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4300000043

第43章 哀千里赋

江淹

江淹(444—505),字文通,南朝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县)人。出身寒微,历仕宋、齐、梁三代,官至醴陵侯。他少年时以文章显名,晚年才思减退,世谓”江郎才尽“。江淹著作丰夥,原有集三十卷,已散佚。今存明翻宋本《江文通集》四卷(《四部备要本》),收赋二十八篇,内容大致分为两类:一为咏物之作,一为抒情感伤之作。其抒情赋有较高艺术成就,而《恨赋》《别赋》尤为著名。《梁书》《南史》并有传。

江淹于泰始六年(470)夏到荆州,可能这年秋天他奉命随军赴西北边境。据考作于泰始六年秋的《秋至怀旧》一诗中言:”楚关带秦陇,荆云冠吴烟。“上句写其经历,下句为意中回头南望之景,是有西北之行之证明。本篇写行役之苦与对家乡、亲友的思念,又其中说到”秋光亦穷“,因而应作于泰始六年(470)秋末。

萧萧江阴兮荆山之岑[1]。北绕琅琊碣石[2],南驰九疑桂林[3]。山则异岭奇峰,横屿带江[4];杂树亿尺,红霞万重;水则远天相逼,浮云共色;沄沄无底[5],溶溶不测[6]。其中险如孟门[7],豁若长河[8]。参差巨石,纵横龟鼍[9]。若乃夏后未凿,秦皇未辟[10]。崭岩生岸,迤成迹[11]。驰湍走浪,漂沙击石[12]。

伊孟冬之初立[13],出首夏以归来[14]。自出国而辞友[15],永怀慕而抱哀[16]。魂终朝以三夺[17],心一夜而九摧[18]。徒望悲其何及[19],铭此恨于黄埃[20]!

于时鸿雁既鸣[21],秋光亦穷[22]。水黯黯兮莲叶动[23],山苍苍兮树色红。思云车兮沅北,望霓裳兮澧东[24]。惜重华之已没[25],念芳草之坐空[26]。

既而悄怆成忧,悯默自怜[27]。信规行之未旷,知距步之已难[28]。虽河北之爽垲[29],犹橘柚之不迁[30]。及年岁之未晏[31],愿匡坐于霸山[32]。

〖JY,1〗(胡之骥注《江文通集汇注》,李长路、赵威点校,中华书局,1984年)

[1]萧萧:寒风声。《史记·刺客列传》:”风萧萧兮易水寒。“江:有时也泛指大水。此处指汉水,汉江。阴:汉水以南。古以山之北、水之南为阴。荆山在汉水以南,故云。荆山之岑:荆山靠江的涯岸。岑,小山,也指江河岸边。此句是言作者当时所在之地。

[2]琅琊:郡名,地在今山东胶南诸城一带。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县西。

[3]九疑:山名,也作”九嶷“,在今湖南宁远县南。桂林:郡名,其地相当于今广西柳州、桂林两地区。上二句是言作者曾经的经历,以为下面写”哀千里“张本,下文”其中“云云可证。江淹年轻时为高平檀超所知,”常升为上席,甚加礼焉“。高平其地在今山东济宁市以南,则江淹年轻时曾至今山东之地。

[4]横屿:延伸至水中的山。带:用为动词,牵系。

[5]沄(yún)沄:水流浩荡的样子。

[6]溶溶:水面宽广的样子。

[7]孟门:山名,在今山西吉县南,绵亘于黄河两岸,即龙门之上口,《水经·河水注四》:”《尸子》曰:’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于孟门之上,大溢逆流,无有丘陵高阜灭之,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谓之孟门。‘……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实为黄河之巨厄,兼孟门津之名矣。此石经始禹凿,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

[8]豁:开阔。长河:指黄河。

[9]龟鼍(tuó):此用以形容巨石之形状。鼍:一种爬行动物,俗称猪婆龙。

[10]夏后:夏禹。秦皇:指秦惠王。相传战国时秦惠王派五力士开辟蜀道。见《艺文类聚》卷九四引《蜀王本纪》及《华阳国志·蜀志》。以上二句形容当地形势处于一种未经开辟的原始状态。

[11]崭(chán)岩:险峻的山岩。崭,通”巉“。迤(lǐ):山势曲折绵延的样子。也作”迤逦“。迹:指河道旧迹。因河流在人工治理之前因自然地势而流,随时改道,所以说”崭岩生岸,迤逦成迹“。

[12]湍(tuán):急流。走:跑,这里指快速流着。

[13]伊:句首语气词。孟冬:农历十月。初立:谓始立功名。当指泰始五年(469)作者举秀才、对策上第事。

[14]出:越过。首夏:指农历四月。归来:谓回故乡。江淹举秀才未久,被任命为巴陵王右常侍,于泰始六年初夏赴荆州上任,赴任前曾回乡探亲。因此事为对策上第次年之事,故用”出“。

