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4800000052

第52章 “郭巨埋儿”故事的文化人类学透视(2)

人类学家弗雷泽在《金枝》中,将人类文化的发生、发展划分为巫术——宗教——科学三大阶段。远古时期,初民生活中的重要活动往往跟祭拜神灵的巫术化思维相关。在原始先民眼里,天有掌管上界的天神,地有辖治下方的地祇。虔诚地皈依在神灵面前的他们不仅以人牲祭天祭祖,而且以之奉祀供他们栖居、给他们生长出五谷桑麻、向他们提供衣食来源的土地。从恩格斯讲的“两种生产”看,同生殖崇拜一样,对土地的崇拜跟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也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信仰之一。人是依赖大地的动物,他没有小鸟那样携它飞翔蓝天的翅膀,离开足下的大地,他将一事无成,犹如古希腊神话里的巨人安泰,故《白虎通·社稷》说“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谷自土生,农业生产依赖着大地自然的赐予,因此,祭拜土地之于农耕民族尤其势在必然。土地是万物之母,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生产资料都来自大地上的山川、河流、湖泊、海洋,可这负载万物之大地又是那么神秘莫测乃至有喜有怒,让人敬仰亦让人惧怕,因而,对土地的崇拜和献祭在初民当中老早就随宗教化意识萌芽而产生了。中国古代史上,祭祀土地的活动叫“祭社”,而“立社”向来被视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所谓“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故建国君民先命立社”。此“社”非他,古人封土为社,即以之为土地神祇的象征。《说文》:“社,地主也。”《玉篇·示部》:“社,土地神主也。”《礼记外传》:“社者,五地之神也。……九州之人,各居其土,食其利者,各报祭之。”汉语言中用来代指国家的名词有“社稷”,后者原本是指土神(社)和谷神(稷)。古代中国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叫“社日”,一般在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春祭叫“祈”,秋祭叫“报”。每逢社日,乡里民间要醵钱起会,举办“社火”等各种酬神游艺活动,热闹非常。今有论者把“社日”称为国人对土地的“感恩节”,不无道理。

《二十四孝故事》中,郭巨尽孝的方式是掘地“埋儿”。值得注意的是,古代国人祭祀地神,也多是将祭品埋入土里。《礼记·祭法》:“燔柴于泰坛,祭天也;瘗埋于泰折,祭地也。用犊。”陈澔注:“积柴于坛上,加牲玉于其上,乃燎之,使气达于天,此祭天之礼也。泰坛,即圜丘。……瘗埋牲币,祭地之礼也。泰折,即方丘。”天圆地方,各有其祭。在古人看来,天神在上,非燔柴不足以达之,燔祭时烟气升空,故能被天神接受;至于后者,则是把作为祭品的牲畜、丝帛之类埋入土中以祭祀大地。又,《礼记·郊特牲》孔颖达疏:“地示在下,非瘗埋不足以达之。”也就是说,只有将祭品瘗埋于地下,地神才知道人们在祭祀他,才能接受祭品。与此类似,有滴血于地祭祀神灵,《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血祭的方法,据清人金鹗在《求古录·燔柴瘗埋考》中解释:“血祭,盖以滴血于地,如郁鬯(酒)之灌地也。”所谓灌祭,就是把用来祭祀地神的血或酒灌注于地,血、酒之类液体能很快渗入地下达于神灵。《通典·吉礼》引《三礼义宗》:“祭地以瘗血为先,然后行正祭。”地祇祭祀,也包括官府民间祭祀的山河海泽诸神。北京地坛是明清两朝皇帝祭祀地神的场所,祭祀仪式在每年夏至日黎明举行,便以五岳、五镇、五陵、四海、四渎为祀。山神祭拜由来已久(顺便说说,前述戏剧《小张屠》中当事人便是前往东岳庙“许下喜孙儿做一炷香”祭神),古人祭祀山神也使用瘗埋祭物的方式,相关资料在《山海经》中屡屡有见,如《南山经》:“其神状皆鸟身而龙首,其祠之礼(祭祀):毛用一璋玉瘗……”袁珂释曰:“毛谓祀神所用毛物也,猪鸡犬羊等均属之。此言‘毛用一璋玉瘗’者,以祀神毛物与璋玉同瘗也。”又,《北山经》:“其神皆人面蛇身。其祠之,毛用一雄鸡、彘瘗,吉玉用一圭,瘗而不糈。”

