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4700000002

第2章 緒論(1)

§§§第一节朱熹與《朱子語類》

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一字仲晦,徽州(今安徽歙縣)婺源(今屬江西)人,歷仕高宗、孝宗、光宗、甯宗四朝。據《宋史》記載,朱熹幼而穎悟,少時慨然有求道之志。朱熹早年廣涉博學,《朱子語類》記述朱熹自述其為學功夫時說:“某舊時亦要無所不學,禪、道、文章、〈楚辭〉、詩、兵法,事事要學,出入時無數文字,事事有兩冊。”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版,第2620頁。後其父朱松病亟,將其學業託與好友劉子翬等三人,朱熹《朱公行狀》中言:“晚既屬疾,自知必不起,而處之泰然,略無憂懼之色。手書告訣所善胡公憲原仲、劉公勉之致中、劉公子翬彥沖,屬以其子,而顧謂熹往受學焉。”宋·朱熹《皇考左承議郎守尚書吏部員外郎兼史館校勘累贈通議大夫朱公行狀》,《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九七。見朱傑人等主編,劉永翔等校點《朱子全書》(第二十五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4515頁。劉子翬好禪學,授業朱熹之時,還帶着朱熹會僧談禪,《朱子語類》卷一〇四輔廣錄:“某年十五六時,亦嘗留心於此。一日在病翁所會一僧,與之語。”见《朱子语类》,第2620頁。朱熹24歲時,“夏,始見李先生于延平”。清·王懋竑《朱子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第9頁。民國《南平縣誌》記載:“熹初師劉屏山,胡籍溪,自以為於道未有所得,乃見侗。熹強志博見,凌高厲空。初見侗,即與論禪。侗正其誤曰:‘懸空理會,面前事却理會不得;道亦無元妙,祇在日用閒著實做工夫處領會,便自見也。’教熹看聖賢言語。熹將聖賢書讀之,漸漸有味,頓悟異學之失,乃返博歸約,就平實處為實,於道日進。”民國《南平縣誌》卷二〇《儒林傳第二十四》,第12頁。朱熹跟隨李侗受業期間,更加切實致力於聖賢之學,待後來“延平李侗老矣,嘗學于羅從彥,熹歸自同安,不遠數百里,徒步往從之”。《宋史》卷四二九《朱熹傳》,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版,第12769頁。在此基礎上,朱熹廣求博聞,遍交有識之士,學業日益精進。觀朱熹一生,雖求於仕宦,為官理政,但其畢生精力主要致力於為學、授業與著述。黃榦《朱先生行狀》言:“五十年間,歷事四朝,仕於外者,僅九考,立於朝者,四十日,道之難行也如此。”宋·黃榦《勉齋集·朝奉大夫華文閣待制贈寶謨閣直學士通議大夫諡文朱先生行狀》,見朱傑人等主編,鄭麥等校點《朱子全書》(第二十七冊),第559頁。朱熹晚年“徙建陽之考亭,簞瓢屢空,宴如也。諸生之自遠而至者,豆飯藜羹,率與之共”,同第12767頁。可謂問學傳道,樂在其中。

朱熹為學,“大抵窮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踐其實,而以居敬為主。嘗謂聖賢道統之傳散在方冊,聖經之旨不明,而道統之傳始晦。於是竭其精力,以研窮聖賢之經訓”,“熹沒,朝廷以其《大學》、《語》、《孟》、《中庸》訓說立於學官。又有《儀禮經傳通解》未脫稿,亦在學官。平生為文凡一百卷,生徒問答凡八十卷,别錄十卷”。见《朱熹传》,第12769頁。不難看出,朱熹一生論學著述,皆以聖賢之道為宗,修己治人為要,形成了獨特而嚴密的理學思想體系,故而門人黃榦盛言贊道:“道之正統侍人而後傳,自周以來,任傳道之責者不過數人,而能使斯道章章較著者,一二人而止耳。由孔子而後,曾子、子思繼其微,至孟子而始著。由孟子而後,周、程、張子繼其絕,至熹而始著。”第12769-12770頁。