[15]出国:离开故乡。国,故国。

[16]永:长。慕:恋念。

[17]终朝:本指上午,魏晋以后用以指一整天。陆机《答张悛》:”终朝理文案,薄暮不遑瞑。“三:虚数,泛言其多。夺:失。

[18]九:虚数,泛言其多。与”三“之言多并见清人汪中《述学·内篇·说三九》。摧:折,折裂。

[19]徒:白白地。望:谓望故乡。何及:怎能到达。

[20]铭:铭记。黄埃:路上的尘埃。

[21]鸿雁既鸣:表示已到深秋。《礼记·月令》季秋之月”鸿雁来宾“。

[22]穷:尽。

[23]黯(àn)黯:昏暗深沉的样子。

[24]云车:传说中神仙所乘。屈原《离骚》:”吾令丰隆乘云兮。“《九歌·大司命》:”纷吾乘兮玄云。“沅湘一带所祀湘夫人传说为帝女,湘君为湘水神。又祀有东君、云中君、大司命、少司命等。沅水、灃水皆在今湖南境内,沅北、澧东指洞庭湖一带,正是《楚辞·九歌》中各神话形成之地,也是传说中舜(重华)所经之处。

[25]重华:舜名。屈原《离骚》:”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陈词。“”重华已没“,表示无处陈词。

[26]芳草:语本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芳草生兮萋萋。“坐:徒然,空。江淹《望荆山诗》:”玉柱空掩露,金樽坐含霜。“同此。

[27]悄怆:寂寞悲伤。悯默:忧悒不语。

[28]规行、距步:步行合乎规矩。语本陆机《长安有狭邪行》:”规行无旷迹,矩步岂逮人?“旷:远。二句言:自己行为并未越出规矩,但仍然陷入了困难的处境。

[29]爽垲(kǎi):清爽干燥。

[30]橘柚之不迁:屈原《橘颂》:”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周礼·考工记》:”橘逾淮而北为枳……此地气所然也。“此处以橘柚不能移植于河北,喻自己不适应远方生活。

[31]晏:晚。屈原《离骚》中写巫咸劝诗人离开楚地远走高飞云:”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恐鹈NFDEA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赋中用此诗意。

[32]匡坐:端坐。霸山:即霸陵山。东汉梁鸿与孟光隐居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此言要学梁鸿而隐居。

江淹是北方人,宋孝武帝大明七年(463)到建康,以”五经“授始安王刘子真。两年后刘子真为南兖州刺史,江淹随之至广陵。次年刘子真被赐死,因又随代刘子真之建平王刘景素。又次年秋因广陵令获罪,在南兖州曾被牵连入狱,当年秋出狱。泰始四年、五年随刘景素先后至丹阳吴兴,又次年即泰始六年(470)春到荆州。当年秋奉命赴西北,其地当在与北魏接壤之处。八月间有《报袁叔明书》云:”拂衣于梁齐之馆,抗手于楚赵之门,且十年矣。“可见其自二十岁始,近十年中南北奔波,不停息,其感触之深可知。

《哀千里赋》的题旨有两层意思:一是为因仕宦与行役,千里奔波,其间痛心伤情忧愁烦闷之事非一,故以”哀千里“概括之;二是每当困顿烦扰之时,就会想起亲人想起挚友,而山川阻隔不能倾吐衷曲、一舒愤懑,只有思之而已,也只有以”哀千里“概括之。如以为此赋只是写行役之苦,其理解则很不全面。

赋开头一句是写作者当时所在之地,即到了荆山之馀脉,近汉水之处。荆山在襄阳西南,汉水南岸,其馀脉正到汉水边上。这应是作者北行途中短暂停留之地,此赋也应作于襄阳一带。以下回想以前足迹所至,”山则异岭奇峰,横屿带江;杂树亿尺,红霞万重;水则远天相逼,浮云共色;沄沄无底,溶溶不测“。诗意盎然,自豪无限,作者在此似乎完全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之中,颇有壮游长志之感。以下写到孟门、长河等,回忆及夏后未凿、秦皇未辟以前大水横流之时,也同样反映了很开阔的胸襟。然而这是回忆,是写以前,非当时心境。

”伊孟冬之初立“以下八句则回到当时的心境,写出仕之后。”出国而辞友“写远行中对家乡、朋友的思念,”徒望悲其何及,铭此恨于黄埃“,很有其《别赋》的味道。其下八句写眼前风光,虽然充满了诗情画意,然而不无悲秋之感,如”水黯黯兮莲叶动,山苍苍兮树色红“,联系神话传说,表现了一种淡淡的忧思,十分含蓄。

末尾一段顺着上已造成的情调,说明自己尽管十分小心,但也步履艰难,根据自己不喜远行以求飞黄腾达的习性,打算趁早退出扰攘世务,隐居于山间。其中暗用屈原《离骚》等作成句或诗意,尤其是用了巫咸劝诗人离开楚地,另求知音时的一句,可谓意味深长。因作者当时正任职于荆州,可能有不能言之苦衷,很想摆脱当时的环境,但不便明言。看来,以上各段,也都是为此而发,都是为表现这一层的意思作铺垫。由于作者高超的艺术手段,表现思想情感层层推进,至末尾点出,水到渠成,十分自然,而手法上又含而不露,故耐人寻味。江淹之作的善于抒情在南朝作家中可为翘楚。