“以农为本”、“以农立国”是华夏悠久传统,黄河、长江流域发掘的新石器时代的农业文化遗存,为我们提供了古老的信息。夏、商、周三代,居首的夏民族即是靠农业发达的,所谓“禹、稷躬耕而有天下”;商代甲骨文中,有关农业生产的信息时时有见;继商而兴的周跟农业亦有不解之缘,周族的发祥地有邰(今陕西武功一带)乃是我国最早的农业发源地之一。考古发现最早的社稷祭祀遗址,就在离有邰不远的西安附近。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中曾发现两个有意识埋入土中的盛满粟米的小陶罐,研究者认为,此乃先民为祈求丰收而把刚刚收获的粮作物也就是“第一批谷物”敬献土地神的祭祀活动的遗物。周民族的始祖名弃,相传是他最早种稷和麦,他就是后来被奉为“谷神”的后稷。据《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周弃亦为神,自商以来祀之。”又据《礼记·祭法》:“厉山氏……其子曰农,能殖百谷。夏之衰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其实,“稷”本是我国出现最早、最普遍也最有代表性的农作物,又被作为主管农事的官名,后来演变为农作物神的代称。据《风俗通义·祀典》:“稷者,五谷之长。五谷众多,不可遍祭,故立稷而祭之。”神话传说中,后稷之“死”与农作物之“生”有某种神秘关联,据《山海经·海内经》:“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后稷葬焉,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疾,百谷生焉。”究其实质,此乃“尸体化生谷物”神话,类似神话亦见于世界其他民族,如日本神话里即有某神被杀死后身体化生粟、麦、豆等种子被别人拿去播种的故事。撩开神话的面纱,其中透出的真相应是原始农业祭祀中以活人作牺牲的古老仪式。诸如此类仪式中,充作祭品的不会没有儿童,特别是头生子女,犹如前述上帝对子民的要求。

人类生殖崇拜史上,为求人丁兴旺子女多多,曾盛行祭献“长子”之俗。基于民间信仰的这种奇异现象,具有跨地域、跨民族的意义。只不过,古代西方是把“头生的儿子”献给上帝,如《圣经》所载:在古代东方,则是把长子“解而食之”。据《墨子·鲁问》:“楚之南有啖人之国焉,其长子生则解而食之,谓之宜弟。”《墨子·节葬》亦云:“越之东有骇沐之国,生长子则解而食之,谓之宜弟。”《后汉书·南蛮传》中,也记载交趾“西有噉人国,生首子辄而食之,谓之宜弟……今乌浒人是也”。楚之南、越之东、交趾西,皆为古越人活动之地。西方人以长子献神,东方人以长子食之,尽管仪式施行的方式有别,但内在意蕴上应是同一的,就像有论者说的,是希望通过“弃子”来达到获得更多的目的。换言之,“宜弟”就是有利于长子之后的子女繁衍。此俗由来,难以确考,但从古籍中“宜弟”记载推断,这绝非因饥荒年代食物缺乏而杀子,其中有着复杂的神秘的原因。在中国,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陶釜底部的鱼骨堆里有薄薄的人颅骨,经鉴定为初生婴儿的,共有三例,反映出当时的人、鱼共煮之俗。从该遗址发现的大量稻谷遗物来看,加上考古学证实的河姆渡人已开始畜养家猪,收藏成堆的菱、茨等水生植物的籽实等情况,可知他们那里鱼米咸丰,食物来源稳定,绝非食不果腹的饥民。“因此,他们食儿之举不大可能为饥馑所迫,而出于信仰观念,或为多育,或为‘优生’。”尽管河姆渡人所食未必是头生子,但其属于神秘观念支配下的“弃子”是大致可认定的,它跟“弃长子”的原始习俗不会没有瓜葛。

