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4800000017

第17章 孝道与和谐社会漫议

钱正杰

在我中国,但凡人格健全的人无不注重孝道,否则非我族类。历史上的中国,或者说在中国历史上,但凡社会昌明和谐的时候,无不倡导孝道,否则这个社会必然不健全。

孝道和孝道文化建设,关系全社会每个家庭每个成员。这是构建和谐社会最广泛、最深厚的社会基础。特别是在中国进入老年社会的今天,更应该注重孝道和孝道文化建设,才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促进和谐社会的形成。

四川省民俗学会发起和召开的孝道文化研讨会,正是注重孝道和孝道文化建设,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的具体体现。学会组织的前两次学术研讨会,我都因家务琐事缠身,未得撰文而致缺席。这次却不能不撰文参加。因为有话想说,不吐不快。

一、重读《孝经》与《廿四孝故事》

为写这篇文字,我重读了《孝经》,也回顾了历代相传的《廿四孝故事》。窃以为,历史上传下的《孝经》和《廿四孝故事》,教育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从历代君主、王侯将相、才子佳人,到士农工商、贩夫走卒、卖浆者流,所有官民人等,都十分注重个人对父母长辈的孝行。可以说无论朝野上下、宫廷内外、官场民间,各个阶层、各类群体、各色人等之中,都出过不少受社会褒奖赞誉的孝子贤孙。各地遗存的历朝历代方志上,也有专门篇章,录载孝子贤孙的事迹。《廿四孝故事》,则是钦定的版本。其中,就有远古时代“孝感动天”的虞舜,西汉初期曾构建“文景之治”盛世的汉文帝刘恒连续三载为母后“亲尝汤药”的故事。而历代不少皇帝,都标榜“以孝治天下”,强调“百善孝为先”。这些都是有书为证、有史为鉴的史实。

此外,从《廿四孝故事》中还可以发见,历代各个阶层的成员,包括一般百姓人家,都十分注重孝悌,提倡尊老爱幼。诸如孔子弟子曾参啮指痛心、仲由百里负米养亲、闵子蹇芦衣顺母、春秋时郯子鹿乳奉亲、楚国隐士老莱子戏彩娱亲、西汉末年汝南(今河南)人蔡顺拾桑供母、东汉董永卖身葬父、丁兰刻木事亲、江革行佣供母、九岁黄香为父扇枕温衾、蜀人姜诗涌泉跃鲤、三国东吴科学家陆绩六岁时怀橘遗亲、江夏人孟宗少年时哭竹生笋、晋代郭巨夫妻欲埋儿奉母、魏晋时永不做晋臣的山东人王裒闻雷泣墓、晋朝吴猛八岁时恣蚊饱血、十四岁杨香扼虎救父、唐代崔山南祖母乳姑不怠、琅琊人王祥卧冰求鲤、南齐高士庾黔娄辞官为父尝粪忧心、宋代朱寿昌弃官寻母、北宋黄庭坚涤亲溺器等故事的主人公中,就既有历史上知名的一些达官贵人,也有普通人家中涌现的孝子贤孙。各地方志上表彰的孝子贤孙中,也有不少是普通百姓人家的子弟。

以今天的价值观念衡量,《孝经》与《廿四孝故事》中某些内容与具体要求,或许已经过时。不过,其倡导的孝道宗旨精神,应该说还是有现实意义的。用《廿四孝故事》以及《弟子规》之类典籍,作为蒙童家庭课外教材,还是应该予以充分肯定的。二、历史的经验与教训都不可忘记

