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4400000038

第38章 答客难

东方朔

东方朔(前154-前93),字曼倩,平原厌次(今山东惠民县)人。汉武帝时著名辞赋家。官至太中大夫,给事中。为人放荡不羁,滑稽谐谑,被武帝视同俳优。作品有《答客难》《非有先生论》《七谏》等。以《答客难》最为著名。

《答客难》借客主问难的形式描述了封建时代知识分子不为时所用的苦闷心态,掩抑怅望的痛苦、彷徨与无奈,诚令人既敬仰又酸鼻。而行文显得雄辩滔滔,气势逼人,非大手笔不能为。对“客”的反击、回敬,笔锋犀利老辣,可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客难东方朔曰:[1]“苏秦、张仪一当万乘之主,[2]而都卿相之位,[3]泽及后世。[4]今子大夫修先王之术,[5]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数,[6]著于竹帛,[7]唇腐齿落,服膺而不释,[8]好学乐道之效,明白甚矣;自以智能海内无双,则可谓博闻辩智矣。[9]然悉力尽忠以事圣帝,[10]旷日持久,[11]官不过侍郎,[12]位不过执戟,[13]意者尚有遗行邪?[14]同胞之徒,[15]无所容居,[16]其故何也?”

东方先生喟然长息,[17]仰而应之曰:“是固非子之所能备知也。”[18]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岂可同哉?夫苏秦、张仪之时,周室大坏,诸侯不朝,[19]力政争权,[20]相禽以兵,[21]并为十二国,[22]未有雌雄,[23]得士者强,[24]失士者亡,故谈说行焉。[25]身处尊位,珍宝充内,外有廪仓,[26]泽及后世,子孙长享。[27]今则不然。圣帝流德,[28]天下震慑,[29]诸侯宾服,[30]连四海之外以为带,安于覆盂,[31]动犹运之掌,贤不肖何以异哉?[32]遵天之道,顺地之理,物无不得其所;[33]故绥之则安,动之则苦,[34]尊之则为将,卑之则为虏;抗之则在青云之上,抑之则在深泉之下;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35]虽欲尽节效情,[36]安知前后?夫天地之大,士民之众,竭精谈说[37],并进辐凑者不可胜数,[38]悉力募之,[39]困于衣食,或失门户。[40]使苏秦、张仪与仆并生于今之世,[41]曾不得掌故,[42]安敢望常侍郎乎!故曰:时异事异。[43]

“虽然,[44]安可以不务修身乎哉![45]”《诗》云:‘鼓钟于宫,声闻于外。’[46]‘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47]苟能修身,[48]何患不荣![49]太公体行仁义,七十有二,[50]乃设用于文、武[51],得信厥说,[52]封于齐,七百岁而不绝。[53]此士所以日夜孳孳,[54]敏行而不敢怠也。[55]辟若鹡鸰,[56]飞且鸣矣。传曰:‘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其冬,地不为人之恶险而辍其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57]‘天有常度,[58]地有常形,君子有常行;君子道其常,小人计其功。’[59]《诗》云:‘礼义之不愆,何恤人之言?’[60]故曰:‘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61]冕而前旒,[62]所以蔽明;[63]黈纩充耳,[64]所以塞聪。’[65]明有所不见,聪有所不闻,举大德,[66]赦小过,[67]无求备于一人之义也。[68]枉而直之,使自得之;优而柔之,使自求之;揆而度之,使自索之。[69]盖圣人教化如此,[70]欲自得之;自得之,则敏且广矣。[71]

“今世之处士,[72]魁然无徒,[73]廓然独居,[74]上观许由;[75]下察接舆,[76]计同范蠡,[77]忠合子胥,[78]天下和平,与义相扶,[79]寡耦少徒,[80]固其宜也,[81]子何疑于我哉?若夫燕之用乐毅,[82]秦之任李斯,[83]郦食其之下齐,[84]说行如流,[85]曲从如环,[86]所欲必得,功若丘山,[87]海内定,国家安,是遇其时也,子又何怪之邪!语曰:‘以筦窥天,以蠡测海,以莛撞钟。’[88]岂能通其条贯,[89]考其文理,[90]发其音声哉!繇是观之,[91]譬犹鼱鼩之袭狗,[92]孤豚之咋虎,[93]至则靡耳,[94]何功之有?今以下愚而非处士,[95]虽欲勿困,[96]固不得已,[97]此适足以明其不足权变,而终或于大道也。”[98]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中华书局影印本)