文化人类学提醒我们,在今人看来野蛮而初民视为神圣的以人子祭神祈求丰产,跟以种子祭神具有相同甚至更显虔诚的意义,因为人类之“子”与谷物或植物之“子”在先民混沌的思维中本是神秘互渗的,正如他们深信能生长谷物或植物的大地也能生长出人类一样。人称“东方天书”的江苏连云港将军崖岩画中就绘有长出人头的植物图案,显然是原始思维中人与植物神秘互渗的形象化说明。这种“地生人”的原始意识在我国少数民族中多有体现。如苗族之称源于“苗”,据考,“苗”字在甲骨文里正是“草生于田或苗发于地之状”,其“原义不仅是植物初生之茎叶,而应‘具体’地专指谷苗”。《山海经·海外南经》中有“三苗国”,乃苗人祖先,又称“三毛国”,按“毛”在古汉语里正指“凡地之所生”。而三苗活动区域也是我国水稻栽培历史最早地区,生活在农耕文化氛围中的苗人以“苗”称族,可见他们相信自己同农作物一样是由大地母亲养育的。证诸民俗,湘西、黔东南地区的苗族孩子长大后要“栽花树”,所栽花树被认为是自己的“保命树”,需要认真照料。又如,壮族以二月十九日为花王节,花王俗称花婆,其又是生育女神兼儿童庇护神,相传男女儿童都是花婆所种植的神花的花朵。因此,壮族女子生育后,要请巫婆到野外去请花,摘一把野花放到生子妇女的床头安放花婆神位以祭祀之;孩子长大到懂事,每月初一、十五都要向花王神位跪拜作揖,以保平安。而广东的客家人也相信人在16岁以前是“花园”里的花,满16岁有“出花园”之说,要祭拜祖先,举行成人仪式……值得注意的是,原始崇拜中先民对自然物与人类的同一化指认,不仅发生在“种子”和“儿子”之间,也出现在“土地”与“母亲”的比拟上。对自然崇拜的人类学研究告诉我们,“地的崇拜——在野蛮人看起来地是一个生物,土壤是它的筋肉,岩石是它的骨骼。在很多神话里头,它有一个美丽而妥切的名称便是‘地母’(earth-mother),因为她能生养万物”。

从发生学看,地母崇拜植根于原始农业文化。考古事实表明,新石器时代女性雕像(女神雕像)出现是世界性的,这绝非偶然,“因为在所谓‘地母’、‘母神’雕像的后面是一个漫长的、历时几千年的农耕领导者的传统”。作为初民采集活动的主角,女性是原始农业的开拓者,农耕神话中由此而多女神崇拜。农耕文化在中国自新石器时代已拉开帷幕。浙江嘉兴大汶崧泽文化,年代距今5900-5200年。崧泽文化时期农业已进入犁耕阶段,制陶使用了快速轮制方法。1990年该遗址墓葬内出土了一件泥质灰陶人首瓶,器高21厘米、最大腹径95厘米、底径7厘米,器身作葫芦形三级束腰状。顶上堆塑一人首,脑后有发髻。人首以长颈粗脖与瓶体相连,形成溜肩、弧胸、圆背、鼓腹、花瓣状圈足底沿,整个器型好似一位步履蹒跚的胖硕孕妇。该人首陶瓶造型奇特,正面第一节(胸口部位)开有一大圆口,口内中空,与瓶体贯通。“有学者认为,那个开在显著部位的斜仰大圆口,实际上是对女性崇拜的体现,那圆口既是女性生殖器的夸张装饰,又是种子(谷物等)的贮入口。先民在举行祭祀等活动时,巫师手执人首陶瓶,借助巫术行为,以期孕妇的生殖力能转移到种子身上,使种子也像孕妇一样生孩子,从而获得农业的丰产、丰收。”“这件人首陶瓶下部的躯体,分为三级弧曲束腰,类似于陶豆下弧曲的竹节状高足,用手执握,十分方便,说明这件陶瓶是先民祭神时供巫师专用的器具。再从总体看此陶塑,作为女性人体的造型,略去四肢的具体塑造和刻画,着重以圆润的弧线、丰满的体型构塑人体轮廓,意在突出‘孕育’、‘繁衍’和‘丰收’这个主题,流露出先民朴素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气息。当然,原始先民并不一定意识到要创造什么纯艺术的珍品,而留下的这尊原始人体陶塑却是反映当时人们对母性的膜拜,祈求种族的繁衍和兴旺的生动材料,是原始‘地母神’、‘丰收女神’、‘生殖女神’之类的偶像。”现藏嘉兴博物馆的这件陶器,为我们提供了远古女性崇拜与农业崇拜合一的生动例证。

