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4100000004

第4章 宋金元赋概述(4)

李俊民(1176—1260)是一位不大与封建统治阶级合作的人。他虽于金章宗承安五年(1200)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并为应奉翰林文字,但因不满朝政、政见不合,便毅然辞职,教书于乡里,一时从者甚众。金室南渡后,他便隐入山林,不问世事,可谓看透了现实。后来元世祖忽必烈曾以安车召请他,他也隐居不出,抗志遁荒,洁身净虑,最后以老寿而终。他工诗善文,诗风清新奇绝,内容充实丰富,感情真挚感人,语言畅达生动;文风冲淡雅致,内容多关切时事,抒发忧愤,在金王朝也是一位大家。其赋仅存两篇,更是精悍拔萃,为金代赋苑增彩生色。其《醉梨赋》以比拟的手法咏物,赋予醉梨以耿介愤世的性格,表面上他认为这是一种醉态,从而把“以醉醒醉”作为全赋的中心思想和脉络,其语意的曲折、起伏和转换,是令人深省的。其《驯鹿赋》也是一篇咏物小赋,突现了在充满祸机的社会里的恐惧和不安,典型地表现了社会现实对知识分子的桎梏和威胁以及他们的时代心态,语言简古、峻洁而凝练,意蕴丰富而深厚,给读者以启发和联想。两赋皆多有言外之意,表现出他无可奈何而隐居避世的心情,正如史秉直在其《庄靖集序》中所说:“格老而意新,辞径而旨远。”

元好问(1190—1257)是金王朝文学创作最有成就的大作家。他亲遭亡国离乱之苦,因而在赋作中也反映出了乱离之感和故国之思。今存赋4篇,《秋望赋》就是他的代表作,也是金赋中最成熟、最有价值的一篇作品。它以望秋中的所见和所感,抒发了忧虑国势的哀愁和郁愤,表现了他关心国家安危的急切心情和希望报仇复土的强烈愿望。感情沉雄慷慨,笔力刚健苍劲,意境崇高悲壮,在金代赋坛上,从内容到手法,确是胜人一筹。他的《行斋赋》,赞扬友人张仲经安于贫贱,不计荣辱、抑身扬志而刻苦学习的坚毅精神,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可见,金赋是宋赋的继承和发展。虽然其总的艺术成就赶不上唐宋,却有着自己的成就和特色。它表现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感情较广,其艺术风格也是丰富多彩的。前人对金赋多不重视,实际它恰是由宋赋发展、衍化为元赋的过渡和桥梁,在中国赋史上亦应有它的价值和地位。

四从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1279),到朱元璋建立明王朝(1368),前后90年的时间,是元王朝统治时期。根据其政治、经济发展的状况,一般史学家多把它从统一全国至元英宗末年(1323)的45年称为元前期,泰定帝之后至元朝灭亡的45年为元后期。

元王朝的统一,虽然结束了我国三百多年间王朝纷争和疆土割裂的政治局面,使我国的疆土扩大到了历史上最大的地步。但这个政权是用掠夺性的战争和屠杀政策取得的,是建立在阶级和民族的双重压迫剥削基础上的,因而建国一开始,就表现出了这个王朝的残酷性和反动性。由于元蒙统治者在土地掠夺过程中,汉族世族大地主充当了他们的帮凶,因而广大人民所受的压迫剥削也就更为悲惨和深重;由于元蒙统治者所实行的是一种种族统治,因而民族矛盾也就比任何时期更加尖锐和激烈。所以,从元朝建国起,各地就不断掀起反元斗争。特别到了元朝后期,统治阶级极为贪暴、奢侈和腐化,致使广大人民的反抗和起义斗争,几乎是连年发生,以至最后,这个王朝还是被消灭在人民起义的浪潮中。