[1]客:指博士诸先生。难(nàn):非难,诘责。

[2]苏秦、张仪:均为战国时纵横家。苏秦以“合纵”为宗,游说燕、赵、韩、魏、齐、楚六国联合抗秦,曾被六国推举为纵约长。张仪以“连横”为宗,游说六国背纵约而事秦。当:遇,逢上。万乘之主:拥有兵车万乘之国的君主。万乘,极言兵车之多,喻国势强盛。

[3]都:居。卿相:战国时显赫的官位名称。

[4]泽:恩泽。

[5]子:古代尊称男子语。大夫:秦汉官职,东方朔曾任太中大夫。修:修炼。先王之术:指古代帝王治国之道。

[6]讽诵:熟读。《诗》:指《诗经》,系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先秦称为《诗》,汉尊为经典,称《诗经》。《书》:指《尚书》。《尚书》为现存最早的关于上古时代典章文献的汇编。相传曾经由孔子编选,被列为儒家经典之一。百家:指先秦时代诸子百家的著作。不可胜数:多到无法计算。胜,尽。

[7]竹帛:竹简、绢帛,古代书写工具,功能类似于纸。

[8]服膺(yīng):牢记于胸,衷心信服。膺,胸。释:放。

[9]博闻辩智:见识广博、明智。

[10]事:侍奉。圣帝:指汉武帝。

[11]旷日持久:时间拖得很长。旷,空费、耽误。

[12]侍郎:汉代皇帝侍卫官名。

[13]执戟:指皇帝身旁执戟的侍卫官。

[14]意者:推测。遗行:过失。

[15]同胞:同父母所生的兄弟。

[16]容居:容身居住。

[17]喟(kuì)然:叹气的样子。长息:长叹。

[18]是:这。备知:尽知,全部知晓。

[19]朝:朝拜天子。

[20]力政:以武力征战为治国方略。政,同“征”。

[21]相禽以兵:用武力互相兼并征服。禽,同“擒”。

[22]十二国:指齐、楚、燕、韩、赵、魏、秦、鲁、卫、宋、郑、中山。

[23]雌雄:指强弱、胜败。

[24]士:特指有治国本领的知识分子。

[25]谈说(shuì):游说,以计策谋略劝说君主。

[26]廪(lǐn):粮仓。

[27]享:享受恩泽。

[28]流德:恩德流布。

[29]震慑(shè):震惊慑服。

[30]宾服:归顺、臣服。

[31]覆盂(yú):瓦盆底小口大倒置则平稳。喻国家局势稳定安宁。

[32]不肖:与“贤”相对,指品行不好。肖,像。

[33]天道、地理:指天地运行发展变化的规律。这几句是说,遵循,顺应天地运行发展变化的规律,人或物都没有不各得其适合自我的归所的。

[34]绥(suí):安抚。

[35]尊、卑:均为以动用法,以……为尊,以……为卑下的。抗:高举。抑:压抑、压制。这数句是说士的荣辱沉浮全凭帝王主观上的喜怒好恶而定。

[36]尽节:尽臣子之节。效情:向君王报效忠贞之情。

[37]竭精谈说(shuì):竭尽精力去游说。

[38]辐(fú)凑:车辐集中于轴心,喻人或物聚集趋向一处。辐,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直木条。

[39]之:这里指官位。

[40]门户:借指门道,门路。

[41]仆:我。并生:同时存在。

[42]掌故:指掌管礼乐制度的小官位。

[43]异:不同。

[44]虽然:尽管这样。

[45]修身:指提高自身修养。

[46]“鼓钟于宫,声闻于外”:见《诗·小雅·白华》,意谓宫室内敲击钟鼓的声音传得很远。宫,宫室。

[47]“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见《诗·小雅·鹤鸣》。原句为“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意谓在极为弯曲的沼泽中,仙鹤嘹亮的鸣叫声传播四野,响彻云霄。九,虚数,极言弯曲之貌。皋,沼泽。

