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4800000036

第36章 漫谈孝道——“孝”是人类独有而永恒的伦理和行为(2)

文章开始说:孔子在家闲坐,学生曾子坐在旁边侍候。孔子问:古代的贤明君王,有最高的德行和最重要的道理,你知道吗?曾子赶紧站起来回答说:我不聪敏,怎么能知道?孔子就讲: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是一切教化的源泉。并叫曾子坐下听他细讲: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是说我们的身体哪怕是头发和皮肤,都是从父母那里得到的,要尽量珍惜爱护,使其不受伤害,是行孝的开始。天下的父母无不希望子女健康成长,为人子者难道能以病残之躯使父母无忧而高兴吗?瞎眼、跛足能更好地报效社会和国家吗?所以从小就要保护身体,以健全的体魄去孝养父母,报效社会和国家。对此决不应理解为教人贪生怕死,畏缩不前,否则就曲解了孔子本意。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这是说我们成人后,事业有成、行为仁德能扬名后世,使父母也获得荣耀,这就是行孝尽善尽美的终极目的。天下父母无不以子女能事业有成、德行高尚为最大心愿,希望从子女处得到钱财总是十分次要的,为子女者不可不体察此情。所以行孝不仅要使父母衣食不缺,还重在有无怨恨的“敬心”并能尊重顺从父母意愿,使其“无忧”。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这是说,一个人行孝,是从青少年在家孝敬侍候父母开始的,成年后进入社会,应移“孝”为“忠”,侍候君王,为国效劳,使自己老年时能功成名就,成为名垂青史的人。这就是孝道的全过程。

通过第一章的解读,《孝经》的宗旨和大意已明白。其后内容有:

天子应率先垂范,用孝道等德行教导百姓,以孝治天下。诸侯应做到,在上不骄,谨慎节约,满而不溢,长守富贵,方能保其社稷。卿、大夫应做到,遵守先王法度,言无过失,行无怨恶,方能守其宗庙。士人应做到,要如同侍候父亲一样侍候母亲和君王,不失忠顺以侍候上级,才能保其禄位,守其祭祀。庶人应做到,顺应天时地利,不误农时,谨身节用,以养父母。

《孝经》力主“以孝治天下”,《广要道章》中指出:“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者敬而已矣。”这是说,要教导民众相亲相爱,没有比推行“孝道”更好的办法。要教导民众礼貌和顺,没有比推行“悌道”(尊敬兄长和上级之道)更好的办法。要移风易俗,没有比推行“音乐”(包括各种文艺手段)更好的办法。要使执政者安心,民众守法,没有比推行“礼节”更好的办法。什么是“礼节”?相互尊敬就是礼节。《孝经》安定、和谐社会之功能已不言而喻。《论语》云:“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又云:“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儒家以孝、悌为人伦之本,能协调化解人际矛盾,以求社会和国家和谐安宁。

《孝经》的“谏争章”,曾子对孔子说:关于慈爱、恭敬、安亲、扬名,这些根本道理我都听了,现在冒昧请问:“子从父之命,可谓孝乎?”这是说:儿子只要服从了父亲的命令,就是孝道吗?“子曰:‘参,是何言与!是何言与!’”孔子激动地讲:曾参啊,这是什么话!这是什么话!孔子接着讲:“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这是说:古时的天子,只要有七个敢于直言诤谏的臣子,哪怕无道昏庸,也不会失去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这是说:士人如有诤谏的朋友,就不会失去好名誉,不至于身败名裂。“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这是说:父亲如有诤谏的儿子,就不会做不仁不义之事。

“故当不义,则子不可弗争于父,臣不可弗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命,又焉得为孝乎?”这是说:遇到父亲和君王不义,儿子不能不向父亲诤谏,臣子不能不向君王诤谏。所以遇到不义就应诤谏。盲目唯命是从地执行父亲之命,怎么称得上孝道呀!

可见孔子主张的忠孝,不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愚忠愚孝。这对高高在上,不体察下情,听不进反对意见的人,难道没有警示和启迪作用吗?

