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4100000036

第36章 竹赋

王令

王令(1032-1059),字逢源,原籍元城(今河北邯郸市大名县)。五岁丧父母,随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市),十七岁即自谋衣食。本希望“生太平世,读书学古,自少壮期切切以自奋进,裨补当世之万一”,但“不幸穷蹇颠倒,不得比常流”(《示杜子长》)。遂绝意仕进,长期在天长、高邮、润州、江阴等地以授徒为生。仁宗至和元年(1054),因投赠诗文获王安石赏识,誉为“可以任世之重而有功于天下”(《王逢原墓志铭》),遂以文学知名。生活孤贫,因病早逝,王安石《思逢原》以“妙质不为平世得,微言唯有故人知”之句,对其才高命短未得重用深表惋惜。

王令以诗歌见著,抨击政治腐败,反映民生疾苦,表达济世之志。笔意纵横,想象丰富,雄劲奔放,但不免生硬粗率之失。其诗文由吴说编为《广陵集》,未刊行。民国十一年始有吴兴刘氏嘉业堂刻本。《四库全书》本《广陵集》共三十一卷,其中诗文十八卷。存骚体赋作十二篇,其《竹赋》和《藏芝赋》等均是托物励志之作。今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沈文倬校点本《王令集》,含《拾遗》《附录》《年谱》共二十一卷。

据王令门人刘发《广陵先生传》称,王令自悔其早年“任侠”之非,遂闭门读书,“所得益以闳深,乃为《竹赋》以自广”。依此说当作于其未满17岁之时。

于此有物焉:其材剧而色刚[1],其躯瘠癯[2],不配所长[3]。色盛气充[4],肤理有光[5]。临临兮其高其可仰也[6],挺挺兮其直其不可以枉也[7],毅毅兮其群其不为党也[8]。其立自树而不倚[9],其长绝众而不离[10]。恬无盛衰[11],以听四时[12]。置身常安,视物死生[13]。弟子不敏[14],昧以老成[15]。罹世斮刖[16],甚者遇烹。其守不移[17],附者益增[18]。愚所不知,请以筮明[19]。

筮曰:斯夫其始甚锐[20],既极而止者欤[21]?后生晚起,超出辈类者欤?确乎不拔[22],以节终始者欤?死传其徒,不私其子者欤[23]?生久处而不回[24],死知命而不恐[25]。老者求以自辅[26],少者得之而无用。是其繇曰[27]:谁藏孔殷[28],而不思藩[29]。彼架未柱[30],我安事椽[31]?优哉游哉[32],聊以永身[33]。幸听筮之,请以竹为言。

(《广陵集》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材:体貌。剧:高大。色:外形。

[2]瘠(jí)癯(qú):清瘦。

[3]不配所长:高大与粗细不相配。

[4]充:充沛,充盈。

[5]肤理:肤色纹理。

[6]临临:居高临下。

[7]挺挺:挺拔刚直。枉:弯曲。

[8]毅毅:刚毅果断。党:偏私。《论语·述而》:“吾闻君子不党。”孔颖达注:“相助匿曰党。”

[9]树:树立,直立。

[10]离:通俪,并列,比肩。

[11]恬:恬静,泰然。

[12]听:听凭,任凭。

[13]视物死生:静观万物的盛衰。

[14]敏:聪慧。

[15]昧以老成:年岁增长而愚昧不明。老成,晚成。

[16]罹(lí):遭受。斮(zhuó)刖(yuè):斩断,砍伐。

[17]守:操守,节操。移:移易,改变。

[18]附者:依附追随者。

[19]请以筮(shì)明:通过卜筮加以验明。

[20]斯夫:代词,这个,这些。其始甚锐:其初生时非常迅速。

[21]既极而止:达到极限适时而止。欤(yú):语助词,表疑问。

[22]确乎不拔:语本《周易·乾》:“确乎其不可拔。”郑玄注:“拔,移也。”

[23]私:偏爱。

[24]久处:恒定。不回:不改变。

[25]知命:知天命。《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

[26]自辅:自助。

[27]繇(zhòu):通籀,古时占卜的文辞。

[28]藏:藏器待时。谓怀藏才智勇武于身,以待可用之时施展。《周易·系辞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孔殷:甚得时机之中。孔,甚,很。殷,得其中。

[29]藩:同蕃,繁茂,繁盛。谓凡藏器怀才又恰遇其时者,都会期待大有作为。

[30]架:屋架。柱:通拄,支撑。

[31]事:作。椽(chuán):承屋瓦的木条。屋架未立,竹难作椽,谓生不逢时难尽其用。

[32]优哉游哉:悠闲安逸。

[33]永身:永年。谓虽然失去“事椽”的机遇,却也避免了“斮刖”的灾难。

评赋文前段仿荀子《赋篇》谜语方式,绘形传神,以竹自喻。后段通过与筮者的对话,释疑答问,借竹明志。竹“自树不倚”,自己亦有“其直不可枉”、“其群不为党”的高洁志向。嫩竹遭“斮刖”、“遇烹”之难而“其守不移”、“以节终始”,自己亦当“生久处而不回”、“死知命而不恐”,维持一生之理想。结尾委婉表达了生不逢时聊以永年之感叹。

(赵红岩)

