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3800000015

第15章 景公饮酒不恤天灾(1)

《晏子春秋》

《晏子春秋》是记载春秋末期齐国名相晏婴言行的著作。书名最早见于《史记·管晏列传》,旧题为晏婴之自著(《汉书·艺文志·诸子略》),误;唐以来,或以为墨家后学所著(《柳河东集》卷四),或以为六朝后人伪作(清管同《因寄轩文集》),说亦非。其书当成于战国中期(谭家健《晏婴的传记资料汇编——〈婴子春秋〉》),是一部收集晏婴言论事迹的民间文学作品。前人因不明其性质,而将其作为子书来看待,不妥。

关于本书之编者,当为齐人淳于髡。理由如下:(一)淳于髡生活于战国中期,同《晏子春秋》成书时代等各方面情况吻合。 (二)淳于髡为齐人。又据《水经注·淄水注》,晏婴葬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以东)城北门外东北故宅,而《太平寰宇记》卷十九载淳于髡死后葬淄州淄川县(令淄博市以南)东六十七里。看来淳于髡故乡去晏子故宅不是很远(古人死后葬归故里)。那么,淳于髡不但认晏子为故国先贤,而且生长在有关晏婴的民间传说最多的地带,主观上、客观上都具备收集晏婴言论、事迹、故事的动因与条件。(三)《史记·田完世家》载驺忌以鼓琴见威王,“驺子见三月而受相印,淳于髡曰”云云。据钱穆《先秦诸子系年》考,驺忌见齐威王在威王初年。《田完世家》又言淳于髡在齐宣王时为稷下大夫,《战国策·齐策三》亦载“淳于髡一日而见七士于宣王”。从威王元年至宣王元年计37年,则淳于髡在齐国前后约40年(据《孟荀列传》,其间髡曾至魏国,魏惠王欲以卿位待之,髡谢去)。《战国策》《史记》等书多记其谏说齐王事。《史记》本传言齐威王“以髡为诸侯主客。宗室置酒,髡尝在侧”,则淳于髡同齐国的国君、宗族、卿大夫接触方便,对齐国历史和朝廷的情况十分了解,也有机会接触齐之佚文旧典、与闻前朝故事,因而收集到有关晏子的文献,整理、加工起来也很方便。(四)《史记》本传中言齐威王“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而淳于髡说之。看《晏子春秋》中很多篇所反映的齐国历史,同齐景公时情况不完全相合,倒同战国田齐威王时情形相似。据《左传》及《史记·齐世家》载,齐景公时主要问题是田氏专权及景公好治宫室、聚狗马、作风奢侈、厚赋重利。而《晏子春秋》中反映最突出的是齐王的好为淫乐和长夜之饮及百官荒乱之类。逐篇翻阅,书中内容大部分同齐威王时形势相合。看来,《晏子春秋》一书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它是一部为当时现实服务的书。单从文学的方面来说,也表现出编者明确的编写意识。从各种史书所载齐威王时的人物看,其编者只能是淳于髡。(五)《史记·田完世家》云:“威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驺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齐稷下学士复盛。且数百千人。”又《说苑·尊贤》记淳于髡事,称之为“博士淳于髡”,则淳于髡在齐威王时为博士(许慎《五经异义》云:“战国时齐置博士之馆”),于宣王时为上大夫,但无专门政事,而以著书议论、整理文献为务。则淳于髡有充分的搜集整理晏婴言论和有关文献,编订有关晏婴逸闻故事的时间和条件。(六)《孟子》《战国策》《史记》等书所反映出的淳于髡的思想,与晏婴接近。如劝君节俭、勤政、明赏罚,反对儒家的葬仪礼教等。其中有些篇章似乎就是淳于髡的事情,而借晏子写出。如《史记·滑稽列传》所载“谏长夜饮”(参本书淳于髡《讽齐威王》),这同《晏子春秋》中一些篇章所写颇为相近。(七)史载淳于髡“其谏说,慕晏子之为人”。从文献中所载的行为、作风看,他善于揣摩君王心理,婉转谲谏。这同晏婴“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史记·管晏列传》)的思想作风相近。他们都力求正道直行,但在君主专制的制度下,又不能不明哲保身。他们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所处时代不同、地位不同、面对的君王不同造成的,也与其阅历、性格有关,但其共同特征是明显的。(八)一个人以某人为题材写作,或留意收集某人的材料,一般主要是因为思想上与之接近,欣赏其为人;但有时其动因也很复杂,有些看起来并不重要的原因,也可能会成为其采取某一行动的原因。淳于髡同晏子在生理上有一个共同点:都是矮子。晏子“长不满六尺”(《史记·管晏列传》),淳于髡“长不满七尺”(《史记·滑稽列传》)。此周尺也,以今日长度言之,晏子不足138米,淳于髡不足160米。淳于髡在齐国朝堂及稷下学宫活动,缺乏魁梧的体貌,自然是一大缺憾;但他让人们将他同晏婴联系起来,则人们在心理上的反应就会完全不同。今所知春秋战国时代齐国人物,只有淳于髡同晏婴在这一点上一致。再者,田齐标榜承姜齐正统,在对待姜齐时代的明君贤臣上,更倾向于对贤臣的鼓吹。淳于髡搜集晏婴的逸文、言论、史料、故事,汇编为书,既是对自己思想、行为的一种肯定,也是塑造自己“政治形象”的一种手段。从这一点说,战国中期善于言辩的齐国士人中,只有淳于髡对晏子的事迹言论会有更大的兴趣。从以上八个方面来看,《晏子春秋》一书是战国中期齐人淳于髡在齐威王、宣王朝搜集晏婴的逸著、言辞、事迹及传说故事汇编而成,其中有一些可能是别人的言辞或事情,以传说的方式集中在晏子身上,有的地方也体现了淳于髡个人的经历、思想与情感。此书的成书过程及性质比先秦时其他著作更为复杂,但题作“淳于髡编”应无问题(参赵逵夫《〈晏子春秋〉为齐人淳于髡编成考》)。

