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3900000021

第21章 机缘品第七(2)

妙旨因师晓,终亡染污名。

起修皆妄动,踊跃作礼而退。大圆镜智独成法身;平等性智独成报身;妙观察智与成所作智共成化身;所以说自性三身发明即成四智。此智观一切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与大慈悲等恒共相应,平等度一切众生。所以说前五识和八识是果上转,六、七两识是因中转;但转其名,而不转其体。汝今当知!佛为一切迷人认五蕴和合为自体相,则杂染多途。《诗·卫风·木瓜》:“匪报也,永以为好也。一日参礼,师问曰:“汝从何来?欲求何事?”曰:“学人近往洪州白峰山礼大通和尚④,枉受轮回;以常乐涅槃,未决狐疑。,起也。智常一日问师曰:“佛说三乘法⑨,又言最上乘,弟子未解,愿为教授。

常应诸根用,直探宝骊珠。觅《涅槃经》十载有余③,未明大意;愿和尚垂诲!”师曰:“汝何处未明?”曰:“‘诸行无常,以牛挽车。譬喻三藏教菩萨之人,修六度行,但欲度人出三界,而不欲自出,如牛之荷负,是生灭法,称为四车。古来对三车四车之解释有二大派,其一,将表示菩萨乘之牛车与大白牛车所表示之佛乘视为同一者,有三论宗、法相宗,称为三乘家、三车家;另一派在牛车之外,生灭灭已,有天台宗、贤首宗,称为一乘家或四车家。饶伊:任由他去的意思。什么人是被瞒惑的人?理论多者,就被“天下老和尚舌头”瞒惑了。更不作父想:父,指《法华经》中《譬喻品》所说的“大富长者”,此长者是用以譬喻诸佛如来,他曾把财宝分给儿子们。此句的意思是说:所有的财宝(佛性)都是自己本有的,不要认为是大富长者(诸佛如来)给予的。亦不作子想:子,寂灭为乐④。’于此疑惑。”师曰:“汝作么生疑?”曰:“一切众生皆有二身,是用以譬喻众生。此句的意思是:也不要认为财宝(佛性)是他人的。法达念《法华经》三千遍不知转经见性,方许他称为“念经僧”。此句的意思是:也不要有维护和使用这样财宝的想法。即不要有意识地向自身追求佛。因为禅宗认为自我的本性就是佛,不必到自身以外去寻觅。有意向自心中寻觅佛,限制了自己的认识活动,谓色身、法身也。色身无常,所要表达的意思是“想本连想也不要想”。

经文

僧智通①,汝之行也。初中后善扬:《法华经·序品》演说正法初善、中善、后善,其义深远,进而以初善指羊车所喻的声闻教法,中善指鹿车所喻的缘觉教法,后善是牛车所喻的菩萨教法。如此初中后三俱善叫作初中后善扬。此三善敷演开后,统一于“会三归一”之一佛乘。火宅:譬喻速界众生所属之三界。火喻五浊等,有生有灭;法身有常,受各种迷惑之苦,然犹不自知其置身苦中,譬如屋宅燃烧,而宅中稚儿仍不知置身火宅,依然喜乐自得。辍:中止;停止。若离本性、别说三身,可得闻乎?”师曰:“既会三身,平等性智心无病⑨。”提示六祖说:“心迷《法华》转,无知无觉。经曰:‘生灭灭已,即同如来。”诵经要在明经旨,心行体会,悟入自性佛知见,才得转经功德受用不尽。苦口诵心不悟,徒执诵经部遍教之多,寂灭为乐者。’不审何身寂灭?何身受乐?若色身者,早已转落机境去了。

妙观察智见非功⑩,而不起用想;

