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3500000008

第8章 绪论(8)

方师铎先生几乎是在冒天下之大不韪。他自己也认为这样做“离经叛道,迹近荒谬”(《传统文学与类书之关係》,25页。)。不过方先生並不孤独,还是有学者响应他。2001年夏天,华中师大夏南强先生的博士学位论文《类书通论:论类书的性质、起源、发展、演变和影响》承续了方先生的观点。他也把总集归入类书,並正式提出“类文类书”这一概念以代替总集。夏先生的类书范围可能比方先生还大,因为他把《四库全书总目》都已经分离出去的《通典》、《文献通考》等政书命名为“类事类书”,重新归入类书,把《崇文总目》等目录著作古老的做法重新拾了起来。夏先生的类书范围可能比张涤华、胡道静诸先生呼唤要减肥的古典目录的类书范围也还要大,因为在古典目录里总集是不被列入类书的。夏先生的类书范围是我们目前所看到的最大的一个。他没有像一般学者那样在《燕京大学图书馆目录初稿·类书之部》中减去些什么,相反他增加了一个很大的新的类书类型——类文类书(总集)。

三、跨学科视野下的类书研究

今人的视野比古人广阔,现代的类书研究不再局限于类书的体式、编纂等传统类书研究的范围,也不局限于明清以後学者们所开辟的用类书校勘、辑佚古籍的路子。许多现代学者把类书研究和文学、教育、哲学等其他学科结合起来,使类书研究更为开放,更有活力。这部分拟以闻一多、葛兆光两先生的类书研究为例,说明视野的变化给类书研究所带来的新面貌。

闻一多《类书与诗》这篇论文的创新性,我们借用傅璇琮《〈唐诗杂论〉导读》中的两句话来概括:“在这之前,有谁论述初唐诗,会把它与六朝及唐初的学术风气相联繫,有谁会想到唐代前期,大量编修类书是出于一种文学风格的需要。”(《唐诗杂论》导读,13页。)傅先生还说,这篇论文体现了闻一多“那特有的历史文化的综合研究”(《唐诗杂论》导读,12页。)方法,这是从宏观上讲。闻先生对自己研究过程中所用方法的具体描述是:“拿文学和类书排在一起打量”(《唐诗杂论》,2页。)。

闻先生“拿文学和类书排在一起打量”後的结论是初唐虞世南、李百药一干“类书家”,在唐太宗的支持下,製造和影响了一大批“类书式的诗”。闻先生把这种类书式的诗的生产过程与类书体例的演变联繫在一起考察,他说:

假如选出五种书,把它们排成下面这样的次第:

《文选注》,《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初唐某家的诗集。我们便可看出一首初唐诗在构成程序中的几个阶段。劈头是“书簏”,收尾是一首唐初五十年间的诗,中间是从较散漫、较零星的“事”,逐渐的整齐化与分化。五种书同是“事”(文家称词藻)的徵集与排比,同是一种机械的工作,其间只有工作精粗的程度差别,没有性质的悬殊。这裏《初学记》虽是开元间的产物,但实足以代表较早的一个时期的态度。在我们讨论的范围内,这部书的体裁,看来最有趣。每一项题目下,最初是“叙事”,其次“事对”,最後便是成篇的诗赋或文。其实这三项中减去“事对”,就等于《艺文类聚》,再减去诗赋文便等于《北堂书钞》。所以我们由《书钞》看到《初学记》,便看出了一部类书的进化史,而在这类书的进化中,一首初唐诗的构成程序也就完全暴露出来了。你想,一首诗做到有了“事对”的程度,岂不是已经成功了一半吗?餘剩的工作,无非是将“事对”装潢成五个字一幅的更完整的对联,拼上韻脚,再安上一头一尾罢了(五言律是当时最风行的体裁,在这裏,我没有把调平仄算进去,因当时的诗,平仄多半是不调的)。这样看来,若说唐初五十年间的类书是较粗糙的诗,他们的诗是较精密的类书,许不算强词夺理吧?

