体系所吸纳,从而在两者之间形成意味深长的互动局面。正是经过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华文明才得以实现由“中心”向“边缘”的不断扩张、交汇、融合,从而使自身面貌不断发生变化,最终形成今天“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

同类推荐
  • 玛雅文明探寻

    玛雅文明探寻

    在世界远古文明中,玛雅无疑最富有浪漫色彩。古代玛雅人制造了哥伦布之前美洲大陆上最引人惊奇的文明之一:它在气候并不宜人的热带雨林环境中萌芽、兴盛然后消亡,历经千载,遗留下数以百计的大型废墟,激起后人的惊叹和注意。
  • 珠光翠影:中国首饰史话

    珠光翠影:中国首饰史话

    朦胧中芳香飘来,纯洁如水月夜白,细寻找,山崖小花独自开,泉涧霜草衰,风雨吹不败,东方即白斜雾霭,冬雪融化春徘徊,馥艳轻盈云绿黛,满山满谷花盛开,微笑中,人人钗头有花戴
  • 冯友兰说传统文化

    冯友兰说传统文化

    一部《中国哲学简史》,足以让“冯友兰”这三个字烙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上。冯先生所说的哲学,就是本书所说的中国的传统文化。人世苍茫,能看清者又有几何?冯友兰先生辗转其中,沉醉于人间烟火,勾勒着关于人生理想的美丽图景。他的人生或许不完美,然后他的理想至今余响不断,让无数后人追之随之。
  • 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史考察

    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史考察

    的现代化,即敦促教育国民由传统臣民向现代公民转变,是近一百多年来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很关心也都在推动的社会大课题。清末民初的北京,作为全国观瞻所系的“首善之区”,在由传统帝都向民国首都转型的过程中,强力发起了从散漫、保守的传统“臣民”道德向具有公共意识与社会责任的现代“国民”道德转型的社会教化运动。这场运动明面上是伦理道德范畴的现代转型,实质上却是清末民初北京文化权力关系(传播谁的道德)、文化阶层关系(谁对谁传播道德)及文化社会关系(怎样传播道德)的深刻综合反映。
  • 湮没在森林的奇迹:古玛雅的智慧之光

    湮没在森林的奇迹:古玛雅的智慧之光

    玛雅文明是美洲文明中绽放最早的一枝。玛雅文明是在与其他古老文明相互隔绝的情况下创造出来的,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匪夷所思的问题。在天文、历法、数学、象形文字、建筑上,玛雅人都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就,尤其是在农业上。玛雅人培育的玉米、土豆、西红柿,即使在现在,也是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和蔬菜。然而,让人费解的是,玛雅文明就像谜一般销声匿迹了,它秘密隐藏在中美洲的热带丛林中,没有人知晓其历史的悠久。没有人能说得清,在这千百年的时光里,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当这片土地尘封许久时,后来的人叫醒了它,并开始对它进行“拜访”,退去了厚厚的外衣。
热门推荐
  • 倾国女诸葛:被逼为妃

    倾国女诸葛:被逼为妃

    全文《Ⅰ+Ⅱ》完结!穿越异世却误落皇宫,为求自由,她铤而走险,怎料到头一场空。湮灭千年的凤朝后裔,夹带着沉淀千年的仇恨,势要颠覆一切。神秘的面具男子,遗落四国的潶魔石,接踵而来的意外,搅浑了原本平静的局势。当一个女子拥有着阻碍局势发展的力量时,一切的计划都在悄然改变着……***********【【书名与内容关系不大,因为签约后无法修改,只能一直用着】】***********依旧走剧情路线的文,比药师的构思更加甚密的奇幻风格的正剧,希望大家会喜欢!
  • 她们:二十世纪西方先锋女性传奇

    她们:二十世纪西方先锋女性传奇

    《她们:二十世纪西方先锋女性传奇》所选取的这些女性,不仅自身才华横溢,更重要的是她们的身世、命运都具有传奇性,可以说她们身边的男人也都不是等闲之辈,每个人都具有很强的传奇性和故事性,所以能够激起女性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不单单只是停留于对优秀女性的欣赏、崇拜。作者默默以优美动人的笔触娓娓道来,讲述了这些传奇女性的生平,她们的成就,她们的悲喜,她们的感情生活,她们的事业波折。信息含量大,且作者在编写中对于细节的把握非常动人,从女性角度出发,体察幽微地描摹了这些众人眼中高高在上的女人,她们内心最温柔的细节和最伤痛的感触。"
  • 诡禁术合集

    诡禁术合集

    一个小镇上,一间荒废已久的商店!店主莫名的离去,留下一本古书!上面留下“我会回来找你们的!”李岩无意间进入了这个商店,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古书和商店背后隐藏了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敬请收看《诡禁术合集》。
  • 九神变

    九神变

    简介:道术与魔法双修,生出九尾九翼,闯深渊魔域,破六道鸿蒙,取元晶,掠元丹,制魔杖法器,祭仙剑法宝,纵横异界大陆,争霸王朝帝国,挥舞着九双彩色翅膀的全系元素魔法师,摇曳着九条斑斓巨尾的全职元气修炼者,自由穿越九大位面空间和亿万个次空元,傲视九重天,武动天河星辰,天上地下横行无忌的九界至尊。。这一切都来源于一个神秘的图腾!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红楼尘梦