朱熹逝後,門人弟子爭相搜集刊印朱子生前講學語錄,門人黃榦《池州刊朱子語錄後序》言:“晦庵朱先生所與門人問答,門人退而私竊記之。先生沒,其書始出。”見《朱子語類》,第2頁。現存所見《朱子語類》,是黎靖德在博采諸家之本基礎上於南宋度宗咸淳六年(1270年)編輯出版,刊為《朱子語類大全》一百四十卷,即今通行本《朱子語類》。其成書過程,胡適《〈朱子語類〉的歷史》姜義華《胡適學術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版,第970-979頁。一文中進行了考證,鄧艾民在《朱熹與朱子語類》一文中進行了詳細梳理:

南宋理宗景定四年(1263年)時,黎靖德根據南宋甯宗嘉定八年(1215年)李道傳編輯的池州刊《朱子語錄》、南宋理宗嘉熙二年(1238年)李性傳編輯的饒州刊《朱子語續錄》、南宋理宗淳祐九年(1249年)蔡抗編輯的饒州刊《朱子語後錄》三種按記錄人編排為不同卷次的語錄和南宋甯宗嘉定十二年(1219年)黃士毅編輯的眉州刊《朱子語類》、南宋理宗淳祐十二年(1252年)王佖編輯的徽州刊《朱子語續類》兩種按主題類别編排為不同卷次的語錄,綜合起來,刪除其文字和記錄人完全重複的條目後,乃按黃士毅編輯的《朱子語類》所用的主題類别加以編排,出版了比較完整的景定本《朱子語類》。南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吳堅編輯出版建州刊《朱子語别錄》,黎靖德又將這本《朱子語别錄》中的一些新條目編入景定本《朱子語類》中,於南宋度宗咸淳六年(1270年)出版,這就是現在這本《朱子語類》的初版。見《朱子語類》,第7頁。

由此可見,《朱子語類》作為語錄彙編,真實地記錄了朱子門人自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年)至宋甯宗慶元五年(1199年)歷時三十年間所聞朱子之語。在《朱子語類》一百四十卷中,所輯錄四書五經共計七十七卷,其中四書五十一卷(具體為《大學》五卷,《論語》三十二卷,《孟子》十一卷,《中庸》三卷),五經二十六卷(具體為《易》十三卷,《書》二卷,《詩》二卷,《春秋》一卷,《禮》八卷),另《孝經》一卷,《樂》一卷。除此外,關於理氣、鬼神、性理等哲學專題計六卷,論學八卷,關於專人如周子、程子、朱子及其門人弟子等計三十一卷,老氏、釋氏二卷,論本朝及歷代政治、文化及其他計十四卷。從輯錄的內容可見,《朱子語類》廣泛地反映了南宋社會生活的變化及理學文化的發展,也生動地再現了1170年至1270年這一百年間南宋語言的發展實際。

本研究採用的版本是1986年中華書局出版的理學叢書黎靖德編《朱子語類》,由王星賢以清光緒庚辰(1880年)賀麟瑞校刻本(即劉氏傳經堂本,簡稱賀本)為底本,參校明成化九年(1473年)陳煒刻本(簡稱陳本)、清康熙間呂留良天蓋樓刻本(簡稱呂本)、清同治壬申(1872年)應元書院刻本(簡稱院本),抽對朱吾弼編刻本、日本寬文八年(1668年)刻本基礎上的點校本。參考《點校說明》,見《朱子語類》,第1頁。

§§§第二节《朱子語類》文本語料特徵

一文本語料的性質

關於文本語料的選擇問題,朱慶之認為,理想語料的質地應該具備這樣三個條件:一是要基本保持歷史原樣,年代大致可考,並具有充足的數量;二是語料的用語不過於典雅而含有較多的口語成分;三是語料的內容具有廣闊的社會文化生活覆蓋面。朱庆之《佛典與中古漢語辭彙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版,第1頁。同時,就語言研究中以專書作為研究對象,專書選擇是否適當方面,程湘清《漢語史斷代專書研究方法論》一文中認為有三個衡量的標準:要看口述或撰寫某部專書的作者是否屬於該斷代;要看專書的語言是否接近或反映斷代的口語;要看專書的篇幅大小是否具備相當的語言容量。程湘清《宋元明漢語研究》,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頁。