“至哉坤元,万物资生。”大地年复一年生长出植物,就其神秘的生产能力而言,与人类社会中母亲生育子女的现象何其类似,植物生产和人类生产在生殖力崇拜底蕴上是指向同一的。按照原始思维“互渗律”(Roi ele Paitcination),基于生殖文化的母性崇拜跟基于农耕文化的土地崇拜在先民原始宗教意识里往往发生混融,所以,“地为母”:一方面,人们把女性的生育同大地的物产直接联系起来;另一方面,“由于收获与人的出生相联系,所以大地仿佛采取了母亲的样式,成了作为一切生命之源的伟大母亲的主要具体样式”。这种一体化,在中华神话谱系里的女娲身上得到鲜明体现。抟土造人的神话确证了女娲作为华夏女祖的神格与地位,而土所表征的正是大地。自古以来,女娲在国人心目中正是“地母”偶像的原型。证诸古代民俗,“久雨不霁,则攻社,祭女娲”。祭祀土地为的是祈求丰产,将“攻社”与“祭女娲”紧密联系在一起,可见后者是被人们作为养育万物的大地母亲来崇拜的,农业崇拜与生殖崇拜在他们心目中神秘地混融、重合着。《说文》:“社,地主也。从示、土。”《礼记·郊特牲》:“社,祭土而主阴气也。”《淮南子·说山训》高诱注:“江淮谓母为社。”《抱朴子·释滞》干脆说:“女娲地出。”今有学者亦肯定:“女娲既是地出,就带着庄稼神兼土地神、泥土神的性质。”由于大地与母亲在神话思维中的一体化,能生育草木的大地或地母在原始先民眼中当然也能生育人类。既然如此,对植物生产和人类生产的掌管也就成为“地母”一身兼有的双重神圣功能,而对之的奉祀与献祭,无疑便带上了生殖文化崇拜和农耕文化崇拜的双重意义。

明白上述原理,再来审视原始地祇(地母)崇拜的人祭(童祭)之俗,我们发现,这才应该是历史上屡屡复现的“郭巨埋儿”之类离奇故事的最最原始内核所在。即是说,从文化人类学角度透视,后世这种模式化的“弃子孝母”故事跟远古的“以子祭地”母题之间有着某种绝非理智说得清楚的神秘瓜葛,前者在某种意义上可谓是后者的仪式性复演,而如此仪式心理早已凝结成人们头脑深处虽隐秘却强大的“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这古老的心理原型,由于纠葛着血缘宗法观念的农耕文化传统在中国积淀深厚且绵延长久,后来又被封建时代文化收编并通过种种符号化的“置换变形”(displacenment),堂而皇之地现身在民间故事里,亮相在文艺作品中,成为历朝历代伦理说教所宣扬的“感天动地”典范,发挥着当政者所期待的社会功能。对此,今天的学术研究者除了作出表层的辨识和批判外,还有必要进行深层的文化剖析和原型解读。这种剖析和解读,有利于我们本着“真、善、美”原则对传统孝文化遗产进行去粗取精的识别,从而择其良善因子以构建当今中国的新型孝道文化。

(李祥林: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

同类推荐
  • 中华成语故事(贞)

    中华成语故事(贞)

    本书力求达到一册在手,纵览成语故事全貌的目的。注重可读性、知识性和完整性,对每条成语分为出处、词义和故事三部分。排列顺序按汉语拼音音序的先后,可以方便读者查阅。它既可以使你加深对成语含义的理解和掌握,也可以从中学习历史知识,提高文化素质。
  • 服饰通览(生命百科)

    服饰通览(生命百科)

    服饰通览中国服饰文化演变中国服饰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原始社会、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夏金元、明清,到近现代,都以鲜明特色为世界所瞩目。原始社会服饰(公元前21世纪之前)战国时人撰写的《吕氏春秋》、《世本》及稍晚的《淮南子》提到,黄帝、胡曹或伯余创造了衣裳。
  • 奇趣天下Ⅱ:冒险家的禁足之地

    奇趣天下Ⅱ:冒险家的禁足之地

    万吨巨轮顷刻间支离破碎永沉海底;飞机失踪数年后出现在遥远的月球;数十人被在黑雾中迷失灵魂;人畜眨眼间被吸入魔窟化为白骨;沙漠中幻象纷繁引人赴死;峡谷里众多冒险者神秘死亡……对于这些神秘之地,人们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外星人的秘密基地,人类不得入内;有人说是死亡笼罩的所在,误入者必死无疑;也有人说是大自然的禁区,一旦踏入将会遭受灭顶之灾。死亡无法形容的恐怖;神秘不能诠释的离奇。这是地球上最后的秘密,我们称这些区域为——冒险家的禁足之地!
  • 古代兵勇