最不能忘怀的是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居然把包括孝道在内的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之类历代尊为道德信条而流传下来的传统思想、道德观念,一概视之为封建思想而欲行破除,因而产生过极大的负面影响。“文革”十年浩劫期间,在“革命无罪,造反有理”和“破旧立新”的旗号下,一方面鼓吹立所谓“新思想、新文化、新风俗、新习惯”的“四新”,一方面将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切传统道德观念,与西方传进来的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一概视之为“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的“四旧”和“封、资、修”的东西进行口诛笔伐,大加伐挞,必欲坚决砸烂捣毁,彻底破除而后快,完全到了登峰造极无以复加的地步。在那个令人心悸、令人恐怖的年代,天天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鼓吹“与天奋斗、与地奋斗、与人奋斗”都“其乐无穷”,国人人性中的善良品性几乎被糟蹋殆尽。特别是青少年一代,被这种“斗争哲学”煽动起来的狂热劲头,达到疯狂的程度,连自己父母的反都敢造,还有什么事情不敢干?还有什么孝道可言?

凡是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至今都印象殊深,记忆犹新,感到不寒而栗,不堪回首……好在这段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否则,民族何其不幸?国人情何以堪?

幸好在改革开放之初,经过“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以后,破除了“两个凡是”,中国人的思想开始得到解放,才逐步摆脱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轨迹,中国社会各个方面才逐步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中国人在物质生活条件普遍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的同时,总算可以发表一些心声了。这一点,实在是很不容易的啊!

三、和谐社会尤其要注重孝道

今日中国已经进入老年社会。这个时候尤其要注重和倡导孝道,注重孝道文化建设。因为,孝道与孝道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关系最为密切,可以说是互为因果。人生下来首先是在家庭生活,而后要进入学校,再步入社会各行各业,与各方面的人打交道,而后又要娶妻嫁夫,生育子女。人类社会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地繁衍发展。人类社会要想发展得好,人与人之间和国与国之间一样,都必须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

一个国家要做到安如泰山,安然无事,就要解决好安邦定国、安民济世的问题。这其中既有经济的、政治的、军事的诸多问题,也有思想文化道德层面讲和谐、讲互助、讲友爱的问题。而孝道与孝道文化建设,正是其中一个不可缺失的重要方面。这个问题正是本文要着重论述的内容。

四、孝悌忠信与社会和谐

每个人既从属于一个家庭,也从属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一个群体。为此,每个人都必须在其所属的国家、民族、社会、群体和家庭中找准位置,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与他人和睦相处,才能有安身立命之地。否则,不仅可能搞得自己人不安身,心不居意,甚而至于还难免影响他人,让人侧目而视,乃至弄得天怒人怨,遭至众叛亲离而无地自容。为人倘若陷入如此境地,就十分可悲了!而每个人要想成为受人正眼相待的人,他就必须善待他人,首先善待赐予其生命的父母长辈,善待与之有血缘关系或养育关系的亲人。这就是“孝悌”的意义所在。

一般说来,在“孝悌”二字上,能做到在家庭中孝顺父母长辈,善待兄弟姐妹,关爱子侄下辈的人,基本上能比较好地处理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在“忠信”二字上,能够做到对国家民族讲忠诚,为人处事讲信用。这样的人才能与他人和睦相处,才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所以,我们倡导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十分注重在有“社会细胞”之称的家庭中围绕“孝悌”二字,加强孝道教育与孝道文化建设。同时,应将围绕“孝悌”二字的孝道教育和孝道文化建设与“忠信”二字紧密结合,使之推广到所有大中小学校和各行各业所有人群中去,促使人们从小养成在家里孝敬长辈、尊老爱幼、关爱家人,在学校尊师重教、尊师重道、尊师爱生,在单位尊师爱徒、团结合作、互相尊重,在社会上尊老敬贤、惜老怜贫、互相礼让,对国家民族讲忠诚,为人处事讲信用的品格。似此,社会才可能有真正的和谐。

五、精神文明建设与新型孝子典型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目前我们国家已经将孝道和孝道文化建设,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社会良好风尚道德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开展了有广大群众参与的相关活动,并已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当代特点、可以与历史上的“廿四孝”媲美的新型孝子典型。

譬如,2006年荣获“陕西十大孝子”称号,2007年再获“全国道德模范之全国十大孝老爱亲模范”殊荣的24岁大学生杨怀保的事迹,比《廿四孝故事》中的所有故事都感人,堪称当代孝子贤孙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