元朝统治者以武得国,建国后的政权结构依然是以武功为主,因而在思想文化上基本上是采取轻儒贱文的政策,使广大知识分子处于比较低下的社会地位。早在元世祖定鼎中原的时候,具有远见卓识的耶律楚材(1190-1244)、郝经(1222—1275)、刘秉忠(1216—1274)等人就曾提出过尊儒重文的建议,期望将蒙古政权纳入汉文化的传统轨道,但并未得到统治者的真心支持和采用。比如长期影响士人仕途和社会地位的科举制度,虽然在没有统一中国之前的元太宗十年(1238)就进行过“戊戌选试”,但正式的全面的科举考试制度,并未决定实行。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虽然颁布实行了,但到了元顺帝元统三年(1335)却又停止。过了五年才又恢复起来。这种时断时续的科举考试,虽然曾列词赋为一科,但考试的主要内容仍然是律赋,而且还不断遭到人民的反对;而经义科的考试,又以程朱理学家的思想注解为准绳,显然大大削弱了人们的思想开拓和形象思维的能力。元仁宗皇庆二年“施行科举”,鉴于种种不同的政见和矛盾,曾改试律赋为古赋,其目的仍然在于政治教化的加强和实用。这样,一些知识分子感到仕途茫然无望,自然也就产生了与统治阶级的离心力,即使一些受到统治者青睐或礼遇的儒生和文士,也多沉酣于理学、经学中,而以维系纲常来自命。所以,元代的词赋作家和文人,除了某些遗老或骨鲠之士外,大多以修身养性、悠游闲适为主旨。内容平淡狭窄,不敢或很少关心现实。一些生活丰裕、游离朝政的知识分子,更多在楼台亭阁、斋房池苑上做文章,抒发些个性淡情,讲些思虑哲理,思想内容也是相当狭窄的。明宋濂等人撰修的《元史》,不列文艺或文学传,而只列“儒学传”,就是这种儒生和文士合一的现实反映。所以,元朝的赋家赋作虽然很多,但从整个形势看,其成就是不能和唐宋相比的。

不过,这样的现实对文学创作来说,也有它有利的一面。一是促使词赋的写作开始向抒写个性、表达感情方面发展,使宋赋的尚理、崇理、以说理议论入赋的赋风向重情、抒情、以情志入赋方面转化;一是赋作本身的发展,使律赋更失去它在文坛上的地位,由宋代的散体文赋向以骚体为主的古代赋衍变,从而形成了元赋自有的特点和规律。

从整个文学艺术的发展形势看,元代文学艺术的繁荣和成就,主要是表现在散曲和杂剧上,这是下层知识分子创作和市民文艺相结合的结果,而且前期好于后期。元前期的文学艺术是以大都(今北京)为中心的,当时出现了很多著名而艺术高超的散曲、杂剧的作家和作品,元朝以杭州为中心的后期文学艺术,则相对的衰落多了。但赋的写作却有些相反,它的前期却大不如后期。据初步统计,元朝共有二百四十多人留有赋作,存赋大约九百多篇,仅清人陈元龙所编的《历代赋汇》,就收录元代128家的323篇作品。但仔细分析起来,元后期的作家作品却占了大多数。据《历代辞赋总汇》主编马积高教授初步统计,元前期的赋家约有35人左右,存赋二百多篇,其中有赋十篇以上的只有耶律铸、郝经、王旭、王恽、戴表元、袁桷、任士林等人,袁桷的存赋最多,也仅有22篇;而后期赋家却多达二百多人,作品在七百篇以上,其中有赋10篇以上的就有刘诜、陈樵、马祖常、王沂、吴师道、许有壬、朱德润、杨维桢、吴莱、傅若金、汪克宽等人,杨维桢存赋竟达109篇之多。单从数量上看,已为洋洋大观,充分说明了元代赋作的繁荣和昌盛。

特别应该指出的是,由于元代赋作的繁荣和昌盛,在元代还出现了赋集和赋学理论的专著,祝尧的《古赋辨体》就是典型的代表。这既是一部赋作总集,又是一部赋论。它选录先秦至两宋46位赋家117篇作品进行评述,从中表达他的赋学思想和观点,意欲因时代之高下而论其著述之不同和体制的沿革变化。他以“情”作为赋的审美标准,提出了“祖骚而宗汉”的主张,这对元后期的创作,无疑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他生活的时代,正是由律赋向文赋、再向古赋转化的时期,宋赋的尚理、以论入赋和行文的散文化,到了南宋有的甚至成了押韵的议论文,魏晋的骈赋发展到唐宋的律赋也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所以祝尧重情而崇尚古体赋,对元赋的如何发展当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是元代科举制度变化的产物,是元代儒生和文士相结合的产物,也是赋的发展中的自身要求。元仁宗延祐年间(1134-1140)科举以古赋命题,而不考律赋,正表明了这种衍化,自然也就为以后的赋的写作开拓了新的领域和道路。