闻先生能从唐代类书体例的演变中破解出丰富的文学史信息,给予後人很多启示,这自然是因为他较之前人视野更广阔,采取了一种跨学科的“历史文化综合研究”的方法。

在闻一多先生那裏,类书被读出了文学史意味,而在撰写《中国思想史》的葛兆光先生处,类书就被读出了思想史意味。以类书作为描述思想史的资源,正像葛先生将曆书、地图等很边缘的材料纳入思想史的视野一样,是史学观念的转变带来的视界的拓展。

类书的分类体系是人们头脑中知识体系的反映,而这种体系是一种秩序,是有等级的,是当时人思想观念的反映,因而透过类书的分类体系可以瞥见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这几乎已是常识。因此虽然葛先生也在其大著中利用过《艺文类聚》的分类体系来描述“七世纪中国知识与思想世界的轮廓”(《中国思想史》第一卷,455页。),但在这裏我们要举另外的例子来说明葛先生类书研究的过人之处。他在其《思想史》第二卷第一编第一节“盛世的平庸:八世纪上半叶的知识与思想状况”中有这样一段话:

首先,知识在这个时代逐渐教条与简化。历史似乎有这样的惯例,大凡主流知识与思想在权力的支持下成了垄断性的政治意识形态,作考试的内容、升迁的依据,並与个人的利益直接发生关係时,这种知识与思想会很快成一些教条,並很快的简略化成一种供人复述与背诵的内容。同时,传递与复製这种僵硬而且教条的知识或思想的简略化文本,也会很快随着教育、考试与社会交际的需要而大量被传抄、背诵(《中国思想史》第二卷,13~14页。)。

“这个时代”即“八世纪上半叶”,正是开元盛世。“传递与复製这种僵硬而且教条的知识或思想的简略化文本”,从下文葛先生的举例论述来看,类书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简略化文本”。按照葛先生的观点,类书之所以在当时繁荣,从根本上讲,是因为知识在与权力相结合成为一种“垄断性的政治意识形态”後,必然会被简略化、教条化(比如博大的儒家思想被提炼成谁都可以铭记、操作意味很强烈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而类书正是这种简略化、教条化的物质实现。在权力支持下的教育、考试制度是帮助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简化成供人们背诵的教条的左右手,自然也是推动类书繁荣的左右手。

葛先生不仅揭示了类书繁荣的深层原因,而且将类书与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结合起来,较之从前对类书性质的认识(一种分类摘抄的资料彙编)要深刻得多。

闻先生与葛先生的类书研究是与他们各自的文学史、思想史研究联繫在一起的,他们的类书研究都是跨学科的综合研究。要突破传统类书研究所设的文献学藩篱,使类书研究在新的时代获得新的活力,获得更多关注,闻、葛两位先生开闢的道路给予了我们启示。

§§§第四节唐代类书研究综述

我国第一部类书《皇览》产生于曹魏,魏晋南北朝是我国类书编纂史上第一个繁荣期,可是这一时期的类书都失传了。较完整地流传到现在的古类书,当以唐代欧阳询的《艺文类聚》居首,其次是徐坚的《初学记》。唐代类书完整地流传到现在的虽然不多,但这些流传下来的唐代类书和那些从敦煌发掘出来的唐代类书残卷,还是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信息,刺激我们利用这些信息去勾勒我国早期类书的面貌。

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关于唐代类书的研究成果,主要来自一些通论类书的著作。在20世纪40年代张涤华先生的《类书流别》出版之後,研究类书的专著又陆续出了一些,比如胡道静先生的《中国古代的类书》,刘叶秋先生的《类书简说》,戚志芬先生的《中国古代的类书、政书和丛书》。华中师大夏南强先生的博士学位论文做的也是类书研究,其论文题目是《类书通论:论类书的性质、起源、发展、演变和影响》。这些著作都属于通论性质,由于自身体例限制,概述多而个别研究少。它们对唐代类书的描述主要限于对唐代几部重要类书,比如《艺文类聚》、《初学记》、《六帖》等的介绍。

关于唐代类书的专门研究前人所做的工作比较薄弱。相关度高而分量又最重的著作要属台湾学者王三庆的《敦煌类书》。此书分上下两巨册,包括研究篇、录文篇、校笺篇、索引篇以及图版篇五部分。共收集敦煌类书一百一十三个卷号,分为六种体裁、四十三种。研究篇对敦煌类书的现状、价值及流传演变等进行系统的研究;录文和校笺篇对四十三种类书进行录校;索引篇包括人名索引、篇名索引及辞条索引三部分;图版篇将四十三种类书按校笺的顺序排列,全部影印刊出(参见《敦煌学大辞典》,872页。)。王先生旨趣是在做好资料彙编的基础上,再做一些限于传统文献学范围内的研究,对以往有关敦煌类书的研究做一个集大成,为敦煌类书研究的後来者铺路。敦煌类书主要是唐代类书,还有少量年代不明的可能产生于唐代以前的古类书和一些五代时的类书。敦煌类书也不能涵盖所有唐代类书。因而王先生的著作虽然是研究唐代类书的一部非常重要的参考书,但並不是一部研究唐代类书的专著。

