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3500000004

第4章 绪论(4)

《韻府群玉》条:

宋阴时夫撰。……昔颜真卿编《韻海镜源》,以韻隶事之祖。然其书不传。南宋人类书至多,亦罕踵其例。惟吴澄《支言集》有《张寿翁事韻撷英序》,称荆公、东坡、山谷始以用韻奇险工。盖其胸中蟠万卷书,随取随有。倘记诵之博不及前贤,则不能免于检阅。于是乎有诗韻等书,然其中往往陈腐云云。是押韻之书盛于元初。时夫是编,盖即作于是时。……然元代押韻之书,今皆不传。传者以此书最古。又今韻称刘渊所併,而渊书亦不传。世所通行之韻,亦即从此书录出。是韻府、诗韻皆以大辂之椎轮。

按《韻府群玉》是四库馆臣所能见到的最古老的以韻隶事的类书,而且是康熙朝所编的一部大书《佩文韻府》的蓝本,其体制自然为《四库全书总目》所看重。《四库全书总目》追溯了按韻部依字编排事类体类书的发生,以唐代颜真卿的《韻海镜源》为其始祖。又指出这一体制的类书繁荣的到来,距离颜真卿这个创始者很遥远,要等到宋末元初诗歌创作用韻崇尚奇险的时候。《四库全书总目》这则提要不仅追溯了以韻隶事体类书的发生、发展,而且将这一类书体制的命运兴衰与文学创作风气联繫在一起,这种自觉的学术史意识给予我们很多意味深长的启示。

较之《郡斋读书志》就一本书论一本书的局促、零碎,《四库全书总目》这些清源流、显背景的提要显得高屋建瓴,非常大气。读者读罢这些提要会有这样一种强烈的感觉,四库馆臣对古今类书体制的认识很成熟,要不然他们在短短几百字的提要裏不可能显示出这么严整的系统性和大局观。如果不是受目录体著作的体例局限,如果四库馆臣们愿意另写关于类书的理论专著,後代的学人大概就不用再费力地讨论有关类书的很多理论问题了。

三、古人类书范围的模糊混淆

这一问题我们打算从两个层面来讨论:一是在不同的古典目录著作裏,类书类涵盖的图书类型可能不同;一是就某一部图书的性质认定上,古人的意见有可能分歧,有的认为是类书,有的却不这么想,还有的甚至可能认为两可。

1、涵盖类型的不同

《四库全书总目》的类书类小序说:

类事之书,兼收四部,而非经非史,非子非集,四部之内,乃无类可归。……其专考一事如《同姓名录》之类者,别无可附,旧皆入之类书,今亦仍其例。

从这段话来看,四库馆臣把类书大致分作两类,一类“兼收四部”,一类“专考一事”。套用我们今天的术语,“专考一事”的类书可称为“专科性类书”,“兼收四部”的类书可称为“综合性类书”。在四库馆臣眼裏,“兼收四部”的综合性类书是正宗类书,而“专考一事”的专科性类书则不够正宗,其类书资格很勉强,祇是因为它们在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中无家可归,纔不得已按老习惯把它们充作类书。

综合性类书、专科性类书是根据内容性质来划分的类书类型。我们这裏讲:“在不同的古典目录著作裏,类书类涵盖的图书类型可能不同。”所谓“类型”也是仅从内容性质上着眼,而不考虑按编排方式(或以类编,或以韻编,或以数编等)、撰述方式(或摘录原文,或用韻语熔铸原材料等)、编纂方式(或官修、或私修、或书坊组织等)等划分的类书类型。

综合性类书的内容性质,用《四库全书总目》的话说是“兼收四部,而非经非史,非子非集”,却又有经有史,有子有集;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彙编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各种学科的知识。现存几部较大型的唐宋古类书《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都是综合性类书。由于我们这裏所讨论的“类型”,仅限于从内容性质上划分,所以综合性类书就没法往下再细划更小的类型了。