“事君章”又说:“子曰:君子事上,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这是说:有道德的贤能之人,对待上级和长辈时,在朝堂上,思进取而守职尽忠,退朝在家应思考如何补救过失。顺从上级和长辈美好的言行,挽救上级和长辈丑恶的言行,这样上下级就能相亲和睦了。这是何等开明周全的见解啊!不难看出《孝经》是儒家全面总结、升华三皇五帝以来人伦教化的精粹之作。

孟承孔道。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离娄》云:“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可见孔、孟提倡君臣父子应平等互敬,其治国之道“以民为本”的民主思想十分鲜明,比之西方文艺复兴和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民主思潮也不逊色。孟子主张“事亲养志”的孝道,还特别讲了曾子养其父曾皙重养志、其子曾元养曾子重养口体,两者效果不同的故事以告诫世人。这与孔子在《论语》中指出的“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即对父母缺乏敬心,只作物质供养,无异于养牛养马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当今有人供养父母不如养宠物尽心尽责,而且这种人为数不少,难道不应认真反省这一现状吗?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为祖国培养出过无数情操高尚的贤能志士和国家栋梁,也是当今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19世纪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在他的《法的精神》中写道:“中国的立法者们认为政府的主要目的是帝国的太平。在他们看来,服从是维持太平最适宜的办法。从这种思想出发,他们认为应该激励人们孝敬父母;他们并且集中一切力量,使人恪守孝道。他们制定了无数的礼节和形式,使人对双亲在他们的生前和死后,都能恪尽人子的孝道。尊敬父亲就必然和尊敬一切可以视同父亲的人物,如老人、师傅、官吏、皇帝等联系着。对父亲的这种尊敬,就要父亲以爱还报其子女。由此推论,老人也要以爱还报青年人;官吏也要以爱还报其治下的老百姓;皇帝也要以爱还报其子民。所有这些都构成了礼教,而礼教构成了国家的一种精神。”孟德斯鸠对中国“孝道”的宗旨、内容和表现形式的理解和评价是较准确而积极的,所以我们对中华孝道这一“东方文明”,只要下一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工夫,再加以继承和发扬,必将受益良多。

三、中华孝道再放光芒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历史悠久、民族文化传承不断的文明古国,也是“孝”文化的故乡。但因近百年的历史和政治原因,使民族传统文化形成了巨大断层,“孝”理念和“孝”实践都急剧淡化。现今百岁以下之人,都是断层中人,笔者身处其中,对此感触亦深。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非剥削阶级之人若言孝道,则被讥之为“封建意识浓厚”;出生剥削阶级之人若有孝行,则斥之为“阶级立场未转变的剥削阶级孝子贤孙”。“文革”十年摧毁民族传统文化更是登峰造极,毁古籍、烧族谱、拆祠庙、挖祖坟。已陷入混乱和僵局的“文革”后期,还在大吼“批林、批孔、批周公”,致使国人羞谈孝道,怕谈孝道,“孝”竟成了忌讳和贬意之字词。造成了大陆孝道之风气,逊色于港、澳、台以及海外华人集中的地区甚至日本、韩国等邻国这一不争的事实。但可喜者有三:一者,中国孝道根基雄厚,虽八级地震亦难全摧;二者,官方压抑之时,民间传承未断,家家户户无不教育子孙孝顺,“二十四孝”之类的故事在民间仍讲个不停;三者,中共十三大之后,快速拨乱反正,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而提出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真可谓衣食足而礼义兴。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版了大批“十三经”之类的民族传统文化书籍以及道藏、佛典。今人的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近年报刊、电视等各种媒体也多有弘扬传统文化的栏目,于丹、易中天等一大批填接“断层”的勇士学者登台演讲。于丹的《〈论语〉心得》火暴热销,海外的“孔子学院”有如雨后春笋,这表明中华文化有强大生命力,当今国人和老外皆很欢迎,此乃中华文化复兴之兆!

我国目前人口老龄化状态是“未富先老”,加之农村广大这一国情,“家庭养老”将是我国很长时期的主要养老形式。笔者认为家庭养老贵在有“敬心”,各家的物质供养其优劣定有差异,但“敬心”不能有差异。民间流传一副既俏皮又富哲理的对联:“百行孝为先,论心不论绩,论绩贫家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绩不论心,论心亘古无完人。”在行孝中要做到始终都有“敬心”是十分困难的,所以《论语·为政》云:“子夏问孝,子曰:色难。”孔子讲的“色难”其义有二:一者,承色为难,意为观父母喜怒之色而顺其心是很难做到的;二者,在父母面前长期保持和颜悦色很难做到。大足宝顶石刻中的《父母恩重难报经变相》也强调“观喜怒常不犯慈颜,非容易从来谓色难”,甚至借助鬼神“父母如忧念,乾坤定不容,人间遭霹雳,地狱饮洋铜”。古人之所以如此,因世人多未解“孝敬”、“孝顺”两字连用的真谛。今常见有青年人,强求父母充当保姆,为自己带小孩,使二老分居,而且要妈不要爹,或粗暴干涉父母婚姻,或因划分遗产使父母为难等,恐多为不明“敬”、“顺”二字所致。