[48]苟:如果,假如。

[49]荣:显荣。

[50]太公:指姜太公吕望(字子牙),曾辅佐周武王灭商,以功封于齐地。体行仁义:身体力行于仁义道德之事。

[51]设用:施展才能。

[52]信:通“伸”,陈述并被采纳。厥说:他的主张,见解。厥,其,他的。

[53]七百岁:从姜太公被封于齐至田和代齐,约七百年。

[54]孳(zī)孳(zī):同“孜孜”,勤勉。

[55]敏行:敏于行动。怠:懈怠。

[56]辟:同“譬”,如同,好比。鹡(jí)鸰(líng):鸟名。《诗·小雅·小苑》有“题彼鹡鸰,载飞载鸣”之句。此处喻指勤勉、努力。

[57]恶:厌恶。辍(chòu):停止,中止。广:广阔。匈(xiong)匈:同“汹汹”,吵吵闹闹的样子。易:改易、变更。这几句是说,上天并不由于人的厌恶寒冷而中止冬季的来临,大地并不由于人的厌恶危险而中止地貌多种多样的广阔,有德行的人不由于识见短浅之人的吵嚷而改易他的行为。

[58]常度:经常不变的法则。

[59]计其功:计较它的功利。

[60]“礼义之不愆(qiān),何恤(xù)人之言”:《诗经》无此诗句。句意谓如果礼义上没有差错,又何必顾忌别人的议论呢?愆,差错、过失。恤,担忧,忧虑。

[61]“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见汉戴德《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宫》:“故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句意谓水太清则鱼不能藏身,人过于苛察求全责备,就不能容众,也就没有朋友了。徒,同类伙伴。察,苛察。

[62]冕(miǎn):古帝王卿大夫所戴礼帽。旒(liú):古帝王礼帽前后的玉串。

[63]蔽明:遮蔽视力。

[64]黈(tǒu)纩(kuàng):黄色丝绵。充:塞。

[65]聪:听力。

[66]举:用。

[67]赦:宽恕。

[68]求备:求全责备,指过于苛求。

[69]枉:曲。直:改正。揆(kuí):揣度,推测。索:求索,寻求。这几句语出《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宫》,意谓:纠正人的错误,应使人认识改正;对人宽恕柔和,是为使其自觉上进;对人揣情度理地诱导,是为使其自己去求索。

[70]教化:政教、风化。

[71]敏:品德敏勉。广:学问广博。

[72]处士:有才能而未被录用为官的士人。

[73]魁(kuǐ)然:孤独的样子。魁:同“磈”。

[74]廓(kuò)然:寂寞的样子。

[75]许由:相传是帝尧时代品行高洁的隐士,尧欲让帝位于他,许由不受而逃。

[76]接舆:春秋时楚国隐士,佯狂避世,因其迎着孔子的车而歌讥嘲孔子醉心功名利禄的歌曲,故称接舆。

[77]范蠡(lí):越王勾践的谋臣。看破事君如伴虎的政治内幕,功成身退,泛舟五湖而去。

[78]合:同。子胥:即伍子胥,楚大臣伍奢次子,为报父仇,投奔吴国,辅佐吴王阖闾攻破楚都,鞭楚王之尸雪恨,后被谗杀。

[79]相扶:相合而行。

[80]耦(ǒu):同“偶”,双。

[81]固其宜也:本来是应该的。

[82]乐毅:战国时燕昭王之臣,曾大破齐国,下其七十余城。

[83]李斯:秦始皇之臣,辅佐始皇统一全国。

[84]郦食(yì)其(jī):汉高祖刘邦谋臣,以舌辩著名,曾说服齐王广降汉。

[85]行:通“畅”。

[86]曲从:委曲己意以顺从他人。

[87]功若丘山:功绩之大有如丘山,喻功绩广大。

[88]筦:同“管”。蠡(lí):瓢。筳(tíng):小竹枝。前两句均喻以浅见揣度深广。以筳撞钟是说,以小竹枝之类的小器物敲不响大钟鼓。

[89]条贯:条理、系统。此指“以管窥天”之“天”的条理系统。

[90]文理:纹理。此指海水波动之貌。

[91]繇:同“由”。

[92]繇(jīng)鼩(qú):一种体小嘴尖的老鼠。

[93]豚(tún):小猪。咋:咬。

[94]靡:通“糜”,烂,粉碎。

[95]下愚:愚蠢之人,此指“客”。非:非难。

[96]困:窘困。

[97]固不得已:一定办不到,决然不可。

[98]适:恰好。明:表明。权变:变通,随机应变。或:同“惑”,迷惑、不解。大道:指知人论世之道。

东方朔《答客难》采用了客主对答的形式。全赋由设问对答而可分为客方诘难、主方对答两部分。关于客方诘难,根据《史记·滑稽列传》褚少孙补曰:“时会聚宫下,博士诸先生与议论,共难之。”可知本赋之“客”,系指博士诸先生。“客”首先发难:作为“士”的杰出代表人物,苏秦、张仪等人高居卿相之位,享尽荣华富贵,且恩泽施及后世。东方先生也“好学乐道”、“博闻辩智”、“海内无双”,可是,他事奉武帝“旷日持久,积十数年”,却不过做执戟侍从这样低贱的郎官,是不是主观上有什么过错呢?东方先生官卑禄薄,以至于连亲兄弟也失于照应,到底是什么缘故呢?显而易见,“客”的诘问欲抑先扬,扬的目的却是为了抑,充满讥诮、嘲弄意味。