专科性类书“专考一事”,也就是说专门彙编某一特定门类的知识。关于专科性类书,《四库全书总目》举了个例子——《同姓名录》。《同姓名录》,应是指梁元帝萧绎所编的《古今同姓名录》。古往今来同名同姓的历史人物很多,为了避免後人因为同名同姓把他们混淆(《四库全书总目》之《古今同姓名录》提要:“《史记·淮阴侯列传赞》称两韩信,此辨同姓名之始。然刘知几《史通》犹讥司马迁全然不别,班固曾无更张。至迁不知有两子我,故以宰予为预田横之乱。不知有两公孙龙,故以坚白同異之论傅合于孔门之弟子。其人相混,其事皆淆,更至于语皆失实。”),这本书将他们的事迹彙编在一处,並辨别異同,区分时代,方便後人查阅。这样做可以说是开创了一种新的工具书体式,明、清两代都有人仿照萧绎,作同类性质的书。我们现在还可以看到清代刘长华的《历代同姓名录》,汪辉祖的《九史同姓名略》和《辽金元三史同姓名录》。也许《四库全书总目》说“其专考一事如同姓名录之类者”,“同姓名录”原本就是作为一种专科性类书中的小类型“同姓名录体”提出来的,而不是实指某一部具体的图书。

按照内容性质,专科性类书可以区分出很多的小类型。除了上面的“同姓名录体”,还有以宋代《册府元龟》为代表的“政事体”,以唐代林宝的《元和姓纂》为代表的“姓氏体”,以清代陈元龙的《格致镜原》为代表的“博物体”。如果一一地区分下去,我们还可以罗列很多。甚至在专科性类书某一个小类型下边,我们还可以区分出更细小的类型,比如《燕京大学图书馆目录初稿·类书之部》就在姓名类下再区分了四类:“同姓名之属”、“小名别号之属”、“氏族考证之属”、“史姓人名之属”。

历代的目录著作,对综合性类书的认定一般不会有分歧,对专科性类书的认定往往分歧很多。专科性类书可以区分出很多细小的类型。某些专科性类书的小类型,在这本目录裏还是类书,到了另一本目录裏就被记录在别的图书门类,不是类书了。我们所谓的在古代的那些目录著作裏,类书类所涵盖的类书类型有差異,指的就是专科性类书范围的差異。下边举几个具体的例子(参见《中国古代的类书》,9~10页。)。

《通典》、《会要》这类政书,在《四库全书总目》之前的目录著作,如《新唐书·艺文志》、《郡斋读书志》、《宋史·艺文志》等,都是将它们视作正宗类书,放在子部类书类裏的。《四库全书总目》在史部新设一“政书类”,下分“通制”、“典礼”、“邦计”、“军政”、“法令”、“考工”六属,《通典》等被著录在其中的“通制之属”。

《元和姓纂》等姓氏书,在一般的目录著作裏,都收在史部的谱牒类(或者名叫氏族类、姓氏类)。《郡斋读书志》将部分姓氏书(如萧绎的《同姓名录》、唐代陆龟蒙的《小名录》等)归入类书。《四库全书总目》则根本就不在史部设谱牒类,以“专考一事”为由,将姓氏书统统放到类书裏。

明末祁承的《澹生堂藏书目》在“类家类”下设“会辑”、“纂略”、“丛笔”三个小类,其中“丛笔”一类收录的是《梦溪笔谈》、《容斋随笔》等考证性笔记。这类著作《四库全书总目》都收在杂家类。

2、具体图书认定上的差異

古典目录著作不但在哪些类型的图书纔算类书这个问题上有分歧,就具体某本图书应不应划归入类书分歧似乎更大,以下是一些例子。唐代許敬宗等编的《文馆词林》,宋代李昉等编的《文苑英华》,一般的目录书都列入集部总集类,宋代尤袤的《遂初堂书目》却将它们既列入类书,又列入总集。《太平广记》、《崇文总目》、《通志》列入类书,《明史·艺文志》列入小说,《四库全书总目》後来又把它改回类书。晋陶弘景《刀剑录》、《郡斋读书志》、《四库全书总目》列入类书,《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列入小说,《国史经籍志》列入食货,《文献通考》列入艺术(又列入类书)。唐代张楚金《翰苑》,《新唐书·艺文志》既列入类书,又列入总集。