据媒体报道:从小信守“百善孝为先”古训的杨怀保,年仅13岁时,就身担学子和孝子两重角色,一边上学,一边肩负起照顾体弱多病的父母和幼龄小弟的生活重担。2004年21岁时,为便于照料父母起居,当时正在湖南湘潭上大学二年级的杨怀保,又将父母和小弟从陕西勉县,带到湖南湘潭一起生活。面对一家人的吃住花销,他只能在课余不停地找工作挣钱,最忙的时候同时兼职七份。他说,孝敬父母没必要一定要送房送车带老人旅游,或是等到父母病情严重时,才懂得珍惜父母身体,而是要从眼前的点滴关心开始。其弟受他的影响,不但学习自觉,也学会了照料父母,帮做家务。杨怀保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之后还这样说:这既是给自己的荣誉,也是一份社会责任。现在自己一家四口生活在一起,虽然日子苦一点,但关系非常和睦,家中笑声不断。这些都是他作为儿子最感到欣慰的。目前正在读研的杨怀保还表示,待研究生毕业后,会选择去外企工作,多赚一点钱,让窘迫的家境尽快能有所改观。他希望天下子女都能多给各自的父母尽一份孝心。

杨怀保长期孝敬父母关爱弟弟的孝行事迹大受社会表彰、又受到媒体广泛宣传而感动广大国人的情况已经说明:孝道和孝道文化建设,已在当代中国有了新的发展,并日益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

六、汶川地震中的感人孝子

当前,最令我国人同胞感到无比欣慰的是:在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的今天,各式各样孝敬父母长辈的孝子,正在各地不断涌现。

以这次汶川地震为例:在巨大的灾难面前,除了各个方面都涌现了许许多多闪现出人性光辉和民族精神的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之外,仅就孝道而言,也发生了不少用背篼背着腿脚不方便的年迈父亲母亲逃生、令我们四川人感到骄傲和自豪的山里汉子尽孝的动人故事。这些真实的孝子故事,一点也不比历史上推崇的《廿四孝故事》逊色。

譬如,绵阳市有关《大灾中挺立一群孝子》的报道就十分感人。记者田明霞在这篇报道中这样写道:绵阳各地灾区有不少儿女都背着自己年老体弱的父母,历尽艰辛到了安全地方。他们对父母的孝心,让人感动。家住北川县曲山镇邓家海光村5社的彭胜云,背着88岁的母亲,经3个多小时奔波才到达安全地带。孝媳刘忠菊背着八旬婆母,翻山越岭一天两夜来到绵阳,使婆母得到妥善安置。家住北川县邓家乡云力村4社的杨宗翠,被地震震垮了房屋,往山上跑时,山在崩;往路上跑,路在陷。体重仅90斤的她,硬是背着80岁的母亲,以惊人的毅力,翻山越岭地走了38里路,把母亲送到安全地带。杨宗翠说:“我妈一生辛苦地养育了5个女儿,我再苦再累,也要保住母亲的命!”杨宗翠两个远在浙江和广东工作的女儿,听到母亲背外婆逃灾的事情后,流着泪打来电话说:好妈妈,过一段时间,我们就接你们来与我们同住。我们对你,会跟你对外婆一样好。这一实例又证明了一个道理:

父母对上辈的孝心孝行,可以直接感染儿女下辈,孝心是会发酵发芽发光发热发人深省的!

七、不可思议的不孝之徒

然而,也有在灾难面前,居然把众多学生丢下不顾,只晓得个人仓皇逃生,甚至大言不惭地公开宣称“除了女儿,连我的母亲也不会管”的不孝之徒——此类虽然有知有识,却无耻到了赤裸裸程度的“某跑跑”,怎么可以再继续当孩子们的师长,再为人师表呢?