与唐代类书研究有关的敦煌学研究中,还有一本著作值得关注,这就是台湾学者郑阿财、朱凤玉两位先生合著的《敦煌蒙书研究》。我们知道敦煌类书中有不少小型的既是蒙书又是类书的著作。两位先生对这些蒙书体制的描述也是我们讨论唐代类书时的重要参考。

也有一些单篇论文研讨唐代类书,比如崔文印先生的《隋唐时期的类书》(《史学史研究》,1990年第4期。)、刘正平先生的《隋唐五代韻书、类书、总集的编纂与文化建设》(《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1年3期。)、李海祁先生的《唐代类书中的目录学方法》(《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1年第4期。)、力之先生的《〈艺文类聚〉杂志》(《广西师院学报》(哲社版),2001年10月。)。这些论文有的是介绍唐代的某一部类书或某一些类书,有的是探讨唐代类书繁荣的社会原因,有的是与类书相关但不限于类书的综合考察。从总体上讲,这些论文常识性的概述多了些,富有启发性和开拓性的研究少了些。另外,相对于那些对类书的方方面面进行通论或概论的论文,对唐代类书作断代研究或者专书研究的论文,数量上也嫌少了些。

关于类书与唐代文学的关係,前人的研究就更要薄弱一些。闻一多先生在《类书与诗》一文中,对类书怎样影响诗歌创作进行了富于启示意义的论述,並提出了一个概念“类书式的诗”。闻先生的论述大致限定在初唐诗的范围内,虞世南、李百药被闻先生当作製造“类书式的诗”的代表提出来。事实上,类书对唐诗的影响并不限于初唐,类书对唐代文学的影响也不限于唐诗。闻一多先生的这篇名文被称引得多,却不见有人沿着闻先生开闢出的道路继续前进,“类书与骈文”、“类书与唐传奇”、“类书与中唐诗”、“类书与晚唐诗”,这些题目并不见有人来作。

最雄心勃勃要继承闻先生遗志、研究类书对文学的影响的学者要数台湾的方师铎。方先生1971年出了本专著《传统文学与类书之关係》。此书从“玮字”、“类文”、“隶事”、“类事”、“类韻”等几个方面来探讨类书与文学的相互影响,主要是类书对文学的影响。或者因为作者的个人旨趣,此书就历代对文学活动发生过重要影响的一些类书的体例、内容,讨论得很细密,对类书怎样具体地影响到作家创作,则描述稍嫌笼统。另外,方先生同闻一多先生一样着重类书对文学创作的消极影响,而类书对文学活动的积极意义则关注不够。另外方先生所持的类书观念太宽泛,一些一般认为是总集的著作,如《文选》,也被他划入类书的范围。

方先生的专著之外,讨论类书与唐代文学的单篇论文少之又少。像贾晋华《隋唐五代类书与诗歌》、唐雯《〈艺文类聚〉、〈初学记〉与唐初文学观念》这样的论文难得一遇。

如果我们在这裏说:无论从类书发展史的角度,还是从类书与文学活动之关係的角度,唐代类书的研究都还有许多工作可做,恐怕并不过分。笔者就是基于这种认识,拟从这两个角度对唐代类书作一些研讨。

我们的研究方法是先清理唐代到底产生了哪些类书,然後分析唐代类书在编纂上的特徵,从而判定唐代类书在我国的类书发展史上的地位,最後选取官人文学、题材惯例等几个侧面,集中讨论类书与唐代文学的关係。

在本绪论裏,我们花了大量篇幅讨论古、今学者关于类书范围的争论。在本绪论的最末,在我们展开对唐代类书的研讨之前,我们也不得不就“类书的范围”这一问题表达一下我们的意见,交待本书所谓“唐代类书”的范围。

类书是一个历史范畴。公认的我国第一部类书《皇览》产生于曹魏,“类书”这一概念产生于宋初,而到了20世纪初,随着百科全书等现代工具书、资料彙编的出现,传统意义上的类书逐渐淡出历史舞台。类书作为一个历史存在,其范围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这一点在历代目录著作中表现得很清楚。