3、古人类书范围模糊的原因

古代目录学家们在哪些类型的图书、哪些图书应该划归类书的范围这个问题上分歧很多。现代学者张涤华就此批评说:

观诸家辞说,固已纷纷荧听矣。而历代簿录,其所配隶,亦往往彼此抵異。……窃尝推求其故,大抵皆由古人义界未精,分类未密,于一书当属何类,初无共资循守之准绳,而又拘挛成规,穷而不变(《类书流别》,4页。)。

张先生揭示了古人类书范围模糊、混乱的根本原因:古人没有为类书下一个明确的、定于一尊的定义。

虽然古人的类书范围模糊、混乱,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对类书的认识不够精微。他们在类书著录上的分歧、矛盾往往有他们各自的深刻理由。在这裏我们且用《四库全书总目》对某些图书的归类来为古人的相互矛盾、自相掣肘进行辩护。所以选《四库全书总目》不祇是因为这本书大家最熟悉,更是因为在上文我们提到的这部著作所体现出的学术史意识,和它对类书体制前所未有的深刻认识。

上文我们讲过《通典》、《会要》这类政书,在《四库全书总目》之前的目录著作,都是将它们视作类书,放在子部类书类裏的,《四库全书总目》创辟地在史部新设一“政书类”收录它们。奇怪的是《四库全书总目》好像没有勇气把自己的革新坚持到底。在《四库全书总目》的类书类裏我们依然可以找到《王制考》、《三通政典》、《典制纪略》、《政典彙编》、《政谱》等书。这些书单从书名上看就知道彙集的是封建时代各种典章制度方面的材料,和《通典》、《会要》等一样,而《四库全书总目》却不把它们视作“政书”,把它们放到了它们传统的老位置——类书裏。我们不相信这是馆臣们的疏忽。这样的书在类书类裏不是一本两本,三本四本,而是有好些本。很明显馆臣们这样做是存心的。那么他们当时是怎么考虑的呢?我们先来看一下《四库全书总目》为这些书所写的提要。

《王制考》提要:

是书采经史中有关制度者……类聚……自序谓他日下陈场屋,上对明廷。盖举业对策设也。

《三通政典》提要:

其书皆场屋策科,每题论一篇。

《三才考略》提要:

是书备举科举答策之用。分十二门,皆摭《通典》、《通考》诸书之。

《政典彙编》提要:

其所取材,大抵《通典》、《通考》二书多。

《文献通考节贯》提要:

是书取马端临《文献通考》、王圻《续通考》,首尾编次,仍如二十门之旧。……节录……盖意主便于记诵,场屋对策之用。固不能以著书体例绳之耳。

《政谱》提要:

是编摘录杜佑《通典》、马端临《文献通考》及丘濬《大学衍义补》诸书,以类排纂,分十二门。虽以‘政谱’名,实则策略而已。

《政谱》等书的性质被《四库全书总目》反复强调的有两点:一是它们的资料来源局限于《通典》、《文献通考》等几部不多的著作,祇是抄撮这些政书类的经典,没有自己独立的考证辨析。二是它们的编纂目的祇是为参加科举考试的举子准备作策论的文料。这两点应该是《四库全书总目》坚持把它们同政书区别开来的关键所在。

《四库全书总目》政书类“通制之属”的按语说:

纂述掌故,门目多端。其间以一代之书而兼六职之全者,不可分属。今总而汇之,谓之通制。

《四库全书总目》没有明确地说自己将《通典》一系的书从类书类改隶政书类是一创举,但交待了为什么要设一政书类,设一通制属来集中收录这一系列的书。它的意思是说,《通典》、《会要》等书虽然分门类(“门目多端”),体式和一般类书很形似(俞安期《唐类函·凡例》:“杜氏《通典》,……虽云掌故之书,然每篇历举前代故实,以叙事为经,以分注为纬,亦类书体也。”),但这些书的精神和一般类书相差很远,它们有很严肃重大的编纂目的,它们彙考各种典章制度是要为统治者提供治国安邦的制度上的典范(“以一代之书而兼六职之全”),不像一般类书祇为科举考试的作文备料,所以它们不能再按传统混淆在一般类书裏,它们应该从从前的类书位置上分离出来独立成类。