同类推荐
  • 山海经

    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奇书之一,据说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有“山海图”流行于世。《山海经》分《山经》五卷和《海经》十三卷,虽仅有三万一千余字,但其内容涉猎甚广,从天文、地理、传说、神话、宗教,到种族、动物、植物、矿产等,包罗万象,体系庞大,堪称我国古籍中的百科全书式的著述。然而,由于它所述多奇诡怪异,常被人斥为荒诞不经。
  • 《后汉书》核心词研究

    《后汉书》核心词研究

    本书介绍了选题缘由、《后汉书》的研究概况、研究材料和研究方法。
  • 周易参同契

    周易参同契

    在汉代出现了一部对后世影响极大的奇书,这部书虽然在当时默默流传,世人很难理解它的奥秘;但唐代后名声大振,宋代时被称为“万古丹经王”、“丹经之祖”、“丹中王”,可谓古今炼丹第一书。
  • 吴子兵法

    吴子兵法

    《吴子》主要论述了战争观问题。该篇既反对持众好战,也反对重修德,而废弛武备。它认为只有内修文德,外治武备才能使国家强盛。
  • 易经 尚书

    易经 尚书

    易经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姬昌编著的《易经尚书》用现代白话对其进行了详尽而又明白的解说。《尚书》是古代的重要文献,西汉武帝时被列为儒家五经之一,是士子科举进身的必读之书。本书给供相关学者参考阅读。
热门推荐
  • 网游之龙王苍傲

    网游之龙王苍傲

    苍傲因意外在游戏时身亡,上天有眼重生之后的他从菜鸟做起,重新组队。尸毒,怪兽,BOSS不过是小菜!龙王驾到,闲杂人等避让!
  • 绝代女琴师:舞清歌

    绝代女琴师:舞清歌

    异世重生,她不过是司徒家有名无实的六小姐。为了达成当初的约定,她不惜学习那人的琴技。琴弦一拨,伤人三分,琴曲一落,必取一人性命。古代豪门的司徒家,为求上位处处暗流涌动,甚至不惜毁人根基。皇室子弟,郡王之子,江湖侠客,不知何因聚首琴灵山庄,将本就浑浊不堪的水搅乱,更是令那蠢动的杀机渐渐浮出水面。是功成名就,或是功败垂成,又或是另一场波诡云涌的风云再现……
  • 最强医王

    最强医王

    习得一身道家秘籍的李善缘以医入世,一手出神入化的针术、丹药折服众多国外名医。草根入世的他本以为自己是个孤儿,谁知却有个官权豪门的身世……火爆的激情,勾心斗角的对手,惊心动魄的生死考验,有激情有铁血,时不时挖个坑埋个人。
  • 问天之道

    问天之道

    一个山野少年无意之中走上了修仙之道,走遍天地人三界,闯地府、上天庭,追寻天之道的旅程......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百味红楼:《红楼梦》分回欣赏

    百味红楼:《红楼梦》分回欣赏

    本书是作者自己在阅读《红楼梦》时,从自身经验的联想中所产生的感受。既是感受,便极富个性,极有新意。既是感受,在写法上便多直抒胸臆,常常侃侃而谈,极富感情,娓娓动听,对读者很有吸引力。书本对《红楼梦》这一巨著作了分回品赏,又有评语,这些因素构成了此书自有《红楼梦》以来独特的新颖性,对红学,特别是对《红楼梦》这一名著的普及,具有相当的价值。
  • 汉口的风花雪月

    汉口的风花雪月

    《汉口的风花雪月》是一部反映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老汉口人情风貌、历史烟云的小说。小说笔触细腻,情感诚挚温润,整部作品如一扇展开的屏风,将民国时期各类汉口女子的爱情生活和沧桑往事渐次呈现在读者面前:楚剧名伶黎曼姝与沈季均坎坷而富于戏剧性的半生缘;暗恋陈怀民,被他的英勇撞击所感动,最后走向革命道路的富家小姐白梅生;老姑娘葛英素不辞辛苦,千里迢迢从上海来到抗战初期的汉口,走的却是一条从爱的追寻到爱的幻灭之路……这些女人往往有一颗不甘沉沦的心,要么果敢,要么纯真,要么就有书卷气,在民族危亡的时刻,敢于同命运抗争,走自己的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全能修仙系统

    全能修仙系统

    携最强修仙系统,极品纨绔无敌异界!只要满足系统要求,绝世功法、无敌神兵、逆天丹药都可兑换到手!鉴灵石,灭妖兽,杀强敌,霸九州……巅峰路上……系统在手,天下我有!
  • 给老公健康一生的枕边书

    给老公健康一生的枕边书

    这是一本专为已婚男人带来健康、幸福的书;一本指引男人永葆健康的书,书中的健康知识和生活细节是男人经常忽略的。对于妻子而言,无疑送给老公这样一本书比千万句关心的话更有价值。它旨在帮助你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了解合理的营养、健康的运动和正确的习惯、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教你如何做一个健康的男人。
  • 古代情诗名篇五百首

    古代情诗名篇五百首

    中国古典诗歌内容丰富,蔚为大观,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情诗(词、曲)又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代情诗名篇五百首》从中国古代的名家情诗中,精选五百余首,对于各位作者的生平做了简要介绍,同时对于诗歌也进行了解析,帮助读者对历代名家情诗进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