推行孝道,父母为子女做表率至关重要。常言道“屋檐水点点滴”。有一则外国童话说:有一个父亲叫儿子和他一道,用一个筐把年迈体弱的祖父抬到海边去甩掉,甩后父亲转头就走,儿子却在收筐,父问收有何用?子答:待你老时好用,省我另找费事。父闻子言大为彻悟,急与儿子细心将祖父抬了回去。笔者儿时从母亲口中学得一儿歌,至今能背诵,歌云:“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近日于电视中常见一广告:一中年妇女,为母亲打水并洗脚,儿子见后便十分吃力、踉踉跄跄地也端一盆水来,稚声叫:“妈妈洗脚!”父母身教重于言教,行成孝道“家风”必不可少。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于1996年10月1日施行,在我国“孝道”文化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该法既有传统继承又有时代创新,“中国特色”和“现实所需”都很鲜明,是我国推行社会主义“新型孝道”的国家意志和法律依据。旨在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新型孝道”之花,定会迎风绽放,越开越艳。

(郭相颖:原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馆长)

同类推荐
  • 在狮身人面像的脚下

    在狮身人面像的脚下

    屹立千年的文明古迹,隐藏着怎样的历史奥秘?流淌万年的文明河流,述说着怎样的智慧心语?林丹环编著的这本书精选的文章,有的追忆文明古迹,有的针砭社会时弊,有的思索文明走向,让您跨越东西方文化,纵横寰宇,俯仰天地,从整体视角品悟“文明与文化”这部大书。
  • 三教九流全知道(超值金版)

    三教九流全知道(超值金版)

    本书浓缩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和发展脉络。以及古今各阶层群众的生存状态,并试图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无论是对个人层面的修身养性,还是社会层面的治国安邦,尽力展现古代东方文化的思想精髓,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书以豁达恢弘的气度、悲天悯人的情怀,向读者展开一幅中华文明的画卷;同时以凝练的笔触,本书内容丰富、涵盖面广,着力阐述古代中国文明是如何哺育出中国宗教和哲学传统的。本书加入了许多有意思的“文化常识”板块,力求在有限的篇幅中,希望读者在轻松阅读中有所收获
  • 五轮书

    五轮书

    《五轮书》作者宫本武藏是日本家喻户晓的剑圣,“二天一流”的鼻祖,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引起无数人的巨大兴趣。《五轮书》中所述均为作者亲历杀场的经验总结,不仅揭示了武学兵法的奥义,也折射出了人生的深刻哲理。宫本武藏穷其一生所得著就了《五轮书》,《五轮书》,即是其把自己亲历沙场的经验,通过地、水、火、风、空五卷,由浅入深、层层环扣地做了详尽解说,使其成为既简单易学,又至深至奥的兵法秘籍,其销量和影响力在日本长盛不衰。20世纪80年代,一直在寻找日本商业奇迹秘密的欧美商界人士发现了《五轮书》,从此在西方,《五轮书》和《孙子兵法》一样,成为希望在商场竞争和人际关系中取胜的商界人士的必读之书。
  • 外国经济学家的小故事

    外国经济学家的小故事

    《外国经济学家的小故事》终于定稿了。该书能够最终定稿并付梓,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和汗水,编者们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的王正好、沈军两位老师给我们提供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出版平台。
  • 山西面食

    山西面食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热门推荐
  • 萝莉行不行

    萝莉行不行

    萝莉会法术谁也挡不住!云芷这小丫头自从利用禁术到了另外的时空之后,居然来到了尚武不尚术的世界。她这种走路都会摔跤,只会用法术的萝莉,生存都面临威胁,怎么还能撑起一片天空啊!反正不是死就是活,本小姐还就不信了!欺负我的人都要死,让你们见识见识真正的术到底有多厉害!
  • 六界烟云之血色水月

    六界烟云之血色水月

    千年一轮回,起始亦是终。宿命有缘人,梦醒皆为空。阴谋、权术、皆是烟云,运筹帷幄的一切,都是为了谁……力量、欲望、亦为云烟,乱世枭雄的苦楚,又有谁能懂……穿越时间和空间的阻隔,只为改变历史的长河,当河水凝固成冰的一刻,他的强势回归,又会有什么用?醉卧水月间,淡看情仇路,才是他的归属吧……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第一狂妃:惊世废物斗邪皇