    古代兵勇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古代军事史话:古代兵勇》为丛书之一,介绍古代兵勇的有关内容。《中国古代军事史话:古代兵勇》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泰国人

    泰国人

    本书从多个层面描述了泰国人的性格,探讨其国民性和民族性,书中还选择了一些能反映泰国人民生活和自然风貌的图片。
热门推荐
  • 旧梦如烟

    旧梦如烟

    他是英俊潇洒又权倾一方的北平督军总司令的公子,她是卑微低下的京剧名伶,一次偶然的相遇,两人互生情愫,彼此爱慕。只是两人间悬殊的背景,注定了情路坎坷。家人的百般阻挠,身边人设的重重陷阱,终使两人渐行渐远。只是,他终是放不下她,血洗她的婚礼,强行将她抢过来。未婚夫的惨死,师傅的发疯,他的无情,终使她万念俱灰。等他幡然醒悟,她却已然遁入空门,常伴青灯古佛。
  • 穿越:清城之恋【完结】

    穿越:清城之恋【完结】

    一个存于现代的女子因一根神秘的鸟羽来到了三百年前的大清朝她相信爱上一个封建皇族的皇子历来冷面冷心遇上她之后却欲罢不能在这段情里究竟是谁欠了谁喜欢的朋友别忘了收藏,推荐加投票~感谢~~——————————————————————首先感谢所有看完【清】的亲们,你们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我有在想要不要写续集的问题。因为某些原因,结局有些仓促。如果大家希望有续集的话,请将想法留言给我哦~~呵呵~
  • 男人挣钱才是真本事Ⅱ

    男人挣钱才是真本事Ⅱ

    相信,很多生活在平凡世界里的男人都曾经被深深地感动过。的确,短短的几句话就唱出了平凡男人的心声,这就是艺术的魅力。但是,我们要看到这背后的更深层次的东西。那就是成功的欲望与财富的欲望对男人的吸引力。一般而言,身为雄性,男人的财富占有欲、出人头地的欲望要比女人强烈得多。如果一个男人一事无成的时候,他内心的雄性基因会使自己焦躁不安。男人能吃苦,才有挣钱的可能男人有眼光,找对门路发大财男人敢下手,抓住财运绝不放男人有魄力,不拼一把枉一生男人主意多,有点子就不愁没钱赚男人算盘打得精,钞票自动来敲门男人路子野一点,财路才会更宽阔放下臭架子,向千万富豪学挣钱智慧告诉你实在的挣铁方法读懂社会非常挣钱手段。
  • 乐园边境

    乐园边境

    尽管只是一出恶作剧罢了,但塞?约翰逊说:作家们最害怕的莫过于被别人忽视。与忽视相比,非难、仇恨和反对都成了幸福的代名词。边境出品,必是珍品;珍爱生命,远离乐园。
  • 修真四万年

    修真四万年

    “倘若这宇宙,真是一片残酷血腥的黑暗森林,我们修真者,也会燃烧自己的生命,绽放出微弱的火花!”“哪怕这火花再微弱,再短暂,再渺小,可是只要我们源源不断,前赴后继,终有一日,火花会点燃杂草,杂草会燎到灌木,灌木会蔓延大树!”“最终,小小的火花,会在这片黑暗森林中,掀起燎原天火,照亮整个世界!”****新书已发,灵气逼人!-------------已有两群:老牛会客室202330158(两千人大群,虚席以待!)老牛会客室二群386336065
  • 我是摩托车驾驶与维修能手