类书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描述,从内容,从体制,从编纂,从功能,无论哪个角度都有很多话可以讲。《四库全书总目》似乎特别在意编纂和功能这两个角度,以为它们最能体现一部类书的品位。《四库全书总目》很看重一部书的学术品位。类书作为一种编书体式,最令《四库全书总目》痛心疾首的就是它那辗转稗贩不究源委、既疊床架屋又随意删改、不负责任的编纂传统(《四库全书总目》类书类小序:“此体一兴,而操觚者易于检寻,注书者利于剽窃,辗转稗贩,实学颇荒。”)。对那些编纂粗陋草率,却在应试举子,村野俗儒中大行其道的小类书,《四库全书总目》很爱用“兔园册子”这个古老的类书专用贬称来为它们盖棺论定(《四库全书总目》之《事典考略》提要:“是书采前代事迹及先儒议论,……割裂经典,丛杂琐碎,盖兔园册子也。”《五车霏玉》提要:“是编于诸类书中掇拾残剩,割裂餖飣,又皆不著其出典。盖兔园册子之最陋者。”),不屑于用通常的著书体例来对它们评头论足(《四库全书总目》之《群书纂粹》提要:“是编掇摘诸家议论之文,分类纂辑,以备策论之用。不足以言著述。”《含元斋别编》提要:“殆偶然劄记,以备遗忘,本无意于著书,故事无始末,亦不详出典。”《姓氏谱》提要:“其书杂钞《万姓统谱》而成,舛漏颇甚。疑其录以备用,本非欲著书也。”)。《四库全书总目》大概正是从编纂过程、使用功能这两个角度,为貌似政书的《政谱》等书定了性,以为它们的学术品位太低,不配在政书类立足,从而把它们贬到类书类了。

讲典章制度的图书为什么既可能被划归政书,也可能被划归类书,这种从内容性质上无法作出圆满解答的矛盾现象,还存在于别的一些图书类型中,比如讲时令的书。《四库全书总目》史部有时令类,时令类祇收录了宋人陈元靓撰的《岁时广记》和康熙皇帝钦定的《月令辑要》两部书,数量少得惊人。时令类存目也只记录了十一部书。在时令类收书这么少的情况下,《四库全书总目》在类书类却有一本内容甚至体制都与《岁时广记》差不多的书《岁华纪丽》。张涤华先生就以为《岁华纪丽》是一部时令书,归入类书不妥(《类书流别》,5页。)。在展开分析前我们还是先看看《四库全书总目》为它们所写的提要。

《岁时广记》提要:

书中摭《月令》、《孝经纬》、《三统曆》诸书纲,而以杂书所记关于节序者,按月分隶。凡春令四十六条,夏令五十条,秋令三十二条,冬令三十八条。大抵启劄应用而设,故于稗官说部多所徵据。而《尔雅》、《淮南》诸书所载足资考证者,反多遗阙。未可以称善本。特其于所引典故尚皆备录原文,详记所出,未失前人遗意。与後来类书随意删窜者不同。

《岁华纪丽》提要:

其书以四时节候分门隶事,各编骈句,略如《北堂书钞》、《六帖》之体。《唐志》、《宋志》皆列其名。陈振孙《书录解题》亦载之。然久无传本。……《书录解题》称其采经史子传岁时事,类聚而以俪句间之。此本乃全作俪句,已不相合。又俪句拙陋殊甚,所引书不过数十种,而割裂餖飣,往往不成文句(《岁华纪丽》,《新唐志》归入子部农家类,《宋志》同。《新唐志》、《宋志》史部无时令类,故将之归入农家,若有时令类,大概也会将之归入时令,而不会像《四库全书总目》在设有时令类的情况下还把它归入类书。)。

同类推荐
  • 杜甫诗选

    杜甫诗选

    《杜甫诗选》作者杜甫,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载(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 红都拾遗