现代的类书研究者一般主张把类书的范围划得窄一些,使类书显得特点更突出,以方便研究。刘叶秋先生就说过:“对类书的划界,宁窄勿宽;对类书的去取,宁严勿滥。这样,可使类书的概念明确,特点显著,以免把其他著述和类书杂糅在一起。”以张涤华、刘叶秋等学者为代表的“瘦身派”体现了现代类书研究的普遍趋势。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唐代类书,而不是宋代、明代或者清代的类书。史志上所著录的宋以後的类书很多都流传到了现今,用更明确的类书概念作为标尺,去对它们进行鉴别,筛选哪些是类书,哪些是非类书,这个工作並不难。但这种瘦身工作对唐代类书研究却不适用。根据史志,产生于唐代的类书有上百种,然而流传到现今的唐代类书却不多。绝大多数唐代类书,在今天没有其他任何痕迹,祇剩下在史志中的一个书名。仅仅根据书名,我们没办法判定它们是否属于类书。因而先为类书下一个明确的定义,把类书的范围界定清楚,然後再进行研讨的模式並不适用于唐代类书研究。

鉴于唐代类书研究的特殊性,在界定类书范围时,我们主要借鉴邓嗣禹等编《燕京大学图书馆目录初稿·类书之部》的方法,把类书作为一个历史存在,依据同时或稍後的目录著作确定该时代的类书范围。也就是说,本书将主要依据《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崇文总目》、《中兴馆阁书目》、《遂初堂书目》、《唐会要》、《通志》、《文献通考》、《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宋史·艺文志》等宋、元以前的相关著作来确定唐代类书的范围。被这些著作著录为唐代类书的,我们一般都将其划归唐代类书,不再作另外的考辨。

另外我们还将折衷《四库全书总目》的意见,把杜佑《通典》等政书从唐代类书中划分出去;折衷张涤华、刘叶秋等现代学者的意见,把林宝《元和姓纂》、陆龟蒙《小名录》等姓氏书从唐代类书中划分出去。

以上便是本书将要研讨的唐代类书的范围。

同类推荐
  • 芸编指痕

    芸编指痕

    精选了郑逸梅写人物、谈掌故、品艺事、话图书的文章上百余篇,撷英采华,变成这部郑逸梅美文类编。共分人物编、书话编、掌故编、艺事编四辑。所选皆为郑文精粹,而又以类相从,可以和而观之,也可性有偏嗜,各取所好,一编在手,尽享快乐阅读的陶然之感。
  • 解放青岛(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青岛(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青岛的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 说文解艺

    说文解艺

    ,或还似懂非懂,生发开去,我先看目录。这是我做不到的。而人们近年常常批评一些人之写序,杜书瀛兄嘱序于我,说有的是“友情出场”,很大一部分竟是我没有读过的,于是把书稿看了一遍,有些学理性强的文章还没消化,有的是为了“促销”,但我觉得应该来写这篇小序。 书序可以有种种写法,有些著名的序言体文字,是就所序这一本书的中心内容或某一论点加以补充,有的通篇不过是些“感想”……总之应该列为写序之大忌的,甚或是借题发挥,本身就形成一篇论文,限于学力,——我现在要写的正不出这个范围
  • 榕阴草堂诗集校注

    榕阴草堂诗集校注

    潘乃光的诗歌,直抒性灵,清淡自然,是他几十年幕府生活的结晶,亦是他用心灵去触摸幕府体制之后的伤痛之言。其诗不仅是他游幕的人生传记,同时也是他整个心灵的独自,是一部心灵的历史。它展示的不仅是他个人的人生遭遇,同时更是整个晚清游幕文人的生存状态的历史缩影,生动地再现了他们的生活原貌。在他的诗中,其情感之无端,思想之激烈,人生之蹉跎,岁月之流逝,种种伤时感世之言,无不警示着幕府士人生存状况的恶化,诠释着他们在特定时代的心灵感受,掀开了晚清一代游幕士人所处文学生态环境之一角。本校注以光绪十九年铅印本作底本,手抄本为参校本。对潘乃光的诗歌文本进行了系统的校正与阐释,力图再现其诗歌原貌。
  • 老干部工作实录

    老干部工作实录

    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挖掘利用好这一群体的丰富资源,是做好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和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老干部工作实录》全书主要积累了服务老干部的一些工作方法。
热门推荐
  • 真武破天