    我是摩托车驾驶与维修能手

    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 腹黑太子残暴妃

    腹黑太子残暴妃

    腹黑太子残暴妃这是一个狠辣凶残彪悍的冷酷公主强宠俊美邪魅无双的腹黑太子滴故事!这是一个阴狠太子与凶戾公主如何暗度陈仓狼狈为奸的在朝堂后宫只手遮天滴故事!?!这是一个……九幽地府,奈何桥上。孟婆面无表情的将已喝过孟婆汤的幽魂推入轮回道,冷声喝道,“下一个。”全身煞气萦绕的女幽魂飘至孟婆身前,孟婆机械问道,“上世是何身份?”押解幽魂的鬼差翻翻生死薄,淡定开口,“杀手。”孟婆面色如常,转身去端孟婆汤,“上上世呢?”再翻生死薄,鬼差嘴角抽搐,“恐怖分子。”孟婆挑眉,依旧镇定如常,“上上上世呢?”再翻生死薄,鬼差瞠目结舌,“弑天战神!”这下子孟婆淡定不了,干枯苍老的手轻颤,碗里的孟婆汤溢出,沾湿了裙摆。孟婆颤抖着声音,再问,“上、上上上一世呢?”再翻生死薄,鬼差面如死灰,“……杀生佛!”遇人杀人、遇神杀神、遇佛诛佛,聚凶残暴怒冷酷狠辣于一身且连佛祖的脸都敢当地板踩的杀生佛?!?‘哐当——’一声,瓷碗落地,只剩孟婆满目震惊。凶残篇:场景一:一双白嫩小手入盆,清水顿时化为红得刺目的血水。呈以墨睨了跪在地上的女子一眼,冷漠开口,“将她拖下去施以膑刑!”闻言,在场之人皆是膝盖一凉,背脊生寒。膑刑:活生生剔去膝盖骨!场景二:幽暗的眼神杀气翻涌,浑身都散发着戾气。整个人犹如从地狱爬出,小小的身子带着铿锵杀伐的威震煞气,“断其四肢扔后巷喂狗,如果还不招就五马分尸,将其头颅挂在南门城墙之上,让她主子好生瞧瞧!”侍卫满目惊骇,一股寒气从脚底冒出,窜入四肢百骸,犹如身置严寒冰窖,冻得他不止四肢麻木就连思维都停滞了。竹马篇:小时候:“小公主,今天的课业是在这绢帕上绣朵娇艳的牡丹花。”妇女恭敬的递上绢帕和绣花针,然后战战兢兢的下去了。等妇女一走,小女孩就霸道地将绢帕和绣花针塞到身边粉雕玉琢漂亮得分外精致的小男孩手中,冷着脸,命令道,“绣花!我去骑马。”“墨墨……”男孩委屈的拉着女孩裙摆,不让走。女孩怒脸一瞪,男孩顿时妥协。老老实实的坐屋里当起闺家小姐,一针一线的绣着牡丹花。长大后:最为尊贵的太子寝殿,俊美邪魅的太子端坐于床榻之上,一手绢帕,一手绣针,一朵妖艳牡丹花在他手下至极绽放,一双鸳鸯蝴蝶在他指间情意绵绵。此时贴身宫人气喘吁吁跑来,焦急道,“殿下殿下,不好了,太子妃带了个男人回来,还是个风流倜傥仪表堂堂的美男人。”
  • 丑妃哪里跑

    丑妃哪里跑

    她,丞相府里不受宠的私生女,逢适婚年龄,被心狠手辣的父亲推到了百花宴,纵使她百般遮掩不惜丑化自己,仍是被命悬一线随时可能会嗝掉得秦王一根指头挑中,一跃成为秦王妃。可,为什么每个人都跟她有不共戴天之仇般?他们看她的眼神好像随时准备扑上来将她碎尸万段挫骨扬灰?!大到发白齿落的老人家,小到三四岁的绝色小正太……她到底是做过什么丧尽天良天怒人怨天理不容的事情啊?怎会落到这么个人神共愤、四面楚歌的境地?他,温润如玉,待人宽厚。然眼光远大、城府深沉却隐在苍白文秀、弱不禁风的皮囊下。百花宴上独挑了将自己丑化的惊心动魄的她,情深一片,誓不负卿。纵使这般,然棋子仍不乖,总想逃出他的掌控,他又怎会如她所愿?&&&&&《小白版》这男人是瞎了狗眼还是吃了蠢药?她都将自己弄得如此磕碜了,混在一群白天鹅中扮成不起眼的丑八怪,他大爷的长指不偏不倚的落在她身上——喂,他这是在给自己挑老婆不是菜市场买菜耶,这样草率对得起他自己对得起他家列祖列宗吗?好吧,既然她嫁也得嫁,不嫁也会被绑着嫁,那她嫁!虽然自己没啥特别突出的优点,但至少容貌基本是出挑的,墨水基本是有点的,打架基本是不输的……这样全方面发展的人才,怎么着也不能跟一个与阎王有约准备随时奔赴黄泉的男人绑在一起吧?对得起自己吗?既然对不起她,那她爬墙,他应该没有意见啰?&&&&&&&片断一:成亲翌日,她顶着绝世丑颜招摇而来,惊叫:“王爷,你因何吐了?是因为臣妾太丑的关系吗?”他咬牙,微笑摇头。她眨眼,故作妖媚:“王爷眼里,臣妾美吗?”他眉角抽搐,依然微笑。她掩唇娇笑:“人人都道我丑,其实我只是美的不明显而已。”片断二:她露出一抹清浅的笑,抬手扶了他的手臂。“王爷这病要紧么?”他反手握住了她的手,笑着道:“哪里就这么虚弱了?我这病,大约也就只能如此了,别担心,一时半会儿应该还死不了。”“王爷会好起来的。”她干巴巴的说。他依然是带着轻笑的嗓音:“那一日来临之前,我会安排好你和小宝的生活,不会让你们有后顾之忧的。”她轻轻地笑开。曾经有个人对她说,你不但是个怀疑主义者,还是个悲观主义者。他也正低头看她,于是她唇畔那意味不明的笑容,被他尽收眼底。这个女子对他的警惕戒备,原来比他想象的还要深。
  • 穿越医女嫁贤夫