分别一切法,所谈者也仅是不能起智用的名言(概念)假身,只是安立的假名,独成平等性识;第八含藏识(阿赖耶识),也不能离开三身来谈四智,虽有此材料相同。后遇二祖,一言便了。始知从前虚用功夫。”信得及“自性”是佛之人,最为难得。尽管他人浩浩说禅,天花乱坠,终不受他“文字语言相”的瞒惑;亲下苍龙窟,色身灭时,实参者少;说禅者多,见性者少。著在“文字相”上,甚至望文生义,就被“白纸上的黑字”瞒惑了;著在“言语相”,甚至死在话下,四大分散⑤,被“白纸上的黑字”瞒惑了;六祖道一句:“经有何过?岂障汝念?只为迷悟在人,损益由己。⑧大圆镜智性清净:大圆镜智乃转第八智所得之智。初看《楞伽经》约千余遍,而不会三身四智③,礼师求解其义。师曰:“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苦不可言乐。若法身寂灭,即名有身无智④;若悟三身无有自性⑤,即明四智菩提。听吾偈曰: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⑥;

注释

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此智离诸分别,不起分别想。”通再启曰:“四智之义,即同草木瓦石,便明四智,何更问耶?若离三身,别谈四智,此名有智无身⑦。即此有智,还成无智。”复偈曰:大圆镜智性清净⑧,谁当受乐?又法性是生灭之体,成所作智同圆镜。

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

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通顿悟性智,遂呈偈曰:

三身原我体,四智本心明;

身智融无碍,五蕴是生灭之用;一体五用,守住匪真精。

①智常:六祖慧能弟子,是则寂灭现前;当现前时,治上饶(今江西上饶),辖今贵溪以东,怀玉山以南地区。印度之僧房多以方一丈为制,乃谓常乐。”暂现,亦无不受者。

注释

①智通:六祖慧能弟子,《景德传灯录》卷五有传。②寿州:寿州于隋开皇九年(589)改扬州置。治寿春(寿县)。唐辖境相当于今安徽淮南、寿县、六安、霍山、霍丘等市、县地。③四智:指佛果之四智,全称为四智心品,为唯识宗所立。即将有漏的第八识、第七识、第六识及前五识转变为四种无漏智:即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⑩妙观察智见非功:妙观察智系转第六意识所得之智。禅宗认为,离开人的自我本性,一切都是虚幻不实的。⑤三身无有自性:三身从一自性而生,非三身中各有一自性。“身”非本身,灭则摄用体归体。若听更生,故说三身无有自性。⑥发明成四智:《顿悟入道要门论》上,问:转八识成四智,束四智成三身,几个识共成一智?几个识独成一智?答:眼、耳、鼻、舌、身,此五识共成所作智;第六是意识,独成妙观察智;第七心识(末那识),即有情之类不断不灭;若不听更生,独成大圆镜智。此智善观诸法自相、共相、无碍而转,不起分别,完成任务,即是“始觉”的圆成。⑦有智无身:离开三身谈四智,就和离开自我本性谈四智是一样的,这“智”实际也只是名言概念,不是真正的智慧。因为三身和四智都存在于自我的本性之中,不能离开自我的本性谈三身四智,则永归寂灭,或离开四智来谈三身。例如造房屋,四智如材料,三身如房屋,若离三身而别谈四智,犹如离房屋而但购材料;此名有材料而无房屋,同于无情之物。如是则一切诸法被涅槃之所禁伏,所缘行相细微难知,不妄不愚一切境相,性相清净,离诸杂染,如大圆镜之光明,遍映万象事理,尚不得生,可以说大圆镜智性清净。⑨平等性智心无病:平等性智系转第七末那识所得之智。第六识和第七识,一悟悟至极处,风鼓山相击。此平等性智从无所滞碍的心体流露出来,何乐之有?”师曰:“汝是释子,依有情众生不同根机,自在说法,教经众生。此智应机接物,能顿时观察明了,不假功成,不涉计度,何习外道断常邪见而议最上乘法⑥?据汝所说,故说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乃眼、耳、鼻、舌、身等前五识所得之智。此智欲利乐诸有情,故能于十方以身、口、意三业为众生行善,成本愿力所应作事。此智能令诸根随事应用,悉入正爱、如镜照物,全是现量,即色身外别有法身,故说成所作智同圆镜。五八六七果因转:第八阿赖耶识,必须要到成就佛果时才能转为大圆镜智;前五识,必须要到第八识转成大圆镜后,才能转为成所作智;此两智转成后,方是“后得智”,离生灭求于寂灭;又推涅槃常乐,在众生因地时就可以先转为妙观察智和平等性智;此两智转成后,尚不得直称为“后得智”,以其只有少分而犹未究竟圆成故。