    红楼尘梦

    ★佛说:姻缘前定,宿孽关情。★一块美玉,见证百年情缘;一株仙草,演出红尘故事;一个路者,救得一颗七窍心;一泓清水,饶得………★你道是阆苑仙葩,你道是美玉无瑕,都需看这女儿国中的神瑛使者同咱们同忆那看惯春月秋风的红楼尘梦。★潇湘妃子、绛珠仙草,红楼尘世。依然美的不可一世……她。既因为美丽而可爱,也因为可爱而美丽,更因为善良而美丽……★这一场尘梦,又岂止木石前盟那么简单,水木缘,金玉缘,缘来缘去,甄宝玉贾宝玉水澈水溶水洛水湛还有忠顺王甚至浩瀚国的蒙古国的铮铮铁骨,这些迷失在绛珠仙草美貌与善良下的灵魂,叫她不得不面对着国与家个人与黎民战争与和平时究竟该作何选择……★亲们快来收藏,话说此文貌似慢热,但是也许亲们以前读红楼的许多不解都会得到一个解释呢~呵呵拭目以待吧……第一卷:缘起第二卷:追本溯源演说水林第三卷:红楼八载风刀霜剑第四卷:缘去缘来谁慰黛心第五卷:有情人长相守第六卷:林梦儿的红楼百宝囊――――――――――林梦儿,初次撰文,未涉世事,愿用小女子最真诚的心,最美好天真的文字,重新温故那段永垂不朽的红楼尘梦……看不出色彩的书名,看不出感情的文字,我希望娓娓道来的可以是恩怨分明,可以是红尘最不俗的爱情,可以是幸福的纯真善良,是一段你我都希翼的美丽洒脱平淡欢乐……梦儿的群—65923346—红楼尘梦——敲门砖:红楼尘梦或者林梦儿喜欢的可以加偶,亲们的一些意见梦儿会考虑的……如果现在不行也还有以后呢……(*^__^*)嘻嘻……推荐梦儿自己的新文《冷月点颦玉生情》梦儿自己的完结文《红楼尘梦》梦儿自己的玄幻爱情《第一情狐》推荐好友菁菁苜蓿的完结文《红楼梦之潇湘妃子》——★★★★★—【推荐:脂砚斋出品的精彩美文】—★★★★★——《一梦潇湘冷清秋》瑾瑜地址:《挽红楼之玉亦狂》落花楼主地址:《穿越红楼之黛倾天下》雁无痕地址:《红楼尘梦》林梦儿地址:《红楼寻梦之情满潇湘》沧海明珠地址:《红楼之雍皇夺玉》曲阑地址:《情续红楼画眉蹙》梅灵地址:——★★★★★—【脂砚斋出品·绝不抄袭·绝对完文】—★★★★★——
  • 杏花雨

    杏花雨

    恶性的发展使人类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暴雨、干旱等自然灾害已司空见惯,这似乎并没有太多触动到人类的神经。史前文明的有无,外星文明的存否,并不是本文要关心的,本文关心的是我们的生存环境,是我们人类本身。外星人踏足地球时,发现地球正处于核阴影笼罩之下,他们不忍心看到地球文明重蹈覆辙,于是忍痛割爱,留下了刚刚出生的儿子,把他冰冻在了北极。等到地球灾难来临之前,婴儿将苏醒、成长,去拯救地球……一个外星遗孤,为了地球文明而生。外星球和地球文明之间不应该是互相杀戮,而更应该是和平、友善。
  • 独宠明星娇妻

    独宠明星娇妻

    他是国内声名显赫的艺界掌舵人,而她只是路边捡来的落魄少女。一个走投无路的协议,让她甘愿出卖自己的灵魂。一场暧昧的游戏,只论存亡,一招不慎,满心皆输……最终,谁才是这场猎爱游戏的终极赢家?
  • 冷王缠之庶女谋略

    冷王缠之庶女谋略

    【人生之初见】她古墓谜情,香消玉损,一缕孤魂再次重生。他初见她时,被那一双坚毅的眸子所感动。他救她于屠刀之下,那一刻,或许他已经动了心,动了情。南柯一梦,她重生为候府庶女,受尽欺凌,她为报复那些伤害过她的人,步步为营,步步算计,亦是步步惊心。侯门深似海,看她小小侯门庶女,如何奋力崛起,如何逆转风云。他再见她时,她生死一线间,他爆发出他从未有过的怒火。扬言:“害她者,必须死。”他的冷酷为她,他的笑亦为她,宁可负天下人也不负她。前世无爱,今生无情,她初见他时,内心抵制,神色冷漠。他无法承受她的冷漠,于是强吻了她,那一吻令他弥足深陷。那一吻,或许她亦乱了心神。当看见他为她而伤,为她而痛,那颗冰封的心也慢慢柔化。且不管他朝如何,今朝爱了便是爱了,亦无怨无悔。【精彩小片段】今日艳阳高照,正适合干点打家劫舍的事情。南衡国的官道上,一名劲装蒙面女子,手持一把长剑,身后立着几名手下。官道另一端,一名面戴烈焰面具的男子,正笑得满面春风的迎面走来。男子温润而言:卿儿,你这是准备干嘛呀?女子白了男子一眼:白痴,穿成如此,还能干啥。男子一点也不生气,装得恍然大悟:“喔,原来卿儿是要劫持南衡国的官银。”女子闻言:“你若是害怕,乘早赶紧离开,别在一旁碍手碍脚的。”男子一脸无所谓:“打劫,真是太刺激了,爷还没干过呢,反正咱两都被人传成是雌雄大盗了,让爷也加入吧。”“爷可是以一当百,抢来的东西一九分,你九,爷一。”女子:……表示无语。官道上,官兵押着马车缓缓而来。女子手持长剑,横跨在官道上。扬言:此树是我栽,此路是我开,要想打此过,留下买路财……男子看着女子,一脸宠溺文文一对一,坚决抵制二奶,小三,落实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宗旨。喜欢的亲们收藏+留言指点呀,你们的支持是我最大的鼓励。新人、新文,希望给大伙带来新欢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