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4900000015

第15章 曲种简说(3)

3. 世俗道情(竹琴)

对于大多数老百姓而言,未见得都信奉道教,他们既无“状元袍”可“扯”,也无“乌纱帽”可“脱”,他们每天为生活而奔忙,每天劳作之余,需要娱乐,需要休息,“宗教道情”、“文人道情”所唱的内容,不是他们感兴趣的、所需要的,“世俗道情”(竹琴)便应运而生。其演唱内容逐渐离开道教教义及道家故事。此时虽也继续演唱一些与道教教义有关的故事,如《洞宾三醉岳阳楼》《张三丰云游》《文公走雪自叹》等,但更多的确是如《孔明出师叹》《蔡伯喈思乡观画》《昭君怨》《陶朱公致富歌》等故事。再如根据明传奇《白兔记》改编的《窦公送子、书房骂暠、打猎汲水、邠州回书、磨房相会》,还有与此相类似的《三国演义》《绣褥记》《铡美案》《花木兰》等也与道家、道教毫无关系了。

竹琴唱腔初始有“玄门腔”、“禅腔”、“老南音调”、“南音调”、“街道筒”等,后来演变发展,形成两大流派,中和调与扬琴调。

“中和调”,取“冲气以为”、“中和之气”等意而得名,仍带有些许道家色彩。故唱腔于平稳流畅中而略显粗犷,系上述诸腔综合发展形成,故又称“综合调”。因流行于川南、川东一带,故亦称“中河调”。

“扬琴调”,因完全使用“四川扬琴”的唱腔,但不用弦乐,只用渔鼓、简板伴奏唱竹琴而得名。清末民初形成于四川省会成都,故又称“省调”。初始流行于以成都为中心的川西平原,成都人习惯称川西坝,故又有“坝调”之称。到上世纪40年代后“扬琴调”流传全川,成为“四川竹琴”的主流声腔。

“扬琴调”的形成,对于“四川竹琴”来说,无异于一次彻底的“革命”,这场革命的首倡者是蔡觉之,而使其发扬光大并最后完成者则为贾树三先生。

关于蔡觉之(生卒不详)先生,我们知道得太少。仅清宣统元年(1909)出版的《成都通览》上一条非常简单的记载:“唱道琴,其声可感人,蔡觉之、邓青山唱得好。”此外只知他原是在成都经营灯彩流苏的商人。蔡觉之是扬琴玩友,同时也唱道琴。后因生意萧条,便下海唱竹琴为生,在行艺过程中,深感当时竹琴的“玄门腔”单调呆板,缺乏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必须进行改革,于是大胆地将“扬琴”的声腔板式全部套用过来,只是将“七眼板”压缩为“三眼板”,在演唱形式上也完全仿效“扬琴”的“五方人”分角色坐唱。伴奏乐器除“渔鼓”、“简板”外增加了木鱼、梆子、碰铃等打击乐器,从而创立了“扬琴调四川竹琴”。据曾经与蔡觉之同台演唱的艺人戴云卿于1952年3月“曲改会”一次座谈会发言说:“蔡觉之是用扬琴腔改进竹琴唱腔第一人,时间大约六十年前。”据此推算,“扬琴调四川竹琴”的创立应在清光绪十七八年以前的事。这种“旧貌换新颜”的“四川竹琴”使当时的听众顿觉耳目一新,因此十分受人欢迎。与蔡觉之共同完成这次“革命”的还有邓青山、陈立三、张玄林、李麻子(名不详)、银静臣以及稍后的戴云卿、玩友下海的骆文藻等人。今尚在世的八十余岁的竹琴女艺人王素云即为骆文藻的夫人,一生唱竹琴却敲不来“渔鼓”、“简板”,便是当日“分角坐唱”竹琴所留下的“痕迹”。

民国二年(1913)蔡觉之曾到重庆行艺,并与重庆的赵高峰等竹琴艺人进行了艺术交流,从而把“扬琴调”这种新腔传到川东一带。后来在民国二三十年间,自贡竹琴艺人龚文长、李文光等数人先后到成都向贾树三学艺,又将“扬琴调”传至川南,到上世纪40年代以后逐渐形成在四川“扬琴调竹琴”“一统天下”的局面。