揆諸以上要求,從《朱子語類》文本來看,所錄內容皆為朱子門人于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年)至宋甯宗慶元五年(1199年)歷時三十年間所聞朱子之語,黎靖德于南宋度宗咸淳六年(1270年)刊印出版,反映的是1170年至1270年這100年間南宋語言的發展。可見,語料輯錄時代可靠,內容真實可信。從文本篇幅上看,語料容量大,長達230萬字。太田辰夫認為,《朱子語類》是我們研究南宋時期語言實際難得的“同時資料”。(日)太田辰夫著,蒋紹愚等译《中國語歷史文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修訂譯本,第374頁。

但僅僅看做“同時資料”是不夠的,要進行《朱子語類》詞彙研究,重點是要明晰《朱子語類》文本語料的性質,也就是文本中文言與白話、口語與書面語、通語與方言等語言成分之間的比重與關係,從而確定《朱子語類》文本語言是否能代表南宋語言的實際。因此,我們還得弄清楚三個問題:其一,《朱子語類》所記是否為朱熹與其門人弟子講學問辯時所用語言原貌;其二,《朱子語類》中門人弟子所用語言有何特色;其三,《朱子語類》整體用語風格又是如何。

(一)文本中朱熹用語特色

朱熹於建炎四年(1130年)生於南劍尤溪之寓居,高宗紹興二十一年辛未(1151年)二十二歲,銓試中等,授左迪功郎、泉州同安縣主簿,清·王懋竑撰,何忠禮點校《朱熹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第1、8頁。後歷任知南康軍、提舉浙東常平茶鹽公事、知漳州、知潭州、煥章閣待制兼侍講等。從其成長歷程與為官經歷看,閩語自當為其母語。同時,仕宦為官的朱熹自然熟悉以汴洛方言為基礎的通語,講學遊歷中又熟諳四方之異言,如:

因說四方聲音多訛,曰:“卻是廣中人說得聲音尚好,蓋彼中地尚中正。自洛中脊來,只是太邊南去,故有些熱。若閩浙則皆邊東角矣,閩浙聲音尤不正。”揚。(卷138,頁3282)

橫渠盡會做文章,如《西銘》及應用之文,如《百椀燈詩》,甚敏。到說話,卻如此難曉,怕是關西人語言自是如此。賀孫。(卷36,頁956)

劉曉南《朱熹與宋代方音》一文中分析指出,“在主觀上重道輕文,但文的載道傳道作用又使他不得不留意與研討語言文字問題,因為官場上的應對、學友間的論難、教學上的講習、與各地學生的交流,以及閩、浙、贛、湘的遊歷,使他懂得傳道就得克服語言障礙並努力提高語言表現力”,“他閱歷豐富,一生遊歷閩、浙、湘、贛等地,足跡遍及南宋小朝庭大半疆域。他瞭解風土人情,尤其知曉各地方言土語”, 刘晓南《朱熹與宋代方音》,见《中古近代漢語研究》第一輯,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6、53頁。這說明,朱熹作為博學大儒,家學淵源深厚,文言功底雄實,熟讀歷代經傳注疏,深諳通語,在講習經典與問學論辯中自然少不了書面語表達。當我們閱讀《朱子語類》時,其部分章節文字中文言成分較重,也就不足為奇了。再有,朱熹講學論道尤重義理闡釋,認為理解經典重在理會義理,至於語詞音韻,祇合大概領會:

器之問《詩》叶韻之義。曰:“只要音韻相叶,好吟哦諷誦,易見道理,亦無甚要緊。今且要將七分工夫理會義理,三二分工夫理會這般去處。若只管留心此處,而於《詩》之義却見不得,亦何益也!”木之。(卷80,頁2079)