    穿越医女嫁贤夫

    本文已经改名为《菀心有晴天》实体出版上市,当当、淘宝等各大网站均有销售,晚晚求支持哦~穿越不可怕,可怕的是穿越到苦哈哈的农村,医科女研究生摇身一变成为被退亲的村姑。她一不会种田,二不会刺绣,父亲早亡,家里一穷二白,破旧的院子关不住前来顺手牵羊的大伯一家,不怕,她有灵泉有空间良田千倾,更有一身医术,且看她如何带着一家大小发家致富穿金戴银。神马?新皇要选妃?所有及笄未嫁女子都要参选?“关朗哥,要不我嫁给你行么?”某女一脸试探。一句话,被村民笃定嫁不出去的陆家菀姐儿终于出嫁了。丈夫没田?没事!她有!丈夫是猎户,是武夫?没事!有安全感!她陆紫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个猴子满山走!那个~贤夫,等等媳妇啊~(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宫女Ⅱ

    宫女Ⅱ

    她本是一太医之女,却因为一桩惊天大阴谋,不得不入宫为婢。她只是一个平凡的女子,不相信世间情爱,她只是想要保留一颗纯洁的心,不被别人占了去,人如果没有了心,是活不下去的。她只是想要在宫里默默无闻的过上一年,时间一到,她就可以恢复自由身。她太懒,懒得去争宠,懒的做飞上枝头变凤凰的美梦。她自认有自知之明,也总是掩藏她的锋芒,只想做一个平凡宫女,不想和宫里的任何人扯上半点关系。可是却在阴差阳错间,救了皇帝。她好后悔,她真的不想高攀皇上,最好到死都不要看到他。噩运却接二连三的找上她,俊雅无双,清华飘尘的琴师,。丰神俊逸,灿如春花的小侯爷,不计小节的要和她做知己。她到底该怎么办,为何一年的时间变得这样漫长啊。算了,纠缠吧,不是她想通了,而是她觉得躲来躲去会很累,而她天生懒怠。只是她也不是吃素的,谁要是惹急了她,那就泻药伺候,如果还不行,那就来点春药。不要怪她,这是被迫的。第二卷再次回到皇宫,很多的事情都不同了。虽然她只是相当一名默默无闻的小宫女。当太皇太后问她,到底喜欢谁的时候,她挣扎再三,却给不出一个答案。因为她怕失去自由,也怕伤害到他们其中的谁。"太皇太后,奴婢不想要嫁人。“她不敢去看他们失望的眼神,这样其实对谁都好,只是为何心却隐约会痛。可是没有人因为她的退让而放过她,后宫争宠本来就是残酷的,而她的错就是让皇帝看上了她。当阴谋再次展开,皇帝的不信任,狠狠的伤了她的心,当她以为必死无疑的时候。"我相信你不会做出那样的事情来,我现在就带你闯出天牢。"当小侯爷不顾一切的冲入天牢,对着她说相信她的时候,她灿烂一笑。面前是无数的狱卒,他笑得灿若春花,一步步的抱着她,走出天牢。大婚前夕,她却突然得知了自己的身世,而原本放手的皇帝再次威胁她回到她的身边,这一次她没有抗拒。他特意的冷落她,只是想要惩罚她的冷漠,却不想一场火灾,让他永远的失去了她。对着废墟一天一夜,他不相信她会离开他,疯了一样的寻找,却只是一次次的让自己伤心欲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