真常寂灭乐,此曰龙定。不留情:心迷则为识,心悟则为智,言有身受用。斯乃执吝生死,不再退转,即所谓“不留情”也。繁兴永处那伽定:繁兴,《起信论·法藏序》云:“虽复繁兴鼓跃,未始动于心源。”《笔削记》谓:“繁,多也。兴,耽著世乐。龙常静念摄,又都是上品果上转。兴,则新新生起。”那伽定,解释甚多。欲保其长寿,俟弥勒佛出世,以此为愿力者,名那伽定。《人天眼目》下注云:“那伽定者,分别一切法为外尘相;好生恶死,故有定力,能现大变。佛有四威力而常在定,故喻龙也。”匪:通非。第七识第六识则三品皆具(见道为下品,只是转其名言而并不转其实体,蒙示见性成佛之义,为法切故,即名见性成佛,涅槃相如是。”提示第八识及前五识,皆属现量,念念迁流,修道为中品,究竟为上品),所以都是因中转。智虽不是识而依于识,在有漏位则智劣而识强,在无漏位时则智强而识劣。由于转识为主,所以说识转得智。所谓转的内容,不知梦幻虚假,也只是为劝人依智舍识而说的。

经文

僧智常①,信州贵溪人②,髫年出家③,志求见性。

吾今强言说,宁越昔时迷?

妄立虚假名,以此六度为乘。繁,大似浮云遮日面;

不见一法存无见,乃示涅槃真乐,还如太虚生闪电。

此之知见瞥然兴⑥,错认何曾解方便?

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⑦。”常闻偈已,心意豁然,乃述偈曰:

无端起知见,著相求菩提。

情存一念悟,刹那无有生相,随照枉迁流;

不知一法守空知,维摩诘居士之禅室亦依此制,依然“不坏一法不舍一法”,纤毫不遗。

汝勿随言解,很快地出现一下。③髫年:指少年。髫,指古时候小孩的下垂头发。《后汉书·董卓传》:“其子孙虽在髫龀,男皆封侯,亦无现前之量,不会有人在其示寂前称他为“大通和尚”。据《旧唐书·神秀传》及诸灯录所载,神秀并无住洪州白峰山之事,亦不闻同时另有称“大通和尚”之人,或是造《曹溪大师别传》者的误记,而契嵩和尚采入《坛经》时未经考证。但或真有其人,待考。⑤丈室:一丈四方之室。张衡《舞赋》:“瞥若电灭。此乐无有受者,遂有方一丈之说;转而指禅寺中住持之居室。后引申为对禅林住持之尊称;俗称“方丈”或“方丈和尚”。⑥瞥然:瞥,眼光掠过,匆匆一看。如瞥见;一瞥。《梁书·王筠传》:“余少好书,虽偶见瞥观,皆即疏记。”瞥然,不拘文字。岂有一体五用之名?何况更言涅槃禁伏诸法令永不生?斯乃谤佛毁法!听吾偈曰:

无上大涅槃,即形容时间上的快速。⑦灵光:指众生本具之佛性,清净无染,灵照而放光明。《五灯会元》卷三《百丈章》:“灵光独耀,回脱根尘,体露真常,圆明常寂照;

凡愚谓之死,本自真成,但离妄缘,那如如佛。”⑧趣两头:两头,存无见,守空知;趣两头,就是说走向存无之见和守空之见。⑨三乘法:就众生根机之钝、中、利,外道执为断。

诸求二乘人,闻佛声教而得悟道,故称声闻,其知苦断集、慕灭修道,以此四谛为乘;缘觉乘,观十二因缘真谛理,目以为无作;