两相比较,那些文化程度虽然不高,却以其“百善孝为先”的行动而闪耀着最伟大人性光辉的山里孝子,是多么可歌可泣、可敬可佩,多么令人叹服、令人感佩、令人欣慰!而“某跑跑”之类受过高等教育、文质彬彬、道貌岸然的“衣冠先生”(不说他是衣冠禽兽),其面目又是多么可憎、可恨、可厌、可恶,又多么令人心寒、令人齿冷、令人生畏啊!

无独有偶的是,网上所载广州一陈姓大学讲师,儿时靠母亲上山扛柴卖钱供其上学。其上完大学以后二十多年间,竟然只回过两次老家。当老母身患重病,要儿拿钱医治时,儿子却叫她“去死”,还好意思向记者哭穷说,买了一百平方米房子,小孩上幼儿园,买奶粉及智力投资,每月要一千多元,准备考研一年学费要八千元……声称“要我砸锅卖铁,每天吃咸菜,把钱拿出来,绝对做不到”。这等大学讲师,哪里还有做人良知?又怎么有资格为人师表,在讲台上混呢?

八、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综合上述,人世间似乎没有不爱儿女的父母长辈,只有不孝敬老人的忤逆之子。就现实社会各方面的现状看,各地的中青年群体中,固守民族传统美德,尊敬孝顺父母长辈,以及尊老爱幼、尊师重教、尊老敬贤,以此作为做人起码道德标准或底线的人固然不少;而不孝敬老人,不孝顺父母,乃至嫌弃虐待长辈的忤逆之子,也并非个别现象。这种种忤逆之子,还分布在社会各个阶层。一般贩夫走卒的劳动者阶层或家庭经济条件差的人群中有之,而知书达理的知识分子阶层,家庭经济状况优越的富裕家庭,乃至名声显赫的达官贵人中也不乏这样的角色。如果说,身居社会底层的某些人有违孝道,是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愧对父母长辈,在某种意义上尚情有可原的话,其他阶层中的任何人有违孝道,都不可原谅。特别是那些为人师表而不守孝道的人,那些不时在这样那样的讲台上讲经说法而将孝行抛在脑后的人,那些自个儿享受着锦衣玉食而不顾年老体弱身患病苦父母的人,更不可原谅。

这些并非是个别的社会现象,而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在强调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从家庭到学校,从城镇到乡村,从各级党政机关到基层街道社区,从各类影视媒体到社会各行各业,都必须关注这一社会问题,特别要从道德层面加强人们关于敬孝与不孝的荣辱观念,大力宣传表彰尊崇孝悌忠信的道德楷模,鄙薄各种有违孝悌忠信的人和事。只有这样我们欲求构建的和谐社会,才可能有最坚实的社会基础。

(钱正杰:四川省宜宾市群众艺术馆研究员)

同类推荐
  • 古代青少年成才史话

    古代青少年成才史话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青少年成才史话》讲述古代青少年成才的众多实例,分析其成长背景、良师益友的熏陶、中国古代青少年成才的内因。《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青少年成才史话》鼓励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并为实现理想付出勤奋持久的努力。
  • 古文字学讲义

    古文字学讲义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先生研究古文字学的方法、观点和路径,本书将先生关于治古文字学的数篇论文也一起收录其中,读者可通过这些论文了解先生治学思想的发展和变化(自然,先生关于古文字学方面的观点和看法,当以正式发表者为准)。另外,还收录了先生早年所写的《金文嘏辞释例》及《北狄在前殷文化上的贡献》两篇长文,前者为治金文者不可不读,后者则是先生以文字证史的一篇范文。
  • 中华美德4

    中华美德4

    在故事中吸取营养,让中华美德薪火相传,让孩子成为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给儿童最好的教育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精髓。
  • 中国年画

    中国年画

    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 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及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故名。传 统民间年画多用木板水印制作。年画因画幅大小和加工多少而有不同称谓。 整张大的叫“宫尖”,一纸三开的叫“三才”。加工多而细致的叫“画宫尖 ”、“画三才”。颜色上用金粉描画的叫“金宫尖”、“金三才”。六月以 前的产品叫“青版”,七八月以后的产品叫“秋版”。《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年画》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妩媚则天