    真武破天

    从玛雅人的语言开始,这一连串的故事就像是一个不会醒转的梦,他,重生到了另外的一个世界,不是枭雄,不做坏蛋,只做自己要做的自己。踏天道,战四方,高唱天马行空路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契约帝后:皇后,朕很爱你

    契约帝后:皇后,朕很爱你

    第一次见面,她把他当成了贼;第二次见面,她成了他的皇后;第三次见面,她跟他签了一份为期三年的契约。她手捏契约为所欲为,与帅哥美男玩的不亦乐乎,却被黑着一张脸的他捉住,狠狠的惩罚一番后,恶狠狠的说道,“皇后,朕很爱你!”此文与契约帝后无任何联系!!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三生梦·百年心

    三生梦·百年心

    两个相爱的人,一段重生的感情;用疼痛的忧伤镌刻着心灵成长过的痕迹。经历了权力的角逐,爱到最后,仿若隔世。那高高在上的帝座高台,终究是虚无缥缈的存在,唯有爱,才像四月阳光下的玉兰,美丽而真实。一半西风吹去,玉兰花落,恨有尽期,爱无天涯……
  • 促销管理

    促销管理

    销售过程中,采用适当的促销手段将会有效促进销售额的提高。反之,如果市场定位不明确、促销手段单一,则起不到预期效果。本书适合于教学、基本理论研究和有关人士自学、参考。它将帮助管理者有的放矢地改进当前促销工作中的弊端,针对不同情况选择相应的促销方式,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宫女Ⅱ

    宫女Ⅱ

    她本是一太医之女,却因为一桩惊天大阴谋,不得不入宫为婢。她只是一个平凡的女子,不相信世间情爱,她只是想要保留一颗纯洁的心,不被别人占了去,人如果没有了心,是活不下去的。她只是想要在宫里默默无闻的过上一年,时间一到,她就可以恢复自由身。她太懒,懒得去争宠,懒的做飞上枝头变凤凰的美梦。她自认有自知之明,也总是掩藏她的锋芒,只想做一个平凡宫女,不想和宫里的任何人扯上半点关系。可是却在阴差阳错间,救了皇帝。她好后悔,她真的不想高攀皇上,最好到死都不要看到他。噩运却接二连三的找上她,俊雅无双,清华飘尘的琴师,。丰神俊逸,灿如春花的小侯爷,不计小节的要和她做知己。她到底该怎么办,为何一年的时间变得这样漫长啊。算了,纠缠吧,不是她想通了,而是她觉得躲来躲去会很累,而她天生懒怠。只是她也不是吃素的,谁要是惹急了她,那就泻药伺候,如果还不行,那就来点春药。不要怪她,这是被迫的。第二卷再次回到皇宫,很多的事情都不同了。虽然她只是相当一名默默无闻的小宫女。当太皇太后问她,到底喜欢谁的时候,她挣扎再三,却给不出一个答案。因为她怕失去自由,也怕伤害到他们其中的谁。"太皇太后,奴婢不想要嫁人。“她不敢去看他们失望的眼神,这样其实对谁都好,只是为何心却隐约会痛。可是没有人因为她的退让而放过她,后宫争宠本来就是残酷的,而她的错就是让皇帝看上了她。当阴谋再次展开,皇帝的不信任,狠狠的伤了她的心,当她以为必死无疑的时候。"我相信你不会做出那样的事情来,我现在就带你闯出天牢。"当小侯爷不顾一切的冲入天牢,对着她说相信她的时候,她灿烂一笑。面前是无数的狱卒,他笑得灿若春花,一步步的抱着她,走出天牢。大婚前夕,她却突然得知了自己的身世,而原本放手的皇帝再次威胁她回到她的身边,这一次她没有抗拒。他特意的冷落她,只是想要惩罚她的冷漠,却不想一场火灾,让他永远的失去了她。对着废墟一天一夜,他不相信她会离开他,疯了一样的寻找,却只是一次次的让自己伤心欲绝
  •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2)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总有刁民想抢我老公

    总有刁民想抢我老公

    她爱哭,眼泪说来就来,他只能带着疼惜以吻封印,让她忘了哭!她胆小,受惊吓后抱着他才能睡着,她睡得好,他却备受煎熬,忍无可忍。他心狠手辣,六亲不认,为求目的不择手段,对送上门投怀送抱的妖艳美女不屑一顾,却偏偏对她硬不起心肠,狠不下心,只想宠着她、护着她!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