問:“侗者,同也,於物同然一律,無所識别之謂。悾者,空也,空而又空,無一長之實之謂。”先生以為,此亦因舊說,而以字義音訓推之,恐或然爾。此類只合大概看,不須苦推究也。(卷35,頁943)

應該說,“今且要將七分工夫理會義理,三二分工夫理會這般去處”,不僅朱熹如此,自北宋初年理學產生以來,這種“格物致知”的窮理活動就沒有停止過。朱熹作為理學之集大成者,更是強調義理的重要性。這一方面使其語言使用帶有明顯的文人用語特色,即使是口語化表達,也不可能完全是純粹的口語;但另一方面,在與門人弟子的論學問辯中場景隨和,氣氛熱烈,為求道理的通俗易懂,自然用語上也會生動活潑一些。這兩個方面看似矛盾,但又和諧地統一在《朱子語類》的用語風格中。

《朱子語類》中有大量的材料記載朱熹主張以俗語解經:

謂南城熊曰:“聖賢語言,只似常俗人說話。如今須是把得聖賢言語,湊得成常俗言語,方是,不要引東引西。若說這句未通,又引那句,終久兩下都理會不得。若這句已通,次第到那句自解通。”銖。(卷120,頁2911)

因誨郭兄云:“不惟念得正文注字,要自家暗地以俗語解得,方是。如今自家精神都不曾與書相入,念本文注字猶記不得,如何曉得!”卓。(卷116,頁2805)

問:“冠、昏之禮,如欲行之,當須使冠、昏之人易曉其言,乃為有益。如三加之辭,出門之戒,若只以古語告之,彼將謂何?”曰:“只以今之俗語告之,使之易曉,乃佳。”時舉。(卷89,頁2272)

楊永龍《〈朱子語類〉完成體研究》“緒論”部分就“朱熹平時講學和答問時使用的是什麽性質的語言”問題,通過對朱熹的家庭環境、社會環境、活動範圍以及當時的語言使用情況等方面進行考察後推測認為:“綜合朱熹一生的方方面面,大概可以如此推測:朱熹在講學時,語音方面總體上可能以閩北話為主,夾雜有通語成分;而在詞彙、語法方面,總體上大概以通語為主,夾雜有閩北話成分。”杨永龙《〈朱子语类〉完成体研究》,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3-7頁。應該說,楊永龍的分析是有道理的。

可見,從對朱熹的家學淵源、為官仕宦及講學遊歷等角度分析,不難看出,《朱子語類》文本中朱熹用語帶有明顯的書面語成分,文言色彩較濃,這是他作為時代理學大儒傳道授業時不可回避的語言事實;但另一方面,朱熹在講學過程中巧妙運用方俗口語、市井俚語表達上的優勢,生動活潑地再現了南宋文人用語實際。門人弟子雖是退而竊記,但畢竟很大程度上實錄了朱熹講學問答的內容,祇要我們進行深入研究,定能很好地分析了解朱熹用語特色。

(二)文本中門人弟子用語特色

朱熹門人弟子眾多,黃榦《朱先生行狀》記述,“摳衣而來,遠自川蜀;文詞之傳,流及海外”。宋·黃榦《勉齋集·朝奉大夫華文閣待制贈寶謨閣直學士通議大夫諡文朱先生行狀》,見《朱子全書》(第二十七冊),第563-534頁。《朱子語類》卷一一六記載,“甲寅八月三日,蓋卿以書見先生於長沙郡齋,請隨諸生遇晚聽講,是晚請教者七十餘人”,见《朱子语类》,第2790頁。由此可見一斑。方彥壽《朱熹書院及門人考》方彦寿《朱熹书院及门人考》,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還對朱子門人進行了詳細考證。