    妩媚则天

    本书写武则天从幼年到入宫一步一步成为昭仪的故事。全书以第一人称抒写,缠绵悱恻。内容大多真实,但也有不少虚构。更有穿越的元素在内——武则天的母亲风明就是穿越的人物。情节跌宕起伏,注重心理刻画,深刻剖析了古代一个原本天真纯洁的女子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权力的巅峰。
  • 悦读MOOK(第十七卷)

    悦读MOOK(第十七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做事别缺好心志

    做事别缺好心志

    成功的“馅饼”往往不是伸手就能得来的。大多数人失败并非由于才智平庸,也不是因为时运不济,而是由于在事业长跑中没有保持一种健康的心志,使得自己最终无法触摸到成功的终点线。
  •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中老年病痛一扫光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中老年病痛一扫光

    纯食材配方!速查速用,值得珍藏! 医学博士收集编写的最古老、最齐全、最安全巧治中老年病痛的经典老偏方。 传统经典医药典籍,经过民间千年验证和作者多年医疗实践。 最安全的系列养生书,畅销200万册! 医学博士朱晓平执笔,万千读者盛赞:实用,有效,安全。
  • 憨妃好有种:王,给本宫跪下

    憨妃好有种:王,给本宫跪下

    老天,她是有多倒霉,竟然被来自古代的前世女鬼缠身,要她穿越回去改命重生?只是,为嘛让她一穿越就惹来了大麻烦,居然压坏了太子的命根子!皇上大发雷霆的要斩了她,皇后好心求情,结果却是要她带着那个病怏怏的太子四处求医问药,直到太子身体复原,能够肩负起传宗接代的责任,否则她就等着上刀山下油锅!好吧好吧,好死不如赖活着,反正她一个弱女子插翅难飞皇后的掌心,只是皇后你也不用背后放冷箭吧…等等,太子,你干嘛呢?就算你要试试看你那方面的能力恢复了没有,也不用半夜三更爬上我的床,拿我开刀吧!停停停,再动手,别怪姐不客气,直接让你当太监!什么,什么,你说你不怕!汗,亲亲大叔,救命!太子要吃人了……
  • 感谢折磨你的人和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感谢折磨你的人和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也从另一个角度让读者用感恩之心的态度去面对。因为顺境中的人不容易成长,本书分上下两篇“感谢折磨你的人”、“感谢折磨你的事”,分别讲述了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令人受折磨的人和事,反倒是那些令人受刺激、不平衡、被折磨的状态更能锻炼和造就一个人
  • 非凡洪荒

    非凡洪荒

    “求大仙收小子为徒,小子愿终身侍奉大仙!”“哦?你是何人?”“小子鸿钧。”
  • 球在脚下

    球在脚下

    足球是赵亚宁无法割舍的,只要球在脚下,他就不会放弃对足球的梦想。他坚信勤能补拙,一定能踢出最好的足球。别的天分都在上帝的掌控之中,只有勤奋,能够创造上帝都无法估计的奇迹!赵亚宁唯一能依靠的就是这样的信念,也是这样的信念,让他叱咤足坛!
  • 怨气撞铃

    怨气撞铃

    许景媛、孟阿塞、李乃文、李宗翰等主演悬疑网络剧原著小说,讲述盛家的小女儿盛夏为查明母亲死因的真相,化身为路铃掌铃人季棠棠开启的一段神秘惊险的边疆公路旅途。怨气撞铃,一串只能被死人怨气撞响的风铃,一段永远看不到终点的漂泊旅途。--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当你途径我的盛放:一个行者的心灵旅程

    当你途径我的盛放:一个行者的心灵旅程

    这是一个行者的心灵旅程。也是每一个向往自由的人都应该阅读的文字。它是来自人和自然互赠性情的心灵之歌。书中收录多多诗作60余首,随笔40多篇,另有作者行脚途中若干摄影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