蔡觉之等人所创分角坐唱的“扬琴调四川竹琴”正式进入书场(茶馆)大约是在清宣统二三年间,在成都竹林巷口的“清音阁茶园”,一登台便十分叫座,到辛亥革命时停止演唱。辛亥革命后恢复,在中山公园(原成都市劳动人民文化宫)“羽经茶社”继续演唱,持续八年之久。后来当时的市政府整顿公园,竹琴演唱亦被取消。蔡觉之、银静臣、邓青山等相继谢世,其他艺人亦风流云散,唯蔡觉之的传人、年轻的贾树三继续以唱竹琴卖艺谋生。

经过几年的努力,贾树三终于创立了集生、旦、净、末、丑于一身,一人多角的“贾派竹琴”。约于民国十七年(1928)贾树三在少城公园(今人民公园)“射得会”茶园演唱引起了曾任过道尹的教育界知名人士谭创之的注意。谭创之便联络教育界对此有兴趣的人帮助贾树三编改唱本,斟酌腔词,使之更趋完善,民国十九年(1930)谭创之等人又帮助贾树三在桂花巷口的“锦春茶楼”开设固定的竹琴书场,并正式挂出“竹琴绝技贾树三”的招牌。贾树三因此一炮走红,“贾派竹琴”亦风靡全川。

四川竹琴演唱场所主要在书场(茶馆)。1925年前后各地出现了规模不一的竹琴会社,对四川竹琴的发展起到了不小的推进作用,这些会社大多活动至1949年方自行解散。

新中国成立后,各地建立了曲艺团、队,许多曲艺单位都有竹琴演员并招收了学员。一些新文艺工作者与艺人结合,对传统唱本、唱腔、演技、伴奏进行整理加工,并编写出一批反映现实生活的曲目,使竹琴有了新的发展。成都市曲艺团竹琴艺人杨庆文(已故)率先改坐唱为站唱。他演唱的现代题材曲目《赶猪的人》在四川省第一届曲艺会演中获奖。万县市曲艺团华国秀(女)演唱的四川竹琴长篇说唱《华子良传奇》,采用章回体形式(共16回),歌颂共产党员华子良在党的领导下机智斗敌、出奇制胜的英雄事迹。音乐唱腔既保持了川东竹琴粗犷、豪放的特色,又大胆探索有所创新。这部竹琴说唱于1987年1月和1990年3月分别由四川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连续播出,引起较大反响。

近年来,舞台演出鲜见竹琴登台,茶馆内基本见不到,主要原因系后继无人。

四川竹琴音乐因其流布区域及风格之不同分为“扬琴调”与“中和调”两大流派,但两者之音乐结构都大体相同。

四川竹琴音乐由主体唱腔、辅助唱腔及专用唱腔三部分构成。

主体唱腔系其音乐的主要部分,为板腔体结构,主要板式有[一字][二流](分快、慢二种)、[三板][大腔]等。有甜皮、苦皮之分;扬琴调分男、女腔。

辅助唱腔有[阴调](中和调用)、[垛子](扬琴调用)等。专用唱腔有[平板][春色娇]等。

四川竹琴以渔鼓、简板为其伴奏。简板在板上即重音上击拍,控制速度和节奏。渔鼓之拍击技法较多,其称谓尚不统一。较为通行的有打、拍、勾、弹、捂等数种手法。伴奏曲牌亦无统一规范之称谓,较统一的仅有[大过板](用于前奏及大段落分隔)、[小过板](用于间奏);演奏句幅之长短随艺人情绪和演唱情节需要增减。

此外,在演唱中渔鼓、简板的演奏还能起到烘托气氛、渲染环境等作用。

目前“四川竹琴”仅剩贾树三的第三代传人张永贵,而张永贵已是七十余岁的老人,要不了多久,“贾派四川竹琴”将成“广陵散”矣。

四川评书(附:故事)

“评书”即“平话”,《永乐大典》所说的:“皆优人以前代轶事敷衍成文而口说之。”“平话”流行全国各地,四川尤甚。四川乃茶的故乡,茶馆特多,因此,凡有茶馆处,便有评书艺人在那里口吐莲花,说古道今;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都在此辈人一张口中。正如《锦城竹枝词》所说:“萧条市井上灯初,取次停门顾客疏。生意数他茶馆好,满堂人听说评书。”(邢棻《天香室诗》卷上)另一首竹枝词说:“说书大半爱吴暹,善拍京腔会打跹。一日唱来闲半日,青蚨一串尚嫌廉。”(清定晋岩樵叟《成都竹枝词》)可见说评书的生意还相当的好,听众十分踊跃。