陳榮捷《朱子門人》中言:“弟子者,當然是正式門人。嚴格而論,凡親面請教,祇發一問者,亦為弟子。《語類》、《語錄》姓氏凡九十三人,附同錄音三人,另不知名者五六人。皆是弟子,可無疑義。《語類》卷一一三至一二一為訓門人,共八十人。其中卷一一三至一一九訓一人者五十二人,皆在《語類》、《語錄》姓氏之內,其次序亦同。卷一二O至一二一則雜訓諸人。凡于訓門人各卷發問或受訓者,當然皆為弟子。此外史傳墓誌與各地方誌記其曾從學于朱子者,大概可信。……其中依上述標準得足稱門人(連家學)者四百六十七人,又未及門而私淑者二十一人,共弟子四百八十八人。”陈荣捷《朱子门人》,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7頁。同時,陳榮捷還從地理里居角度對朱子門人進行了分析:“朱門人數之盛,當然與地理有關。朱子門徒(連私淑)之分配,計福建一百六十四人,浙江八十人,江西七十九人,湖南安徽各十五人,江蘇四川各七人,湖北五人,廣東四人,河南山西各一人。此為里居可知者共三百七十八人。可謂來自全國。” 第9頁。

同类推荐
  • 春醪集

    春醪集

    本书是才子作家梁遇春珍藏版散文集,收录了《春醪集》和《泪与笑》以及书话、书信,是梁遇春26年短暂年华的丰富结晶。王蒙推荐,国家教育部推荐读物,《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现代中国散文的奇异之作,“中国的兰姆”昙花般的青春絮语。
  • 国学新声(第三辑)

    国学新声(第三辑)

    本书是山西大学文学院国学研究所主编的关于国学研究的专业性研究,收集了这一年来国学诸多方面的研究成果,是一本关于国学研究、学术动态、学人风范等方面风貌的集中展示,体现了国学研究的新动态,新思想、新发现,是一本集学术、文化、传承于一体的著作。
  • 角儿

    角儿

    张雅茜是近年来河东文坛跃出的一匹黑马,也是一位勤奋、高产的作家。在她的大量小说里,常有一种“渡口情结”,钤印着作家对女性生命意识的深层思考与探索。小说故事不刻意追求情节的离奇曲折,多侧重人物内心世界的剖析。本书收录了《角儿》、《好戏连台》、《磨坊与紫色》等八篇小说。其中,中篇小说《角儿》获“赵树理文学奖”。
  • 读点经典大全集(超值金版)

    读点经典大全集(超值金版)

    比如四书五经。就是带着今天所遇到的问题,美国的一个影评人大卫·邓比,在48岁那年重返大学校园。起因就是当年发生在美国知识界的一场争论--如何对待西方传统“经典”?我们国内也有关于“阅读经典”的争论,几乎就是多年前发生在美国的那场论战的翻版。无论是支持或反对阅读经典,尤其是国学典籍的,把这些书认真地读一遍。,它们毫无疑问既是国学也是经典,但它们真如某些人所言是邪恶的根源,或者如另外一些人所言,是民族精神的源泉或21世纪的希望吗?得到真实答案的最好办法,都在实际上离他们所讨论的那些书--文学、哲学、历史的作品--特别远
  • 康桥之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康桥之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徐志摩,生于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他曾赴美英留学,获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又入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并结识陈西滢、英国作家韦尔斯,开始对文学感兴趣。因为受英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诗歌和西洋文学的熏陶,再加上个人感情气质等方面的原因,徐志摩开始了新诗的创作,走上了浪漫主义诗人的道路。
热门推荐
  • 皇宫养育穿越儿女