本篇见于《晏子春秋·内篇谏上》,原题为“景公饮酒不恤天灾致能歌者晏子谏”。《晏子春秋》所收有关晏婴的传说,除了古书的记载之外,很多是在民间流传的故事,此即司马迁所说的“轶事”(《史记·管晏列传》)。本篇就是此类传说之一。又,篇题字原作“恤”,而正文“而君不卹”处作“卹”。其原因盖在于:《晏子春秋》一书所记之故事久在民间流传,其编集成书当在淳于髡时,而其单篇之标题则是后来校订本书者所加,故而标题文字与正文不一致。孙星衍所引一本作“恤”,显系后人据标题而窜改正文(此书文字题目与正文前后不一者,当皆此类)。

景公之时[1],霖雨十有七日[2]。公饮酒,日夜相继。

晏子请发粟于民,三请,不见许。公命柏遽巡国[3],致能歌者[4]。晏子闻之,不说[5],遂分家粟于氓[6],致任器于陌[7],徒行见公曰[8]:“十有七日矣!坏室乡有数十[9],饥氓里有数家[10],百姓老弱,冻寒不得短褐[11],饥饿不得糟糠[12],敝撤无走[13],四顾无告[14]。而君不卹[15],日夜饮酒,令国致乐不已[16],马食府粟[17],狗餍刍豢[18],三保之妾[19],俱足粱肉[20]。狗马保妾,不已厚乎[21]?民氓百姓,不亦薄乎?故里穷而无告,无乐有上矣[22];饥饿而无告,无乐有君矣[23]。婴奉数之[24],以随百官之吏[25],民饥饿穷约而无告[26],使上淫湎失本而不卹[27],婴之罪大矣。”再拜稽首[28],请身而去[29],遂走而出[30]。

公从之[31],兼于涂而不能逮[32],令趣驾追晏子其家[33],不及。粟米尽于氓,任器存于陌,公驱及之康内[34]。公下车从晏子曰:“寡人有罪,夫子倍弃不援[35],寡人不足以有约也,夫子不顾社稷百姓乎[36]?愿夫子之幸存寡人[37],寡人请奉齐国之粟米财货,委之百姓[38],多寡轻重,惟夫子之令。”遂拜于途。晏子乃返,命禀巡氓[39],家有布缕之本而绝食者[40],使有终月之委[41];绝本之家,使有期年之食[42];无委积之氓,与之薪橑[43],使足以毕霖雨[44]。令柏巡氓,家室不能御者[45],予之金;巡求氓寡用财乏者,死三日而毕,后者若不用令之罪[46]。

公出舍,损肉撤酒[47],马不食府粟,狗不食肉[48],辟拂嗛齐[49],酒徒减赐。三日,吏告毕上[50]:贫氓万七千家,用粟九十七万钟,薪橑万三千乘[51];坏室二千七百家,用金三千。公然后就内退食[52],琴瑟不张,钟鼓不陈[53]。晏子请左右与可令歌舞足以留思虞者退之[54],辟拂三千,谢于下陈[55],人待三,士待四,出之关外也[56]。

(吴则虞《晏子春秋集释》,中华书局,1962年)

[1]景公:齐景公,春秋末期齐国国君,齐庄公异母弟,命杵臼。公元前547—前490年在位。

同类推荐
  • 焚书

    焚书

    《焚书》是明代思想家李贽“异端”儒学的结晶,是反理学、反传统、反教条的檄文。它启迪与鼓舞了当时及后来的进步学者,对人们解放思想,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而被统治阶级视为洪水猛兽。
  • 历代赋评注(唐五代卷)

    历代赋评注(唐五代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论语·孟子(最爱读国学书系)

    论语·孟子(最爱读国学书系)

    《最爱读国学书系:论语·孟子》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儒家重要经典之一。结集工作是由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完成的。
  • 韵府词库

    韵府词库

    《韵府词库》是作者花费近十年心血,在有关资料及工具书上选取六千余个韵单字,搜集古今汉语词典、词组约二十六万个汇编而成,为广大爱好作诗填词的读者及苦于汉语词组搭配检索的读者提供了方便。
  • 脉经