再者就是元代赋作的结集。据钱大昕《补元史艺文志》著录,就有郝经《皇朝古赋》一卷,虞延硕《古赋准绳》一卷,元赋集《青云梯》一卷。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还著录冯子振《受命宝赋》一卷,无名氏《青云梯》三卷,无名氏《古题赋》十卷。有些书现在已经佚失了,但从其书名来推测,可能是当时人们学习古赋的范本。其中,《青云梯》有两种,三卷本今尚存。清嘉庆年间黄丕烈还见过一种三册本的《青云梯》,其中皆为元人作品,而杨维桢一人的作品就收了69篇(见清抄本《铁崖赋稿》黄丕烈跋)。从书名来推测,当是为士子应付科举时考试古赋而汇编。至于个人的赋集,杨维桢的《丽则遗音》四卷,收录了自作32篇,《铁崖赋稿》二卷,收录自作50篇,另有27篇散见于其他文集中。

以上这些,是以往历代所没有的,可见元代赋作之盛。不过从整体来看,元代这么多赋家赋作,气象不如两汉,藻采不如六朝,气势不如唐宋,但上承几代的优秀传统和体制变化的情势,以创作繁荣昌盛和独特的抒情审美视角,构造出了元赋在赋史上的价值和地位。

元前期,由于当时的一些科举考试仍以律赋命题,再加以统治者重儒生而轻文士,所以赋作者多是儒生兼文人的身份。由于各人所处的环境和地位的不同,情况就比较复杂,总的倾向是作品虽多而反映社会问题的较少,表现出一种以文合儒、文儒合一的思想和文风。不过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是,虽然科举仍以律赋取士,而有作为的作家文士却热衷于写作古赋,即使写律赋也只作为仕进的阶梯而已,著名的作家耶律铸、郝经、王恽、王旭、戴表元、刘因、赵孟、袁桷等人,几乎都写古赋,这也是祝尧所以特别轻律赋而重古赋的文学理论的基础。

耶律铸(1221-1285)是耶律楚材的儿子,幼聪慧而善文,曾继父任为蒙古中书省事,关心国事,后至中书左丞相,参修国史,晚年在政治派别斗争中被贬。他的《双溪醉饮集》中存古赋15篇,以《天香台赋》及晚年以“独醉”命题的赋作最有名,《独醉园赋》就是其中的代表。《天香台赋》前部分以主要篇幅描述天香台牡丹的奇姿异彩,并以类比的方法把牡丹园以至整个天香台描绘成一个尊卑有序、次序井然的封建等级社会,然后以从前的残败景象为衬托,借以突出醉隐居士如何苦心经营治理所产生的巨大作用,直到最后才点出了全赋的主题:“九土,一台也;六合,一园也。百花一王,万物一君。为国之道,在布此花之政也;经国之要,实理此花之任也。”显然,此中寄托了他的从政思想和对当国之道的理解,抒发了他对开明政治的期待和渴望,并委婉地倾吐了他对朝政混乱、贤愚不分的不满情绪,以供统治者借鉴。全赋气势恢弘,言辞瑰丽,特别最后用主客问答、抑客扬主的问答体和骈偶句式,更使结构新奇而音韵和谐,表现了元初古赋写作吸收汉魏以来赋作传统的大胆尝试。

同类推荐
  • 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

    在中国古代的科技著作中,影响最巨、传播最广者,无过于《梦溪笔谈》一书了,被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里程碑。全书按内容分为故事、辩证、乐律……可谓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 俗语

    俗语

    本书收入的是从传世的文史典籍中搜集整理的俗语,并加以必要的注释和例句。所收俗语包括:拔出萝卜带出泥、白日做梦、包子有肉不在褶上、醉翁之意不在酒等。
  •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为唐代著名高僧唐玄奘口述,门人辩机奉唐太宗之敕令笔受编集而成。这是玄奘游历印度、西域旅途19年间之游历见闻录。全书内容丰富、文字流畅、叙事翔实。
  • 左氏春秋

    左氏春秋

    记事基本以《春秋》鲁十二公为次序,内容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文地理、历法时令、古代文献、神话传说、歌谣言语均有记述和评论。
  • 四书五经名句鉴赏

    四书五经名句鉴赏

    数千年来,儒学经籍浩繁,汗牛充栋,人们要想一窥堂奥,殊属不易。除鸿儒学者外,一般人对儒学的汲取主要是以儒学经籍的名篇名句,尤以四书五经为首。儒学的经典名句,具有能传之千古,播之四海的功能,让世世代代的人们受其熏陶教育,从而使整个儒学的传承,像浩浩长江,永不衰竭,且历久常新。
热门推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愤怒的乡村:鲁彦作品精选