四川评书因其以四川方言夹评夹议地讲说故事,流布四川全境,故新中国成立后遂冠以“四川”二字以说明其地方文化特色。

四川评书历史颇为悠久。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予太和末,因弟生日观杂戏。有市人小说呼扁鹊作褊鹊……”文中所说的“市人小说”即唐代流行的民间“说话”;“太和”为唐文宗李昂之年号(827-835),“太和末”段成式随任西川节度使的父亲段文昌住成都,所记乃成都之事,可见那时成都已流行“说话”(市人小说)。

明代的“平话”在四川亦很流行。据清魏源的《圣武记》记载,我们知道一位叫金公趾的四川平话艺人(“蜀人”)便曾在李定国军营中讲《三国演义》。张献忠更是请“平话”艺人每天到他的军营中讲《三国》《水浒》诸书,“其埋伏攻袭咸效之”(清刘銮《五石瓠》),可见他是把讲“平话”作为上军事课的。据史料记载,当时还有人将明万历年间平定播州(今遵义,明时属四川)宣慰使杨应龙叛乱一事,“造作平话”讲说,并由此引起了贵州巡抚郭子章与四川巡抚李化龙二人相互不满。

到清代“四川评书”特别盛行。清初以后,四川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给评书艺术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和发展空间,在四川几乎凡有茶馆的地方便有评书,故《成都通览》说:“成都之茶铺多,名曰茶社。……在前之斗雀、评理等事已禁止,惟评书、洋琴二事尚仍旧也。”

当时的“评书”确可谓艺业兴旺,名家辈出。清末四川出现了为数不少的评书大家,如钟晓帆(成都)、施昌荣(宜宾)、陆洪藻(宜宾)、戴全儒(成都)、朱子俊(广汉)、杨琢之(涪陵)、王秉诚(重庆)等,钟、戴二人尤为个中翘楚。

钟晓帆(1851-1934),成都人。(参见本书第三章第一节)

戴全儒(约1856-1936),成都人。乡下务农,系半农半艺,擅长铁马金戈,扑刀杆棒,如《三侠剑》《薛家将》《金鸡芙蓉图》等。对于战场厮杀,擒拿短打之表述,对各种古代兵器之比拟,因曾习武于舞台上手比足画颇像武术行家。特受一般劳动群众欢迎,将其与钟晓帆并提而称为“武状元”。

清末民初,由于辛亥革命的动荡,四川评书曾出现一时短暂的衰微,但很快又发展起来。不仅成都、重庆等大城市异常兴盛,小县城、乡镇亦非常活跃。一大批评书艺人在全川各地“聚众谭说”,丰富老百姓的文化生活“……使民众在苦闷的生活里,精神上得到一种艺术的灌溉”(周芷颖《新成都》),也推动着四川评书艺术向前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各地均组建了专业曲艺团、队,评书艺术有了一个长足的发展。首先在各地文化部门的领导下,对传统书目进行了全面清理,同时逐步开始说新书。此外,创造了短小精悍的“韵文评书”,并很快在各地流行。

上世纪60年代,以改编讲说《红岩》为标志的说新书活动达到高潮。各曲艺团队纷纷成立了有专业作者、艺人参加的《红岩》改编小组,依靠集体力量改编《红岩》进行讲说,同时还改编了《保卫延安》《红日》《烈火金刚》《野火春风斗古城》等一大批反映革命斗争历史的长篇小说。讲说的范围已不局限于茶馆书场,而深入到工厂、农村、学校,甚至居民院落。

“文革”中,四川评书亦被列为“四旧”之一遭到禁说,被“革命故事”所代替而停止活动。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地逐渐恢复了评书讲说活动。此时讲说的书目除以传统书目为主外,一些艺人尝试改编讲说新派武侠小说及翻译小说。如《书剑恩仇录》《萍踪侠影》《天龙八部》《福尔摩斯侦探案》《基督山恩仇记》等。

上世纪80年代后,由于各地茶馆播放录像或改营他业,评书艺人的活动场所大为减少,四川评书渐成衰势。现仅有极少数艺人仍在各地活动。90年代,在成都出现了所谓“散打评书”,虽也红极一时,然而,就“四川评书”的历史与现实而言,似有“昙花一现”之感。同时,也有人提出“散打不是评书,评书绝不散打”,虽是一家之言,亦可供人思考。