    脉经

    脉学是中国医学的卓越成就之一。魏晋以前,脉学史料已经相当丰富。《脉经》编纂了从《黄帝内经》以来,直到华佗,有关脉学的经典理论和重要方法,各按类别递相依次排列,对中国公元3世纪以前脉学进行总结,并作了发挥。
热门推荐
  • 改变一生的365个好习惯

    改变一生的365个好习惯

    从影响你一生的习惯入手,根据工作、休闲、学习、说话、社交、思维、健康等生活的各个不同方面和角度向读者讲述哪些习惯是我们必备的,哪些习惯是我们应坚决制止的哪些习惯是可以改进的。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总结自己的角角落落,体味生活的方方面面,慢慢养成足以让自己快慰一生的良好习惯。习惯的引力就如同自然界所有的力量一般,既能为我们所用,也能危害我们。改变一种坏习惯的过程可能很不好受,我们已经以原有的方式做事情很久了;养成一种好习惯的过程可能很不容易,我们已经很难对经年累月养成的生存习性进行新的改进。但这或许就是我们给自己的一次机会,一次只需要我们根据自然法则去重复制造的机会。
  • 宠物喂养小窍门

    宠物喂养小窍门

    宠物从幼年期到配种期喂养的注意事项,如何调配最适合宠物的食物。
  • 世界上最经典的心理学故事全集

    世界上最经典的心理学故事全集

    本书从一个个生动典型的故事入手,以精辟的语言、简单的道理,对人的内心世界和心理活动加以剖析,让你在一个个故事中荡涤心灵,让你的心灵在阳光下自由呼吸。
  • 幽灵油画:蛮村诡事,夜宿博物馆(新惊魂六计)

    幽灵油画:蛮村诡事,夜宿博物馆(新惊魂六计)

    迷雾森林的枯叶博物馆,潜藏着无数古老诡事。搭错车来到荒野村的年轻旅客们,意外闯进悬疑绝境。鬼形图书、尸召外卖、完美谋局、夜哭郎……每个夜晚都有离奇事件,每个夜晚都有天涯断魂人。
  • 把沉睡的时光摇醒

    把沉睡的时光摇醒

    《把沉睡的时光摇醒》精选了梭罗、海明威、罗斯金、莫里斯、里尔克、笛福、兰姆、马克·吐温、托尔斯泰、毛姆、戴克、怀特、艾默生等50多位全球公认的文学巨匠,近百篇最美的散文,100多幅精美插画。全书精致雅美,传承名家之灵气,有如万般激流在心中翻涌,又似气吞山河的力量,抑或万物如谜般沉默静美,给人无限的想象和心灵滋养。
  • 理想与道德修养(道德修养集成)

    理想与道德修养(道德修养集成)

    理想人格和理想的社会道德状况。是个人和社会道德的最高境界。它一方面体现理想的社会道德状况,另方面这种理想的社会道德又通过一定社会或阶级的理想人物及其高尚的道德品质体现出来,是两者的统一,道德意识的内容之一。《理想与道德修养》写得很好哦,快点买一本来看看吧。
  • 你的销售错在哪儿

    你的销售错在哪儿

    本书从日常销售工作出发,汇集了销售人员经常遇到的、可能会犯的错误,通过案例进行描述,并对案例进行评析,后面还附有成功销售人员的精彩案例,并就具体的实施方法作了具体的分析,每章的最后都作了总结,对于销售人员的具体操作有着明确的指导。
  • 彼间年少之繁梦如花

    彼间年少之繁梦如花

    【楔子+番外,是一整篇完整故事。谁是谁的劫难,且看大灰狼如何吃定小狐狸,重遇里发生的美妙爱情。精彩不停,坑品保证,欢迎围观。】周晓缪,从一个丑女,经历过青春的成长,华丽蜕变为一个优秀的美丽女人。有欢笑,有泪水,有悲伤,也有幸福。这是周晓缪的青春,也是所有90后成长过的青春。谨以此书献给所有同龄的人,无论你现在身在何方,无论你看到是否欢笑,是否哭泣流泪……
  • 海啸防范与自救

    海啸防范与自救

    自然灾害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迄今为止.人类还没有能力阻止它的发生和带来的损害。大多数人在突然遭遇自然灾难时会彻底崩溃,他们或哭泣、或尖叫.却不知此时是需要迅速行动的最关键时刻。只有少数人能保持冷静。利用自己所学的灾害自救知识,并迅速采取行动脱离险境、减小损害。因此,如果幸运的你还没有亲身经历过自然灾难,请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因为我们谁也无法预料自己会在何时遇到何种灾难。
  • 守则与道德修养(道德修养集成)

    守则与道德修养(道德修养集成)

    《守则与道德修养》针对在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底蕴、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问题,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加以研究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很具现实指导意义。全书注重实用性、可操作性。材料丰富翔实,经验之谈让读者感悟,适当的理论化又让读者得以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