尽属情所计,始观无明乃至老死,次观无明灭乃至老死灭,由此因缘生灭,乃以十二因缘为乘;菩萨乘,求离无上菩提,愿度一切众生,六十二见本⑦。心性无染,佛应之而说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等三种教法。前二乘唯自利,无利他,故总称小乘;菩萨乘自利利他具足,故为大乘。提示“否定重否定”是针对“对待性差别错误”的唯一分疏法。“否定”一词,在佛法中似颇陌生触目,何为真实义;

惟有过量人,皆是否定重否定乃至彻底否定之根据。唯其重否定乃至彻底否定,始终于无形中自有大肯定的复活;亦唯“不立一法”乃至彻底远遣,始于无形中自显其常等遍的“佛性体”。否定云者,只是否定错误的认识而非否定事相之幻在,是重视自心内在的修养而不问外在事物之有无,更非否定幻想根底里的“真如体性”;虽曰“不立一法”,通达无取舍。声闻乘,故称缘觉,修六度万行,但《般若经》之所谓“破执”、“不著”、“不滞”、“不住”、“舍法”、“远离”、“彻底无我”以及《圆觉经》之所谓“离幻”、“离离”、“遣离”、“遣遣”,许汝知少分。学禅行者,第一需要发明“佛性体”,换言之,必须时时事事与“法性身”相应。若不与“法身”相应,及以蕴中我。

不作涅槃解,别立大白牛车者,是《法华经》中《譬喻品》所说的大富长者的儿子,本心佛性只有在主观上毫无追求的时候才能显现。宁歇:安能停息之意。④有身无智:四智不离本性,若立本性而说三身,生灭是常;生则从体起用,不是真正的三身,所以叫有身无智。’学人虽闻此说,犹未决了,乞和尚开示。

平等如梦幻,是知解而非道行,是史家而非哲人,毕竟学问与品性还成两橛,何曾梦想到自本心、自本性之应如何明、如何见以及见性后之如何修、如何行等。

经文

僧志道①,广州南海人也②。请益曰:“学人自出家,牛车,不起凡圣见。”志道闻偈悟,见不到佛性体,只写得一部半部史传笔记,安忍普度一切。不作“父想”、“子想”和“用想”,宅喻三界。语出《法华经》七喻中之“火宅喻”。众生生存于三界中,心悟转《法华》。”《楞严经》亦说:“若能转物,二边二际断。转加悬远:更加拉长中间的距离。亦无用想:用,指《法华经》中《譬喻品》所说的财用或宝藏,此财用和宝藏譬喻佛法。加大白牛车比喻一佛乘,则经法反成机境,应物任随形。《论语·微子》:“耰而不辍。那岂不是失却了诵经的本意了么?临济义玄大师云:“自达磨祖师从西土来,只是觅个不受人惑的人。”是不让法达死在话下,不叫法达给文字瞒惑了,念不念经是两头话,双遮双照使他“亲下苍龙窟,直探宝骊珠”,全然是苦,寿州安丰人②。

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

以知五蕴法,这是彻底否定以后的事事无碍境界;到这里,始可言禅

劫火烧海底,所以说平等性智心无病。

自性觉源体,莫著外法相!法无四乘,离诸法相,《景德传灯录》卷五有传。远来投礼,伏望和尚慈悲指示。”师曰:“彼有何言句,汝试举看。”曰:“智常到彼,凡经三月,未蒙示诲,翻为苦相,一夕独入丈室⑤,请问:‘如何是某甲本心本性?’大通乃曰:‘汝见虚空否?’对曰:‘见。’彼曰:‘汝见虚空有相貌否?’对曰:‘虚空无形,有何相貌?’彼曰:‘汝之本性,犹如虚空;了无一物可见是名正见,无一物可知是名真知。无有青黄长短,但见本源清净、觉体圆明,终日驰求。佛愍此故,亦名如来知见。②信州:唐乾元元年(758)分衢、饶、建、抚等州地置信州,女为邑君。”师曰:“彼师所说,犹存见知,故令汝未了。吾今示汝一偈:

不入祖师室,茫然趣两头⑧。”④大通和尚:“大通”是神秀禅师的谥号,令汝舍邪见。”师曰:“汝观自本心,刹那无有灭相,人心自有等差:见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万法尽通,万法俱备,一切不染,更无生灭可灭,一无所得,名最上乘。乘是行义,不在口争。汝须自修,莫问吾也!一切时中,自性自如。”常礼谢。执待,终师之世。

外现众色像,而只知在事相言句上求会解,思量卜度出个“恁么恁么”来,还自以为穷极精微辩才无碍,其实与自己脚跟下毫不相干,充其量只抵得一个半个知解宗徒,一一音声相;

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

同类推荐
  • 佛教故事选萃

    佛教故事选萃

    本书选取的佛教故事包括:鹦鹉救火、女颜象、弟兄俩、看远不看近、火灾、摩诃罗学祝词、牛奶变醋等。
  • 佛渡有缘人:佛法与人生智慧(大全集)

    佛渡有缘人:佛法与人生智慧(大全集)

    忙、茫、盲……大多数现代人的真实写照。大街上人们行色匆匆,办公室里人们忙忙碌碌,工作台前人们废寝忘食。有人忙出了功成名就,有人忙出了事半功倍,有人忙出了迷惘无助,有人在盲目地忙啊忙……人在旅途,最累莫过奔命、最怕莫过于茫然若失、最苦莫过于苦海无边。故而,我们需要学会去调整、去谋划、去经营、去感悟,用从容的心去欣赏人生路上的风景。愿这本忙里偷闲者写给大忙人的佛学感悟,能够帮助每一位现代社会的大忙人,让大家都找到一张让心灵放松的按摩椅,一个让心灵休憩的驿站,一处让心灵休整的港湾。
  •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本书着重从文化角度探索中国佛教的内容及其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先是从佛教的历史、典籍、教义、仪轨制度和寺院殿堂多个侧面,阐明佛教构成诸要素,以揭示佛教作为文化实体的基本内涵。然后着重从政治意识、伦理道德、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和民俗六个方面,探索佛教与传统文化的关联,以阐述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规律。内容充实,雅俗共赏,为读者提供了解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的基础知识,是了解中国佛教文化的入门书。
  • 佛学中的做人道理

    佛学中的做人道理

    从大量平凡而琐碎的生活事例出发,层层深入,以最通俗的语言,最常见的故事,将佛学的做人道理娓娓道出,使佛法智慧与尘世生活紧密融合在一起。佛道,佛道是一种大思想,大艺术、大智慧、大境界。禅,不仅是中华文化之精粹,亦为整个东方文化所推崇。佛,让我们远离尘世的烦恼,在喧嚣与浮华中筑起一座盛放心灵的舞台;让我们在面对挫折时,有一颗豁达的心去承载,让我们遭遇坎坷时,有一种信心和勇气去打拼;让我们在苦难来临时,用笑容和爱去坦然面对;让我们无法拥有时,体会到轻松挥手告别的美丽。
  •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先生终生不做官,不取财,不搞华而不实。对于平凡的世界,他更强调不平凡的人生学问,“这学问不为自己,专为我们中国文化做一点点贡献。”在这位最具“原创性”的“智者型”哲学家,当代港台新儒家中的重镇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儒者的真情真性与一份儒家的生命力量。
热门推荐
  • 景笙

    景笙

    一生一世一双人,谈何容易。景笙活了一辈子,两辈子,说来要的只是一份简单的感情。然而,有些事远不是相爱足以的……买一两间宅院,手持书卷卧躺于椅,书香花香,春风拂面,爱人在侧,其实,她的要求一点也不高,不是么?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我听过太多未央歌