四川评书是用四川方言叙述故事,以说为主、表演为辅的曲种,按其书路与表现手法有“清棚”、“雷棚”、“黄派”之分。

清棚:注重文采,讲述时细语轻言,娓娓道来。不铺饰刀光剑影之战斗场面,而注重原书中诗词歌赋的讲解,细致入微。

雷棚:注重表演,讲述时语言节奏较快,且火爆,擅说铁马金戈、征战杀伐一类题材。上肢动作大而多,注重书中人态物状之模拟。

黄派:其特点是说书人时时进入角色代言。其语气动作均模仿川剧舞台人物之表演。注重讲口。

新中国成立前,评书主要在茶馆讲说,以长篇大书、坐式讲说为主,一般表演幅度不大。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舞台演说,多为短篇或长篇中之片断,以站式为主,表演幅度较大,多熔各种流派于一炉。

评书的道具仅醒木一方,折扇一把。开讲前以醒木拍击桌面提醒听众。讲述中轻重疾徐拍击各种音响以烘托气氛,折扇则可作各种物件之模拟,如刀、枪、笔、纸等。

附:故事

故事原非演说艺术,系群众性自娱活动。夏夜纳凉,冬夜围炉,以生活化的语言讲述短小精悍的故事。其内容十分广泛,可谓“上穷碧落下黄泉”,俗称摆龙门阵。“文革”中评书被禁,故事应运而生。加上当时文化主管部门的提倡,曾多次举行全省性调讲活动,遂成高潮。因其“文革”路线之左右,故前期之内容题材均较狭窄,主要为阶级斗争、批林批孔、评法批儒等内容,故当时冠以“革命故事”,后期稍有扩展。

故事虽与评书同属以情节见长之口头文学,但故事是只直叙其事,不夹评说议。其特点为朴实明快、中心突出、线条单一等。后期由于一部分中青年评书艺人加入说故事的行列,自然将一些评书的创作、表现手法引入故事讲说之中,两者界线便渐趋模糊。

“文革”后大规模的故事讲说活动虽没有了,但在群众文化活动中这一形式却被保留下来,一些专业曲艺团、队亦有说故事的演员。说故事这一群众性自娱性的形式逐渐衍变为曲艺艺术的一个尚不够成熟的曲种。

四川金钱板与四川荷叶

“金钱板”与“荷叶”这两个曲种,它的产生形成都与“川戏”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首先它们的主要部分——唱腔——基本上是源于“川剧高腔”音乐,其曲牌的名称也都借用于高腔的牌名。其次,伴奏(荷叶)所敲击的点子亦全部是高腔锣鼓点的简化;在表演(金钱板)方面亦多是对川剧各行当“手、眼、身、发、步”的写意性借鉴。由于两个曲种很多方面相通,因此在历史上便形成了“一锅煮”的现象,即唱“金钱板”的艺人大都能唱“荷叶”,反之亦然,现分述于后。

“四川金钱板”以三块楠竹板击节伴奏说唱故事,因三块竹板中有两块嵌有古铜钱而得名。又名“三才板”(取天、地、人三才之意),俗称“夹夹”。新中国成立后冠以“四川”二字,是明确其流布地域及地方特色。

关于金钱板产生形成的准确年代现已无从稽考。但我们从川东道于光绪十三年四月十七日(1887年6月8日)关于上年发生的“重庆教案”所发布的一纸“告示”中能得到一点信息。该“告示”说:“为示谕严禁事。照得本道访闻,近有卖唱之流,名曰打金钱板,编造伤时歌谣及去岁渝城打毁真原堂并柏果树等处之事,在于城乡镇市四处传播,煽惑乡愚,实属无知妄为,好事滋非,抑且有伤风化。除饬州县查禁外,合行示谕严禁。”

此外,对金钱板的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的艺人杨永昌的学艺时间可做一些印证。杨永昌生于清同治六年(1867),18岁时在成都拜师刘宝山学唱金钱板。关于刘宝山的生卒、身世均不详,只知他是重庆人,绰号“小教主”、“五匹齐”(因会演唱几种曲艺形式之称),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几十年的行艺经历,是不可能成为“五匹齐”艺人的。因此,我们可以据上述材料推断,金钱板这一民间曲艺形式至迟在清同治年间(1862-1874)已在四川广为流传,它的产生当然比这更早一些。

同类推荐
  • 战犯末日

    战犯末日

    姜照远编写的《战犯末日》以全景纪实的方法,再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德意日法西斯战争罪犯由垂死挣扎到彻底覆灭的历史画面。《战犯末日》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重大历史实事件,如美英苏三国首脑雅尔塔会议、希特勒自杀身亡、苏军攻克柏林、日本关东军和伪满洲国覆灭、日本投降、纽伦堡、东京、伯力大审判的内幕,均有详尽生动的记述。
  •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前世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前世