    第一狂妃:惊世废物斗邪皇

    前世被未婚夫伙同姑姑阴谋害死,萧萌再次醒来天地变色万兽惊恐,殊不知她却在死灵法师皮鞭之下点燃仇恨之火。你说你强大就强大了吗?在我萧萌眼里你只是个玩骷髅的戏子而已,骷髅我帮你拆了,祖传宝藏我给你收了,至于你这人就勉强当我坐骑吧。姑娘我不会害羞的……【新坑,各种翻滚求收藏求推荐票求留言,喵,各位大大,路过请收藏哇!】
  • 唐小姐十万个为什么(网络结局)

    唐小姐十万个为什么(网络结局)

    据说如果一个坑有个幽默的开头,但还真是一个非常欢乐的姑娘。很牛掰吧!哦不不不,说起唐家二小姐唐尔,也可能还有看不见的第五角噢。真是跟“2”很有缘分呐O(∩_∩)O但是“2”总会有遇到“1”的时候后来在她情窦晚开的年纪,她就遇到了一个一流的儒雅医生和一个一流的腹黑经理人***************于是就有了这个三角的故事。其实她从来不是一个很文艺的人。如果说她曾经是个小清新,那就意味着虐文的到来。╮(╯▽╰)╭这篇是不是呢?乃们跳跳看呗?人不入坑枉少年啊小姐们,留步啊,来搞个对象啊喂。总之就是非常的复杂啦,谁让二姑娘就正好在这个妖孽飘飘,浮云神马的年代呢。早在高中的时候就曾经以上二中二班二号排名年级第二而闻名。*******************文艺一点的介绍?我也会啊……哦,不,可能还是四角。那她是也小清新中最苦逼的那种。for-example12月的雪天,虽然她身体不好,我曾经跟他并肩一起走,他还不知道我此生的愿望就是能够与他一路到白头。****************我的微博地址:http://m.pgsk.com/veras/profile
  • 恋恋咖啡

    恋恋咖啡

    本书为你列举出了近百种咖啡,详细介绍了它们的特色,以及相关的知识和故事。它们或是浪漫感人,或是温馨动人,带你了解和熟悉咖啡的神奇魅力。书中还安排了一些咖啡爱好者的内容推荐,为介绍咖啡及与咖啡有关的新鲜事提供了平台。书中的创意部分会帮助你学到与咖啡有关的制作方法。为自己,为家人亲手煮上一杯浓情蜜意的咖啡吧,美味自不用说,单单那份做咖啡的心情就足以让人完全陶醉其中。口中品尝的是咖啡,而在心中品味的确是生活。入口苦涩,入喉甘甜,入心舒,生活之意尽显其中。如果你是一位热爱生活的人,那么你就很可能是一位喜欢咖啡的人。如果你心动了,那么就请你随我们一起来品味优质的的咖啡、品味雅致的生活吧。
  • 神奇的地球

    神奇的地球

    当你选读此书时,你肯定会有这样的感叹:世界真的很奇妙。原来,我们的世界每天都在向我们展示着种种神秘。本书荟萃的便是这些不可思议而又极富意义的故事。这些故事,涉及人、事、物三大部类,看似荒诞不经,匪夷所思,却记载得有凭有据,令人不得不信。“惊人的巧合”,旨在列举种种真人真事,让读者从故事中去思索这许多的巧合的奥秘,相信会给读者带来无穷的回味与无限的思索。“神秘的野人现象”,他们属于人类吗?世界各地关于大脚怪、雪人、蜥蜴人的发现报告,似乎对于达尔文之进化论所宣称的“人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提出了质疑。“复活的预言”。法老的咒语真的灵验?人能预言未来吗?卡索的预言准确吗?种种疑问,书中自有详尽的解答。
  • 亦恕与珂雪

    亦恕与珂雪

    在工程公司上班的理工男,无所事事晃到公司附近的咖啡馆,工作的烦闷,以及来自身为编剧的室友影响,使他兴起了写作小说的念头,此时,恰巧一位喜欢画画的女孩,理工男因此决定了故事的起点:一个学艺术的女孩叫珂雪,一个学科学的男孩叫亦恕。整部小说就在工程师和画画女孩间的情愫展开,而主角笔下的小说人物亦恕与珂雪,也随着主角的生活情节同步进展,挥洒出动人的爱情追寻历程。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