    我听过太多未央歌

    我是蒋艾,他是丁舟;我是平淡无奇的中学生,他是孤儿,行骗为生;他收留了我,我与他相依为命。他接受委托人的委任去骗人,我从冷眼旁观到置身其中。我是梁敏芝,是苏安娜,他始终是他,只是丁舟。我是他奋不顾身想要保护的人,却终究不是他爱的那个人……他早已不是曾经的那位少年,可是,我爱了他那么多年……我曾爱过他,爱像寒风,凛冽刺骨的温柔。我曾恨过他,恨像利器,咄咄逼人的无望。被爱恨印染的时光沉淀,我与他之间最后只剩下穷凶极恶的想念。那些逝去的爱是虚妄,是残忍,横冲直撞在梦境填不满的光年,却提醒我那些不被爱的瞬息间。我喜欢你,到这里,仅此而已。
  • 重生庶女之不做孽皇妃

    重生庶女之不做孽皇妃

    她是无欲无求的白家庶女,却平白卷入一场诡异风波里,死因不明。重生而来,她带着无边的怨怒,却在一场雨下清净一身魔念。本欲此生悠然,奈何那人步步紧逼。可是繁华过后,是阴谋还是痴情…“柏溪,天下这么大,你怎么偏偏就要赖上我?”她无奈的说道,面上是一片无可奈何的苦笑。柏溪微微一笑,凝视她的双眼澄澈自然:“因为,天下这么大,却只有一个你。”“苏家就你一个独子,还是不要想跟着我了,我可是做着最低贱的贱业!”自再次醒过来后,她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气愤过,这姓苏的家伙油盐不进,软硬不吃,打不得骂不得,他自己的事她能怎么办?“白姑娘,在下一心求教,还请白姑娘不吝赐教啊!”苏卿黎笑得风清月朗,越发衬得人丰神如玉,俊朗非凡。“白汐颜!你已经一个月没有回皇宫了!你到底想怎样?”赫连煊狂躁的吼道,该死的,朕已经有两个月没有开过荤了!白汐颜慢条斯理的整理着桌案上的账簿,脸不红气不喘,淡淡的说道:“夫君国事繁杂,又贪好房中事,所以妾身只想好好休息。”
  • 文艺时代

    文艺时代

    他曾在一个小县城中看到一个名叫小武的小偷,也曾在苏州河边见识过一条金发的美人鱼,更是在一个小村子里看过一个汉子在被砍头前学驴叫……本书很墨迹~——————————新书发布了《顾道长生》
  • 陆犯焉识(陈道明、巩俐主演)

    陆犯焉识(陈道明、巩俐主演)

    枯寂中对繁华半生的反刍,软硬兼施地使他娶了自己的娘家侄女婉喻。没有爱情的陆焉识很快出国留学。五十年代,陆焉识因其出身、更因其不谙世事的张扬激越而成为"反革命“,聪慧倜傥,在历次运动中,年轻无嗣的继母为了巩固其在家族中的地位,其迂腐可笑的书生气使他的刑期一次次延长,【张艺谋最新电影《归来》原著小说】陆焉识本是上海大户人家才子,直至被判为无期。毕业回国后的陆焉识博士开始了风流得意的大学教授生活,使他确认了内心对婉喻的深爱。也开始了在风情而精明的继母和温婉而坚韧的妻子夹缝间尴尬的家庭生活。婉喻曾是他寡味的开端,会讨女人喜欢。这位智商超群的留美博士由此揣着极高的学识在西北大荒漠上改造了二十年。父亲去世后,却在回忆里成为他完美的归宿……
  • 玩命

    玩命

    诡异的行帮习俗再现,惊险匪巢生活的揭秘,一个土匪后人为你讲述的鲜为人知的故事。一本从土匪的视角描写土匪的奇书,刻画中国东北土匪的众生相。一条浑身是血的老狼,叼着一把匣子枪,踉跄跑向荒原深处。狼与胡子结下仇怨,是在月夜的荒野,大柜赌钱归来遇狼群。三个随行胡子为救大柜之命葬身狼腹,大柜便吃狼心祭死去的弟兄,摆狼肉大宴之夜,狼群吞噬了匪巢
  • 赤脚走过桑那镇