    精选近几年《百花洲》杂志纪实文学作品,汇编成册,总结了近几年中国各类文体的文学创作成就与风貌。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创作中,编者们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判断,从而披沙炼金,把或感人肺腑或引人深思的,现实中受到普遍好评、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富有艺术魅力特质的好作品,评选编辑出来,以不负时代和读者的重托与期望,恪尽对中国当代文学事业的责任。本书将充分展示编选者视野的宽广、包容、博大,体现当下文学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是一部水准较高的集锦之作。
  • 思路花雨

    思路花雨

    很难想象,一个人在家庭上遭受打击,又在人生路上经遇了风雨坎坷,其内心的痛苦总是难以描述的。但,他并没有被痛苦压倒,他调适心态,以坚强的毅力,拿起手中的笔继续“战斗”!
  • 毅力·一千零九次拒绝

    毅力·一千零九次拒绝

    “只有努力才能成功”这样的通俗哲理想必已经被无数人否定过了吧!而否定的根本就在于努力通往成功的那座桥梁被大多数人忽略了,这座桥梁就是毅力。或者我们可以把这句话说得完整点、富有逻辑点,“只有不断地努力才能成功!”而“不断地”这一形容词背后所包含的不正是毅力和坚持的重要性吗?
  • 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当代散文鉴赏

    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当代散文鉴赏

    本书收录了多篇现代散文,并且由专家、名家为你解析、引导你鉴赏每一篇散文。这些散文的作者有:鲁迅、郭沫若、许地山、张恨水、林语堂、徐志摩、老舍、冰心、闻一多、沈从文、林徽音、余光中、何其芳等等等等。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天朝风月之离歌

    天朝风月之离歌

    第一次见面,红绣艺惊满座。第一次牵手,月下花间漫游。第一次爱……也有意外……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小小骂道:真是麻烦,还要写这么多东西,我指头都出老茧了,哭啊~~~~~~~~)各位读者:从风雪之颠开始看!
  • 傻妃不好惹

    傻妃不好惹

    怪盗冷月,横行二十一世纪黑白两道,盗术出神入化,一生盗宝无数,却……宝贝到手就扔?白凤冷月,右相府五小姐,皇上一意孤行钦定的儿媳妇,未来的皇后,姿容绝色,倾城倾国,却……天生痴傻?什么?堂堂盗王竟因青霉素严重过敏而死?什么?未来的傻后竟被人毁容且性命危在旦夕?闭眼,睁眼,痴儿冷月使命完成,怪盗冷月异世重生!推荐暗夜系列文之怪盗冷月篇——《傻后盗冷帝》☆☆☆☆☆☆☆☆☆☆☆☆☆☆☆☆☆☆☆☆☆☆☆☆☆☆☆☆☆☆☆八岁,面对杀父辱母之仇,天使化身成魔。于是,十年间,一个让黑白两道闻风丧胆的暗夜帝国奇迹般地崛起了。十八岁,面对一室惊慌颤抖的仇人,暗夜尊王夜魅扬起独属她的恶魔微笑。于是,李家惨遭灭门,家主被打入了生不如死的人间地狱。然而,一朝穿越,异世重生,她竟成了轩云皇朝将军府刚出生的三“少爷”。三国鼎立,强者为尊。既然老天给了我再一次活着的机会,给我了又一个温暖的家,那我叶倾狂就算颠覆天下,遁入魔道,也誓要保家人周全!于是,明里,她不学无术顽劣不堪难成大器轩云第一纨绔公子是也,风流潇洒俊美魅惑却又口若蜜饯,一个媚眼抛过去,电倒一片无知少女。暗里,她勤修武学训练人才组建势力玄武第一宫暗夜宫宫主是也,狠辣果决行事巧妙却又擅于谋略,一宫四阁扎根玄武,成为无人知晓的地下帝王。闲时,闹闹皇宫,耍耍百官,戏谑地看着皇后、贵妃、丞相等一个个跳梁小丑在自己面前瞎晃悠,冷哼一声,摔了他们个人仰马翻。跟我斗?找死!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灭他全家!为朋友,冲冠怒!为父母,覆山河!江湖上,呼风唤雨;商战中,运筹帷幄;战场上,叱咤风云;阴谋中,睥睨天下。然而,在感情的世界里,她却反应迟钝,被“打”得手足无措。风阡陌:“初遇你那晚,在你说我银发漂亮的那刻起,我就知道,你于我,会是与众不同的唯一…”邪:“小东西,快快投入哥哥的怀抱吧,哥哥绝对任你蹂躏。”凤夜辰:“我一直觉得这世界是无趣的,直到遇上了你。”楚珏:“就算你是男子,我也喜欢你!就算不择手段,我也势必要得到你!”经历一个个劫难,闯过一次次生死,魑魅认主,记忆恢复,她才发现,自己的真实身份竟然是……于是转身,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另一条危机重重的逆天之路……而她和他们未完的故事,也仍将继续……【片段一】
  • 极品公主之银发亦妖娆