    红都拾遗

    本书是作者对文博(文物与博物馆)和苏区史的研究,从大量公开发表的作品中挑选出60余篇,内容丰富,涉域宽广。全书多篇文稿较为详细记述了瑞金革命纪念馆机构开格、更名和改扩建,以及瑞金文博事业蓬勃发展的过程。
  • 搬光阴

    搬光阴

    这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感触的用心写作的人。他的诗歌简洁朴素,用词谨慎、节制,不夸饰,不故作惊人之语,这让我猜测他的性情。如果说“人诗合一”的状况果真存在,他的文字就是他的经历,就是他的人生感受。
  • 一生必读的名家随笔(当代学生经典必读)

    一生必读的名家随笔(当代学生经典必读)

    读诗使人聪慧。”文学是生活的一面镜子。中外文学史上群星闪耀,内容博大精深,其中每—个文章无不闪烁着智慧的灵光,培根说:“读书使人明智,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许多生活的真谛,为我们的生活点燃激情。本书从浩如烟海的中外文海中精选了选取了—些名家随笔,让你在优美的文字中徜徉,汲取知识的力量
  • 魏晋南北朝骈文史论

    魏晋南北朝骈文史论

    《魏晋南北朝骈文史论》以时间为顺序,研究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骈文。全书共分七章,内容包括:汉末到魏——骈文的继续酝酿;西晋——国家观念的弱化及骈散的杂陈;东晋——文坛的凄凉、凋落与变异;刘宋——骈文的成熟;萧齐——骈文的转向与要素的完备;梁朝——骈文的繁盛;陈到隋——繁盛中的变异。
热门推荐
  • 在黑洞里喝酒

    在黑洞里喝酒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失踪后妃:不做帝王妻

    失踪后妃:不做帝王妻

    一场莫名的车祸,她穿越了时空,顶替了那个天之骄女;他幼年的遭遇让他决定放弃青梅竹马的她,可她偏偏还是闯进了那个她不该进入的局,如此,她就不该逃出他的手心;而她与他是曾经花前月下海誓山盟甚至决意抛弃一切的爱人,可一朝变换,曾经的心何在?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首席的独宠娇妻

    首席的独宠娇妻

    时光回到慕容语嫣还在慕容妈妈的肚中的18年前,慕容振邦也就是慕容爸爸,他的公司还只是个经营稍见起色的小食品工厂,慕容氏夫妻俩还正为工厂忙的焦头烂额呢,却发生了一件改变了那个还未出世的慕容语嫣小朋友一辈子人生大事的的事情,人生逆转竟在此刻了。
  • 花心总裁冷血妻