“客”方预料中的喜剧场面并没有出现。素以诙谐滑稽著称的东方先生,在捍卫自身人格尊严时所采用的,是正剧方式。他的答辩从“喟然长息,仰而应之”的感叹中开始。这里既饱寓怀才不遇的慨叹,也有昂头挺胸、针锋相对论战的果敢。“是故非子之所能备也”这一全盘否定句式表明:东方先生虽怀才不遇,并不失居高临下的气势,博士诸客虽诘难如斯,却难以掩饰他们的短浅识见。“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岂可同哉!”一向好绕圈逗乐的东方先生,此时则直面论辩焦点,径将苏秦所处时代与自己所处的汉武时代进行对比。东方先生剖析道:苏秦、张仪生当周室衰微、诸侯争霸、礼乐崩坏、动荡不已的战国乱世,当时决定天下发展大趋向的力量之一就是“士”。“得士者强,失士者亡”,士在诸侯各国图存亡、求富强、谋称霸的激烈争战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正是这种历史时势造就了苏秦、张仪之类的当时英雄。至于汉武帝时代则属于封建社会的太平盛世,“圣帝德流”、“诸侯宾服”,“天下平均,合为一家”。时代对人才的渴求程度与战国时代相较,不可同日而语。所以,贤与不肖,“何以异哉”?这就造成了才智之士施展才能,建立功业机遇的相对减少。如此犀利的剖析,为自己“积数十年,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的尴尬处境作了貌似圆满的回答。东方先生更进而剖析,盛世之下,一个人的荣辱浮沉,进退黜陟,往往不由个人才能决定,才智之士的“争”是徒劳无益的,因此应“遵天之道”,“顺地之理”,以便使“物各得其所”。他用几个对比的无主句指出,帝王对时代英才“尊之则为将,卑之则为虏”,举之则上青云,抑之则下深渊,“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将封建体制下才智之士无以自主他的命运,个人的升沉荣辱全凭帝王的喜怒好恶支配这样一种黑幕予以揭穿。正因这样,东方先生断言:倘若苏秦、张仪失去了适合自己施展才能的时代而生于汉武时代,甚至还远远比不上我东方先生呢!这可谓东方朔式的“黑色幽默”了。至此,文章轻而易举地得出了“时异”因而“事异”的结论,指出人才的得时或者与时代“错位”有完全不同的结果。

文章接下来讨论太平盛世中怀才不遇者应不应该积极努力、追求功业的问题。可以看出,东方朔对官卑不遇虽有牢骚,但仍对人生抱有期待,较少悲观自馁,还在等待时机。这就告诉“客”方:今日不遇,未必将来不遇。

之后文章又举许由、接舆、范蠡、伍子胥等著名历史人物,正面回答才学之士终其一生不为时所用的问题,指出由于“天下和平,与义相扶”,人才不易骋其才能而有所建树,对这种现象并不值得大惊小怪。至于在历史上建立了勋业的人物,如乐毅、李斯、郦食其等,他们之所以青云直上,功成名遂,正因他们是“遇其时者也”。这就从正、反两方面证实了“时异事异”、“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的观点。

最后,文章“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连用“以筦窥天,以蠡测海,以筳撞钟”、“鼱鼩之袭狗,孤豚之咋虎”这样几个贴切比喻,反嘲博士先生们其实都是些故作文雅的“下愚”,既“不知权变”,也不明“大道”,又有什么资格和理由非难嗤笑东方先生这位一时怀才不遇的“处士”呢?