    极品公主之银发亦妖娆

    她是天朝第一公主,容貌与智慧并存。他是北真国的二皇子,年轻气盛还很霸气,一次边疆之行,他却成了她的噩梦之源,为了脱离他的掌控,在欢情之际,她将匕首狠狠插进他的身体,他发誓,天涯海角,也要拨了她的“皮”--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品江山:皇后不好惹

    一品江山:皇后不好惹

    那一年,他单身巡河北,人人都嘲笑他是刘汉“破落户”。那一年,她倾心于他,十万大军助力成龙。一朝夕改,结发妻来,人人都笑她,皇后之位,为贵人阴丽华所让。刘郎悠悠,娶妻莫当阴丽华。自从那个女人来后,她的拟身嫁与,也成了失宠怨怼。成了吕霍之风为。可是,刘秀,到底为什么不休了早就没用的皇后?还是自始至终,她郭圣通就是一个棋子!今生今世,刘郎再见。若有来生,爱你之书,再也不留!
  • 我们身边的名人

    我们身边的名人

    本书集纳了中外诸多优秀的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及文学大师们精彩的人生片断,在这些精彩的人生片断中,无论是大到对手之间的过招,还是小到友人之间的戏谑,无不闪现了思辨的灵光和语言的机智,是名人们在人生这个舞台上的上佳表演。本书以翔实的材料,有趣的意境和诙谐的语言,展示了名人们与众不同的人生。读者在轻松阅读、感受名人们独特魅力的同时,可启迪思想、丰富知识、提升心智。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名人就在身边。
  • 最后的太古神魔

    最后的太古神魔

    洪荒的神魔纷纷醒来。满天的仙佛纷纷涅磐。日月同空,雪夜惊雷。一场惨无人寰的屠杀过后,孤独的我该何去何从?风华正茂的佳人,荡气回肠的爱情,豪气云天的兄弟情,神秘的幻境,惊险刺激的世途,神秘的洪荒传说,没落的太古神话,强大的神器、无敌的仙。
  • 灰姑娘生存笔记

    灰姑娘生存笔记

    成为已经嫁给王子的灰姑娘。但是现实往往比童话那一句“最后他们幸福的生活在一起”要来的复杂的多。灰姑娘版大逃杀,史上最惊心动魄的穿越童话,迷失在4次元童话中的绝对女王进化论。
  • 孙子兵法(白话全译)

    孙子兵法(白话全译)

    本书将《孙子兵法》用白话全文译出,重点突出一个实用的功能,其中既有权威原著,又有通俗译评,同时精心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从军事谋略、经商谋略、处世谋略三个方面对原著进行重新解析、阐释,兼具可读性和典藏性,是一本适合各行各业人士借鉴学习的普及读物。
  • 天价萌宝,爹地是谁

    天价萌宝,爹地是谁

    腹黑女遇上腹黑男,再加一个御姐女儿。当两大腹黑对决,御姐女儿在一旁摇旗呐喊,输赢已不再那么重要,一家人和和美美才是真。片段一小御姐:“妈咪,我帮你找到工作了。”可怜妈:“宝贝,妈咪不需要工作。”小御姐:“妈咪,人生要有追求。”可怜妈望天,检讨自己的人生没有追求吗?嗯,好像是,好吧,女儿是对的。片段三“妈咪,我以为你明天没事,就帮你答应你老板,明天的游艇会你陪他出席。”小御姐一副我犯了错的忏悔样,低着头不敢看她家妈咪。“宝贝,没事儿,老板就是把我丢去喂鲨鱼,妈也去。”可怜妈说得一脸豪情壮志。小御姐望天,我知道你早就想去跟鲨鱼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