(赵逵夫)

同类推荐
  • 中华家训3

    中华家训3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 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

    在中国古代的科技著作中,影响最巨、传播最广者,无过于《梦溪笔谈》一书了,被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里程碑。全书按内容分为故事、辩证、乐律……可谓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 论语今读新解

    论语今读新解

    本书的译注始于2006年,历经六个寒暑。原文以中华书局1980年版杨伯峻《论语译注》的原文作为底本,参照朱熹《论语集注》的经文及注解《论语》的有关著作,对个别章节和标点做了适当调整。
  • 史记(最爱读国学书系)

    史记(最爱读国学书系)

    《最爱读国学书系: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卷,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记载了上至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包罗万象,而又融会贯通,脉络清晰,“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太史公自序》),所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详实地记录了上古时期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
  • 历代赋评注(唐五代卷)

    历代赋评注(唐五代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热门推荐
  • 考古探谜

    考古探谜

    本套全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中小学生各科知识的难解之谜,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中小学生在兴味盎然地领略百科知识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探索创新,并以此激发中小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激发中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爱科学、追求科学的热情,使我们全国的中小学生都能自觉学习、主动探索,真正达到创新素质……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通灵鬼眼

    通灵鬼眼

    一起校园灵异事件的偶然目击,“我”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死亡的阴影浓罩着整个大学校园,为了拯救无辜的生命,“我”踏上了一条死亡之旅。谁是导演这校园非正常死亡事件的幕后黑手?谁又在窥伺这万古神书《天道酬勤》?失传已久、传说中的阴魂吟、亡魂十三杀,能够对付十万大山里的鬼王和游魂吗?师门恩怨、人鬼奇缘;奇怪的小和尚、苦难的少年,魔窟,阴阳离魂镜……是道高一尺,还是魔高一丈?真正可怕的是妖魔,还是人心?
  • 经商从做人开始:李嘉诚给年轻人的忠告

    经商从做人开始:李嘉诚给年轻人的忠告

    本书把最经典的经营理念和生意心得挑选出来,用最浓缩的语言阐释,用最具代表性的案例进行说明,以达到启迪和激励当代青年人的目的。这是一本教你如何做生意的书,但更是一本教你如何做人的书。相信每一个深谙李嘉诚经商之道的人,都能赚到大钱,赚到开心钱。
  • 你管得太宽了

    你管得太宽了

    天上还真有掉馅饼的时候,莫名其妙被一个大公司所录用,又莫名其妙被老板“罩着”,还莫名其妙被高富帅接送,她这是被哪个神仙看上了,得到这么多恩宠?拨开迷雾,却发现,原来是他在背后搞鬼,我说小子,你管的也太宽了吧!
  •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1卷)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1卷)

    微型小说,在我国虽然自古有之,如《世说新语》《唐元话本》《聊斋志异》等,但一直属于短篇小说的范畴,未能从短篇小说中独立出来。 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人们生活节奏加快,读者没时间看长篇大论,喜欢看短小精悍的小说。微型小说便很快盛兴繁荣起来,受到读者的喜爱。因而一些报刊纷纷开辟微型小说栏目,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发表微型小说的报刊有两千家左右,每年发表的微型小说达七八万篇。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以微型小说是一种独立的文体的眼光,重新审视了过去混杂在短篇小说中的微型作品,精心筛选了一个世纪以来的微型小说经典佳作。较之近来出版的一些标榜微型小说经典选集,更具有综合性、经典性和权威性。
  • 天地至尊

    天地至尊

    宋棠本来资质平常,天赋普通,武道修为平庸,在门派里没有什么地位。然而,当有一天他得到了一个绝世强者精神印记的传承,他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绝世强者,万年前号称大陆之王,举世第一高手,打遍天下无敌手!徒手裂天,笑看沧海,纵横天下,问鼎武道,誓成天地至尊!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一骗三生

    一骗三生

    为了寻找失去的记忆,我不得不四处游历。幸运的是,有人陪我一起走,他说他叫勾刑。不幸的是,我们所到之处,死伤无数。那些含恨而终的人嘴里,都念叨着一个女人的名字:胭脂。于是,我们便踏上寻找“胭脂”的道路,直到有人告诉我,我就是胭脂……
  • 司马昭定三国

    司马昭定三国

    司马昭随父司马懿抗蜀,多有军识。继而逐步取代曹魏家族,专揽国政,后分兵三路伐蜀,成立晋朝,成了司马家族一个新的传奇人物。本书采用通俗历史的写法,梳理司马昭的一生经历。重点表现了司马昭为官为政的智慧:如何平衡与父亲司马懿的关系,如何协调处理司马家族内部的矛盾,如何对抗曹魏家族并逐步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