(刘志伟)

同类推荐
  • 俗语

    俗语

    本书收入的是从传世的文史典籍中搜集整理的俗语,并加以必要的注释和例句。所收俗语包括:拔出萝卜带出泥、白日做梦、包子有肉不在褶上、醉翁之意不在酒等。
  • 易经 尚书

    易经 尚书

    易经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姬昌编著的《易经尚书》用现代白话对其进行了详尽而又明白的解说。《尚书》是古代的重要文献,西汉武帝时被列为儒家五经之一,是士子科举进身的必读之书。本书给供相关学者参考阅读。
  • 历代赋评注(汉代卷)

    历代赋评注(汉代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焚书

    焚书

    《焚书》是明代思想家李贽“异端”儒学的结晶,是反理学、反传统、反教条的檄文。它启迪与鼓舞了当时及后来的进步学者,对人们解放思想,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而被统治阶级视为洪水猛兽。
  • 古代诗歌总集:诗经

    古代诗歌总集:诗经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诗歌总集:<诗经>》生动介绍了《诗经》的产生、收集与流传、周民族史诗和怨刺诗、《诗经》中的爱情诗、《诗经》的情感和思想、《诗经》的特色和地位影响等内容。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大宋遗民的亡朝岁月

    大宋遗民的亡朝岁月

    历史上,每一新旧朝代的更替,都会引起社会的剧烈动荡和政治力量的重新组合,有以新朝为“天命人旧”而顶礼膜拜者;有为旧朝尽忠殉难死节者;也有藏身于残山剩水之间,拒不合作者。他们头上顶着“义愤”、“责任”、“建设”,同时也在心中存着故朝归来的期待,但等到的却永远是泪尽胡尘里。他们,就是一群最可怜的帝国遗孤。被故朝抛弃,又不融于新朝的遗民们。
  • 庶女轻狂:逆天召唤师

    庶女轻狂:逆天召唤师

    火系名门炎家精英倍出,唯这代出现一个污点。炎熙,炎家庶女,筋脉闭塞、五行具缺,无缘修炼,不能成为武士,更无法通灵召唤。身为异类饱受排挤,慈母因她丧命,狂傲未婚夫退她婚约,成人礼父亲将她逐出家门自生自灭。她如此凄惨仍嫌不够,歹人将她赶尽杀绝!一无所有孑然一身,自暴自弃?天大的笑话!我命由我不由天!她要践踏她的人付出代价,欠她的都要还回来,谁也甭想逃!当她坐上至高神位俯瞰天下,历史因她大换血,逆天改写!当她傲绝天下,当年退她婚约之人早已抛去脑后不入她的眼,优秀公子身边围绕任她挑选(爽文,女主由弱至强,至大强,至超强,至暴强!)
  • 聪明女人成事的12张王牌

    聪明女人成事的12张王牌

    本书是成就女人生活与事业的秘典,涉及内容丰富,知识面广且可读性强,观念新颖并有极强的操作性,很多说话、办事的技巧,读者可以直接应用到生活当中,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更多成事王牌尽在书中,赶快拿来一用吧。
  • 做人就做聪明人

    做人就做聪明人

    本书包含了成为聪明人所必须具备的各大素质,并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分析,阐述如何变得更聪明的智慧和要诀。拥有了聪明的秘诀,哪怕是再迷茫的求索者,也如同掌握了聪明的魔咒.能一改以前平凡的形象,变得睿智和聪明。智商也许是天生的,但是聪明却不是与生俱来的,想要成为一个聪明人,是需要后天不断的思考、努力和探索的。本书给读者指出了一条通往智慧之门的钥匙,通过各种基本素质的养成,让读者成为一个真正的聪明人。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quot;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长生修仙录

    长生修仙录

    不求富贵,但求长生。继盘古开天,神魔争霸后,天界神道消失,仙界魔界妖界都人才凋零,各界为补充新血,增强实力。仙魔特此向人间界散播修仙修魔功法。并定下七大境界:练气期、筑基期、金丹期、元缨期,分神期、渡劫期、仙道……世间无长生药,唯有长生道。凡人唯有突破练气,进入筑基方算正式踏入修仙之道,从而延长寿命三百。长生之道求于灵根与悟性,不足者,即便天之骄子也不得长生。故事主人翁却是由一个没有灵根,对修仙一无所知之人,由一次机缘偶得天地本源,从而成就大道。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幕后新闻

    幕后新闻

    本书包括天下故事第一村揭秘,郑板桥真迹神秘失踪案,钟伟将军走红湖南民间口头文学,海瑞印章四百年流浪史,太极拳故乡遍地武林佳话,替毛泽东待客的韶山老妇等神秘篇章,满足天下读者对历史之谜的求解之心……
  • 都市最强特种兵

    都市最强特种兵

    他在战场上被召唤回国,原因无他,秉承父亲遗命完婚。本意想退婚,继续逍遥自在,却被岳父以死相逼,跟身家百亿的美女总裁未婚妻朝夕相处,自然是火花四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