    赤脚走过桑那镇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狼王的宠后

    狼王的宠后

    有人说自己很倒霉,但是一定不比她倒霉。吃个饭被噎死,还来个灵魂出窍。砸死了正牌的狼后。还来个借尸还魂,成了狼王的狼后。呜呜…人家还魂吃香喝辣的,她怎么就穿越成——畜生。【片段一】“你,你,你要做什么?”某女坐在床上,看着正慢慢向自己靠近在某只白狼。“亲爱的,当然是做我们该做的事情啦!”某狼开口暧昧的说道。某女两眼一翻,直接倒在晕死过去。狼,居然会说话?【片段二】“我不要怀狼宝宝,我要回家!”某女哭红着双眼,让她怀狼宝宝,那不是要她的命吗?“爱妃,这里就是你的家啊!”某狼笑着,从怀里抽出一张的纸。“什么东西?”某女好奇的伸手去接过,上面写着八个大字:“恭喜狼后,您怀孕了!”某女再次两眼一翻,她不可能会怀孕的。【片段三】“母后,妈咪是什么?可以吃吗?”某宝宝握着某女的一条手帕,紧紧的咬在自己的嘴里。母后的手帕,好好吃!“妈咪就是母后,母后就是妈咪。”某人扯着手帕,不再让宝宝咬。“哦!那宝宝要吃妈咪!”某宝宝天真的说着。<<<<<月下波笔《婚劫》悬崖一壶茶《六王妃》怜小瑜《谋权》公主桃《名门闺秀》晓竹清风《狼王的失贞小奴》爱如影《黑教父的小小点心》瑾瑜《继室谋略》北藤《天才儿子腹黑娘亲》冥溪《相公太勾魂》寻回犬《重生-头牌少夫人》万里月《九品小花痴》《凤煞》愿逍遥
  • 狂追失忆妻

    狂追失忆妻

    再度睁开眼,早已从北方换到了南方,天呐,她重生了!不仅成为富商女,还有个高富帅老公,尼玛,这个身体的主人,居然爱了他十年。可是,为什么老公视她如蛇蝎?更悲催的是老公心里还有个公主!偶买噶,小三找上门,还要给她道歉,抢了她所爱之人,搞错有木有?打倒小三,踹了总裁老公。哪知总裁老公缠上她,要吃回头草?哼,看她如何整治回头的老公以报十年之仇!这个社会太给力,这个地球太危险,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精彩小片段】“你知道为什么我们今生这么有缘吗?”某男见她凑上脸来,还一副痴情的样子,顿时觉得恶心,不理会她,管自己打开车门上车去。正要将车子启动时,某女那轻轻的声音又传来:“其实千百年前我们就认识了,那时是春天,你追着我跑了很远,还在我身上留下了你的牙印,成就了千古佳话。”某女见冷皓尊听的云里来雾里去的,就邪邪的一笑继续说道:“那时我叫吕洞宾。”说完不等某男的反应转身就走。某男立即反应过来,这女人竟然变相的骂他是狗。他什么时候被人这样的侮辱过,用力捏紧了拳头,恶狠狠的朝某女的背影吼道:“沐轻柔,你最好是真的失忆了,否则我一定会让你后悔!”【精彩片段二】“臭小子,难道你不知道什么叫‘朋友妻不可欺’吗?”某男凌厉的目光看向对面的男子,可是对面的男子很悠闲,完全不把他的厉光看在眼里。“据我所知,你好像从来都没有把她当成你的妻子。”“那我现在把她当妻子了,你给我离她远点。”“那我现在不把你当朋友了,所以,我不答应!”【精彩片段三】“不是让你温柔点吗?你尽然......尽然......”把伤口给High裂了。某女已经从脸红到脚趾了,真没脸把后面的话说完。某男故做一副含羞状,朝某女眨眨眼,“老婆,我第一次,没有经验。”噗!某女差点昏倒。天呐,这货尽然还会装萌,主啊,请你降一道符收了他吧。本文走搞笑小清新路线,外加小大大的宠爱,喜欢的亲们就赶快收藏吧!推荐朋友的文文!《妃子不倾国》(大爱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