    皇宫养育穿越儿女

    夜店老板钟宸惜,死后穿越至深宫后院,生了一儿一女。本该平淡无奇的宫廷生活,却因此改变——儿子慕轩南:身为一只有理想有抱负有文化的,修行已千年的妖,被封了法力投胎为皇子实在是迫不得已。女儿慕轩兰:古代穿越古代达人,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斗得过奸妃,翻得过围墙。连唐宋元明清,都挨着逛过了一遍!风云变幻的皇宫,陌生的架空时代,钟宸惜如何才能做一个好母亲,养育穿越一家子?*钟宸惜:儿子,你本来是什么妖?慕轩南:我本体是一条白色的螭。钟宸惜:我知道,白色的螭,就是白螭(痴)嘛!慕轩南:你才是白痴,你全家都是白痴!(把自己也骂进去了)钟宸惜:果然......人妖殊途!慕轩南:所谓人妖殊途,在我看来就是种族歧视!凭什么人族和妖族要不一样?钟宸惜:......*慕轩兰:清朝康熙他老人家的长相,实在不敢恭维啊…钟宸惜:胡说,人家康熙长得挺帅的。慕轩兰:你从哪里知道的?钟宸惜:我前世看的书里,都是这么写的。慕轩兰:那些书里的话你也信!钟宸惜:为什么不能信,你又没见过康熙本人,你怎么知道他长得不帅?慕轩兰:呃,不好意思,我前世就是康熙他众多的女儿之一......钟宸惜:......*薛凝采(狐九昀)——“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美男到此,速来围观!”姬怀胤——“这身材真不错,实在适合让我压在身下的说……”皇上——此人我就不多说了......*本文诙谐搞笑。女主不万能。伪小白,有宫斗情节。言情戏份虽然前面不多,但越到后面越多。讲述不一样的亲情,以及爱情故事。腹黑而温暖的穿越一家子!愿意陪着慕家儿女一起成长的亲,收藏本文,领养他们吧!推荐懒雪的极品搞笑完结文:《颠鸾倒凤》《男科女医生的穿越生涯》友情链接:苏蜜:《惹上饕餮总裁》野蛮DE灵:《天后亦愁嫁》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星星索

    星星索

    黄蓓佳2010年最新倾心力作“五个八岁”长篇儿童小说系列中的第三部。1967年,八岁男孩小米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爸爸被关进牛棚,妈妈又生了一个小妹妹,弟弟圈圈调皮捣蛋,全家的生活变得更加混乱和忙碌。小米的八岁充满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周围充满了紧张慌乱的气氛;他的一位老师被逼疯了;爱养鸽子的曹叔叔的脚被枪打伤了;爸爸被迫去导演一场革命晚会;在“文攻武斗”中小米还差点被打瞎了一只眼睛。一个偶然的机会,小米认识了神秘的“猫眼叔叔”,猫眼叔叔是印尼华侨,会吹悠扬婉转的印尼民歌《星星索》,能讲生动的童话故事,会弹一手漂亮的钢琴,能写动听的交响乐,他帮小米推开了一扇了解广阔世界的窗子
  • 技高一筹

    技高一筹

    曾清纯,芳龄十七,自诩电脑天才,目前是学生,副业是黑客,从她出生的那刻起,就舅舅不疼,姥姥不爱的,老妈在她有记忆前就跟人跑路了,老爸除了会打麻将就是会打她,从小在家庭暴力和四处被高利贷追堵中长大的,也是在逆境中她学会了虚伪的为人处世。为了偿还父亲欠下的高额赌债,她犯险入侵各大公司集团系统窃取商业机密变卖,可纵然她曾清纯技高一筹,也失手的一天,好死不死入侵到某人的相亲系统,还被对方反追踪,并当场人赃俱获,只能感叹一山还有一山高,载在这个冷面男的手里了。
  • 中华文学母题和海外华文文学

    中华文学母题和海外华文文学

    中国社科院当代文学研究所的重点研究课题项目。本文从“文学中母题的意义与价值;双重边缘性与母性的声音;海外华文文学中的文化母题;母题的艺术变奏”四个方面进行阐释.遵循四个着眼,及着眼传统,着眼整体,着眼文本,着眼‘和而不同’,对于母题的概念特征结合中国当代文学和海外华文文学做出新的理论阐释.打破长期以来各抱一段文学,名守一种文体的惯常研究状态,是跨学科跨文类研究的一次实践。
  • 第一百零八次相亲