    愤怒的乡村:鲁彦作品精选

    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亲亲我的妈妈

    亲亲我的妈妈

    在十岁之前,男孩赵安迪从来没见过他的妈妈。在爸爸葬礼那天,他的妈妈从天而降,而赵 安迪也从被爸爸、姑姑宠爱的“安宝儿”,变成了妈妈口中的“弟弟”,并跟随她离开家乡的小城,来到繁华的南京城,开始全新的生活。渐渐地,弟弟发现妈妈有很多秘密……
  • 神秘入梦师

    神秘入梦师

    世界上总有这么一些人,会招惹一些很奇怪的东西。传说在H市的某一处,有一家很奇怪的古董店。里面卖的东西明明没有什么名堂,但是店却一直都没有倒闭。这家店名叫“解梦”,而店主也叫解梦。据说要是有缘进入此店,让这位店主帮助解梦,则什么烦恼之事都能解决。而,真正的情况——那个店长陆解梦就是一个为了混口饭吃的黑心老板。这是一个忠犬一不小心攻略了一个拜金店长的故事。
  • 网游之超级代练

    网游之超级代练

    不仅贪财而且贪财的吴斯开始了自己节操无下限的代练发家史。,超级公会发现隐藏副本已被通关。竞技之王发现自己是万年老二永远打不赢匿名第一名,战神工作室旗下代练员吴斯因工作失误而被开除,郁郁不得志的吴斯买醉之后竟是重生三年前!副职高手发现第一副职被人捷足先登,一群欲要争霸天下的高端玩家发现一直在默默为人打工
  • 秘密使命2:北美搏杀

    秘密使命2:北美搏杀

    现代版的“千里走单骑”,坚守与找寻的是传说的神秘宝藏……男人的使命?用生命与鲜血完成,永不回头!任何传说都有一定的事实来源,闯王宝藏也不例外。闯王到底把宝藏在了那里?由谁来打开闯王宝藏的大门?答案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揭晓……无名小卒一夜成名,混得风生水起。他还记得自己是谁吗?是赠性难改痴迷成疯,还是另有隐有天机不露?秘密,一切都是秘密。
  • 跟随勇敢的心:我最难忘的读书之旅(修订版)

    跟随勇敢的心:我最难忘的读书之旅(修订版)

    记住一些词,记住一些人和书的名字,会有助予生活。谨以此书纪念那些“透过眼前浓雾而看到了远方”的人。他们曾携着电、裹着雷,闯进一个青年不眠的思想之夜:为反乌托邦咯血而死的奥威尔;战争中当逃兵的“德国良心”伯尔;苏军炮塔下镌写“布拉格精神”的克里玛;见证俄罗斯伟大精神夜晚的巴纳耶夫;与精神“鼠疫”殊死搏斗的加缪;替百万亡灵起诉“古拉格”的索尔仁尼琴;孤独讲述“人,岁月,生活”的爱伦堡……稿纸的背后,是流亡、牢狱、枪声,是过早逼近的坟墓和匆匆竖起的纪念碑。
  • 荒村煞灵

    荒村煞灵

    玛丽·罗伯茨·莱因哈特编著的《荒村煞灵》讲述了:炎炎夏日,瑞秋带着自己的侄儿、侄女来到乡间别墅避暑,没想到美好的假期却在踏入别墅那一刻就阴云笼罩,令人心惊胆战。午夜命案恐怖发生,与此同时,侄子离奇失踪,而侄女又言辞闪烁——面对这一切,瑞秋陷入了一个又一个谜团之中。但死神却没有远去,这仅仅才是开始。出现在螺旋楼梯上的电魅黑影,只在午夜三点敲响的钟声,接连发生的瓦件命案。案情扑朔迷离、复杂难辨,隐藏在黑暗迷雾之后的真凶到底是谁?是披着死神外衣的阴谋者,还是用人皮做伪装的魔鬼?《荒村煞灵》中午夜钟声,拉开死亡序幕。
  • 星之海

    星之海

    命运象强盗,一样样剥夺你拥有的珍宝,然而纵然相隔一光年的距离,我们的心却仍在一起。一如光年的遥远,一往情深的想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