    花心总裁冷血妻

    因为家族利益,将他们拉到一起。结婚三年,他依旧是大众眼中的黄金单身汉,钻石王老五。他花心,他无情,游走在万花丛中。她逐步成长为大众心中气质与形象极佳的人气主播,。对她来说,这场婚姻只是她摆脱家族的契机,是谁都无所谓。他们不过是有着一张结婚证的陌生人而已,仅此而已。没有爱,就没有恨!片段一绝望的爱,誓死的纠缠。他虐的是她的身体,而她虐的却是他的心。他说:“我死了,也要你陪着我一起下地狱。”她冷笑:“下地狱的只有你,我可是要上天堂,所以了,我们是不会有交集的。”片段二为难小三不是她的风格,不是说女人何苦为难女人么?可是这小三要自动找上门来,就不管她的事了。因为对敌人仁慈就最自己残忍,她这个人别的不会,就是对自己最好。“你根本就配不上他,守着一个不爱你的丈夫,你不觉得很可悲吗?我们才是彼此心意相通,我们才是最完美的一对。”小三炫耀似地对着她说道,眼里无不有着深深地恨意和得意,复杂的交织在一起。她轻笑着,然后说道:“沈小姐,我是配不上他,可是我是顾太太。他就算爱的是你,你也最多是个上不了台面的情人。不过我告诉你,我这个人最恨做的事就是成全别人。所以了,不要在我这寻找优越感,不然我都不知道我会做出什么事来。”说完潇洒的挎着包离开,这年头坐正室又多了一项任务,那就是与小三斗。其乐无穷嘛!片段三“他是谁?”他失控的抓着手中的照片,猩红的眸子阴狠的问着她。“能是谁?反正不是你。”她漠然的看着他,嘴角的笑意越发的清明。他捏着手中的照片,面部表情越发的狰狞。他怎么会不知道他,只是他想不到自己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竟然会这样做!“你想离婚和他在一起,休想!夏彤,只要我没死,你永远都别想。”他将手中的照片撕得粉碎,狠狠的扔在地上。她不怒反笑,连眼睛里都是笑意。“没关系,就算不离婚,你也拦不住我。”她反问,带着一抹莫可言说的志在必得。片段四“你放过我吧,那么多女人,为什么偏偏缠着我呢?”她一刻也忍受不了再呆在他的身边。“放过你,谁来放过我?”就算没有心,人他也要留在身边。“那是你的事,与我无关。”她一阵冷笑,轻言慢语,看着眼前的人,可眼里好像根本没有他。洗净铅华,繁华落尽,他们能否找回彼此的心?高干文,第一次写高干文,各位多多的支持啊!推荐其他成员的作品:谷主,风谷音鸽【溺宠娇宝贝】娜主,陈小娜【冷王宠妃】【霸王宠妻】
  • 唐代类书与文学

    唐代类书与文学

    本书是“西南大学文献学研究丛书”之一,全书共分3个章节,主要对唐代的类书与文学作了介绍,具体包括唐代类书的编纂、类书与文学、类书与题材惯例。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恋爱未满的季节

    恋爱未满的季节

    当品学兼优的年级第一名送进了乌烟瘴气的吊车尾班,高二学生会会长曼星无故跳楼自杀,可自杀未遂导致全身瘫痪,最终是谁征服了谁?又是谁得到了救赎?故事从这里开始......,市重点高中近期发生了一件恶性自杀事件。有人声称在曼星自杀前几分钟曾看见她与发小——陆未萧在天台发生了口角A班班主任迫于流言压力将年级第一的陆未萧送进了年级最差班,进行A班同学要求她对陆未萧的“惩罚”。至今仍旧昏迷不醒躺在重症监护室。
  • 狂女欺大神

    狂女欺大神

    洪煌大地,神魔关系不和谐,驱魔人尽力了上古时期的神魔大战之后,都在调养。上万年后上古玉帝预言,当洛河神书和十大神器重新出现之时,将有天地浩劫。……当魔尊沫雪和驱魔人白月茹联手,在魔尊沫雪的异党手中抢回洛河神书。当白月茹将洛河神书给了上古真君傅子静,然后傅子静神奇的在洛河神书里看到了五位救世之人……可,目前只找到两位,而其他三位仍在猜想中……且看女主如何翻云覆雨,找寻伟大的救世主!
  • 现代狂人李敖:当代最能挑战自我的人

    现代狂人李敖:当代最能挑战自我的人

    李敖笑傲台湾五十年,他在大陆及全世界华人中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他学贯中西,横睨一世,是台湾思想界和文化界最具有争议的人物,曾两度入狱,其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李敖无疑是中国现当代知识分子中值得给予极大重视的一位。他是一位大“狂人”、大才子。他是在鲁迅之后用文字进行斗争最具战斗力的一位学者、作家、战士,在台湾反对国民党一党独裁、推进民主和捍卫人权的斗争中,他举起了大刀,冲在前面,所向披靡。他让人们看到文字的力量有多么巨大。他被誉为文化的基督山,社会的罗宾汉。
  • 新帝国掌门

    新帝国掌门

    体会新帝国掌门人的创业历程,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探秘成功的最深处。本书精选7位优秀企业家,从不同的角度,给读者导演了一出出江湖豪侠的风云故事。他们尽管在经营理念、商业模式、管理风格上都有独特之处,但始终围绕人、财、物做文章。或不断深入,或不断拓展,细心品味,令人受益匪浅。