    第一百零八次相亲

    都市情之一《第108次相亲》简介:坐错位置是她的错相错对象也是她的错看到他内裤更是她的错不过先生,你用得着这么小心眼的纠着我不放吗,我其实真的不是故意的…都市情之二《你好,夏琪》简介:五岁他说:“大家好,我叫欧杨,今年五岁,最喜欢下琪。”她说:“大家好,我叫夏琪,今年五岁,我不认识欧杨,不过他喜欢我,我也会喜欢他的。”十八岁全校的人都知道,数学系天才加新任学校校草欧杨最爱下棋。同寝室的姐妹之一说:“夏棋,上。”同寝室的姐妹之二说:“为什么我不叫夏棋?”同寝室的姐妹之三说:“神啊,请赐给我一个美男吧。”她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欧杨故,二者皆可抛。”都市情之三《XXX》,晚点再公布,呵呵……推荐春的现代完结宠文:《结婚后恋爱》:民政局里,一男一女,互不相识,她是一号,他是二号,他们都知道,彼此约定结婚的对象失约。眼看着工作人员就要下班,她绝望的看着他,“我未婚夫不来了,你要不要和我登记?”他同样心冷的看着她,点头,“好。”上帝在创造亚当的时候,用他的一根肋骨创造了夏娃,上帝说除非找到那一根肋骨,否则他便永远不会幸福完整。洛家华很幸运,在茫茫人海中,在他最绝望的时候,随意抓到的救命草,就是他的肋骨变的,所以说,他的RP很好。洛家华和乔梦琪的关系,注定就是亚当和夏娃的关系。推荐春的古代励志连载文:《公主发飙记》:前世,她的生活太过刺激今生,她只想平凡过日奈何,天不随人愿她有着天下女子最尊贵的身份她有最疼爱自己的父母兄长她是天下人都羡慕的公主…如果一切都是假相,那她又将如何?NO.1‘碰’~茶杯失手掉在地上,她不可置信的看着最亲爱的父皇,声音颤抖,“父,父皇,您说什么?”“朕说,三日后,你出发,与秦国联姻。”“可是父皇不是说过,女儿的附马可以自行选择么?”“朕是说过,那么,现在你选一下,是嫁给秦国的国君还是太子?”“…”NO.2秦国太子与太子妃夫妻伉丽,形成一段佳话,秦国与燕国也由此更加的交好,燕皇大寿,秦皇携太子太子妃至燕国祝贺,国宴上,当着天下人的面,燕皇大笑,“秦皇,听说您曾经最宠爱的贵妃,与朕的平儿,长得十分的相似。”秦皇眼光微闪,“是啊,朕看着她,就觉得十分的喜爱,可是将她当亲生女儿一般宠爱的。”燕皇大笑,“你确实该把她当成亲生女儿,因为,她就是你的亲生女儿。”
  • 待嫁新娘:夜歌

    待嫁新娘:夜歌

    【本文慢热】《原名:待嫁新娘:夜歌》自她重生那日起,便已注定情海路上,桃花嫣然,风波不断。夜,“若不曾遇见你,我的心,只会属于自己。”季夜“若不曾遇见你,王侯之位,又与我何干。”幽冥境主,“若不曾遇见你,我怎会动了凡心,祸了江湖。”无尽涯主,“若不曾遇见你,我便不出无尽涯,不灭沧海阁。”前世今生恩怨纠葛,扯不断理还乱!朝堂江湖波诡云涌,逃不脱斩不断!几番纠葛,几番破灭,衣袖轻擦胭脂泪!且看红颜如何逆天而行,又如何倾绝天下!
  • 神战环宇

    神战环宇

    人到底从哪里来?我们的世界是怎么开始的?神仙从哪里来?又要去到哪里?未来会是怎样?天堂和仙界到底是怎么回事?在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种疑问。
  • 谁会是下一个牛顿:最让人受启发的物理现象

    谁会是下一个牛顿:最让人受启发的物理现象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无处不在的力、怎样让溜冰鞋一直滑下去、苹果为什么不掉到天上去、人体重心揭秘、羽毛和铁块会同时落地吗、“不倒翁”不倒的秘密等。
  • 极品强仙

    极品强仙

    为得修仙宝典与敌人同归于尽的萧铮睁开眼来,发现自己竟成了一个被抛弃的私生子。懦弱?无能?书呆子?穷小子?让这些代名词统统见鬼去吧!他萧铮我行我素、弑佛杀神,为的,便是要在这繁华大都市中问道求仙,做这世间的最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